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_行测_真题_上半年_答案及解析
文章目录
1.【答案】C。解析:二级等比数列 $\nleftarrow$
2.【答案】A。解析:该数列是公比为-3/4的等比数列。 $+$
3.【答案】B。解析:三级等差数列
4.【答案】D。解析:二级等差数列
5.【答案】C。解析:二级等差数列
6.【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乙厂1月份生产的玩具数是 $105-95=15$ 件,又因为“乙厂生产的玩具数是每个月增加一倍”,由此判断乙厂在n月份生产的玩具数是 $13\times2577=7$ 件,第一次超过用厂生产的玩具数量必须满足 $13\times217-7\approx90$ ,所以答案为C。
7.【答案】A。解析:三筐苹果重量最后相等等于40,第二筐原来的重量加15,再减去8得 $40$ ,所以原来为33.
8.【答案】B。解析:用集台法,两次都得满分的人影 $=25+27+17-50=14$ ,所以答案选B项。
9.【答案】B。解析:假设甲、乙、丙三人都工作8小时,则整个工作量大于1,都工作7小时又小于1,可见乙工作时间在7和8之间,只能选择 $\mathsf{E}{\mathsf{s}}$
10.【倍案】C,解析:5人一铅需1人将船划回,所以每次实际上只渡4人,最后一次波5人,所以选择C。
11. 【答案】 A。解析:由题意可得,四人捐款总数分别为总数的1/3,1/4,1/5,则丁占总数的13/60,所以总数为780。或者根据题意可知总数必须能被3.4.5整除,只有A项符合此要求。
12.【答案】D,解析:乌龟到达终点所需时间为 $5.2\div3\times50=104$ 分钟,免子如果不休息,则需要时间 $5.2\div20\times50=15.5$ 分钟,而兔子休息的规律是跑1.2、3..分钟后,休息15分钟,因为 $15.5{=}7+2+3{+}4+5{+}0.5$ ,所以兔子休息了 $5\times15{=}75$ 分钟,即兔子跑到终点所需时间为15. $6+75=90$ .6分钟。
13.【陪案】 $A{G}$ 解析:因为两个瓶子体积相等,所以混合后的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 $(3/4+4/5):(7/4+1/5)=31:9.$
14.【蓓案】 $\mathsf{B}{\mathsf{s}}$ 解析:根据题意K时刻所在点距离30米点和距离108米点相等,所以K时刻为69米。
15.【倍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在这个时刻还剩下52-17-16-11 $=8$ 张选票,甲只要得到下票数的一半就可以保证当选,故甲至少需要再得4张就能够保证当选,
16.【倍案】A,解析:完整:指具有或保持着应有的各部分;没有损坏或残缺,完备:应该有的都有了。完善:完美,完美:完备美好,没有缺点。依据题意选A。
17.【普案】A,解析: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维护:是免受破坏,维持保护。保持:维持(原状),是不消失或威弱。维持:是继续存在下去,根据题意选A。
18.【答案】B。解析:标示:标明、显示,比“标明”更正式;标识:表明某种特征;标清:表明清楚,题干意思为如果要在国内销售转基因食品必须标明这种特征,故选B。
19.【答案】D,解析:攻克:攻下。攻取:攻打并夺取,面临:面前遇到(问题、形势等】,由于铁路施工必须解决高原冻土的难题,用“攻克”比较合适,故选D,
20.【答案】 $\mathbb{D}{\mathtt{s}}$ 解析:核定:审核决定。规定:对某一事物作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或指所规定的内容。商定:商量后决定。税务部门是管理部门,有一定的性,“核定”符合题意,故选D。
21.【答案】B。解析:准确:指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与“误差、偏差”意义相反,正确:指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标准,与“错误”构成反义词,预算:指国家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等对于未来的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的计划。一般来说,预算无所谓“正确”与否只能是它的实施和执行结果与预期的计划产生误差或偏差,句中给出“难免发生变化”这一提示,表明了“误差。偏差”的意思,故选择B。
22.【倍案】C。解析:禁止:不许可。阻止:不能前进或停止前进,制止:强追使停止,不允许继续行动。“禁止”表示不许可,比较切合不允许行贿的语境,故选 $c_{=}$
23.【普案】 $\mathbb{D}{\mathtt{s}}$ 解析:发挥: $\therefore\pmb{\tilde{\updownarrow}}$ 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 $\therefore\frac{\sqrt{2}}{2}$ 把意思或观点表达出来。挖潜:挖掘潜力。重视: $\textcircled{1}$ 认为人的德才优良或事物的作用重要而认真对待; $\textcircled{2}$ 看重。调动:更动,调集动员。“挖潜”、“调动”与“作用”不搭配。故选 D。
24.【倍案】D。解析:运露:泄雷或显露消息、意思等】,表示通过非公开渠道发表意见,披露:发表公布。表露。题中税收专家是通过非官方渠道公布的消息,故选D。
25.【陪案】 $\mathbb{D}{\mathtt{s}}$ 解析:简朴:(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简单: $\textcircled{1}$ 结构单纯、头绪少$\textcircled{2}$ 容易理解使用或处理 $\textcircled{3}$ (经历、能力)平凡。俭朴:俭省朴素,衣若只能与简朴搭配,故选D。
26。【答案】D。解析:A项只有“生产的棉花”才能自给自足,而不是“棉花的生产”。B项语序不当,“昨天“应该放在最前面。C项“理论上”对应“深刻的说明”,“政策上”对应“详细的规定”,故选 $\mathbb{D}{\mathtt{s}}$
27.【倍案】 $\mathsf{B}{\mathsf{s}}$ 解析:A项中,“月光”不能“发出沙沙的声响”。C项否定误用,应该为双重否定,把“才”改为“不”。D项应该改为“正式宣布”,语序不当。故选B。
28。【答案】C。解折:A项后半句主语不明,可将“创造了杂文”改为“创造的杂文”。B项缺少调语,在“参与”前面加上“承担”。D项缺少主语,可在“只要”后面加“你”。故选 $c_{5}$
29。【答案】A。解析:B项不知道进攻者到底是谁,可改成“巴勒斯坦游击队早就做好了进攻以色列的准备。“或“巴勒斯坦游击队作好抵抗以色列进攻的准备。“C项不知道礼品到底送给谁,有歧义,可改成“将作为礼品赠送给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D项不知道是本局的其他领导还是非本局的领导。故选A。
30.【倍案】C,解析:A项词语搭配不当,不能“安排”“恂题”;B项“事件”不能“批评教育”;D项时态不明确应该在“既无法”前加“现在”两个字,故选C。
31.【倍案】C,解析:A宾语中心语错缺,应在“喂猪”后面上“的经验”;B项“在.中得到”搭配不合理,改为“从.中得到”;D项“分外”与“多了”去掉其中一个,则重复
32.【陪案】 $\mathsf{B}{\mathsf{s}}$ 解析:A项“至少"与“以上”矛盾:C项“更加”与“至关重要”搭配不当;D项递进关系不当,应该改为“她不但能够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能够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故选 $\mathsf{E}{\bar{\tau}}$
33.[倍案】A,解折:“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现”应该改为“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34.【答案】 $\mathsf{B}{\mathsf{s}}$ 解析:A项“恂题”应去掉;C项“缩短”了“一半”而不是“一倍”;D项“约”与“左右”重复,故选 $\mathsf{B}{\mathsf{s}}$
35。 【倍案】A。解析:B项歧义句,不知道贪小便宜的人看不起别人还是被别人看不起。C项不知道是负责修车的人还是车主急坏了。D项不知道是这个人不认识别人还是别人不认识这个人。故选 A。
36.【答案】 $C_{5}$ 解析:“这”明显指代前句“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人生的最终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故选C。37.【倍案】 $\mathbb{D}{\mathtt{s}}$ 解析:该段话主要说不应该“用难以翻译的文字游戏玩笑”,而并非完全否定“用文字游戏开玩笑”。D说法有点绝对。38.【答案】 $\mathsf{E}{\mathsf{s}}$ 解析:画线部分主要说的是艾滋病人无法给社会创造财富而给社会带来的损失,而不是说因治疗费高造成社会损失,故选 B。39.【倍案】A,解析:A项只是一个假设。
40.【倍案】D。解析:目前艾滋房已经对中国造成了威胁。
41.【倍案】C。解析:A项没有因果联系;B项女中没有提到;D项属于无中生有,故选 C。
42.【倍案】B。解析:A项中的“晶体管”错误,应该是“显像管”;C项应该是“日本规格”而不是“日本制造”;D项电浆电视不是家庭影院,只是可以带来家庭影院的享受
43.[案】 $\mathbb{D}{\mathtt{s}}$ 解析:D 项显示器不等于照明器,而题干将二者等同。故选 D项。
44.【倍案】A,解析:原文没有提到电浆电规能耗小的问题。
45.【答案】D。解析:A项中的“完全”错误;B项文中只是说?在2006年电浆电视的价格不会很高,并没有说降到与一般电视相当的水平;C项文中没有说中国有没有国产产品。故选 D项。
46.【案】 $\mathbb{D}{\mathtt{s}}$ 解析:小孩落水而有人正好经过才可能跳下水去救人,把人救上来后才会得到人们的赞扬。
47.【落案】 $c_{0}$ 解折:从过程上看,必先选好地址然后打地基,再盖楼,盖完后进行内部装修,最后检查验收。
48。【普案】A。解析:调整机构是前提,接下来必定要定编人员,然后将多余的人员精简掉,人员确定后就要确定职责,结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49.【倍案】 $\mathsf{B}_{\mathsf{s}}$ 解析:此题说的是一个人从入室盗窃到成为劳模的过程,只能选择 B。
2
50.【答案】D。解析:争取到项目后就要查阅资料,开展模拟试验,然后专家现场考察,最后通过专家鉴定
51.【倍案】A,解析:只有要进行经济普查,才会成立经济普查办公室,进而培训调查员,调查员统计好数字后再撰写调查报告。
52。【答案】C。解折:3是种植西红柿的先期工作,1是西红柿采摘后必定上市,所以这两项应该分别为首项和尾项,可以排除其他,选择53.【案】 $\mathsf{B}{\mathsf{s}}$ 解析:从四个选项可以看出3和4必定为首尾项,而根据听觉过程原理正确答案为 B。
54。【答案】B。解析:此题并的是一个目标计划从制定到修正的过程,可知,必先有了目标然后才有计划,通过实施和反馈,计划最后得到修正。
55.【答案】D。解析:对于住所首先考虚的必定是它的位置,然后才会有面积、装修等的考虑,正确答案只能为D。
56. 【倍案】A.
57.【答案】 $c{5}$
58.【倍案】C.
59.【答案】 $\mathsf{B}{\mathsf{s}}$ 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百分含量为百分之四十八点六。
60。 【倍案】A。解析:电能属于二次能原。 二次能厨指由一次能励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如:电能。煤气。汽由等。
61.【答案】A,解析:在温度由 $0=0$ 上升到 4*℃的过程中,水的密度运新加大;温度由 4"C继续上升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逻新减小;水在 4°C时的密度是大;OFC的水比OFC的冰密度大。
62.【答案】 $\mathsf{B}{\mathsf{s}}$
63.[倍案】 $\mathbb{D}{\mathtt{s}}$
64. [答案] $\mathbb{D}{\mathfrak{s}}$ 解析: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沉淀物碳酰钙,致佛登清的石灰水变泽速。65. [倍案】 $\mathsf{B}{\mathsf{s}}$
66.【答案】 $\mathbb{D}{\mathtt{s}}$ 解析:大四外部小四匿的数目差等于大四内部的小圆围的数目。
67.【答案】 $\mathsf{B}{\mathsf{s}}$ 解析:阴影部分依次水平向右运动得到下一个图形。
68.【答案】 $\mathsf{E}{\mathsf{s}}$ 解析:图中所有图形都是一笔画构成的。
69. [倍案】 $\mathsf{B}{\mathsf{s}}$ 解析:白国在最外侧顺时针移动一格,且自国依次在尾部威少1个数目:黑回依次在顺时针方向添加1个数目。70.【倍案】D。解析:第一个图形可以拆分为第二和第三个图形。
71.【答案】C,解析:一笔画问题,只能选C,
72。【倍案】A,解析:第一个图形上半部分左右翻转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下半部分左右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
73.【答案】A,解析:三个图形叠放位置变化,正确菩案为A。
74.【管案】C。解析:第三个图形是第二个图形左有两部分上下移动而得到。
75.【答案】 $C{5}$ 解析:根据第一组图形规律可知第二组图形中每个封闭图形外都有两条边的平行线,而这两条边是相邻的。所以选C。76。【管案】B。解析:本题属于假设前提型题目,要使人更相信后者即亚洲人驾船而不是跨越陆地进北美的,就需要指出连结北美和亚洲陆地的气候使维持动物生存的植物数量很少,这样不能靠捕食动物进入北美,所以人们会更相信后面的假设;ACD不是更好的理由,所以选择B。77.【陪案】 $\mathbb{D}{\mathtt{s}}$ 解析:本题属于加虽型题目,题干结论不能通过成人患肺结核病例减少就得到肺结核发病逐年下降的结论,所以要加强这个论述,就要指出未成人情兄,如果发病比较多,那么正好加虽这个论述,所以D是这个效果,而ABC均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78.【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假设前提型题目,题干的结论为课余时间玩游戏的青少年沟通能力比其他孩子少,理由是他们业余时间如果花费在玩计算机游戏上就不能与人交流,因此需要假设C这样的选项,否则就谈不上会比不玩电子游戏的人有较少的沟通能力。其他选项都不是需要假设的,所以选择C.
79。【倍案】 A。解析:本题属于加虽型题目,要求找到咖强和支持甲意见的选项,甲的观点是你不能由烟,因为抽烟有害健康,要加虽这样的观点就要指出对健康危害不仅是指患肺癌或其他明显疾病,还包括潜在影响,所以A 有这样的效果,BCD都不能很好地加强甲的观点,所以选择 A。
80.【答案】 $\mathbb{D}{\mathtt{s}}$ 解析:本题属于解释型题目,经济学家认为货币由于稀缺性产生价值,而考古学家认为索罗岛人们用贝壳做货币随处可见,两个专家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原因是这个岛上的人只使用经专门工匠加工的美丽花纹贝壳做货币,这样就把看似矛盾的现象解决了,ABC均不能解释这个矛盾,所以选择 $\mathbb{D}{\mathtt{s}}$
81.【案】 $A{E}$ 解析:本题题干给出了两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运用排除法,A项否定了第二个假言命题的后件,可以得到否定的前件,那么就要否定前件的联言命题,所以。既然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那么天就一定没有下雨。所以选择A。
82.【答案】B。解析:本题从题干出发,甲和乙是矛盾命题,一真一假;丙和丁也是一真一假。根据选项来判断,A项如果成立,四个人都3没有作案,那么乙丙说的就是假话:根据乙丁至少一个没作案为假,那么就是乙丁全作案,所以有冲突,排除掉;同理如果C项成立,丁说的就是假话,说明丁作案,与甲说的话矛盾,所以排除掉;B项说真话的是乙丙,有人作案,乙丁至少一个人没作案,或者乙没有作,或者丁没有作,或者全没有作案;甲丁说的是假话,就说明丁没有作案,所以没有中突;D项真话是乙丁,说明有人作案,丁没有作案,说假话的就是甲丙,根据丙说假话就是乙和丁全作案,所以有冲突,排除掉,因此只有B项是成立的
83.【倍案】A,解析:本题为假设前提型题目。要由“所有的烹家在球迷眼里都是勇敢者”,推出“所有的输家在球迷眼里都是儒弱者”,就需要假设“在球迷们看来,球场上的勇敢者必胜”,所以选择A。
84.【普案】D。解析:本题需要运用代入验证排除法。A项甲的?正确,那么丙也是正确的,所以排除掉;B项甲错误,乙是正确的,丙也是正确的,所以排除掉:C项乙是正确的,丙也是正确的,排除掉:D项乙是正确的,甲,丙、丁都是错误的,所以选择D。
85。【答案】D。解析:本题应用代入验证排除法,A项是正确的;B项是正确的:根据题干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可以得到某个时刻所有人可能受骗,也可以说某个时刻所有人可能不受骗,但不存在某个时刻所有人都必然不受骗,所以C项是正确的: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扇,因此D项的假设是假的。
86.【答案】 $\mathbb{D}{\mathtt{s}}$ 解析:平均月工资额11656 $42\div12\approx977$ 元。
87.【倍案】A。解折:由原文可知八大类消费支出只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是负增长,其他七类支出都是正增长。
88.【管案] $\mathsf{E}{\mathsf{s}}$ 解析:由材料可得,2004年全省可支配收人的增幅为10.19%,低收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为7.3%,10.1%-7.3%$=z$ .8%,故可得正确倍案为B项。
89.【答案】C。解析:2004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0694.79元,增长11. $0.5$ ,所以2003年的人均消费性支出 $=$ 10694. $79\div[1+1]$ $0%$ n9634. 95.
90.【普案】A,解析:2004年广东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余额 $\uplus=$ 13627. 65-10694. $79=2952$ .86(元).
91.【答案】D。解析:通过比较,广东的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反而比一些其他省份的增加值率低,广东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并没有与其高技术产业规模的遥遥领先相协调。
92.【倍案】A,解析:由表2可得,全国的科学家工程师有17.35万人,故A项错误。
93.【倍案】 $\mathsf{E}{\mathsf{s}}$ 解析:广东的增加值率 $:=99.8$ $68\div45\cdots2$ $^{3}=^{2}=^{3}$ ,天津 $=274$ $44\div9=4$ $00=29$ ,上海 $\fallingdotseq$ 274. 78+1427. $155{=}195$ 山东 $=176$ $75\div555$ $35=27$ 。故增加值率晶高的是天津市。
94.【答案】C,解析:广东的高技术产业专利授权数占全国的比率=882 $\div$ 1851347. 65%.
95.【答案】 $\mathbb{D}{\mathtt{s}}$ 解析:广东=213+2013x10.58%;江苏 $=1.53\div13.55=13$ $\Xi\bar{*}$ 流 $=53\div1139=5$ $53%$ 山东 $\mathrm{\uplus}=$ 81 $\div$ 528=15. 3%.96.【答案】 $\mathsf{B}{\mathsf{s}}$ 解析:从图中可直接看出 2003年认为读书从来不重要的比例比2001年增加了,故B项错误。
97.【答案】 $\mathbb{D}{\mathtt{s}}$ 解析:传统的阅读方式即图书阅读比例仍在 $50%$ 以上,故仍是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D项错误。
98.【答案】C。解折:2003年的图书阅读率为51.7%,电子出版物的阅读率为13.8%,51. $745\div73$ 89 $\approx3$ $\overline{{\tilde{i}}}_{\varepsilon}$ 其他都不正确,故选C.
99.【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直接看出是1. $9%$
100.【倍案】B。解析:2003年的图书阅读率为51.7%并不等于51.7%的人经常阅读,B项理解错误
文章作者 考公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