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山东公务员考试_行测_卷答案及解析
文章目录
2007 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参考答案及精解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答案】B。片段中关于王茂荫的介绍非常简单,而且是由《资本论》引起的王茂荫的情况,因此排除选项 C、D;选项 A,作为标题会给人一种王茂荫与《资本论》之间应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感觉,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只有选项 B 恰当地表示出了《资本论》在这个片段中所涉及到的唯一的一个中国人这一主题。
2.【答案】C。结合现实生活中关于“荣辱观”的学习,我们知道“荣辱观”内容丰富精辟;该片段分别引用了“任务”“话题”“分界线”等,表达出了“荣辱观”内容上的涵盖美;另外,“相对完整的论说体系”、“系列化新闻言论写作的理性综合之美”揭示了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所以应选 C,其他选项过于平面化,不深刻。
3.【答案】D。“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说明“赢家通吃”。ABC 项把“马太效应”局限在经济领域,本身也是正确的,但只是“马太效应”的例子,理解不全面。
4.【答案】B。这段材料的后面着力描述人们为什么喜欢《新华文摘》,意在说明《新华文摘》真正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欢迎,即为文段的重点和主题,故选 B。选项 C 的主语是“广大读者”,而材料论述的中心是“《新华文摘》”,所以 C 不恰当。
5.【答案】A。利用排除法,B、C 两顷明显不对,D 项就事论事,文章中的要求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所以正确答案为 A。乔利·贝朗虽然小时候处境悲惨,但其精神不息。材料通过两者强烈的对比,揭示出即使在命运的低谷也要“心灯不灭”的人生哲理。
6.【答案】A。该片段的主题是讲“演讲”,而且是“简短的演讲”,邹韬奋的例子是这句话的例证。因此主要讲述的是 A,文章中的 B、C、D 只是举例说明简短演讲的效果,文段并不是讲鲁迅先生的精神等。
7.【答案】B。片段引用了一段颁奖辞,并对领奖辞中用的一个比喻“风一样的年轻人”称为一个极致的比喻,这里的关键是“它主要用于说明”中的“它”代表什么?显然“它”代表的是一个“风一样的年轻人”这个比喻,那么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呢?显然正确答案是 B,非常恰当地表现了刘翔的轻盈、速度等神韵;选项 A、C 离题较远,选项 D 表达没有错,但不是解释这个比喻的,故排除。
8.【答案】D。采用排除法,选项 A 不符合片段的实际含义,体现不出所谓“科学”,“艺术”;选项 B,C 表达不全面,只有选项 D,符合片段所要表达的全部含义。
9.【答案】B。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直道而行。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对我好的当然对他好;对我不好的当然不理他。这是孔子的思想。他是主张明辨是非的。
10.【答案】D。该片段通过一个典型事例,表达了人在成功后如何看待自己的失败;选项 A表达没有错,但过干简单、笼统,没有深入细致表达该片段所强调的主要含义;选项 B、C 表达偏离主题;选项 D 符合片段所要强调的内容,即对失败要有另一种看待方法,当能正确看待失败时,每项失败也具有了一定的价值,因此该片段强调的是一种态度,因此应选 D。
11.【答案】C。采用排除法,选项 D 使用“文化危机”显然文中没有表达这层含义,故排除;选项 A、B 只是说明了该片段表达的事物存在的现实状况,不是该文字意在说明的主题,故排除,选项 C 符合文字意在说明的问题,且片段在最后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即“形式与内容”的强大反差,故选 C。
12.【答案】A。B 项中的“一石二鸟”和 C 项的“如何塑造企业形象”都没有反映材料的重点;选项 A 恰当地表达了公司善于用人的举措,因此应选 A。
13.【答案】D。片段引用了“三种宽容”,归根结底,三种宽容都是为自己好,为自己造福,因此应选 D,选项 A、B、C 表达上没有错,但不是本片段所主要论述的。
14.【答案】D。片段表达了这样一个思维过程“过去由于意识上的问题,造成城乡之间公共事业差别大,近几年,国家开始增投入,改善了—些设施,但是差距仍然非常大”,“差距大”是事实,因此农村仍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因此应选 D。选项 A,事实后面所隐含的信息是投入不足,是事物存在的现象,不是所要强调的主题;选项 B 更不是所要强调的主题;选项 C,在片段中没有提及国家投入重点问题,故排除 C。
l5.【答案】D。“对新词语如果过分严格地限制、挑剔,就会限制它的活力,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一这句话是材料的中心句。D 项表达的意思最符合材料中心意思。
16.【答案】A。片段已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即“汉字修辞”,因此应选 A。
17.【答案】C。首先要明白“艺术特色”的含义,艺术特色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有语气、语言等,只有选项 C,从多个层面表达出了艺术特色,如语气、联想,引喻(修辞)等,其它选项均不全面。
l8.【答案】C。这是一道社会热点问题的测试题,如果考生有一定的社会新闻观察力,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答案,从文字上分析,选项 A 文中没有谈到消极影响的清醒认识问题,选项 B 不全面,既悖和谐又违背创新,选项 D 表达不全面。
l9.【答案】D。采用排除法,选项 A 用“精打细算”不符合片段所讲内容,因为 $47%$ 比例还在精打细算不能说淡化;选项 B,中国人也还没有全部“打碎”储蓄罐,选项 C,“推后消费”文中没有提及,只有选项 D 从整体水平,宏观表达了一种趋势,变化。
20.【答案】A。后一标题与前一标题的比较,即“名画美容”与“修复名画”的比较,显然,选项 A 符合,后一标题使用比喻的方法,更生动、吸引人,故选 A。
21.【答案】C。采用排除法,选项 B,文中没有涉及,选项 A,表达不全面,选项 D 文中没有涉及。材料第一句谈到“熊猫烧香”成为公众话题的事实,然后分析其原因。C 项最能概括材料内容。
22.【答案】B。文中没有谈及语文修养问题,只有谈及语文与逻辑语言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是由于粗心造成的,也不是消化、整理、规范等问题,因此应排除 A、C、D,故选 B。
23.【答案】D。选项 A、B 都是对“偏执狂”的理解和解释,故排除,选项 C“初听耸人听闻”表述不准,并没有“耸人听闻”之感觉,选项 D 符合原文。
24.【答案】C。通过片段中英国人所做的工作,可以推论出选项 A、B、D 是理解正确的,选项C,“以宽广等”作比喻,希望自己的明天更好与片段内容相差甚远,即人们对外部宽容的要求,与“希望自己的明天更好”没有关系,因此选 C。
25.【答案】A。材料开头介绍了现行所得税税率内外有别的现象,,然后又说明了内外统一的新税率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影响。A 项很好地概括了这些内容。材料没有突出“公平”。B 项欠妥。
26.【答案】A。采用排除法,首先排除 D,D 项表达的意思与短文主题相差甚远;选项 B、C表达均不全面,选项 A 即说明了钥匙(管理)的可用性,因此应选 A。
27.【答案】D。通过片段阅读,该段文字主题是最后一句话“得到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感受”,因此应选 D,选项 B、C 表达正确但不符合该段文意,选项 A 表达不全面。
28.【答案】C。“但在保护今天的各种智力创作与创造之‘流’时,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忽视了对它们‘源’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传统知识,尤其是民间文学的表达成果,正是这个‘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是材料的核心。
29.【答案】A。温家宝总理背诵的六句名言都体现了“为民着想”的思想和情怀。应选 A,选项 B、C、D 表述浅显没有体现真正含义。
30.【答案】A。“余其宅兹中国”的意思是“我”已经据有中国。周代在“五胡十六国”之前,根据材料,说明那时只有“华夏”的称谓。而“华夏”即生活在中原的民族。所以 A 项理解最准确。
31.【答案】A。从片段“在他看来,真正的善战者……,拼死激战”,可以得出孙子善战意志的核心是“以小的代价赢得大的胜利”故选 A,选项 B 只是选项 A 的特例,选项 C、D 是无关选项。
32.【答案】D。该片段中以大山的知识水平,理解肯定不是 A 所述的“时速”,故排除 A;根据规定,大山应受罚,故排除 B;大山是运用了“偷换概念”的逻辑,显然是大山故意的托辞,所以排除 C;只有 D 的解释符合大山的辩解。
33.【答案】A。片段主要论述的是无知,采用排除法,B、C、D 与片段意义相差较远甚至文章没有提及,故选 A。
34.【答案】C。采用排除法,选项 A、B、D 都不符合片段表达的意思。
35.【答案】B。根据文意,稳定的冻土即余下的□为 $400-190=210$ 千米占一半以上,其中极不稳定 100 千米在 190 千米之内,即极不稳定与较不稳定,不稳定存在交叉,因此应选 B。
36.【答案】D。片段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名牌稀有的原因,一个是劳动力因素,另一个是有能力的企业又选择了贴牌生产,因此应选 D,选项 B、C 不全面,选项 A 因果关系不对。
37.【答案】B。 $\textcircled{2}$ 项中的关联词“所以”运用错误,应改为“而且”,因为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38.【答案】D。选项 A、B、C 都能从图表中观察推断出,选项 D 中现代文阅读平均比重逐渐加大,得不出这一结论,因为语文卷中除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外还有其它测试内容,仅由于文言文平均比重下降,得不出现代文阅读比重增加。
39.【答案】B。“这两个人解释说,负责放树苗的那个人生病了,没有来。”这说明他们宁可白干,也不愿替合作者把树苗放入坑中。材料的中心意思是批评那些在工作中没有责任心的人。
40.【答案】D。片段通过两组试验,得出一个结论,在前提条件一样的基础上,容貌对他人的判断有影响,即容貌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对自身是否有影响,片段没有论述,因此应排除 A、B、C,应选 D。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41.【答案】A。每相邻的两项作差,即为:8,7,14, 10,ll,通过观察发现每一个差是前项个位数与十位数字的和,即: $8{=}4{+}4$ , $7=5+2$ , $14{=}5{+}9$ , $10{=}7{+}3$ , $11{=}8{+}3$ ,下一项差为 $9{+}4$ $=13$ ,所以括号内为: $13\substack{+94=107}$ 。
42.【答案】C。 $1.5\substack{+3}=4.5$ , $4,5\times3{=}13,5$ , $13.5\substack{+3}=16.5$ , $16.5\times3{=}49.5$ ,所以答案为 C。
43.【答案 $\mathbf{1}\textrm{D}$ 。本题符合隔项数列的情况,奇数项是公差为 $\frac{7}{8}$ 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公差为
3
的等差数列。
4
44.【答案】C。原数列可化为 $\mid\frac{1}{4},\frac{2}{7},\frac{4}{10},\frac{8}{13},\frac{16}{16},(\frac{32}{19})$ ,分子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分母是公差为 3 的等差数列。
45.【答案】A。 $-1\times2{+}2{=}0$ , $0\times3{+}4{=}4$ , $4\times4{+}6{=}22$ , $22\times5\substack{+8=118}$ ,所以答案为 A。
46.【答案】A。设浓度分别为 $\mathrm{X}$ ,y,由溶液公式得: $300\mathrm{x+250y=375\textcircled{1}}$ , $200\mathrm{x}+150\mathrm{y}+200=550$ $\times80%\textcircled{2}$ ;解得: $\mathrm{x=75%}$ , $\mathrm{y=60%}$ 。
47.【答案】C。可以按照盈亏问题解决,即:每天 20 套,剩余 100 套,每天 23 套,亏(缺)20 套,根据盈亏公式:天数 $=$ (盈 $^+$ 亏)/分配差 $=$ ( $100{+}20$ ) $/\left(23{-}20\right)=40$ (天)。所以这批服装为: $20\times40\substack{+100=900}$ (套)。
48.【答案】C。由题意可知石块共有 400 块,其中黑色大理石为 200 块,故一只脚踩在黑色大理石的概率为 $1/2$ ,如果要停留在黑色大理石上,即另一支脚也踩在黑色大理石上,即概率为: $\frac12$ $\times\frac{1}{2}=\frac{1}{4}$
49.【答案 $\mathbf{\delta}\mathbf{\delta}$ 。本题是路程问题。由题意可知: $\mathrm{x}=400\div(550\mathrm{-}250)\mathrm{=}4/3$ 分钟; $\mathrm{y}=400\div(550+250)$ $=\frac12$ 分钟,所以正确答案为 D。
50.【答案 $\mathbf{1}\textrm{D}$ 。阴影部分 ABC 的面积等于整个图形面积减去三角形 AGB 和三角形 BFC 的面积:$6\times6+4\times4+{\frac{1}{2}}\times4\times2–{\frac{1}{2}}\times6\times6–{\frac{1}{2}}\times10\times4=18$ 平方厘米。
51.【答案】B。可设上、下层各有 $\mathrm{X}$ ,y 本图书。 $\mathrm{x}^{-3}\times15{=}\mathrm{y}^{-10}\times3$ , $\mathrm{x+y=245}\Rightarrow\mathrm{x}=130$ ,y$=115$ 。也可以利用排除法;二层图书的差为 15,只有选项 B 适合。
52.【答案】A。丁做的个数可以被 3 整除,只有 A 符合题意,故选 A。
53.【答案】C。甲桶与乙桶的容量相差 $10^{+}20^{=}30$ 升,甲桶与乙桶的容量相差 1.5 个乙桶容量,那么乙桶容量为 $30\div1.5=20$ 升,那么小张买回的酒精为 $20\substack{+10=30}$ 升。
54.【答案】D。由第一条件可知:客车速度: $120/4=30$ 千米/小时,货车速度: $120/3=40$ 千米/小时。同时相对出发 2 小时共行的总和为:( $30\mathrm{+40}$ ) $\times2{=}140$ 千米。所以相距为:240-140$=100$ (千米)。
55.【答案】C。甲乙到达顶部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frac{36}{2}$ : $24{=}3$ :4,假设扶梯的速度为 $\mathrm{X}$ ,那么,$36+3x=24+4x$ , $\mathrm{{x}=12}$ ,则扶梯长为 $36{+}3\times12{=}72$ 。
56.【答案】C。根据题意,笫 63 个数为: $1+3+9+27+81+243=364$ ;第 62 个数为:363,即(364-1);第 61 个数为:361,即(364-3);第 60 个数为: $364-1-3=360$ 。
57.【答案】C。设乙商场进价为 $\mathrm{X}$ ,甲商场进价为 $1,1\mathrm{x}$ ,那么( $(1+30%)\times1.1\mathrm{x}{=}(1+40%)\mathrm{x}{+}45$ 。$\mathrm{\Deltax=1500}$ 。
58.【答案】C。设总糖数为 $\mathrm{X}$ 颗。则: $\frac{3}{5}\mathrm{x=(x+10)}\frac{4}{7}\mathrm{,~}\mathrm{x=200}\mathrm{.}$ 。所以,奶糖为 120 颗。
59.【答案】C。设所求为 $\mathrm{X}$ ,那么 $\frac{2}{3}\times\frac{3}{4}+\frac{2}{5}x=\frac{2}{3}$ , $\mathrm{x}{=}\frac{5}{12}$
60.【答案】D。由题意 A 能被 75 整除,B 能被 75 整除,所以, $\mathrm{A+B}$ 的和也能被 75 整除,只有选项 D 符合条件。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61.【答案】B。把图形分为两部分,左边的心字形和右边的剩余部分。右边的剩余部分无论横竖看都符合:黑 $+$ 白 $=$ 黑,黑 $^+$ 黑 $=$ 白,白 $^+$ 白 $=$ 黑;左边的心字形部分横竖规律都是:黑 $^+$ 白 $=$ 白,黑 $+$ 黑 $=$ 白,白 $^+$ 白 $=$ 黑。因此,只能选 B。
62.【答案】D。每一行的第三个图形是对前两个图形的筛选,各类别只保留一个图形,第二行规律同上。所以应选 D。
63.【答案】B。竖着看。每一列的第二三个图形叠加,只有凸起的部分“填补”凹下的部分,单独凸起或凹下的部分保待不变,得到第一个图形。
64.【答案】D。每行前两图形相加,去同,得第三个图形应选 D。
65.【答案】A。第一行三个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分别是 1,2,3;第二行三个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分别是 4,5,6;第三行三个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分别是 7,8,9。
66.【答案】C。为旋转规律,外边大弧以顺时针旋转,内小弧以逆时针旋转,应选 C。
67.【答案】A。第一行的第二个图形的第一列图形不变(对应第一个图形阴影条的位置),第二三列图形转向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二行的第二个图形的第二列图形不变(对应第一个图形阴影条的位置),第一三列图形转向得到第三个图形。同理,第三行的第二个图形的第三列不变(对应第一个图形阴影条的位置),第一二列图形转向得到第三个图形 A。
68.【答案】B。小矩形表示 0,带有圆圈的小矩形表示 1。第一行三个图形,分别是 001, 010,
011(从下往上看的)。在十进制中,这几个数分别表示 1,2,3;同样的道理,第二行的三个数应该是 0111,1000,l00l。
69.【答案】A。以封闭图形个数为出发点,第一行密闭图形为:1,2,3,第二行密闭图形为:4,5,6,第三行密闭图形为:7,8,?应为 9 个,所以选 A。
70.【答案】A。第一二个图形叠加,两个黑球转换成一个椭圆,两个椭圆转换成一个黑球,单个黑球或者单个椭圆或者一个黑球一个椭圆则去掉,形成第三个图形。
71.【答案】C。第 1 行阴影个数为:1,2,3 等差数列,第 2 行阴影个数为:5,3,1 等差数列,第 3 行为:0,2,(?),?应为 4。故排除 A,从整个图形看,应保持整行图形的形状,因此选 C。
72.【答案】B。图形相加后的变化。——。所以,选 B。
73.【答案】D。“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D 项中“检查好几回”是多余的,“忍不住”说明小黄“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
74.【答案】B。职权与职位有关系,是由一定条件范围决定的,与个人因素无关,因此应选 B,选项 A、C、D,表达与定义相悖。
75.【答案】D。采用排除法,选项 A 前半部分符合定义,后半部分不符合定义,选项 B 实际上是“不服从”,选项 C“社会压力”“困难压力”不是定义中所指的“社会要求,团体规范”的定义要求,因此应排除 A、B、C,选项 D 符合定义要求。
76.【答案】D。从定义可知:“特许”是与“招标,拍卖等”形式相对的,故排除 A、B,选项 C 正常的行政许可不是特许,因此应选 D。
77.【答案】D。选项 A、B、C 符合反证法的定义,选项 D 是正面论述,不是反证法。
78.【答案】D。采用排除法,选项 A 显失合理性,罚款额度太大;选项 B 处理得正确恰当,无需合理性,选项 C 行政决定的内容是否适度有待进一步核实,不一定适度;因此应选 D。
79.【答案】C。例证(1),是定义“感觉”的描述,例证(2)是对竹竿“折断”现象的客观理性分析,属于知识,因此符定义的有 2 个。
80.【答案】C。例证(1)属于请求谅解;(2)属于承担错误;(3)不符合以上任何一种定义。
81.【答案】B。例证(1)只是行为异常,不符合定义(3),例证(2)符合。“挫折”的定义,例证(3)不在压力的状况下也可产生,不符合压力概念,因此应选 B。
82.【答案】D。例证(1),是幽寂妙语,例证(2)是哲理妙语,例证(3)是情感妙语,因此选 D。
83.【答案】D。例证(1)是全概率命题,例证(2)是大概率命题,例证(3)是辩证命题,应选 D。
84.【答案】C。例证(1)属于循环定义;(2)不符合上述定义;(3)是含混定义。
85.【答案】A。由(1)、(4)可知:教授不是老张,也不是医生,且老张比教授高比医生高,即老张可能是司机,也可能是工人,由(5)可知,老张只能是司机。由(2),(4) 可知高度的顺序为:工人司机(老张)教授医生,由(2)可知工人是老赵,(因为工人最高,且老李比老王矮),所以教授是老王,医生是老李。
86.【答案】D。这段材料说明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一个障碍是其的表演性,“多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无助于克服这种弱点,D 项内容无法由材料推出。但本题的 A 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中国武术以前向世界推广的大都是武术套路,尽管后来的武术比赛中又派生出一个散打项目,但它并不代表武术比赛的主流。”这说明散打有利于克服“武术套路”的弊端,有利于武术进入奥运会,而不是像 A 所说的“武术进入奥运会越难”。
87.【答案】C。从片段中可以推出选项 C,排除 A、B,选项 D 表达错误,“两种不同”的货币单位,如元、角,可以并存。
88.【答案】D。土地被征用有两种情况,其中一种用于商业开发的,补偿也是市场价格,邢么期望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就被开发商谋取了,因此应选 D。
89.【答案】B。选项 B 是文字推出的,选项 D 推论较远,不涉及到年少者与年长者的比较,选项 C 没有讨论生命与价值的关系;选项 A 太绝对,离开片段特定的含义,难以成立。
90.【答案】B。“污水定律”是说当一滴污水滴入一锅清水中后,清水也就成了污水。该定律与“木板”毫无关系,况且文段中关于“污水定律”只有一句话“……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故不可能是“有用的一个部分”,故选 B。
91.【答案】D。选项 D 使用“中国文学”与片段讨论的“网络原创文学”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选 D。
92.【答案】B。选项 A、C 推理方式与题干不一致;选项 D 推理形式一致,但结论使用了“可能”一词,这就与题干的推理形式不同了,应选 B。
93.【答案】D。首先应找出题干的结论即“由于食物不同,柳莺的减少与花杜鹃的增加无关,”要削弱结论,即“柳莺的减少与花杜鹃增加有关系,选项 A、C 是无关选项,选项 B 虽然能产生影响,但不一定是柳莺减少的直接原因,选项 D 是导致柳莺减少的一个原因,因此削弱了结论。
94.【答案】D。题干告诉两个结论:一个是胶原蛋白决定皮肤光滑细腻,二是正常情况下女性的胶原蛋白与男性含量相同,同时女性又能从化妆中得到胶原蛋白,即女性的胶原蛋白比男性的胶原蛋白多,但女性却更容易衰老。两个结论表面看起来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那主要是由于一些因素,这些因素就能解释上述矛盾,选项 A、B、C 是无关选项,只有选项 D 即女性消耗的胶原蛋白多,实际上体内存留的就少了,这样皮肤就容易衰老了。因此应选 D。
95.【答案】C。通过东西方龙的演变史,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 Dragon”与中国的“龙”尽管都是想像的产物,但绝不可以画等号。
第四部分 常识判断
96.【答案】B。《南京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场战争是英国为打通通往中国的鸦片及货物销售之路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因此应选 B。
97.【答案】A。选项 A 中的“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多”与“垃圾分类”与否没有必要的因果关系,所以正确答案为 A。
98.【答案】D。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1)在我国,人民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人翁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2)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就是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我国公民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99.【答案】A。乙的态度不属于间接故意,也不是意外事件,是由于疏于考虑周边环境,或没有考虑造成,因此也不是 D,应选 A。
100.【答案】C。在全国开通举报电话的行为是政府的行政行为。
101.【答案】C。在我国,西藏西部太阳能源最丰富,最高达2333KWh/2。(日辐射量6.4KWh/m2),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102.【答案】A。公务员受警告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但可以晋升工资档次。
l03.【答案】D。空气污染指数分级标准。
空气质量指数API | 空气质量级别 | 空气质量状况 | 对健康的影响 |
0~50 | I | 优 | 可正常活动 |
51~100 | 良 | 可正常活动 | |
101~150 | II1 | 轻微污染 | 长期接触,易感人群出现症状 |
151~200 | II12 | 轻度污染 | 长期接触,健康人群出现症状 |
201~250 | IV1 | 中度污染 | 健康人群出现症状 |
251~300 | IV2 | 中度重污染 |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 |
加剧 | |||
>300 | V | 重度污染 | 健康人群,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
l04.【答案】C。根据我国税法规定,“体恤金,保险金,退休工资”免于交纳个人所得税,应选 C。
105.【答案】A。铁粉既能吸收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吸收水分。
106.【答案】C。天空的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散射作用形成的,应选 C。
107.【答案】C。根据《公务员法》,理解正确的是 C。
108.【答案】C。奥林匹克组织体系的三大基本构成: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奥委会。它们之间互相配合,相辅相成,保证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正常运行。
109.【答案】B。在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太阳于每年的 6 月 22 日前后通过夏至点。
110.【答案】C。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111.【答案】C。根据各大洲人皮肤的颜色确定,应选 C。
112.【答案】B。【解析】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形式之一。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必须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除了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还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所以选择 B 选项
113.【答案】A。【解析】2007 年的两会是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和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所以选择 A 选项
114.【答案】A。
115.【答案】C。预测到 2050 年,印度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
1l6.【答案】B。【解析】甲在 2003 年 3 月间诈骗张某 4000 元的犯罪,根据法律规定法定最高刑为 3 年。又根据刑法第 87 条第 1 项规定,犯罪法定最高刑为不满 5 年有期徒刑的,经过 5 年不再追诉,因此对此行为的追诉时效为 5 年。该行为截止 2006 年 6 月时仍未超过 5 年,应此对该4000 元的诈骗金额应追究刑事责任。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甲与乙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应当根据共同诈骗的财产数额认定犯罪金额,而非根据分赃数额认定犯罪金额。最终确定金额为 34000 元,所以选择 B 选项
117.【答案】B。参阅《行政诉讼法》管辖章节。
118.【答案】A。圩田,这是两宋时盛行于江淮、钱塘江流域的一种水利田。其修筑办法大抵是把低洼的土地或沼泽、陂塘、湖泊、河道、河边沙地等用堤围起来,辟为农田(其中多数是新辟田),以防止水旱,收灌溉之利,并扩大耕地面积。北宋人范仲淹解释圩田说:“江南应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另外三个都是指土地制度。井田是最早的块状分田法,更名田和屯田都是军农管制的分田法。只有第一个是围湖造田,当然是破坏生态平衡了。
119.【答案】D。(1)《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土地实行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审批。取消市、县人民政府征用土地的审批权。征用基本农田须国务院批准。(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其他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120.【答案】B。【解析】对于俄罗斯目前没有减排义务的可能性就是该国是尚未加入《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所以选择 B 选项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 【答案】B。【解析】由材料第一段知“食品价格上涨 $6,0%$ ,非食品价格上涨 $1,0%$ ;消费品价格上涨 $3,0%$ ,服务项目价格上涨 $1,8%^{\prime}$ ,最高的是食品。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122.【答案】C。【解析】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1,8%$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 $3.7%$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 $0,4%$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1,4%$ ,只有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了。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123.【答案】C。根据资料,Ⅰ内容难以推出,即蛋类价格有所回调难以预测,同理,Ⅱ、Ⅲ也难以推出,只有选项 D,推出正确即“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 $2,5%$ ,与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 相同。
124.【答案】B。A 为 $7.1%{-}2.2%{=}4.9%$ ,B 为 $10.0%{-}1.0%{=}9.0%$ ,C 为 $1.6%{-}5.7%{=}{-}4.6%$ ,D为 $7.8%{-}3.9%{=}3.9%$ ,绝对值最大的是 B。
125.【答案】A。Ⅰ叙述正确,鲜蛋同比上涨 $30,0%$ ,为最高;Ⅱ与资料给出的信息有差别,西药价格同比有所下降;Ⅲ纺织品信息没有资料;Ⅳ交通费达 2 元/次,缺乏依据;因此应选 A。
126.【答案】D。选项 A 正确,差额曲线与最高工资行业的曲线基本同步上升。选项 B 正确,选项 C 正确,选项 D 低工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在 1998 年有所下降,不是逐年上升。
127.【答案】A。直接比较各选项的增幅值,选 A。
128.【答案】C。选项 A,增长进度为 $6,7%$ ;选项 B,增长进度为 $7,4%$ ;选项 C,增长进度为$13,8%$ ;选项 D,增长进度为 $4,4%$ 。应选 C。
129.【答案】B。AC 项意思一样,B 项意思正好与它们相反,因为错误的选项只有一项,所以选择 B。本题也可根据题目意思,一项一项验证。
130.【答案】C。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最快的行业是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所求为 35232$\div10385-1\approx2.39$ ,选择 C。
131.【答案】B。A 为 101.68,B 为 103.42,C 为 101.60,D 为 103.39,显然 B 最高。
132.【答案】D。 $10268\div14611\approx70.3%$ ,所以答案的 $\mathrm{D}$ 。
133.【答案 $\mathbf{1}\mathrm{D}$ 。资料中只有 10 月的投资增长速度,没有 9 月的投资增长,故无法从资料中得到Ⅰ。资料中也没有提及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的原因,故无法判断Ⅱ正确。从图中得到 2006 年 8月指数下降,故Ⅲ错误,选 D。
134.【答案】D。2005 年 $1\sim10$ 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 $20302\div$ ( $1+29$ . $2%$ ) $\approx15714$ ,2005 年 $1\sim10$ 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的国内贷款为 $4312+$ ( $1+46.4%$ ) ${\approx}2945$ 。所求为 2945$\div15714\approx18.7%$ ,选择 D。
135.【答案】D。A 项为 $19,6%$ ,B 项为 $29,2%$ ,C 为 $9,8%$ ,D 为 $38,6%$ ,最高为 $\mathrm{D}$ 。
136.【答案】D。从资料的第 2 部分最后一句话,可以找出选项,答案选 D。
137.【答案】B。Ⅰ叙述可以从资料的第 1 部分直接找到;Ⅱ叙述可以从资料的第 3 部分直接找到;Ⅲ叙述不正确,Ⅲ的叙述应该有一个前提条件,即 2006 年 $1\sim3$ 季度,这个时间段内,叙述是正确的,因此应选 I、Ⅱ,选 B。
138.【答案】A。A 为 $77,6%$ ,B 为 $22,9%$ ,C 为 $32,3%$ ,D 为 $34,1%$ 。A 最高。
139.【答案】B。 $1620.5\div$ ( $1+36,1%$ ) ${\approx}1190.7$ 亿元。
140.【答案】C。选项 A 错误:因为增长速度最大,并不一定是增长值最高。选项 B 错误;同期增长率与同期提高不是一个概念。选项 D 错误:缺乏依据。只有选项 C 正确。
文章作者 考公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