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_行测_真题答案及解析_部分解析不全
文章目录
200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mathrm{a_{1}=3}$ 1.B 【解析】- $3{=}3\times1$ $6{=}3\times2$ $18{=}6\times3$ $72{=}18{\times}4$ $\mathsf{a}{\mathrm{n}}{=}\mathsf{a}{\mathrm{n-1}}\mathsf{\times}\left(\mathrm{n-1}\right),$
-
C 【解析】隔项规律,奇数项为:9,7,5,3,1,后一项为 $^{-1}$ ;偶数项为:4, $-4$ $-4$ ,故选C项。
-
C 【解析】 $-36-$ $\mathrm{-81})=45$ $-9-(-36)=27$ $0-(-9)=9$ $9\mathrm{-}0=9$ $36\mathrm{-}9\mathrm{=}27$ 。可见空缺项 $-36=45$ 缺项为81。
【解析】 $2{=}1\times2$ $6{=}2\times3$ $24{=}6{\times}4$ :则 $120{=}24{\times}5$
5.D 【解析】 $-26=(-3)^{3}+1$ $-6=(-2)^{3}+2$ $2=(-1)^{3}{+}3$ $4{=}0^{3}{+}4$ $6=1^{3}+5$ ,故空缺项应为 $2^{3}{+}6{=}14$ ,选 $\mathrm{D}$ 【解析】本题属于四则运算中基础的分式运算。常规解法为:
原式 $:=-32\frac{1}{3}+5\frac{1}{4}-5\frac{1}{4}-3\frac{1}{7}+12\frac{6}{7}$ $\begin{array}{l}{{=-32\displaystyle\frac{1}{3}+0+9\displaystyle\frac{5}{7}}}\ {{=-32+9-\displaystyle\frac{1}{3}+\displaystyle\frac{5}{7}}}\ {{=-23+\displaystyle\frac{8}{21}}}\ {{=-22{\displaystyle\frac{13}{21}}}}\end{array}$
非常规解法:此题运算运算律将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同分母的分数分别先相加,后来又把 $-32{\frac{1}{3}}$ 和$9\frac{5}{7}$ 分拆,都是为简化计算,这些技巧要注意在解题中灵活运用。
A 【解析】本题属于四则运算,用常规方法很难计算,观察分母中两个因数之差恰好等于1,即1 2-1 $\frac{1}{2\times3}=\frac{3-2}{2\times3}=\frac{1}{2}-\frac{1}{3}$ ${\frac{1}{n(n+1)}}={\frac{n+1-n}{n(n+1)}}={\frac{1}{n}}-{\frac{1}{n+1}}$ ·,则可利用 将各1x2 1x2 2项分拆.即原 $\stackrel{!}{\underbrace{{=1-\frac{1}{2}+\frac{1}{2}-\frac{1}{3}+\dots+\frac{1}{2004}}}}-\frac{1}{2004}-\frac{1}{2005}=1-\frac{1}{2005}=\frac{2004}{2005}$
【解析】原 $\Gamma^{1}=\mathrm{(-2)}^{2004}+\mathrm{(-2)}\times\mathrm{(-2)}^{2004}=\mathrm{(-2)}^{2004}\times\mathrm{(1-2)}=-\mathrm{(-2)}^{2004}=-2^{2004}$
9.B 【解析】平均速度 $=\frac{\stackrel{\mathrm{I}^{\prime}}{\underset{\mathrm{LP}}{}}\stackrel{\mathrm{II}}{\mathbb{H}}\stackrel{\mathrm{EH}}{\uparrow}\stackrel{\mathrm{EH}}{\mathbb{E}}}{\stackrel{\mathrm{H}^{\prime}}{\underset{\mathrm{HP}}{}}\stackrel{\mathrm{H}^{\prime}}{\underset{\mathrm{HP}}{}}\left[\stackrel{\mathrm{H}}{\mathrm{H}}\right]}$ 汽车往返一次的总路程为2s 千米,从 $A$ 到 $\boldsymbol{B}$ 所需的时间为 $s/60$ 小时,从B地返回 $A$ 地所需时间为 $\mathrm{s}/\mathrm{40}$ 小时,往返一次总时间为 $(\frac{s}{60}+\frac{s}{40})$ 度 $\frac{2s}{\frac{s}{60}+\frac{s}{40}}=48$ (千米/时).
A 【解析】实际售价是进货价的 $(1+10%)$ ,则进货价为: $165\times90%\div(1+10%)=135$ (元)。因此填135。
11.D 【解析】设篮子中共有 $x$ 个苹果,则 $x=2a+1$ $x=3b+1$ $x=4c+1$ $x=5d+1$ $x{=}6\mathsf{e}^{+}1\left(a,b,c,d,e$ 是正整数)。显然 $x$ $\scriptstyle{\mathrm{\boldmathi}}x-1=2a,x-1=3b,}}$ $x-1$ 是 $3\times4\times5$ 的倍数,即是60的倍数。在不大于500的正整数中,60的倍数有60,120,180,240,300,360,420,480,分别加上1为61,121,181,241,301,361,421,481,其中能被7整除的只有301。所以篮子中共有苹果301个。x-1=4c,\xix-1=5d,}}{\mathrm{\boldmathx-1=6{\mathrm{\boldmath\nabla
12.A 【解析】 $\mid\frac{4}{3}>\frac{4+7}{3+7}=\frac{11}{10}$ ${\frac{11}{10}}>{\frac{11+2}{10+2}}={\frac{13}{12}},{\frac{13}{12}}>{\frac{13+8}{12+8}}={\frac{21}{20}},$ $\frac{4}{3}>\frac{11}{10}>\frac{13}{12}>\frac{21}{20}.$ 所以, $-\frac{4}{3}<-\frac{11}{10}<-\frac{13}{12}<-\frac{21}{20}$
13.B 【解析】设25天后每人每天挖土 $x$ 方,又规定时间为 $t$ $120(x-1)$ $\left(t-25\right)=\left(120-30\right)x\left(t-25\right)$ 。解 $x=4$
【解析】设需抽调 $x$ 人,根据题意可得 $2\left(320-x\right)=280+\mathrm{x}$ ,解得 $x=120$ 人。
15.C 【解析】设这条管道全长是 $x$ 米,根据题意可知 $4(50+{\frac{x}{8}})={\frac{2}{3}}x$ ,解得 $x=1200$ 米。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解析】发展过程中的“造就”与“淘汰”相对,故正确答案为D。
【解析】只有选项C才能使原文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故选C。
B 【解析】“权益”指应该享受到的受法律保护的权力和利益。即可排除A、D,而C项则与“义务”相对,亦易排除。
- B 【解析】“发源地”指河流起源的地方;“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所以第一个空宜填“发祥地”。“表明”指表示清楚;“证明”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而“考古发现”应为“可靠的材料”,所以第二个空宜填“证明”。“并存”指同时存在,“共存”指共同存在,第三个空宜填“并存”。
【解析】“风靡”是用来形容事物很风行,因此不符合题意;“覆盖”“平铺”也不能完全表达句意,因此选B。
【解析】歧义:(1)两个工厂(不是一个工厂)的领导;(2)工厂中的两个领导。此题注意指代对象的明确性。
【解析】原句意思是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文化的观点被西方一些学者接受,但我持怀疑态度。故选C。
3.B 【解析】A项句式杂颗,应改为:“衡量议论文好坏的重要标准是:观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结构是否合理”;C项动词使用不当,应改为:“采取各种办法提高餐饮业服务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当务之急”;D项代词使用不当,应改为:“市领导在检查某市属国营企业工作时,提醒企业员工要向竞争对手南方企业学习”。
24.B 【解析】经分析可知,A项中主语是一个正反否定的句式,与之对应的宾语也应该是一个正反否定的句式,应在“愿意”前加上“是否”;C项句式杂颗,去掉“作者”或者“合作完成”。D项“注意”与“重视”重复。
【解析】此句歧义为:(1)大家欢迎的是英雄 $\times\times\times$ 的父亲和这位英雄的小儿子(2)大家欢迎的是英雄 $\times\times\times$ 的父亲和父亲的小儿子(即英雄的兄弟)。
【解析】根据转折句“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知,正确答案为D。
【解析】文段中心句为最后一句,故正确答案为D。
-
C 【解析】本题文字虽少,但要求你把握好文段的内在含义,准确理解。B、D两项概括偏颇;而A项则过于笼统,故选C。
-
D 【解析】本题注意不要把文意扩大化,B项就扩大了原文段意。而从后一句的阐述中得D项是最恰切的。
A 【解析】文段首句即为中心句,也就是说后面的内容均是围绕首句的论点展开的,故答案为A。
A 【解析】对此类题型,可用紧缩法提取主干。本题主干即可总结为脉搏等与年龄和性别有关。
【解析】首先,我们要将日本民众、日本政府与右翼政客区分开来。日本民众绝大部分是爱好和平的,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日本政府有主张和平、正视历史的力量。同时,也存在否认历史、歪曲历史的右翼力量,但总体而言,右翼反动势力还没有占到绝对的优势,还没有在政府中起主导作用。所以,A、B、C三项不准确,D项符合题意。
- A 【解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定法定代理人,是为了帮助其进行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义务,是为了实现民事主体的人格。
【解析】第一自然段中的前两句话是“总 $\twoheadrightarrow$ 分”关系,“分”一般是对“总”的分解或诠释,由此排除A、B项,而C项是不能证明电子媒介的崛起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的,故选C。
【解析】由“媒介的垄断时常导致符号的垄断;反之,符号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可知,要打破电视信息的垄断,媒介必须解放,必须有互联网的出现,故选C。
【解析】只看选项即可得出B、C、D项所述都属于“另一些新的隐蔽锁”,而A项显然是与“锁”相对的,是自由和先进的,故应选A。
【解析】根据第二自然段第三句话中的限制性词语“部分”,可知答案为B。
C 【解析】这一句话的后面是两层意思,第一层讲细胞,由细胞膜一直到细胞核是自由基攻击的目标;第二层指细胞外部,即支撑组织也由于受到破坏而变质。而弹性纤维、胶原蛋白质只是外围组织的成分。
-
C 【解析】自由基是在外界因素下由体内产生的有毒因素,它不可能化解有毒分子。
-
D 【解析】答案在三、四两段中:自由基的产生必须有氧电子( $\textcircled{4}\textcircled{3}$ ),自由基首先攻击的是细胞膜( $\textcircled{5}$ )而后导致弹性纤维断裂( $\textcircled{1}$
【解析】本文主要谈影响皮肤老化的外在因素,因此以“内外因素”做标题并不符合本文的内容。
-
B 【解析】B项较好地揭示了“禽流感”的本质属性。
-
D 【解析】应联系下句来理解。D项最准确。
-
C 【解析】C项属改善对动植物疾病的监控的措施。选C项。
-
A 【解析】A项错误在于文中是“但它并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这些动物疾病的情况”。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 D 【解析】该题为字母间隔题。第一套图的规律为:每个字母之间隔了三个字母;第二套图中图一、图二之间也隔了三个字母,可知正确答案应与字母N隔三个字母,故选D。
7.A 【解析】该题属于图形相减问题,其规律为每套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减去第二个图形得到第三个图形。可知正确答案为A。
- A 【解析】由第一套图可以知道,每个图形都是由互不相同的两个图形组成的,而第二套图中的前两个图形都是由三个不同图案重叠而成,所以第三个图形也应该是有三个不同图案重叠而成的,由此可以排除B、C、D。
【解析】规律为大正方形内的小圆形数目递减,小正方形数目递增,故正确答案应为C。
【解析】封闭图形内部的图形顺时针旋转,按此规律可推出答案为D项。
51.A 【解析】观察左图规律为前一组的两个图有其中一个在下一组中,依此规律,只有A项与左图4有相同图形,所以选择A项。
-
B 【解析】前四个图形,每个图形中都包含一个圆,由此可以断定第五个图形中也是要包含圆的图案。
-
B 【解析】可以用逆向思维方法来解决此问题。A、C两项折叠后五角星和正方形所在的平面不可能相邻,故排除A、C两项。D项错误在于,如果圆所在的平面在正面,五角星所在的面在右边的侧面,则正方形所在平面应该在正方体下方的平面,而不是上方的平面。B项正确。
【解析】观察左图知,经折叠,有三角型面与圆面结合且阴影部分为侧立,故选B项。
【解析】观察图形始终注意两边突起的折叠边,故推断出答案为B。
C 【解析】由甲与乙的话相互矛盾可推出要么甲说真话,要么乙说真话,因为只有一个人说真话,故丙说了假话,由丙说假话可推出是丙浇了树。
B 【解析】由题干可以知道研究所若有N个人,发表论文的情况就有N种,并且每人发表论文的数量不能大于、等于N。小于N的整数(包括O)一共就是N个,所以I正确;而当研究所只有两个人时,发表论文的情况可以是0,1,这样判断Ⅱ不正确;由于没有人发表10篇,所以Ⅲ正确。
- D 【解析】题干中“足够的资金投入和技术人才”,“高科技技术含量”是“产品长期稳定占领市场”的必要条件,削弱思路是没有必要条件(缺乏足够的资金),但具有结果(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
B 【解析】红血球数量与心率的乘积决定了竞技水平,目前已知红血球数量多,所以,必须的假设是心率比其他条件下低。
【解析】很明显,题干的论证必须有关天“高中高年级学生”和20岁以下的人“关系的预设条件。C建立了这样的联系。选项B具有较强干扰性,B的问题是一方面缺少“高中高年级学生就是20岁以下的人”的信息,另一方面,说明的是“在过去”这样就无法知道现在的情况。
61.C 【解析】由题目中“布朗既不去美国也不去瑞士”我们可以推出,布朗去英国,而又知“约翰不打算去美国,所以约翰只能去瑞士,托马斯去美国。
-
D 【解析】本题应采用代入法。丙、戊不能自由交谈,A错。甲、丁不能自由交谈,B错。乙、丙不能自由交谈,C错,故正确答案为D。
-
C 【解析】两个人通过工资和年薪的大小在争论工人的待遇是否公正。所以选C,至于选项D,从陈先生的“如果工资是主要原因的话”,可以知道,他并不否认“待遇低是罢工的重要原因”,但怀疑“待遇不公正是不是因为工资待遇不公正”。
-
A 【解析】由题干可推出:新事物替代了具有同等效用的旧事物,导致人们对旧事物的需求下降。电冰箱代替了冰的作用,那么,同样的道理,抵抗害虫的农作物将替代农药的作用。因此,抵抗害虫的农作物出现后,需要的农药就会减少,故正确答案为A。
【解析】如果B项正确,则就无法达到提高公司竞争优势这一根本的目的,故选B
【解析】文字是编辑的使用对象,鱼网是渔夫的使用对象,故答案选D。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品牌与商品种类的对应关系。红豆牌秋衣,绿箭牌口香糖,故答案选D。
68.A 【解析】本题是对命名日的考查,正确的是A,中国植树节为3月12日,世界无烟日为5月31日,世界艾滋病日为12月1日,BCD 错误。
-
A 【解析】本题考查省份简称,A正确,BCD 错误,福建是闽,江西是赣,河北是冀,鲁为山东,皖为安徽。
-
D 【解析】本题考察绝对反义词与相对反义词,题干与D项为绝对反义词,ABC为相对反义词,所以应
选D。
-
D 【解析】A项符合“目标市场”,B项符合“价格”,C项符合“服务方式”,只有D项不符合定义。
-
D 【解析】D与定义正相反,明显不属于充分授权。
.D 【解析】D项不符合,“对作家作品·…·分析研究,评定其价值·…·”这些条件。
【解析】按照定义,C项不是聚众哄抢罪的定罪要素,故答案为C。
- C 【解析】井下作业要求在离地表有一定深度的地下工作,而两山之间架桥,属于露天作业。
第四部分 基本常识
- C 77. D 78. B 79. C 80. A
- B 82.D 83. D 84. D 85. B
- ABC 87. AD 88. ABC 89. BCD 90. BD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 A 【解析】依题意,东部地区共有高速公路10878千米,山东公路里程为2077千米,故山东高速公路里程所占比例为: $2077\div10878\approx19%$
2.B 【解析】依题意,东部地区共有高速公路10878千米,在地区公路总里程中占 $2,0%$ ,故东部公路总里程为: $10878\div2.0%=543900$ (千米)
-
D 【解析】据题意,东部五省超过的公路里程至少为: $2000+1500\times2+1000\times2=7000$ (千米) 中西部2省为: $1077+1144{=}2221$ (千米) 因此,东部5省至少比中西部2省多: $7000-2221=4779$ (千米) 故答案为D
-
A 【解析】依题意:西部地区公路总里程为: $3545\div{0}.6%\approx590833$ (千米) 而东部为: $10878\div2.0%{=}543900$ (千米) 因此: $590833-543900=46933$ (千米) 故答案为A
-
C 【解析】依题意,有全国共有高速公路里程为:$10878+5014+3545=19437$ (千米)故答案为C。
-
D 【解析】由表中的数字可得出:四个专业的招生人数都呈增长趋势。
-
B 【解析】由表中的数字可得出:‘ $\left(360–320\right)\div320=0.125$ ,即 $12.5%$
-
B 【解析】生物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在1998年、2000年、2001年都最少。
-
B 【解析】由2001年的招生人数减去1998年的招生人数可得。
100.B【解析】自动控制专业不是每年都以 $57%$ 的规模扩招,2000年招生人数最少的是自动控制专业,电子工程每年扩招的比例并不相同。
文章作者 考公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