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_行测_真题答案及解析
文章目录
2011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答案及解析
1.B[解析]根据文段的意思,小邱应该是面试了很多次都没有取得成功。“屡试不爽”是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用在此处显然不合适,排除A选项。“战无不胜”与文段的意思明显相反,C项也应该排除。“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不只是汉字的位置不同,意思也截然不同。“屡战屡败”强调的是“败”,表明多次尝试都没有取得成功;而“屡败屡战”则强调的是“战”,体现出执著与不屈。此处使用“屡战屡败”最符合文意,与下文的“沮丧”相符合。所以,正确答案为B选项。
2.D[解析】“衰退”是指衰弱减退,“式微”是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二者相比较,“式微”更符合第-空的语境,即体现出中华文化由兴盛到衰落的变化过程。由下文的“反而”和“越来越”也可以发现,“中华文化的遗传”有一个强弱的变化过程,故排除A、B选项。“显现”指显露,露面;“凸显”指凸出显露,由“越来越”可知,此处应使用语意程度较强的词语,“凸显”更能反映出增强的程度。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
3.C[解析]从文段第一个空来看,首先排除B选项,“导致”常用于不好的结果,而“突破性的科技创新成果”显然不属于不好的结果。从第二空来看,经济危机不可能“形成”或者“产生”技术革命,而只能作为一种诱因存在,故排除A和D选项。将C选项的两个词语代入文段,“催生突破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引发技术革命”,使用恰当。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4.C[解析]“自居”是指自任,自待;“标榜”是指吹嘘,夸耀。第一空处使用“自居”在语意上更为恰当,并且只有“自居”可以与“以”搭配,构成“以……自居”,所以排除B、D两项。“表扬”的发出者必须是人,而第二空和第三空所在句子的主语是“这句调侃的话”,所以此处应该使用“体现”,即“体现·价值",故排除A选项。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5.C[解析]空缺处的四个词语所要体现的是接受并欣赏一种艺术的过程。由此可见,“接受”是“欣赏”的前提,综观四个选项中的词语,“适应”是“接受”的同义转换,也是其他三个词语的前提,只有C选项将“适应”排在了第一位。接着分析C选项中四个词语的排序,即首先要去“适应”,在适应的过程中逐渐“熟悉”,熟悉之后“习惯”成自然,对这种艺术有了全面的了解,能够“理解”艺术的魅力价值所在,最终欣赏这种艺术,这符合一般人的认知过程。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6.A[解析]先看第一个空,由文段可知,此处应填入表示原因的词语。“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常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因为”,表示原因或理由。“然而”和“其实”两个词都表转折,故排除C、D项。再看后面几个空,由文段可知,作者的论述重点在倒数第二个空后面,落到“为之后的城市决策、管理乃至理念与思路,提供可资借鉴的方面”上,故该空应填入表强调的联结词,结合选项来看,只有A项的“不仅……··也不仅·而是…·.”最符合文意。本题正确答案为A。
7.D[解析]文段中,第一句话的前半句是说存在“矛盾和问题”,后半句则说“充满信心”,故应该使用表转折的虚词,所以排除A和B选项。第二个空,需要对前文“充满信心”的原因进行解释,使用“因为”最恰当,排除C选项。将D选项的后两个词语代入空缺处,“只要·…就·….”使用恰当。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
8.A[解析]“斤斤计较”是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步步为营”是指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座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从第一空后的“因小失大”可知,此处应该是过分计较之意,故含贬义色彩的“斤斤计较”最为合适。再看第二个空,由前面的“不拘小节”可知,此处应填入“眼观全局”,“全局”与“小节”相对应。“短兵相接”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刀兵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此处与后面的“作生死斗”搭配,“短兵相接”更恰当。所以,正确答案为A选项。
9.C[解析]本题可以从词义色彩和语义轻重着手排除选项。第一空处,“弹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是一个褒义词。“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含贬义色彩。形容骗子应该用贬义词,所以排除A、B选项。第二空处,“防不胜防”形容防备不过来,“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由前面的“花样百出”可知,此处应强调老百姓“防备不过来”,“谈虎色变”的语义过重,使用“防不胜防”更为合适,故排除D。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10.D[解析]从文段来看,作者的感情基调显然是建立在“宽容”的基础之上。有些孩子“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影响”,才成为捣蛋鬼,而“问题”的语义过重,与作者的感情基调不吻合,故第一个空处应该使用“偏差”更为合适。所以,排除A、C选项。“循循善诱”是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与“偏差”搭配使用最为恰当,即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来将孩子们的偏差纠正过来。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
二、阅读理解
11.D[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B和C选项都可以从文段中找到相关信息,可以排除。D选项偷换范围,文段是说“中东多数国家不同于日本、韩国这样的单一民族国家”,而D选项将其扩大为“单一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之间的比较,并且认为前者的民主化进程更为顺利,明显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
12.C[解析]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由“这与几千年文化铸就的百姓心中的‘格式塔”’可知,“格式塔”实际上是中国文化在百姓心中的缩影、定型。由后文可知,中国文化的主流是文学的,是“期待明天会更美好”,故“格式塔”实际上是中国文化铸就在百姓心中的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想象和向往,C项正确。
13.B[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是总一分式的行文结构,第一句话“成本决定了绿色燃料的发展速
度”就是文段的主旨句。下面的内容都是围绕主旨句展开的,即解释了绿色燃料在成本上处于劣势地位的原因。
B 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准确概括。
14.B[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A项是对文段内容的部分概括,不全面,所以排除。C项中的“重点发展”在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也应排除。D项说法有误,文中说的是在同等经济规模下,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例越高,区域劳动力人口承载力越大,而不是“经济规模对劳动力人口承载力有很大影响”。B项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是对文段两个部分内容的完整概括。
15.C[解析]本题属于态度观点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句是“而这显然不符合发展的要求”,显示出作者对于前文所提到的观点的否定,也就是说中国不应该等达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的发展水平时才建立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A、B和D项不是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故排除。
16.D[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A项明显不属于文段意在指出的内容;B项的表述片面,只说出了学者所忽视的内容;C项是对文中部分内容的复述,也不是文段意在指出的内容。D项的表述最为全面,将“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界受到两大思潮的影响都表述在内。从“事实上”一词后面的内容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即“1919年的中国思想界同时受到来自南北两大社会思潮的夹击式影响”。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
17.C[解析]本题属于词语理解题。“处境化”一词修饰的是“生产和生活经验体系”,后面的文字是对这一体系的解释,一正一反,正面说“由该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所决定”,反面说“不要脱离当地的社会实际”,故最准确的解释为C项“与当地农村社会实际相联系、相融合的”。A项,将选项代入即为“农村文化是一套与农村各地生产、生活经验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体系”,由后文可知,“处境化”强调的是“当地化”,而非与“各地生产、生活经验”都适应,且A项中“与生产、生活经验相适应的”与文中“生产和生活经验体系”表述重复,故排除。B项,文段强调的是与当地实际相适应,而非“适应发展变化”,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明显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8.C[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段首句说“把核能看成可持续性资源,可能会很困难”,所以A项正确。文段最后一句提到“核反应堆也是高效的电力之源··-就某些类型的反应堆而言,其设计能够使废料减少到最低限度,基本能够防止反应堆熔毁”,所以B项和D项说法也正确。C项说法错误,文段中说的是“不排放任何污染气体”,但核反应堆仍然会产生“放射性废物”。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19.B[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只是说经典的法学家“从来都没有孤零零地谈论法律”,但是不能说“孤零零地探讨法与法律问题不能得出关于法与法律的有益见解”。C项在文中并没有提及,故排除。D项,文中并没有提及政治哲学家所讨论的主要内容,也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D[解析]文段的主体是思考,重点在后一句,即我们应如何思考。由转折词“而”可知,“思考时·…只要认识到,我们的行为是按照人类状况对我们的要求,认真地、理智地并且是自律地进行的,就已足够”为文段主旨,D项是对主旨的准确概括。A项“使命”一词在文中并未提及,排除。B、C项表述片面,非文段主旨。故正确答案为D 项。
21.A[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段最后一句说“如果将所有可见光都过滤出去,即使剩余的电磁波强度再高,我们也只能看到一片漆黑”,由此可见存在可见光是人眼感知颜色的基础,故A项正确。B项偷换概念,眼晴捕捉电磁波后所产生的反应是颜色,而不是光感。C、D两项的内容在文段中都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所以,正确答案为A选项。
22.A[解析]本题属于标题结语题,从文段的最后一句话“这实在是一个历史误会”可知,下文需要对这个历史误会进行澄清。D项“这个历史误会产生的原因”在文中已经解释过了,所以排除。C项“官窑瓷器在民间的流传”与文段内容不相关,属于干扰项,应排除。B项“西方历史上对中国瓷器的评价”看似正确,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最佳答案为A选项,后文通过对中国瓷器出口西方历史的追溯,来澄清这一历史误会,揭示真相之所在。
23.D[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项说法有误,道德感是个体生命从家庭生活所习得的情感与社会技能的核心要素,而不是“道德感决定个体的情感与社会技能”。B项错误,神经元编码只是为个体习得这一情感的能力设置了一段时间,而不能说“个体能否习得道德感是由神经元编码决定的”。C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文段中只是说“错过这一时段,便难以习得相应的技能”,而不是“无法习得”。D项正确,当选。
24。D[解析]本题属于态度观点题。文段第一句话说“经济新闻报道也不例外”,说明作者对于这一报道方式并不反对。但是,下文接着谈到了这一报道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即要有“大局意识”。由此可见,作者对于经济新闻选择微观切入的态度是辩证的。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
25.A[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B项只是文中的部分内容,概括不全面,排除。C项表述过于绝对,文段的意思是当人们需要作出可靠判断时,理性更值得信赖,但这并不意味着非理性工具就不可信赖;并且C项也不是文段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文段主要谈论的是理性的作用。D项表述过于绝对,文中的表述是“最可信赖”“最易获得成功”,依理性作出的对复杂情势的判断也可能出错。故A项是文段所表达的主要意思。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三、数学运算
26.D[解析]滚筒转动一周所压路的面积为滚筒的侧面积,则压路机每分钟可压路的面积为2兀 $\ X0.54\times1.5$ $\times16{\sim}81(\mathrm{m}2)$ 。故选 D。
27.D[解析]路程相同,速度之比等于时间的反比。甲、乙、丙三人所用时间比为30:60: $45{=}2$ :4:3,则他们的速度之比为1/2:1/4: $1/3{=}6{:}3{:}4$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8.C[解析]6 点时,钟声响了6声,有5个间隔,因此每个间隔的时间为 $4\div5{=}0.8$ 应响11声,中间有10个间隔,故所用时间为 $0.8\times10{=}8$ (秒),即最后一下钟声响起的时间为11点零8秒。29.B[解析]设小王、小丽、小江分别原有 $\mathrm{x}$
$$ \left{\begin{array}{l l}{\mathbf{x}-4=\frac{1}{3}(\mathbf{y}+4)}\ {\mathbf{x}+2=4(z-2)}\ {\mathbf{y}+1=z-1}\end{array}\right.\Rightarrow\left{\begin{array}{l l}{\mathbf{x}=6}\ {\mathbf{y}=2}\ {\mathbf{z}=4}\end{array}\right. $$
故小王原有6本书籍,选B。
30.C[解析]第一次相遇后,两人仍是沿相反方向跑步,到第二次相遇时,两人跑步距离之和为圆形跑道的周长。此时,乙跑的距离为较短的跑道,为100米,则甲跑的距离为300 米,圆形跑道的周长为 $100{+}300{=}400$ (米)。故选C。
31.A[解析]设瓶子的下底面积为xcm2,水的体积为ycm3,可得
$$ \left{\begin{array}{l l}{\mathbf{y}=14\mathbf{x}}\ {\mathbf{y}=204-3\mathbf{x}}\end{array}\right.\Rightarrow\left{\begin{array}{l l}{\mathbf{x}=12}\ {\mathbf{y}=168}\end{array}\right. $$
故水的体积为 $168\mathrm{Cm}3$ ,选A。
32.D[解析]假设岛上有 $\mathrm{x}$ 只这样的鸟,则有 $300/\mathrm{x}{=}4/100$ ,解得 $\scriptstyle\mathbf{_}=7500$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3.B[解析]往返一次需5分钟,则从8点半到8点57分,共有27分钟, $27\div5{=}5…2$ ,则一共运过了5次人,已经到达的人数为(5 $.1)\times5{=}20$ (人),第六次车上的5个人正在途中,所以在当地等待运送的人数为 $46{-}20{-}5{=}21$ (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4.A[解析]设问号处代表的数字为 $\mathrm{x}$ ,则16右边的两个数字分别为 $12\substack{+\mathrm{x}.\mathrm{x}+25}$ ,则第二行的两个数字为 $28+\mathbf{x}$ $2\mathbf{x}+37$ ,可得 $28+\mathrm{x}+2\mathrm{x}+37=86$ ,解得 ${\bf x}\mathrm{=}7$ 。故选A。本题也可用代入法。
35.c[解析]设书的价钱为x元。则赵原有钱数为 $(5/3)\mathrm{x}$ 元,钱原有钱数为 $(4/3)\mathrm{x}$ 元,孙原有钱数为(3/2)x元,则 $(5/3)\mathrm{x}+(4/3)\mathrm{x}+(3/2)\mathrm{x}=216$ ,解得 $\mathrm{x}{=}48$ ,则赵、钱两人剩下的钱为 $(5/3)\mathrm{x}+(4/3)\mathrm{x}{-}2\mathrm{x}{=}\mathrm{x}{=}48$ (元)。故选C。
36.B[解析]每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5\times5{=}25(\mathrm{cm}2)$ ,覆盖面积为 $115\mathrm{cm}2$ ,则阴影部分面积即重复的面积,为5$\times25.115{=}10(\mathrm{cm}2)$ 。本题答案为B。
37.A[解析]从〇、2、4中任取三个数相加的和最大为 $4\times3{=}12$ ,最小为0,故有0、2、4、6、8、10、12七种情况,而三行、三列及两个对角线各数的和共有8个,因此至少有2个是相同的。
38.D[解析]设上个月该培训班人数为 $\mathrm{x}$ 人,本月毕业人数为人。由该培训班学制为1个半月可知,新增加的45名学员本月无法毕业。目前在学人数比上月多了 $25%$ ,则 $\mathrm{x}-\mathrm{y}+45=1.25\mathrm{x}$ ,可得 $\mathrm{y}{=}45{-}0.25\mathrm{x}$ 。因为毕业者都是上月的老学员,因此 $\mathbf{y}{\lesssim}\mathbf{x}$ $\scriptstyle\mathrm{y=x}$ 时,该月毕业人数最多,此时 $\scriptstyle\mathrm{y=x}=36$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9.B[解析]要使长方形纸没有剩余,且剪成面积相等且尽可能大的正方形,则正方形的边长应为1007、371的最大公约数,即53毫米。本题也可用代入法解题,选项中只有53是1007和371的公约数,故选B。
40.A【解析]设成本为x元,则减价前的利润为 $60\times(100\mathrm{-x})$ ,降价 $4%$ 后的利润为 $(60+4\times10)\times$ (100-4-x),可得: $60\times$ (100-x) $ \times(3/2){=}100\times$ (96-x),解得 $\mathrm{\Deltax=}60$ 。故选 A。
第三部分 逻辑推理
四、逻辑判断
41.B[解析]A项“骑自行车的人必须和机动车抢道,比较危险”与题干矛盾。C项“‘绿色通道’通常只是在公园内铺设”与题干叙述显然不符。D项“该市女性早已普遍将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与题干“真正将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人口比率依然很低”相矛盾。由此可知,答案为B。
42.A[解析]题目要反驳的转基因公司的观点是:“种植者通过种植转基因作物增加了收入,所以很多地方的小规模种植者都在种植转基因作物。”要反驳这一观点,选项A指出小规模种植者之所以种植转基因作物是另有他因一一政府补贴,从而反驳了该观点。所以本题答案为A。
43.B[解析]题目的逻辑是出生时间不由自己选择,所以犯罪人是否犯罪也不由自己选择,故犯罪人不应当为自己所犯的罪负责。B项指出出生时间不直接决定所犯的罪,个人选择才是主要决定因素,所以犯罪人应当为自己所犯的罪承担责任。本题答案为B。
44.D[解析]D 项说手足口病病症“变异较大,很多医生在初诊时无法确诊”,会导致误将手足口病当做其他病来治疗,从而使报告的病例数小于实际病例数,从而加重该卫生组织的担忧。故正确答案为D。
45.C[解析]题干由“过去一年狭长风力走廊上的风力下降”得出结论“过去一年美国风力发电的电力输出
比上年大大减少”。C项是必需的前提,如果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力改变无关的话,则这个论证就不成立。
故本题答案为C。
46.A[解析]题干“油缸里还有油”是“我们的车还能开”的必要条件,“我们的车还能开”是“油缸里还有油”的充分条件,即后半句是前半句的充分条件。A项的推理逻辑方式跟题干相似;B、C、D三项均为前半句是后半句的充分条件。所以本题答案为A。
47.A[解析]A项“人体的疲劳状态很难有一个确切的评价和对比指标”最能够对交警的做法提出质疑,如果疲劳状态的测定和评价方法各异,没有统一的指标,那么交警根本无法准确判断司机是否是疲劳驾驶,也就无法减少疲劳驾驶的情况。B、C项与题干无关。D项是应对交警的一个方法,但是客观上起到了减少疲劳驾驶的效果。故本题答案为A。
48.C[解析]题干中治疗败血症的方法是用磁珠过滤病原体,以使抗茵药物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这里隐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即“减少病原体数量有助于提升药物疗效”,故选C。
49.B[解析]该导游的反驳是“每次针对投诉的调查都说明,这些针对他的投诉只是游客太过挑剔”。要想使这一反驳成立, $\textcircled{3}$ 是必须假设的。因为导游的反驳是以调查结果为依据的,只有调查能够真实反映当时的状况,之后得出的结论才是可信的。若调查并不能真实反映当时的状况,那么针对他的投诉很可能并非只是游客太过挑剔,还有可能是其服务不到位。 $\textcircled{1}$ 和 $\textcircled{2}$ 并非必须的假设,故正确答案为B。
50.D[解析]D项“所有的空调都应当保证能够在当地正常运转,才能出售”,也就是说无论当地空气质量是好还是坏,所有空调都必须保证能够正常运转,否则,在此地就不能出售。D项有效地反驳了该工程师的观点。所以本题答案为D。
五、类比推理
51.B[解析]垃圾利用得好就可以转化为矛盾的对立面,变成资源。挑战利用得好就可以转化为矛盾的对立面,变成机会。所以本题答案为B。
52.B[解析]控制的目的是管理,奖惩的目的是激励。故答案选B。
53.C[解析]窗户需要用窗帘来遮掩,头发需要用梳子来梳理。所以本题答案为C。
54.D[解析]货币和价值同属名词,货币体现价值;D项观点和立场也同属名词,观点表明立场。其他三项不符合。所以本题答案为D。
55.D[解析]快递是一种物流方式;证券是一种金融工具。所以本题选择D。
56.C[解析]制定和实施都是加诸同一客体的动作,且有先后之分。如制定和实施计划、政策等。与之相似的是C项,追踪和猎杀目标、猎物等。注意A项,痊愈描述的是状态,而不是动作,不选。
57.B[解析]家具的原材料是木材;枪支的原材料是金属。故选B项。
58.B[解析]“前”与“后”、“上”与“下”均是相对关系,并且“前后”、“上下”可以单独作为词语使用。B项“彼”与“此”、“矛”与“盾”也均是相对关系,而且“彼此”与“矛盾”也可以单独作为词语使用。
59.D[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词义相近,感情色彩一贬一褒。故本题选D。
60.C[解析]题干激发创意是动宾结构;C项集中注意也是动宾结构。故选C
六、图形推理
61.C[解析第一组图形中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二组按照第一组的方法,可知正确选项为C。
62.A[解析]第一组图形中,从第一幅到第三幅图实际上表现的是一个图形的完成过程;第二组图形中,第-幅图可以看成是两条重合的直线,第二幅图中重合的直线被拉成了两条曲线,故第三幅图中两条曲线应完成为两个椭圆。从曲线的位置和形状来看,A项最符合完成图的形态。故正确答案为A。
63.B[解析]第一组图形中,前两个图形旋转180。后叠加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二组图形中,前两个图形旋转360。后叠加得到B项图形。注意,在第三个图形中,前两个图形体现为包含关系,而A、C项均为相交,故不选。本题答案为B。
64.C[解析]题干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依次是1、2、3、4,故应选择一个封闭区域数是5的图形。奇数项为直线图形,偶数项为曲线图形,故应选择一个直线图形。选项中只有C项满足这两个条件。故本题答案为C。
65.A[解析]看每个图形的重心位置,第一图偏下;第二图偏下;第三图在中心;第四图偏上;故第五图应偏上。所以本题答案为A。
66.D[解析]第一幅图形旋转180。得到第三幅图形,第二幅图形旋转180。得到第四幅图形。故第五幅图形应由第三幅图形旋转180。得到,D项正确。
67.B[解析]题干给出的四个图形从结构方面看都是总线型拓扑结构,即都有主干线,其余支路都直接联至主干线上,与此类似的只有B项。A项和D 项都是树状结构,主干不唯一;C项是网状结构。
68.C[解析]九宫格图形推理。从每行来看,观察黑色三角形和灰色三角形的移动情况。在第一行中,黑色三角形每次顺时针移动两格,灰色三角形每次逆时针移动一格,当二者重合时变为空白;在第二行中,黑色三角形每次逆时针移动三格,灰色三角形每次逆时针移动两格,当二者重合时变为空白;在第三行中,黑色三角形每次顺时针移动一格,灰色三角形每次顺时针移动三格。所以本题答案为C。
69.A[解析]前两行都有三个黑圈和三个白圈,所以第三行缺少两个白圈,故排除B、D项;前两行圆圈分别在线段的同一侧,线段的两侧及线段端点上,第三行还缺一个圆圈在线段端点上的图形,故答案为A。
70.A[解析]每行前两个图形内黑点(黑块)数目相减.图形外黑点(黑块)数目相加,构成第三幅图形。第一行图形为矩形十圆一矩形,第二行图形为圆十圆一圆,故第三行应为矩形十矩形一矩形。所以答案为A。第四部分资料分析
七、资料分析
71.C[解析]由图1可以得出,在不考虑交回承包地时,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农民工群体中,“80前”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群体所占比重最大,为 $33.9%$ 。由于基数相同,因此他们的总人数也是最大的。故本题选C。
72.B[解析]在不考虑是否交回承包地时,“80前”和“80后”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农民工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分别是 $16.1%$ 和 $18.6%$ ,因为基数都是5000名,因此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工占所有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农民工比重约为 $(16.1%+18.6%)/2\approx17.4%$ 。故选B。本题也可以不用计算,直接观察选项得出答案。很明显, $16.1%{<}(16.1%{+}18.6%)/2{<}18.6%$ ,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
73.D[解析]即使交回承包地,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初中文化程度农民工,“80 前”人数为 $5000\times21.9%$ $\times60.1%{\approx}658$ (人),“80后”人数约为 $5000\times26.3%\times52.1%\approx685$ (人),前者比后者少 $685{-}658{=}27($ (人),与D项最接近,故选D。
74.A[解析]若转变为非农户口需要交回承包地,则原本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农民工态度没发生改变的比例依次为:
A项:( $(16.1^{\circ}\circ\times57.4^{\circ}\circ+18.6^{\circ}\circ\times51.1^{\circ}\circ)/(16.1^{\circ}\circ+18.6^{\circ}\circ)\approx54^{\circ}\circ$
B项: $(21.9^{0}\circ\times60.1^{0}\circ+26.3^{0}\circ\times52.1^{0}\circ)/(21.9^{0}\circ+26.3^{0}\circ)\approx56^{0}\circ;$
C项: $(28.1^{\circ}\mathsf{o}\times61^{\circ}\mathsf{o}+27.4^{\circ}\mathsf{o}\times56.8^{\circ}\mathsf{o})/(28.1^{\circ}\mathsf{o}+27.4^{\circ}\mathsf{o})>(28.1^{\circ}\mathsf{o}\times56.8^{\circ}\mathsf{o}+27.4^{\circ}\mathsf{o}\times56.8^{\circ}\mathsf{o})$ %)/(28.1%+27.4%)=56.8%;D项: $(33.9^{0}\circ\times59.2^{0}\circ+27.7^{0}\circ\times52.3^{0}\circ)/(33.9^{0}\circ+27.7^{0}\circ)>(59.2^{0}\circ+52.3^{0}\circ)/2=55.75^{0}\circ\circ$
故四个选项中,原本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态度没发生改变所占比重最小的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群体,也即是态度发生改变最大的群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75.A[解析]材料中并没有说明5000名农民工分别占“80前”或“80后”农民工的比例,因此B、C两项都无法推出。由图2可知,即使交回承包地,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农民工比重都超过了 $50%$ ,但小于 $65%$ 因此D项错误。由图2可知,即使交回承包地,仍愿转变为非农户口的比重,“80后”都比“80前”要低,因此A项正确。
76.D[解析]2009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657.81万人,初中教育在校生5440.9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195.1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144.66万人。因此在校生规模最小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选D。
77.B[解析]2009年,小学招生1637.8万人,比2008 年减少57.92万人;初中招生1788.45万人,比2008$[(57.92+71.15)/(1637.8+57.92+1788.45+71.15)]\times100^{\circ}{}{\circ}\approx(130/3555)\times100^{\circ}{}{\circ}\approx3.6^{\circ}{}_{\circ}\approx3.735$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78.C[解析]2009年,幼儿园教师共112.78万人,在园幼儿2657.81万人,则平均每1000名在园幼儿拥有教师数约为 $(112.78/2657.81)\times1000{=}40+$ (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79.B[解析]由材料中“普通高中规模有所下降,与2008年相比,招生数减少6.67万人,下降0. $8%$ 可得2009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为 $6.67/0.8^{0}\L_{0}–6.67\approx827$ (万人)。故选B。
80.C[解析]材料只说明九年义务教育的学龄人口和学生数减少,但并不能说明学龄人口毛入学率略有下降,$\textcircled{1}$ 无法推出;2009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减少,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增加, $\textcircled{2}$ 正确;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数目同比增加 $[42/(2305-42)]\times100%\approx(1/50)\times100%\approx2%$ ,小于在校生数量增加的比例 $6.12%$ ,因此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平均招收本专科人数比2008年有所上升, $\textcircled{3}$ 正确;2008年,普通高中在校人数为 $(34/1.7%){=}2000$ (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为 $2195.16-108.07{=}2000+$ (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比中等职业教育小,$\textcircled{4}$ 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81.C[解析]由表可知,水电工程建设 2008 年和 2010 年投资额的同比增长率都是负值,排除B、D。设2007年的水电工程建设投资额为 $\mathrm{x}$ ,则2009 年的投资额为 $\mathbf{x}\times(1-1.18%)\times(1+2.16%)\approx1.01\mathbf{x}>\mathbf{x}$ ,则2009 年的投资额大于2007年,故选C。
82.D[解析]由表可知,投资增长率变动最剧烈的是风电,故选D。
83.A[解析]核电工程建设占电源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2010年为 $(629/3641)\times100%\approx17$ $3%$ ,200.9年为[629/ $(1+7.679_{0})]\div[3641/(1\cdot4.26^{0}\circ)]\times100^{0}\circ=(629/3641)\times(0.9574/1.0767)\times100^{0}\circ\approx(1/6)\times(0.96/1.0762)$ .08)× 100%≈$15%$ ,与A项最接近,故选 A。
84.D[解析]由表可知,从2005到2010年,水电工程建设投资额略微减少,因此2005年水电工程建设投资额大于790亿元,则2005年非化石能源投资额应大于790亿元,故选D。
85.A[解析]由表格可知,火电工程建设投资总额一直在减少,而核电和风电以较大的同比增长率持续增长,A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到装机容量问题,B项无法推出。从整个“十一五”期间来看,各类电源工程建设投资总额是增加的,C项无法得出。文中未提及我国电源结构的问题,D项也无法推出。故正确答案为A。
第五部分 常识判断
八、常识判断
86.C[解析]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太阳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往地球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在地球上月影里的人们就可以看到日食现象。由于月球是由西向东围着地球公转,黑影在地球上也是自西向东移动,这样越靠近西边的人越先看到日全食,从地理位置来看,选项由东自西排列分别为合肥、武汉、包头、贵阳、重庆,所以选C。
87.B[解析]根据 2000年太湖湖体 20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评价:高锰酸盐指数达ⅢI类和IV类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分别为17个和3个,所占比例分别为 $85%$ 和 $15%$ 总磷(TP)除1个监测点达IV类水质标准外,其余19个监测点全为劣V类;氨氮(NH3-N)14个监测点达I类标准,占 $65%$ ,1个监测点达IV类水质标准,占 $5%$ ,其余5个监测点为V类或劣V类。太湖湖体水质超标项目主要为总磷。故正确答案为B。
88.B[解析]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是要靠科学发展。 $\textcircled{4}$ 错误, $\textcircled{1}\textcircled{2}\textcircled{3}$ 说法均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89.C[解析]弱水,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弱水的出处很多,其中《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大山,名日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所以本题答案为C。
90.D[解析]并刀,指的是并州出产的刀。并州,唐代属河东道,为今山西太原一带,其地精于冶炼,自古以制造锋利的刀剪著称。
91.A[解析]农历的二月实际上是公历的三、四月份,正是杏花开放的时节,故农历二月又称杏月。
92.D[解析]房地产业牵涉行业众多,房价过高必然带动上下游一系列产品的价格上涨,造成背离经济发
展基础的“虚假繁荣”, $\textcircled{1}$ 正确。高房价会对扩大内需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人们为了买房往往透支了几十
年的消费,使消费产生严重的结构性不足,过度消耗中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抑制社会中间阶层的扩大,使内需
增长面临长期抑制,故 $\textcircled{2}$ 正确。在城里人都望而生畏的房价面前,农民要想在城市居有其所,更是难上加难。高
房价无疑成为农村人口进城的“高门槛”,甚至成为比户籍制度更大的“围墙”,阻碍着农民进城的脚步。故高
房价将阻碍中国城镇化进程, $\textcircled{3}$ 正确。房价的升使开发商获得巨额财富,也使那些收入高、买房早、买得多的
群体财富增长加速,而其他一些群体则被挤出住房市场,从而使本来已经存在的贫富差距和各阶层间差距拉大,
引发了社会情绪的焦虑,成为造成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甚至加剧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房价会影响社会公$\textcircled{4}$ 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
93.B[解析]《侵权责任法》第83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所以本题答案为B。
94.A[解析】《收养法》第23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所以本题答案为A。
95.B[解析]A项哥伦布是意大利航海家,他发现了美洲大陆;D项麦哲伦是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他进行了环球航行。他们进行的是殖民贸易和掠夺,与题中“货物从未卖过”矛盾,所以A、D项错误。C项诺亚是基督教传说中的一个人物,所以C项也不符合。B项郑和所进行的是朝贡,没有买卖,所以本题答案为B。
96.B[解析]20世纪90年代,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焦点不仅是资金、技术等传统资源,更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基础之上的创新能力。同时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范围更加广阔,市场变化速度日益加快,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企业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追踪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才能在广阔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于是,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素质,使人力资本持续增值,从而持续提升企业业绩和实现战略规划,成为企业界的共识。因此,企业在培训上的投入实际上属于投资。
97.A[解析]“坐地日行八万里”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地球上不动,随地球自转一天也走了八万里。根据圆的周长公式 $\mathrm{C}{=}27\pi\mathrm{r}$ ,推出地球半径 $=80000\div3.14\div2\approx12739$ (里),所以选A。经测量,地球半径约为6371千米,即12742里。
98.D[解析]A、B、C项是儒家的思想,而D项是道家的思想。所以本题答案为D。
99.A[解析]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朝初年,胡服骑射发生于战国时期,所以B项错误。“虽远必诛”出自西汉名将陈汤递给汉元帝的上疏:“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思是“进犯我强大的汉朝的人,即便地处偏远,也一定要诛杀”。约法三章发生于刘邦领导的秦末农民战争时期,所以C项错误。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期组织编撰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所以D项错误。本题答案为A。
100.B[解析]一旦对一个技能熟练地掌握了,小脑就能自动接管,形成习惯。当一个想法出现时,小脑就开始发出指令要求身体的其他部位去完成这个动作。故A项说法错误。大脑皮层是负责学习和有意识思考的脑区。C项说法错误。丘脑、大脑额叶、纹状体、小脑都与运动有关,各自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运动的意向、计划、指挥、控制和执行。丘脑主要合成发放丘觉,产生各种运动意识;大脑根据视听等传入信息分析产出样本,这个样本是关于我们应该进行什么样的运动,是完成任务、达到目的的运动意向;纹状体、小脑分析产出的样本是控制运动的程序、指令,纹状体、小脑是运动的具体控制、指挥者。运动的执行是由肢体(如头、手、脚)或效应器来完成的。大脑不是运动的具体控制、指挥者,不对运动的程序、指令进行分析,而是交给纹状体、小脑完成,使我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各种思维活动。大脑额叶运动区掌管着运动指令、程序的最后发放,运动区将运动程序、指令发放出去即产生运动,运动区服从于联络区,服从于意识,意识可以随时中止运动程序、指令的发放,从而停止运动。因此处理复杂运动的小脑是受意识控制的,D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B。
文章作者 考公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