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309江苏公务员考试_行测_真题_C卷_参考答案及解析
文章目录
2008 年 0309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 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1、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5%$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这一发明创造意味着人类可以生产出点燃时无太多烟尘和太臭气体的脂蜡”,符合原文,正确。B 项对应“这一发明……无太多烟尘和太臭气体的脂蜡”,但并未说可以散发香味,属于曲解文意,错误。C 项对应“……也使得照明成为了普通老百姓的现实”,属于曲解文意,错误。D 项对应“燃烧时间也更长”,属于曲解文意,错误。
因此,选择 A 选项。
2、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3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到中国的工业革命起步晚,大部分效果很晚才体现出来。接着论述了它对“中国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影响又快又强大,最后对该影响进一步补充,指出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发展给我国的生产、消费、运输和废物处理等带来了挑战。由此可知,文段重在强调工业革命给中国人与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发展前景”和“威胁”是对“影响”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和 C 项:文段的背景表述,非文段重点。B 项:表述片面,文段还强调了给中国发展带来的隐忧。
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代词“它们”出现在最后一句。根据就近原则,“它们”指代前一句中出现的名词,即“实用型工艺品”。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A 项。
拓展
B 项、C 项和 D 项:均非“它们”所指代的对象。
4、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通过毛泽东和周谷城的一次谈话,重点突出后一句“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所蕴含的道理,意在强调成功也可能会使人骄傲,不再奋发,可能还会导致失败,也就是告诫我们“戒骄戒躁”的道理。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戒骄戒躁”与上述故事所反映的道理一致。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毫不气馁”形容人失败后毫不灰心,继续努力;C 项:“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D 项:“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三项均与文段所体现的道理不符。
5、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36%$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是隐性并列,讲述了新时期以来,我国分别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减少三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文段结构为“分—分”,全面概括可知:新时期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是对文段的全面概括。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到。C 项和 D 项:两项表述片面。
6、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7%$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是由“同时”引导的并列结构,从深化国企改革和落实国家政策两方面去讲述如何提高创新,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进一步说明,指出创新出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文段结构为“分—总”,强调的是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B 项和 C 项:均未出现“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偏离重点。
7、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92%$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通过将粮食增长速度与其他方面作对比来说明粮食增长速度很快,然后由转折词“尽管如此”引出文段的重点,即“今天在全世界仍有很多人口得不到充足的粮食”,最后通过列举世界部分地区饥饿人口的例子补充说明。文段结构为“分—总—分”,重在强调全世界仍有很多人口得不到充足的粮食。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和 C 项:均为转折之前的内容,非文段重点。D 项:为举例论证部分,非文段重点。
8、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亚健康’在全世界发生率很高,它是……一种不适状态”和“‘亚健康’就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说明“亚健康”不是一种病。A 项把原文的“发生率”偷换为“发病率”,属于偷换概念,错误。B 项对应“‘亚健康’一词是从国外传过来的”,符合文意,正确。C 项对应“它是由于心理社会环境的压力而造成人体的一种不适状态”,符合文意,正确。D 项对应“‘亚健康’就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符合文意,正确。
因此,选择 A 选项。
9、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1%$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这段文字先讲了近代政治学理论中共和国的概念,然后用“应当说,这种政治理论观点可能适用于近代国家情况,但不合乎古代政治观念”表达作者的观点,最后列举古代政治观念中共和国的概念的例子说明了作者的观点,文段结构为“分—总—分”,文段重点为作者的观点,强调近代政治学理论中对共和国的概念和古代的概念理解不一样。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C 项和 D 项:均为近代政治学的观点,没涉及到古代共和国概念,对原文概括不够全面。
1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9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游泳是人体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进行的一项运动”,符合文意,正确。B项对应“人在陆地上的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走、跑、跳、投等习惯性的运动技能,由于活动环节、姿势、呼吸、动力等因素的改变,都不能在水中直接运用”,可知“人在陆地上的运动技能可以直接在水中运用”曲解文意,错误。C 项对应“凡是初学游泳的人,不是先学某一个动作,而是先从熟悉水性这个环节开始”,符合原文,正确。D 项对应尾句“消除怕水的恐惧心理,是学习游泳的入门关键”,符合原文,正确。
因此,选择 B 选项。
1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3%$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解决了千兆位以太网传输性能下降问题”出现在第一句话末尾。根据“千兆位以太网采用帧突发技术解决了大量短帧传输所收起的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可知,这种技术是“帧突发技术”。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C 选项。
12、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9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而一旦涉及到精神文化层面时则常常比较踌躇,甚至是内在抵制。”可见其对西方文化的精神层面不易接受,不符合文意,错误。B 项对应“涉及到精神文化层面时则常常比较踌躇,甚至是内在抵制”,文段说的是中国对西方文化的精神层面比较踌躇和抵制,而非文化的物质层面,属于偷换概念,错误。C 项对应“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具有某种程度的暧昧性和矛盾性”,符合原文,正确。D 项“水火不容”无中生有,且表述过于绝对,错误。
因此,选择 C 选项。
13、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90%$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要买铁炒锅,不要买不锈钢炒锅”,说明铁炒锅比不锈钢炒锅好,属于曲解文意,错误。B 项对应“也不要用不锈钢锅长期盛放油、酱、醋等食品”,属于曲解文意,错误。C 项对应“……使用不当会释放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符合原文,正确。D 项对应“不锈钢炒锅易糊锅,又不好清洗,而且化学结构复杂”和“使用不当会释放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文段说的是“不锈钢炒锅”,而非“铁锅”,属于偷换概念,错误。
因此,选择 C 选项。
14、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论述了孔子学说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影响巨大,后两句论述了孔子学说的信条有局限性,限制了人们的好奇心、创造力和自由探讨。文段结构为“分-分”,全面概括即为:孔子学说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全面概括。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和 B 项:表述过于片面,不是对两面的全面概括。C 项:文段说的是“孔子学说中最重要的信条是每个人要知道自己在社会等级中所处的地位”,而非“孔子让每个人知道”,曲解文意。
15、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由此可知,审计机构能起到有效监督的作用,符合原文。B 项和 D 项,对应原文尾句“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可知会计检查制度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不能实现自行监督,B 项和 D项不符合原文。C 项对应第一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 A 选项。
16、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90%$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 3 -
做一次差
差数列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 $9+2{=}11$ ,则所求项为 $35+11=46$ 。因此,选择 D 选项。
17、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数列有明显倍数关系,优先考虑做商。
第二步,做商如图所示:商数列是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 $4+1=5$ ,则所求项为 $72\times5{=}360$ 。
因此,选择 B 选项。
18、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6%$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较快,考虑递推积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 $3{=}1\times3$ , $9{=}3\times3$ , $27{=}3\times9$ ,规律为第三项 $=$ 第一项 $\times$ 第二项,则所求项为 $9\times27{=}243$ 。因此,选择 B 选项。
19、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3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第二步,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组合拆分,将每一项拆成两部分,如图所示:对两部分做商,商数列为 1,2,3,4,下一项为 5,选项中只有 D 选项( $5\div1=5$ ),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 D 选项。20、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66%$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第二步,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组合拆分,将每项拆分为 3 个部分,如图所示:
观察发现 $7{=}1+6$ , $8{=}1+7{\cdots}$ ,规律为每一项中间数字等于前后两数字之和,选项中只有 D 选项( $3+3=6$ ),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 D 选项。
2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8%$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图推理。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 $14{=}2+3{+}5{+}4$ , $11=1+4+1+5$ ,规律为中间数字是周围四个数字之和,则所求项为 2$+2+6+6=16$ 。
因此,选择 C 选项。
22、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9%$ ,易错项:B。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
第二步,数列有八项,考虑奇数项、偶数项分别成规律。
奇数项:1,7,13,19,是公差为 6 的等差数列;
偶数项:9,27,(45),63,猜测是公差为 18 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为 $27+18{=}45$ ,验证 $45+18{=}63$ ,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 C 选项。
解法二:考虑两两分组,分组为(1,9),(7,27),[13,( )],(19,63),组内做差得到差数列为8,20,(32),44,猜测差数列式公差为 12 的差数列,下一项为 $20+12=32$ ,则所求项为 $13+32=45$ ,验证$32+12=44$ ,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 C 选项。
2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0%$ ,易错项:C。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皆在幂次数附近波动,考虑幂次修正数列。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修正项 $-1\qquad-1\qquad-1\qquad-1\qquad-1$
底数数列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底数为 $9+2{=}11$ ,指数数列和修正数列分别是 2 和-1 的常数数列,则所求项为 $11^{2}-1=120$ 。
因此,选择 A 选项。
解法二: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做差如图所示:
做一次差
差数列是公差为 8 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 $32+8{=}40$ ,则所求项为 $80+40=120$ 。
因此,选择 A 选项。解法三:考虑因式分解。原数列可转化为 $1\times0$ , $2\times4$ , $3\times8$ , $4\times12$ , $5\times16$ , $^{66}\times^{,9}$ 前是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 $5+1=6$ ; $^{66}\times^{,9}$ 后是公差为 4 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 $16+4{=}20$ 。所求项为 $6\times20=120$ 。
因此,选择 A 选项。
24、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4%$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
第二步,数列有八项,考虑两两分组,分组为(1,3),(13,15),(27,29),组内做差均为 2,则所求项为 $35+2{=}37$ 。
因此,选择 B 选项。
25、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48%$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第二步,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因式分解。原数列可分别分解为: $1\times2$ , $2\times3$ , $3\times5$ , $4\times7$ ,( $\mathrm{[5\times11}$ ),6$\times13$ 。 $^{66}\times^{,9}$ 前是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 $4+1=5$ ;“ $\times^{,}$ 后为 2,3,5,7,是连续的质数数列,下一项为 11。则所求项为 $5\times11=55$ 。
因此,选择 C 选项。
26、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C。
解析
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将每相邻四项放在一组内,原式 $=$ (2008+2007-2006-2005)+(2004+2003-2002-2001)+…+(4+3-2-1)。
第三步,每组内计算均为 4,则最终可得 $4\times{\frac{2008}{4}}=2008$
因此,选择 D 选项。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原式 $=2008+(2007-2006-2005+2004)+(2003-2002-2001+2000)+\cdots+(3-2-1+0)$ 。第三步,后面每组计算均为 0,则最终结果为 $2008+0+0\cdots+0{=}2008$ 。
因此,选择 D 选项。
27、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0%$ ,易错项:C。
解析
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原式 $={\frac{19\times10101}{37\times10101}}\times185={\frac{19}{37}}\times185=19\times5=95$
因此,选择 A 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原式 $\approx{\frac{191919}{383838}}\times185={\frac{1}{2}}\times185=92.5$ ,与之最接近的为 A 选项。
因此,选择 A 选项。
28、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52%$ ,易错项:B。
解析
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
第二步,根据 $a_{n+2}=a_{n+1}+a_{n}$ ,可得 $a_{3}=a_{2}+a_{1}$ ${\mathrm{;}}a_{4}=a_{3}+a_{2}=2a_{2}+a_{1}{\mathrm{,}}a_{5}=a_{4}+a_{3}=3a_{2}+2a_{1}{\mathrm{,~}}$ ;$a_{6}=a_{5}+a_{4}=5a_{2}+3a_{1},a_{7}=a_{6}+a_{5}=8a_{2}+5a_{1}$ 。
第三步,根据第七项等于 18,可得不定方程 $8a_{2}+5a_{1}=18$ ,因为 $8a_{2}$ 和 18 均为偶数,则 $5a_{1}$ 也为偶数, $a_{1}$ 为偶数。故 , , 。
第四步, $a_{8}=a_{7}+a_{6}=18+11=29$ , $a_{9}=a_{8}+a_{7}=29+18=47,a_{10}=a_{9}+a_{8}=47+29=76_{\mathrm{o}}$ 。因此,选择 C 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等式。
第二步,根据 $a_{n+2}=a_{n+1}+a_{n}$ ,可得 $a_{10}=a_{9}+a_{8}=(a_{8}+a_{7})+a_{8}=2(a_{7}+a_{6})+a_{7}$ ,整理后
$a_{10}=3a_{7}+2a_{6}<5a_{7}=90$ 。
第三步,又因 $a_{10}=3a_{7}+2a_{6}=3a_{7}+a_{6}+a_{5}+a_{4}=4a_{7}+a_{4}>4a_{7}=72$ ,即 $72<a_{10}<90$ ,只有 C 选项满足。
因此,选择 C 选项。
29、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56%$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第二步,根据圆的面积为 $\pi r^{2}=2\pi$ ,解得 $r=\sqrt{2}$ 。如图所示,设圆内接长方形的长为 a、宽为 b,根据勾股定理有 $\mathrm{a}^{2}+\mathrm{b}^{2}=\mathrm{(2r)}^{2}=8\mathrm{.}$ 。
第三步, ,则长方形的最大面积为 4。
因此,选择 D 选项。拓展
当圆内接长方形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3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5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植树问题。
第二步,根据公式 ,可知相邻两树的间距为 ( 米)。
第三步,则第 1 棵桃树到第 20 棵桃树间的距离是 $5\times(20-1)=95$ (米)。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从第 1 棵树到第 $\boldsymbol{\mathrm n}$ 棵树之间有(n-1)间隔。
31、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0%$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利润率折扣类。
第二步,根据股票 $\mathrm{P}$ 上涨 $6%$ ,涨了 0.36 元,可得股票 P 涨价前的价格为 $\frac{0.36}{6%}=6$ (元);同理,股票 $\mathsf{Q}$ 涨价前的价格为 ( 元)。
第三步,则两种股票在涨价前的差价是 $21-6=15$ (元)。
因此,选择 D 选项。
32、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62%$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第二步,第一列车相对于第二列车的速度为 $14+12{=}26$ (米/秒)。第三步,第一列车的车长等于第一列车相对于第二列车 5 秒的路程,即 $26\times5{=}130$ (米)。因此,选择 D 选项。33、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35%$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容斥问题,属于二集合容斥类。第二步,设总题目数为 $12\mathrm{x}(3$ 和 4 的最小公倍数),两人都没有答对的题目为 $\mathrm{y}$ ,则 A 答对的题目为 $12x\times\frac{3}{4}=9x$ ,两人都答对的题目为 $12x\times\frac{2}{3}=8x$ 。根据两集合容斥公式可得 $9x+25-8x=12x-\mathrm{y}$ ,整理得 $\mathrm{y}+25=\mathrm{1}\mathrm{1x}$ 。第三步,因为 $\mathrm{X}$ ,y 必须是整数, $\mathrm{y+25}$ 必是 11 的倍数,只有 D 选项满足。因此,选择 D 选项。34、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48%$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牛吃草问题。第二步,设大厅原有旅客人数为 y,大厅入口处旅客速度为 $\mathrm{X}$ ,根据牛吃草公式可得方程组 $y=(10-x)\times5, $ $\mathrm{y}{=}$ $(12-x)\times3$ ,解得 ${\mathrm{X}^{=7}}$ 、 $\mathrm{y}{=}15$ 。第三步,根据入口处旅客速度增加到 1.5 倍,可得现速度为 $7\times1.5{=}10.5$ 。设在 2 小时内使大厅中所有旅客买到票至少应开售票窗口数为 N,则 $15=~(\mathrm{N}-10.5)\times2$ ,解得 $\mathrm{N}{=}18$ 。因此,选择 C 选项。35、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38%$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
第二步,根据公式 v=at,甲车出发 9 分钟后,速度为 ${\frac{1}{18}}\times9\times60=30$ (米/秒),小于乙车速度。
第三步,此后两车距离不断缩小,当甲车与乙车速度相同时,两车距离最接近,故还需要= ${\frac{50-30}{\frac{1}{18}}}=360$ (秒)(分钟),即乙车运行 6 分钟与甲车距离最近。因此,选择 D 选项。36、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96%$ ,易错项:D。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床铺”是“客房”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机票”是在“机场”登机的凭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B 项:“聪明”与“智商”可能是正相关的,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C 项:“课桌”是“教室”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 项:“驾驶员”驾驶“汽车”,二者属于主宾关系,排除。因此,选择 C 选项。37、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5%$ ,易错项:D。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轿车”是“汽车”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水果”是含水分和糖分较多的“植物”果实,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B 项:“民法”是“法律”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 项:“护士”在“医院”工作,二者属于场所对应关系,排除;
D 项:“行政法”和“环境法”都是法律,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 B 选项。38、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4%$ ,易错项:B。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愉快”和“快活”都指快乐、开心,二者属于近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一切内容,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 项:“严肃”指令人敬畏、严格认真的状态,“严谨”指严密谨慎、细致,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 项:“真诚”和“诚实”都指率真诚挚,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 项:“闲聊”指闲谈,和“休闲”不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39、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3%$ ,易错项:D。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祝福》”的作者是“鲁迅”,二者属于作者和作品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二者属于作者和作品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 项:“宋江”是“《水浒》”中的主人公,二者属于主人公和作品的对应关系,排除;
C 项:“喜儿”是“《白毛女》”中的主人公,二者属于主人公和作品的对应关系,排除;
D 项:“《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不是“茅盾”,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40、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9%$ ,易错项:D。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肥沃”与“土地”属于偏正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保持”与“清醒”属于动宾关系,排除;
B 项:“谨慎”与“办事”属于偏正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 项:“开朗”与“心情”属于偏正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 项:“晴朗”与“天气”属于偏正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4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5%$ ,易错项:D。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红灯”是交通信号灯的一种,意味着“停止”,二者属于信号灯和交通规则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伤心”时可能会“哭泣”,二者属于或然对应关系,排除;系一致,符合;
D 项:“微笑”可能表示“友好”,二者属于或然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42、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7%$ ,易错项:C。
解析
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 项:“邮件”在“信箱”里,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电脑”和“激光”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 项:“信箱”是“邮局”的组成部分,“硬盘”是“电脑”的组成部分,二者均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 项:“邮递员”打开“信箱”,“程序员”使用“电脑”,均属于主宾关系,但词语前后顺序相反,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 项:“光缆”和“信箱”无明显逻辑关系,“光驱”是“电脑”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 B 选项。
43、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慷慨”和“大方”均表示对钱财不吝啬,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且“慷慨”为书面化用语。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谈天”即聊天,与“休闲”不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B 项:“抖动”和“颤栗”均可以表示发抖、颤动,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且“颤栗”为书面化用语,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 项:“神气”指神情、神态有精神、有气魄,也指得意或骄傲的样子等,“豪气”指豪迈的气概,二者不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D 项:“拷贝”是英文 copy 的音译词,和“复制”属于近义关系,且“拷贝”为书面化用语,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44、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8%$ ,易错项:B。
解析
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 项:“功劳”和“过失”属于反义关系,“谦虚”和“傲慢”属于反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 项:“错误”和“过失”属于近义关系,“谦虚”和“内向”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 项:“过失”可能会导致“失败”,二者属于或然因果关系,“愧疚”和“谦虚”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 项:“成就”和“过失”属于反义关系,“谦虚”和“虚心”属于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 A 选项。
45、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95%$ ,易错项:A。
解析
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 项:“手机”具有“通信”作用,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程序”和“言论”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 项:“手机”可以收发“短信”,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程序”和“文学”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
一致,排除;
C 项:使用“手机”需要“信号”,二者属于条件关系,使用“电脑”需要“程序”,二者属于条件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 项:“电脑”和“手机”都是电子产品,二者属于并列关系,“程序”和“文化”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46、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1%$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气候”“变暖”会导致“气温”上升,“气候”与“变暖”属于主谓关系,且二者与“气温”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生存”与“发展”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B 项:“极冰”“融化”会导致“水位”上升,“极冰”与“融化”属于主谓关系,且二者与“水位”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 项:“保护”与“环境”属于动宾关系,排除;
D 项:“气体”是名词,与“温室”无法构成主谓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 B 选项。
47、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96%$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长城”位于“中国”,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长城”是“古迹”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开发商”和“银行”不属于地点对应关系,排除;
B 项:“学生”在“教室”,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 项:“茶杯”和“茶壶”都是茶具,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D 项:“大脑”位于“人体”内,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大脑”是“器官”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48、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93%$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高尚”与“卑鄙”属于反义关系,且“高尚”和“卑鄙”都是“德行”,二者与“德行”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谦虚”与“骄傲”属于反义关系,且“谦虚”和“骄傲”都是“品质”,二者与“品质”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 项:“伟大”与“自豪”不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C 项:“平凡”与“平庸”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D 项:“有才”与“有德”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49、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20%$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床前明月光”出自“李白”的诗——《静夜思》,“思念”是此诗表达的情感,三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白日依山尽”出自“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境界”是作者作此诗时所展现的思想状态,而非情感,排除;
B 项:“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激情”是此诗表达的情感,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 项:“卷起千堆雪”出自“苏东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而非诗,排除;
D 项:“高峡出平湖”出自“毛泽东”的词——《水调歌头•游泳》,而非诗,排除。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登鹳雀楼》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和人生境界,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
《水调歌头•游泳》该词描绘了 1956 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50、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红色”和“蓝色”都是“花朵”的颜色,“红色”与“蓝色”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且与“花朵”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和平”与“战争”非此即彼,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排除;
B 项:“及格”与“合格”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C 项:“原野”指没有树林、建筑物或巨大岩石的大片“土地”,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D 项:“物理学”和“化学”都是“知识”的类型,“物理学”与“化学”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且与“知识”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5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4%$ ,易错项:D。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对称性特称明显,优先考虑对称性。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均关于竖轴对称,依此规律,只有 C 项符合。
因此,选择 C 选项。
52、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5%$ ,易错项:C。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每幅图中都有箭头,优先考虑功能元素。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中,箭头均指向锐角,只有 B 项符合。
因此,选择 B 选项。
53、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48%$ ,易错项:A。
解析因此,选择 C 选项。
54、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9%$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封闭性开放性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封闭性。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均是开放式图形,依此规律,只有 C 项符合。
因此,选择 C 选项。
55、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3%$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同(奇数项相同、偶数项相同),局部位置变化明显,考虑平移。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中,偶数项图形组成元素相同,排除 B、C 项;观察题干中奇数项,椭圆的位置依次向下移动,偶数项,横线的位置也依次向下移动,则问号处横线应该在最下面,只有 A 项符合。
因此,选择 A 选项。
56、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52%$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形均有横线,第二段图形均有圆,依此规律,只有 D 项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57、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27%$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的特征比较明显,考虑数线。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形直线条数依次为 4、5、6,呈等差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图形直线条数依次为 8、6,?,问号处应该有 4 条直线,只有 B 项符合。
因此,选择 B 选项。
58、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51%$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五角星是常考的一笔画图形,考虑一笔画。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形的最少笔画数分别为 2、1、3, $2+1{=}3$ ;第二段,图形最少笔画数分别为 1、1、?, $1+1{=}2$ ,问号处图形应为两笔画,只有 C 项符合。
因此,选择 C 选项。59、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36%$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形均有两条平行等长的直线,第二段,图形均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圆,只有 C 项符合。
因此,选择 C 选项。
6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8%$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有封闭区间,考虑数面。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形面的个数依次为 1、2、3,呈等差规律,第二段,图形面的个数依次为 3、5,?,问号处图形应有7 个面,只有 B 项符合。
因此,选择 B 选项。
6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52%$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键词“所有”及提问方式,确定为集合推理选非题。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A 项:由“所有电力公司职工都参加了抗雪救灾工作”换位可得“有的参加救灾是电力职工”,可以推出;B 项:由“某部武警官兵也参加了抗雪救灾工作,该部武警官兵强化了冬季军事训练”可得“某部武警官兵既参加抗雪救灾工作又强化冬季军事训练”,可以推出;
C 项:由“铁路人员大多没参加军事训练”,无法确定“有的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了冬季军事训练”的真假,无法推出;
D 项:因“所有”可以推出“有的”,由“铁路部门都参加了抗雪救灾工作”可以得到“有的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了抗雪救灾工作”,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1)“有的是…”为真,无法推出“有的不是…”也为真;
(2)集合推理三个换位: $\textcircled{1}$ “所有 S 都不是 P”换位可得“所有 P 都不是 S”, $\textcircled{2}$ “所有 S 都是 P”换位可得“有的 P 是 $\mathrm{S}^{,}$ , $\textcircled{3}$ “有的 S 是 $\mathrm{P}^{,}$ 换位可得“有的 P 是 S”;
(3)所有 $\twoheadrightarrow$ 某个 $\twoheadrightarrow$ 有的。
62、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键词“可能”,确定为模态推理。
第二步,进行推理。
“可能会”等于“不必然不”,由“近日股市可能会上涨”可以得到:“近日股市不必然不上涨”。
因此,选择 D 选项。
6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30%$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只有……才……”,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textcircled{1}$ 保持健康 $\twoheadrightarrow$ 锻炼且吃保健品
小夏说“不同意”,是对 $\textcircled{1}$ 的否定,则 $\textcircled{1}$ 的矛盾命题即为他同意的观点, $\textcircled{1}$ 的矛盾命题为:保持健康且(¬锻炼或¬吃保健品)。
第三步,进行推理。
A 项:保持健康,锻炼 $\twoheadrightarrow$ ¬吃保健品,根据“否定肯定式”,A 选项否定了“¬锻炼”这一支,可以得到肯定“¬吃保健品”这一支,可以推出;
B 项:保持健康,¬吃保健品 $\twoheadrightarrow$ 锻炼,根据“否定肯定式”,B 选项“¬吃保健品”是肯定其中一支,否定了“¬锻炼”这一支,无法推出,排除;
C 项:题干中是“或”关系,只能知道其中一个成立就可以成立,推不出两个都成立,排除;
D 项:题干中是“或”关系,只能知道其中一个成立就可以成立,推不出两个都不成立,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根据“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或”关系其中一支,那么肯定另一支。
64、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4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键词“所有……都……”等,确定为集合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textcircled{1}$ 甲村村民 $\twoheadrightarrow$ 参加选举
$\textcircled{2}$ 有的乙村村没参加选举
第三步,进行推理。
A 项:根据 $\textcircled{1}\textcircled{2}$ 递推,可以得出“有的乙村村民不是甲村村民”,可以推出;
B、C 两个选项,“有的乙村村民没参加选举”,因没参加选举的可能是选民也可能不是选民,得不到“乙村村民”与“希望镇选民”的关系,,无法得出确定结论,排除;
D 项:结合 A 项:可知“有的乙村村民不是甲村村民”,因“有的不”为真,“有的是”为不确定真假,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1)假言命题推理规则“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未必否后,肯后未必肯前”;
(2)递推规则: $\mathrm{A}{\rightarrow}\mathrm{B}$ , $\mathrm{B}{\rightarrow}\mathrm{C}$ ,得到 $\mathrm{A}{\rightarrow}\mathrm{C}$ ;(3)“有的不…”为真,不必然推出“有的是…”也为真。65、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51%$ ,易错项: $\mathrm{D}$ 。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翻译题干可得:
赵:乙第二 $\twoheadrightarrow$ 甲第一,利用“鲁宾逊定理”可得“非乙第二或甲第一”
钱:丙第三 $\twoheadrightarrow$ 甲第一,利用“鲁宾逊定理”可得“非丙第三或甲第一”
孙:非甲第一
题干无矛盾和反对关系,可采用代入法。
代入 A 项:当甲是第一名时,根据“或关系”的特性“一真则真”,可知赵的话和钱的话都为真,与题干限定“一真两假”矛盾,故该项不成立,A 项不可能为真。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当 B、C、D 三项为真时,即丁是第一名、乙是第二名、丙是第三名,此时甲是第四名。该种情况下可得:赵为假,钱为假,孙为真,与题干中“三人推测中一真两假”相符,因此 B、C、D 三项可以为真。
66、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1%$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这段材料都是真的。
论据:它来自公开出版物。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建立联系。“公开出版物上的材料都是真的”,说明这段材料一定是真的,具有加强作用。
B 项:不明确项。“有的公开出版物上的材料是真的”,“有的”的逻辑含义为“至少存在一个,最多存故该项只能说明这段材料可能是真的,不具有削弱作用。
C 项:否定前提。“有的公开出版物上的材料不是真的”,而题干论证过程隐含的前提为“所有来自公的材料都是真的”,该项与之矛盾,具有削弱作用。
D 项:不明确项。“有的真材料并不来自公开出版物”,不必然推出“来自公开出版物的都不是真材料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 C 选项。
67、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8%$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textcircled{1}$ ¬期限内拆除 $\twoheadrightarrow$ 依法强拆
第三步,进行推理。
居民说“不同意”,那么他所同意的观点为 $\textcircled{1}$ 的矛盾命题,即居民同意:¬期限内拆除且¬依法强拆。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mathrm{A}{\rightarrow}\mathrm{B}$ 的矛盾命题:A 且¬B。
68、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8%$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选非题。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由“近几年,我国大陆房地产业迅速升温”可知“近几年商品房价格偏高”,可以推出;
B 项:由“很多人节衣缩食只为购买一套住房”可知“房价偏高下买房人可能会成为房奴”,可以推出;C 项:由题干得不到“应该为两套或以上房子活着”,无法推出;
D 项:由“有的人不愿意将大半生的积蓄耗在房子上,声称人不能为一套房子而活着”可知“有的中国人感到生活中有意义的内容很多,住房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 C 选项。
69、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4%$ ,易错项:D。 解析
因此,选择 B 选项。
70、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5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甲:¬甲
乙:乙 $\twoheadrightarrow$ 丙
丙:乙→丁
丁:乙且¬丙
乙和丁为矛盾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四人中只有一人猜对”,可知真话在乙和丁之中,则其余甲和丙的话为假。
甲的话为假可得:甲入选;
丙的话为假可得:乙入选且丁不入选,进而推出甲、乙入选。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mathrm{A}{\rightarrow}\mathrm{B}$ 的矛盾命题:A 且¬B。
71、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1%$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一种几何尺寸的度量单位,1 纳米为百万分之一的毫米,就是十亿分之一米。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1 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则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表述正确;
B 项:1 纳米是一亿分之一分米,十万纳米不可能等于一分米,表述错误;
C 项:纳米是长度单位,并非表述先进的技术,表述错误;
D 项:纳米是长度单位,并非表述微小的结构,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 A 选项。
72、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最先出现的信息往往记得牢固和准确;
$\textcircled{2}$ 或给个体留下的印象最鲜明深刻。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以后的微笑不及初次见面的微笑迷人,体现了“最先出现的信息给个体留下的印象最鲜明深刻”,符合定义;B 项:周平发现王经理热情真诚是个人主观的感受,但这份感受是否是第一次见面留下来的未明确,未涉及“最先出现的信息”,不符合定义;
C 项:叙别的情形属于回忆过往印象最深的信息,但印象最深的是否是第一次见面留下来的未明确,未涉及“最先出现的信息”,不符合定义;
D 项:手头的事是形容只能记住短暂最近的事情,但未涉及“最先出现的信息”,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A 选项。
73、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5%$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textcircled{1}$ 以公正为理念依据;
$\textcircled{2}$ 以解决社会问题、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为主要目的;
$\textcircled{3}$ 以国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预为主要途径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法令和条例。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以国家机构和政府为主的一些公共机构就是“国家立法和行政干预”的主体,符合定义;
B 项:价值取向主要是效率而非公平正义,与“以公正为理念依据”表述不一致,不符合定义;
C 项:以社会公众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为目的制定的政策,都是“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的政策,符合定义;
D 项:社会政策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体现为“一系列行为准则、法令和条例”,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B 选项。
74、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投入一定的资源;
$\textcircled{2}$ 使其价值增值;
$\textcircled{3}$ 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银行需投入一定的“资源”,通过资金融通使其服务“价值增值”,最后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符合定义;
B 项:打扫家庭卫生未体现“价值增值”,且打扫家庭是保持家庭卫生的表现,未体现“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不符合定义;
C 项:设计方案需投入一定的劳动“资源”,经过设计成为“价值增值”的成品方案,最后提供给社会需求方,符合定义;
D 项:生产鞋子需提供一定的成本“资源”,经过加工成为“价值增值”的鞋子,最后提供给社会公众,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B 选项。
75、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同一商品由于流通环节、购销地区、购销季节以及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同一本书属于“同一商品”,发售两年后价格发生变化,属于由于“购销季节不同而形成价格差额”,符
合定义;
项: :盐属于 冏品符合定义。因此,选择 C 选项。76、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3%$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或特殊性结论。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南京、北京、东京的乌鸦黑推出天下乌鸦黑,属于由特殊推出一般性结论,不符合定义;B 项:所有的花是“一般性前提”,玫瑰花是“特殊性或个别性”,由所有的花都是美丽的推出玫瑰花是美丽的,属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符合定义;C 项:大学生小陈的情况推出所有东北女大学生的情况,属于由特殊推出一般性结论,不符合定义;D 项:老王的情况推出老李的情况,属于由个例推个例,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 B 选项。77、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91%$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秦兵马俑是秦代遗留下来的,对研究秦朝和历史文化和对后代的影响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符合定义;B 项:童年图画并非“历史遗留下来的”,且童年图画仅是对王老个人的影响比较深远,但未体现“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不符合定义;C 项:黄果树瀑布属于自然景物,与“文化发展史”无关,不符合定义;D 项:陈老板的汽车并非“历史遗留下来的”,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 A 选项。78、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textcircled{1}$ 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textcircled{2}$ 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textcircled{3}$ 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甲购买印刷机,未涉及“租赁”,不符合定义;B 项:出租人甲根据承租人乙的选择,购买了某厂机器供乙使用,承租人乙向其支付租金,符合定义;C 项:出租人甲自主购买播种机,未涉及“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的选择”,不符合定义;D 项:出租人甲未涉及“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 B 选项。
79、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49%$ ,易错项:C。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
$\textcircled{2}$ 近中心最大风力不小于 12 级的热带气旋。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最大风力 11 级,未达到“风力不小于 12 级”的强度,不符合定义;
B 项:菲律宾在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最大风力 12 级,达到了“风力不小于 12 级”的强度,符合定义;C 项:美国佛罗里达州在东太平洋地区,并非在“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不符合定义;
D 项:澳大利亚大陆西侧海洋在南半球,并非在“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区”,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B 选项。
8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自己思考问题时所伴随的一种不出声的言语。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学员小声议论,并非“不出声的言语”,不符合定义;
B 项:老张陷入沉思,所思所想都属于“自己思考问题时所伴随的一种不出声的言语”,符合定义;
C 项:小李小声说话,并非“不出声的言语”,不符合定义;
D 项:老李与老赵大声争执,并非“不出声的言语”,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B 选项。
8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增长量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三段,“2006 年江苏省医疗结构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11442 个,营利性医疗机构 5073 个”。第三步,根据增长量 $=$ 现期量-基期量,2006 年度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比营利性医疗机构多 11442-5073 个,选项尾数不同只看尾数,尾数为 9。
因此,选择 C 选项。
82、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4%$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和差类简单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二段,“2006 年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 1418 个,较上年增长 $56,61%$ ,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0个,增长 $74,07%$ ”。
第三步,显然 2006 年度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增长率( $74.07%$ )比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增长率( $56.61%$ )多,排除 B、D 选项;剩余选项差距大,数据取整处理,约多了 $74%-57%=17%$ ,结合选项即“多 17.46 个百分点”。因此,选择 A 选项。
83、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3%$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读数比较与增长量公式比较相结合的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三段,“2006 年医疗机构按经济类型分,集体 5871 个,私营医疗机构 5275 个……与上年比国有医疗机构增加 193 个,增长 $5,45%$ ;集体医疗机构增加 1215 个,增长 $26,04%$ ;私营医疗机构增长了 $5,97%^{,}$ ”。第三步,解法一:材料未提及“合资医疗机构”相关情况,排除 D 选项;2006 年度集体医疗机构的增长量和增
长率(1215 个, $26,04%$ )均高于国有医疗机构(193 个, $5,45%$ ),排除 A 选项;集体医疗机构增长率( $26.04%$ )高于私营医疗机构( $5,97%$ ),增长最快的为集体医疗机构,且其现期量(5871 个)也大于后者(5275 个),根据增长量比较“大大则大”原则,可得前者增长量高于后者,故增加最多的也是集体医疗机构。
因此,选择 B 选项。
解法二:题目问“增加最多最快的是”哪个选项,说明增长量最多和增长率最高的是同一个类型的医疗机构,材料已给出 A、B、C 选项增长率(D 未提及,直除排除),故只需要直接选择出其中增长率最高的医疗机构即可,即集体医疗机构( $26.04%$ )。
因此,选择 B 选项。
84、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三段,“2006 年度,江苏省有医院 1061 个,卫生院 1407 个”。
第三步,根据增长量 $=$ 现期量-基期量,增长率 $=$ 增长量÷基期量,2006 年度卫生院的数量比医院数量多 1407-1061=346(个),增长率为 $\frac{346}{1061}<\frac{346}{1000}=34.6%$
因此,选择 C 选项。
85、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3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量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二段,“2006 年江苏省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 1418 个,较上年增长 $56,61%$ ”。
第三步,根据增长量 $\ddot{}=$ 现期量 $\times$ 增长率÷( $1+$ 增长率),利用增长量计算 $\mathfrak{n+1}$ 原则,增长量 $=$ 现期量÷( $\ln+1$ ),即现期量 $=$ 增长量 $\times(\mathrm{n+1})$ ),56.61%≈ ,则 2006 年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数量约 $56.61%\approx{\frac{1}{1.8}}$ $1418\times$ ( $1.8\substack{+1})\approx$ $1400\times2.8{=}3920$ (个)。
因此,选择 D 选项。
86、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55%$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读数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诊疗人次—医院”所在列,“2001 年、1992 年、1996 年、1991 年医院诊疗人次分别为 12.50、15.35、12.81、15.32 亿次”。
第三步,1992 年医院诊疗人次(15.35 亿次)最多。
因此,选择 B 选项。
87、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入院人数—医院”所在列,“2001 年医院入院人数为 3759 万人,1995 年为 3073 万人”。第三步,根据增长率 $=$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选项出现首位相同情况,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减法考虑截位舍相同,可得 2001 年的医院入院人数比 1995 年增长了 ,直除首两位商 22。 ${\frac{376-307}{307}}={\frac{69}{307}}$ 因此,选择 C 选项。
88、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7%$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和差类简单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诊疗人次—卫生院”所在列,其中 1985 年卫生院接受诊疗人次最大(11.00 亿次),2005年最小(6.99 亿次)。
第三步,卫生院接受诊疗人次最大值(11.00 亿次)与最小值(6.99 亿次)的差额为 $11.00\substack{-6.99}$ ,观察选项精确度与材料一致且尾数不同,考虑用尾数法进行计算,尾数为 1。
因此,选择 B 选项。
89、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2%$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比重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1998 年、2000 年、2004 年、2005 年卫生院接受诊疗人次分别为:8.86、8.37、7.03、6.99亿次,总诊疗人次分别为:21.25、21.23、22.03、23.05 亿次”。
第三步,根据比重 $=$ 部分量÷整体量,几个分数差异较大,分母简单取整即可,可得 1998 年、2000 年、2004 年、8.868.377.036.99
2005 年卫生院接受诊疗人次在当年总诊疗人次中所在比重分别约为: , , , ,根据分数性质(分子大且分母小的分数大),1998 年比重最高。
因此,选择 A 选项。
90、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3%$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表格“诊疗人次—卫生院”所在列,1991 年卫生院接受诊疗的人次(10.82 亿次)大于 1990 年(10.65 亿次),并非逐年递减,错误。
B 选项,定位表格,1985 年 $\widetilde{\mathbf{\Gamma}}_{2005}$ 年卫生院诊疗人次整体是下降的,且材料并未给出诊疗人次和卫生院建设之间的关系,错误。
C 选项,定位表格,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卫生院诊疗和入院,可见卫生院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中承担了重要作用,正确。
D 选项,材料并没有提及治疗效果,错误。
因此,选择 C 选项。
9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计算中的单平均数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国际—旅游收入”所在列,“ $1996^{\sim}2000$ 年中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为 102、120.74、126.02、140.99、162.24 亿元”。
第三步,根据平均数 $=$ 总数 $\div$ 总个数,数据较长,取整即可,取中间值 130,可得 1996 年至 2000 年中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年平均约为 $130+{\frac{-28-9-4+11+32}{5}}=130+{\frac{2}{5}}$ =130.4(亿美元),最为接近的是 C 选项。
因此,选择 C 选项。
92、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9%$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和差类简单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1997”所在行,“1997 年入境旅游人数总计 5758.79 万人次,外国人 742.8 万人次”。第三步,观察表格可知:入境旅游人数总计 $=$ 外国人 $+$ 港澳台同胞,数据单位一致,则问号数值应为 5758.79-742.8,显然结果不是一个整数,满足的只有 C 选项。
因此,选择 C 选项。
9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1%$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表格“国际—旅游收入”所在列,1996 年至 2000 年间中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逐年增加,正确。
B 选项,现期比重计算,定位表格“1999”所在行,根据比重 $=$ 部分量÷整体量,数据较长分子分母整体截位舍644相同,1999 年港澳台同胞占入境旅游人数的比重约为 ,首位不能商 9,即小于 $90%$ ,错误。
C 选项,直接读数,定位表格“1997”所在行,1997 年中国旅游(外汇)收入世界排名第八,错误。
D 选项,定位表格“入境—外国人”所在列,1998 年到中国旅游的外国人(710.77 万人次)小于 1997 年(742.8万人次),并非逐年增加,错误。
因此,选择 A 选项。
94、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8%$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入境—总计”所在列,“2000 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为 8344.39 万人次,1996 年 5112.75 万人次”。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 $=$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选项出现首两位相同,精确计算(由于数据位数过多,可取整处理),可得 2000 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比 1996 年增加 ${\frac{8344-5113}{5113}}={\frac{3231}{5113}}\approx63.2%$
因此,选择 B 选项。
95、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6%$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和差类简单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入境—外国人”所在列, $1996^{\sim}2000$ 年到中国旅游的外国人人数分别为 674.43、742.8、710.77、843.23、1016.04 万人次。
第三步,1996 年至 2000 年到中国旅游的外国人人次数为求上述数字之和,选项精确度与材料一致,且后两位尾数各不相同,考虑用末两位尾数法解题, $0.43+0.8+0.77+0.23+0.04{=}2.27$ ,末两位尾数为 27。
因此,选择 B 选项。
96、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1%$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该地 2007 年乘用车总保有量为 175 万辆,2006 年为 132 万辆”。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 $=$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可得该地 2007 年乘用车总保有量比 2006 年增长${\frac{175-132}{132}}={\frac{43}{132}}$ ,直除首两位为 32。
因此,选择 A 选项。
97、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6%$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求比重问题。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2007 年、2005 年小型车数量分别为 59.3 万辆、20 万辆,乘用车总数分别为 175 万辆、95 万辆”。
第三步,根据比重 $=$ 部分量÷整体量,可得该地 2007 年、2005 年小型车数量占该车乘用车总数的比率相差结合选项即“增长了 12.8 个百分点”。
因此,选择 C 选项。
98、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第三步,2005 年小型车(20 万辆)比上一年(24.7 万辆)有所减少,排除 B 选项;根据增长率 $=$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几个分数差异大,简单取整即可,可得各选项乘用车保有量增幅分别为:2006 年小型车,${\frac{44-20}{20}}={\frac{24}{20}}$ ;2007 年普通车, ;2007 年高级车, ${\frac{80-60}{60}}={\frac{20}{60}}$ ${\frac{36-28}{28}}={\frac{8}{28}}$ 。根据分数性质(分子大且分母小的分数大),可知 2006 年小型车增幅最大。
因此,选择 A 选项。
99、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1%$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值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
第三步,几个分数差异大,简单取整即可,2005 年该地各车型同比增长数占该车乘用车总数的比率分别为:普${\frac{45-32}{45}}={\frac{13}{45}}$ ${\frac{30-13}{30}}={\frac{17}{30}}$ 20-25
通车, ;高级车, ;小型车, 。小型车比率为负,最小;根据分数性质(分子大且分母小的分数大),可知高级车比率大于普通车。
因此,选择 B 选项。
10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0%$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柱状图,小型车 2005 年保有量(20 万辆)低于 2004 年(24.7 万辆),并非各种车型均保持大幅增长,错误。
B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柱状图,乘用车保有量总量逐年增加,正确。
C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柱状图,高级车 2006 年保有量(27.9 万辆)低于 2005 年(30 万辆),并非一直增长,错误。
D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柱状图,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小型车保有量分别为 24.7、20、44、59.3万辆,先下降后增长,增幅忽正忽负,增长幅度并不稳定,错误。
因此,选择 B 选项。
文章作者 考公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