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_行测_真题答案及解析_部分解析不全
文章目录
2007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及解析
1.D[解析]从题中的“那么”可以看出,后面的句子应该是表达假设的意思,而非转折,故排除A、C;再看“那么”前面的句子,“坚持”应为一个表示转折的意思,故用“而”比较符合,把“如果”代入,句意明确无误,所以正确答案应为D。
2.C[解析]此题为近义词的考查,首先应理解各近义词的意思。“从属”,一事物全部包含在另一事物之内;依附,附属。“归属”,属于;划定从属关系。“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查看评定。带有考核、检查的意思,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考察”是指实地观察了解的意思。从词意看,“必需”是指一定得有,不可缺少。“必须”是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得要;从词性看,“必需”是动词,在句子中主要与别的词结合做定语;“必须”是助动词,在句子中只做状语。由词意分析,句 $\textcircled{1}$ 用“从属”,句 $\textcircled{2}$ 用“考查”,句 $\textcircled{3}$ 用“必须”,故选
3.A[解析]此题为成语的考查。“琳琅满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惨淡经营”指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舍我其谁”,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到该做的事,决不退让。“便宜从事”指可斟酌情势,不拘于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A选项用“琳琅满目”形容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发展十分迅速,是不恰当的。
4.D[解析]成语考查。“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A选项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B项用法错误。“养虎遗患”指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养虎遗患”用在C项明显不对。“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D项说荒诞戏剧渐渐作为一个流派终止了,为正确选项。故选D。
- C[解析]此项概念混淆。前面是要解释“生物入侵”,后面却出现了“物种”。
6.C[解析」“能否·……·构建·……·具有重大意义”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B项句式杂;D项应改为“一是勇气,二是谋略”。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7.A[解析]B项其实是一个陈述句,应把问号改为句号;C项误用叹号,应改为逗号,“并不可怕”后面宜用句号。D项应把“工作人员”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8.C[解析]文句中先说“情趣是感受得来的”再说“意象是观照得来的”可推知用“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来对应“.·感受”是恰当的;再从文句中“意象是观照得来的”可推知用“意象则为对镜自照”来呼应比较恰当。故正确选项为C。
9.A[解析]阅读句子可知,这段话主要表达的是有关科学研究和信念的关系。由此可得(2)是一个综合概括的句子,故将其排在第一位,由“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可顺理成章地引出(5)“这个信念就是.“再由(1)(4)的逻辑顺序可得,先古代后现代,故(1)放在(4)前面比较合适。分析到这里,就可选出答案为A。
10.D[解析]此题的解题方法同上一题类似,先大致浏览各句子,了解其整体所要表达的意思。本文段主要表达的是中日关系。由(2)“…一贯主张以史为鉴·….”可引出下一句必为(1),强调如何以史为鉴;由(6)“……·日本政府和日本领导人多次在历史问题上表明态度”可推出下一句应为对(6)的评价,紧接着(6)的应为(4),(4)是对日方态度的评价,根据句意,评价只是表面层次的,更重要的是行动上的,所以(7)应为(4)后面的句子;观察选项,最有可能放在前面的是(2)和(6)。如果将(6)放在前面,会显得突兀而起,而(2)是一个总括句,放在前面比较合适。由此可得,D是正确答案。这段文字出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的演讲,所以平时要多注重对这方面的知识的积累。
二、阅读理解
11.B[解析]主旨题的考查。做这种类型的题重要的是理解文段实质要表达的含义。文段从“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出发,进而引出阅读的重要性,阅读能“消除无知、消除贫穷、消灭绝望”。那么,这样的“阅读”如何才能得到培养,如何落实,文段紧随其后点出了关键,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从选项看,只有B项揭示了文段的主旨,为正确选项。
12.D[解析]文段读起来很长,实际上只要将其化分为几个层次,答案就会相对明晰。“商品化·普遍发生着”·…"··在文化意义上却是本质性的消亡”从“本质”一词可判断A选项为很明显的错误;“所以·…·迫不及待要做的事了”可知普查和记录原生态文明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由此可排除B;C选项本身没有错误,但只是对文段内容的一个简单陈述,而且比较片面,故排除;D选项为文段所要表达的内容,即民间艺术的传承者在民间艺术商品化的情况下所应负的责任。
13.B[解析]B项的错误在于后半句“并具有降低心率的神奇功能”,这不是深海潜水动物肺的特性和功能,而是肌红蛋白的功能。A项从“因为它表面覆盖一层…·还能自如地舒展恢复”可得;C项从“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而人类的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得到;D项从“即使是被压扁变形收缩至原来体积的 $15%$ ,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可得。
14.A[解析]B项可从“肌红蛋白是一种将积血液中的…作为肌肉提供以后可使用的能量”得到;C项可从“因此,它优质产品的肌肉在不需要进行呼吸的情况下还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得到;D项从“在海豚·"·格外高”及文段的意义可得;而A选项的错误在于“肌红蛋白为肌肉提供能量以避免减压痛”,因为深潜动物是不得减压病的。
15.B[解析]A项可从文段中“原因是它们的肺被强大的水压迅速地压扁了,一开始就阻止了大量的氮气进入血液。所以深潜动物幸免于减压痛的烦恼”得到;C项可从“我们人类却不具有备潜水途中储存氧气的能力,平时在我们肌肉中只能储存体内 $15%$ 的氧气”得到;D项可从“在下潜时,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对于所有正常的生理活动都是毁灭性的打击”得到。而B项的错误在于是“氮气”而非“氧气”。
16.B[解析]根据文段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深海潜水动物不得减压病,原因是它的肺被强大的水压迅速地压扁了,一开始就阻止了大量的氮气进入血液。而B项正是这一原因的进一步说明,是可以推断出来的。A项深海潜水动物不会因上升太快而危及生命,故排除;C项明显错误,原文并没有此意,故排除;D项的错误也很明显,故排除。
17.B[解析]这是一篇怀古散文,主要是从历史出发对汉武帝的所作所为进行评价。从对汉武帝的评价入手来排列顺序,所以可以考虑用 $\textcircled{6}$ “汉武帝的一生是做了一件大事的”做文章的开头,接下来“但后世对汉武帝的评价并不一致·…·…”应紧随其后,所以 $\textcircled{2}$ 放在 $\textcircled{6}$ 后面, $\textcircled{2}$ 的最后一句话为“但连这种自我评价,也只能用权力形式表现出来”,可推知接下来应该对上文进行一下总结, $\textcircled{4}$ 是比较贴切的,故 $\textcircled{4}$ $\textcircled{7}$ 可排在 $\textcircled{2}$ 的后面,排到了这里,提到了伟人, $\textcircled{1}$ 提出了对伟人的态度,故顺理成章地排在其后。再看剩下的三个选项,是景物描写, $\textcircled{8}$ 与 $\textcircled{3}$ 相关, $\textcircled{3}$ 是对 $\textcircled{8}$ 的转折,故 $\textcircled{8}$ 放 $\textcircled{3}$ 前面,并放文章的最前面,所以选项B是正确选项。
18.C[解析]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看,A、B、D项都是正确的,C项说“不足以成为那个时代的非常之事”理解不正确,故选C。
19.D[解析]这是一篇带有凉色彩的怀古散文,从汉武帝的功过出发,对他进行了评价。但作者认为,只有以宽容的心才能对历史上的伟人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A、B、C项都为正确选项,D项内容原文中没有涉及,属于无中生有,故本题选D。
20.D[解析]文中“国家以法律认可了‘村民”这一提法,承认了··这是一个进步··但‘村民,权利还是限于农村·····还没有真正确立‘公民”的地位和权利”所以,D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A项从“农民的社会·····但仍…···尚未达到‘市民社会’中市民的程度”可得到;B项从第二段的表述中可得到印证;C项从“这样,农民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创造必要的条件”中体现出来。
21.A[解析]本文段主要讲在商品经济下,农民因为身份限制受到歧视,由于这种歧视的存在,也必将影响和制约中国商品经济的总体发展。故A选项是正确概述。
22.C[解析]文段中“从生到死,是从‘明”转变为“幽’”,而不是“从‘有’消灭为‘无””,故C选项表述不正确。
23.D[解析]根据王船山的看法,宇宙的本源是太虚中的之气,气聚而生成人物,人物死而散为气而归于太虚。这就是,一个人的行为的善和恶不会随其死亡而消散无余,否则善恶的分别就没有意义了,一个人的善恶将影响到他死后的归宿,所以他主张要以“存神尽性”的修养,来保证死后“全而归之”。A、B、C项都是“存神尽性”的要求,只有D项不符合。
24.A[解析]从“须要知道,人生在世时的善或恶,在人死之后,依其类而归散为气。善气和恶气各依其类散,善气散归入善气类中,恶气散归入恶气类中,互不混淆。”可推出有关生死与善恶的关系。故A选项是正确选项,其他三项都是错误的。
25.D[解析]从文段中“人并不是在死后便可自然地“全归’其所生的本体,‘全归’实是‘存神’修养的结果”可知,人在死后并不是可以自然地全归其所生之体,而D选项恰恰与此相反。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26.A[解析]此题可以从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观察所得。小数部分分别为:03、04、05、06、07、08,为等差数列,因此可得,下一个数的小数部分应为09,由此可排除C、D;再观察整数部分,隔项分组,分别为1、3、5、()和3、9、27,括号中的数应为7。所以选项为A。
27.A[解析]做一次差,可得2、3、5、7、(),是一个质数数列,由此可得下一个数为11,因此所求的数应为 $20\substack{+11}=31$ ,故选项为A。
28.B[解析]做一次差可得3、5、8、13、21、(),得出来的数为一个递推和数列。 $3+5{-}8$ $5{+}8{=}13$ $8{+}13$ -21, $13\div21=~34$ ,故所求得数为 $87^{+}34{=}121$ ,选项B为正确选项。
29.C[解析]做一次差为4、9、18、(),4、9为特征数, $4{=}22{+}0$ $9{=}23{+}1$ $18{=}24{+}2$ $=25+3+32=67$
30.C[解析]做商可得, $12\div12=1$ $18\div12{=}1.5$ $36\div18=2$ $90\div36=2.5$ ,商为等差数列,故()应为 $90\times3{=}270$
31.B[解析]设上坡路程为SA,下坡路程为SB,总路程为S,由题意可知,小陈来回都是先走上坡路,再走下坡路,所以 $\mathrm{SA}/350+\mathrm{SB}/600+\mathrm{SB}/350+\mathrm{SA}/600=19$ ,解得 $\mathrm{S}\mathrm{=}4200,\mathrm{B}$ 为正确选项。
32.C[解析]因为三年竞选一次,且协会主席不能连任,每个主席最多任职3年,故11年间共有4个协会主席,但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即第1年正好是某任主席就职的最后一年,所以,最多会有 $4+1=5$ 正确选项。
33.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交叉关系。由题意知, $\mathrm{A}\cap\mathrm{B}\cap\mathbb{C}=88+7+6+9-36\times3=2$ ,故阴影部分面积为:$88-7{-}9{-}6{+}2\times2{=}70$ ,选C。
34.D[解析]设该工程为单位1,那么乙做的工程为 $1–40\times(1/50)=1/5$ ,乙做 $1/5$ 的工程共用的天数为:(1/5)$\div(1/75)=15$ ,由此可得乙离开了 $40\mathrm{-}15\mathrm{=}25$ (天)。正确选项为 $\mathrm{D}$
35.B[解析]设原售价为X,进价为Y,调价后售价为Z,
可得 $\mathrm{X-Y-25.5%X=}$ 利润
$\mathrm{Z-Y-30%2=}$ 利润
因为利润未变,解得Z: $\mathrm{X}{=}1,064$ ,故选B。
36.B[解析]本题本质上是一个追及问题,分针和时针的速度差为 $6\mathrm{-1/2=5.5}$ (度/分),则第一次成直角时分针和时针追及的角度为 $60~^{\circ}$ ,故需要经历 $60\div5.5{=}1010/11$ (分),故选B。
37.B[解析]甲的平均交易价格为 $(30^{+}40)\div2{=}35$ (千克/元),乙的平均交易价格为2÷( $1/30\substack{+1/40}$ )约等于34.3元/千克,35-34. $3{=}0,~7$ (元/千克)。故正确选项为B。
38.D[解析]本题是一个概率问题。每个硬币正反面的概率各为 $1/2$ ,三枚硬币概率(1/2)3,如全是正面上或全是反面向上则为 $2\times\left(1/2\right)3{=}1/4$ ,而两正一反面或两反面一正面的概率为 $1{-}1/4{=}3/4$ ,则甲应该要求乙每次至少给 $(3/4)\div(1/4)=3$ 倍的钱才可考虑参加这个游戏,即 $3\times10{=}30$ (元)。故选D。
39.D[解析]设甲班未参加的人数为X,乙班未参加的人数为Y,由题知甲班参加选取修课的人数恰好是乙班没有参加的人数的 $1/3$ ,故甲班的参加人数为 $(1/3)\mathrm{Y}$ ,乙班参加选修课的人数恰好是甲班没有参加的人数的 $1/4$ 乙班的参加人数为 $(1/4)_{\mathrm{X}}$ ,因为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等,故 $(1/3)\mathrm{Y+x=(1/4)x+Y}.$ ,解得X: $\mathrm{Y}{=}8:9$ 。故正确选项为D。
40.D[解析]因为这些数除以6所得余数以12个数为周期重复出现,则 $68\div12=5\cdots8$ ,那么最后一个数除以6的余数应与第8个数除以6 余数相同。又因为每个数的3倍恰好等于它两边两个数之和,已知前两个数为0和1,所以前8个数为0、1、3、8、21、55、144、377,所以 $377\div6=62\cdots5$ 。故应选 $\mathrm{D}$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逻辑判断
41.B[解析]假设题。推理所依据的假设条件,是推理必要条件,也就是虽然有这个条件不一定能得出结论,但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题干的结论就一定不会得出。如果没有B项,即如果由某一首歌按照该划分方式不能归入任何一类,则就不能按照这种方式评选,因此B项是题干推理所必须依据的假设。
42.D[解析]此题考查直言命题的推理。假定这是一次意外事故,则甲和乙的话都正确,则由甲的话可得出是乙干的,也就是这不是一次意外事故,矛盾,假定错误,因此这不是一次意外事故。如果不是意外事件,那么要么是自杀要么是谋杀。由(2)可知甲和乙的话一真一假,当乙说真话甲说假话时可推出有可能自杀,也可以推出有可能被谋杀,故选D项。
43.D[解析]考查逻辑推理形式。题干的推理形式是:由不能证明不是某一事件,得出结论说这一事件的真实性。
44.C[解析]反驳题,同削弱题。题干的推理是:因为与所爱擦肩而过是人生最遗憾的事,所以当我们看到自己一见钟情的人,就应该主动与之恋爱和结婚。由C项,只有长久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清楚地知道对方是否为你所爱。这也就是说,“一见钟情的人”可能并非是你真正所爱的人,所以也就谈不上遗憾,因此削弱了题干推论。D项也对题干有一定程度的削弱,但力度不如C项。
45.C[解析]支持题。题干的逻辑主线是:中国的私人轿车在近五年内不应该有大的发展,原因是会使原本紧张的交通状况更加恶化。再由C项,在未来的五年内,我国的交通硬件措施不可能有根本改善,所以如果放松对私人轿车的管制,任其发展,会使原本紧张的交通状况更加恶化,因此对题干起到支持作用。
46.B[解析]假设题。题干中说,大多数受雇于私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赚的钱比技能相仿的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多,由此得出结论说,政府的专业技术人员就有可能流失到私营企业。如果没有B项,即政府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除薪酬以外的更好的其他条件如更好的工作环境或福利,则就不会得出题干的结论。
47.A[解析]反驳题,注意是要找不能反驳题干观点的选项。B项说明烟对肺癌的影响;C项说明年龄和体质方面的因素,但不能说明吸烟对健康没有影响;D项说明吸烟者比从来不吸烟者患呼吸道类疾病的比例要高,也说明了吸烟对健康的影响。
48.B[解析]由定义,方位定向是对事物空间、位置和关系的知觉。A、C、D三项都是对物体空间位置的判定,3项是对物体形状和亮度的知觉。
49.D[解析]由定义,授权是把主管或领导者的一部分职责交由副职或下属代理。A项是“不合理要求”,B项是工作汇报,其“工作”是部门职员的工作,C项也不是主管或领导者的职责。
50.D[解析]由定义,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共有的信念以及由共有的信念导致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一种共有的行为模式,因此A项错误。B项的工作时间安排不是由信念而导致的行为模式;C项是领导风格。
51.C[解析]由定义,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C项不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区域。
52.B[解析]由定义,替代品是不同种类的商品,但功能或用途基本相同。A项和C项物品功能不同,D项是同类商品。
53.A[解析]由定义,偷换概念是指用意义不同的一个词去替换另一个词。A项中乙说的“别人”与甲说的“别”意义不同,乙偷换了“别人”这一词语的意义。
54.B[解析]由定义,统计工作是运用科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B项对调查问卷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符合定义。A、C、D三项都是征询意见。
三、类比推理
55.D[解析]交叉关系。容易误选B项,但是器皿是一大类事物,饰物也是一大类事物,D项更适合。
56.B[解析]扫描仪是输入设备,显示器是输出设备,而眼晴的功能也相当于是对外界信息的输入,嘴巴的一部分功能相当于信息的输出。
57.C[解析]必要条件关系。有了安全才会舒心,有和谐才会有活力。
58.B[解析]买股票是一种投资方式,发短信是一种通信方式。
59.B[解析]以蒸汽作为动力的火车,以光纤作为介质的通讯
60.A[解析]教育是教师的职责,教师的活动必须要遵守教师法。生产是工人职责,工人要必须遵守管理规定。
61.A[解析]属种关系。咨询是一种服务,婚姻是一种关系。
62.A[解析]人物及其主要职责。领导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决策,下属的职责主要是执行。
四、图形推理
63.D[解析]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的数量。第一组图的线条的数量分别是2、3、4,依次递增。照此规律,第二且图的数量应该分别是3、4、5,因此选D。
64.D[解析]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的位置。图形的旋转和组合,第二个图形顺时针旋转120。,与第一个图形的中心点重合,就得到第三个图形。
65.B[解析]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部分元素的位置。在第一组图形中,左下角的带3个小线头的黑点位置不变,带1个小线头的黑点顺时针移动,带2个小线头的黑点逆时针移动。在第二组图形中,右上角和左下角的小图形不动,左上角的小图形顺时针移动,右下角的小图形逆时针移动。
66.A[解析]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的形状。由第四个图可以排除B项和C项,再由第一个图可以排除D项。虽然第一个图在D项中也可以找到,但是D项右下方两个黑格也应在第一个图中显现,所以D项不符合要求。
67.B[解析]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的位置。注意各个面的相对位置。
68.C[解析]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的位置。
69.A[解析]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的黑白变化。横向并且分竖线左右看,如果前两个为黑半圆,第三个就是白半
70.D[解析]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的叠加。前两个图形相同位置的黑色和黑色相加得到第三个图形的黑色部分,其余如黑色和白色、白色和白色相叠加得到的都是白色。因此最后一个图是全白色的。
第四部分 常识判断
71.A[解析】“不要和陌生人交往”也就是否认与不认识的人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和亲戚、朋友、熟人的关系,还有和其他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这是否认了人与人之间的多重关系。
72.C[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方法论意义上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切实做到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
73.C[解析]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胡锦涛说,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74.C[解析】“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它所担负的四大科学目标为: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象;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因此B正确。A、D项也正确。C项中“利比亚”应该是“肯尼亚”,C项错误。
75.B[解析]从图中可看出有长城,最上边是匈奴、东胡,长城在战国时才开始建,匈奴在汉代以后控制的区域很小,由此可知这是战国时期的地图,长平大战发生在战国时期。
76.B[解析]李大庆很可能是出生在建国初期。
77.D[解析]欧元在1999 年1月1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到2002年1月1日0时,欧元正式流通。
78.A[解析]A项这两首诗作者心境不同。第一首诗是王维的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第二首诗是周弼的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79.D[解析】《大堰河- 我的保姆》的作者是艾青。
80.D[解析]人权是有三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应有权利,第二个层次是法律权利,第三个层次是实有权利。人权的内容通过立法转化为法律权利,使人的应有权利有机会转化为法律权利,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权利转化为实有权利,但并非表明人权只能是一种实有权利。在现代法治社会,保障人权是法治的核心内容之一。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反过来法律可以保障人权的实现,但是有了法律并不能当然根除侵犯人权的现象,也不意喙着有了法律人权必然就会得到实现和保障,因为法律实施的效果决定着人权的实现和保障的程度。所以,不能仅根据人权的法律化就判断人权只是一种实有权利,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81.C[解析]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缴一定数额金钱或者实物的单方具体行政行为。
82.D[解析]在我国行政主体是学理上的概念,不是一个法律概念。故D项正确。
行政主体通常是由两类组织构成的,一是行政机关,一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故A、B选项错误;行政组织是以行政主体的名义行使职权的,而非实施者的名义,故C项错误。
83.A[解析]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须以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为前提和基础已成立的民事行为,不一定发生法律效力。
84.B[解析]A项的《童年》应为《幼年》,C项《九三年》和《笑面人》的作者是雨果。D项莫里哀是法国喜剧作家。
85.B[解析]电子商务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
86.B[解析]依题意可知:2006 年广东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为4930亿元,比2005 年增长20. $3%$ ,则2005年工业总产值为 $4930\div(1+20.3%)\approx4098$ (亿元),故答案为B项。
87.B[解析]由题意可知2006 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1650亿元,特色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为4930亿元则所占比重为 $1650\div4930\times100%=33.47%\approx33.5%$ ,故B项正确。
88.C[解析]根据所给材料可知:湛江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 $33%$ ;阳江五金刀具特色产业基地占比 $31%$ ;云浮禽畜生物制品特色产业基地占比 $38,5%$ ;肇庆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占比 $17.7%$ 。由此可知云浮禽畜生物制品特色产业基地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最高,故选C选项。
89.C[解析]由广东省特色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达 4930 亿元且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 $10%$ 可得,2006 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为49300亿元,由基地的高新技术产值为1650亿元且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 $11%$ 可得,全省高新技术产值为 $1650\div11%\approx15000$ (亿元),故答案为 $(15000/49300)\times100%{\approx}30.4%$
90.C[解析]选项A错误,由题意可知肇庆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为 $19\div17.7%\approx107$ (家)。B项错误,阳江五金刀具特色产业基地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 $31%$ ,而非五金刀具厂产值。D选项错误,依材料可知湛江海洋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 2006 年已占湛江市工业总产值的 $33%$ 而非小于 $33%$ 。故C项正确。
91.B[解析]由表一可知 2006 年广东省劳动报酬占GDP 比重为 $38.7%$ ,江苏省占 $40,7%$ ,山东省占 $34,4%$ ,浙江省占 $40,3%$ ,很明显,本题正确答案选B。
92.D[解析]由表一所给条件可得广东工资增幅为:25968. $55\times38.7%\div(5733.97\times49.4%)$ $-100%\approx254.8%$ 苏工资增幅为: $21548.30\times40.7^{9}0\div(5155.25\times47.1^{9})-100%\approx261.2%$ 山东省工资增幅为: $21846.70\times34.4%\div(5002$ $47\times46.0%)-100%\approx226.6%$ 。浙江省工资增幅为: $15649.00\times40.3%\div$ $(3524.79\times42.9%)-100%\approx317.1%$ ,很显然浙江省工资增幅最大,答案为D。
93.A[解析]由表二可知广东省第三产业劳动报酬占GDP 比重为 $32,4%$ ,而江苏为 $39,2%$ ,故广东比江苏少$39,2\substack{-32,4=6,8}$ 个百分点,答案为A。
94.D[解析]由表二可知选项D正确。
95,B[解析]由表一所给数据可知A选项表述正确;各省第一产业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均在 $88%$ 以上,所以C选项表述正确;由表一1995-2006 各省劳动报酬占 GDP 比重数据显示可知D选项表述正确。表述不正确的为B项,与上年相比,2006 年GDP增长最快的省份为广东省而非江苏省,故答案为B。
96.A[解析]由图表可直观看出表示 2003 年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的柱状图高度最接近,故答案选A。
97.A[解析]由图表可知 2004 年移动电话增幅为: $(33482-26995)\div26995\times100%\approx23. $ $8%$ ;2005 年增幅为;$(39341-33482)\div33482\times100%\approx17.5%;2006$ 年增幅为: $(46106-39341)\div39341\times100%\approx17.2%$ :2007年增幅为:$(54729-46106)\div46106\times100%\approx18.7%$ 。故移动电话增幅最大的年份为 2004年,答案为A。
98.C[解析]由图可得2007年全国固定电话增长率为 $(36545-36779)\div36779\times100%\approx-0.64%$ ,则2008年固话用户数为 $36545\times$ $1{-}0.64%$ ${\approx}36311.1$ (万户),则答案为C。
99.B[解析]2004年固定电话用户数占电话用户总数: $26275\div(26275+26995)\times100%\approx49.3%$ ,故A选项表述错误;2005年我国固定电话用户增幅为 $(35045-31176)\div31176\times100%\approx12.4%$ ,移动电话增幅为 $(39341-33482)\div$ $33482\times100%\approx17.5%$ ,则B项表述正确;2006年我国固定电话用户增幅为: $(36779-35045)\div35045\times100%\approx4.95%$ 移动电话用户增幅为: $(46106-39341)\div39341\times100%\approx17.2%$ ,可见2006年移动电话增幅要远远高于固话,故C项表述错误;200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总数为36545万户,2003年末固定电话总数的2倍为 $26275\times2{-}52550$ 显然不足2倍,故D选项表述错误,因此答案为B。
100.C[解析]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数呈现逐年递减是从2007年开始的,故答案为C。
文章作者 考公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