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下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 $3\times3+2=5$ $=2\times2+8,28=8\times2+12,()=12\times2+28=520$

2.【答案】B。解析:原式等同于-4/910/912/97/91/9,(10/9),前三项分子之和等于后三项分子之和。

3.【答案】C。解析: $1\times(-2)=-3$ $-2\times(-3)=0,0\times(-4)=-24,-24\times(-5)=120。$
4.D

5.A

6.【答案】C。解析:参赛人数为 $12\div(40%+75%-100%)=50$ ,全年级人数为 $[[1]]\div4[1]=[11]=$

7.【答案】 $\sum o$ 解析:解法一:求绳子长为 $(4-1)\div(1+5-1)^{i}+1=31\div$ 米,那么井深 $\exists\bar{\mathsf{H}}\xrightarrow{\mathsf{i}}\bar{\mathsf{j}}-\bar{\mathsf{4}}=\bar{\mathsf{B}}$ 米;解法二,设井深$\mathfrak{X}$ 米,那么 $12+3x=4+4x$ $x=5$

8.【答案】C。解析:碰撞前一分钟即两枚导弹1分钟内飞行的距离 $\therefore\angle E C D(\angle1)+\angle E D O(\angle1)+\angle E D O=\angle O C D$

9.【答案】 $\frac{1}{2}=\frac{1}{2}$ 解析:用代入法。代入 $\mathring{\mathfrak{L}}$ ,那么小西瓜每斤20分钱,大西瓜每斤18分钱,符合题意。本题也可列方程求解。

10.【答案】 $\frac{d}{d t}o$ 解析:由题目可知1分钟后,所有马都在起跑线上。

11.【答案】B。解析: $1+2+3+4+5=15$ $100+\div15=15\div5$ (余数),那么第2004个小球与第9个球的颜色一样,应是黄色。

12.【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乙管进6小时的水相当于水池原有水的两倍。所以水池原有水为100÷15$\therefore E\div2=20$ 。解法二:列方程求解。

13.【答案】C。解析:设甲与乙相距 $\mathfrak{X}$ 米,则 $\therefore=-1\sqrt{5}-21=\sqrt{5}$ $x=55$ ,所以乙离起点的距离是 $[1,[-1+2,1]=5,5]$ 米。

14.【答案】B。解析:反过来想,就是答错第一题的有10人,答错第二题的有18人,答错第三题的有4人,答错第四题的有?人。所以答题有错误的人至多是 $1[[]+][5+4+7=3!]$ 人,所以完全答对题目的人至少有 $45-35=15$ 人。

15.【答案】c。解析: $z_{1}=3\times5=4\times5$ ,若丙取(3,8),丁取(2,6),甲取(1,9),乙取(4,5),那么刚好满足要求,剩下的一张牌是7。

16.【答案】C。解析:“干涉”是指过问别人的事或制止别人的行动;“干预”是指过问或参与。“干涉”带有强制、非法的味道,是对被干涉者的不尊重,情感色彩是贬义的。而“干预”中性,有合理的参与意义。结合语境,父母对孩子过多玩网络游戏,应是适当干预。“虽然…但是”表转折,前提是这已经是事实;“即使-也”表假设或者让步,不一定是事实。结合语境“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应选“虽然”,故正确答案为C。

17.【答案】D。解析:起用:①重新任用已退职的官员。②提拔任用。启用:开始任用。对“优秀干部”应大胆提拔,故应选D项。

18.【答案】B。解析:敦促,有立刻、紧急的意味,强调“催”;而督促在于强调“督”,有监督并施加压力使完成的意思。结合语意,日本政府只能“敦促”家庭关掉电视,而不能是“督促”,故正确答案为B。

19.【答案】A。解析:进而:继续向前,更进一步,有递进关系。从而: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有因果关系。
结合语境,后半句与前半句是递进关系,故正确答案为A。

20.【答案】D。解析:开拓:开辟,扩展。开辟:打开,打通,开创(场地、道路、局面等)。结合语境,“市场”应为“开拓”,故正确答案为D。

21.【答案】C。解析:反应:①有机体受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②事物引起的意见或行动。反响:(言论,行动所引起的)反应,回响。反映:把情况或意见等向上级报告。结合语境,工人对“工厂改制的广播”,应是“反应”出不同的态度,故正确答案为C。

22.【答案】B。解析:“阻止”的意思主要强调使其停止行动,不能前进。“制止”的意思侧重于阻止其继卖发展,语气更重,带有强迫性。“禁止”意指不准许、不许可。“停止”意指被塞住、终止。结合语境,对“恶劣行为”应当“制止”,故正确答案为B。

23.【答案】A。解析: 清静侧重“静”,清净侧重“净”。结合语境应为“清静”。

24.【答案】C。解析:该题目最大的干扰项为“侵袭”意指侵入、袭击。“侵蚀”意指逐渐侵害使变坏或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结合语境,“浮躁风气和商业投机心理”对学术的影响是逐渐的,故用“侵蚀”较为合适,故正确答案为C。

25.【答案】A。解析:本题的最大干扰项为“限制”。“限制”意指不让超过的界线,局限在范围内。“制约”意指一事物的存在、变化是另一事物存在、变化的先决条件,其更侧重于事物之间的联系。结合语境,“技术问题”是“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中”所占分额较少的决定性因素,故用“制约”较为合适,正确答案为4。

26.【答案】C。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我们能不能”应该删掉;B项一面对两面,“保持”前面应该加上“能否”。D项词语搭配不当,“培养失足青年”用词不当。

27.【答案】B。解析:A项可以理解为“家长意识到管教孩子的方法不当”或“要管教孩子”。C项有歧义,可以理解为“瞒着“你奶奶和你姑姑””或“瞒着奶奶,和姑姑一起去了大西北”。D项有岐义,可以理解为“我俩非常高兴”也可以理解为“奶奶非常高兴”。故选B。

28.【答案】D。解析:A项中“范增墓”改为“范增的墓”;B项中应把“程度”删除;C项在“等”后面加上“行为”。

29.【答案】D。解析:A项把“我认为”改成“是因为它”,把“是它突出的优点”去掉。B项没有使用关联词语。C项条件关系关联词误用为让步关系,把“不管”改成“尽管”。

30.【答案】C。解析:A项“前去”一词有歧义;B项“和副总经理”有歧义;D项“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

31.【答案】A。解析:B项语序不当,“如果人们”改为“人们如果”;C项主动、被动误用,“家家户户深受欢迎”改为“深受家家户户欢迎”;D项语序不当“有人陆续”改为“陆续有人”。

32.【答案】A。解析:B项中“防止”与“免遭”搭配错误,应该是“防止遭受”;C项中“不是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意思是“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否定误用;D项中“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意思是“现在不需要学习雷锋”,否定误用。

33.【答案】C。解析:A项缺少主语;B项中“悬殊”与“一半多”语意重复;D项“侵犯了商标专用权”缺少主语。

34.【答案】B。解析:A项有歧义,“考研究生”可以理解为“监考或考察研究生”,也可以理解为“参加考取研究生的考试”;C项“为此病而死的”与“病例”语意重复;D项中“古田地区”与“当地”位置颠倒。

35.【答案】A。解析:B项一面对两面“开会积极发言”应改为“开会是否积极发言”;C项中“离弦的箭”与“豌曲折”搭配不合理:D项中“主要成分”与“配制而成”语意重复。

36.【答案】C。解析:“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该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C项是对这段文字的准确概括,故选C。

37.【答案】D。解析:根据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的内容,A、B、C项都是证明泰纳论断的事实。故选D。

38.【答案】A。解析:这句话的主语是“我们”,所以这句话表明的是“我们”的态度。BD选项谈了泰纳的态度,可以排除掉;C选项明显有误。

39.【答案】B。解析:“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由这句话可以推断出B项的内容。A项属于无中生有,C项太绝对,D项属于过度推断。

40.【答案】D。解析:A、B、C都与水文有关,只有D项与水文无关。

41.【答案】D。解析:根据选文中“白鹤梁的标高是138米,而三峡工程坝前水位将达到175米,白鹤梁在三峡工程最终峻工以后将永远沉没于水下,如此高的水位也将使它经受不住强大的水压而导致损坏。”的信息可以断定,D项在文中没有相关信息,不是“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原因,故选D。

42.【答案】C。解析:“白鹤梁多数时候隐没在江水中,只有在枯水期才显露出来。”A错误;“白鹤梁上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B错误;“就地淤埋,岸边复制”是无奈之举,D错误;“因此尽管白鹤梁的石鱼和题刻保存尚好,但也开始出现一些环境地质灾害。”故选C。

43.【答案】D。解析:D项之所以是“推断错误的一项”,是因为选文中有“除了葛院士的方案,其他各单位所提出的方案都不能使白鹤梁‘永见天日””,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其他各单位所提出的方案”有的还是能使白鹤梁‘永见天日”的,只是有的方案费用高,技术难度大。

44.【答案】C。解析:“太阳内部物质燃烧而释放出能量”、“原子核的聚变和裂变产生巨大的能量”,这两种解释都意味着太阳的能量有一天会耗尽,这个结局对人类而言是痛苦的。

45.【答案】D。解析:“这个能量点是来源于宇宙统一场场能的不断变化使得太阳所在区域内不断发生能级跃迁。”这说明宇宙统一场场能的不断变化是太阳能量点产生的真正原因。

6.【答案】C。解析:在湖边钓鱼一一听到扑通一声一一鱼儿被吓跑一一发现有人落水一一跳下水救人。

47.【答案】C。解析:按作者的年代排序。唐伯虎是明代有名的画家。

48.【答案】B。解析:发现问题一一调查研究一一拿出备选方案一一确定方案一一付诸实施

49.【答案】A。解析:使用大功率电炉—一造成短路一一电线起火一一引起火灾一一造成损失

50.【答案】A。解析:按生理活动过程排序。先吸入氧气,然后血液把氧从肺部带到心脏,再到全身组织。血液又通过静脉把二氧化碳带到肺部,二氧化碳在肺部与血红蛋白分离,然后呼出二氧化碳。

51.【答案】B。解析:经济过热—一通货膨胀—一宏观调控—一投资减少—一物价回落

52.【答案】B。解析: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安排。

53.【答案】C。解析:河床严重淤积一一连降暴雨—一排水受阻—一河水泛滥一一形成水灾

54.【答案】D。解析: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前后顺序安排。

55.【答案】D。解析:人们对住房的要求有三方面:住所位置、居住面积和室内装修。“强调家具应舒适、实用”与“室内陈设应具有美学观点”明显是两个相对应的观点。而前者符合“一般的室内装修”要求,后者顺应居住的新要求。这样D的顺序最合理。

56.【答案】c。

57.【答案】D。

58.【答案】B。解析:南极地区是一块大陆,储藏热量的能力较弱,巨厚的冰层使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度达到2600米,比地球上其他六大洲的平均高度要高出大约1500米。夏季获得的热量很快就辐射掉了,结果造成南极的年平均气温只有-56汇。相比之下,北极地区陆地面积小,大部分为北冰洋,其冰层的厚度仅仅是1英尺左右。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大,能吸收较多的热量,热量散发比较慢,所以那里的年平均气温比南极要高,在8汇左右。

59.【答案】C。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亚马逊河,全长6751千米。

60.【答案】A。

61.【答案】c。

62.【答案】B。

63.【答案】A。解析:古代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因此“大夫”为一般官员的通称。

64.【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

65.【答案】A。

66.【答案】D。解析:第二组图形和第一组图形规律一样,只是把圆弧改成括号。

67.【答案】B。解析:内外图形是一样的图形,且内部图形带阴影。

68.【答案】D。解析:前两个图形鑫加得到的阴影倍分跟第三个图形的阴影分互补。

69.【答案】A。解析:第一个图形的外部图形是第三个图形的内部图形,第二个图形的内部图形是第三个图形的外部图形。

70.【答案】D。解析:图形格数和组成的小格形状相同,且第二组图形横向排列。

71.【答案】D。解析:第二组图形都是四笔。

72.【答案】C。解析:第二、三个图形都是第一个图形的组成部分。

73.【答案】D。解析:第二组图形分别是第一组图形经过变换得来的。

74.【答案】C。解析:第二、三个图形组合形成第一个图形。

75.【答案】B。解析:第三个图形应比第二个图形多一块对角的阴影区域。

76.【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削弱型题目,题干开发商的观点为“安装室内自动酒水器对灭火意义不大”,理由是90%的房屋看火都是被家庭成员扑灭的,要削弱这个观点,就要指出“住宅看火导致的大部分财产损失是因为起火时家人都不在场”这样就可以说明安装自动酒水器还是必要的。

77.【答案】B。解析:本题通过题干可以知道结论为名牌产品的销售不应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理由是保持销售额靠的是保持名牌产品“独一无二”的魅力,这才是最符合题干本意的,所以选择B。

78.【答案】D。解析:从题干出发,ABC都是可能为真的,只有D项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所以选择D。

79.【答案】4。解析:本题可以根据必要条件的有效推理形式来判断,懂几何是入内的必要条件,所以只有A项是可能存在的,所以选择A。

80.【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削弱型题目,题干结论为国家应该规定在食品包装袋上明确列出纤维素的含量,这对于保护民众健康具有重大意义,要削弱这个结论就要指出这样做对民众健康没有多大意义,只有A是可以达到这个效果,所以能很好削弱这个结论,所以选择A。

81.【答案】4。解析:本题利用矛盾关系解题,乙和丁是矛盾的,真话在二者之间,那么甲和丙说的就是假话,所以甲是罪犯,选择A。

82。【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削弱型题,题干给出了调查组领导下的结论为吸烟的青少年人数在逐年减少,理由是吸烟的中学生人数在逐年下降,要使这个结论不成立,那么就要指出大部分吸烟的青少年都不是中学生,所以选择B。

83.【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加强型题目,题干结论为我国化妆品公司的广告投入有很大的盲目性,理由为只有30%的北京居民实际使用化妆品,要加强这个结论,就要指出确实化妆品公司广告投入很盲目,而D项大多数不使用化妆品的居民不关心其广告宣传,所以确实广告投入比较盲目,选择D。

84,【答案】A。解析:本题利用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来解题,1和2为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所以3是假的,那么主任是广州人,所以1是真的,2就是假的,说明8名职员都是广州人,所以选择A。

85.【答案】C。解析:本题可以应用列表法来解题:

中文国际金融法律
美国A
日本A
韩国KK
加拿大K

通过1,可以知道日本单独在国际金融;2可以知道韩国不在中文,也不在国际金融;3可以知道美国和另外一个在某个系,那么就不在国际金融:通过4可以知道加章大不和美国在一个系,那么也不在国际金融,所以韩国人就是在法律系;因此可以知道美国留学生只可能和韩国留学生同在法律系,所以选择C。

86.【答案】B。解析:材料只指出在粤境外专家总人数位居全国首位,无法推断2003年在粤经济专家数量是否居全国首位。

87.【答案】c。解析: $\exists\bar{\exists}\bar{\Sigma}\bar{\exists}\bar{\Sigma}\div\bar{\exists}\bar{\Pi},\bar{\Pi}\bar{\mathcal{A}}\equiv:\bar{\Delta}\bar{\Pi}\bar{\exists}\bar{\Xi}\bar{\Pi}\bar{\Xi}$

88.【答案】D。解析:“2003年在粤外国专家中,…全国短期专家为205054人次,广东为63956人次。"
63956÷ 205054*31. 18%。

89.【答案】B。解析:由第87题,结合材料内容知全国外国专家总量为103920÷26.6%=390677人次。

90.【答案】A。解析: $\tilde{1}510577\times:(71.0196+10%)=\tilde{3}1544\tilde{5}0$

91.【答案】D。解析:低工资行业1998、1999年职工平均工资低于1997年,所以D错。

92.【答案】A。解析:查看表2的增幅栏,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以239.26%的增幅位居第一。

93.【答案】C。解析:农、林、牧、渔业为6.7%;采掘业为7.4%;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为13.8%;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为4.4%。

94.【答案】B。解析:A、C项都说明行业工资差距变大,只有B项认为行业工资差距在缩小。因为是单选题,所以直接选B。

95.【答案】C。解析: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是2003年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最快的行业,平均工资增幅为
239.26%,约为2.4倍,故选D。

96.【答案】A。解析: $(2177-1555)\div1555=:11.2505$

97.【答案】D。解析: $(159\bar{2}-1\bar{9}\bar{9}\bar{3}-(17\bar{2}9-1\bar{2}\bar{5}\bar{5})=40\bar{0}$

98.【答案】B。解析: $(1725-1532)\div1532=25.5180$

99.【答案】A。解析: $(2177-1592)-(1955-1729)=500$

100.【答案】D。解析:2002年上半年农村人均现金支出占现金收入的比重1632÷1874=87.09%;2003年上半年是1729÷1958=>88.30%,2004年上半年是 $77512\div377=25157.5175$ ,是波动的,所以 $\mathrm{I}$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