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4 月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乙卷(解析)

来源:F 整理:杨柳(微信:gwy288)

1、2015 年 3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 2015 年全国两会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加法——投资、需求、创新;减法——淘汰落后产能;乘法——创新驱动;除法——市场化程度。可知,四个选项中,A 项最接近“乘法”,B 项最接近“减法”,C 项最接近“加法”,D 项最接近“除法”。
故正确答案为 A。

2、D 项说法错误,“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在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的,“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是一项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倡议,并非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实体。A、B、C 项说法均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D。

3、题干语句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大意是天下万物各不相同,这是客观情形。该句强调了事物的差异性,从哲学角度来说,体现的是矛盾特殊性原理,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故正确答案为 D。

4、“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出自于谦的咏物诗《咏煤炭》,该句袒露作者为民效力的愿望;“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出自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该句抒发作者身为父母官,心里牵挂百姓疾苦的感情;“但得众生皆温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出自李纲的《病牛》,该句托物言志,借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抒发作者一心为民的志向。这三句话都体现了一心为民的为官之道,与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群众观点相近。
故正确答案为 C。

5、《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此可知,D项中该农药生产企业的主管人员需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说法有误。A、B、C 项的叙述均符合环境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D。

6、C 项说法错误,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约束力与强制性。我国的宪法适用于所有中国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因此,定居海外的中国公民(即华侨)也受我国宪法的保护。A、B、D 项表述均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C。

7、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以及满足程度所作出的判断。因为价值判断是对事物属性与人的需要关系作出的判断,因此,价值判断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题干中,不同职业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诠释,体现的正是价值判断的主观性。C 项分析正确,A、B、D 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 C。

8、D 项对应错误,货币的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因此,D 项中承租人交给出租人的租金,是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而非贮藏手段。A、B、C 项对应均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D。

9、天气是指一个地区较短时间的大气状况;而气候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及其变化特征。B 项描写的是塞北冬天突降大雪之后的景象,是对下雪这一天气状况的描述。A 项“清明时节雨纷纷”、C 项“黄梅时节家家雨”、D 项“人间四月芳菲尽”都是描写多年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稳定性的气候特征。故正确答案为 B。

10、B 项符合题意,司马迁于公元前 90 年逝世,而汉昭帝继位的时间是公元前 87 年,因此司马迁不可能将汉昭帝主要事迹写进《史记》。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A 项情形可能发生;“记里鼓车”是我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发明于西汉时期,C 项情形可能发生;隋炀帝时我国科举考试正式形成,D 项情形可能发生。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11、《说文解字》这部上古文献记载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资料,其中“示”部字几乎都与祭祀有关。“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表示上天神灵出现了某种向人们垂示祸福吉凶的征兆,是神祗显灵的行为。《说文解字·示部》中对“礼”的解释为“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再结合“事神之器则为豊”,可以判断,“礼”的原义指向神祈求福祉的一种仪式。

故正确答案为 D。

12、C 项符合题意,韩愈中的“愈”本义为“病好了”,作动词表示“胜过”“超越”,而“退之”则有“向后”“退后”之意,“愈”和“退之”两者意思相对;朱熹中的“熹”有“亮”“光明”之意,而“晦”表示“昏暗不明”,二者意思相对。

A 项中班固和杜甫的名与字含义相同,“固”和“坚”都有“结实”“不动摇”之意,“甫”是中国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与“子美”含义相同。B 项中关羽和贾岛的名与字之间属于同义联想,关羽中的“羽”指“鸟的翅膀”“羽翼”,由此联想到展开翅膀飞向云端,贾岛中的“岛”指“岛屿”,由此联想到浪花自由飞舞。D 项中周瑜和曾巩的名与字含义相同,“瑜”和“瑾”都指美玉,“巩”和“固”都指坚固、结实。故正确答案为 C。

13、管理学中的控制主要分成预先控制(事前控制)、现场控制(事中控制)、反馈控制(事后控制)三种类型。预先控制重在预先防范,现场控制重在及时了解情况并予以指导,事后控制重在矫正偏差。本题中,某单元组织员工观看反腐败题材的电影,目的在于教育单位员工要抵制腐败,重在预防,属于预先控制。故正确答案为 C。

14、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座次安排的礼仪常识。

A 项,双边谈判多采用长桌,若将门所在的面认为是一个平面,长桌与门垂直摆放,其样式类似于我们日常中所说的竖桌式会谈,应以进门的方向为准,右侧为上,属于客方,左侧为下,属于主方,故说法正确。

B 项,进行谈判时,双方主谈人居中而坐,其他人员按右高左低的原则,依据具体身份的高低自近而远分坐在主谈人的两侧,题干表述为其他人员按照左高右低,故说法错误。

C 项,谈判中若需要译员,应将译员安排在仅次于主谈人员的位置上,故说法正确。

D 项,圆桌不分首次席位,使用圆桌表示参加各方地位平等,可避免席次争执,适用于多边谈判,故说法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15、酿酒使用的原料通常是富含淀粉或糖类物质的玉米、稻米、小麦、高粱、红薯等农作物,它们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酒精。谷子去壳后是小米,可以用来酿制黄酒,而黄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不合适用来酿酒。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16、议案是具备提议案的法定资格的机构或符合法定联名人数的人大代表向国家权力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议事原案。提出议案的主体,必须具备提议案的法定资格或符合法定的代表联名人数。所提内容必须是属于议事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提案是政协委员、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向人民政协组织,并通过政协组织向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就有关国家或地方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形式。政协提案实行提出提案的时间不限、内容不限、人数不限的“三不限制”原则。故 D 项说法错误,A、C 两项说法正确。由于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大的议案一经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而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政协委员提案是民主监督的一种形式,没有法律约束力。B 项说法也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D。

17、B 项所示的分类标识为有害垃圾,而烂铁和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故不可以投放在贴有该标识的垃圾箱中,B 项符合题意。A 项所示标识为可回收物,废纸、塑料均属于可回收物;C 项所示标识为厨余垃圾,果皮、剩菜都属于厨余垃圾;D 项所示标识为其他垃圾,烟头、灰土都列入其他垃圾中。A、C、D 项投放均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18、分析诗句,A 项“千锤万凿出深山”指开采石灰石,“千锤万凿”说明形状发生变化,但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B 项“烈火焚烧若等闲”指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C 项“粉身碎骨浑不怕”是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变化,同时“粉身碎骨”也是物质形状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 项“要留清白在人间”指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同时“清白”是对物体颜色状态的表述,涉及到物理变化。因此,四个选项中,只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B 项。

故正确答案为 B。

19、声源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声源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即声源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反之亦然。结合题干,可知养蜂人是根据蜜蜂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来判断蜜蜂的采蜜情况。故正确答案为 B。

20、A 项正确,12 月 1 日为世界艾滋病日,12 月 4 日为中国国家宪法日,12 月 13 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B 项错误,世界水日是 3 月 22 日,香港回归纪念日是 7 月 1 日;C 项错误,国际残疾人日是 12 月 3 日,澳门回归纪念日是 12 月 20 日,但世界粮食节是在 10 月 16 日;D 项错误,世界人权日是 12 月 10 日,但国际劳动节是在 5 月 1 日,辛亥革命纪念日是 10 月 10 日。

故正确答案为 A。

21、第一空和第二空考关联词逻辑关系。两个空为一组关联词,前后分句并未形成反义关系,故排除转折关联词“虽然……但是……”,排除 A 项。
第二空考关联词搭配。填入的关联词与后半句的“就”搭配。“只要……就……”为固定搭配,形成充分条件关系,故排除 B、C 项。
故正确答案为 D。22、三空均考查词语搭配。“情”即情感,应用纯洁、高尚形容。“识”即见识、才识,应用广博、深邃搭配。
“度”即计量、尺度,应用准确、合理形容。
故正确答案为 A。

【文段来源】《平视》

23、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第二空,“98 比 42”比分悬殊,应用“大胜”或“力挫”,故排除 B、C 项。
第三空,“78 比 77”仅一分之差,应用“险胜”更为准确,故排除 D 项。
故正确答案为 A。

24、第一空考成语释义。填入此处的成语应于前文的“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同样表示执着之意。“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置于此处与文段语境不符。“守株待兔”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为贬义词,感情色彩不符。故排除 A、D 项。“精卫填海”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符合语境要求。

第二空考文学常识。“祖逖”的典故为“闻鸡起舞”,故排除 C 项。
故正确答案为 B。

25、首先判断第二空。

第二空考语境信息。根据前文语境“视觉暴力和恶俗炒作”等消极色彩的语境,以及此处的双引号,可判断填入的词语应与语境感情色彩相一致,为贬义词,故排除 A、C 项。
第一空考成语释义。“见怪不怪”指遇事沉着冷静,与文段语境不符,故排除 D 项。此处强调车模在生活中常常看见,并不新奇,“屡见不鲜”符合语境要求。
故正确答案为 B。

【文段来源】《到底是车展还是车模展》

26、根据文中“但成年人还有少量的另一种‘健康脂肪’,这种褐色脂肪……”一句可知 A 项正确。根据文中“我们都再熟悉不过的讨厌的白色脂肪……但成年人还有少量的另一种褐色脂肪……”可知 B 项正确。根据文中“一项新研究发现,低温能通过将所谓的‘坏’脂肪转化为‘好’脂肪帮助人体燃烧卡路里”可知 C 项正确。D 项在文段中没有体现,为无中生有项。
故正确答案为 D。

【文段来源】《低温有助燃烧更多脂肪》

27、本题考察词句理解。文段首先提出马云对梦想的看法,即大多数人因为没有坚持对梦想的付出,在即将成功之前放弃了梦想。接着“但”表示转折,转折前后语义相反,说明划线句子与马云所说的话语义相反。由“不是梦想的煎熬,而是理想不孕不育的苦恼”可知这句话意指不是人们没有坚持,而是因为阶层固化,理想不孕不育,连坚持梦想的机会都没有。对照选项,可知 C 符合文意。

A 项“不再梦想成功”指主观放弃梦想,划线句子意为无法拥有梦想。排除。B 项过于绝对,“阶层固化”指的是利益结构固化,阶层相对稳定,并不一定“固化在社会底层”。排除。D 项原文未提及马云的成功能否复制,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28、文段前半部分介绍了欧美国家钙需求标准和欧美人群与亚洲人群体质区别,继而以欧美国家钙需求标准的例子作为引入,目的是引出文段重点“如果要直接回答‘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钙’的话,答案是对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中国人,还缺乏确切的科学数据”,由此可知文段核心讨论的是中国人对钙的需求量到底是多少,文段标题应与文段中心意思表述一致,可见 C 项为最佳标题。

故正确答案为 C。

29、该故事中,当研究员以胶水的标准来衡量时,这项发明就是失败的。而当他转换一种思考角度,发现另一种需求时,这项发明就变得成功。可见这个故事意在强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能问题会迎刃而解。故正确答案为 A。

【文段来源】《如何培养创新力》

30、B 项中,“束手无策”与“一筹莫展”均指遇到困难没有解决办法,二者为近义词,在该句中可以替换。
A 项中,“展现”意为展示、明显地表现出,具有主观色彩,与客观表示状态的“呈现”不能替换。C 项中,“叹为观止”指美好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为褒义词,与句中的贬义色彩不符,不能替换。
D 项中,“审议”指审查评议,不能单纯替换为“审查”。

故正确答案为 B。

31、“文化盛宴”、“视觉的盛宴”、“知识的盛宴”均为抽象事物,而“除夕盛宴”指美食,为具体事物,与另外三项不同。
故正确答案为 C。32、前后文语境强调“只要有一项出现问题,就会形成……甚至被‘一票否决’”,“木桶效应”指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意为最终的效果取决于最劣势的因素,与文段语境表述一致。
A 项“鲶鱼效应”是指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B 项“破窗效应”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D项“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三者均与文段语境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文段来源】《为人民改革:尊重人民感受》

33、“理财”指的是对财务(财产和债务)进行管理,此处“理”字为管理之意。第二处“理”字为理睬之意。
故正确答案为 A。

34、观点+解释说明类型文段。文段首句即点明主旨“现在则要考虑到传播”,后文强调了“好传播”需具备的几个特点,详细说明怎样才是“好传播”的名字,体现观点更重要。可见作者意在说明一个好名字传播力要强,C 项符合题意。

A 项为以前对名字的要。B、D 两项分别为“好传播”应具备的特点之一,三项均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文段来源】《微时代如何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35、B 项中“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做敢为,为褒义色彩。此处形容超速行驶,语境为贬义,故该俗语使用不正确。
A 项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对应后文的“虽然经济实力较弱,但物产资源十分丰富”,使用正确。
C 项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对应后文“靠近火山拍摄”,使用正确。D 项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对应后文“长期放纵自我”,使用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B。
36、根据文中“而女性在 50 岁以及经历了绝经期后才会真正开始面对这种风险”一句可知 A 项正确。根据文中“经过研究,女性第一次心脏病发作的时间比男性晚了整整十年”一句可知 B、D 项正确。C 项表述过于绝对,文段只说“雌激素……似乎也起到了保护作用”,“很有益处”表述与文段不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 C。

【文段来源】《女人比男人有 10 大健康优势》

37、文段前半部分介绍了专车的优势所在,也就是其发展机遇,而后半部分转折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其发展面临的挑战。C 项是包含文段转折前后且表述正确的一个全面的选项,优选。
A 项只涉及了文段前半部分,仅转折前内容,没有提到“挑战”。B 项主体与文段不一致,没有提到“专车市场”。
D 项只涉及了文段后半部分,且“瓶颈”意为阻碍发展的因素,此处用“挑战”更为恰当。
故正确答案为 C。

【文段来源】《坐专车,不仅是“点赞”》

38、根据文段中“较昂贵的可穿戴设备则将由苹果公司主宰”“2015 年,人们会把购买苹果手表视为地位的象征”“不过到 2016 年,苹果手表则需要证明……”等语句都在对苹果在未来市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判断,文段意在预言苹果手机的市场前景。B 项“多功能发展趋势”仅为文段多个预测当中的一个方面而已,表述不全面。C 项中的“提高……期待值”、D 项中的“激发……想象力”无法与文段中“将”“2015 年”“到 2016 年”等表预测的词以及其可能带来的结果对应。

故正确答案为 A。

【文段来源】《廉价中国手机入美国》

39、文段中通过递进句式“不仅仅……而是……”引出重点“在润物细无声中传递了正能量”,可见这是作者重点强调的因素,也是节目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故正确答案为 C。

【文段来源】《发现生活真谛》

40、题干要求选择与庄子所讲寓言最为贴切的选项,寓言中,身处困境的鲫鱼迫在眉睫的是需要“斗升之水”活命,等不及滔滔的西江波涛。D 项“远水解不了近渴”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与故事寓意最为贴切。A 项:“口惠而实不至”意为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此处强调的是帮助太慢无法应急,而非不帮助,排除。B 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为要想帮助他人解决难题,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与故事寓意不符,排除。C 项:“好钢用在刀刃上”意为切中要害,抓住最主要的环节。

与故事寓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D。

【文段来源】《引“西江”更要送“斗升”》
41、文段重点在于“举止代表什么意义,解释权往往不在自己,对于公众人物尤其如此”。可见作者意在说明公众人物更应该注重自身形象,防止将自己暴露在舆论之下。结合选项可知,D 项与作者意图一致。
A 项中的“舆论对公众人物的重要作用”为无中生有,故排除;B、C 两项均不是文段重点论述的内容,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
42、比喻是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C 项中描写“丁香花”,没有与之相似的乙事物。故不属于比喻的修辞手法。
A 项将“冰带”比喻为“蟒龙”,B 项将“老艄公”比喻为“鱼鹰”,D 项将“大雪”比喻为“鹅毛”,三者均为比喻修辞手法。
故正确答案为 C。
43、文段主要围绕德国制造业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的职业常态和“手艺人”的基本精神展开论述,这些都可概括为“文化传承”。C 项与作者意图相符。
A 项中“姓氏”并非文段重点,且“都源于”的表述过于绝对。
B 项中“严谨、认真”原文没有体现。
D 项没有体现“手艺人”精神。
故正确答案为 C。

【文段来源】《德国百年老店与工匠精神》

44、故事体现了叶存仁拒绝下属银票的高尚品德和对做人原则的坚守,A、B、D 项均与故事核心观点一致。C 项中“侈”为奢侈之意,故事中没有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 C。
45、文段尾句提到“该下颚带……发出的电可以用来带动助听器、电子护耳罩或通信设备”,那么下文一定会围绕这一话题继续展开论述,介绍下颚带是如何发电的。D 项与文段尾句衔接最为紧密。
A 项与文段主体不一致,文段主体为下颚带。
B 项“未来发展前景”、C 项“困境”与文段尾句不相关。
故正确答案为 D。

【文段来源】《忘带充电器不用怕 嚼口香糖也能发电》

46、文段中强调“在免费时代,真正的减免只是‘价格’。作为交换,仍需付出其他‘代价’”,并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话“有时候一个人为不花钱得到的东西付出的代价最高”。可见文段旨在说明任何的获利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D 项“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与文段主旨表述相一致。
A 项:“丢下西瓜捡芝麻”比喻做事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文段只强调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就会失去另一些东西,并未体现“因小失大”之意,排除。
B 项:“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比喻受了别人的好处就要给别人面子,与文段主旨不符,排除。
C 项:“苍蝇不叮无缝蛋”比喻没有平白无故出现的事情,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含有贬义色彩,置于此处与文段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D。

【文段来源】《微信故障凸显网络免费时代尴尬》

47、文段重点在于季文子说的话“国家形象的维系要靠高尚品德,而非美妾良马”。可见文段主要强调公务员的道德品行。只有 B 项提到“为政以德、勤俭自律、品行修养”。A、C、D 三项均与文段所表达主题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B。

【文段来源】《莫在群众面前“抖派”》

48、C 项的“你在时间中被展开”即可对应文段中理论所强调的“时间是向着所有方向延伸的”,而“我们并非处于单一的时间中”即可对应理论“时间并非从我们身边驶过并永远消失不见——相反,它们存在于时空的不同位置”。可见 C 项说法符合这一理论。
A、D 两项的说法是对“时间如流水”的论证,与文段所提到的理论不符,排除。
B 项中的“后退”无从体现,与这一理论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文段来源】《时间并非如流水 过去未来一直存在》

49、文段第一句话说“从错误出发,不一定步人深渊”,第二句话说“人一辈子很多正确的事,恰恰是错误选择的”,可见作者意在强调错误并没有那么可怕,很多时候能让人生更加精彩。C 项与作者意图一致。
A、B 项没有提到文段主体“错误”。
D 项“并不会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说法过于绝对。
故正确答案为 C。
50、根据文段中“造成这种男女差异的有文化和社会经济因素,例如男性参与危险性体育运动的机会更多”一句

可知 B 项正确。根据文段中“但他们还希望对男女差异进行系统性分析”一句可知 C 项正确。根据文段中“心甘情愿冒这种风险的往往都是男性”一句可知 D 项正确。A 项在文段中没有体现,为无中生有项。故正确答案为 A。

【文段来源】《男性倾向冒不必要风险往往更易做出蠢事》

51、题干为字母图形,一般考察封闭空间的数量或个别字母的遍历。观察发现,前四幅图中均包含“a”图形,且位置依次向右移动一个单位,故第五幅图“a”的位置应在第五位,只有 B 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 B。

52、题干图形元素组成相同,考虑元素的位置关系。观察发现在图形 $\textcircled{1}\textcircled{3}\textcircled{4}$ 中,月亮均在图形的上半部分,星星均在图形的下半部分;在图形 $\textcircled{2}\textcircled{5}\textcircled{6}$ 中,月亮均在图形的下半部分,星星均在图形的上半部分。满足分组的为 B项。
故正确答案为 B。53、在第一组图形中,前两者为上下翻转关系,第二幅图逆时针旋转 $45^{\circ}$ 得到第三幅图形。第二组图形规律应与第一组图形规律相同,第二幅图逆时针旋转 $45^{\circ}$ 得到的图形为 A 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 A。54、题干两组图形之间呈现出对应的相似性。前一组图形的直线转为曲线(或曲线转为直线),得到第二组图形。
田字形图形转化为曲线后应为 D 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 D。55、观察发现,题干所有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其中 $\textcircled{1}\textcircled{3}\textcircled{4}$ 图形沿竖直方向对称,图形 $\textcircled{2}\textcircled{5}\textcircled{6}$ 沿水平方向对称,满足此规律的分组为 B 项。
故正确答案为 B。

56、第一步:关键词查找。定义关键词:1 定位:“群体活动”,2 角度:“效率角度”,3 结果:“群体产生了内聚力或摩擦力”。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三个和尚”满足定义关键词 1,三个和尚在一起却没水喝,群体的效率降低为零,产生了群体摩擦力,满足定义表述,当选;
BCD 三项表述均与“效率”无关,且并不是定位在“群里活动”,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57、第一步:关键词查找。同类对象错误:意图侵害的对象与实际侵害的对象属于同一类的,按犯罪既遂定罪;
非同类对象错误:意图侵害的对象与实际侵害的对象不属于同一类的,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认定犯罪性质。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意图侵害的对象和实际侵害的对象属于同类,应按犯罪既遂定罪,表述正确;
B 项:意图侵害的对象和实际侵害的对象不属于同类,但其主观杀害的是人,应当认定犯罪,表述错误;

C 项:意图侵害的对象和实际侵害的对象不属于同类,但其主观杀害的是动物,不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表述错误;

D 项:主观为扔掉垃圾,并非侵害行为,不构成犯罪,表述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A。

58、第一步,查找关键词。

定义关键词:“从实际出发,根据领导活动的具体情境,灵活采用合适的领导方式去实现领导价值。”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把复杂的任务交给了工作能力较强的小张,新来的小陈负责收集资料”满足关键词“根据……具体情境,灵活采用合适的领导方式去实现领导价值”,当选。
B 项:“当机立断、雷厉风行”与关键词“灵活采用合适的领导方式”并不对应,只是体现出张科长的一种做事风格,并没有体现出领导权变,排除。
C 项:“亲自下乡送水”“马上乘专车返回”没有体现出李县长的任何领导方式或领导价值,是一种作秀,照出了形式主义底色,排除。
D 项:“完成抗旱自救”“协调路网建设”没有体现出王书记“根据……具体情境,灵活采用合适的领导方式去实现领导价值” ,与题干关键词并不对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59、第一步:关键词查找。静态博弈:后做出策略的参与者不知道其他参与者的策略;动态博弈:后参与者是在了解前参与者策略的前提下制定自己策略。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象棋游戏的后手是在清楚先手行动的前提下才制定自己的行动策略,故属动态博弈;
B 项:投标竞争是众投标方在平等、公正的条件下,同时参与并做出策略,属于静态博弈;
C 项:田忌是在了解对手赛马策略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赛马策略,属于动态博弈;
D 项:驴虎之争是在老虎了解驴子行为技能的前提下做出的选择,属于动态博弈;

故正确答案为 B。

60、第一步:关键词查找。1 定位: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2 表现:可以和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
6

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销量小的书目”满足定义关键词 1,“凭借多样化的种类优势,占据了总销量的一半”满足定义关键词2,能够体现长尾理论;

B 项:“过季尾货” 满足定义关键词 1,“获得巨大成功”满足定义关键词 2,能够体现长尾理论;

C 项:“线上广告”并不满足定义关键词 1,不能体现出长尾理论;

D 项:“量一般不大”满足定义关键词 1,获得成功满足定义关键词 2,能够体现长尾理论;
故正确答案为 C。

61、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的逻辑关系。道路上有车辆和行人,第一项与后两项为位置的对应关系,且是一种非必然的对应关系,即可能有。

第二步:判断选项间的逻辑关系

A:脑袋与后两项头发和眼睛是必然的位置对应关系,排除;
BC:都不属于位置的对应关系,排除;
D:手提包里有钱包和手机,第一项与后两项为位置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吻合。
故正确答案为 D。

62、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的逻辑关系。慢跑是锻炼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前两者为目的的对应关系,后两者为种属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间的逻辑关系

A 项:针灸与按摩为并列关系,非种属关系,排除;
B 项:缺钙与补钙并非目的的对应关系,而是因果对应关系,排除;
C 项:审核与通过,并非种属关系,排除;
D 项:聘请律师是辩护方式的一种,其目的是为了胜诉,与题干逻辑关系完全吻合。
故正确答案为 D。

63、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的逻辑关系。雨鞋、雨伞、雨衣,三者之间为并列关系,同为雨具的一种。

第二步:判断选项间的逻辑关系

A 项:铅笔、钢笔、中性笔,三者之间为并列关系,同为笔的一种,与题干逻辑关系吻合;
B 项:长春是吉林省省会,二者非并列关系,排除;
C 项:报纸、杂志与新闻并非并列关系,排除;
D 项:古代科举,通过乡试者会获得举人称号,故乡试与举人之间非并列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64、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的逻辑关系。题干为间隔对应型类比题目,采取代入法求解较为简单。

第二步:判断选项间的逻辑关系

A 项:碳酸气的构成成分是二氧化碳,水的构成成分是氧化氢,前后二者构成组成关系。
代入 BCD 三项,均不能构成前后对应相同的逻辑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65、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的逻辑关系。题干为间隔对应型类比题目,采取代入法求解较为简单。

第二步:判断选项间的逻辑关系

A 项: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二者为组成关系,柴达木盆地是一个盆地,二者为子概念与集合概念的包含关系,逻辑关系不对应,排除;

B 项:火药是四大发明的一种,盆地是地貌的一种,但盆地与地貌前后位置颠倒,不能形成对应,排除;

C 项:火药与印刷术同为四大发明,二者为并列关系。丘陵与盆地同为地貌的一种,二者为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对应,当选;

D 项:火药与鞭炮、四川与盆地,两组词语之间逻辑关系明显不同,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66、整个事件的逻辑顺序应为:首先在拍卖会上卖自己的邮票(2),由此支付了很大比例的中介费(5),为了挽回损失,说服邻居把邮票委托给他进行出售(4),然后他便在报纸上刊登了卖邮票的广告(1),最后赚到了2000 美元的中介费(3)。

由此可以推出题干事件的排序应为:(2)—(5)—(4)一(1)—(3)。
故正确答案为 D。

67、题干的逻辑顺序较难梳理,从选项着手。对比(1)、(5),只有先留意观察到孩子的情绪,才能进而倾听孩子的情绪,最后的结果都是为了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故整个事件的逻辑顺序应为:要多留意观察孩子的情绪(5),并且认识到情绪教育的机会(2),发现孩子的情绪后,要多倾听并认可孩子的情绪(1),帮助孩子表达分辨情绪(4),并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3)。

由此可以推出题干事件的排序应为:(5)—(2)—(1)—(4)—(3)。
故正确答案为 A。

68、对比(5)、(3),通过常识可知,因弃婴安全岛的设立,才导致弃婴的数量激增,(3)应在(5)之前。对比 BD,B 项的排序更为科学。故整个事件的排序应为:为了弃婴的安全,设立开放了婴儿安全岛(3),随之

导致接收的弃婴数量激增(5),超过了安全岛的承受极限(2),为了改善现状,对安全岛转型升级设定了条件限制(4),只接收孤儿和本地弃婴(1)。
由此可以推出题干事件的排序应为:(3)一(5)一(2)一(4)一(1)。
故正确答案为 B。69、整个事件的排序应为:人民每日每夜唱歌跳舞,无忧无虑(3),但买进来一个祸母之后,一天能吃一升针(4),针不够每天就一家家搜求,百姓由此怨声载道(2),大家都想把祸母杀死,但是祸母却刀刺不进、斧砍不伤、石砸也不死(5),最后祸母被烧成一团火,点燃整个国家(1),生活终于恢复平静。
由此可以推出题干事件的排序应为:(3)—(4)—(2)—(5)—(1)。
故正确答案为 C。

70、整个事件的排序应为:一场大火,绸缎庄被烧个精光(5),出人意料的是,老板贴了一个告示(3),人欠我的,账目烧毁可不还(4),我欠人的,有凭据照样兑现(1),老板因诚意举动而名声大噪,凭诚信恢复生机(2)。

由此可以推出题干事件的排序应为:(5)—(3)—(4)—(1)—(2)。
故正确答案为 C。

71、题干的逻辑形式为:A、B、C、D 都是 M,A、B、C、D 都是 N,故所有的 M 都是 N。是由个体推出一般性结论的错误推理。

C 项的逻辑关系为:A、B 都是 C(很早成功的人),A、B 都是 D(短寿的人),所以 C 都是 D。同样为由个体推出一般性结论的错误推理,与题干错误形式相同。
故正确答案为 C。

72、选项信息充分,故可代入排除求解。

A 项:松花湖-第二位考生正确,净月潭-所有考生均错误,天池-第二位考生正确,则第一、三、四位考生一题未对,不满足每位考生都至少答对其中 1 道题的情况;
B 项:天池-第一、三位考生正确,净月潭-所有考生均错误,天池-第二位考生正确,则第四位考生一题未对,不满足每位考生都至少答对其中 1 道题的情况;
C 项:净月潭-第四位考生正确,松花湖-第二、三、四位考生正确,松花湖-第一位考生正确,满足每位考生都至少答对其中 1 道题的情况,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 C。

73、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iPhone6 属于暴利商品。论据:iPhone6 的生产成本很低,而售价多在 650美元以上。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高新产品的研发成本会占很大比重,说明 iPhone6 生产成本虽低,但研发成本并不低,削弱题干论据;B 项:说明高科技产品需要要高回报才能吸引投入,指出高新产品“暴利”的合理性,必须要求高利润,进而说明 iPhone6 是暴利商品,能够支持题干论证。

C 项:消费者愿意付出,与 iPhone6 是否为暴利产品无关,排除;

D 项:其他产品是否“暴利”与题干论证无关,属于无关项;
故正确答案为 B。

74、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携带“C”型基因的人比不携带“C”型基因的人单身的可能性更大。论据:从将近 600 名企业白领身上提取头发样本,检测分析出一种名为 5-HTAl 的基因。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指出单身是由压力等因素导致的,并非基因问题,不能支持;
B 项:基因对情感的影响较小,说明基因对“单身”的决定性并不大,不能支持;
C 项:指出基因对社会关系构建的重要性,包括影响恋爱的产生,能够支持题干论证;
D 项:指出单身的原因是缺少时间导致的,并非基因问题,不能支持。

故正确答案为 C。

75、逐一判断选项。

A 项:只会一种语言的患者平均在 71 岁首次出现阿尔茨海默氏症症状,而会两种语言的人群则是 76 岁,说明掌握两种语言能够延缓认知的老化,A 项满足题干推断,当选。
B 项:不掌握两门语言就不能延缓老年痴呆,表述过于绝对,无法推出,排除;
C 项:只有学习外语才可以防治老年痴呆,与 B 项类似,表述过于绝对,防治老年痴呆可能会有多种方式,而学习外语只是其中的一种,排除;
D 项:防止大脑退化,“防止”表述不当,只能说是“延缓”大脑退化,同样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76、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中国女性较国外更独立。论据:调查显示,中国女性独自出游的比例比全球平均水平要高。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统计结果不具有公信力,质疑了题干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削弱题干论据。
B 项:只是说明美国女性在“很多方面”比中国女性独立,并且“美国女性”与“国外女性”概念混淆,不能削

弱,排除;

C 项:保留自己的姓氏与是否独立无关,可能只是一种传统形式,属无关选项,排除;

D 项:说明独自出游只是衡量独立性的一个方面,判断是否独立还应从更多的方面着手判断,削弱题干论证,削弱论证的力度更强,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 D。77、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专家的观点:8000-10000 元的月薪期望不切实际。题干并无明显论据。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被调查的对象中大部分是高学历者,因此对薪资要求较高,可以解释题干现象,增加新论据,在一定程度削弱专家观点,排除;
B 项:月薪 4000-6000 元是主体,并不能推出月薪 8000-10000 元不切实际,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C 项:每个人是否有表达自身愿望的权利与 $8000^{\sim}10000$ 元的月薪是否不切实际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D 项:因被调查者均为二三线城市,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判断出 8000-10000 元的月薪期望较高,不切实际,通过增加新论据从而支持论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 D。
78、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倒班十年或更长时间的人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和智力衰退。题干并未给出论据。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题干仅指出长时间倒班产生的不良影响,至于偶尔倒班是否会产生影响没有提及,故不能推出;B 项:出现记忆力和智力衰退,是否需要医学监控并未提及,不能推出;
C 项:长期倒班会引起认知衰退,但是否是其产生的“罪魁祸首”,题干并不提及,不能推出;
D 项:由题干可以得知,长期倒班和慢性认知损伤之间存在关联,可以推出。
故正确答案为 D
79、第一步:分析题干,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反对者观点:延长女性产假至三年不可行。
论据:会增加企业负担,进而增加女性就业难度。
要求选出最能质疑反对者观点的一项,即应指出,女性产假延长至三年是可行的。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反对者的观点在于“会增加企业负担”,并非不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话题不一致,排除。
B 项:题干当中的结论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妇女在产假期间的工资是由企业承担的,而 B 项直接否定了这个必要条件,那么企业就不会承担更多的压力,因此也就无法得到结论了,故削弱力度最强,当选。
C 项:“调查样本”与反对者的观点毫无关联,并不能质疑反对者的观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此项民意调查缺乏全面性,排除。
D 项:强制规定招聘一定比例的女性并不能解决企业的负担问题,依然会产生由企业负担导致的女性就业难问题,不能质疑反对者观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80、解析整体修改如下:
第一步:翻译题干。 $\textcircled{1}$ 姥姥:钢琴(A); $\textcircled{2}$ 姥爷:视唱练耳 $\twoheadrightarrow$ 钢琴( $\mathrm{\Delta}\mathrm{B}\rightarrow\mathrm{A}$ ); $\textcircled{3}$ 奶奶:(视唱练耳)且–钢琴(B 且-A); $\textcircled{4}$ 爷爷:-视唱练耳(-B)。“ $\mathrm{A}{\rightarrow}\mathrm{B}^{\mathrm{}{\pm}}$ 的矛盾形式为“A 且–B”,故姥爷与奶奶的观点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只有一真,则其他为假,故可推出:不学钢琴,学习视唱练耳( $-\mathrm{A}$ 且 B)。
第二步:注意分析选项
A 项:“不学钢琴,学习视唱练耳”,-A 且 B,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B 项:“既不学钢琴,也不学视唱练耳”,-A 且-B,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C 项:“学习钢琴,不学视唱练耳”,A 且-B,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D 项:“既学钢琴,又学视唱练耳”,A 且B,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81、题干项数较多,考虑分组。观察可以发现,奇数项 1、9、25、49、81,为连续奇数列的平方数;偶数列 3、15、( )、63,为 2、4、(6)、8 连续偶数列的平方数-1,故所求项应为 $\bar{\mathrm{f}}^{2}-1=35$ 。
故正确答案为 D。
82、在机械拆分找不到规律的基础上,考虑三项递推。观察发现,前两项之和为第三项的 2 倍,即 $1.2+2.8{=}2$ $\times2$ , $2.8+2=(2.4)\times2$ , $2.4+2.2{=}2.3{\times}2$ ,满足规律。
故正确答案为 B。
83、观察发现,每项的乘积,为后项乘号前面的部分,故所求项的前半部分应为: $60\times4{=}240$ ;每项乘号后面的部分构成公差为-1 的等差数列,故所求项应为 $240\times3$ 。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A}$ 。
84、数列起伏较大,考虑幂次数列。观察发现, $170{=}^{13^{2}}{+}1$ , $122=^{11^{2}}+1$ , $82=^{9^{2}}+1$ ,( $(50)=\overline{{\i}}^{2}+1$ , $26=$ $^{5^{2}}+1$ , $10{=}^{\cdot3^{\cdot2}}{+}1$ 。
故正确答案为 C。85、在做差找不到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加和。观察发现,相邻三项之和分别为:3、9、27、81、(243),构成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故所求项应为 $243-21-53=169.$ 。
故正确答案为 C。

2386、由条件“高频词出现的总次数比‘改革’一词出现次数的 11.5( $\frac{\d}{\d t}$ )倍多 $3^{,}$ 可知,高频词出现的总次数-3应为 23 的倍数,排除 C 项;1由条件“比高频词出现的总次数的 多 $6^{,}$ 可知,高频词的总次数应能被 7 整除,排除 A、D 两项。故正确答案为 B。

87、单循环比赛每两队之间只比赛一场,若安排 21 场比赛需要邀请 n 支球队参加,则列式应为: = $\bar{C}{\pi}^{2}=\frac{\bar{n}\times(\bar{n}-1)}{2}$ $=21$ ,解得 $\mathrm{n}{=}7$ 。
故正确答案为 C。88、设新进图书的成本为 10,数量为 10,售出 $80%$ 后打 折销售,则依据题意其列式应为: $8\times14+2\times1.4^{x}{-}100$ $=40\times:(1-14%)$ ),解得 $^{x}=8$ ,即打了八折。故正确答案为 C。89、“获得 1 票以上者方可进入下一轮”,意为必须拿到两票或两票以上才能进入下一轮。每一位嘉宾的投票均包括给票或不给票两种可能,则:
获得两票的概率为: $\frac{1}{2}\times\frac{1}{2}\times\frac{1}{2}\times\mathcal{C}
{3}^{2}=\frac{\mathrm{a}}{8}$ ;获得三票的概率为: $\overline{{\underline{{\mathbf{\alpha}}}}}\times\overline{{\underline{{\mathbf{\alpha}}}}}\times\overline{{\underline{{\mathbf{\alpha}}}}}=\overline{{\underline{{\mathbf{\alpha}}}}}$ 。则进入下一轮的概率为: $\bar{\bf{s}}+\bar{\bf{s}}=$
。故正确答案为 A。
90、“实际工作效率提高为原来的 1.2 倍”,即为实际效率与原效率之比为 6:5。植树总量不变,时间与效率为反比,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5:6。提前的 1 份时间为提前了 20 分钟,则原计划用 $20\times6=120$ 分钟,则原来每小时植树 $=300\div2=150$ 棵。故正确答案为 B。
91、直接查表可知,化学需氧量排放最多的地区为山东(91.91 万吨),排放最少的地区为北京(9.07),则最91.91多约是最少的: $\overline{{9,07}}\approx91\div9\approx10$ 倍。故正确答案为 D。84.4192、查找表格,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为广东省,其化学需氧量 84.41,占全国的比重 $=1172.2$ ,首位不同,直除首位商 7。故正确答案为 C。93、全国地区生产总值为 278740.40 亿元 ${\approx}27.87$ 万亿元,全国氨氮排放量为 122.50 万吨,则地区生产总值平均的氨氮排放量 $=122.5\div27.87$ ,直除首位商 4。故正确答案为 D。94、查表可知,二氧化硫污染物排放量前三的地区分别为山东、内蒙古、山西,其排放总和 $=86.78+70.29+64.57$ $\approx87+70+65=222$ 万吨,符合排放量的为 B 选项。故正确答案为 B。95、A 项:查表可知,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地区是广东,而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多的地区是山东,表述错误;B 项: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均低于 20 万吨的有北京和上海两个地区,表述正确,当选;C 项:上海市平均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9,06\div1.095$ 吨,很明显 $<10$ 吨,表述错误;
D 项:全国生产总值的 $10%$ 为: $278740.40\times10%=27874.04$ 亿元,超过该数值的地区有江苏、山东、广东,共
3 个,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B。22275-202082067
96、2013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率 $\begin{array}{r l r}{\stackrel{\triangledown}{=}}&{{}\overline{{20208}}}&{=\overline{{20208}}=(2020+47)\div20208\approx10.2%}\end{array}$ 。故正确答案为 A。97、2009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4006 元,2013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2275 元,则四年间平均每年增加:(22275-14006)÷ $4{=}8269$ ÷4≈2000+元。故正确答案为 D。98、2009-2013 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依次为:2009 年: $14006-5266=8000+$ 元;2010 年: $15411-6237=9000+$ 元;2011 年: $17797-7510=10000+$ 元;2012 年: $20208-8598=11000+$ 元;2013 年: $22275-9621=12000+$ 元,呈逐年扩大的趋势。故正确答案为 B。

备注:通过用直尺直接测量柱状图中城乡之间的差值比较更为简单。

99、通过观察可以直观的看出,2010 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较慢,而 2013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较慢,可以直接排除;对比 2011 与 2012 年增速:

$1777+7510$ 25307
2011 年同比增速: $15411+6237-1={\overline{{21648}}}-1$ ;20208 + 8598 28806
2012 年同比增速: $\overline{{25307\mathrm{\Omega}}}-1=\overline{{25307\mathrm{\Omega}}}-1$ ;25307 28806对比 、 两个分数,后者分母部分明显增速较快,则后者分数较小,增速最快的为 2011 年。
故正确答案为 D。

100、A 项: $2009-2013$ 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值为 $9621-5266=4000+$ 元,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值为 $22275-14006=8000+$ 元,城镇较大,A 项表述错误;

B 项:选项计算较为繁琐,可先行暂放;
9621-5266 4355C 项:几年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为: $\overline{{5266}}=\overline{{5266}}=0.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
22275-140068269为: 14006 $=\overline{{14006}}\approx0.6$ ,故农村居民的增幅更大,表述正确;D 项:从柱状图的增长幅度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各年的增长率明显不同,表述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C。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务员考试挺简单”微信公众号,可获取更多公考经验。分享公考经验,还可获得现金奖励哈手淘扫描淘宝店铺,可以购买省考、国考历年真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