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1.C[解析] 前两项相加之和为第三项, $1+1{=}2$ , $_{1+2=3}$ , $2+3=5$ , $3+5{=}8$ , $ 5{+}8{=}13$ ,故答案为

2.C[解析] $3{=}1\times3$ , $10{=}2\times5$ , $21{=}3\times7$ , $36{=}4\times9$ , $55{=}5\times11$ ,下一项显然应为 $6\times13$ ,即78,故答案为 C。

3.D[解析] 原数列可重新变形为: ${\frac{3}{2}},{\frac{4}{2}},{\frac{7}{2}},{\frac{11}{2}}$ ,后项减去前项,差依次为 ${\frac{1}{2}},{\frac{3}{2}},{\frac{4}{2}}.$ 构成和数列,所以下一项的底数应为 $\frac{7}{2}$ ,所缺项即为 11 + 7 , 结果为 9,故答案为 D。

4.D[解析] $37-31=6,41-37=4,43-41=2$ ,猜测下一项可能为 0(等差数列),也可能为 4(对称数列)。根据选项确定,如为 0,则空缺项应为 43,无正确答案;如为 4,则空缺项为 47,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D}$ 。

5.C[解析] 各项重新变形后,底数为 $5\times1$ , $5\times11$ , $5\times11\times11$ , $5\times11\times11\times11$ ,所以下一项应为 $5\times11\times11\times11\times11$ ,即为 C。

二、数学运算

6.A[解析] 尾数计算法。 $7{+}2{+}6{+}8{+}7$ ,尾数应为 0,故答案为 A。

7.D[解析] 尾数法、代入法结合。根据四个数之和尾数为 3,排除 B。根据甲的 2 倍加 8等于丙的 4 倍,代入其余各项的值,可知 A、C 均错误。故答案为 $\mathrm{D}$ 。

8.D[解析] 设固定完成的时间为 $\mathbf{n}_{\cdot}$ ,列方程,得: $140\times~\left({\mathrm{n}}{-}3\right)=120\times~\left({\mathrm{n}}{+}3\right)$ ,解得 $\scriptstyle\mathrm{n}=39$ ,故正确答案为 D。

9.C[解析] 锯 4 段,需要锯 3 次,因此每次 8 分钟,锯 8 段,需要锯 7 次,共计 56 分钟,答案为 C。

  1. D[解一] 根据题意可以判定三人挣钱的数目大小比为:甲 $>\mathcal{Z}.>$ 丙,所以只能选择 C 或D。而 C 的比例显然不能被 48 整除,所以只能选择 D。

[解二] 甲 $+$ (甲-4) $^+$ (甲-8) $=48$ 甲 $=20$ 万元, $Z=16$ 万元,丙 $=12$ 万元。

甲∶乙∶丙 $=5:4:3$ 。

  1. C[解析] 盒子的表面是: $2\times$ ( $20\times8+20\times2+2\times8)=432.$ 纸张的面积必须比盒子面积大才能完全包住盒子,计算四个选项的面积,只有 C 大于 432,故正确答案为 C。

  2. A[解析] 会说英语的人数为 $120\times40%+120\times60%\times25%{=}66$ ,故答案为 A。

  3. C[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大号衬衫 50 件,小号衬衫 50 件,白衬衫 25 件,蓝衬衫 75件,现有大号白衬衫 10 件,意味着小号白衬衫为 $25{\cdot}10{=}15$ (件),则小号蓝衬衫为 $50-15{=}35$ (件)。故正确答案为 C。

  4. A[解析] 由题意知第一次没及格的是 6 人,第二次没及格的是 8 人,而两次都没有及格的是 4 人,则有过不及格的人数为 $6{+}8{-}4{=}10$ ,那么两次都及格的应该是 $32\cdot10{=}22$ (人),故正确

答案为 A。

  1. B[解析] 科学计数法的运算规则。正确答案为 B。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语句表达

  1. A[解析] “没有锁”在这里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两个:一个是门上本身没有锁这个东西,另一个是门有锁但没有被人锁住。

  2. D[解析] A 项可以理解为自信,也可以理解为相信同一个阵营的人;B 项可以理解为最后出席会议的是教授,也可以理解为最后出席的是弟子;C 项可以理解为我和小王一起去打球,也可以理解为我去打球,小王去做别的。只有 D 项没有歧义,故选 D。

  3. C[解析] A 项条件错误,本意是说“放在首位”是“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的条件,但这里却将“家庭和学校教育”做了主语,可改为:“只有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将孩子的自主精神放在首位,才能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B 项缺谓语动词,在“首先”或“将”的前面加“应该”或“要”,D 项语义重复,“首先”和“首位”意思重复。

  4. A[解析] B 项介词“对于”多余,删除;C 项“无论”与“毫无例外”重复,删除后者;D 项展出的后面不能接“神话和童话故事”。

  5. C[解析] A 项“召集”不能接“常委会”,应改为“召集常委”或“召开常委会”,另外“和”多余,应删除;B 项“新产品、新工艺”不能搭配“研制”,只能用“开发”;D 项“由于”和“反而”搭配不当,可将“反而”改为“结果”。

21.D[解析」A项“推广”后所接宾语不当,应改为:“为了全面推广利用……喂猪的技术";B 项句式杂糅,应在“就”的前面加“他”;C 项两面对一面,“高低”后面应该是“增减”,而不是“增加”。故正确答案为 D。

  1. C[解析] C 项句式杂糅,在“会”的前面加“水”,否则就成了水温将盖顶开。

  2. A[解析] B 项“查实”与“事实”搭配不当,将“查实”改为“查清”,C 项“超出意料之外”表述有误,去掉“之外”,D 项“明确……都是违法行为”表述不当,应改为“明确规定发放、使用各类……都是违法行为”。

  3. C[解析] C 项应改为“航空兵面对着……防空系统完善的制约”。

  4. D[解析] D 项“只”多余,加上后发生错误,“不只是”与“而是”不能搭配,与之搭配的是“还是”。

二、阅读理解

  1. D[解析] A 项错误,转基因作物与环境没有关系,是人工所为;B 项错误,转基因作物是人工形成的,其基因不能自发产生;C 项错误,转基因作物和杂交作物没有关系。故正确选项为 D。

  2. C[解析] 根据 $\textcircled{1}\textcircled{2}$ 之间的破折号可知, $\textcircled{1}\textcircled{2}$ 概念相同,但 $\textcircled{2}$ 的外延大于 $\textcircled{1}$ ,A 项正确。$\textcircled{3}$ 是对 $\textcircled{1}$ 的举例说明,对 $\textcircled{1}$ 起到解释作用,因而 $\textcircled{1}\textcircled{3}$ 概念相同, $\textcircled{1}$ 包含 $\textcircled{3}$ ,B 项正确。由文段末句“借助萤火虫的发光基因,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可知“这一难题”指代“植物光合作用节律用常规方法难以检测”。再由“鉴定出第一个植物生物钟基因”可知 $\textcircled{3}\textcircled{4}$ 概念等同,D 项正确,C项不正确。

  3. C[解析] 需找离“它”最近的概念,很明显是狭义环境文化。故答案为 C。

  4. D[解析] 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或者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者违背自己的意见,前者表明自愿
    接受,后者表明被迫服从,所以答案为 D。A、B、C 三项文段并未论及。30. D[解析] 文段结尾予以点题,说明该段的中心是“罗斯福咖啡”一词的来历。31. B[解析] 住房商品化以后,仍然会出现新的不合理现象,政府决不能撒手不管,所以在
    住房商品化过程中仍然需要政府干预。正确答案为 B。32. A[解析] A 项正确,“汉桂”有 1700 多年历史,说明我国栽种桂花至少有 1700 多年历
    史;B 项错误,桂花在我国西南、中南原产,并不能说明在这两个地区栽种得多;C 项错误,“汉
    桂”并未入诗;D项错误,《九歌》最早出现了以桂入诗的诗句,但并不是说《九歌》是最早的诗
    词。故正确答案为 A。33. C[解析] 文段明确指出效率应该放在第一位,且公平只是相对的,说明不应该片面追求
    公平,正确答案为 C。34. A[解析] 如果标明“不得转载”,那么网站就不能转载,如果未标“不得转载”,那么网
    站也必须在支付报酬后才能转载,充分表现了网络作品受到有关著作权法律的保护。故选 A。35.B[解析]分析该短语,主干是“未发现电波源”,“具有已接受讯号特征”是对“电波源”
    的修饰,故答案为 B。36. C[解析] 根据原文知原先晶格原子排列紧密,高温后,原子活跃起来,结合力下降,因
    此金属的形状易于改变,也就是可塑性加强。故选 C。37. A[解析] B 项错误,伸长率常可达到 $500%{\sim}2000%$ ,只有个别的才能达到 $600%$ ;C
    项错误,超塑金属必须在高温下才会变得易于成型;D 项错误,超塑金属在高温下,只是晶格原
    子活跃起来,原子间结合力下降,从而可塑性增强,而不是没有了微细晶粒。故正确答案为 A。实际上 A 项也存在问题,超塑性出现根据首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另一种是添加某些
    元素,只是下文都在讲高温,故此勉强选 A。38. D[解析] D 项在为文中并没有提及,根据文章,我们知道目前超塑加工还只是在航天航
    空领域、成型工艺加工领域内应用,其他领域中有没有用到并不知道,所以 D 项不符合文意。39. C[解析] 用新的复合材料加强飞机上的衬板,可以使机翼的刚度提高 $50%$ ,至于制造
    整个飞机后,飞机整体刚度是多少并没有提及,所以 C 项不正确。40. B[解析] B 项文中未提及,不能确定真假,故不符合文意。正确答案为 B。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事件排序

  1. B[解析] 本题讲得是石油钻井过程,首先确定位置,然后竖起井架,再连接钻杆,钻探取出岩芯分析,分析无误后,再进行钻探,最后喷出原油。故正确答案为 B。

  2. A[解析] 首先是江枫拜师学艺,然后秦伦被其画所吸引,进而发展到二人结婚,并生有女儿,其女又拜德南老师学艺,艺成,二代人同开画展。故正确答案为 A。

  3. A[解析] 本题讲述了一段考古故事。一个古陶器被发现,接着被小贩收购,又被转卖给考古学家,考古学家发现古陶器与某古城堡有联系,于是出发寻找古城堡,最后找到了古城堡。故选 A。

  4. C[解析] 本题讲述了一个公司由衰到盛的过程。首先是出现危机,面临倒闭,然后去市场调查,找到了根本原因,然后采取措施,革新产品,最后危机解决,公司起死回生。故选 C。

  5. A[解析] 楼前有空地,大家自发劳动进行土地平整,建成一个健身场,最后大家都在健身场内活动。故正确答案为 A。

  6. D[解析] 首先是事件发生的地点——去公园散步,然后发现野鸭蛋,于是观察蛋的孵化,为了避免惊吓野鸭,劝阻游客靠近,最后小鸭破壳而出。故答案为 D。

  7. D[解析] 先发明,有了新技术、新产品后开公司,赚到大笔财富。临终前立遗嘱,将其
    财产设立基金。故正确答案为 D。或者先判断 4 是最后发生的,直接选 D。48. A[解析] 首先是大白菜滞销,然后改变农业投资方向,变单一种植为多种经营,结果经
    营效益良好,发展到出口创汇阶段,农民富裕后,建起了新居。49. A[解析] 事件起因是跳舞,然后是皮鞋断底,索赔,拒赔,消协协调,终获赔偿。正确
    答案为 A。50. A[解析] 首先改进工艺,达到了节省原料的效果,从而获得了奖励,他人也想学,于是
    传授他人技术,更多的人使用后,获得好评。故答案为 A。二、定义判断51. C[解析] A、B、D 三项都是没有见过该事物而凭空想象,所以不存在“事物不在面前”
    这一特征,也没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故不是表象。52. B[解析] A、C 只是单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一类人(“人们”)的行为,且他们的行为表
    现也并不固定,排除;D 项也是一种临时性的行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B。53. D[解析] D 项是一种社会救助,没有形成社会安全制度,也不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54. B[解析] B 项是合法使用专利权的一种行为,其一手遮天的局面是专利权使用的客观结
    果,不是不公平竞争。55. C[解析] C 项自然水并非劳动产品,因此不是商品。56. D[解析] D 项核能是地球内部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比较容易错选 C 项,潮汐能是
    地球和月亮之间引力作用下形成的能量,不属于太阳能。本题正确答案为 D。57. D[解析] A 项没有明确的赠与表示,且房屋需要过户才能转移所有权,所以不是赠与合
    同;B 项不符合“无偿”条件,需要支付对价,即养老;C 项也需要支付对价,即帮助甲经营公
    司。故正确答案为 D。58. C[解析] C 项中的汞是金属,不符合定义,所以选 C。59. B[解析] B 项离婚期间表示还没有离婚,所以符合定义,构成重婚。A 项彼此都没有再
    婚,所以不是重婚;C 项已经离婚,所以新的婚姻是合法婚姻关系;D 项不符合“明知”条件。60. B[解析] B 项不存在“腹部不适”这一特征,故此不是消化不良。三、图形推理61. C[解析] 第一、三图围绕第二个图对称。故选 C。62. C[解析] 第一组图的线段数为 8,16,32,构成等比数列,第二组图也遵循此规律,线

段数目为 1,2,4,故答案为 C。

  1. C[解析] 每组图形都遵循以下规律:第一个图的上半部分沿中线对折,形成第二个图,继续翻折,形成第三个图。故答案为 C。

  2. A[解析] 第一组图的小圆均在框内,第二组图的小圆均在框外,故选 A。

  3. D[解析] 每组图均含有三角、正方形、圆、横线、竖线、十字线等六种元素,故答案为

D。

  1. C[解析] 每组图的第二个小图是第一个小图的侧向图,第三个小图是第一个小图的俯视图,因此答案为 C。

  2. C[解析] 第一组图的线段数依次是 3,4,5,第二组图的线段数是 4,5,6.故答案为 C。

  3. B[解析] 每组图的第一个小图与第二小图去同存异后形成第三个小图。故答案为 B。

  4. A[解析] 观察阴影,共有三类各不相同,故答案为 A。

  5. B[解析] 每组图第一个小图和第二个小图叠加后,不同变空白,相同变阴影,从而形成第三个图,因此答案为 B。

四、演绎推理

  1. B[解析] 由最后一句话可知:某些重要的、优秀的论文没被摘引。(引用的东西只有部分 $\simeq$ 有的部分没被引用),故正确答案为 B。

  2. C[解析] 必要条件的推理规则,否定前件就否定后件,“可能”的否定就是“不可能”,也即“一定不”,故选 C。

  3. C[解析] 由题干可知成名至少需要两个因素:一是智商,二是情商,缺一不可,因此选择 C。

  4. C[解析] 由“用得不好,就可能成为……”可知,法律也有可能用来做坏事。故选 C。

  5. B[解析] 要论述什么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必然首先要对管理者进行分析,进而才能论证哪些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所以应该选择 B。

  6. A[解析] 题干首先指出类胡萝卜素有助于抗癌,接着说明生食蔬菜不如熟食蔬菜更能吸收类胡萝卜素,递进推理可知生食蔬菜不如熟食蔬菜更有助于抗癌,答案为 A。

  7. D[解析] 由甲不举红旗,乙举绿旗可知甲只能举黄旗,且丙只能举红旗;由甲(举黄旗者)不从东面上山、举红旗者(即丙)从西面上山,知甲只能从南面上山,这样乙(举绿旗)只能从东面上山。分析各选项,只有 D 正确。

  8. D[解析] D 项是题干的总结,可以推出。比较容易错的是 A、B,注意从题干不能推出养宠物和身心健康到底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所以 A、B 均不正确。

  9. B[解析] 今年诉讼案件上升,说明人们法律意识提高,原先没有采取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现在都通过法律手段予以解决,从而导致诉讼案件上升,故答案为 B。

  10. C[解析] C 项文段并未提及,且也不是混合物。

五、常识判断

  1. B[解析] 该诗句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2. B[解析] 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红外线,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了温室效应。

  3. D[解析]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因称“岁寒三友”。

  4. B[解析] A 项出自《孟子·告子上》,B 项出自《荀子·性恶》,C 项出自《孟子·公孙丑上》,D 项亦出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著名的性善论持有者,而荀子是有名的性恶论持有者。

  5. A[解析] 1884 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用以避免日期上的混乱,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 180 度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现在已经改称为国际日界线)。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故答案为 A。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1. D[解析] 1981 年的人口出生率是 $20\text{\textperthousand}$ ,1980 年的人口出生率是 $18.2\text{\textperthousand}$ ,所以前者比后者增加了 2.7 个千分点。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D}$ 。

  2. C[解析] $\frac{6.3%{00}+6.4%{00}+6.6%{00}+7.1%{00}+6.7%_{00}}{5}\approx6.6%$ ,故正确答案为 C。

  3. C[解析] 1978 年自然增长率: $18.3%{00}.6.3%{00}=12%{00}$ ,1979 年自然增长率: $17.8%\cdot6.2%{0}$ $=11.6\text{\textperthousand}$ ,1980 年自然增长率: $18.2%{00}.6.3%{00}=11.9%_{00}$ ,因此 1980 年开始,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回升。答案为 C。

  4. C[解析] 1983 年自然增长率: $18.6%{0}-7.1%{0}=11.5%{0}$ ,1984 年自然增长率: $17.5%{0}.6.7%{0}$ =10.8‰,二者平均值是: 11.5‰ 10.8‰ $\frac{11.5%{0}+10.8%_{0}}{2}\approx11.2%$ ≈11.2‰。故正确答案为 D。

  5. C[解析] 尾数计算法。直接观察各年自然增长率尾数,发现 1981、1982、1983 年尾数相同,都是 5。进一步计算,可知 1981 年和 1982 年相同,都是 $14.5\text{\textperthousand}$ ,故正确答案为 C。

  6. C[解析] $\frac{122845}{353757-122845}\times100%{\approx}53.2%$ ,故正确答案为 C。

  7. C[解析] 计算增长率即可。A 项增长率为 $\frac{82255}{221220-82255}\times100%\approx59.2%$ ,B 项增长率为 ${\frac{5253}{12878-5253}}\times100%\approx68.9%$ ,C 项增长率为 $\frac{32147}{44829-32147}\times100%{\approx}253.5%$ , $\mathrm{D}$ 项增长率为$\frac{438}{5020-438}\times100%\approx9.6%$ 。故正确答案为 C。

本题实际观察各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C 项除数明显小于被除数,其商值一定最大。

  1. D[解析] 2003 年中成药制造行业盈利占医药制造业盈利的比重为: $\frac{29014}{333177}\times100%\approx$ 8.7%,2002 年该比例为 29014  4876 $\frac{29014-4876}{333177-119328}\times100%{\approx}11.3%$ ,二者相差 $2.6%$ ,故答案为 D。

  2. D[解析] A 项 2002 年医药制造业盈利为 $333177-119328=213849$ (亿元),2003 年增加了 119328 亿元,前者与后者的 2 倍接近,意味着增长率大约为 $50%$ ,同理判断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的增速,发现 2002 年的盈利远大于 2003 年增加额的 2 倍,意味着增长率必然小于 $50%$ ,所以 A 正确;B 项根据表格数据可以明显看出,生物、生化制品和化学药品制造行业的盈利无论2002 年还是 2003 年都大于中药行业和兽用药品制造行业,所以 B 项结论正确;C 项医药制造业很明显是医药工业的主要盈利点,而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又是医药制造业的核心,所以 C 的说法正确;D 项中药饮片加工 2003 年相对 2002 年盈利额度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在盈利,所以 D 结论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D。

  3. D[解析]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离不开化工原料,所以石油化工产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将对该行业盈利产生较大影响。正确答案为 D。

  4. B[解析] 1999 年移动电话增速为: $\frac{4330-2386}{2386}\times100%\approx81.5%$ ,2000 年移动电话增速为: 8453 4330 $\frac{8453-4330}{4330}\times100%{\approx}95.2%$ ×100%≈95.2%,2001 年移动电话增速为: 14522 8453 $\frac{14522-8453}{8453}\times100%\approx71.8%$ ,2002年移动电话增速为: $\frac{20662-14522}{14522}\times100%\approx42.3%$ ,比较大小,可知 2000 年最快,故答案为 B。97. B[解析] ( $:(20662+21442):-:(14522+18037)=9545\approx10000$ (万户),故答案为 B。98. D[解析] 根据 96 题知 2002 年相对 2001 年的增速为 $42.3%$ ,如果保持这一速度,那么2003 年的移动电话用户应为: $20662\times(1{+}42.3%)\approx294($ (万户),D 项最接近,故答案为 D。99. C[解析] 固定电话各年增长率分别为:1999 年—— $24.4%$ 、2000 年—— $33.2%$ 、2001 年—— $24.5%$ 、2002 年—— $18.9%$ ,结合 96 题解析进行比较,可知 A、D 正确。B 项正确,从 1998年开始移动电话用户数量不断增长。C 项错误,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的增速最大的是 2000 年,但绝对数量的增长不是最大的。故本题答案为 C。

100.C[解析] ( $20662+21442)\times10000/13000000\approx32$ (部/百人),接近 30 部/百人,故答案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