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206 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1、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27%$ ,易错项:A。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2015 年 10 月 29 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我国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全民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体现了“共享”理念。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了 70 多个经贸合作区体现了“开放”理念。

B 项: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作为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正式贯通体现了“创新”理念。

C 项:2018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优化开发模式。我国确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体现了“协调”理念。

2、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11%$ ,易错项:C。

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宪法》第 45 条第 1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因此,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是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才可以。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宪法》第 62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A 项正确。

B 项:《宪法》第 62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五)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宪法》第 67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因此宣战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 项正确。

C 项:《宪法》第 80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C 项正确。

3、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9%$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见义勇为。

第二步,《民法总则》第 183 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C 选项军人没有制止犯罪的义务,因此属于保护他人利益而使自己受损,属于见义勇为。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和 D 项:外科医生和警察属于有特定义务的,对有特定义务的人,他们实施的行为不属于见义勇为。因此 A项和 D 项错误。
B 项:王某为了保护自己家里的财产,不属于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因此不构成见义勇为,因此B 项错误。

4、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

第二步, $\textcircled{1}$ 出自毛泽东的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句描绘了 1931 年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战役胜利的情景。

$\textcircled{2}$ 出自毛泽东的词《西江月·秋收起义》,描绘了 1927 年爆发于湘赣边界爆发的秋收起义的场景。

$\textcircled{3}$ 出自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描绘了 1934 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进行长征的事件。

$\textcircled{4}$ 出自毛泽东的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描绘了 1949 年 4 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情景。四首诗词描述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分别是 $\textcircled{2}\textcircled{1}\textcircled{3}\textcircled{4}$ 。

因此,选择 A 选项。

5、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2%$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府机构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枢密院是五代至元朝的最高军事机构,宋朝设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所以宋代的枢密院是军事和政治机构,而非财政机构。C 项错误。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它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职能主要是处理紧急军务和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等,于雍正七年(1729 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A 项正确。

B 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该制度从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六部中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B 项正确。

D 项: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明太祖朱元璋通过罢中书省、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等手段加强中央集权。D 项正确。

6、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4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知识。

第二步,大气对光的散射是有规律的,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大气对波长较短的蓝光( $400\mathrm{nm}{-480\mathrm{nm}}$ )散射得较强,对波长较长的红光( $650\mathrm{nm}$ )散射较弱。D 项正确。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散逸层,又称“外层”、“逃逸层”,是热层(暖层)以上的大气层,也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空气极为稀薄,其密度几乎与太空密度相同。散逸层的气温极高,气温由低到高呈垂直分布,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散逸层的高温在原理上与热层相同,大气分子是因为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而被加热的。由于散逸层的大气密度实在太低,虽然这部分空气温度高,但没有储存多少热量,所以热量低。A 项错误。

B 项:雷暴是热带和温带地区可见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当温度和湿度较高时,大量的暖湿空气会上升进入大气层,形成雷暴,可发生于春季和夏季。雷暴发生时可伴随有雷击、闪电、强风和强降水,例如雨或冰雹。B 项错误。

C 项: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平流层亦称同温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平流层是夹于对流层与中间层之间。大气的最底层是对流层不是平流层。C 项错误。

7、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鸟类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鸠是鸠鸽科部分鸟类的通称,鸠鸽科里不包括鹰。鹊善筑巢,鸠不善筑巢,是喜欢寄居在别的鸟类的巢

穴中的一类鸟。对于“鹊巢鸠占”中的“鸠”所指代的鸟类,常见为斑鸠、布谷鸟等等。C 项错误。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鸟类一般指鸟纲,是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时退化。
多营飞翔生活。A 项正确。

B 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于 1988 年 12 月 10 日经国务院批准,1989 年 1 月 14 日由林业部、农业部发布施行。名录中列入陆生野生动物 330 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丹顶鹤等共 90 多种。B 项正确。

D 项:留鸟是指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随季节迁徙的鸟。它们通常终年在其出生地(或称繁殖区)内生活。常见的留鸟有老鹰、麻雀、喜鹊、乌鸦等。但是大部分乌鸦不是留鸟。D 项正确。

8、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44%$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轨道交通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1976 年,法国政府资助 TGV 计划,第一条 LGV(高速铁路线)——法国高速铁路东南线随之开始建造。在 TGV 列车投入营运之前,日本的新干线早于 1964 年 10 月 1 日通车,比 TGV 列车早十几年。所以法国的 TGV 不是世界上首条高速铁路。B 项错误。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希腊是第一个拥有路轨运输的国家,至少二千年前已有马拉的车沿着轨道运行。A 项正确。

C 项:2020 年 10 月,交通部部长李鹏介绍说,“十三五”期间,我国预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16 万亿元,到“十三五”期末,预计铁路运营总里程 14.6 万公里,覆盖 $99%$ 的 20 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其中高铁运营里程大约3.8 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覆盖 $95%$ 的 100 万人口及以上的城市。C 项正确。

D 项:京张铁路起始自北京丰台柳村,经居庸关、八达岭、河北省的沙城、宣化至张家口。全长为 201.2 公里。从北京北至张家口的铁路,现为京包线的京张段。由中国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负责设计和修建。1905 年 10 月 2日动工,1909 年 10 月 2 日通车。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干线铁路。D 项正确。

9、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46%$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常识。

第二步,医用酒精是指医学上使用的酒精,医用酒精的纯度有多种,常见的为 $95%$ 和 $75%$ 。 $95%$ 的酒精常用于擦拭紫外线灯,这种酒精在医院常用,而在家庭中则只会将其用于相机镜头的清洁。 $75%$ 的酒精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稀释后的酒精渗透能力更强,可起到消毒的效果,B 项正确。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微波炉内不能放入金属器皿,因为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器皿,微波炉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加热不熟食物。A 项错误。
C 项:天然气燃烧时火焰呈红黄色说明缺氧,产生“脱火”现象则说明空气过多,此时可适当调整灶具风门,待火焰呈紫蓝色时,表示燃烧充分,燃烧充分时灶具的燃烧效率最高,能节约用气。C 项错误。
D 项:豆浆里面含有一些抗氧因子,比如说里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红细胞凝集素,还有皂甙、细胞氧化镁这一系列的因子,煮豆浆的时候没有煮透,豆浆中所含的胰蛋白酶和皂角毒会刺激胃与肠道,从而引起恶心、呕吐,还有一些腹泻现象。但这些有害物质,在加热的过程中就会消失、分解,大家在平时饮用的时候,只要把豆浆加热、煮熟,就没有任何伤害。D 项错误。

1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48%$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体育常识。

第二步,田径或称田径运动,是田赛、径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田径比赛中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或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全能运动项目,则是以各单项成绩按《田径运动评分表》换算分数计算成绩。B 项正确。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滑冰、长距离游泳、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举重是常见的无氧运动项目。A 项错误。

C 项:垒球比赛的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的两边是区分界内地区和界外地区的边线。垒球场的两条边线分别长 60.58 米。垒球场地净面积为 3846.5 平方米。奥运会篮球比赛和世界篮球锦标赛的比赛场地面积有严格的规定,长度均为 28 米,宽 15 米,面积是 420 平方米。C 项错误。

D 项: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是牙买加人博尔特,在 2009 年柏林世锦赛上创造的 9 秒 58。D 项错误。

11、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更加”可知,文段构成递进关系。A 项“现实”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实解释,而前面提到的“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也都是现实问题,逻辑不符,排除 A 项。B 项“突出”表示明显,符合文意。C 项“严峻”指严厉,严格或苛刻,程度过重,排除 C 项。D 项“突兀”指突然发生,出乎意料,语义不符,排除 D 项。答案锁定 B 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B 选项。

12、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91%$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文段要表达的意思是“高额票价把一些从事专业研究的学者也限制在外”。

第二步,辨析选项。C 项“望而却步”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符合文意。A 项“忍痛割爱”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B 项“裹足不前”表示停步不前,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指思想保守;D 项“大失所望”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三者均语义不符,排除 A 项、B 项和 D 项。因此,选择 C 选项。

13、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0%$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先分析第二空。根据“经典诗词的精神内涵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让国人对古典诗词有了更丰富、更亲近、更喜悦的体验”可知,体现了“经典诗词与当下时代的连接”。C 项“古为今用”指吸收古代的优点,扬弃缺点,以使现代更进步,表示继承文化遗产;D 项“与时俱进”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前进。二者符合文意。A 项“脱胎换骨”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B 项“发扬光大”指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二者语义不符,排除 A 项和 B 项。

第二步,分析第一空。文段要表达的意思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经典诗词进行重新解读”。C 项“诠释”指说明,解释,符合文意。D 项“观照”指显示,反映,语义不符,排除 D 项。

因此,选择 C 选项。

14、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48%$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所填词语修饰“科学门类”,且表示“多”之意。A 项“不计其数”指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语义过重,排除 A 项。B 项“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符合文意。C 项“不胜枚举”侧重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语义不符,排除 C 项。D 项“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所填词语搭配“过去”。B 项“回溯”指回顾,回忆,符合文意。D 项“比照”指比较,对照,语义不符,排除 D 项。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反思:回头、反过来思考。追忆:回忆往事。

15、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先分析第二空。根据“发表在期刊上的作品一定是 的,而网络文学就可以是粗陋的”可知,所填词语与“粗陋”语义相反。A 项“严谨”指细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D 项“精致”指精巧细致。二者与“粗陋”语义相反,符合文意。B 项“正统”指党派、学派等一脉相传的嫡派或王朝先后相承的系统;C 项“经- 4 -

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二者与“粗陋”无法构成语义相反,排除 B 项和 C 项。

第二步,分析第一空。文段要表达的意思是“正是由于期刊发表难,积压的草根性创作力量才通过网络得以大规模爆发”。A 项“发掘”表示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或者把人们不容易发现的事物揭露或揭示出来,语义不符,排除 A 项。D 项“释放”表示把所含物质或能量放出来,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D 选项。

16、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57%$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要表达的意思是“在千里岷江和沱江的冲击下,产生了成都平原”。A 项“滋润”指浸润,使湿润,与“冲击”搭配不当,排除 A 项。C 项“孕育”比喻酝酿着新事物,语义不符,排除 C 项。B 项“成就”和 D 项“造就”均有帮助其成功的意思,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文段要表达的意思是“错落分布的村落散落在平坦宽广的农田中”。B 项“遍布”指分布到所有地方,与“错落分布”矛盾,排除 B 项。D 项“点缀”指衬托,装饰,符合文意。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镶嵌: $\textcircled{1}$ 将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中,使二者固定; $\textcircled{2}$ 以物嵌入,作为装饰。穿插:互相错开,交叉。

17、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44%$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但相互间的交流与冲突总体来说并不……”可知,转折前后语义相反相对,填入的词语要体现中国与其他文明之间有接触,但并不深入,且填入的词语搭配“交流与冲突”。A 项“充分”指足够(多用于抽象事物);尽量。A 项可以与“交流”搭配,但与“冲突”搭配不当,排除 A 项。C 项“直接”指不经过中间事物的(跟“间接”相对),与前文“有接触”相矛盾,排除 C 项。B 项“频繁”指(次数)多;D 项“显著”指非常明显。B 项和 C 项均与“交流与冲突”搭配得当,符合语境。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有的文明覆灭之后,文化被征服者彻底改变,语义程度较重。B 项“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但事物仍然会保持原有的特点,语义程度过轻,不符合文意,排除 B 项。D 项“同化”指不相似或不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相似或相同,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颠覆:翻倒;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改造: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

18、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只要跟大多数人的行为保持一致”“羊群效应”可知,填入的词语要体现一种从众心理,即盲目跟随别人。A 项“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B 项“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没有主见,盲目地随着别人行动。A 项和 B 项均符合文意。C 项“墨守成规”形容死守老规矩,保守固执,不求改进,语义不符,排除 C 项。D 项“人云亦云”指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但文段强调的是“行动”,而非是“说”,排除 D 项。

第二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容易被……”,填入的词语与固定词语“被”搭配。A 项“反感”指反对或不满的情绪;厌恶,不满,常用搭配是“让……反感”,与“被”搭配不当,排除 A 项。B 项“排斥”指使别的人或事物离开自己这方面,搭配得当,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B 选项。

19、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2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中学阶段的一些必读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与当下生活差异较大,使得中学生很难“宏观”“精准”的阅读。A 项“把握”指抓住(抽象的东西);C 项“判断”指断定。二者均符合文意。B项“理解”指懂,了解;D 项“定位”指经测量后确定的位置。二者强调的是“细节”层面,与文段中“宏观”相悖,排除 B 项和 D 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且会存在阅读障碍,会导致他们放弃阅读。A 项“知难而退”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符合文意。C 项“断章取义”指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语义不符,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半途而废:中途停止。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望洋兴叹: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

20、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42%$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填入词语应与“顺从欲望本能而为”语义相近,且含消极的感情色彩。A 项“顺其自然”意思是顺着事物本来的性质自然发展,为中性词,不符合语境,排除 A 项。B 项“以暴制暴”指用暴力手段抵制暴力,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不符合语境,排除 B 项。C 项“放任自流”意思是听凭自然的发展,不加领导或过问;D 项“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C 项和 D 项均符合语境。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填入词语修饰“思维惯性”。C 项“顺势而为”指做事要顺应潮流,不要逆势而行,与“思维惯性”搭配恰当。D 项“因势利导”指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与“思维惯性”搭配不当,排除 D 项。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理所当然:意为情理之中发生的,合乎情理的,不容怀疑。水到渠成:指水流到之处便有渠道,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 ,即功到自然成。

21、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90%$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开头介绍了晋朝任豫是最早在《益州记》中对“蛾眉”一词进行解释的,随后,文段指出其说法被郦道元所接受。最后,文段尾句介绍了这二人都是从峨眉山的外形来推断“蛾眉”的词源,但书籍中却并不能查到“峨眉”为“蛾眉”的文献证据。文段话题落在尾句,接下来应围绕“蛾眉”词源的考证展开论述。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符合语境

拓展

B 项、C 项和 D 项:均与文段尾句话题不一致。

22、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0%$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了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的大背景,并指出现在调整中小学布局,调配师资等做法难以满足增容的教育资源供给。接着,文段指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应顺应城市化发展的趋势,随人口流动来配置教育资源。最后,文段点出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础是解决农民子女进城教育问题。文段为“分—总”结构,文段尾句为文段主旨句,点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子女进城教育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为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未提及关键词“城镇化”。B 项: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C 项:未提及关键词“教育”。

2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2%$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一类年轻人的观点,接着论述这种观点的逻辑,然后由转折词“但是”引出文段的重点,在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分配资源,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功利。文段属于“分—总”结构,尾句是文段的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 $\mathrm{A}$ 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项,符合文段意图。B 项“舆论”和 C 项“不同的社会资源分配方案”属于非重点。D 项虽然提到了“功利”二字,但缺少文段话题“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分配资源”。因此,选择 A 选项。

24、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9%$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先引出了耐旱植物这一话题,接着提出这些低矮灌木对研究环境变迁物种演化有着重要意义。文段的话题落在最后一句话,说的是耐旱的低矮灌木对研究环境变迁物种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符合上述语境。A 项“判断标准”和 C 项“抗击极端环境的能力”与文段话题不一致,排除。D 项说的是“与环境的关系”,而文段是“环境变迁物种演化”,排除。

因此,选择 B 选项。

25、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92%$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铺垫背景,媒体格局深刻变化,人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也发生变化,然后对比过去和现在媒体格局的不同,最后提出创新才能提高媒体对受众的“黏度”。文段属于|“分—总”结构,最后一句是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项,文段主旨。B 项和 C 项属于无中生有。D 项属于非重点的部分。

因此,选择 A 选项。

26、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94%$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B 项文段均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 项对应“西壁的壁画为工笔重彩画法,富丽华贵……东壁壁画在风格上就不同了,明显出自另一位画工之手”,是对原文的同义替换,当选。D 项对应“应比芮城永乐宫的壁画更具表现力”,并非是“历史更加悠久”,D 项曲解文意,排除。因此,选择 C 选项。

27、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9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大多数荧光增白剂是无毒的或相对无毒的”,是对原文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意,排除。B 项对应“各国洗涤剂中均含有 $0.02%^{\sim}0.5%$ 的荧光增白剂”,表述正确,排除。C 项“荧光增白剂含量超过 $0,5%$ 的洗涤剂有害”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当选。D 项对应“环境中的荧光增白剂可以通过光分解(降解)和活性污泥吸附降解”,表述正确,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28、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96%$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讲述了猿在进化过程中,人们考虑地理、气候、动植物资源等因素的合理性。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引出“在古猿生存的区域内有丰富的盐泽”,因此,人们不得不思考“盐”在古猿进化中的作用。最后,具体证明“盐促进食物的消化及营养合成、提高古猿的生存能力、促进了古猿的进化”是合乎逻辑的。文段为“分—总—分”结构,第二句为主旨句。因此,文段重点强调“盐”在“古猿”进化中的作用。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为文段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D 项:表述宽泛,且不含主题词“盐”。C 项:“火”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

29、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1%$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引出“手机抢红包”的话题,然后指出手机红包已成为互联网巨头的战略要地,接着由“而”引出重点,强调“红包大战”实质是互联网巨头都不愿错过的一场用户之争。尾句是文段的主旨句。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B 项和 D 项:“内置的利益链”“黏住用户”“缘何成为”均为无中生有。

3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前文语境。文段指出亚洲学生和欧美学生对中国的的适应情况不同,相比之下,欧美学生有着更少的困惑,尾句由“这说明”引导结论句,应表达出文化距离对跨文化适应影响不大之意。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亲缘关系”无中生有。C 项:为前文内容。D 项:“了解程度”不是文段的核心话题。

3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9%$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 $\textcircled{1}$ 句讲西南地区被山川阻隔,形成多彩面貌, $\textcircled{2}$ 句论述金沙江的作用, $\textcircled{4}$ 句介绍金沙江的变化, $\textcircled{5}$ 句介绍金沙江的发源地。对比四句话,应先引出金沙江的话题,论述其起源,再介绍变化、作用等。故 $\textcircled{5}$ 句适合做首句。
第二步,验证 C 选项。语义逻辑正确。
因此,选择 C 选项。

32、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5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 $\textcircled{4}$ 句介绍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 $\textcircled{6}$ 句介绍女性服饰,根据话题可知, $\textcircled{4}$ 更适合做首句,排除 C 项和 D 项。 $\textcircled{2}$ 句有代词“这种形式”,故判断 $\textcircled{2}$ 句之前是 $\textcircled{1}$ 还是 $\textcircled{3}$ 。 $\textcircled{1}$ 中有“服饰形式”,故 $\textcircled{1}\textcircled{2}$ 捆绑,排除 B 项。

第二步,验证 A 选项。语义逻辑正确。
因此,选择 A 选项。

33、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首句分别是 $\textcircled{2}$ 句和 $\textcircled{3}$ 句, $\textcircled{2}$ 句“因为银杏……”为解释说明部分的内容,不适合做首句,排除 A 项和 B 项。 $\textcircled{3}$ 句引出银杏适应能力异常强健的话题,适合做首句。第二步,对比 C 项和 D 项。C 项和 D 项均为 $\textcircled{3}\textcircled{6}\textcircled{2}$ 捆绑,比较 $\textcircled{2}$ 后面接 $\textcircled{5}$ 句还是 $\textcircled{4}$ 句。 $\textcircled{3}\textcircled{6}\textcircled{2}$ 说到银杏适应能力非常强,但是传播种子的能力十分有限,接着对为何种子传播能力有限进行解释说明,说到银杏掉落的种子发芽后只能枯萎。 $\textcircled{5}$ 句“于是”后说到银杏的果实自然掉落后常常只会原地腐蚀,直到坚硬的种子裸露之后才会有鸟兽触碰, $\textcircled{4}$ 句“而”后说到除了人类,又少有其他动物会吃银杏的果实,可知 $\textcircled{2}$ 句后应该接 $\textcircled{4}$ 句,先说到少有其他动物会吃银杏的果实,才能得出结论 “银杏的果实自然掉落后常常只会原地腐蚀”。答案锁定 D 项。

因此,选择 D 选项。

34、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6%$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分析上下文语境。横线位于文段中间,承上启下。前文说到“艺欲”不会像“食欲”那样在满足后减弱,反而会不断增强,后文说到了前文提到的“增强”会刺激新的文艺需求,希望欣赏到更加精良的作品。横线处填入的内容应与此话题一致。
第二步,辨析选项。D 项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多元丰富”与下文话题不一致。B 项:“人们对文艺需求的敏锐感知和迅速回应”无中生有。C 项:未提及“精良的文艺作品”与下文话题不一致。

35、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90%$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阅读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对应“在扩大健身场馆、设施的增量方面,就近、就便提供体育场地设施,因地制宜盘活各种资源,使其能为群众健身所用,是比较现实的选择”,文中有提及;B 项文中并未提及,无中生有;C 项和 D 项均对应“因地制宜盘活各种资源,使其能为群众健身所用”,文中有提及。
因此,选择 B 选项。

36、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28%$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出话题“有奖答题类游戏”,接着对该类预习前身和实质进行了介绍。接下来分析了此类游戏的卖点。最后一句提出结论:有奖答题类节目并不能益智。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为文段重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为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项,适合做文段标题。
因此,选择 C 选项。

37、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34%$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通过一个转折关系指出我国城市餐厨废弃物的处理率低,接下来指出餐厨垃圾经过技术处理后可以具有经济价值,最后指出我国现有的努力。文段为“分—总—分”结构,“实际上”之后是文段的重点,强调餐厨垃圾可以变为新能源。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没有提到文段的核心话题“餐厨垃圾”。B 项和 C 项:“技术”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

38、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94%$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文段未提及。B 项对应“其釉色浅蓝,釉质莹洁清雅,似蓝色的天空,故名‘天蓝釉’”,正确。C 项对应“康熙年间的天蓝釉器多为小件器皿,笔洗较多”,正确。D 项对应“由天青釉演变而来,是以钴、铜、钛、铁等多种金属元素为呈色剂,在高温还原条件下烧成”,正确。
因此,选择 A 选项。

39、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46%$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例子是用来论证观点的,通过总结例子的内容可以得出观点。根据例子中的“西北山村”、个人的命运和星球的命运交织、“两代人的梦想”可知,例子想强调的是刘慈欣的作品是接地气的。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是作者想要反驳的观点。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过于理性”文段未提及。C 项和 D 项:“个人情感”和“普通人命运”只是接地气的其中一个方面。

40、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95%$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这个问题”出现在文段的末尾。分析其上文语境,根据“对物权之上的受教育权、养老保障、医疗等权利的需求,有时比居住本身还强烈”可知,“这个问题”指的是对物权之上的各种权利需求强烈。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是“这个问题”所指的内容。
因此,选择 C 选项。

41、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5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循环周期问题。
第二步,由题意可知,5 天为一个周期,可收到 $2+3+3+1+1=10$ 篇学习心得,12 周为 $7\times12{=}84$ 天,共 84$\div5=16$ 周期……4 天,支部共收到 $10\times16+2+3+3+1=169$ 篇学习心得。
因此,选择 B 选项。

42、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4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第二步,由题意可知,17 件相同的产品分给 3 个人,没人至少四件,不同的分配方式可依次枚举,分别为(4、

4、9)、(4、5、8)、(5、5、7)、(5、6、6),完成所有工作所需时长分别为完成 9、8、7、6 件所需的时间,共 4 种。
因此,选择 C 选项。

43、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

第二步,由题意可知甲、乙、丙 3 种商品的总库存量为 $300+300+400=1000$ (件),一半为 $1000\div2=500$ (件),要求总销售额最高,则单价高的商品尽可能多地按原价销售,因此构造前 500 件包括:单价为 500 的乙商品 300件,单价为 400 元的丙商品 200 件。剩余 500 件商品打 5 折销售,此时销售额最高,最高为 $300\times500+200\times400$ $+$ ( $\phantom{0}{200}\times400+300\times300$ ) $\times0.5{=}31.5$ (万元)。

因此,选择 C 选项。

44、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2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
第二步,在未修木质栈道 EF 之前,从 E 点到 C 点最短距离为 $\mathrm{ED+DC=AD\div2+DC=100}$ (米);修木质栈道 EF 之后,从从 E 点到 C 点最短距离为 $\mathrm{EF+FC=(AB{+}D C)}$ ) $\div2+\mathrm{BC}\div2=90$ (米)。至少可以少走 $100-90=10$ (米)。因此,选择 A 选项。

45、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5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5第二步,设全程为 $12\mathrm{x}$ ,根据已跑过的路程长度恰好是未跑路程的 ,可知已跑过的路程长度为 $\mathsf{5x}$ ,未跑路程为2 $\frac{2}{9}\times12x+2000$ $7\mathrm{x}$ ,再根据题干“跑了比全程的 $9$ 多 2000 米的路程”,可知已跑的路程为 ,联立$5x={\frac{2}{9}}\times12x+2000$ ,解得 $7\mathrm{x}{=}6000$ ,未跑路程为 $7\mathrm{x}{=}6000$ 。

因此,选择 C 选项。

46、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4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

第二步,甲车间完成任务需要 120 天,乙车间完成任务需要 80 天,赋值工程总量为 240,那么甲车间的效率为 2,乙车间的效率为 3,合作 12 天完成 $(2+3)\times12{=}60$ ,工程还剩 $240-60=180$ ,计划 42 天完成,还剩 42-12$=30$ (天),乙车间的效率变为 $3\times80%{=}2.4$ 。

1.6第三步,设丙的效率为 $\mathrm{X}$ ,可列方程:( $(2+2.4+\mathrm{x})\times30=180$ ,解得 $\mathrm{{x}=1,6}$ ,那么丙车间的产能是甲的 $2_=$ $80%$ 。因此,选择 B 选项。

47、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3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第二步,第一次选择 3 张翻面,第二次操作时有以下四种情况:

(1)第二次操作翻的 3 张牌与第一次相同,那么此时 20 张牌均为正面朝上,任一张卡片正面向上的概率为:${\frac{C_{3}^{3}}{C_{20}^{3}}}\times1={\frac{1}{1140}}$

(2)第二次操作翻的 3 张牌有 2 张与第一次相同,那么此时 20 张牌中有 18 张牌为正面朝上,任一张卡片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frac{C_{3}^{2}\times x_{17}^{1}}{C_{20}^{3}}}\times{\frac{18}{20}}={\frac{459}{11400}} $

(3)第二次操作翻的 3 张牌有 1 张与第一次相同,那么此时 20 张牌中有 16 张牌为正面朝上,任一张卡片正面- 10 -

向上的概率为: ${\frac{C_{3}^{1}\times C_{17}^{2}}{C_{20}^{3}}}\times{\frac{16}{20}}={\frac{3264}{11400}}_{;}$

(4)第二次操作翻的 3 张牌与第一次均不相同,那么此时 20 张牌中有 14 张牌为正面朝上,任一张卡片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begin{array}{r l}&{\frac{C_{3}^{3}\times x_{17}^{3}}{C_{20}^{3}}\times\frac{14}{20}=\frac{4760}{11400}}\ &{\vdots}\ &{\ddots\frac{1}{115\mathrm{Id}0}|^{t_{\mathrm{H}}}\mathbb{H}|^{t}\mathbb{H}|{-}^{\zeta},\mathbb{H}/\mathbb{H}|{3\ell=-\zeta}^{\zeta}\mathbb{\ H}{:}}\end{array}\frac{10}{11400}+\frac{459}{11400}+\frac{3264}{11400}+\frac{4760}{11400}=\frac{8493}{11400}=74.5%{\mathrm{\scriptsize~o}}}\end{array}$
那么任一张卡
因此,选择 B 选项。

48、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1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设华北分公司党员一共有 $\boldsymbol{\mathrm n}$ 人,那么华东有 $\mathrm{n-1}$ 人,华南有 $\mathrm{n}^{+4}$ 人。最后人数相等那么全部为( $\ln+\ln$ $-1{+}\mathrm{n}{+}4$ )÷ $3{=}\mathrm{n}+1$ ,可知华北增加了 1 人、华东增加了 2 人、华南减少了 3 人。
第三步,华东销售部原有 $\mathrm{X}$ 人,华北销售部的人数置换了 $\mathrm{X}$ 后增加了 2 人,说明华北比华东多 2 人,那么华北销售部原有 $\mathrm{x+2}$ 名党员。
因此,选择 D 选项。

49、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24%$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第二步,S2、S3 的面积相等,则边长也相等,那么右边三个正方形所围成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为 $\sqrt{2}$ 。可知 S2、S3 的边长为 1,那么面积也都是 1。S1 与面积为 3 的正方形围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一致、三个角都相等,则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斜边是 ,短直角边是 1(S2 的边长),那么由勾股定理长直角边即 S1 的边长是 ${\sqrt{3-1}}_{=}{\sqrt{2}}$ ,则 S1 的面积是 2。那么所求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和是 $2{+}1{+}1{=}4$ 。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S1 的边长明显小于面积为 3 的正方形的边长(直角边小于斜边),因此面积小于 3,可知总体和小于 5,只有 A符合题意。

5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4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
第二步,设甲、乙、丙三个品种分别购买了 x、y、 $\mathrm{_{Z}}$ 盒,那么由题意有 $28x+32y+33z=400$ 。由于盒数都是正整数且 $28\mathrm{{x}}$ 、 $32\mathrm{y}$ 、400 都是 4 的倍数,那么 $33z$ 必然是 4 的倍数,即 z 是 4 的倍数,只有 B 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 B 选项。

51、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4%$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属性特征不明显,优先考虑数量类。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每个图形都是立体图形且每个图形均由 6 个面组成,所以问号处应选择一个由 6 个面组成的立体图形,只有 A 项符合。
因此,选择 A 选项。

52、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4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结构相似,摆放比较奇怪,考虑静态位置连接性。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题干图形均为 1 部分且为点连接,只有 B 项符合。
因此,选择 B 选项。

53、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40%$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优先考虑样式类。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观察,没有明显规律,考虑竖向规律。
第一列中,图 1 与图 2 定义叠加得到图 3,规律为:白 $+$ 白 $=$ 空,黑 $^+$ 白 $=$ 黑,白 $^+$ 黑 $=$ 黑,白 $^+$ 空 $\underline{{\underline{{\mathbf{\Pi}}}}}$ 白,空 $+$ 白 $=$ 白,第二列符合上述规律,第三列用规律,只有 D 项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规律二:第一列中,图 1 与图 2 黑点叠加得到图 3,第二列符合上述规律,第三列图 1 与图 2 黑点叠加得到图 3,只有 D 项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54、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2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题干图形拼合而成的是。
第二步,分析选项。
观察图形特征,寻找平行等长边,将其拼合后得到如下图所示:

因此,选择 A 选项。

55、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4%$ ,易错项:B。
解析第一步,明确设问方式。
下列选项中与图中所给几何体不一致的是。
第二步,找规律。
观察四个选项的特殊面,3 层的小六面体在 2 个 2 层的中间,而 C 项在一侧,不一致。
因此,选择 C 选项。

56、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6%$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四面体折纸盒。展开图标号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分析选项。

A 项:题干面 3 画箭头如图所示,箭头右侧为面 2,选项箭头左侧为面 2,排除;
B 项:面 $\textcircled{2}$ 和面 $\textcircled{3}$ 的相临位置关系及图案特征与展开图一致,正确;
C 项:题干面 3 和面 4 公共边的一端引出 2 条线,选项公共边的两端各引出 1 条线,排除;
D 项:题干面 1 和面 4 公共边的两端分别引出 1 条虚线和 1 条实线,选项公共边的一端引出 1 条虚线和 1 条实线,排除;
因此,选择 B 选项。

57、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3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组成不同,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图形直角特征明显,考虑数直角。
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
$\textcircled{1}\textcircled{3}\textcircled{6}$ 中,直角的个数均为 1, $\textcircled{2}\textcircled{4}\textcircled{5}$ 中,直角的个数均为 2,分为两组。
因此,选择 A 选项。

58、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组成不同,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
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
图形中出现了五角星的变形图,考虑笔画数, $\textcircled{1}\textcircled{4}\textcircled{6}$ 都是两笔画图形, $\textcircled{2}\textcircled{3}\textcircled{5}$ 都是一笔画图形,分为两组。
因此,选择 B 选项。

59、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6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比较规整,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
$\textcircled{1}\textcircled{3}\textcircled{6}$ 都是轴对称图形, $\textcircled{2}\textcircled{4}\textcircled{5}$ 既是轴对称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分为两组。
因此,选择 D 选项。

6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4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自身都可以看出明显的时针方向,考虑旋转。
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
每个图形都可以看成几个相同的图案组成,且从中心向外有不同的方向,其中 $\textcircled{1}\textcircled{3}\textcircled{4}$ 从图形的中心向外部沿着图形的形状画时针是逆时针, $\textcircled{2}\textcircled{5}\textcircled{6}$ 从图形的中心向外沿着图形的形状画时针是顺时针,分为两组。
因此,选择 B 选项。

61、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0%$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通过提供强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进行说服。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产品的特点和价格信息属于“强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说明了产品的性价比,符合定义;
B 项:聚会等热闹的场景是可能会喝啤酒的场景,体现的是视觉形象,不属于“强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不符合定义;
C 项:推广员的说法只是借用了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例子,用鸡蛋和篮子的关系来让客户更容易理解,不符合“提供强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不符合定义;
D 项:让球星带耳机出现在大众前是一种宣传手段,给人带来的是视觉形象,而不是“提供强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A 选项。

62、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83%,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对于那些未能完成的事项的记忆有时会比对已完成事项记忆更好的现象。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作业属于未完成的事项,踢完球之后把写作业的事情忘了,不符合“对于那些未能完成的事项比对已完成

事项记忆更好”,不符合定义;

B 项:电影的开场是没有被看到的,事后对于这部电影的情节记忆犹新的部分应该是已经看到的部分,不符合“对未完成的事项记忆更好”,不符合定义;
C 项:电视剧是未完成的事项,至今还对电视剧念念不忘符合“对未完成的事项记忆更好”,符合定义;
D 项:成员感受到的是遗憾,不明确是否在记忆方面对这个项目是否记忆更好,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C 选项。

63、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3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为了达到为社会团体的准则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做出的侵犯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两人因纠纷打架不符合“为了达到为社会团体的准则所能接受的目的”,且打架斗殴不符合“社会认可的方式”,不符合定义;
B 项:家长体罚孩子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而不是“为了达到为社会团体的准则所能接受的目的”,且罚站不是“社会认可的方式”,不符合定义;
C 项:李女士打伤坏人是为了阻止坏人继续侵犯她,而不是“为了达到为社会团体的准则所能接受的目的”,不符合定义;
D 项:抓住小偷符合“社会团体的准则所能接受的目的”,将小偷扭送至派出所符合“社会认可的方式”,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D 选项。

64、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95%$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亭子属于实物,不属于“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不符合定义;
B 项:读《沁园春·雪》在脑海中呈现雪景图,《沁园春·雪》属于言语描述,符合“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过程”,符合定义;
C 项:鲁迅根据自己的记忆塑造少年闰土,不属于“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过程”,不符合定义;
D 项:《雀之灵》舞蹈不属于“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B 选项。

65、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1%$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普雷马克原理是指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或者用个体喜欢做的事情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刺激其做出他们本身不喜欢的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看动画片是小朵喜欢的事情,通过看动画刺激小朵练习钢琴,属于“用个体喜欢做的事情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刺激其做出他们本身不喜欢的行为”,符合定义;

B 项:小明不想做家务就故意拖延作业时间,是小明自身的行为选择,不涉及强化行为,不属于“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或者用个体喜欢做的事情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刺激其做出他们本身不喜欢的行为”不符合定义;

C 项:全勤奖是对于员工的奖励,是一种被动的奖励,而非是“个体喜欢做的事情”,不符合定义;

D 项:坚持锻炼和节食不能明确频率高低和个体是否喜欢,不属于“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或者用个体喜欢做的事情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刺激其做出他们本身不喜欢的行为”,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A 选项。

66、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1%$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自我应验效应指的是原先错误的期望引起把这个错误的期望变成现实的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小金对舞蹈不感兴趣但父母坚持花了大量心血培养她,属于“错误的期望”,但最终小金表现平平,不符合“错误的期望变成现实”,不符合定义;
B 项:小林本身就酷爱足球,父母栽培他不属于“错误的期望”,不符合定义;
C 项:小李是某画家的养女,但老师对收养不知情认为她应该有艺术天赋,符合“错误的期望”,小李最终成为一名画家符合“错误的期望变成现实”,符合定义;
D 项:由于小南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以父母期望他考上名牌大学,不属于“错误的期望”,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 C 选项。

67、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1%$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防御机制中的投射作用是指将自己行为中不为社会认可的部分加诸他人,藉以减少自己因此而产生的焦虑。
第三步,辨析选项。

项:小王销售业绩垫底是其个人业务能力问题而非“自己行为中不为社会认可的部分”,不符合定义;B 项:某小贩缺斤少两,辩解其他小贩也是如此,属于“将自己行为中不为社会认可的部分加诸他人,藉以减少自己因此而产生的焦虑”,符合定义;C 项:某考生作弊被批评教育但不以为然,认为其他人也都作弊,属于“将自己行为中不为社会认可的部分加诸他人,藉以减少自己因此而产生的焦虑”,符合定义;D 项:某老板克扣工资,还狡辩其他资本家也都榨取剩余价值,属于“将自己行为中不为社会认可的部分加诸他人,藉以减少自己因此而产生的焦虑”,符合定义。因此,选择 A 选项。

68、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91%$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小玲加班是主动的,不属于“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不符合定义;
B 项:小丽推延结婚是因为小鹏破产,而非是“自我调节失败”,不属于“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不符合定义;
C 项:老李决定戒烟后复吸,反复若干次,最后放弃戒烟,是因为自制力不强无法控制吸烟的欲望,而非“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不符合定义;D 项:小美约定了交稿日期但迟迟不愿动笔,总想着明天做,属于“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D 选项。

69、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9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社会比较同化效应指的是当个体与比自己境况好的对象进行比较时,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和比自己境况好的人一样好,进而提高对自己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而当个体与比自己境况差的个体进行比较时,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和比自己境况差的人一样差,进而降低对自己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癌症病人看到病情比自己更严重的病人时,属于“当个体与比自己境况差的个体进行比较时”,但庆幸自己的处境并非最差,不属于“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和比自己境况差的人一样差”,不符合定义;B 项:小杰和小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可见两人的学习成绩差不多,两人境况不存在好差之分,不符合定义;C 项:小宁看到重点高中的同学非常优秀,属于“当个体与比自己境况好的对象进行比较时”,但小宁自渐形秽,不属于“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和比自己境况好的人一样好,进而提高对自己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不符合定义;D 项:小威听了师兄师姐的优秀事迹报告后,属于“当个体与比自己境况好的对象进行比较时”,觉得自己也可以变得那么优秀,属于“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和比自己境况好的人一样好,进而提高对自己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D 选项。

70、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多定义,找关键信息。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
随意注意指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第三步,辨析选项。

$\textcircled{1}$ 小张在切菜的同时,还可以看电视剧,属于“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涉及随意后注意。
$\textcircled{2}$ 小明听老师讲课同时还能记笔记,属于“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涉及随意注意。
$\textcircled{3}$ 大家不约而同抬头看向忽然闯进安静课堂的人,属于“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涉及不随意注意。
因此,选择 D 选项。

71、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96%$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懒惰”可能导致“失败”,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积分”与“兑换”属于主谓关系,排除;
B 项:“昏迷”与“晕倒”都指意识丧失,只是时间长短的不同,二者不属于因果对应关系,排除;
C 项:“运筹”是指对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最优解决方案,“运筹”有助于“决战”时做决策,二者对应方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D 项:“犯罪”可能导致“坐牢”,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72、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欧体”是“书法”字体,二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B 项:“蟠桃园”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C 项:“专著”指的是针对某一专门研究题材的,是“著作”的别称,“著作”与“专著”属于全同关系,排除;
D 项:“知网”是知识发现“网络”平台,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7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6%$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手足”比喻兄弟,而“手”与“足”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存在一词多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江湖”泛指四方各地,而“江”与“湖”指不同的水体,存在一词多义,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 项:“巨大”指(规模、数量等)很大,不存在一词多义,排除;
C 项:“拉扯”指拉,不存在一词多义,排除;
D 项:“给予”指给,使对方有所得,不存在一词多义,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74、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8%$ ,易错项:C。

解析

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 项:“雨林”是雨量甚多的生物区系,“丛林”侧重于以草本植物为主体,木本植物为副体的生物群落,二者属于并列关系,“驾驶员”驾驶“轿车”,二者属于主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 项:“猛虎”与“丛林”属于地点对应关系,“司机”是火车、汽车、电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上的“驾驶员”,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 项:“树木”与“丛林”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乘客”与“驾驶员”是交通工具上的不同的主体,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 项:“伐木工”与“丛林”属于主宾关系,“驾驶员”与“邮轮”属于主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 D 选项。

75、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7%$ ,易错项:A。

解析

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 项:“烤箱”与“微波炉”属于并列关系,“纸张”与“书本”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 项:在“烤箱”里烤“面包”,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报纸”与“书本”属于不同的阅读载体,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 项:在“烤箱”里烤“蛋糕”,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在“印刷厂”里印刷“书本”, 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 项:“烤箱”是“炊具”,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从“书本”中获得“知识”,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76、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93%$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出现“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有创造力的工作,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比如科学、文艺、育儿、养老、教师等工作,相比较现在而言,反而会逆势上扬,成为将来的热门。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无关选项。指出在某些工作中人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处理大批数据的工作”不是有创造力的工作,与论点无关,无法加强。
B 项:无关选项。没有指出要代替的是否是有创造力的工作,与论点无关,无法加强。
C 项:增加反向论据。指出人工智能可以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可以削弱。
D 项:增加论据。指出情感是智能无法取代的,可以加强。

因此,选择 D 选项。

77、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59%$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出现“除……外,均能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想靠着珍珠去美白是不太现实的。
论据:碳酸钙是珍珠的主要成分,占珍珠比例的百分之九十。但是,想用皮肤来吸收碳酸钙,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皮肤有多层结构,固体的珍珠粉很难渗入。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增加反向论据。指出现代技术可以让皮肤吸入珍珠粉,所以可以用珍珠美白,可以削弱。
B 项:增加反向论据。举例说明珍珠粉可以使皮肤白皙,可以削弱。
C 项:无关选项。指出珍珠粉能延缓衰老,与论点无关。
D 项:增加反向论据。指出珍珠粉中的牛磺酸具有加强巨噬细胞的能力,可以加强对黑色素的降解,可以削弱。
因此,选择 C 选项。78、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英国女人特别迷恋高跟鞋。
论据:2012 年这些英国女性用在买鞋上的花销达到了 35 亿英镑等。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英国女性“爱收藏”,与论据中的“买来的鞋子有 2/3 从未穿过”表述一致,说明的确迷恋高跟鞋,具有加强作用。
B 项:不明确项。该项只是比较了男性和女生鞋子的数量,但是无法确定女性拥有鞋子的绝对量,无法必然说明女性“迷恋高跟鞋”,不具有加强作用。
C 项:不明确项。该项只是比较了英国女性对高跟鞋的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倾向,无法必然说明女性“迷恋高跟鞋”,不具有加强作用。
D 项:不明确项。该项只是说明每个月购买穿戴用品金额占工资的一半,无法必然说明女性“迷恋高跟鞋”,不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 A 选项。

79、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6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这样的“金鱼物理学”可以是正确的。
论据:这些物理学定律能够解释和描述金鱼们透过鱼缸所观察到的外部世界,这些定律甚至还能够正确预言外部世界的新现象。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在“金鱼物理学”下观察到的现象,与其是否正确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 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物理学理论正确与否与反复验证有关,但是题干并未提及“金鱼物理学”是否有反复验证,论题不一致,排除。
C 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我们的实在图形也可能是不真实的,与“金鱼物理学”是否正确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 项:建立联系。论据提到“金鱼物理学”能够解释和描述金鱼们透过鱼缸所观察到的外部世界,即与观察者的观测是吻合的,同时该项指出符合这种情况则这个理论就是正确的,该项建立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属于前提。
因此,选择 D 选项。8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43%$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葡萄酒具有保健功效。
论据:白藜芦醇具有明显的软化血管作用,可以抗血栓,对冠心病、高血脂有防治作用。而葡萄生长过程中,为防止灰色霉菌感染导致葡萄腐烂,会产生白藜芦醇。在葡萄酒发酵生产过程中,由于葡萄汁酶的作用,酒中白藜芦醇的数量明显增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在理论上喝葡萄酒还是有软化血管的作用的,具有加强作用。
B 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因为酒精饮料中含有乙醇,会降低饮用者的寿命,故不具有保健功效,具有削弱作用。
C 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饮用葡萄酒会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说明具有保健作用,具有加强作用。
D 项:不明确项。该项只是指出还需要大规模的人体试验,但是并不确定最终结果如何,不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 B 选项。81、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5%$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中的关联词“如果……就……”,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textcircled{1}$ 小张不在国家机关工作 $\twoheadrightarrow$ 失去晋职深造机会
$\textcircled{2}$ 小张不在民营企业工作 $\twoheadrightarrow$ 不能提高工资收入
$\textcircled{3}\textcircled{7}$ (国家机关工作且民营企业工作) $=^{–}$ 国家机关工作或¬民营企业工作
$\textcircled{4}$ 小张不能提高工资收入 $\twoheadrightarrow$ 买不起婚房
$\textcircled{5}$ 小张买不起婚房 $\twoheadrightarrow$ 不结婚
$\textcircled{6}$ 小张结婚了
将 $\textcircled{2}\textcircled{4}\textcircled{5}$ 递推可得: $\textcircled{7}$ 小张不在民营企业工作 $\twoheadrightarrow$ 不结婚
第三步,进行推理。
$\textcircled{6}$ 是对 $\textcircled{7}$ 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得到:在民营企业工作,排除 B 项;
“在民营企业工作”是对 $\textcircled{3}$ 或关系一部分的否定,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小张不在国家机关工作。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C 项:根据“小张不在国家机关工作”是对 $\textcircled{1}$ 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失去晋职深造机会,排除;D 项:题干并未提及小张女朋友的父母是否会因为小张购买了婚房而改变想法,排除。
82、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5%$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目前 A 国地区 GDP 汇总数据与全国 GDP 数据也存在一定差距,这在统计实践上是可以接受的。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该国统计工作与其他国家的差异,而论点讨论的是“A 国地区 GDP 汇总数据和全国 GDP 数据的差异”,论题不一致,排除。
B 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某些”地区 GDP 存在弄虚作假等失真情况,但这些地区是否包括 A 地区并不确定,不具有加强作用。
C 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该国地区 GDP 与全国 GDP 数据在计算方法上不同,即论点中的差距是可以接受的,具有加强作用。
D 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该国所辖地区的数量,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83、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A。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政府应考虑降低物业专项维修基金的缴存标准。。
论据:某市物业专项维修基金强制缴存工作已经执行了近 20 年,实现资金归集总额近 200 亿元,去年全年增值

收益 10 亿元,而去年一年被使用的维修基金只有 4000 万元。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是否公平”,而论点讨论的是“是否应降低缴存标准”,论题不一致,排除。B 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维修基金的公共收益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而论点讨论的是“是否应降低缴存标准”,论题不一致,排除。
C 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如果解决流程繁琐的问题,而论点讨论的是“是否应降低缴存标准”,论题不一致,排除。
D 项:增加反向论证。该项指出大部分楼宇尚处在保修期内,所以维修基金被使用的少,等保修期过了可能会需要大量的维修基金,因此不能仅根据去年维修基金使用少,就认为应降低物业专项维修基金的缴存标准,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 D 选项。
84、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2%$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特征及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题干并未提及餐厅营业额的变化,无法推出;
B 项:题干只是提到一次性塑料餐盒的数量逐年下降,不必然推出非一次性餐盒的使用量不断上升,无法推出;C 项:题干指出餐厅每使用一个一次性塑料餐盒就要缴纳 2 元的处理费,根据“一次性塑料餐盒的数量逐年下降”可以得到该市一次性塑料餐盒处理费的收入不断减少,可以推出;
D 项:题干并未提及对餐厅利润的影响,无法推出。
因此,选择 C 选项。
85、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6%$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具有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本题的问法是“根据下列哪项能够推出六号选手的名次比一号选手的名次低”,已知的条件如下:
$\textcircled{1}2$ 号 $\zeta1$ 号 $\times4$ 号;
$\textcircled{2}3$ 号 $\times2$ 号;
$\textcircled{3}3$ 号<5 号<4 号;
整理上述已知条件可得: $\textcircled{4}3$ 号 $\times2$ 号 $\zeta1$ 号 $\times4$ 号,5 号的位置不确定,结合问法,利用代入法解题:
代入 A 项:6 号 $\times2$ 号,结合 $\textcircled{4}$ ,可得 6 号 $\zeta1$ 号,符合问法;
代入 B 项:3 号<6 号,结合 $\textcircled{4}$ ,无法必然得到 6 号<1 号,排除;
代入 C 项:6 号 $\times4$ 号,结合 $\textcircled{4}$ ,无法必然得到 6 号 $\zeta1$ 号,排除;
代入 D 项:5 号 $\zeta6$ 号,由于 5 号的位置不确定,无法必然得到 6 号<1 号,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86、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6%$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间隔基期量计算。第二步,定位第一段文字材料,“(201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1195 元,比上年增长 $8,2%$ ,增长率比 2014 年下降 0.8 个百分点”。
第三步,根据间隔增长率公式 $\mathrm{R}{=}\mathrm{r}{1}+\mathrm{r}{2}+\mathrm{r}{1}\times\mathrm{r}{2}$ , $\mathrm{r_{1}=8,2%}$ , $\mathbf{r}_{2}=8,2%+0,8%=9%$ ,则 201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现期量
配收入相比于 2013 年的增长率 $\mathrm{R}{=}8.2%{+}9%{+}8.2%\times9%{=}17.2%{+}0.74%\approx18%$ 。根据间隔基期量= $1+\mathrm{R}$ ,2013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frac{31195}{1+18%}=\frac{31195}{1.18}$ ,直除首两位商 26。
因此,选择 C 选项。

87、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文字材料,“(2015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 $8,9%$ ……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比上年增长 $7,2%$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 $7.1%$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 $10,0%$ ”。第三步,直接读数可得,2015 年同比增长最快的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0.0%$ )。因此,选择 D 选项。

88、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5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二段文字材料,“2015 年,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 35361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36 万人,比 2013 年末增加 3133 万人”。第三步,根据基期量 $\asymp$ 现期量-增长量,可得 2014 年末 $=2015$ 年末-1236,2013 年末 $=2015$ 年末-3133,则 2014年相比于 2013 年的增长量 ${\mathrm{\ddot{=}2014}}$ 年末-2013 年末 $\underline{{\underline{{\mathbf{\Pi}}}}}$ (2015 年末-1236)-(2015 年末-3133) $=3133$ -1236。

增长量第四步,根据增长率 $\underline{{\underline{{\mathbf{\Pi}}}}}$ ,及选项数据出现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分子分母皆为减法计算,将最大数据截取前三位,其余数据舍相同处理,代入数据可得 ${\frac{31-12}{354-31}}={\frac{19}{323}}$ ,直除首两位商 58,与 D 选项最为接近。因此,选择 D 选项。

89、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比重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二段文字材料,“(2015 年)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 66570 万人,增加 6823 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 37675 万人,增加 6225 万人”。

部分量第三步,根据比重 $=$ ,及选项数据出现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分子分母皆为减法计算,将最大数据截取前三位,其余数据舍相同处理,代入数据可得 ${\frac{377-62}{666-68}}={\frac{315}{598}}$ ,直除首两位商 52,与 B 选项最为接近。因此,选择 B 选项。

90、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3%$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基期量比较。定位第二段文字材料,“(2015 年)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 21404 万人,增加 76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 17769 万人,增加 730 万人”。根据基期量 $=$ 现期量-增长量,及比较类题目数据截取前三位,加减法考虑截位舍相同处理数据,可得 2014 年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214-8{=}206{>}2014$ 年参加生育保险人数 $178-7=171$ ,正确。B 选项,增长率计算。定位第二段文字材料,“(2015 年)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 17326 万人,增加 283 万人”

B选项,增长率计算。定位第二段文字材料, (2015年)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7326万人,增加283万人”;根据增长率 $\underline{{\underline{{\mathbf{\Pi}}}}}$ 增长量 ,分母减法计算将最大数据保留前三位,其余数据舍相同处理,代入数据 ${\frac{283}{173-3}}={\frac{283}{170}}$ ,直除首位只能商 1,说明增长率不到 $2%$ ,错误。
C 选项,增长量比较,定位第二段文字材料,“(2015 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 50472 万人,增加365 万人,比 2013 年末增加 772 万人”,根据基期量 $\asymp.$ 现期量-增长量,可得 2014 年末 $=2015$ 年末-365,2013年末 $=2015$ 年末-772,则 2014 年相比于 2013 年的增长量 ${\mathrm{\ddot{=}2014}}$ 年末-2013 年末 $\underline{{\underline{{\mathbf{\Pi}}}}}$ (2015 年末-365)-(2015年末-772) $=772-365=407$ ,则 2015 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同比增量(365 万人)低于 2014 年(407万人),错误。
D 选项,求比重。定位第一段文字材料,“(201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1195 元……城镇居民人均消部分量
费支出为 21392 元”,根据比重 $\underline{{\underline{{\mathbf{\Pi}}}}}$ ,可得 2015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金额不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21392 2
重为 $\overline{{31195}}\approx68.6%>\overline{{3}}$ ,错误。

因此,选择 A 选项。

91、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0%$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部分量。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可知,“截至 2017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 77640 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 $27,0%$ ”。
第三步,根据部分量 $\asymp$ 比重 $\times$ 整体量,选项首两位相同,考虑精确计算不处理数据,代入数据可得, $77640\times27%$ $>77000\times27%{=}20790$ ,仅 D 选项符合高于 20790 万人。
因此,选择 D 选项。

92、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比较。第二步,定位表 2。

现期量-基期量

第三步,解法一:根据 ,国有企业 2017 年比 2012 年下降,增长率为负,其余选项增长率均为正,排除 C 选项。计算后比较类题目,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减法计算考虑截位舍相同,则各经济类型的增长率分别为:私营企业 ${\frac{1333-756}{756}}={\frac{577}{756}}>70%$ ,有限责任公司 $\frac{637-379}{379}=\frac{258}{379}<70%$ ,股份有限公司 $\frac{185-124}{124}=\frac{61}{124}<50%$ ,比较可知私营企业的增长率最大。
因此,选择 A 选项。
现期量 现期量
解法二:根据增长率 ,“ ”这个比值越高则增长率越大,四个选项中比值最高的是“私营企业”(最接近 2 倍),其余均远低于 2 倍,则私营企业的增长率最大。
因此,选择 A 选项。

93、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2%$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表 2 可知,2017 年末,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全国城镇就业人员依次为 6064 万人、406 万人、42462 万人。

部分量第三步,根据比重 $=$ ,选项出现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可将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加法计算考虑截位舍相同,代入数据可得 ${\frac{61+4}{425}}={\frac{65}{425}}$ ,直除首两位商 15(或略大于 $\frac{1}{7}\approx14.3%$ ,B 选项符合)。因此,选择 B 选项。

94、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比重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 1 中“就业人员”与“第三产业”所在行。

部分量第三步,解法一:根据比重 $=$ ,计算后比较类题目,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考虑截位舍相同(保296 314 328 338证量级不变),代入数据可得各年份的比重分别为: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直除首两位分别为 38、40、42、43,则 2016 年的占比最大。因此,选择 D 选项。

解法二:四个选项量级一致,直除首位分别商 3、4、4、4,排除 A 选项,BCD 选项根据差分法进行比较:2015314 328 14 314 328 314年 和 2014 年 ,差分数( ) $>$ 小分数( ),则 ${\overline{{775}}}>{\overline{{773}}}$ ,则 2015 年比重大于 2014 年;2016

328 338 10 328 338 328年 和 2015 年 ,差分数( ) $>$ 小分数( ),则 ${\overline{{776}}}>{\overline{{775}}}$ ,则 2016 年比重大于 2015 年。则2016 年的占比最大。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差分法:分子分母都略大的分数为大分数,分子分母均略小的分数为小分数,若差分数 $>$ 小分数,则大分数 $>$ 小分数。

95、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直接读数。定位表 2 中的“有限责任公司”所在行,2015 年(6389) $>2016$ 年(6381)>2017年(6367),未实现逐年递增,错误。
B 选项,减少量计算。定位表 1 中的“第二产业”所在行。根据减少量 $\because$ 基期量-现期量,2016 年,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 2012 年减少 $23241-22350{=}891$ (万人),未超过 1000 万人,错误。
C 选项,现期比重计算。定位文字材料可知,“2017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 28652 万人,比上年增加 481 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 17185 万人”, $17185<28652\times80%$ ,占比不足 $80%$ ,错误。
D 选项,增长量做差比较,定位表 2 中的“城镇就业人员”所在行,根据增长量 $\varprojlim_{\cdot}$ 现期量减基期量,减法计算可将数据截位舍相同处理,则 2013—2017 年增长量依次为: $38240-37100=1140$ 、39310-38240=1070、40410-$39310{=}1100$ 、 $41430-39310=1020$ 、 $42460-41430=1030$ ,则 2013 年增长的最多,正确。
因此,选择 D 选项。

96、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
第三步,读数可知,三年增长率均超过 $6%$ 的指标有: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全国旅游业对 GDP 的综合贡献,共 4 个。
因此,选择 C 选项。

97、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0%$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
第三步, $10.7%\approx9.5$ ,根据增长量计算 $\mathrm{n}^{+1}$ 原则,2015 年增长量为: ${\frac{4.13}{9.5+1}}={\frac{4.13}{10.5}}\approx0.39$ (万亿元),根据增长量 $\ddot{}=$ 现期量-基期量,可得 2016 年增长量为 $4.69-4.13{=}0.56($ 万亿元),2017年增长量为 $5.40-4.69{=}0.71$ (万亿元)。根据平均数 ,则三年均值为 总数 $\frac{0.39+0.56+0.71}{3}=\frac{1.66}{3}\approx0.55$ (万亿元) $=5500$ 亿元,在 B 选项范围内。
因此,选择 B 选项。

98、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增长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

第三步,根据平均数 及增长量 $\ddot{}=$ 现期量-基期量,将分母简单取整,则代入数据可得,2017 年,国内旅游平均每人次创造旅游收入与 2015 年相比, ${\frac{4.57\times10^{4}}{50}}-{\frac{3.42\times10^{4}}{40}}=914-855=59$ (元),增长 59 元,即增加不到 100 元。
因此,选择 A 选项。

99、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

后 出境旅游花费第三步,根据平均数 ,出境旅游平均每人次花费 ,根据两期平均数比较口诀,分子增速高于分母增速,平均数上升,2015 年出境旅游花费同比增速 a( $16,6%$ ) $>$ 出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速 b( $9,3%$ ),则 2015 年出境旅游平均每人次花费高于 2014 年,排除 A 选项;2015—2017 年出境旅游平均每人次花费分别为1045 1098 1152.9, , ,直除首位分别商 8,9,8,则出境旅游平均每人次花费最高的是 2016 年。因此,选择 C 选项。100、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9%$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第二步,A 选项,简单计算中的和差类。定位表格材料,2016 年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速为 $3,0%$ ,2015 年同比增速为 $4,7%$ , $3,0%-4.7%{=}-1.7%$ ,即 2016 年入境旅游人数增速比 2015 年低 1.7 个百分点,正确。B 选项,现期比重计算。定位表格材料,2017 年直接就业 2825 万人,直接和间接就业 7990 万人,根据比重,代入数据可得 部分量 $\frac{2825}{7990}>30%$ ,超过 $30%$ ,错误。C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表格材料“全国旅游业对 GDP 的综合贡献”,2017 年同比增速( $11.5%)<2016$ 年同比增速( $11,6%$ ),同比增速并非逐年增大,错误。D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表格材料,2016 年出境旅游花费同比增速( $5.1%$ ) $<$ 国际旅游收入同比增速( $5,6%$ ),错误。因此,选择 A 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