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乙卷(解析)

来源:F 整理:杨柳(微信:gwy288)

1、2013 年 3 月 19 日,习近平在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前夕接受采访时,针对治理国家之道时提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社会的日常运行,国家机制的正常运转,执政党的建设管理,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故正确答案为 A。

2、我国目前的反腐败,根本方法唯有通过制度建设;目前制度反腐仍然有许多缺点,归根到底要靠制度的深化、细化和改革;我国制度反腐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加强每个国民的法制意识。中纪委五次全会提出,要建立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监督、预防和惩治等四个方面制度建设。这标志着中央下制度反腐的信心和决心,把反腐败工作推向了新阶段。

A 项错误,说法过于片面;
B 项错误,“党内外监督”题干中并未体现;
C 项错误,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是党的自身建设,包括思想、制度、作风等很多方面。
故正确答案为 D。
3、政治参与权,即公民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制度的行为的权利。它也是人权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当代,
民主被视为一个国家政府体制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参与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则是检验民主制度真伪的标准。题干中“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明显表达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权。
故正确答案为 D。

4、(1)错误,“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客观联系”,表达过于主观;

(2)错误,“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必然能建立起事物间的新的具体的联系”,表达不准确,联系不是人们自己主观建立的,需要客观现实条件;
(3)正确,“事物的人为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说法正确,事物的人为联系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主观的需要加上客观的实践;
(4)正确,“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说法正确,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故正确答案为 D。

5、作为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它在辩证法发展史上经历的过程恰恰与这一规律的本质完全吻合,真正体现出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特点。换句话说,在哲学史上否定之否定规律自身发展过程的特点就是否定之否定。具体说来,整个发展过程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过程,这一特点与否定之否定规律自身具有的规定性恰好保持了一致性。题中所说完全符合否定之否定的含义。故正确答案为 C。

6、A 项错误,按唯物论的说法,“鬼魂”不是客观存在的,它受主观认识的影响;

B 项错误,“鬼魂”不是客观存在的,而只是人的主观意识;
C 项正确,鬼魂是不存在的东西,也不可能被创造出一种客观存在,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D 项错误,人脑可以对客观事物产生认识,但是认识的结果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C。

7、题干诗句出自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的第十一首,强调诗要抒写诗人的亲身真实感受,只在心中暗中摸索,临摹前人作品,就想画出秦川长安的真实图景是不可能的。其中蕴含的哲学原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四个选项中,A 项同样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B、C、D 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 A。

8、民告官,是行政诉讼或行政官司的俗称。行政诉讼是“官”民矛盾的化解机制。行政法调整的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构成的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而这两部分内容分别体现的就是“官管民”和“民告官”的关系,例如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就是监督行政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 D。

9、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故正确答案为 A。

10、A 项错误,黄帝是五帝之首,华夏民族优秀的首领;
B 项错误,神农是医药学和农学的祖先;
C 项错误,燧人是钻木取火的发明者;

D 项正确,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有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传说伏羲通过黄河中浮出龙马身上的图案,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了“八卦”,而龙马身上的图案就叫作“河图”。故正确答案为 D。

11、特种电影是在常规电影技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电影类型,它由于形式新颖、娱乐性强,成为了大多数观众非常喜爱的娱乐方式。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 3D 图形学、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数字立体高清拍摄、数字后期合成等技术的引入,为特种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形成了一个新的领域——数字特种电影,并产生了诸如数字球幕电影等高端的特种电影形式。数字特种电影的迅猛发展,使得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综合体验于一体,真正身临其境的电影感受变成了现实。特种影片包括立体影片、动感影片、球幕影片。

故正确答案为 A。

12、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鼓励;引人入胜,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文章等),形容亲身来到某种境地;
口若悬河,讲话像瀑布倾泻,滔滔不绝。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
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很多,四面八方通明透亮。现形容为人处世圆滑,各方面都能巧妙应对。和“勾心斗角”一
样,本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故正确答案为 D。

13、市面上售卖的激光笔和激光手电,不少是属于 3B 级的,功率超过 5mW,如果激光直射进眼睛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一些高功率的激光笔,漫射光也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所以激光笔不是玩具,不适合儿童使用。在操作高功率激光时,应该戴上特殊的安全眼镜,特别是操作不可视的激光时。还有,不论是功率多大的激光也必须避免射到自己和其他人的眼睛里,激光器本身也应该加上警告标签。

故正确答案为 D。

14、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儒家思想,是华夏思想价值体系的一种,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是对中国及东方文明发生重大影响的意识形态,是泛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儒家指自春秋起由孔子创立后来逐步发展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

道家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其具有超凡脱俗、清静自然的美感和灵性,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法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法家是从早期儒家荀子基于性恶说的礼治论发展而来的,其将以礼治国的学说向前迈了一步,提出了以法治国。 法是通过具的刑名赏罚来实现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子、李斯等。主张“法治”,反对礼治。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重视文化传承(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符合题中条件的只有 A 项。

故正确答案为 A。

15、A 项正确,适量地饮用白酒可以振奋情绪、促进血液循环。白酒又有杀菌、去腥、防腐作用,有很长的医用历史;

B 项正确,啤酒是夏秋季防暑、降温、解渴、止汗的清凉饮料。据医学和食品专家们研究,啤酒含有 $4%$ 的酒精,能促进血液循环;含二氧化碳,饮用时有清凉舒适感;还能帮助消化,促进食欲;

C 项错误,红酒中的多酸含量相当多,所以人们一直认为红酒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极好的作用,有助于防动脉硬化和早老性痴呆症等疾病,但并不具有减少骨质疏松的危险;

D 项正确,黄酒味甘苦、性辛温、有小毒,主要作用是行药势、通经络、温脾胃、散湿气,热饮能活血、利小便。
所以黄酒有助于通经络、厚胃肠、养脾扶肝、增进食欲、消除疲劳。16、A 项错误,飞蛾扑火字面意思是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或比喻不顾一切地奔赴所向往的目标;
B 项错误,雀跃万分是描述麻雀行走的状态,形容人高兴得像雀一样跳跃;

C 项错误,金蝉脱壳字面意思是指蝉脱去外壳的蜕变。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或比喻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D 项正确,蜻蜓点水:蜻蜓在平静如镜的湖面上款款飞旋,不时地将细长的尾巴弯成弓状伸进水草中,湖面因此扩张开一圈圈波纹。蜻蜓在水面上飞翔,尾尖紧贴水面,一点一点用尾尖点水,是俗话说的“蜻蜓点水”。蜻蜓真的是随便“点水”玩吗?不是的,这是雌蜻蜓在产卵。“蜻蜓点水”是蜻蜓生活中的自然组成部分—产卵、繁殖后代。人们通常借用这种“点水”方式告诫大家做事要深入,不要浅尝辄止。

故正确答案为 D。

17、C 项正确,伦敦时区为零时区,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时间是 12 日上午 9 点,伦敦和北京差八个时区,按照“东加西减”的时区计算原则,计算出伦敦时间为 12 日凌晨 1 点,而纽约位于西半球,在日期变更线以东,日期一定是 11 日。

故正确答案为 C。

18、D 选项是绿色食品标志,环境保护标志如图。其他的对应均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D。

19、A 项为歧义句,可以理解为一座一千平方米的教学楼或者是三座总共一千平方米的教学楼;
B 项为歧义句,可以理解为本案涉及四个课题组的全部成员,或者是一个课题组的四个人员;
C 项为歧义句,可以理解为三个人一起去三个地方,或者是每个人去各自不同的地方;
D 项不存在歧义。
故正确答案为 D。
20、A 项错误,签发人姓名只有上行文才具备;
B 项错误,不是必须具备的;
C 项错误,附注不是必须具备的;
D 项正确,成文日期是每篇公文都需要具备的要素。
故正确答案为 D。

21、第二个空是本题的破题点,考查的是固定搭配“学习典范”。

第一空,典型: $\textcircled{1}$ 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 $\textcircled{2}$ 有代表性的,很典型。 $\textcircled{3}$ 即“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指作者用典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艺术形象;楷模:榜样,模范;典范:可作学习标准、榜样的人或事物;类型: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本题中“楷模”、“典范”词意均与“先进”重复,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22、第一空,句意要表达的意思是,英雄、英雄主义、英雄文化相互影响。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生死相随:不管生还是死都伴随着(某个人) 一般引申为对爱情忠贞不屈。故排除 A、D 两项。

第三空“生长英雄”搭配不当,排除 B 项。
故正确答案为 C。

词汇拓展:

相依相伴:相互依赖共同做伴。

23、第二空是本题的破题点。

和谈:为恢复和平进行的谈判;

对话:国际上两方或几方之间处在平等的位置进行的接触或谈判(多指一向没有联系的国家或政府之间);

谈话: $\textcircled{1}$ 两个人或许多人在一起说话。 $\textcircled{2}$ 用谈话的形式发表的意见(多为政治性的)。 $\textcircled{3}$ 用谈话形式做思想教育工作;

谈判:有关方面在一起相互通报或协商以便对某重大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或通过讨论对某事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或妥协的行为或过程。

题中的主体是中国和欧洲,是一国与几国之间政治、经济上的正式谈判。故排除 A、D 两项。

第一空:C 项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不符合句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词汇拓展:

对视:相对而视,亦称对眼。

24、扑朔迷离:(扑朔:乱动。迷离:眼睛半闭。)原指难辨雌雄的兔子,比喻辨认不清男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纷乱模糊,不容易看清真相。一般作谓语、定语;
虚无缥缈:(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 指看不见、摸不着,虚幻但又实际存在的东西。作谓语、定语;
错综复杂:(错:交错,交叉;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形容头绪繁多,相互纠结,情况复杂。作谓语、定语;
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无法辨清。中性词,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本文段讲的是马来西亚政府提供的信息口径不一、前后矛盾,让人摸不清真相。

故正确答案为 A。

25、本题考查实词填空中的固定搭配。深化……改革,加强……指导,完善……体系。

故正确答案为 D。

26、文中作者整体的感情倾向是对孙茂芳老人行为的肯定,而“傻子”一词在文段中指的是孙茂芳老人的行为,所以“傻子”在这里应是含有褒义色彩的词,A、B、D 三项均为褒义。

C 选项的“多人并不认可”和作者的倾向性不符,有贬义的成分。
故正确答案为 C。27、A 项中的“大体”和“估计”重复;
C 项“必然”应该改为“必须”;
而 D 项“尤其”应改为“特别”。
故正确答案为 B。28、首先定位到文段中的第一句,前面没有提到所以向后找,第二句说的是服装,所以选择的自由应是对服装的选择,故排除 C 项和 D 项;文中“但”之后的内容是重点,还可以有其他选择,不局限于汉服和西服,故排除 A项。
B 项符合文段的意思。
故正确答案为 B。
29、首先定位到划线句子是文段的最后一句话,通读文段可知是泰戈尔的一句名言。
前后句不易理解,因此需要通读全文,前三句是对节目的描述,第四句是对原因进行提问,第五句点明主旨“回归家庭带来的渴望与快乐”,只有 A 项涉及到了。
故正确答案为 A。
30、 $\textcircled{2}\textcircled{4}$ 两句结构一样且内容类似,应为相邻句,观察选项仅有 B 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 B。
31、B 项句式杂糅,正确的应为“导致胃癌的原因就是这些吃饭的方式”;
C 项“地位”与“冉冉升起”搭配不当;
D 项“究竟是……还是……”为两面关系,而“否定”为一面关系,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逻辑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A。
32、文段第一句说明有人不重视风气的想法是错误的,第二句说明制度最重要,第三句说明前两种想法是片面的,第四句说明制度和风气各自的优点,第五句说明风气和制度的顺序,第六句说明风气制度并重。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 A。
B 项和 D 项均是片面地认为风气或制度更重要,错误;由“风气导引在先”可知 C 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A。
33、A 项“栩栩如生”形容作品、画作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不能与“配角”搭配,错误;
B 项“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符合语境意思,正确;
C 项“江河日下”比喻景象转衰,一天不如一天,无法与“断流现象”搭配,错误;
D 项“鞭长莫及”出自《左传》,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不符合语境含义,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B。
34、此题的突破点在最后一句话,找到关联词“也”,可以判定作者在“也”之前的半句肯定“马上就有”有积极的一面,“倾诉着人们的急切期盼”,“也”后的半句通过“焦虑、浮躁与喧嚣心态”表现了否定的态度,因此,作者对“马上就有”的态度是既有肯定也有否定。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 C。
A 项和 B 项错误;“不置可否”指不发表评论,这个文段明显通过关联词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不是未发表评论,所以 D 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C。
35、B 项中“五光十色”形容色泽绚丽,种类繁多,无法与语境中的花搭配,错误;
C 项中“了解”一词指代不清,错误;
D 项中“蓝皮书”和“调查”搭配不当,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A。
36、本文段的文体为新闻简讯,首句给出了文段的中心——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光明网共同主办的“母亲水窖 · 我与水的故事”摄影及中小学生绘画作品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后文是对中心句的具体解释说明,故标题应该是对中心句的重点把握。对应选项,D 项的表述与中心句一致。
A 项仅包括摄影作品,范围缩小;B 项中的“绘画作品”不是对原文中的“摄影 及中小学生绘画作品征集活动”的全面概括,范围缩小;C 项仅包含了征文,范围缩小。
故正确答案为 D。
37、B 项符合原文。
A 项中的“艺术价值”文段中并没有涉及,属于无中生有;第一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人”,C 项说的是“核心是行业的传承”属于偷换概念,不符合文段表述;D 项不符合第一句话的表述,文段的意思是要淡化历史价值,强化生命的价值,D 项颠倒了。
故正确答案为 B。

38、题干要求选择错误的一项,结合选项应该选择 C,因为 C 选项为因果倒置选项,文段说的是降低自己的底线导致社会底线一定下降,但并不能反过来说社会的底线下降时每个人心中底线下降。其余三个选项在文章中均可以找到,A 项对应第三句,B 项对应第四句,D 项对应最后一句。故正确答案为 C。

39、A 项将改革比喻为火种、台阶;
B 项“牛皮癣”比喻涂鸦、乱张贴等环境痼疾;
C 项将韩磊的歌声比喻为红酒;
D 项无比喻。
故正确答案为 D。40、文段最后一句中的“是”后面即为对“二维码”定义必不可少的要素的解释,经过提炼为“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黑白相间”、“编码”,可与 $\textcircled{3}$ 、 $\textcircled{4}$ 、 $\textcircled{5}$ 一一对应。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 D 项。
$\textcircled{1}$ 为另一种名称,可以省略; $\textcircled{2}$ 为诞生地,不是本质属性,在定义中也可以省略。
故正确答案为 D。
41、文段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第一句总述了“酷抠族”的概念,第二、三、四句是对“酷抠族”具体特点的解释,最后一句用指代词“这”引导总句,首尾呼应,再一次重申了“酷抠族”的概念。在对本段进行全面概括的时候,要瞻前顾后,选一个最具全面概括的选项。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 C 项。
其他三项均只针对一个点进行了描述,没有全面地概括。
故正确答案为 C。
42、通过文段中的“是否善于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句可知“新国民性”应该是一种良性的行为,带有褒义色彩。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 A 项,因为 A 项“向路遇危险者施以援手”符合特点。
其他三项均是不好的行为,不符合“新国民性”的特点。
故正确答案为 A。
43、解析第三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很明显应为悲壮与豪迈,排除 B、C 两项;
第四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种使命和责任,排除 D 项。
故正确答案为 A。
44、文段第一句说明西方模式的契约是一种刚性的经济契约;第二句“而”表转折,可知中国式契约应该缺乏“刚性”;第三句说明中国式契约是口头约定,是法律的妥协;第四句说明中国式契约受到挑战。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 B 项,因为 B 项强调了中国式契约缺乏法律保障,符合题意。
A 项仅说明中国式契约可信度不高,没有强调法律,错误;C 项和 D 项均是中国式契约要采取的具体措施,而题干问的是挑战,不符合题意,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B。
45、第一句为主旨句,即文段中心为欲望,A、B、D 三项均包含欲望。
只有 C 项没有涉及欲望,题干要求选择不一致的。
故正确答案为 C。
46、结合文段,定位到第一段第四句,在引用的句子之后阐述的是“改革方案酝酿之初充分考虑相关方的承受能力,把握方案出台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时调整和完善,形成推进的合力”与 A 项对应。
B 项人心所向没有提及;C 项将改革实践延后错误;D 项慎重回避矛盾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A。
47、首先定位到第二段,可知 A 项对应第一句“稳定是前提”;
C 项对应第五句“积极推进改革,着力解决问题和矛盾,稳定才能长久”;
D 项对应第六句“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发展将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
B 项无从得出,题干要求选不恰当的一项。
故正确答案为 B。
48、根据“同时”可知, $\textcircled{1}\textcircled{2}$ 在一起,排除 C、D 两项;
比较 $\textcircled{1}$ 和 $\textcircled{3}$ , $\textcircled{3}$ 适合作尾句。
故正确答案为 A。
49、首先定位到文章第三段,C 项关联词“只有……才”逻辑错误。
A 项对应第一句“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B 项对应第三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改革的最高价值追求”;D 项由第五句概括可得。
故正确答案为 C。
50、A、B、C 三项均符合文章主旨。
D 项“与个人的幸福关系不大”的推断不合理。
故正确答案为 D。
51、小数数列,小数部分相同,考虑作差。作差后得到新数列为:3、7、15、( ),相邻两项为 2 倍 $+1$ 的关系, $7=3\times2+1$ , $15=7\times2+1$ ,则括号内应为 $15\times2+1=31$ ,则所求项应为 $25.1+31=56.1_{\cdot}$ 。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D}$ 。

52、题干数列包含分数,且后两项分母之间存在 2 倍关系,则原数列可转化为: 、 、 、 、 ,分子为连续自然数列,下一项应为 5,分母为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 16,故题干所求项应为 。故正确答案为 A。

53、根据平方差公式逆向考虑,每一项均可转化为分母为 1 的形式。原式可转化为:

$$ {\begin{array}{r l}&{{\frac{{\sqrt{2}}-1}{({\sqrt{2}}+1)\times({\sqrt{2}}-1)}}+{\frac{{\sqrt{3}}-{\sqrt{2}}}{({\sqrt{3}}+{\sqrt{2}})\times({\sqrt{3}}-{\sqrt{2}})}}+\cdots+{\frac{{\sqrt{n+1}}-{\sqrt{n}}}{({\sqrt{n+1}}+{\sqrt{n}})\times({\sqrt{n+1}}-{\sqrt{n}})}}}\ &{={\sqrt{2}}-1+{\sqrt{3}}-{\sqrt{2}}+\cdots+{\sqrt{n+1}}-{\sqrt{n}}={\sqrt{n+1}}-1,}\ &{{\mathrm{if}}[{\sqrt{4}}]_{\leq}{\frac{{\sqrt{n}}}{\lambda\times}}{\bigl(}{\sqrt{n+1}}-1{\bigr)}\times({\sqrt{n+1}}+1)=({\sqrt{n+1}})^{2}-1=n,}\end{array}} $$

故正确答案为 B。

54、根据题干规律,第 6 行应为 $16\sim21$ ;第 7 行应为 $\underline{{\hat{\mathbf{\Pi}}}}\tilde{\mathbf{S}}\sim\underline{{\hat{\mathbf{\Pi}}}}\tilde{\mathbf{\Pi}}$ ;第 8 行应为 $\bar{2}\bar{9}\sim\bar{3}\bar{6}$ 。则 35 应在第 8 行倒数第 2 位,即第 7 列,因此 35 应在 8 行 7 列。
故正确答案为 D。55、 $\underline{{\bar{\mathbf{\Pi}}}}^{n}$ 的尾数以 2、4、8、6 循环,2016 可以被 4 整除,故当 $n=2016$ 时, $z^{2018}$ 尾数应为 6, $\mathbf{2^{010}-1}$ 尾数应为 5,故可以被 5 整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56、第二位同学抓到“去”字阄共有两种情况:

$\textcircled{1}$ :当第一位同学抓到的为“去”字阄时,第二位同学抓到“去”字阄的概率为:$\textcircled{2}$ :当第一位同学抓到的为空白阄时,第二位同学抓到“去”字阄的概率为: ${\frac{3}{5}}\times{\frac{2}{4}}={\frac{3}{10}}$ ;

则第二位同学抓到“去”字阄的概率为 $\frac{1}{10}+\frac{3}{10}=0.4$ 故正确答案为 A。

57、设水流速度为 ,则根据题意可列式: $(25+v)\times8=(25-v)\times8\times1.5$ ,解得 $v=5$ ,故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 $=30\times8=240$ 海里。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A}$ 。58、连抛 3 次硬币,要求 2 次字面朝上,则有 $C_{3}^{2}$ 种情况,剩下的 1 次花面朝上,则有 $C_{1}^{\vec{1}}$ 种情况;一共出现的情况数有: $2\times2\times2=8$ 种情况。
故正确答案为 C。

59、设剪到正方形纸条时,纸条上边至顶点的高为 ,可画图如下,由图形可以推出, $\Delta A B C\underset{\lnot}{\Sigma}\Delta A E F$ 相似,根据三角形相似性质,可得: ,解得 $x=4.5$ ,那么这张正方形纸条应出现在第 ${\frac{22.5-4.5}{3}}=6$

故正确答案为 C。

60、根据题意可得:

老王所放风筝的高度 $\begin{array}{l}{{t}}\ {{\displaystyle\xi^{h_{1}=60\times\sin\frac{\pi}{6}=60\times\sin30^{\circ}=60\times\frac{1}{2}=30=\sqrt{900}m};}}\ {{\displaystyle\xi^{h_{2}=50\times\sin\frac{\pi}{4}=50\times\sin45^{\circ}=50\times\frac{\sqrt{2}}{2}=25\sqrt{2}=\sqrt{1250}m};}}\ {{\displaystyle\xi^{h_{3}=40\times\sin\frac{\pi}{3}=40\times\sin60^{\circ}}=^{40\times\frac{\sqrt{3}}{2}=20\sqrt{3}=\sqrt{1200}m}}_{\circ}}\end{array}$ 老侯所放风筝的高度
老黄所放风筝的高度
故三人中放风筝最高的是老侯。
故正确答案为 B。
61、本题考点为曲直属性,只有 B 项含有曲线,A、C、D 三项所有线均为直线。

故正确答案为 B。

62、基本图形是指能够组成题干图形成的最小组单位。观察选项可知,B 项正确。

63、本题元素组成相同,考查元素周遍和对应位置。在已知图形中均有“日”,因此答案也需要有“日”,且“日”按顺时针左、上、右、下、左方向依次旋转,问号处“日”应在上方。

64、元素组成凌乱,考虑属性和数数。本题考查图形本身的对称性, $\textcircled{2}\textcircled{5}\textcircled{6}$ 图形均为中心对称图形, $\textcircled{1}\textcircled{3}\textcircled{4}$ 图形均为非中心对称图形。
故正确答案为 B。65、本题考点为数图形中元素种类的个数,已知所有图形中的图形种类分别为: 4、5、4、5、4、5。因此, $\textcircled{1}$ $\textcircled{3}\textcircled{5}$ 一组, $\textcircled{2}\textcircled{4}\textcircled{6}$ 一组。
故正确答案为 C。
66、纵观选项,(5)说出一些词在(1)之前故排除 C 项、D 项,(1)应该在(4)前面,(3)这就是对(1)举例子的概括。
故正确答案为 A。
67、本题出自垃圾桶理论。荷兰有一个城市为解决垃圾问题而购置了垃圾桶,但由于人们不愿意使用垃圾桶,乱扔垃圾现象仍十分严重。该市卫生机关为此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第一个方法是:把对乱扔垃圾的人的罚金从25 元提高到 50 元。实施后,收效甚微。第二个方法是:增加街道巡逻人员的人数,成效亦不显著。后来,有人在垃圾桶上出主意:设计了一个电动垃圾桶,桶上装有一个感应器,每当垃圾丢进桶内,感应器就有反应而启动录音机,播出一则故事或笑话,其内容还每两周换一次。这个设计大受欢迎,结果所有的人不论距离远近,都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城市因而变得清洁起来。
故正确答案为 A。
68、纵观选项,馄饨是面条换的,可知面条在馄饨前,即(4)在(1)前,排除 B 项和 D 项,比较 A 项和 C 项,(2)(3)是对(5)的解释。
故正确答案为 C。
69、本题出自食盐效应。
食盐效应源于一个寓言故事:一头驴,平常都吃着主人拿给它的青草,时间长了也就慢慢地变得不喜欢吃了,有次无意中,主人在它的草料中加了一把盐,草料立刻就变得有滋有味了,于是驴就问主人在里面加的是什么,主人说是盐。于是驴就宣布,从此以后,不吃草料了,每天要光吃盐!自然而然,第二天,这头驴就皱着眉头找草吃了。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不可缺少,但是也不能过多的现象称之为“食盐效应”。
故正确答案为 C。
70、纵观选项可推出椰子的坠落导致事故的发生即(4)在(2)前,判决应在诉讼之后即(5)在(3)前,排除B 项和 D 项,判决的作出才能致使赔偿的生效即(3)在(1)前。
故正确答案为 A。
71、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字。
“缺乏客观依据、同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否定性、拒斥性的态度”。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B、C 三项均为歧视行为,符合歧视的定义条件“以诸如身份、性别、种族或社会经济资源拥有状况为依据”;D 项对女性工作能力的怀疑符合定义要点。
故正确答案为 D。
72、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字。
“某种特殊的心理背景下”,“短暂、可逆的智能障碍”,“无明显脑器质性损害”。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听到门响不符合“某种特殊的心理背景下”;
B 项:突然语塞不符合“短暂、可逆的智能障碍”;
C 项:车祸脑伤不符合“无明显脑器质性损害”;
D 项:受精神打击和暂时忘记均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 D。
73、第一步:关键词查找。
定义关键词为:政府不受欢迎。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突发公共事件不是政府不受欢迎;
B 项:主体是政府,政府没有公信力即不受欢迎;
C 项:主体不是政府;
D 项:主体不是政府。
故正确答案为 B。
7

74、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字。

“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D 项:“梦中树”不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会因人的意识而消失。
故正确答案为 D。75、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字。
“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西部是贫困地区;
B 项:应届大学生是弱势群体;
C 项:下岗职工是贫困阶层。
故正确答案为 D76、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是并列关系且都属于名胜古迹。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 项:剪纸和皮影戏是并列关系且都属于民间艺术;
B 项:鲸鱼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
C 项:三者是并列关系;
D 项:白天和夜晚是互斥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 A。77、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酒驾会导致驾驶证的吊销,因果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 项:犯罪后会受到法律制裁;
B 项:退休和领取养老金之间是条件关系,即退休是领取养老金的必要条件,不是因果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 A。78、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均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且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并列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 项:三者虽是并列关系,但没有时间先后的顺序;
B 项:三者均是中国的朝代,且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并列关系;
C 项:三者虽是并列关系,但没有时间先后顺序;
D 项:三者虽是并列关系,但没有时间先后顺序。
故正确答案为 B。79、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艺术一定美,美是艺术的一种属性。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A 项:真是科学的一种属性;
B 项:正义是法律的前提;
C 项:并列关系;
D 项:并列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 A。80、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孔子是颜回的老师,两者是师徒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 项:都是诗人,并列关系;
B 项:合作伙伴关系;
C 项:上下级关系;
D 项: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

故正确答案为 D。

81、第一步:分析题干,找到论点论据。

分析题干可知论点:人们不可以通过动物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论据: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刻,都有狗行为异常。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地震前兆的动物异常行为平时是否出现,即补充新论据削弱或加强论点。
B 项,不同类型的动物是否有相似的异常行为并不重要,其回答与论点无关。
C 项,对 C 项的回答可以说明有异常行为的动物是否占多数,若是,说明预测是有一定根据的,否则相反,有助

于评价论证;

D 项,若大部分异常行为没被注意,说明即使有异常行为,用其来预测地震也是很难的,对 D 项的回答也可用于评价论证。
故正确答案为 B。

82、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条件。

文段属充分条件: $\textcircled{1}$ 医生 $\twoheadrightarrow$ 男; $\textcircled{2}$ 护士 $\twoheadrightarrow$ 女; $\textcircled{3}$ 已婚 $\twoheadrightarrow$ 护士; $\textcircled{4}$ 医务室主任 $\twoheadrightarrow$ —已婚。
第二步:由事实信息推理得出结论。
A 项,医务室主任尚未结婚,在整个推理逻辑中属于否前部分,否前无法得出具体结论,即无法推知医务室主任是男性,故 A 项错误;
B 项,由题干可得:已婚 $\twoheadrightarrow$ 护士 $\twoheadrightarrow$ 女,根据传导原则,即 $\textcircled{5}$ 已婚 $\twoheadrightarrow$ 女,可知已婚者皆为女性,故 B 项错误;
C 项,护士在 $\textcircled{3}$ 中属于肯后,肯后无法推得是否已婚,即护士可能未婚,故 C 项正确;
D 项,由 $\textcircled{1}$ 和 $\textcircled{5}$ ,知 D 项矛盾。故正确答案为 C。
83、第一步:抓住题干的主要信息。
本题兔子说狼和兔子的关系,狼反驳说兔子和青草的关系等同于狼和兔子的关系,典型的偷换概念。
第二步:逐一分析各选项。
A 项偷换论题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 A。
84、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规矩 $\twoheadrightarrow$ -方圆,根据逆否规则,方圆 $\twoheadrightarrow$ 规矩,后推前。
第二步:翻译选项寻找答案。
A 项:-吐 $\twoheadrightarrow$ -快,根据逆否规则,快 $\twoheadrightarrow$ 吐,后推前;
B 项:骄兵 $\twoheadrightarrow$ 败,前推后;
C 项:志者 $\twoheadrightarrow$ 事成,前推后;
D 项:头发长 $\twoheadrightarrow$ 见识短,前推后。
与题干逻辑相同结构的是 A。
故正确答案为 A。
85、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阅读文段,可知论点为:胰脏可能跟糖尿病有关系。论据为将狗的胰脏切除后其尿中含有大量糖分的实验结果。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点需要多个论据证明,题干中论据是其中一个可以有效证明论点的论据,此时需要补充新论据进一步加强论点。
第三步:逐一分析选项的作用。
A 项医生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未涉及胰脏;
B、C 两项未涉及糖尿病,皆为无关项;
D 项胰脏癌患者会加重糖尿病说明胰脏与糖尿病有关,即补充新论据加强了论点。
故正确答案为 D。
86、查找表格可发现,2000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7858 元,2005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14185 元,所以从 2005开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万元。
故正确答案为 A。
87、2012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518942 亿元,197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3645 亿元,2012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 1978 年增长了 $\frac{518942}{3645}-1$ 。观察式子可发现,其倍数为百倍,观察选项可排除 A、D 两项,分析选项 B、C可发现,其倍数差为 1,通过式子 ,可知 $\frac{518942}{3645}-1$ $\frac{518942}{3645}\approx142.4$ $\frac{518942}{3645}-1\approx141.4$ 选项 B、C 过于接近,可分析式子得出正确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 C。
88、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二者均呈增长态势。
故正确答案为 A。
89、由材料第一段“1978—2012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 $9,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 $8,7%^{9}$ 可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快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故正确答案为 B。
3842090、2012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38420 元,1978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381 元, $\overline{{\mathrm{381}}}\approx100$ , $\mathrm{A}$ 项错误;
由材料第一段可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9,8%$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7%$ ,B、C 两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D。
91、由材料第四段和第一段可知,2002 年,全国 29 个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2011 年收不抵支的有 14 个省份,则 2002—2011 年间,全国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减少了 15 个。

故正确答案为 D。

、由材料可知,2011 年缺口达 766.5 亿元,2010 年缺口达 679 亿元,其差值为 87.5 亿故正确答案为 B。

93、由材料第三段可知,东北三省负结余 395.5 亿元;中南四省(河南、湖南、广西、海南)负结余 123.9 亿元;
西北地区(陕西、新疆兵团)负结余 100.98 亿元。
故正确答案为 C。94、由材料第一段可知,2010 年有 15 个省份收不抵支,2011 年收不抵支的省份减少到 14 个,其降低为 $\overline{{\mathrm{15}}}=$ $\overline{{15}}\approx6,7%$ 。
故正确答案为 A。

95、A 选项:由材料可知,全国养老各地区存在差异,所以 A 项错误;

B 选项:由材料最后一段可知,变化明显的是上海、黑龙江、广西,没有吉林,错误;
C 选项:由材料第二段可知,我国养老金收入远大于支出的省份有 18 个,错误;
D 选项:养老金出现收不抵支的省份中,其负结余规模不断扩大,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D。

96、由图 2 可知,达到或超过百家企业的地区有山东、江苏、浙江,共 3 个。
故正确答案为 D。97、上海市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为 39200 亿元,海南省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为 4488.5 亿元,二者之差为39200-4488.5=34711.5 亿元。
故正确答案为 C。
98、山东省营业收入超过百亿的企业数量为 124,黑龙江营业收入超过百亿的企业数量为 21,故山东省是黑龙江124
的 $\overline{{21}}\approx5,9$ 倍。(注:选项间差异较小,不可估算,本题计算不难。)
故正确答案为 B。99、由图 2 可知,2013 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企业数的地区中,西部地区省份有四川、贵州、云南、广西。
故正确答案为 A。

【知识拓展】

西部省份包括:1 个直辖市:重庆;6 个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5 个自治区:西藏、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共 12 个省份。

100、由 96 题可知,A 选项错误;

2013 年四川省营业收入超过百亿的企业数为 36 家,江西省营业收入超过百亿的企业数为 16 家,B 项正确;由图可知,2013 年部分地区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超过总平均收入的地区有 7 个,分别是上海、广东、浙江、天津、河北、湖北、山西,C 项错误;

由图可知,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靠前的为经济发达地区,D 选项属于常识性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B。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务员考试挺简单”微信公众号,可获取更多公考经验。分享公考经验,还可获得现金奖励哈手淘扫描淘宝店铺,可以购买省考、国考历年真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