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30吉林公务员考试_行测_真题_甲卷_答案及解析
文章目录
2009 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甲级)答案及解析
来源:H 整理:杨柳(微信:gwy288)
1:【答案】D
【解析】大雁飞行时,翅膀尖端会产生一股向前流动的气流,叫做“尾涡”。后面的鸟利用前面的“尾涡”,飞行时要省力得多。这是大雁飞行有一定队形的原因。当逆风飞行时,头雁振翅展翼,引发微弱的上升气流,雁群借力依次起飞,最终呈“人”字形飞行,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风向侧翼而来时,雁阵由“人”字形阵变化为“一”字阵。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拓展】动物习性与气
鱼儿出水跳, 风雨就来到 | 当地面受低气压控制时,湿度大,天气闷热,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鱼 儿跃出水面换气,预示雨即将来临 |
蜘蛛挂网, 久雨必晴 | 蜘蛛对空气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当空气湿度变小,天气即将转好时 ,蜘蛛张网捕虫。与空气湿度变化有关的还有“蜜蜂归案迟,来日好天 气” |
燕子低飞要落雨 | 快要下雨时,空气湿度会增大,虫子飞不高,燕子低飞觅食 |
大雁南飞, 变换队形 | 大雁飞行时,除了双翅扇动以外,主要利用上升的气流在空中滑行,这 样可以节省体力,有利于长途飞行。所以影响大雁飞行时队形变化的主 |
青蛙聚集鸣叫 | 要因素是风向的变化 夏天傍晚后或大雨过后,青蛙聚集在水塘鸣叫,这是青蛙在求偶 |
海鸥,是海上航行安 全预报员 | 骨骼中空,充满空气,对气压变化敏感,能及时预知天气变化。如果海 鸥贴近海面飞行,说明未来天气晴好;如果海鸥离开水面高高飞翔,成 群结队地从大海远处飞向海边,或是成群聚集在沙滩上或岩石缝里,则 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海鸥常着落在浅滩、岩石或暗礁周围群飞鸣噪 ,航海者可据此判断附近有暗礁;海鸥有沿港口出入飞行的习性,当航 行迷途或大雾弥漫时,观察其飞行方向可以作为寻找港口的依据 |
2:【答案】C
【解析】重阳的习俗有饮菊花酒、赏菊、登高等,诗中的黄花意指菊花,登高即为重阳节的习俗。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拓展】中国传统节日,重要的有“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另外,春节、七夕、重阳、腊八四个传统节日也值得注意。对于中国传统节日,重点是了解其习俗和起源、传说等有关背景
习俗 | 有关背景 | |
元宵 节 | 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 狮子、猜灯谜、踩高跷、划 旱船等 | 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等。起源:汉文帝纪念 平定“诸昌之乱”,汉武帝时祭祀太一神,汉明帝时 挂灯礼佛 |
清明 节 | 扫墓、踏青、吃寒食、插柳 等 | 传说起源于纪念晋国大夫介之推。二十四节气之一。2 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法定假 |
立夏 | 尝新 | 日。 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的开始。 |
端午 | 吃粽子,赛龙舟,挂苜蒲、 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 |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重午节等。国家法定 节假日。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2009年)。 |
中元 节 | ,喝雄黄酒 祭祖 | 又称亡人节、“孟兰盆会”、“鬼节”、“施孤”等 |
中秋 节 | 吃月饼、赏月、玩花灯,香 港有舞火龙的习俗 | 又称秋夕、八月节、月夕、月节、团圆节等。有关传 说:唐军祝捷;朱元璋领导的反元起义军利用饼中藏 纸条传送起义消息。国家法定节假日。 |
冬至 | 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 | 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春秋时代, 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 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
除夕 | 吃年夜饭、贴窗花、贴年画 、贴福、守岁、北方包饺子 南方做年糕 | 先秦时期的“逐除” |
春节 | 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 年、吃饺子 | 古代又称元且、岁首。国家法定节假日 |
七夕 | 又称乞巧节、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 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情人节。 | |
重阳 | 登高、插茱萸、赏菊花 | 又称重九节、踏秋节。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2 012年6月,全国人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规定 重阳节为“老年节”。 |
腊八 | 喝腊八粥、做腊八粥 | 相传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 |
3: 【答案】B
【解析】由公式 $\scriptstyle\mathrm{P=UI}$ 可知,在输电功率(P)一定的情况下,电压(U)越高,电流(I)就越小,而电导线的电阻(R)是一定的,由 $\mathrm{P}{=}\mathrm{I}2\mathrm{R}$ 可知,电流(I)越小,电导线所消耗的功率(P)就越小,也就越能减少电能的损失。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拓展】电的传播: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即是能够让电流通过材料;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并不是能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这是一般人常犯的错误)导体依其导电性还能够细分为超导体、导体、半导体、及绝缘体。在科学及工程上常用利用欧姆来定义某一材料的导电程度超导,是指某些物质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一般为较低温度)电阻降为零的性质。低于某一温度出现超导电性的物质称为超导体。超导体:一般材料在温度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物体分子热运动几乎消失,材料的电阻趋近于 0,此时称为超导体,达到超导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绝对零度是热力学的最低温度,等于摄氏温标零下 273.15 度。
4:【答案】B
【解析】皮肤具有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吸收、分泌与排泄、新陈代谢等生理功能。当气温高时,人体大量出汗,汗液蒸发过程中可带走身体的部分热量,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皮肤的汗腺可分泌汗液,皮肤通过出汗排泄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尿酸、尿素等。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技巧】关键词法和排除法:“大汗淋漓”,出汗是皮肤的排泄功能,与感受外界刺激无关,排除 C 和 D;出汗还能调节体温,B 是正确答案
【拓展】排泄是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排泄包括呼吸、排汗和排尿。各主要排泄器官的功能:由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通过汗腺排出水、盐和尿素等;肾(膀胱、尿道)排出水和大量的代谢废物,肾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相关的生活常识:盛夏酷暑,出汗速度快且多,会造成体内缺钠缺水,会使体内的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发生紊乱,严重时可发生热痉挛,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暑天要补充足够的盐分和水分,可以多进食蔬菜、瓜果、咸汤,必要时喝一些淡盐水或盐汽水
5: 【答案】D
【解析】人体判断方向和维持自身的平衡,主要由皮肤浅感受器,眼睛、颈和躯体的深部感受器及内耳等共同负责,其中以内耳最为重要。内耳中的体内平衡感受器,接受外界的平衡刺激,通过前庭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平衡中枢,来调节、管理平衡反应。人晕车、晕船就是因为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前庭器官产生过量生物电,影响神经中枢而出现的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群。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
【拓展】(一)耳的结构和功
耳廓 | 收集声波 |
鼓膜 | 声波能引起鼓膜振动 |
前庭 | 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 |
半规管 | 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 |
耳蜗 | 听觉感受器 |
(二)人类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声
波是由赫兹来度量的。人讲话的频率范围为 $500\sim3000$ 赫兹。多数年轻人的听力范围为 $20\mathrm{\sim}20000$ 赫兹。这个范围比狗和蝙蝠的听觉范围要小得多。人的听觉范围到中年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小
6: 【答案】B
【解析】高速公路上没有其他景物,也没有红绿灯,司机如果在笔直的高速路上行驶,可以看得很远很远,也可以在不改变车速的情况下连续高速行驶,眼睛、思维和身体始终保持一种不变的状态,司机很快就会感到疲劳,注意力也很难集中,甚至会产生视差,把近处的东西看成是远处的,这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速公路要按规定修建出弯道,而且弯度较大,司机每逢拐弯都会集中精力,振作精神,这样就减少了司机的疲劳感,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7:【答案】C
【解析】蛋白质是由氢,氧,氮等化学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在蛋白质中的组成百分比约为:碳 $50%$ 、氢 $7%$ 、氧$23%$ 、氮 $16%$ 、硫 $0^{\sim}3%$ 、其他微量元素。(1)一切蛋白质都含 N 元素,且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 ;(2)蛋白质系数:任何生物样品中每 1g 元素 N 的存在,就表示大约有 $100/16{=}6.25\mathrm{g}$ 蛋白质的存在,6.25常称为蛋白质常数。奶粉要按规定检测蛋白质含量,要是蛋白质不够多,说明奶粉中有太多别的成分。但是,蛋白质不太容易检测,但因为蛋白质是含氮的,所以只要测出奶粉中的含氮量,就可以推算出其中的蛋白质含量。所以,给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主要是为了提高蛋白质中氮的含量。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拓展】人体所需的产能营养物质
特点 | 功能 | |
糖 | 分为:单糖--葡萄糖,可直接吸收再转化为身体 所需;多糖--食用糖(白糖、红糖、淀粉等), 不能直接吸收,须经胰蛋白酶转化为单糖再被 人体吸收利用 | ①提供热能(能量储存形式:植物-淀 粉和动物-糖原),人体所需要的70% 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 ②构成组织和保护肝脏 |
蛋白 质 | 蛋白质是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变性:蛋白质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 等作用下,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凝结,不能 恢复【如重金属中毒、鸡蛋煮熟等】 | ①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 ②构成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 ③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 ④氧化供能 |
脂肪 | 是人和动植物体中的油性物质,是一种或一种 以上脂肪酸的甘油脂 | ①供给人体热量;②保持体温; ③构成身体组织和生物活性物质; ④为身体储存“燃料”作为备用; ③保护内脏器官,滋润皮肤和防震等。 |
8: 【答案】A
【解析】牙膏的主要成分有摩擦剂、洁净剂、湿润剂、胶粘剂和芳香剂。摩擦剂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起去污、磨光的作用。洁净剂可以穿透并松解牙面沉积物,乳化软垢,起到类似肥皂的作用;湿润剂的作用是使牙膏不易干涸;胶粘剂的作用是增稠、稳定膏体;芳香剂可以使刷牙者感到口腔清爽舒适,减轻异味。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
【拓展】因牙膏主要成分是摩擦剂,想达到美白的效果,刷牙不能少于三分钟
9: 【答案】D
【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青岛“啤酒节”不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
【拓展】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2009 年 9 月 30 日,新添 22 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 。2010 新添两项:京剧、中医针灸。2011 年新添一项:皮影戏
10:【答案】C
【解析】骨头中的钙质主要是碳酸钙,熬骨头汤时,加入酸性物质(如醋酸),容易使钙游离出来而溶解,利于人体吸收。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拓展】醋的药用: $\textcircled{1}$ 节日里,醋煮花生米或黄豆,是高血脂、肥胖症、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佳肴,因为它具有降脂、降压的医疗功效。 $\textcircled{2}$ 进餐时,鱼刺、肉骨若扎(卡)在咽喉处,可用醋煎中药威灵仙,以此煎剂洗漱咽喉部,可使骨软化而不致发生危险。 $\textcircled{3}$ 宴餐进食,已感胸满腹胀者,可用醋 50 至 100 毫升冲淡服下,以增加胃醋,促进消化,排除胀闷积食。 $\textcircled{4}$ 温醋汤:醋 $30{-}60\mathrm{m}1$ ,加少量开水,一次温服,治胆道蛔虫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1:【答案】B
【解析】根据文段最后一句“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可知文段是在讲霍金虽然身残,却能取得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因此,第一个横线处应该填入与“身体禁锢在轮椅中”相对应的语句表达,“身体”与“思维”相对应, $\textcircled{4}$ 最为合适。排除 A、C 项。剩下 B 和 D 选项,主要判断 $\textcircled{4}$ 句与 $\textcircled{1}$ 、 $\textcircled{3}$ 两句的关系。很明显, $\textcircled{3}$ 句若作为开头,该句则没有统领全局的主语,排除 D 选项。再验证 A 选项,文段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叙述的,先“寻求”,才能“发现”,之后才会引起“震动”,由此可知 B 项正确。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12:【答案】B
【解析】主标题要能反映报道的主要内容。在新闻写作中,重要的内容往往在报道的导语即首句部分,因此该则新闻的主题内容应该为第一句所反映的内容,对该句内容进行提炼,即沪港互派公务员,故可以将正确答案锁定在 B、C 两项。在新闻写作中,引题是对主题内容的补充和烘托,可以用来揭示主题内容的作用和意义。B 项的引题很好地揭示了沪港互派公务员的目的和意义。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纠错】在导语部分未谈到公务员国际素质问题,排除 A 选项。 D 项的主标题不全面,仅谈到了一方,排除。C 项引题是对文段事件的错误描述,文段是讲通过培训等方法提高公务员的素质,而不是讲培训公务员
13:【答案】B
【解析】B 项是对“然而,与能够在室温下进行的裂变不同,聚变发生需要巨大能量”一句的准确对应,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纠错】A 项,原文是“太阳能源可能来自它的内部氢核聚变成氦核的热核反应”,A 项是绝对肯定的语句表达,错误。C 项,原文是“相互间的斥力将阻碍聚变的发生”,而不是“能阻止”,该项错误。D 项,原文的意思是:克服原子核之间的斥力发生核聚变可以用强大的引力或者上亿度的高温,两个条件满足其中一个即可,D 项错误
14:【答案】A
【解析】A、B、C 三项都是“太阳能至今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原因,这三项既有技术原因,也有社会政策原因,而社会政策原因形成的前提必须是技术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因此技术原因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由此排除 C项。而 A、B 项都是技术原因,A 项是太阳能进入寻常百姓家所要解决的首要的技术问题,只有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取得成效,才会考虑利用太阳能发电并与现有电网联网以投入使用。D 项在文中没有提到,很容易排除。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
15:【答案】B
【解析】文段的论述主体是循环经济,废物利用是循环经济的一方面,划线句子是在讲废弃物在被合理利用的时候就是资源,否则就是废弃物。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纠错】A、C 项都是从字面上理解句子,不恰当。D 项未完整表述划线语句的语义,废弃物只有在被合理利用的时候才不是废弃物,而不是废物本是是不存在的
16:【答案】A
【解析】从“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组成”,“成分输血时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可知,成分输血是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送不同的血液成分。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
【纠错】“成分输血”是一种输血治疗手段,B、C 两项论述的是人造血液,根据主体排除法,排除 B、C 项。D项是对文段内容的一个推理,文段未提及,不符选项要求,排除
17:【答案】B
【解析】文段用具体的数字说明 1988 年所统计的常用字和高频字在如今的媒体中使用较少,这反映了媒体用字和 20 多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纠错】文段只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并没有加以评述和对比,也没有提出建议,A 选项错误。C 选项“用字新增比例”在文段中没有论及,排除。文段以具体的数字说明现代用字与 1988 年相比有很大变化,未谈到该现象正常与否,D 选项排除
18:【答案】D
【解析】文段中,历史和数学都是理论知识,会游泳则是一种技术能力,属于实践的范畴。在落水的情况下,掌握游泳这项实践技能显然比通晓历史和数学这些理论更有作用,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
【纠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文段未论及,A 项错误。文段重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而非理论,排除 B 选项。C 选项强调需学以致用,文段并非论述历史、数学这些学科需要学用结合,该项偏离了论述重点
19:【答案】C
【解析】苹果落地、水开时蒸汽顶盖、商品交换都是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事情,牛顿等人却从这些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了万有引力、蒸汽机、社会发展规律等对人类社会发展有极大影响的理论或发明,C 项是对三个例子的最好总结。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纠错】A、B、D 三项都未阐明从平常事情中发现深刻道理这一重点内容,予以排除
20:【答案】A
【解析】文段将朋友比喻成铁片儿、钉子、螺丝帽和小别针,朋友之间依靠“磁性”来维持,但若没有“磁性”就不可能被磁石吸引,也就是说,“磁性”是朋友交往的根本。A 项是对这段文字的准确概括。因此,本题选择A 选项
【纠错】B、D 项与文段无关,文段说“有的用力甩甩就掉了,有的怎么也甩不掉”,意指虽然有“磁性”但是也可能“甩甩就掉了”,说明有“磁性”也不一定牢不可破,但是“没有磁性它们就全没了”,说明没有“磁性”就不可能成为朋友,故 C 项错误
21:【答案】C
【解析】“ $80%$ 都是农民,没有一个是科级以上干部亲属,包括村主任的亲属都没有”说明上访的都是社会最基层的群体,“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中 $80%$ 以上是有道理的”说明,大多数群众上访是有正当理由的。由此可以得出 C 选项
【纠错】文段仅仅告诉我们上访是基层群众的一种无奈选择,A、B 两项脱离了文段重点。D 选项未论及上访这一主题,排除
22:【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真正的艺术创作甚至会伴有“癫狂特征”,然后列举露丝创作一首诗的过程进一步说明创作需要灵感。只有 D 项符合对文字的理解,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
【纠错】文中并没有说露丝具有非凡的创造力,A 项错误。B、C 两项文中没有体现
23:【答案】A
【解析】从文中“我们和阿炳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可以知道阿炳能够创造出经典作品的原因是他用心观察宇宙,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
【纠错】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没有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灵感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用心聆听世界,B、C两项错误,D 项“天分和才华”文段未论及,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排除
24:【答案】C
【解析】在公务员热的今天,很多单位招考时都要求高学历,而广东省在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却规定符合条件的高中生也可以报考,广东省的做法告诉我们,公务员招考的职位要求应该根据本地实际而定,不需片面追求高学历,只需要人尽其才即可,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纠错】题干部分讲的是在公务员招考门槛日渐提高的背景下,广东省却反其道而行之,降低了公务员招考的门槛。文中只是对公务员门槛的变化做了客观说明,并没有对此评价,故 A 项不合题意;B、D 项文中没有提到,排除
25:【答案】D
【解析】该题具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只有先“将建设生态文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才能“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市”,由此产生 “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的结果,并最终“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
26:【答案】D
【解析】由“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都与过去提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可知,D 项“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在‘生态市建设’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
27:【答案】B
【解析】“在生态农业方面……。在服务业方面……。在服务业方面”是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全市 160 多万亩沙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 $28.13%$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37.2%$ ,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 $91.8%$ ”采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生态市建设主要涉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重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而生态文明市建设则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文段以山东聊城作为例子进行说明,采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文中没有用到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28:【答案】C
【解析】C 项是对第三段内容的概括,但文中并无无数字支持,也无法体现“任重道远”, 该项错误,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纠错】从“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可知,A 项概括正确。根据倒数第二段“培育生态文化……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态生活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可知 B 项正确。根据最后一段“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可知 D 项正确
29:【答案】C
【解析】代词指代一般遵循就近向前寻找的原则。根据前文内容可知,“这样”指代上文中提到的“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符合的选项只有 C 项,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纠错】A、B 两项原文没有提到,D 项说法太过片面,排除
30:【答案】A
【解析】根据文意可知,甲段中“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主要指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而乙段中“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不但指国内的革命工作,还包括社会主义建设,两者所指内容不同。A 项说法错误。B 项中甲段中的“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在甲段中指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在己段中的“实事”指“中国实际”,即中国的国情,正确。“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戊段中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是指要把“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拿来研究,与“求”意思相同,C 项正确。“实事求是”中的“是”指即规律性,戊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的“真理”指事务之间存在的客观规律,两者意思相同,D 项正确。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
31:【答案】D
【解析】D 选项“并”和“就”字表达了转折关系,意为:虽然我读的书不多,但有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
【纠错】A 项“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单句,不是复句,故 A 项错;B 项“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是因果关系复句,原因在后,故 B 项错;C 项“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是并列关系复句,故C 项错
32:【答案】B
【解析】从“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等内容可以看出,实事求是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纠错】“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仅仅说明我们需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不能推倒出 A 项。文段未论述科学发展观,C 选项无法得出。两位领导人在论述的时候采用的都是书面语,未使用口语,D 项说法错误
美国著名品牌“强生”含有甲醛及二恶烷被曝光,是来自一份民间的检测报告,发布者为美国的“安全化妆品运动”这么一个非营利组织(NPO),既不是政府监管部门,也不是受害者结队上访。这一团体独立检测了美国市场上 48 种婴儿洗浴、护肤和化妆品,随后根据结果在媒体上公布,并呼吁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设定更严格的安全规定。
在这两个报告中,“安全化妆品运动”找的检测机构是独立的第三方,它的目的不是揭黑,也不是 ,而是以公益性为出发点
33:【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安全化妆品运动”这个非盈利组织检测了美国市场上 48 种婴儿洗浴用品,并将结果进行公布,接着具体阐明了这个组织的性质和出发点,说明第三方非盈利组织的存在对社会有益处。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纠错】文段只是以“强生”曝光事件引出第三方组织这个主体,“强生”、“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根据主体排除法,排除 A、B、D 三项
34:【答案】A
【解析】 从“‘安全化妆品运动’这么一个非营利组织(NPO),既不是政府监管部门”可知,“安全化妆品运动”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具有公益性的目的,不能代替政府部门行使监督职能, A 项说法错误。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
35:【答案】B
【解析】第一段中“‘安全化妆品运动’既不是政府监管部门,也不是受害者结队上访”对应第二段中的“它的目的不是揭黑,也不是……”,“揭黑”对应受害者,另一空则对应“政府监管部门”。很明显,“安全化妆品运动”作为公益性组织不会执行政府职能,“越俎代庖”指的是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符合文义,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纠错】A、C、D 三词的语义皆不符合文段,排除
【释义】标新立异、越俎代庖、未雨绸缪“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越俎代庖”指的是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未雨绸缪”指趁着天没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准备
36:【答案】C
【解析】从“‘安全化妆品运动’独立检测了美国市场上 48 种婴儿洗浴、护肤和化妆品,随后根据结果在媒体上公布”可知,检测的目的实则是为了让消费者知晓,“安全化妆品运动”维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纠错】监督权是指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利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求偿权是指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很显然,文段内容与这三项权利没有关系,排除 A、B、D 三项
(2009 年 03 月 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节选)
37:【答案】B
【解析】程序是进行某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对于程序要进行“规范”。过程为运用程序进行决策的经过,要进行“公开”,让人民充分了解决策结果如何得出。而对于决策所得出的结果,必需“公正”,以体现决策的“科学民主”。且“程序规范”、“过程公开”、“结果公正”均为惯用表达,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38:【答案】A
【解析】只有先考察民情,再聆听民意才能集聚民众智慧,B 项的正确顺序应为“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C 项正确顺序应为“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D 项中“为民”是首要任务,正确顺序应为“为民、务实、廉洁、高效”。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
39:【答案】C
【解析】从“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特别要减少投资审批、项目核准,落实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可知,C 项偷换为“就是要减少投资审批……”,缩小了范围,与原文不符。其他三项在原文中皆有对应,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40:【答案】A
【解析】A 项内容是实现民主决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要实现民主决策,不能只靠监督和个人反省,还要通过“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尊重客观规律,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要推进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由此可见,A 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B 项体现了“以民为本”条件的必要性,推断正确。D项可以从文章最后一段“以规范制度和制约权力为核心,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得出。C 项体现了本文的写作特点,正确。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41:【答案】B
【解析】解法一:两两做差为 1, $-2$ ,3,-4,5,所以() $=5-1=4$ 。解法二:每两项为一组,和是 3, $-1+4=3$ 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42:【答案】C
【解析】解法一:两两做差为 2,4,8,16,所以() $=16+15=31$ 。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解法二:原数列可化为 $2^{1}-1$ , $z^{2}-1$ , $z^{3}-1$ , $z^{4}-1$ ,所以() $=\Sigma^{\bar{1}}-1$ $=31$ 。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解法三:前一项乘以 2 加 1 为后一项,所以 $15\mathrm{x}2+1=31$ ,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43:【答案】A
【解析】每行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质数列。因此,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44:【答案】C
【解析】解法一:奇数项 4,5,7,11,19,(35),做差为 1,2,4,8,16;偶数项 6,7,9,13,21,(37),做差为 1,2,4,8,16。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解法二:两两分组,组内差为 2,组内和分别为 10,12,16,24,40,?,做一次差得 2,4,8,16,32,故 $?=40+32{=}72$ 。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45:【答案】C
【解析】两两做差为 0, $-6$ , $-12$ , $-18$ ,所以() $\mid=-15-18{=}-33$ 。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46:【答案】C
则乙现在离起点 $20+\mathrm{d}=59$ 米。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纠错】B 项和 D 项为易错项,考试中算出数后不要匆忙选答案,一定要注意求的是什么。B 项为甲乙间距,D项为现在甲与开始乙的距离,都不是所求。
【技巧】图示法
47:【答案】C
【解析】设甲、乙两厂每月分别生产玩具 x、y 件,根据题意有: ${\mathrm{X}^{+}\mathrm{y}^{=}98}$ , ${\mathrm{x+2y=106}}$ ,解得 $\mathtt{x}{=}90$ , $_{\mathrm{y}=8}$ 。所以乙厂第 1、2、3、4、5 月份分别生产了 8、16、32、64、128 个零件,显然,在第 5 月份乙厂生产零件数超过了甲厂。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技巧】方程法
48:【答案】D
【解析】 $1.1^{2}+1.2^{2}+1.3^{2}+1.4^{2}=1.21+1.44+1.69+1.96=~6.30_{\circ}$ 事实上,本题可直接计算尾数, $1+4+9+6=0$ ,即小数点后第 2 位为 0。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技巧】尾数法
49: 【答案】B
【解析】一场比赛淘汰一人,要决出冠军,需要淘汰 1043 人,所以要打 1043 场比赛。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纠错】本题常见错误是:计算出每轮比赛场数再全部相加,计算会很复杂。类似问题只需灵活运用淘汰机制,即可快速求得答案。
50: 【答案】B
【解析】解法一:列方程求解。设售价为 $\mathrm{X}$ 元,则单个商品利润为 $\left(\mathrm{{x}}{}^{-}90\right)$ )元,销售量为 $500-10\left({\mathrm{x}}{\mathrm{-}}100\right)\quad=1500{\mathrm{-}}10{\mathrm{x}},$ ,于是总利润为 $\begin{array}{r l r}{\mathrm{x-90})(1500\mathrm{-10x})}&{{}\mathrm{=}}&{\mathrm{-10x^{2}\ast2400x-135000}\mathrm{=}\mathrm{~}\mathrm{-}(x-120)^{2}\mathrm{-9000}}\end{array}$ ,所以当 $\mathrm{\Deltax=120}$ 时,总利润最大。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解法二:代入排除。根据题意,售价为 100 元时,总利润为 $10\times500{=}5000$ 元。代入四个选项,当售价为 110 元时,总利润为 $20\times400{=}8000$ 元;当售价为 120 元时,总利润为 $30\times300{=}9000$ 元;当售价为 130 元时,总利润为 $40\times200{=}8000$ 元;当售价为 150 元时,总利润为 $60\times0{=}0$ 元。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技巧】方程法、代入排除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
51:【答案】D
【解析】泛化的定义要件有:(1)只根据某一个事实或者某一个事件来形成一般的规律;(2)从不检验这个规律的合理性。A、B、C 选项,均是针对某一个事实或者某一个事件解释原因,但是并没有形成一般的规律,不符合(1)。D 选项,小柳只是根据个别事实就得出自己时运不济这一一般规律,并且没有检验这一规律的合理性,符合(1)和(2)。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52:【答案】A
【解析】登门槛的定义要件有:(1)在提出大的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2)小的要求使别人接受较大要求的可能性增大。A 选项,先请人们在挽救濒危物种请愿书上签名(几乎每个人都会同意签名),这是一个小的要求,但是这一个小的要求却使得更大的要求即愿意捐款的比例上升,符合(1)和(2)。B 选项,商家并没有在把价格定得远远超过实际应有的价格之前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不符合(1)和(2)。C 选项是促销配送,并不存在大小要求实现的问题,不符合(1)和(2)。D 选项是连带产品,也不存在大小要求的实现问题。不符合(1)和(2)。因此,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53:【答案】B
【解析】过度理由效应的定义要件有:(1)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的支持力量;(2)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A 选项,舆论的压力是附加的外在理由,并且成为了行为的支持力量,“舆论压力一旦失去,他的行为也会自然地超出道德的范围”,说明行为由道德转向了舆论的压力来控制,符合(1)和(2)。B 选项,小张的行为没有体现外部控制,不符合(1)和(2)。C 选项,奖励是外部控制,“一旦失去外在奖励或者奖励无法满足员工的需要时,结果就会反而不如从前”,说明员工的行为受到外部奖励的控制,而不是受到自身内部的控制,符合(1)和(2)。D 选项,报酬是外部控制,“不再给予报酬,结果,孩子们对大声吵闹失去了兴趣,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说明孩子们的行为是受到报酬这一控制的,符合(1)和(2)。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54:【答案】D
【解析】不受欢迎的公众的定义要件有:(1)组织方面力图躲避;(2)公众却想建立和发展关系。A、B、C 不符合(1)和(2),D 选项,揭发企业不法行为的记者,是企业力图躲避的,同时,记者却想与企业建立和发展关系,符合(1)和(2)。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55:【答案】D
【解析】定义中的关键词包括“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在互联网上体现经济价值”。A 中网站提供的三十年的学术论文不是自己的,不符合关键词“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因此不属于威客或威客模式的网站;B 中赵教授在网上提供的是免费服务,只是提高了知名度,经济价值是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不符合关键词“在互联网上体现经济价值”,因此不属于威客或威客模式的网站;C 中家电生产企业也没有在互联网上体现经济价值,不符合关键词“在互联网上体现经济价值”,因此不属于威客或威客模式的网站;D 中网站的模式符合关键词,因此属于威客模式的网站。综上,故正确答案为 D。
5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驾照考试的过程。要想参加考试必须申请,要想申请必须下载申请表,然后提出申请,由公安机关审核合格之后,才能领取准考证,然后才能参加考试,最后才能知道结果。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5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一个企业的解散过程,必然是先决定解散,才可能进行清算、申请等一系列程序,故(5)为第一项。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5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雕版印刷的过程。选项中首项各不相同,确定首项即可确定答案。雕版印刷必定先有纸稿,然后才能把文字刻在木板上,再进行其他工作。故(6)为第一项。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59: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参加拍卖并最终竞拍成功的过程。首先肯定是要先登记,取得竞拍资格,最终竞拍成功,签署成交确认书,交付价款后获得拍卖物。因此,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6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在战场上炸掉对方碉堡的一个过程。把爆破筒塞入敌人暗堡的射击口是最后结果,(2)是尾项。根据逻辑,必须是向着暗堡匍匐前进,然后成功地靠近暗堡,(6)在(1)之前。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6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农矿产品先下跌后上涨的一个过程。由于国际市场经济形势不景气,农矿产品需求量锐减,导致价格暴跌。而在危机的打击下,农矿企业无法筹集到资金来提高生产能力,这可能导致以后供应紧张,带动价格的上涨。因此,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62:【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到西部支教,并写下调查报告的过程。首项必定是(2)“大学毕业”。
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6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迎风坡形成降雨的过程。暖湿气流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迎风坡的阻挡,然后气流沿着迎风坡爬升,即(2)、(3)、(5)依次相连,只有 C 项符合。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6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研发出新成果后申请专利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申请专利”,尾项为(3)。因此,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65: 【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一项调查从准备到实施再到最终取得结果并进行分析的过程,开始肯定是要先确定调查目的,故首项为(3)。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66: 【答案】D
【解析】李红的推理如下:有的蝴蝶兰是兰花,有的兰花能吃,所以有的蝴蝶兰能吃。但其实两句话之间无法产生递推。D 选项的推理如下:有的好朋友是科研团队的成员,有的科研团队成员是教授,所以有的好朋友是教授。与题干的推理方式完全相同,均存在无法递推的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纠错】A、B、C 选项推理是正确的。
【拓展】结构比较常出的两种题型是:与题干推理方式相同或者能证明题干推理方式谬误,审题清楚非常关键。
题目常涉及到三段论这一考点。有 8 个候选人竞选学生会主席(1 号、2 号、3 号、4 号、5 号、6 号、7 号、8 号)。竞选满足以下条件:如果 3 号的票数多于 4 号,并且 5 号的票数多于 8 号,那么 1 号当选;
如果 4 号的票数多于 3 号,或者 6 号的票数多于 7 号,那么 2 号当选;
如果 8 号的票数多于 5 号,那么 6 号当选。
6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推理。若 A 选项不为真,则 8 号的票数多于 5 号,那么会出现 6 号当选的结果,与题干矛盾,所以 A 选项必定为真。因此,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纠错】由于 2 号当选,对于“如果 4 号的票数多于 3 号,或者 6 号的票数多于 7 号,那么 2 号当选”来说是在肯后,肯后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因此,无法判定 B、C、D 三个选项的对错。
【拓展】翻译推理的题目要注意其提问方式,常设提问方式有:可以推出、无法推出、不能确认真假、加上哪项可以使得结论成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掌握翻译推理的翻译规则和推理规则是解题的关键。
6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推理。由于 1 号没有当选,那么对于“如果 3 号的票数多于 4 号,并且 5 号的票数多于 8号,那么 1 号当选”来说是在否后,根据推理规则否后比否前,可知 3 号的票数没有多于 4 号或者 5 号的票数没有多于 8 号,由于事实上 5 号的票数多于 8 号,所以 3 号的票数没有多于 4 号。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纠错】A 选项,我们从题干中无法知道 4 号票数与 6 号票数的关系。C 选项,我们得到结论是 3 号的票数没有多于 4 号,但是并不意味着 4 号一定多于 3 号,因为还存在相等的情况,所以无法得到 C 选项。D 选项,事实上5 号的票数多于 8 号对于 D 选项是在否前,但是否前并不能必然得到结论,因此得不到 D 选项。
【拓展】翻译推理的题目要注意其提问方式,常设提问方式有:可以推出、无法推出、不能确认真假、加上哪项可以使得结论成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掌握翻译推理的翻译规则和推理规则是解题的关键。
69: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猪肉制品价格将有大幅度的提高,论据是猪肉深加工企业的成本大大提高。 第二步: 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题干主旨是成本增加猪肉上涨猪肉制品价格提高。C 中还能从其他省份购买生猪,因此其成本也就不会因为本地猪肉的减少而导致猪肉制品价格提高,削弱了论证;A 中“去年猪肉制品价格”跟现在无关,属于无关选项;B 中近年来猪肉深加工工艺有大改进,可认为生产工艺对今年和去年是相同的,因此 B 项属无关选项;D 认为最近的猪肉价格没有显著上涨, 对论据有一定的削弱,但不显著上涨还是上涨了,力度不如 C 项。综上,故正确答案为 C。
【纠错】A、B 选项,即使去年猪肉制品价格是历年最低的,近年来猪肉深加工工艺有了很大改进,也不能说明今年猪肉制品价格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无关选项。
【拓展】削弱的形式包括:削弱论点、削弱论据、削弱论证。削弱论点即否定论点。削弱论据包括:否定样本科学性,否定原有论据,反面增加论据,并且在此是按照从强到弱来排布的。削弱论证包括:切断联系,因果倒置,另有他因,反对方法(特指目的和途径类题目),并且在此是按照从强到弱来排布的。
7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应关系。桌和椅是对应关系,二者配套,D 选项,衣和裤是对应关系,二者配套。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纠错】A、B、C 选项,均不能配套,排除。
7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削弱质疑论证。论据:与人类已知的其他行星相比,这两颗新行星与地球有更多共同点,如它们都是球形的,都围绕某个恒星运转,它们的表面由岩石或者冰层构成,并且地球上有生物存在。论点:这两颗行星也可能有生物存在。B 选项,直接否定了论点。
【拓展】削弱的形式包括:削弱论点、削弱论据、削弱论证。削弱论点即否定论点。削弱论据包括:否定样本科学性,否定原有论据,反面增加论据,并且在此是按照从强到弱来排布的。削弱论证包括:切断联系,因果倒置,另有他因,反对方法(特指目的和途径类题目),并且在此是按照从强到弱来排布的。
7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削弱质疑论证。论点:玩悠悠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纠错】A 项中明确说 玩悠悠球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是加强;B 项说学习成绩好的人更爱玩悠悠球,但是究竟能否提高学习成绩,我们不得而知,属于无关项;C 项说:玩悠悠球的同学在学校的有效指导下并没有荒废学业,但是不知道能否提高学习成绩,无关项 D 项说:学校与学生家长订了协议,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排在前十五名,双方共同禁止学生玩悠悠球,也就是说:有资格玩悠悠球的学生成绩一定排在前十五名;可以理解为:不是玩悠悠球可以提高成绩,而是只有成绩进入前十五名之后才可以玩悠悠球,实际上是因果倒置,可以削弱。
【拓展】削弱的形式包括:削弱论点、削弱论据、削弱论证。削弱论点即否定论点。削弱论据包括:否定样本科学性,否定原有论据,反面增加论据,并且在此是按照从强到弱来排布的。削弱论证包括:因果倒置,另有他因,反对方法(特指目的和途径类题目),并且在此是按照从强到弱来排布的。
7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加强支持论证。论据:有一项科学实验,设置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实验者摄取大量维生素 C,第二组实验者没有摄取维生素 C。结果发现,摄取大量维生素 C 的人比没有摄取维生素 C 的人对于流感有更强的抵抗力。论点:维生素 C 会影响人对流感的抵抗力。B 选项,肯定了论据的科学性,由于在经过实验后来评定摄取大量维生素 C 的人比没有摄取维生素 C 的人是否更强时,必须保证实验前二者水平相当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纠错】A、C 选项,即使两组实验者人数不相等,第一组被实验者摄取的维生素 C 没有大大超出日常生活摄取的量依然影响不了实验结果,因此 A、C 选项不能支持题干论点。D 选项,实验结果与实验季节无关。
【拓展】加强的形式包括:加强论点、加强论据、加强论证。加强论据包括三种形式:肯定样本科学性、肯定原有论据、增加论据,并且这三种形式是按照从强到弱的力度排布的。加强论证的形式包括三种形式:建立联系(搭桥)、排除他因、反面场合的比较,并且这三种形式是按照从强到弱的力度排布的。
7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条件关系。付出是收获的必要条件,入虎穴是得虎子的必要条件。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纠错】A、B、C 选项,下雪和路滑、洪水和瘟疫、犯罪和惩罚是因果关系,但是前者均不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7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全同关系。鲁迅是《呐喊》的作者,二者指向同一对象,是全同关系,爱因斯坦是相对论的创立者,二者是全同关系,并且,鲁迅和爱因斯坦均是人名,后一个词是与其相应的成就。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纠错】A、B、C 选项中,两个词均指向同一对象,但是与 D 选项相比,前一个词并不是一个人名,后者并不是与其相对应的成就。
7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推理。从选项入手解题更简单,四个选项中 ACD 都是充要条件,只有 B 不是。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
【纠错】A、C、D 三项均从题干可以推论得知,三个选项能保证“衣食足”和“知荣辱”二者是成立的。
【拓展】翻译推理的题目要注意其提问方式,常设提问方式有:可以推出、无法推出、不能确认真假、加上哪项可以使得结论成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掌握翻译推理的翻译规则和推理规则是解题的关键。
7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推理。题干中“只有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展现出来,才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翻译规则为后推前,翻译结果为: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且有利于企业的壮大 $\twoheadrightarrow$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展现出来,但是另一个前提“没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展现出来”对于题干的翻译来说是在否后,根据推理规则否后比否前,可推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或不利于企业的壮大。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纠错】A、C、D 选项可通过以上解析得到排除。
【拓展】翻译推理的题目要注意其提问方式,常设提问方式有:可以推出、无法推出、不能确认真假、加上哪项可以使得结论成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掌握翻译推理的翻译规则和推理规则是解题的关键。
7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结构比较。题干中采取的是因果关系的推理方式,且原因和结果中将受动对象 A 与 B 的位置调换,即因为 A 认识 B,所以 B 认识 A,B 选项,因为 A 支持 B 的工作,所以 B 支持 A 的工作。因此,本题答案为 B选项。
【纠错】A 选项,因为 A 和 B 是同事,所以 B 和 A 是同事,仅将位置进行了调换,但是并不存在受动。C 选项,采用的递推的推理方式,但是存在谬误。D 选项,采用的是三段论的推理方式。
【拓展】结构比较常出的两种题型是:与题干推理方式相同或者能证明题干推理方式谬误,审题清楚非常关键。
题目常涉及到三段论这一考点。
7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集合推理。题干中“有的大学生喜欢所有明星”无法得到 C 选项。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纠错】A、B 选项,由于有的大学生喜欢所有明星,显然所有明星都有大学生喜欢,有的大学生喜欢有的明星,A、B 选项说法正确。D 选项是题干的等价形式,说法正确。
【拓展】集合推理还常涉及到三个换位的规则,即有的 A 是 B 换位推出有的 B 是 A,所有 A 都是 B,换位推出有的 B 是 A,所有 A 都不是 B,换位推出所有 B 都不是 A。
8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推理。由“小红不学法语,小利来自上海,来自重庆的学法语”得知小梅来自重庆,学习法语。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纠错】A 选项,来自北京的不是学英语的,由此排除。由“小红不学法语,小利来自上海,来自重庆的学法语” 得知小梅来自重庆,由此推出小红来自北京,所以可以得出:重庆的小梅学习法语,北京的小红学习德语,上海的小利学习英语。由此排除 C、D 选项。
【拓展】分析推理题目的方法有:排除法、最大信息优化法、特殊信息优先法。并且,在做分析推理题目时,要善于列出表格使得题目推理清晰化。
8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数量类。题干中的 3 个图形中均有 5 个三角形,只有 D 选项中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5。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拓展】数量类的题目一般要找到一组图形中共同存在的元素,数量规律一般来说有等差、周期、恒等、对称、奇偶、乱序、运算等规律。
8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数量类。题干中的 3 个图形中均有 8 个三角形,只有 B 选项中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8。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拓展】数量类的题目一般要找到一组图形中共同存在的元素,数量规律一般来说有等差、周期、恒等、对称、奇偶、乱序、运算等规律。
8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样式和数量。本题采用九宫格的出题形式,首先对每一行进行考查,前两行中长方形的三种样式发生遍历,第三行按照遍历的规律,所填的图形应该是 A 选项、C 选项或 D 选项。每一个长方形内部由一些元素填充,这些元素包括单箭头、双箭头、三箭头,并且这些元素在每一行中的数量均为 3。因此,本题答案为 C选项。
【拓展】遍历类题目在命题形式上会采取分层或者分部分的形式,在做遍历类题目时,要分层或者分部分来观察题目。数量类的题目一般要找到一组图形中共同存在的元素,数量规律一般来说有等差、周期、恒等、对称、奇偶、乱序、运算等规律。
8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体信息。题干中的前三个图形采取九宫格的命题形式,且每格中出现了数字,这些数字代表实际含义。并且每个九宫格中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数字之和均为 15。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拓展】若题目采取九宫格的命题形式,那么推理路线有横、纵、S、O、X,并且呈现出的规律有等差数列、加、减、求和、奇、偶等。
85: 【答案】D
【解析】第一组图中第三个图形是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叠加形成的,同色变白,异色变黑。第二组图中也是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叠加形成第三个图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86:【答案】C
【解析】观察表格可知,广东省2005 年服务业增加值比1995年多9631.37-2168.34,可截取前两位计算, $96-21=75$ ,考虑到第三位相减会借一位,所以首两位应为 74。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技巧】截位法
87:【答案】D
2181.11 1798.22 3521.35 2141.47【解析】选项中四个行业2007 年增加值与1978 年的比值分别为 10.05 4.53 13.39 1.42末期 末期 2141.47(因为增长率 $\underline{{\underline{{\mathbf{\Pi}}}}}$ -1,所以只需比较 ),估算发现 1.42 的分母明显比其他分母小很多倍,而2141.47分子相差却不到 1 倍,所以 1.42 是最大的,即房地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技巧】估算法
88:【答案】A
【解析】2007 年广东省其他服务业增加值比 2000 年增加量为 3807.59-1375.40=2432.19 亿元,排除 BC,计算增2432.192432.19长率为 $\begin{array}{r l r}{1375.40\approx}&{{}}&{1380=1.76+>171%}\end{array}$ ,因此,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纠错】本题选项给了两种形式,一种是数值,一种是百分数,因此,两数相减时,靠截位相减无法排除 A、D两项,只能精确计算差值。
【技巧】直除法
89:【答案】D
【解析】表中四个行业的数值为:
2596.65 | 673.65 | 1456.14 | 3313.46 |
3521.35 | 1798.22 | 2141.47 | 3807.59 |
增量
增长率 $\underline{{\underline{{\mathbf{\Pi}}}}}$ ,简单观察知,其他服务业的增量(分子)最小,且基期量(分母)最大,所以其增长率(分数值)最小。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技巧】放缩法
90:【答案】C
【解析】A 选项考点为:读数比较,直接读表知,广东省服务业增加值从 1978—2007 年呈逐步增长趋势,A 项正1798.221798.22确。B 选项考点为:比重计算,2007 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广东省服务业总增加值的 $13449.73\approx1345\approx$ $13,37%$ ,B 项正确。C 选项考点为:读数比较,读表发现 2007 年增加值最大的是其他服务业,为 3807.59,C 项
2141.472141.47错误。D 选项考点为:比重计算,2007 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广东省服务业总增加值的 $13449.73\approx1345\approx$ $15,92%$ ,D 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纠错】在综合分析类问题中,碰到不好算的,不好确认的,可先行跳过,先从简单的选项入手。本题中 B 项计算非常麻烦,需要判断所给数字是否正确,必须进行很精确的计算,这种选项,做题时可先行跳过。C 项很容易判断,直接出答案,于是 B 项就不用算了,D 项也根本不用看了。
【技巧】直除法
91:【答案】C
553.1 553.1【解析】2006 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比去年增长 = ≈22%+。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技巧】直除法
92:【答案】B
【解析】2005 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 ,2005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为 3003.1-553.1=2450, $\frac{155.8}{1-18.80}$ 155.81+18.8% 155.8 $\frac{160}{12\times2500}$ 160
所以比重为 2450 1.188×2450 = ≈5.3%。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纠错】本题选项差别较小,计算时切忌过度估算,这里我们采取了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的方法大幅抵消了误差,因此才能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
【技巧】凑整法
93:【答案】D
2134.5 2134.5【解析】2006 年各类企业经费支出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的比重为 $3003.1\approx3000\approx71.1%$ ≈71.1%;20052134.5 2134.5年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 $1+27.5%\approx128\approx1667$ ≈166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为 3003.1-553.1=2450,16672005 年比重为 $2450\approx68%$ 。2006 年比 2005 年比重约多 $71.1%{-}68%{=}3.1%$ 。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技巧】直除法
94:【答案】D
【解析】A 选项考点为:比重计算,2005 年人均经费支出为 18 万元,总支出为 $3003.1\substack{-553.1=2450}$ 万元,因此2450人数为 $18\approx136.1$ 万,A 项正确。B 选项考点为:倍数计算,2006 年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是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的 $\frac{2342.8}{504.5}\approx\frac{2342.8}{505}\approx4.64$ ≈4.64 倍,B 项正确。C 选项考点为:比重计算,2006 年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政府部276.8 276.81-14.2% 1.14276.8276.8 567.3 567.3门中研究机构经费支出的比例为 $\begin{array}{r l r}{567.3}&{{}\approx}&{\overline{{567}}=48.8%+}\end{array}$ ,2005 年该比例为 ≈ 1.11242.8$\approx\begin{array}{r l r}{\approx}&{{}}&{511}\ {}&{{}}&{=47.5%}\end{array}$ ,差值接近 $1,5%$ ,C 项正确。D 选项考点为:简单计算。材料显示:2006 年七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超过 $1%$ ,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强度,因此不能确定具体的经费数额,D 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纠错】不好算的项先行跳过,如 B、C 项,若硬算则浪费时间。
【技巧】直除法
95:【答案】A
【解析】2006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低于 100 亿元的省(市)总支出为: $3003.1{-}2154{=}849.1$ (亿元),低于 100 亿元的省市数目为 $32{-}9{=}23$ (个),低于 100 亿元的省市的平均支出为: $849.1/23\approx30+$ (亿元),首位为 3。因此,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技巧】直除法
96:【答案】B
【解析】观察柱状图可知,2003 年柱状图最低(可用尺量),即净增人口数量最少。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技巧】直尺工具
97:【答案】B
1797【解析】该省的男女比例为 ≈1.02。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技巧】无
98:【答案】A
【解析】2006 年,该省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 $1797-1761=36$ (万人),所以男性人口所占比重比女性人口所占比重多 $36/3558\approx1%$ 。因此,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技巧】估算法
99: 【答案】C
【解析】A 选项考点为:直接读数,根据材料:自 2000 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保持低速增长的态势。A 项正确。B 选项考点为:读数比较,观察图形知,总人口基本在一条直线上,而同一条直线上,越往上的增长率是越小的,即净增长速度越来越慢。B 项正确。C 选项考点为:读数比较,观察图形知,该省人口的净增量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C 选项错误。D 选项考点为:增长率计算,观察图形知,2002 年的人口净增量比 2006 年的净增量要大,而 2002 年的人口基期量(2001 年人口数)比 2006 年基期量(2005 年人口数)要小,由于增长率 $\underline{{\underline{{\mathbf{\Pi}}}}}=\underline{{\underline{{\mathbf{\Pi}}}}}$ 增量÷基期量,因此 2002 年增长率的分子大而分母小,所以其分数值一定大。D 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技巧】放缩法
100:【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 2001 年福建总人口约为 3440 万人,2005 年福建总人口为 $3558-23=3535$ (万人),故 2001-2005年期间,福建总人口增长了约 $3535-3440{=}95$ (万人),排除 C、D 两项。再计算出增长率为 $\frac{95}{34+0}$ $3440\approx2.76%$ ,与A 项最接近,考虑到 2001 年人口的读数误差,A 应为实际增长率。因此,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101:【答案】A
【解析】读表知,2004 年绝对贫困人口规模为 2610 万人,读图知,2004 年东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占绝对贫困人口总数的 $14,3%$ 。所以 2004 年我国东部农村约有绝对贫困人口: $2610\times14.3%{\approx}2610\times$ ≈373(万人)。因此,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技巧】凑整法
102:【答案】B
【解析】2004 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 $2900-2610{=}290$ (万人),低收入人口比上一年减少$5617-4977=640$ (万人)。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技巧】无
103:【答案】C
【解析】A 选项考点为:直接读数,图中给的是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地区分布,并不是贫困人口的分布。A 项错误。B 选项考点为:读数比较,2003 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规模有所增加。B 项错误。C 选项考点为:读数比较,由图表二知,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规模是逐年减少的,C 项正确。D 选项考点为:读数比较,2002 年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标准有所降低。D 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104:【答案】D
【解析】A 选项考点为:直接读数,有图表一知,2004 年,我国中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 $35,7%$ ,超过了三分之一,A 项正确。B 选项考点为:读数比较,贫困人口数量 $\asymp$ 绝对贫困人口数量 $^+$ 低收入人口数量,简单相加比较知,2000-2004 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B 项正确。C 选项考点为:比2610重计算,2004 年我国农村人口为 $2.8%\approx93000$ (万人) $=9,3$ (亿人),C 项正确。D 选项考点为:比重计算,根据材料可以求出 2004 年我国农村东部地区绝对贫困人口的数量,但由于缺少该数量占东部农村人口的比重,故无法算出东部农村人口数。D 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105:【答案】C
【解析】读表知,2004 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为 $2610\substack{+4977=7587}$ (万人) $=0.7587$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百0.7587分比为 $13.6~\approx5.6%$ 。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技巧】无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务员考试挺简单”微信公众号,可获取更多公考经验。分享公考经验,还可获得现金奖励哈手淘扫描淘宝店铺,可以购买省考、国考历年真题哦
文章作者 考公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