2013 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卷(解析)

1、《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故正确答案为 A。

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故正确答案为 B。

3、经国务院批准,福建省、广东省及厦门市、深圳市从 11 月 1 日起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

故正确答案为 C。4、从 2013 年 1 月 1 日起,北京将对美国、英国、法国等 45 个国家持有第三国签证和机票的外国人实行
72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故正确答案为 C。5、1987 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明确指出:“要坚持‘长期共存、互
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
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 A。6、针对南海领土问题,我国政府多次提出南海的“主权归我”,并提出南海是关系到中国领土完整的“核
心利益”,把南海问题看作领土完整问题上事关存亡的重要问题。坚定南海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的立场,就是
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利益。故正确答案为 B。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只有实践才能证明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信念也是一种主观认识,只
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检验信念是否正确、科学。A、C、D 都属于主观认识,不能作为检验标准。故正确答案为 B。8、2010 年《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中提到,要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
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
购房套数。《通知》发布后,各大中城市开始出台“限购令”。由此可见,我国大中城市出台住宅限购政策,
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住宅市场上的投机性需求。故正确答案为 C。9、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
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故正确答案为 D。10、本题考查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即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重大的反作用。没有生产就没有消
费,同时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本题中,随着结婚人数增多,国民收入提高,婚庆活动的消费需求增加,
从而促进了婚庆服务产业的发展,显然是消费带动生产。故正确答案为 C。11、基尼系数是由 20 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所定义的,用来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该指标的
值介于 0 和 1 之间,越接近 0 表明收入分配越趋于平等,约接近 1 表明收入分配越趋向不平等。基尼系数通常
把 0.4 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高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不安定。故正确答案为 A。12、农业税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俗称“公粮”。中国历
史上有记载的农业税收为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汉朝称“租赋”,唐朝称“租庸调”,清朝称“田
赋”。在农业税取消以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仍专门面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取消农业税促进城乡税制统
一,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但并不能表明我国已消除城乡差别。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13、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
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都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体现,都是
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但两者又有区别,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规范性文件,由国家强
制力保障实施,而社会主义道德是由社会舆论确立的一般社会意志,由人们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保证其存在
和发生作用。A、C、D 表述正确;B 项错误,说二者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14、《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
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首饰店误将银戒指当作铂金,对行为内容存在重大误解,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

为。

故正确答案为 C。

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店主强追李俊买下风衣的行为,侵犯了李俊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

故正确答案为 D。

16、朴素辩证法是古代原始的辩证法,即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猜测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主要是指早期的道家的人天思想,讲究阴阳和谐,老子学说的精华体现了正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故正确答案为 A。

17、A 项表述错误,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家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C 项表述错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包括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

D 项表述错误,1945 年 6 月 25 日,50 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上,一致通过被视为联合国基本大法的《联合国宪章》,10 月 24 日正式生效。1947 年,联合国大会决定,10 月 24 日为“联合国日”。故正确答案为 B。

18、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写到:“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那本不朽著作”指的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故正确答案为 B。

19、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湖北省汉口举行“八七会议”。会上,毛泽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故正确答案为 D。

20、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稻种相互杂交产生的。 杂交实际上是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利用的正是基因的多样性。

故正确答案为 C。

21、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 寄居蟹和海葵之间便是共生关系, 海葵的刺丝胞能提供寄居蟹某些程度的保护;而海葵可在壳上获得栖息的硬基质、在寄居蟹觅食时可获得碎屑。菟子丝又叫“豆寄生”,是一种生理构造特殊的寄生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主要靠寄生在豆科植物的茎叶上吸取营养物质为生。菟子丝和豆科植物之间是寄生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 A。

22、洛阳是我国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朝代跨度最大的千年帝都,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神都”,同时是女皇武则天建都之城,素有“十三朝古都、八代陪都”之称。西安也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但没有“八代陪都”之称。

故正确答案为 D。

23、刘淇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作报告时提出,北京作为 13 亿人口大国的首都,必须以更高标准履行好“四个服务”职责。首都各项工作必须更加有利于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A、B、D 正确,均属于“四个服务”的内容;
C 项错误,不属于“四个服务”的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 C。

24、晦指的是农历每月末的一天,即月终, 朔指农历初一,弦指农历初七、初八和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望指农历十五。故正确答案为 B。

25、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通常包括酒精饮料、谷物发酵制品、乳类发酵制品、豆类发酵制品等。白酒、面包、腐乳均属于发酵类食品。饼干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不属于发酵制品。

故正确答案为 B。

2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2007 年 10 月 15 日至 21 日在北京召开。2007 年 10 月 24 日,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从 2008 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2011 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二,仍次于美国。 2013 年 1 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出,这次选举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B、C、D 正确,均属于我国十七大以来取得的成就。

故正确答案为 B、C、D。

2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扎实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故正确答案为 A、B、C、D。

28、A 项错误,北京市中心位于北纬 39 度,东经 116 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项错误,地理行政区域上与河北省和天津市交界;
C 项错误,北京处于水资源匮乏的海河流域,没有大量天然的湖泊;
D 项正确,北京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北京市自然环境特点的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 A、B、C。

29、 十七大以来,大陆和台湾实现了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这“三通”包括直接通邮、直接通航、直接通商。故正确答案为 A、C、D。

30、2010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故正确答案为 A、B、C、D。

31、本题考查公文常识。完整的公文标题通常包含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个要素,即标明由谁发文、为什么发文和用什么文种发文。故正确答案为 A、B、D。

32、单方法律行为是仅有一方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这类行为的特点是不需要相对人的同意,该行为即告成立。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有的是有相对人的,如遗嘱、代理权授予、无权代理的追认等。还有的是无相对人的,如抛弃所有权等。

故正确答案为 A、C、D。

33、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介绍贿赂罪在主观方面属于故意,即明知是在为受贿人或者行贿人牵线效劳,促成贿赂交易。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重大损失结果,在主观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泄露国家机密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泄露国家机密罪在主观方面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

故正确答案为 C、D。

34、告知类用于直接公开发布或传达公文内容,使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组织以及公民知晓,以便正确地处理各种事物。告知类公文主要包括公报、公告、通告等。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报告和函均不属于告知类公文。

故正确答案为 A、B。

35、中医有两大预防原则和六大治疗原则。两大预防原则为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六大治疗原则为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关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B、C 属于中医的治疗原则。故正确答案为 A、D。

36、据提问可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通读文段,并未提及“人口变迁”这一信息, D 项表述无法得知。
故正确答案为 D。

37、据提问可知本题为代词指代题。

根据指代就近原则往前找,可知之前所说的是艺术的创新与创作,A 项表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A。

38、据提问可知本题为接语选择题。

文段后半部分主要论述的话题是如何将网络搜索以及与此相关的讨论保存下来,那么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接下来应该谈论的是关于如何保存的方法,即收集、整理。B 项表述符合原则。故正确答案为 B。39、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第一句为援引观点,非文段核心语义;第二句进一步阐明世博会对人的生活产生的影响;由第三句中的“正因为”可知,以上两句均为原因,从而引出结论,即世博会象征着一个时代对一个品牌全方位的肯定。

原因不重要,结论是重点,C 项说法与结论相符。

故正确答案为 C。

40、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通读文段可知,文中主要谈论的是通用语言解决了由语言差异引起的不便,由此可知,作者意在说明“通用语言是处理语言差异的有效手段”,B 项表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B。

41、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考查对全文核心观点的把握。

文章首段提出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2、3、4、5 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措施,A 项符合文意;

D 项为干扰选项,“具体步骤”一般具有顺序性,体现为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全文并没有体现出鲜明的先后顺序,因此 D 项可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42、本题属于查找关键词类型的表面主旨题。

第二段围绕“考核体系”展开,并具体介绍了其考核内容和具体考核措施,B、C、D 均为考核体系中的具体考核措施。

故正确答案为 A。

43、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依据设问中的政策要求定位第三段,A 项原文是只有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才不准开工建设,表述绝对化B 项全部关闭不正确,原文是“压缩淘汰”;C 项“禁止”表述错误,原文为“严格控制”。

D 项与原文表述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 D。

44、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据提问“该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定位第四段出现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后紧跟着说“使之成为全市循环经济典范”,快速定位 C 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 C。

45、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定位最后一段,段首即出现了“特别是统计工作,配备专职人员……”的表述。

故正确答案为 A。

46、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章第二段第 2 句开头说“热带地区没有蔷薇属”,第一段第 1 句开头又说“玫瑰在植物分类上属于蔷薇科蔷薇属”,而野生玫瑰又是玫瑰的一种,综合以上可知,野生玫瑰在热带地区没有分布。

C 项表述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 C。

47、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文章第四段最后两句“这些品种通过杂交繁殖,生成今天五彩缤纷的玫瑰。没有它们,就不会有一季多次开花的玫瑰,不会有黄色和深红色的玫瑰,也不会有攀援的玫瑰”可知,广泛繁殖后,其特点发生了变化,D项表述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 D。

48、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文章最后一段第 3 句“一位法国玫瑰育种家通过人工授粉创造出第一批新品种”可知,D 项表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D。

49、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章最后一段只提到了“当时正值第一批杂种茶香玫瑰引进欧洲”,而并未提及杂种茶香玫瑰从何而来,故 A 项表述无法找到。

故正确答案为 A。

50、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章首段从总体上介绍了玫瑰,并且说到了玫瑰的品种;第二、三、四自然段对玫瑰的品种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五自然段介绍了法国人对玫瑰繁殖和新品种产生的贡献。

综上所述,对本文概括最全面的应为玫瑰的品种。

故正确答案为 B。

51、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定位第一段的转折词“但”可知,重点在其后——教育有忽视和轻视日常生活的倾向。因此可知问题即为教育脱离了日常生活。

故正确答案为 B。

52、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第二段属于提出观点-举例论证观点-重申观点型的“总—分—总”结构,重点在最后的总结,即“它确实会给我们全面的教益,是我们所必须的”,所以,此段主旨是日常生活对于人类及个体存在的保障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 A。

53、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定位篇章第二段,“我们应该处理和安排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如何与亲人相处?”可知 C 社会伦理“属于”;
“了解节令的内容和地方的风土人情吗?”可知 B 风土人情“属于”;

依据“我们知道事物来自哪里,它们又分别是在哪个季节与我们相遇”可知 A 自然规律“属于”;

文中没有提到 D 项的“艺术哲学”,属于无中生有的错。

故正确答案为 D。

54、此题属于隐含主旨题。

最后一段首句就提出了观点“千万不要认为日常生活与精神无关,与形而上学无关”,是从哲学和精神层面进一步剖析日常生活的内涵;其次,从“一花一世界,一木一天地”和尾句“承认日常生活的意义,就是表明人的肉身与感官享受的正当与合理”,都是在阐述日常生活的哲学意义。

故正确答案为 C。

55、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考查对全文内容的把握。

文中强调了日常生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这也就是作者的理念,故应围绕“日常生活”来选择;四个选项中只有 D 项是围绕着“日常生活”展开,强调了其对教育的重要意义。

故正确答案为 D。

56、此题属于隐含主旨题。

第一段主要讲述了地质年代划分的模糊不清,从而采用“金钉子”这一公认的固定界标,至此地质年代划分不再模糊,这表明了固定界标对地质年代划分的意义。

B、C、D 语意表述没有抓住主要意思。

故正确答案为 A。

57、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提问,锁定第二段,“于是金钉子用到地质学中”,“于是”表示结论,前面是对它原因的解释。
根据前一句他成为美国划时代的标志,这和地质时代异曲同工,那就说明地质时代同样是有划时代的意义。
故正确答案为 B。

58、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首先定位“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出现在第二段中间部分。它是金钉子的正式名称。根据“这个地点就成为某一地质时代分界点的唯一地标”对应 D 项;

A、B 项“地质委员会”和“地层委员会”偷换概念;C 项错误,对应文段最后一句“即使对这里的岩石年龄测算结果发生变化,它的地位也不会变化”。

故正确答案为 D。

59、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据提问定位到第四段,根据“于是浙江省长兴煤山地质剖面胜出”表示因果关系中的结论,那么前面是原因。前面文段“但是”之后是重点,伊朗及喀什米尔等地很难到达,即交通不便利,也就是说浙江省依靠交通便利胜出。

故正确答案为 D。

60、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对应文段最后一段,根据原文“前寒武纪时期的多数年代界限是人为划定的,并没有地质根据,也谈不上钉子”可知 B 选项属于同义替换。

A 项无中生有;C 强加因果;D 项表述“在中国”与原文意思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 B。

61、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提问定位到第一段,由“但不能节省资金投入,创新本身需要足够的投入来驱动”一句可知 C 项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 C。

62、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第二段“标准的市场经济理论排斥政府作用,至多是在市场失效后才需要政府干预,这是不考虑创新的前提下提出的”一句可知,作者否定这种观点,由此可知 A 项不是政府的角色,故选 A。

根据“这种公共特性不只是靠政府规制来克服仿冒、剽窃等免费搭车行为”可知就是政府制定法规打击仿冒的行为保护专利,B 项说法成立;根据此段最后一句可知 C、D 项属于同义替换。

故正确答案为 A。

63、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这是针对企业为创新源头的技术创新而言的”可知,A 项“国家”偷换概念;
定位第三段,由“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可知 B 项符合文意;
C、D 项无中生有。

故正确答案为 B。

64、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最后一段“这意味着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阶段,更多的需要政府介入”可知,对应 C 项“知识创新阶段”。

故正确答案为 C。

65、本题为表面主旨题,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

文段第一段主要说明创新性经济的含义、投入和激励机制;第二段说明政府介入创新的必要性;第三段说明科技创新还是要以国家目标为导向;最后说的是政府调节的作用。可以看出,文段一直在强调国家应该介入创新型经济。

故正确答案为 A。

66、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定位第二段,A、B、C 三项表述在本段中均有提及,同时也提到了战国、秦汉时期的丝织业,但是并未提及这一时期的书画艺术概况。

故正确答案为 D。

67、此题为隐含主旨题。

韩愈的诗歌出现在第二段后半部分。之前论述的是“这种生绢直至晚唐仍在使用”,紧接着举韩愈诗歌的例子,通过诗歌内容来证明“晚唐使用生绢”这一观点。

故正确答案为 A。

68、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借助书名号,快速锁定位置,《听琴图》出现在第三段最后一句,说的是“《听琴图》用的应该就是院绢,质地细密……”,由此可知,提到《听琴图》,是因为其所用载体质地精良。

故正确答案为 B。

69、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第二段“不过以生绢作画仍很流行”可知 A 项错误;

根据第三段“宋人绘画用绢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上普通画家所用的质地稀薄的绢,一种是为满足宫廷书画需要而特别制作的‘细密如纸’的院绢。”可知 B 项说法没有依据;由文章第二段倒数第二句“盛唐时期,画家开始使用洁白如银、质地平滑的熟绢”可知 C 项符合文意;

D 选项的变化趋势,材料未曾表述。

故正确答案为 C。

70、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文章最后一段最后一句的比较——“《溪山行旅图》……画在两幅拼接起来的绢面上……《雪景寒林》……则是用三幅绢面拼合而成的”——可知两幅画的不同之处在于绢面特征。

故正确答案为 D。

71、每人每天加工 15 件,甲比乙多 120 件,故甲比乙多 $120\div15=8.5$ ,即: $-\boldsymbol{\Xi}=\boldsymbol{\S}$ ,又 $+\varepsilon=120$ ,解得 $\bar{z}=50$ ,故乙原 有 ,甲原有 ,则乙比甲多 。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D}$ 。

72、假设小王每天看 页,可知共有 $18n+18n\times\frac{2}{3}=30n\pi$ ,则可得 $25n-(30n-25n)=100$ ,解得 $n=5$ ,即共有 $30\times5=150$ 。

故正确答案为 C。

73、根据题意,“只去了 A 的游客和没去 A 的游客数量相当”,“且两者之和是两个景点都去了的人数的3 倍”,设 A、B 都去的是 2 人(巧设已知数),则两者之和为 6 人。两者之和加上 A、B 都去的即为总数,总数为 8,故只去一个景点(即只去 A 和只去 B 的和)的人数占游客总数为 $\overline{{\bf s}}=\overline{{\bf4}}$ 。

故本题答案为 B。

74、猜中密码的数字组合数为 1;符合规律的数字组合,要求连续两位都不相同,需分步考虑;千位有 10种选择,百位不能与千位相同,故只有 9 种选择,同理,十位和个位均为 9 种选择,根据乘法原理,总的方法数为 $10\times9\times9\times9=7290$ ,所以猜中的概率为 $-290$ 。

故正确答案为 B。

75、与 A 连接的平面有 3 个,每个平面都有 2 种路径,所以有 $2\times3=6$ 条不同路径。如图所示:

故正确答案为 C。

76、根据单循环赛规则,一共是进行了 $\bar{C}_{4}^{2}=6$ 场比赛。王平了三局则有王的三局比赛结果都是平局,不会出现胜负,即刘、李与王比赛的结果均平;接下来张胜了两局,就一定是胜了刘、李,即刘、李均负;最后一局未确定结果的比赛就是刘对李,出现平局或者胜负,最多只有一方胜。综上,故刘、李加起来最多胜利 1 局。

故正确答案为 B。

77、可以假设甲比乙快。相遇地点距离出发点 150 米的距离,则相遇时,乙跑了 150 米,甲跑了$400-150=250$ ,即甲每跑 250 米,就比乙多 $250-150=100,$ ;如果同向运动,甲第一次追上乙时,只需甲比乙多跑 1 圈即 400 米,则可知甲一共跑过了 $250\div{\frac{400}{100}}=1000$

故正确答案为 C。

78、先从六个人中选三个参加演讲,这三个全排列,可得方法数为 $C_{\bar{6}}^{3}\times A_{3}^{3}=12\bar{0}$ ;圆桌对话必须安排在任意两场演讲之间,共有三场演讲,所以只有两个空,即方法数为 2;

根据乘法原理可得,符合条件的方法数为 。

故正确答案为 B。

79、设工作总量为 120,则甲乙效率和为 15、甲丙效率和为 12、甲丁效率和为 8、乙丙丁效率和为 20,可得甲的效率为 $(15+12+8-20)\div3=5$ ,则甲单独完成需要 $\mathrm{120\div5=24}$ 。

故正确答案为 C。

80、设原价为 $^{m}$ ,成本为 $^{-37}$ ,则可得方程如下: $0.8(m-200)=n-50$ , $0.6m=n$ ,解得 $m=550$ , $n=330$ 要获得 $10\Pi_{\mathrm{o}}^{\mathrm{C}}$ 的利润,此时售价应为 $330+330=660$ ,可知比原价提高了 $\mathrm{660-550=110}$ 。

故正确答案为 B。

81、单位有 200 人,党员比例高于 $80%$ ,低于 $81%$ ,则 $160=200\times80%\leq$ $<200\times81%=162$ ,所以党员人数为 161; $161\div10=16$ ,根据抽屉原理,要使最多的一年中入党青年最少,那么其他 9 年中,每年都应有 16 个青年入党,此时最多的一年中入党青年为 $16+1=17$ 。

故正确答案为 D。

注:本题命题不够严格,根据选项可以判断出,本题实际待求量为最多同一年入党青年职工数的最小值,故答案不是 16 而是 17。

82、A 型号:实际成交价为 $4000-350=3650$ ;
4000B 型号: 的整数部分为 13,故实际成交价为 ;

,即 A 实际成交价比 B 低 90 元。

故正确答案为 D。

83、直接赋值小赵效率为 2,则小张效率为 3。根据题意,小赵工作 1 小时,工作量为 2,此时小张完成工作量是小赵的 9 倍,因此此时小张已完成工作量为 18。设经过 小时,小张完成的工作量是小赵的 4 倍,则有,解得 。

故正确答案为 C。

84、本题为植树问题。原间隔数为 $25-1=24$ ,现有间隔数为 $35-1=34$ ,两者最小公倍数为 408,据此赋值该道路长度为 408 米。那么可知原来每隔 17 米种一棵,而调整后为每隔 12 米种一棵。注意到 17 和 12 的最小公倍数为 204,即位于 204 米处的树不需要移动位置,加上首尾 2 棵,共 3 棵树不需要移动位置。

故正确答案为 A。

85、4 门课,平均分差 8 分,总分差 $4\times(90-82)=32$ 分。两人有一门课的分数相等,则其他 3 门课差 32分。因为每门课都不相等,所以老赵剩下的三门课的两门,至少要在最高分的那门课减去 1 分,2 分。而老王反过来,至少要在最低分的那门课加上 1 分和 2 分。所以 $32-2\times1-2\times2{=}32-2{-}4{=}26$ 分。

故正确答案为 D。

86、左边的组图中,三个图形中的每两部分都反向,竖轴对称;右边的组图中,前两个图形的每两部分同向,则第三个图形也应符合此规律。

故正确答案为 D。

87、元素组成凌乱,考察线段数量。

题干中,第一组中三幅图都一笔画图形,规律一致;第二组中前两幅图都是两笔画图形,则第三幅图也应符合此规律,只有 C 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 C。

88、元素呈现明显数量变化,第一组图中,左边黑色五角星的个数变化是 2、3、4,白色四角星的个数间存在计算关系,即 $4-2=2$ ;第二组的图形间,黑色圆的数量变化是 1、2、?,故为 3,白色圆的数量变化是 7$-5=?$ ,故为 2,只有 D 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 D。

89、元素组成凌乱,考虑数数。

观察图形都是两种元素构成,四边形和三角形,分开数。第一个图数量为 2 ,1;第二幅图为 5 ,4 ;第三个图为 3 ,2 ;第四个图形为 3 ,2 ;第五个图为 4 ,3 。每个图形内部的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数量差为 1,故待选选项也应符合此规律,只有 D 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 D。

90、元素组成相似,元素求同。

近年的新考点,相邻元素的运算,每幅图均由四个元素构成,每幅图相较于前一幅图都变化两种元素,排除 C、D;每次变化图形间的位置关系都与前一个图形不同,排除 B。

故正确答案为 A。

91、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题干主要包含两个信息,第一是老虎属猫科动物,是食肉动物之一,第二是老虎擅长跳跃及捕食。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由题干信息可推知,有些猫科动物擅长跳跃和捕食,有的擅长跳跃和捕食的动物是猫科动物,D 项正确。

A 项题干没有说明最凶猛的老虎和最凶猛的猫科动物之间的关系,无法推出;B 项的结论过于绝对,从题干只能得出有些猫科动物擅长捕食;C 项同样无法推知,从老虎属猫科和老虎是一种食肉动物,只能得出有些猫科动物是食肉动物,不能推出有些猫科动物不是食肉动物。

故正确答案为 D。

92、第一步:翻译题干。

畅销书 $\Rightarrow$ 可读性∨精心包装;

根据逆否规则,可推出[-(可读性∨精心包装)] $\Rightarrow$ -畅销书;根据摩根原则,可得出[(-可读性)∧(-精心包装)] $\Rightarrow$ -畅销书。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得出答案,根据逆否规则。

A 项,大多数人喜欢有可读性的畅销书。题干只说明畅销书与可读性和精美包装之间的关系,没有提及人们对可读性畅销书的喜好,无法推出;

B 项,-精心包装 $\Rightarrow$ -畅销书,题干后件是个联言命题, “-精心包装”只否定后件中的一个命题支,无法得出肯定性的结论;

C 项,可读性 $\Rightarrow$ 畅销书,“可读性”肯定题干逻辑关系中的后件,肯后件无法推出肯前件,C 项错误;
D 项,[(-可读性)∧(-精心包装)] $\Rightarrow$ -畅销书,是题干逻辑关系的逆否,推理成立。

故正确答案为 D。

93、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题干的主要信息为,新生儿对某些图形的识别是天生的。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从新生儿天生能识别某些图形这一研究结果可知,人类对图形的识别能力有些是天生的,即不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C 项表述正确。

A 项错在题干没有提到新生儿对圆形和方形的识别,B 项错在题干没有说明识别能力与学习之间的关系,A、B 都无法推出;

D 项,题干只表明人类对图形的识别能力有些是天生的,“天生的”只能说明不都是通过学习获得,不能说明大多数人获得对图形的识别能力的方法,故 D 也无法推出。

故正确答案为 C。

94、本题是三段论相关考题。

第一步:抓住题干关系。

结论:王教授一定是哲学系的教师。

条件:王教授是北京大学写过许多哲学论文的教师。

第二步:三段论相关考题答案特点。

一是要在条件和结论的不同对象间搭桥,即在哲学系的教师和北京大学写过哲学论文的教师之间搭桥;二是关系要从条件指向结论,即由“北京大学写过哲学论文的教师”推出“哲学系的教师”;三是必须是充分的表达,即如果是北京大学写过哲学论文的教师,则是哲学系的教师。

第三步:分析选项并得出答案。

C 项翻译后推前,即北京大学写过哲学论文的教师 $\twoheadrightarrow$ 哲学系的教师,与第二步结论等价,其它均不满足。
故正确答案为 C。

95、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必要条件。

$\textcircled{1}$ 不想承担后果 $\Rightarrow$ 必须戒烟成功(注:除非…否则不…,等价于,只有…才…)。

$\textcircled{2}$ 老李:不想承担后果,即为事实信息。

第二步:从事实信息开始推导。

根据 $\textcircled{2}$ 的事实信息和 $\textcircled{1}$ 的推导规则,可得出“老李:必须戒烟成功”。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说的是老李请人监督自己的戒烟,跟题干的“必须戒烟成功”及“不想承担后果”无关,无法推出;B 项:老李必须戒烟成功,与题干的推导逻辑一致,为正确答案;C 项, -戒烟成功 $\Rightarrow$ -明智的选择,题干只说明有些人在戒烟问题上不明智,没有说明戒烟是否成功与选择是否明智两者间的关系,无法推出;D 项,-不想承担后果 $\Rightarrow$ -戒烟必须成功,“-不想承担后果”否定题干推导关系 $\textcircled{1}$ 中的前件,否前件无法推出否后件,D 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B。

96、本题要求找出最能支持题干推测的选项,属于加强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地名中涉及姓氏的用字不会少。

论据:地名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中国古今的姓氏超过 22000 个。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 项说明地名和姓氏之间的联系,宗法社会往往以姓氏聚居,且姓氏在地名中富有区别意义,由此可从姓氏之多推出地名中涉及姓氏的用字多,加强了论点,为正确答案。

A 项说的是地名与了解古代部族迁徙的关系,C 项说的是古地名和夏朝遗址的关系,A、C 两项所述内容均与姓氏无关,属于无关选项;

D 项说的是姓“陈”的人的分布情况,属无关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 B。

97、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textcircled{1}$ 甲:-干旱的气候; $\textcircled{2}$ 乙:-寒冷的气候; $\textcircled{3}$ 某国大部分地区:甲∨乙。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由题干信息可知,某国大部分地区要么是寒冷的气候,要么是干旱的气候,不可能既干旱又寒冷,A 项的推论不成立;

B 项因为大部分地区可能可以种植农产品甲,所以 B 可能成立;

从 $\textcircled{3}$ 某国大部分地区可知:甲∨乙,可知 C 项不种植农产品甲和 D 项只能种植农产品甲均有可能成立。
只有 A 项一定为假。
故正确答案为 A。

98、本题要求找出最能支持题干论证的选项,属于加强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有些非常严谨的科学家相信 UFO 真的存在。

论据:参加讲座的人相信 UFO 真的存在。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点强调的是有些非常严谨的科学家,论据强调的是参加讲座的人,论点和论据强调的对象不同,需要在两者间搭桥,加强论证。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C 项在参加讲座的人和非常严谨的科学家之间建立联系,加强了从“参加讲座的人相信 UFO 真的存在”推出“有些非常严谨的科学家相信 UFO 真的存在”之间的论证,为正确答案。

A 项说的是科学家与军方的联系,与题干无关;
B 项切断参加讲座的人与严谨的科学家之间的联系,削弱论证;
D 项要说明的问题是科学家的讲座是否严谨可信,这跟科学家是否相信 UFO 存在无关,无法加强论证。
故正确答案为 C。

99、第一步,翻译题干。

题干的表述等同于“已知所有具有鸟类头骨相似特征的动物都是恐龙,且所有现代鸟类都具有鸟类头骨相似特征”,可翻译为:

$\textcircled{1}$ 具有鸟类头骨相似特征的动物 $\Rightarrow$ 恐龙; $\textcircled{2}$ 现代鸟类 $\Rightarrow$ 具有鸟类头骨相似特征的动物。
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命题的传递规则,将 $\textcircled{1}$ 和 $\textcircled{2}$ 连接起来,可得出“现代鸟类 $\Rightarrow$ 恐龙”。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得出答案。

A 项鸟类与恐龙具有更多的相似性,题干没有对比其他动物、鸟类和恐龙之间的相似性,无法推出;
B 项说的是古代恐龙和现代鸟类没有区别,题干没有谈及,无法推出;
C 项,恐龙 $\Rightarrow$ 鸟类,题干只说明恐龙和现代鸟类之间的关系,因此无法推出恐龙都是鸟类;
D 项,现代鸟类 $\Rightarrow$ 恐龙,与题干的逻辑推导关系相符。

故正确答案为 D。

100、本题属于排列组合题。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题突破口为博士。由“博士比刘明大两岁,庄嫣与本科毕业生同岁,本科毕业生年龄最小”可知,博士既不是刘明也不是庄嫣,而是文虎。

第二步:抄信息于表中,即将题干和第一步的所有信息放在一个表里。

学历博士本科
人名文虎庄嫣

第三步:填空,即填上每一个集合的空格。

学历博士硕士本科
人名文虎庄嫣刘明

由上表可知,刘明是本科毕业生、庄嫣是硕士、文虎是博士。
故正确答案为 A。

101、本题属于关联词推导题型,考查直言命题。

第一步:找出题干主要信息。

$\textcircled{1}$ 有的一年级学生参加了全部文学讲座; $\textcircled{2}$ 有的一年级学生参加了全部科学讲座。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由 $\textcircled{1}$ 和 $\textcircled{2}$ 可知,全部文学讲座和全部科学讲座都有一年级学生参加,即每个讲座都有一年级学生参加,C项正确。

题干只说明全部文学讲座和全部科学讲座的参加人员,没有说明一年级同学参加讲座的具体情况,因此无法推出一年级同学是否至少参加了一个讲座,或者参加了全部讲座或者没有参加任何讲座,A、B、D 三项均无法推出。

故正确答案为 C。

102、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属于加强、削弱类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秦始皇的遗体会完好地保存下来。

论据: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Ⅰ项说明长沙马王堆汉墓和秦始皇陵的情况具有相似性,加强论证;Ⅱ表明秦始皇与马王堆女尸间的情况有别,削弱论证;Ⅲ说的是秦陵地宫没有被盗痕迹,这跟尸骨是否保存完整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 B。

103、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A :-识别颜色∧识别形状;B:识别颜色∧-识别形状;C :-识别颜色∧-识别形状。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由题干信息可知,要做识别颜色和识别形状的试验,A 和 B 必须同时存在,C 是否存在并没有关系,故 D 项说法一定为假。A、B、C 的说法都可能为真。

故正确答案为 D。

104、本题为真假破案题。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题突破口为周和郑的话之间的矛盾关系,两人的话必有一真一假。

第二步:看其他的话。

由于只有一人的话为假,因此吴和王的话为真,即吴没有登顶,王登顶。

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

由王登顶,可知周的话为假,郑的话为真。
故正确答案为 D。

105、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题干说明某市常住人口的人数,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以及常住人口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比。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C 项,设外来女性人口是 X,则外来男性人口是 300-X,又因男性人口是 $1.03/2.03\times1100{=}558$ ,所以本地男性人口是 558-(300-X) $=\mathrm{X}+258$ ,显然多于外来女性人口,C 项正确。

A 项无法推出,题干只说明常住人口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比,无法对比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中,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比例;同理,本地女性人口和外来女性人口,本地男性人口和外来男性人口之间的比例,题干没有给出,因此无法推知 B、D。

故正确答案为 C。

106、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强调“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非商业性目的”“实物性商品”“不包含旅游所需的生活用品”。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小王买的东西是用于销售,属于商业性目的,与定义不符;B 项张小姐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买的茶具是实物性商品,不用于商业性目的,也不是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符合定义;C 项某夫妇买的防晒霜和墨镜属于到海南旅游必备的生活用品,与定义不符;D 项李女士获得的是信息,不是实物性商品,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 B。

107、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强调“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自愿选择并从事”。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小李是马拉松运动员,在假期陪朋友打球,是出于自愿选择,同时也是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的,符合定义;

B 项小王接受训练是出于工作需要,C 项学生跑步是学校要求的,D 项赵先生到户外散步是应医生要求的,这三种情况都不是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下进行,不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 A。

108、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强调“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不是报刊、户外、广播、电视”。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 3G 手机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符合定义。B 的电视,C 的报纸,D 的广场展览属于户外,这些均是传统媒体。

故正确答案为 A。

109、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强调“自己设计路线”、“自己安排旅途中的一切”。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 项只是参考旅行社的路线,由自己调整路线安排行程,符合定义;

A 项由旅行社负责交通和住宿, C 项是旅行社安排的旅游,D 项的游览路线由旅行社设计,A、C、D 三项均存在与“自己设计路线”、“自己安排旅途中的一切”不相符的地方,不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 B。

110、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强调“不破坏环境”、“不污染环境”、“不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开山伐树会破坏环境,B 项发展煤炭经济是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D 项新型农药会污染环境,A、B、D 三项军不符合定义。

C 项的沼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或污染,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 C。

111、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强调强调“受该语言的语言因素或非语言因素影响”、“言语行为或言语能力的衰减现象”、“非病理性、渐变性、可逆性和反复性”。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小李暑假休息后英语成绩不理想是由于语言使用减少,符合“非病理性、渐变性、可逆性和反复性”的特征,与定义相符;B 项老张年纪大说话缓慢是不可逆的语言衰减现象,不符合“可逆性”的特征;C 项小赵是由于双耳失聪导致语言能力缺失,属于病理性原因;D 项英语水平提高了,而非降低了;B、C、D 三项均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 A。

112、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强调“以乔木为主体”,“具有明显的生态价值和人文景观价值”。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 项花坛所种植的植物不是以乔木为主体,也不具有明显生态价值和人文景观价值,不符合定义;B 项中海边公园种植的松树,C 项中中央公园种植的树木及设置的雕塑,D 项中庄园式的建筑与林地交融,
树种以乔木为主体,B、C、D 三项中的植物均以乔木为主体,都具有明显的生态价值和人文景观价值,符合定
义。题目要求找出不属于城市森林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 A。

113、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强调“易腐食品”、“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 项中的疫苗不是易腐食品,不符合定义;
B 项小卖部让冰箱每隔 5 小时停 1 小时,不是为了食品质量安全,而是为了节能,不符合定义;
D 项某厂采取低温是技术上的需要,不是出于保证食品安全的考虑,不符合定义;
C 项中新鲜海产品属于易腐食品,用冷藏车运输到冷藏室了,让食品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 C。

114、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强调“自身或上代亲本来自野生环境”或“引入野外个体基因”。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熊猫幼崽的父母是人工防止的“第二代熊猫”,不符合定义中“自身或上代亲本来自野生环境”的要素;B 项中的冬虫夏草完全是人工培植出来作为野生植物的替代品,不符合定义;D 项中的中华鲟也是二代人工培育出来的,不符合定义;C 项野生鳄鱼的卵或者受伤的成年鳄符合“自身或上代亲本来自野生环境”的条件。故正确答案为 C。

115、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强调办案人员为确定“某些特征、伤害情况和生理状态”,“对他们的人身进行检验和观察”。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 项公安机关解剖被害人尸体已查明死因,B 项技术部门为确定被告人具体特征对其进行人身检查,C 项警
察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搜身检查,均是办案人员为确定细节而进行的操作;D 项是法官让侦查人员出示与案件有关的物品让证人辨认,不是对他们的人身进行检验和观察,与定义不
符。故正确答案为 D。

116、直接读取表中数据,产权建筑面积总计 30861538 平方米,共 89 所学校,故可得平均产权建筑面积为$\frac{30861538}{89}\approx\frac{30900000}{90}\approx343000$ ,即 34.3 万平方米,B 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 B。

117、直接读取表中数据进行计算,可得 。
故正确答案为 A。
118、学校产权建筑面积与学校占地面积的比值依次如下:15147474
教育部所属高校: ;6030641
其他部委所属高校: ;6011475
地方教育部门所属高校: ;2226345
地方非教育部门所属高校: 。
量级相当,直除首位依次为 8、8、8、4,则地方非教育部门所属高校最低。

故正确答案为 D。

119、直接读取资料中数据进行计算,民办高校平均图书保有量为 $\frac{708}{15}\pi+5=\frac{118}{15}$ ,全市平均水平为 $\frac{9522}{89}$ ,故可得 $\frac{9522}{89}\div\frac{708}{15}=\frac{9522\times15}{89\times708}\approx\frac{9600\times15}{90\times700}=\frac{16}{7}\approx2.3/\frac{3}{8}$ ,即提高 ,即可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故正确答案为 A。

120、A 选项错误,由文字资料可知,市属公办高校占比为 $\frac{38}{89}<\frac{1}{2}$ ,并非超过;

B 选项错误,由表格第一列数据可知,其他部委所属高校总占地面积为 7115709 平方米,教育部所属高校总占地面积为 18238410 平方米,前者低于后者;

C 选项错误,由表格倒数第二列数据可知,所占比重为 $\frac{805895}{2743931}<\frac{910000}{2730000}=\frac{1}{3},$ ;

D 选项正确,市属公办高校固定资产总值为 2551252 万元,即 255.1252 亿元,故平均固定资产总值为 $255.1252\div38>6$ 。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D}$ 。

121、观察图形, $2007\sim2011$ 年间,很明显 2008 年增幅最高,2008 年水路客运量为 2.03 亿人,而 2007 年为 2.28 亿人, $\mathrm{2.03-2.28=-0.25}$ ,即减少了 0.25 亿人。

故正确答案为 D。

122、2011 年全国营业性客车完成公路客运量 328.62 亿人,旅客周转量 16760.25 亿人公里,故可得,只有 A 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 A。

123、观察图中数据, $2006\sim2007$ 年柱状图纵坐标均小于 200, $2005\sim2011$ 年均大于 200。
故正确答案为 B。

124、2011 年完成公路货运量 282.01 亿吨、货物周转量 51374.74 亿吨公里;完成水路货运量 42.60 亿吨、货物周转量 75423.84 亿吨公里。故可得 $\frac{75423.84}{42.60}\div\frac{51374.74}{282.01}\approx\frac{75000\times280}{50000\times42}=10/\Omega$ ,C 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 C。

125、A 选项正确,直接读取图中数据, $2007\sim2011$ 年水路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

B 选项错误,直接读取图中数据,很明显 $2005\sim2011_{2}$ 年均低于 $[|%|$ ;

C 选项错误,2011 年水路客运量 2.46 亿人,同比增长 ,故可得 , 明显小于 0.2 亿人,即低于 2000 万人;D 选项错误,观察图中数据,2007 和 2008 年增长量非常接近,而 2007 年公路货运量明显大于 2006 年,故2008 年增长率低于 2007 年,并非持续增长。

故正确答案为 A。

126、2012 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总产值 5.8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5%$ ;利润总额3535.4 亿元,同比下降 $15,9%$ ;故可得 2011 年上半年产值利润率为${\frac{3535.4}{1-15.996}}\div{\frac{58900}{1+12.5%}}\approx{\frac{3600\times1.1}{60000\times0.8}}=8.25%$ ,B 项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 B。

127、2012 年 1—6 月,农药原药产量同比增长 $21,7%$ ,甲醇产量同比增长 $17,3%$ ,均超过累计总产值同比增长率 $12,5%$ ,共 2 个。

故正确答案为 A。

128、2012 年 1—6 月,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进出口总额 3320.69 亿美元;6 月份为 518.3 亿美元,3320.69-518.3 2800故可得 $518.3-{\overline{{\mathrm{\sharp{\frac{5}{5}}}}}}=518-{\overline{{\mathrm{\sharp{\frac{5}{5}}}}}}=-42$ 亿美元,即低 42 亿美元。

故正确答案为 B。

129、2012年1一6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进出口总额为3320.69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 $17.5%$ 。则可得 $\frac{3320.60}{17.5%}\approx\frac{3325}{17.5%}=10000$ 亿美元,即 1.9 万亿美元。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D}$ 。

130、A 选项错误,2012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 ${\frac{7341.72}{1+30.7%}}\times30.7%\approx{\frac{7400\times0.3}{1.3}}={\frac{2220}{1.3}}<2000$ 亿

元;

B 选项错误,2012 年 $1\sim6$ 月,全国原油产量 1.01 亿吨,原油加工量 2.29 亿吨, $\frac{1.01}{2.29}<50%$ ,未超过一半;C 选项错误,2012 年上半年,轮胎外胎产量 4.20 亿条,平均每月为 7000 万条,并非 7000 余万条;D 选项正确,2012 年上半年,平均每名从业人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万 元,超过50 万元。

故正确答案为 D。

131、2011 年外出农民工 15863 万人,比上年增长 $\Finv.\dot{\Phi}_{i}^{(\vec{\gamma})}$ 。故可得 2011 年比上年外出农民工人数多$\frac{15863}{1+3.4%}\times3.4%\approx\frac{15000\times0.035}{1}=525$ ,A 项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 A。

132、直接读取表中数据进行计算,可得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 。
故正确答案为 D。

133、直接读取表中数据并结合文字资料中数据进行计算,可得 2011 年西部批发零售业农民工为万人,B 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 B。

134、直接读取表中数据并结合文字资料中数据进行计算,可得 2011 年东部制造业农民工人数约为西部的$\frac{16566\times44.8%}{4245\times15.4%}\approx\frac{16600\times0.45}{4200\times0.15}=12$ 倍,C 项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 C。

135、A 选项错误,观察表中数据,明显外出农民工高于本地农民工;B 选项错误,由文字资料数据可知,外出农民工增幅低于农民工总量增幅,故比重下降;C 选项错误,资料中未涉及 30 岁以下青年农民工的具体数量,C 说法无法得出;D 选项正确,2011 年,西部建筑业农民工为 $4245\times27.4%\approx4200\times0.275=1155$ 万人,中部为万人,西部多于中部。

故正确答案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