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0322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 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1、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41%$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论述法治的规范性与权威性对政府行为、社会风气以及市场和社会秩序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接着进一步阐述法治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最后通过递进关联词“不但……也……”引出文段的重点句。文段重点在递进之后,重在强调法治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规范、保障、引领、推动等不同作用。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是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和 C 项:均为递进之前的内容,非重点。B 项:表述错误,文段强调的并不是市场经济对法治的作用。

2、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1%$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了在全球化的时代,存在人多地少、国际粮价波动的问题,然后举出日本、韩国通过海外开发、购买和租赁的方式应对问题,最后指出日韩农业“走出去”对其保证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文段结构为“分—总”,重点在最后的总述,主要讲的是日韩“走出去”战略的积极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日本、韩国为举例论证部分内容,非重点。C 项和 D 项:对现存问题的论述,非重点。

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表达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文段只是说明老百姓迫切关心水污染的治理,并没有提到地球大部分水源污染严重。B 项对应“这一发现意味着宇宙中,或许有类似地球生命的存在”,符合文意。C 项“不过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如何治理地球上被污染的水域来得迫切”,符合文意。D 项对应“日常喝的水也许比太阳还要古老,恐怕除了惊讶之外,都有点喝不下去了”,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A 选项。

4、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6%$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指示代词“这”出现在首句末尾。分析“这”的上文语境。根据前文“不能认为有了儒家哲学家才有儒学”可知,“这”指的就是“有了儒家哲学家才有儒学”这种片面看法。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符合上述语境。A 项和 B 项均为下文的内容,不属于“这”的指代范围。D 项虽是前文内容,但不符合代词的就近指代原则。

因此,选择 C 选项。

5、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6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生物钟”出现在尾句。“生物钟”与前文的“大脑内的‘时钟’”意思一致,根据“这个时钟’能够追踪记录地球的昼夜更替,以及季节性节律,而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物,从细菌和植物,到鱼类,昆虫和哺乳动物,都具有这样的能力”可知,“生物钟”应涵盖“生物”和“更替”。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不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属于季节性节律,和“生物钟”有关。B 项:是动物具备的能力,和“生物钟”有关。C 项:“倒时差” 同样和“生物钟”有关。

6、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57%$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出运用规则的话题,接着指出规则的适用可以由规则自身来规定,最后通过代词“这”对全文做总结,即文段的重点句。文段结构为“分—总”,重在强调运用规则需要对事件、情境有所了解,并考虑可能发生的后果。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是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A 项“相同规则”与文段重点句中的“不同规则”不相符。B项在文中未提及。D 项是文段引出话题的内容,非重点。

因此,选择 C 选项。

7、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94%$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述“金钱决定一切”“拜金论”是现代社会中一些人对婚姻的态度,然后阐述“很多家长把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作为参考结婚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一个设问句表明自己的观点——金钱不能决定婚姻的一切。既然“金钱不能决定婚姻的一切”,说明前面列举的对待婚姻的态度或者做法是存在问题的。那么,接下来应该做出的结论是“到底应该如何对待婚姻”,从而解决前文存在的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 D 项与此话题一致。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美貌和激情”文段未涉及,无中生有。B 项:“均无需考虑”表述有误,文段说的是“金钱不能决定婚姻的一切”,即不能以金钱为主导,而并非不考虑。C 项:“通过婚姻中的财富和地位”恰好与文段观点矛盾。

8、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4%$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先提出作为老师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是做一盏“指路明灯”,接着援引古人的观点进一步阐释好老师应该怎么去做,最后指出好老师肩负着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文段结构为“总—分”,重在强调好老师应该心怀正确的理想信念。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B 项和 C 项均在文中未提及。D 项“指路意识”仅是比喻义,文段强调的重点是“理想信念”。

因此,选择 A 选项。

9、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2%$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夏商及周早期中国没有商税的主要原因”出现在“这种体制决定自己对自己征税并无必要”之前。根据“这种体制决定自己对自己征税并无必要”可知,没有商税的主要原因是“这种体制”,而“这种体制”指代“他们必须在官府作坊内从事生产和贸易,史称‘工商食官’”。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符合上述语境。C 项“征收商税的意识”属于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提及。A 项和 B 项属于背景引入的部分,并非没有商税的主要原因。

因此,选择 D 选项。

1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56%$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首句为 $\textcircled{2}$ 句、 $\textcircled{4}$ 句或 $\textcircled{5}$ 句, $\textcircled{2}$ 句中提到“贾宝玉不得不担负起家族责任”,这句之前必然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所以 $\textcircled{2}$ 句不适合做首句,排除 C 项和 D 项。 $\textcircled{4}$ 介绍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是“嫡长子制度”, $\textcircled{5}$ 提出贾宝玉的恐惧与厌倦的文化与社会根源。

第二步,观察 A 项和 B 项。 $\textcircled{4}$ 和 $\textcircled{3}$ 是捆绑的,介绍中国的嫡长子制度。 $\textcircled{1}$ 句和 $\textcircled{6}$ 句捆绑,讲述贾宝玉担负家族责任的原因就是贾珠过世, $\textcircled{2}$ 句是 $\textcircled{1}$ 句产生的结果,所以 $\textcircled{1}$ 句后应该接第 $\textcircled{2}$ 句,排除 A 项。因此,选择 B 选项。

11、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4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第六段尾句“不过,这还是没有揭开这种病毒神秘的面纱”表明,接下来要介绍病毒神秘的原因。根据第七段的内容“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埃博拉病毒给了人类 15 年的‘休战期’”可知,人们还不知道埃博拉病毒暴发的规律。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符合上述信息。B 项对应第二段,介绍埃博拉病毒的长相令人生畏,与典型的病毒不同,但这是已知的,不能体现神秘。C 项和 D 项均为科学家已掌握的内容,与“神秘”不相符。

12、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52%$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人类发现埃博拉病毒”的相关信息出现在第三段。根据“埃博拉病毒首次暴发是在 1976年的非洲”可知,人类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距今大约 40 年。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符合原文。
因此,选择 C 选项。

13、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埃博拉病毒命名”的相关信息出现在第四段。根据“研究者们用当地一条小河的名字将这种病毒命名为埃博拉”可知,埃博拉病毒命名源自当地一条河流的名字。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符合上述信息。A 项、B 项和 C 项均属于无中生有,并非埃博拉病毒命名的来源。

因此,选择 D 选项。

14、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53%$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埃博拉屡次在非洲暴发”的相关信息出现在最后两段。根据“非洲居民有捕猎黑猩猩、猴子和蝙蝠等野生动物当食物的习俗”和“但非洲当地的殡葬习俗,无意中成了埃博拉的帮凶”可知,埃博拉屡次在非洲暴发的主要原因是非洲居民的饮食和生活习俗。

第三步,对比选项。B 项符合上述信息。A 项和 C 项对应文段第四段,不是埃博拉屡次在非洲暴发的主要原因。D项文段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 B 选项。

15、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1%$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章前七段介绍了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形态、发病症状、命名由来、病原体、传播途径和其屡次在非洲暴发的主要原因,最后讲该病毒可以通过一定的防护装备被阻断。文章结构为“分—总”,重点是总段,主要讲埃博拉病毒虽然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但通过一定的手段可以被阻隔。

第三步,对比选项。D 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A 项、B 项和 C 项均对应七段中部分内容,非重点。
因此,选择 D 选项。

16、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9%$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根据“加大简政放权”可知,该空应体现“简政放权”的具体措施,即精简政府机构,把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企业。B 项“下放”指把某些权力交给下层机构,符合语境。A 项“下发”指向下发送;C 项“下行”侧重下降;D 项“下调”指(价格、利率等)向下调整,这三个词皆不符合语境,排除 A 项、C 项和 D 项。锁定答案B 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规范”指使合乎规范,填入该空表示让行政审批合乎规范,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规制: $\textcircled{1}$ 规则;制度。 $\textcircled{2}$ (建筑物的)规模形制。规定: $\textcircled{1}$ 动词,对事物的数量、质量或方式、方法等作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 $\textcircled{2}$ 名词,所规定的内容。规避:设法避开;躲避。

17、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 与考验”及“清廉、清明、清正”可知,该空应填入使人不能保持清廉的做法。A 项“诱惑”指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会使人不再清廉,符合语境。B 项“挫折”指失败、失利;C 项“奉承”指用好听的话恭维人、向人讨好;D 项“攻讦”指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多指因个人或派系利害矛盾),三者均不会使人失去清廉,排除 B 项、C 项和 D 项。锁定答案 A 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着力”指使力气、用力、致力,填入该空表示“清廉、清明、清正”是他律用力的方向,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着眼:(从某方面)观察;考虑。着意: $\textcircled{1}$ 动词,在意;留心。 $\textcircled{2}$ 副词,用心地(做某事)

18、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4%$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根据“切忌……、揠苗助长,以行政力量……甚至强推农业规模化”可知,文段中第一空应与“揠苗助长”语义相近,共同表示“行政力量对于农业转型不应过分的干预之意”。A 项“李代桃僵”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B 项“大包大揽”指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D 项“鞭打快牛”指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让它走得更快,比喻赏罚不明,奖懒罚勤,均不符合语境,排除 A 项、B 项和 D 项。C 项“越俎代庖”指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置于此处强调“行政力量对于农业转型管理的过渡干预”,符合语境。锁定答案 C 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文段前面提到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分析语境可知,前后语义相反。说明后文是说不能让行政力量去决定,空格处所填词语应有“决定”的意思,对应 C 项“主导”。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指导:指示教导;指点引导。引导: $\textcircled{1}$ 带领、使跟随; $\textcircled{2}$ 启发,领导。主导:统领全局;推动全局发展。倡导:率先提议、首倡。

19、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9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降低书价或改善服务”“而不是……指责消费者”可知,该空应体现书店要让读者自己愿意掏钱这一含义。A 项“真心诚意”指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C 项“心甘情愿”指形容完全出于自愿,不是别人强求的,一点也不勉强,两词置于此处有“愿意掏钱”意思,符合语境。B 项“心悦诚服”指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文段并无佩服、服从之意;D 项“慷慨解囊”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两词皆不符合语境,排除 B 项和 D 项。

第二步,再看第二空。根据“指责消费者”可知,该空应体现指责、埋怨别人这一含义。A 项“悲天悯人”指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不符合语境,排除 A 项。C 项“怨天尤人”指埋怨上天,怪罪别人,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怨天尤人:埋怨上天,怪罪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自怨自艾: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说自话:独自决定,不顾他人意见;自己说了算;自言自语。

20、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反映出来的‘民意’”“反映不出来的……‘民意’”可知,前两空应该是并列关系,B 项“只要……就要”表条件关系,D 项“只要……只要”连用不符合行文规范且不表示并列,排除 B 项和D 项。A 项“既要……也要”和 C 项“既要……还要”都可以表并列,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据“以外交大局为重”可知,该空程度比前文更重,应该体现递进关系。C 项“又要”表并列,不符合语境,排除 C 项。A 项“更要”表递进,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A 选项。

21、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2%$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它会随着……变化而改变”可知,文风并不是不变的,该空应体现“文风不变”这一含义。A 项“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永不改变,符合语境。B 项“一以贯之”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一般形容“道理”,不能用于形容文风,排除 B 项。C 项“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D 项“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二者均不能体现“不变”,不符合语境,排除 C 项和D 项。答案锁定 A 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三空。第一空“情感的宣泄”搭配得当,且与后文“将你内心的感受直接表现出来”相呼应。第三空“阅历”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与前文“年龄、心态、思想内涵”呼应,符合语境。因此,选择 A 选项。

22、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采用纵贯或历时分析法”可知,作品引入了从时间角度分析的方法。A 项“尺度”指一般表示物体的尺寸与尺码;有时也用来表示处事或看待事物的标准。与“时间”搭配不当,排除 A 项。D 项“梯度”指 $\textcircled{1}$ 坡度, $\textcircled{2}$ 依照一定次序分出的层次, $\textcircled{3}$ 单位时间或单位距离内某种现象变化的程度。不符合语境,排除 D 项。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C 项“展现”与“画卷”搭配得当。B 项“提供”通常不与“画卷”搭配,排除 B 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空。“进行全面的剖析”搭配得当。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角度:指看事情的出发点。维度:人们观察、思考与表述某事物的“思维角度”。

23、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法治意味着对合法权利的保护”可知,第一空应体现“法治”对“公平正义”的保护作用。A 项“坚持”和 C 项“坚守”体现了“法治”对“公平正义”的守护,符合语境。D 项“坚称”的“称”侧重宣称;B 项“坚信”的“信”侧重相信,均不体现“法治”的保护作用,不符合语境。排除 B 项和 D 项。第二步,分析第三空。A 项“福音”指好消息,“法治”不会是关乎每个人的“好消息”,显然不符合语境,排除 A 项。C 项“福祉”指福气、幸福,体现“法治”关乎到每个人的幸福、利益,符合语境。锁定答案 C 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庇佑”指保佑,体现“法治”的保护作用,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C 选项。

24、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0%$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它有……的作用”可知,该空用来描述辞书所具有的作用。A 项“无师自通”指无需老师指导,便学会了知识或技能。辞书属于工具书,没有教师的参与帮助亦能查询相关知识,故“无师自通”符合语境。B 项“有教无类”为儒家的教育思想,强调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C 项“润物无声”强调潜移默化影响他人,二者均非工具书“辞书”的作用,排除。D 项“不可或缺”指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稍微缺少一点点都不可以。比喻一点也不能缺少。语义程度过重,排除 D 项。锁定答案 A 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帮助人们对字词加以正确理解与运用”属于辞书的作用,符合语境,且搭配合理。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解释:分析说明。解析:深入分析;拆解分析。识别:指辨认;鉴别。

25、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9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你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可知朋友圈具有双重性,因此这是个令人“纠结”的圈。A 项“亢奋、”C 项“沮丧”和 D 项“兴奋”都很片面,都不能体现朋友圈的双重性,排除 A 项、C 项和 D项,锁定 B 项为正确答案。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忽视”符合语境,“轻视”“鄙视”“藐视”语义太重,含有贬义色彩,不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亢奋:形容极度兴奋的样子。沮丧:灰心;失望。兴奋:奋起,激动。轻视:指小看或讨厌。鄙视:表示轻蔑、看不起的意思。藐视:认为“某种事物”很卑贱、渺小、是没有价值或令人厌恶,从而对它加以轻视,加以嘲笑。

26、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做一次差

差数列是公差为 4 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 $18+4{=}22$ ,则所求项为 $49+22=71$ 。
因此,选择 D 选项。

27、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数列相邻两项倍数关系明显,优先考虑做商。

第二步,做商如图所示:

做一次商

商数列是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 $5+1=6$ ,则所求项为 $30\times6=180$ 。
因此,选择 B 选项。

28、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第二步,做两次差如图所示:

二次差数列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 $5+2=7$ ,一次差数列下一项为 $18+7=25$ ,则所求项为 $71+25=$

96。
因此,选择 D 选项。

29、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1%$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根式数列。

第二步,原数列转化为 $\sqrt{3}$ , $\sqrt{5}$ , $\sqrt{9}$ , $\sqrt{16}$ , $\sqrt{28}$ ,根式下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递推和。观察根式下数列发现 $9{=}3+5{+}1$ , $16{=}5{+}9{+}2$ , $28=9+16+3$ ,规律为第三项 $=$ 第一项 $+$ 第二项 $+$ 修正项,猜测修正数列是递推和数列,下一项为 $2+3=5$ ,所求项根式下数字为 $16+28+5=49$ ,则所求项为 ${\sqrt{49}}=7$ 。验证选项,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 C 选项。

30、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小数数列。
第二步,将小数点看作分隔符,分组看整数和小数数列。
整数部分:2,4,8,16,32,(64),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小数部分:3,8,24,51,89,(138),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做差如图所示:

做一次差

差数列是公差为 11 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 $38+11=49$ ,则所求项小数部分为 $89+49=138$ 。
则所求项为 64.138。

因此,选择 A 选项

3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57%$ ,易错项: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利润率折扣类。

第二步,赋值去年成本为 100,利润为 $\mathrm{X}$ ,那么今年成本为 85,根据题意可得 ${\frac{x+15}{85}}-{\frac{x}{100}}=24%$ ,解得 $\mathrm{X}=$ 36。
第三步,该商品去年的利润率为 $\frac{36}{100}=36%$
因此,选择 C 选项。

32、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58%$ ,易错项:C。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
第二步,设火车车长为 L,原来的速度为 v,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600+\mathrm{L}=18\mathrm{v}$ 、 $480+\mathrm{L}=15\mathrm{v}$ ,解得 $\mathrm{L}{=}120$ 、 $\mathrm{v}{=}40$ 。
已知火车过桥时速度为原来的一半,即为 20 米/秒,则火车通过桥梁所需的时间为( $800+120~.$ )÷ $20=46$ (秒)。
因此,选择 D 选项。

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

第二步,比较条件中两个隧道的长度和火车通过的时间,可知火车通过第二个隧道,少用 3 秒,少跑了 120 米,故火车的速度为 $\frac{120}{3}=40$ (米/秒)。火车车长为 $18\times40-600=120$ (米)。速度减为一半时,通过长为 800米的桥梁,用时为 $\frac{800+120}{20}=46$ (秒)。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火车过桥问题公式:(车长 $+$ 桥长) $=$ 速度 $\times$ 时间。

33、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第二步,设原来长方形草坪的长和宽分别为 a 和 b,扩建后的草坪如图所示,虚线部分为增加的部分,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2( $\mathrm{a+b}$ ) ${=}44$ 、 $3a+5b+15=95$ ,解得 $\mathrm{a}{=}15$ 、 $\mathrm{b}=7$ 。故扩建前面积为 $15\times7=105$ (平方米)。

因此,选择 B 选项。

34、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1%$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
第 二 步 , 设 B 种 酒 精 溶 液 的 浓 度 为 $\mathrm{X}$ , 则 A 种 酒 精 溶 液 的 浓 度 为 $2\mathrm{x}$ , 根 据 题 意 可 列 方 程$\frac{1000\times15%+100\times2x+400x}{1000+100+400}=14%$ ,解得 $\mathrm{{x}=10%}$ ,故 $\mathrm{A}$ 种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20%$ 。

因此,选择 A 选项。

35、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4%$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分类分步型。

1 $1-\frac{1}{2}=\frac{1}{2}$ 第二步,已知甲、乙、丙三人面试合格的概率都是 ,则甲不签约的概率为 。由于乙、丙只有两人面试都合格才一同签约,否则都不签约,则乙、丙同时签约的概率为 ,故乙、丙同时不签约的概率 ${\frac{1}{2}}\times{\frac{1}{2}}={\frac{1}{4}}$ 为 $1-\frac{1}{4}=\frac{3}{4}$ 。

第三步,甲、乙、丙三人都没有签约的概率为 ${\frac{1}{2}}\times{\frac{3}{4}}={\frac{3}{8}}$ 因此,选择 B 选项。

36、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7%$ ,易错项:C。

解析

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将选项中 a 的值代入等式 $11a+7b=132$ 验证,解出 b 应为正整数。四个选项中只有当 $\mathrm{a}{=}5$ 时,b 的值为整数 11,满足条件。
因此,选择 D 选项。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用倍数法解题。
第二步,132 为 11 的倍数,11a 也为 11 的倍数,故 7b 也应为 11 的倍数,则 b 为 11 的倍数。又因为 a,b 均为正整数,则 , $b<\frac{132}{7}\approx18.9$ 。则 $\mathrm{b}{=}11$ ,代入等式中解得 $\mathrm{a}{=}5$ 。
因此,选择 D 选项。

37、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2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

第二步,先将 4 人分成三组,由题意可知,必有 2 人在同一组,但不能是甲、乙,有 $(C_{4}^{2}-1)$ 种方法,然后剩余的 2 人各自在一组。
第三步,再将分好的三组分配到三个岗位,有 $A_{3}^{3}$ 种方法,故不同的分配方法共有 $(C_{4}^{2}-1)\times A_{3}^{3}=30$ (种)。因此,选择 A 选项。38、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2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效率类,用比例法解题。
第二步,设甲乙原来的效率分别为 $\mathrm{X}$ 和 $_\mathrm{y}$ ,由题可知,效率提高前后完成工程的时间之比为 $7:5$ ,则效率之比为$5:7$ (工作总量一定,效率和时间成反比),故赋值两人原来的效率和为 5,提速后的效率和为 7,则可列方程x+y=5、 , $\mathrm{{x}=3}$ 、 $\mathrm{y=2}$ 。
第三步,若乙的效率降低 ,则乙的效率为 $2\times$ (1-1/4) $=1,5$ 。设工期为 t 天,由于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总量=( $(3+2)t=(3+1.5)$ )( $\mathrm{t}{+}2$ ),解得, $\mathrm{t}{=}18$ 。
因此,选择 D 选项。

39、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41%$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
第二步,3 月份共有 31 天,前 28 天是完整的四个星期(包含 4 个星期一和 4 个星期二),则最后三天里必须有星期一,但是不能有星期二才能满足题意,所以 3 月的最后三天只能是星期六、星期日、星期一,那么 4 月 1 日即为星期二。
第三步,从 4 月 1 日到 10 月 1 日共过了 183 天, $183\div7=26\cdots1$ ,余几星期数加几,所以 10 月 1 日国庆节是星期三。
因此,选择 B 选项。

40、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24%$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第二步,如图,连接 CF。已知 $\mathrm{BD=2DC}$ ,设 $S_{\Delta C D F}=a$ ,则 $S_{\Delta B F D}=2a$ ;又因为 $\mathrm{EC=2AE}$ ,设 $S_{\Delta A E F}=b$ ,。 结 合 图 形 可 知 $S_{\Delta B C E}=\frac{2}{3}S_{\Delta A B C}=2a+a+2b=3a+2b$ $S_{\Delta A D C}=\frac{1}{3}S_{\Delta A B C}=b+2b+a=3b+a$ ,所以 $\mathrm{3a+2b=2}$ (3b+a),解得 $\mathrm{a}{=}4\mathrm{b}$ 。
第三步, 。

因此,选择 C 选项。

4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8%$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有的“专家”是“官员”,有的“官员”是“专家”,二者属于交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菜农”是“农民”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B 项:“朝阳”指初升的太阳,“落日”指傍晚的太阳,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C 项:有的“少年”是“歌手”,有的“歌手”是“少年”,二者属于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 项:“青山”和“绿水”都是风景,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42、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5%$ ,易错项:D。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熊胆”是“熊”的内部器官,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鱼鳔”是“鱼”的内部器官,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 项:“蜜蜂”是“蜂”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C 项:“虫”的叫声称为“虫鸣”,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D 项:“虾须”是“虾”的一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但“虾须”并非内部器官,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4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3%$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屏幕”是“手机”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手机”是“精巧”的,二者属于属性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枣核”是“红枣”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红枣”是“酸甜”的,二者属于属性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 项:“荷花”在“荷塘”中生长,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可以在“荷塘”“垂钓”,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排除;

C 项:“刊物”具有“刊号”,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D 项:“扉页”是“书本”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阅览”与“书本”属于动宾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44、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9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教师法”是与“教师”有关的法律,“教师法”规定要“尊重教师”,三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劳动法”是与“企业”有关的法律,“劳动法”规定禁止“招聘童工”,排除;
B 项:“会计法”是与“会计”有关的法律,“会计法”规定禁止“虚报账目”,排除;
C 项:“交通法”是与“司机”有关的法律,“交通法”规定禁止“肇事逃逸”,排除;
D 项:“婚姻法”是与“夫妻”有关的法律,“婚姻法”规定“婚姻自主”,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45、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6%$ ,易错项:A。

解析

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 项:“天平”与“杆秤”都是称量工具,二者属于并列关系,“爱情”是“感情”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 项:“天平”与“男女”无明显逻辑关系,“法律”与“爱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 项:“天平”象征“公正”,二者属于象征关系,“玫瑰”象征“爱情”,二者属于象征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 项:“天平”与“平等”无明显逻辑关系,“幸福”与“爱情”属于偏正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 C 选项。

46、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D。

解析

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 项:“三月”包含“月初”,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月亮”和“希望”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 项:“三月”和“四月”都是月份,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月色”可指月光或“月亮”,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 项:“三月”是“月份”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月亮”是“卫星”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 项:“三月”通常在“春季”,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月亮”和“月球”指同一个事物,二者属于全同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47、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B。

解析

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 项:“扎小羊灯”即制作“灯笼”,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剪福字窗花”与“桃花”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 项:“扎小羊灯”表示“喜乐”,二者属于对应关系,“过年”时“剪福字窗花”,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前后对应方式不一致,排除;
C 项:“扎小羊灯”的外形与“小羊”相似,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剪福字窗花”贴在“窗户”上,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前后对应方式不一致,排除;
D 项:“扎小羊灯”需要用“细绳”,“剪福字窗花”需要用“剪刀”,前后二者均属于工具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羊灯是用竹丝扎成后外糊以纸的羊形灯。

48、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9%$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
从左往右,部分位置存在字符相同的特点,其中 1 号、2 号和 4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5 号、6 号和 8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9 号、10 号和 12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3 号、7 号和 11 号位置上的字符和任意位置上的都不同。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5 号和 6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B 项:1 号和 2 号与 4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C 项:1 号、2 号和 4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5 号、6 号和 8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9 号、10 号和 12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3 号、7 号和 11 号位置上的字符和任意位置上的都不同,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 项:9 号和 10 号与 12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49、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6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
从左往右,部分位置存在字符相同的特点,其中 1 号和 5 号、2 号和 6 号、3 号和 8 号、4 号和 7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1 号和 5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B 项:3 号和 8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C 项:1 号和 5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D 项:1 号和 5 号、2 号和 6 号、3 号和 8 号、4 号和 7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50、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9%$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
从左往右,部分位置存在字符相同的特点,其中 1 号和 7 号、2 号和 3 号、4 号和 5 号、6 号和 8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1 号和 7 号、2 号和 3 号、4 号和 5 号、6 号和 8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 项:1 号和 7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C 项:1 号和 7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D 项:6 号和 8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51、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9%$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均为动物,考虑实体信息。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中所有动物均为鸟类,且头均朝左,只有 B 项符合。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遇到实体信息需要考虑图形的实际意义,经常出现的实体信息有:人物、动物、食品、生活用品、交通工具、体育运动等,做题时可整体看这些实体信息的共性。

52、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图形出现“十”字交点,考虑数点。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交点个数依次为 1、2、3、4、5,呈等差规律,下个图形应有 6 个交点,只有 B 项符合。
因此,选择 B 选项。

5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且每个图形均有封闭区间,考虑数面。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面的个数均为 5,下个图形应有 5 个面,只有 A 项符合。
因此,选择 A 选项。

54、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1%$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题目中要求各图形通过上、下、左、右平移后拼合。第二步,观察图形特征,寻找等长平行边,将其拼合后如下图所示:

134

因此,选择 C 选项。

55、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题目中要求各图形通过上、下、左、右平移后拼合。第二步,观察图形特征,寻找等长平行边,将其拼合后如下图所示:

1234

因此,选择 D 选项。

56、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5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题目要求将各图进行拼合。
第二步,寻找等长且平行的线,经过平移后进行拼合,如下图所示: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平面拼合解题技巧:(1)看平行边:将平行等长的线段消去,得到轮廓图。(2)看特殊边:找题干唯一的水平边、垂直边、最长边、最短边等,与选项轮廓图对比,判定选项。

57、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为四面体折纸盒题型。
第二步,分析选项。

观察选项,B、C、D 项均存在面 4,在面 4 上画箭头如下图所示,定义箭头所指方向为正方向。

A 项:与原题干位置关系一致,正确;
B 项:箭头下方为面 1,题干箭头下方为面 3,排除;
C 项:箭头右侧为面 2,且面 2 中三角形位于箭头右上角,题干箭头右侧为面 2,但面 2 中三角形位于箭头右下角,排除;
D 项:箭头右侧为面 1,题干箭头右侧为面 2,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58、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9%$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为四面体折纸盒题型。
第二步,分析选项。
观察选项,A、B、C 项均存在面 2,在面 2 上画箭头如下图所示,定义箭头所指方向为正方向。A 项:与题干相对位置关系一致,正确;
B 项:B 项箭头左侧为面 1,题干箭头左侧为面 3,排除;
C 项:C 项箭头右侧为面 3,题干箭头右侧为面 1,排除;
D 项:在面 3 上画箭头如下图所示,D 项箭头下方为面 4,题干图形箭头下方为面 2,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59、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为六面体折纸盒题型。
第二步,分析选项。
A 项:与题干相对位置关系一致,正确;
B 项:三个黑色三角形面必然有两个为相对面,立体图形中不能同时出现,B 项三面同时出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三个黑白格三角形面必然有两个为相对面,立体图形中不能同时出现,C 项三面同时出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三个黑白格面的公共边如下图所示,题干图形公共边均与黑白格三角形的某一直角边重合,D 项不重合,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60、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5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为六面体折纸盒题型。
第二步,分析选项。

将最右侧含小白正方形的面移动至最左侧,如下图所示。展开图中有小白色正方形面均与小灰色正方形面存在公共边,标记为虚线。小白色正方形边与标记虚线的公共边重合。

A 项:A 项小白色正方形边与标记虚线的公共边不重合,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B 项:题干中有一个小白色正方形的两个面为相对面,在立体图中有且只能看到一个面,B 项同时出现,排除;
C 项:C 项小白色正方形边与标记虚线的公共边不重合,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D 项:相对位置与题干保持一致,正确。

因此,选择 D 选项。

6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只有……才……”等,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

$\textcircled{1}$ 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twoheadrightarrow$ 实行依法治国$\textcircled{2}$ ﹁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twoheadrightarrow$ 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textcircled{3}$ 我们的事业拥有牢固的政治基础 $\twoheadrightarrow$ 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第三步,进行推理。

$\textcircled{2}$ 的逆否命题是: $\textcircled{4}$ 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twoheadrightarrow$ 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结合 $\textcircled{1}\textcircled{3}\textcircled{4}$ 递推可得: $\textcircled{5}$ 我们的事业拥有牢固的政治基础 $\twoheadrightarrow$ 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twoheadrightarrow$ 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twoheadrightarrow$ 实行依法治国;

A 项:实行依法治国 $\twoheadrightarrow$ 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实行依法治国”是对 $\textcircled{5}$ “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B 项: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twoheadrightarrow$ 我们的事业拥有牢固的政治基础,“从根本上杜绝腐败”是对 $\textcircled{5}$ “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C 项:不实行依法治国 $\twoheadrightarrow$ 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不实行依法治国”是对 $\textcircled{5}$ “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可以推出;

D 项:﹁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twoheadrightarrow$ -实行依法治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是对 $\textcircled{1}$ “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62、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9%$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键词“……未必都是……”等,确定为集合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逆耳的未必都是忠言”等价于“逆耳的可能不是忠言”,即: $\textcircled{1}$ 逆耳 $\twoheadrightarrow$ 可能不是忠言
$\textcircled{2}$ 心里打怵 $\twoheadrightarrow$ 听他们
$\textcircled{3}$ 听他们 $\twoheadrightarrow$ 上当

A 项:因“所有”可以推出“有的”,由 $\textcircled{1}$ 可推出:有的逆耳 $\twoheadrightarrow$ 可能不忠言,即:有的逆耳之言可能不是忠言,可以推出;

B 项:由“所有 A 都是 B”换位可得“有的 B 是 A”,“有的是”推不出“有的不是”,则由 $\textcircled{1}$ 推不出“有的忠言并不逆耳”,排除;

C 项:题干只提及“有的电话诈骗是以很凶的方式出现”,因“‘有的是’不能推出‘有的不是’”,则无法推出“有的电话诈骗的声音并不是很凶”,排除;

D 项:“心里不打怵”是对 $\textcircled{2}$ “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63、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63%$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由“甲、乙、丙、丁、戊每两个队之间互赛一场”,则一共进行了 10 场比赛;
根据胜负情况,可以得出戊队的胜负情况为,胜 3 场,负 1 场;队为 0 负,则甲、乙、丙三队都负于戊队,排除 A、C 项;“甲队是两胜两负”,则甲队肯定战胜了乙队和丙队。
因此,选择 D 选项。

64、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46%$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对话方式与上述最为相似或相同”,确定为平行结构。
第二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顾客与老板二者之间的对话采用了类比的方式,顾客通过菜名的字面理解,认为菜名里有的东西,也应该在菜里出现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小明只是针对老师的询问从而进行解释,未用到类比,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B 项:“钱包”用来放钱,“茶叶罐”用来盛放茶叶,二者都是具有特殊用途的物品,“鱼香肉丝”和“老婆饼”只是两种普通的食物,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C 项:英雄墨水的“英雄”是一个品牌,但题干中并未有品牌,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D 项:“珍珠奶茶和珍珠”,“夫妻肺片和夫妻”,与题干“鱼香肉丝和鱼”,“老婆饼和老婆”类似,且对话方式与题干一致,采用类比方式,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65、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7%$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能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党政官员热衷于担任各级艺术类人民团体领导,官员与艺术家在身份和职务上相互交叠,会让艺术成为腐败的掮客,使各种肮脏的行贿受贿行为在艺术的光环笼罩下大行其事。
论据:书法家协会中,许多名誉主席、主席、副主席已为官员或退休官员担任。几乎在每个省市书法家协会领导名单中,都能看到同等级政府官员的名字。
第三步,辨析选项。
A、B、D 项,增加论据。“下属给领导‘润笔费’”、“某些官员高价出售自己作品”、“官员获得特别优待”,从不同方面举例说明艺术家的身份使党政官员,在艺术类活动中受到特别利益,是一种行贿受贿的行为,具有加强作用。
C 项:不明确项。某些官员对别人请求题字一般不推托,是书法交流,尚不清楚是否涉及腐败行贿受贿等,不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 C 选项。

66、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29%$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信息真假不定,选项信息充分(选项包含了题干中的所有信息),因而优先选择代入选项法。

$\textcircled{1}$ ﹁甲或﹁乙 $\textcircled{2}$ 甲或丁

$\textcircled{3}$ 丙或丁→﹁乙(利用鲁滨逊等价于“(﹁丙且﹁丁)或﹁乙”)

由题干可知“只采纳了其中一种意见”,则可以采用代入法进行验证。
A 项:代入后,选择丁,根据或关系“一真则真”,则 $\textcircled{2}$ 满足;同理,该项说明不选择甲,满足 $\textcircled{1}$ ,与条件不符,排除。
B 项:代入后,不选择丙和丁,根据或关系“一真则真”,则 $\textcircled{3}$ 满足;同理,该项说明不选择甲,满足 $\textcircled{1}$ ,与条件不符,排除。
C 项:代入后,选择甲丁,根据或关系“一真则真”,则满足 $\textcircled{2}$ ;选择甲和乙,根据或关系“全假则假”,与 $\textcircled{1}$ 矛盾,即不满足 $\textcircled{1}$ ;同理,选择乙丁,则不满足 $\textcircled{3}$ ,符合题意。
D 项:代入后,不选择乙,根据或关系“一真则真”,则 $\textcircled{1}$ 满足;同理,也满足 $\textcircled{3}$ ,与条件不符,排除。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鲁滨逊定律: $\mathrm{A}{\rightarrow}\mathrm{B}$ 等价于 $\mathrm{-}\mathrm{A}$ 或 B

67、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6%$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由题干“从一而终的就是好婚姻的看法并不正确”,而不是“从一而终的并不就是好婚姻”,无法推出,排除;

B 项:由题干“不能说只要没有第三者,婚姻就没有问题”,即“没有第三者的婚姻也会有问题”,可以推出;C 项:只有出现了第三者,婚姻才会有问题,表述不符合题干“不能说只要没有第三者,婚姻就没有问题”的逻辑,表述过于绝对,无法推出,排除;

D 项:由题干“当下中国有许多婚姻是这样一种模式:夫妻并没有出轨,但双方都无法从婚姻中获得抚慰、滋养和治愈”,只是说明具有这样一种模式,但无法推出是否出了问题,过度推断,排除。因此,选择 B 选项。

68、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50%$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第二行第二列的空格处,横行不能填入菊和竹,纵列不能填入兰和梅,则只能填入松;
由 $\textcircled{2}\textcircled{3}$ 和竹、第二行第二列空格都位于一个凹槽内,则 $\textcircled{2}\textcircled{3}$ 不能是松和竹,排除 B、D 项;
分析 A、C 选项,只有 $\textcircled{3}$ 和 $\textcircled{5}$ 不一样,则可知, $\textcircled{1}$ 为松, $\textcircled{2}$ 为兰, $\textcircled{4}$ 为竹,则第二行空格中的字分别为:菊、松、竹、兰、梅,则第三行第二列空格处,不能填入松、竹、兰、梅,只能填入菊,则 $\textcircled{3}$ 就不能填菊,只能填梅。
因此,选择 A 选项。

69、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25%$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textcircled{1}$ 王刚硕士且李亮硕士 $\twoheadrightarrow$ 王刚北方且李亮北方$\textcircled{2}$ 赵虎乒乓且李亮乒乓 $\twoheadrightarrow$ 赵虎北方且李亮北方

$\textcircled{3}$ 王刚北方 $\twoheadrightarrow$ 王刚单身

若王刚与李亮都是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则他们都是北方人,结合 $\textcircled{3}$ ,则王刚单身;

因只有“两人北方人”,则赵虎不是北方人,即是对 $\textcircled{2}$ “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赵虎和李亮不可能都爱好打乒乓球;又“两人爱好打乒乓球”,则王刚一定爱好打乒乓球;此时,王刚:硕士、北方人、单身、乒乓球;而题干“每人最多只拥有 3 个上述特征”,王刚与题干矛盾,即王刚和李亮不能都是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即赵虎是公共管理专业硕士。
因此,选择 B 选项。

70、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24%$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textcircled{1}$ 王刚硕士且李亮硕士 $\twoheadrightarrow$ 王刚北方且李亮北方$\textcircled{2}$ 赵虎乒乓且李亮乒乓 $\twoheadrightarrow$ 赵虎北方且李亮北方$\textcircled{3}$ 王刚北方 $\twoheadrightarrow$ 王刚单身
$\textcircled{4}$ 王刚北方

“ $\textcircled{4}$ 王刚北方”是对 $\textcircled{3}$ 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王刚单身”;

又只有“两人北方人”,则赵虎与李亮不可能都是北方人,是对 $\textcircled{2}$ 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赵虎与李亮不可能都是爱打乒乓球”;又“两人爱打乒乓球”,则王刚爱好打乒乓球;此时,王刚:北方人、单身、乒乓球;
而题干“每人最多只拥有 3 个上述特征”,则王刚不是公共管理专业硕士。
因此,选择 A 选项。

71、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1%$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次探索之后,头脑中包含各种相关信息,按其采取行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是指经过反复实践后掌握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体现了“多次探索之后,头脑中包含各种相关信息”,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定义;
B 项:是指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比喻熟练有把握,体现了“头脑中包含各种相关信息”,且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定义;
C 项:是指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体现了“头脑中包含各种相关信息”,按照“地图”采取行动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定义;
D 项:是指从小孔里看豹,比喻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并非对事物“多次探索”后的全面认识,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 D 选项。

72、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8%$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由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

$\textcircled{2}$ 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一句气象谚语,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和依据,但并未体现是“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不符合定义;B 项:散落的碎片和车祸是可以存在联系的,但散落的碎片并非一定发生车祸,未体现二者是“社会成员共同认

定并遵守的”,不符合定义;

C 项:红色和绿色是颜色的两种,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股票中代表股指上涨和下跌,是“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符合定义;
D 项:脸色蜡黄和身体患病是可以存在联系的,但脸色蜡黄并非一定身体患病,未体现二者是“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C 选项。

7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1%$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消费者亲身参与产品试用、感受产品质量;

$\textcircled{2}$ 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信任产品的广告方式。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消费者拿到的印有楼盘信息的纸巾,并非对楼盘“亲身参与试用、感受产品质量”,不符合定义;
B 项:将果汁分给顾客品尝,是“让消费者亲身参与产品试用、感受产品质量”,符合定义;
C 项:消费者获得新款面膜试用装,是“让消费者亲身参与产品试用、感受产品质量”,符合定义;
D 项:家具体验馆,是“让消费者亲身参与产品试用、感受产品质量”,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A 选项。

74、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不同生物物种;

$\textcircled{2}$ 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呈现出外型上的相似性。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海豚和鲨鱼属于“不同生物物种”,都在海洋中生存是“相似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相似属于“外型上的相似性”,符合定义;
B 项:夫妻二人并非“不同生物物种”,主体不一致,不符合定义;
C 项:珊瑚、藤壶、海百合躯体构型相似,但未体现其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而产生的,不符合定义;
D 项:蚂蚁进攻其他食草动物,未体现“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呈现出外型上的相似性”,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A 选项。

75、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在家庭生活中;

$\textcircled{2}$ 子女理解、尊重、关心、体贴父母,尽力满足其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为让父母观看喜爱的节目而购买液晶电视和光盘,是“关心、体贴父母”,丰富父母的业余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符合定义;
B 项:每天看望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其生活,是“尊重、关心、体贴父母”,用陪伴满足其精神需要,符合定义;
C 项:小学生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带来快乐,并非“在家庭生活中”,不符合定义;
D 项:老姜为避免母亲生气并确保安全,悄悄护送母亲去舞蹈班,是“理解、尊重、关心、体贴父母”,满足其精神生活的需要,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C 选项。

76、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35%$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对于一个客观中立,无任何暗示性的事物;

$\textcircled{2}$ 试图从中寻找出某种特殊意义。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只是将灯错看为星星,未体现“试图从灯中寻找出某种特殊意义”,不符合定义;

B 项:云朵是“客观中立,无任何暗示性的事物”,发现其中有动物形象,属于“从中寻找出的某种特殊意义”,符合定义;
C 项:月亮是“客观中立,无任何暗示性的事物”,认为月亮上面有桂树,兔子,嫦娥,吴刚,属于“从中寻找出的某种特殊意义”,符合定义;
D 项:山峰是“客观中立,无任何暗示性的事物”,认为山峰像卧佛,属于“从中寻找出的某种特殊意义”,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A 选项。

77、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textcircled{1}$ 双休日过分耗费精力处理工作之外的事情;
$\textcircled{2}$ 星期一上班时出现头晕、胸闷、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五一小长假,并非“双休日”,不符合定义;
B 项:上课并非上班,不符合定义;
C 项:周末的时间被小孩子填满,是“双休日过分耗费精力处理工作之外的事情”,而上班时根本没法工作,属于“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符合定义;
D 项:周末加班,并非“双休日处理工作之外的事情”,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C 选项。

78、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3%$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消费者对某种品牌认知度较高,导致其价格比同一区域其他商品高出一大截;

$\textcircled{2}$ 影响到整个区域同类商品的价格走势。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大企业品牌搞促销,未体现“其价格比同一区域其他商品高出一大截”,不符合定义;
B 项:知名智能手表价格偏高却一再脱销,体现了“消费者对某种品牌认知度较高,导致其价格比同一区域其他商品高一大截”,其他品牌手表只能调低价格,属于“影响到整个区域同类商品的价格走势”,符合定义;
C 项:房价一路飙升,未体现“消费者对某种品牌认知度较高”,不符合定义;
D 项:朋友向老徐取经,未体现“品牌认知度及商品价格”,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B 选项。

79、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textcircled{1}$ 政府部门为了达成公共利益的目标;
$\textcircled{2}$ 与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开展社会管理活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成立提供公益服务的绿色通道,未体现是街道办“与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开展”,不符合定义;

B 项:只有高校学生会一个主体,不存在“政府部门”,不符合定义;

C 项:卫生局、环保局、城管局通力合作,不满足“与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开展”,不符合定义;

D 项:职能部门人员属于“政府部门”,志愿者协会成员以及退休者,属于“与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开展社会管理活动”,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大学是教育类社会服务组织。

8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55%$ ,易错项:C。

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用线上营销带动线下消费的商业营销模式;
$\textcircled{2}$ 商家网上提供商品信息、折扣信息、服务预订、消费者在线预付、线下消费等环节。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网上订单量剧增体现了消费者“在线预付”,到实体店提货体现了消费者“线下消费”,提货的人摩肩接踵,体现了“线上营销带动线下消费”,符合定义;
B 项:通过比价网站发现长裙在促销,未体现是长裙商家在比价网站提供商品促销信息,不满足“商家网上提供商品信息、折扣信息、在线预付、线下消费”,不符合定义;
C 项:网上团购酒店消费券,线下邀请好友去酒店过生日,属于“消费者在线预付、线下消费”,体现了“线上营销带动线下消费”,符合定义;
D 项:厂商利用微信平台向用户推送新品信息,属于“商家网上提供商品信息、折扣信息”,用户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体现了“消费者在线预付、线下消费”,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B 选项。

81、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和差类简单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最后一句话,“2014 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增长 $8,0%$ 和 $12,0%^{;}$ ”。
第三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比农村居民低 4 个百分点( $\cdot8.0%-12.0%{=}-4%)$ )。
因此,选择 D 选项。

82、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5%$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文字与饼形图材料,“2014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67 元,经营净收入 3732 元”。

第三步,根据比重 $=$ 部分量÷整体量,选项首位不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两位,可得净营业收入占比为 ,直除首位商 1。

因此,选择 B 选项。

8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52%$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和差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4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844 元,比上年增长 $9,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489 元,比上年增长 $11,2%$ ”。
第三步,根据基期量 $=$ 现期量÷( $1+$ 增长率),可得 2013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frac{28844}{1+9%}}-{\frac{10489}{1+11.2%}}\approx26500-9400=17100$ (元)。

因此,选择 A 选项。

84、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4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67 元,比上年增长 $10.1%$ ;人均消费 14491 元,比上年增长 $9,6%^{\prime}$ ”。
第三步,第一问选项各不相同,只需计算第一问;根据基期量 $=$ 现期量÷( $1+.$ 增长率),选项中出现首位相同但20167
第二位不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可得 2013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 ,直除首两位商 18。因此,选择 B 选项。

85、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52%$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4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67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844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489 元”。
第三步,解法一:设城镇居民和农民居民人数分别为 x、y,可列方程: $28844\mathrm{x}+10489\mathrm{y}{=}20167(\mathrm{x}{+}\mathrm{y})$ ,解得。根据比重 ${\frac{x}{y}}={\frac{9678}{8677}}$ $=$ 部分量÷整体量,可得城镇居民人数所占比重为 ,结果略大于$50%$ 。
因此,选择 C 选项。

,则城镇居民人数占全国的比重

解法二:根据十字交叉法可得:${\frac{9678}{9678+8677}}\approx{\frac{9678}{18400}}$ ,结果略大于 50%。
因此,选择 C 选项。

86、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和差比较。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
第三步,根据总人数 $\left[=\right.$ 男性人数 $+$ 女性人数,数据取整,加拿大入境游人数 $28+21=49$ (万人),英国 $31+13{=}44$ (万人),法国 $25+13=38$ (万人),俄罗斯 $14+4=18$ (万人),故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
因此,选择 A 选项。

87、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6%$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4 年 $1^{\sim}9$ 月日本、韩国男性分别为 160.5 万人,191.3 万人,女性分别为 38.7 万人,116.4 万人”。
第三步,根据总人数 $\left[=\right.$ 男性人数 $+$ 女性人数,数据取整,来自日本游客人数 $161+39=200$ (万人);韩国 $191+116{=}307$ (万人),可得 2014 年 $1^{\sim}9$ 月来自韩国的入境游人数比日本多 ${\frac{307-200}{200}}={\frac{107}{200}}$ ,直除首位商 5。
因此,选择 C 选项。

88、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比重比较。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

第三步,根据比重 $=$ 部分量÷整体量,数据取整,可得 2014 年 $1^{\sim}9$ 月日本入境游女性人数占该国入境游人数比$\frac{39}{161+39}=\frac{39}{200}<20%$ ,法国为 , ,英国为 31+13二44 ${\frac{13}{31+13}}={\frac{13}{44}}>20%$ ,加拿大为${\frac{21}{28+21}}={\frac{21}{49}}>20%$ ,即比重最小的是日本。

因此,选择 A 选项。

89、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6%$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倍数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德国”所在行, $25^{\sim}45$ 岁入境游人数 19.8 万人,15 岁以下 2.0 万人。第三步, $25^{\sim}45$ 岁的游客人数是 15 岁以下的 ${\frac{19.8}{2.0}}=9.9$ (倍)。
因此,选择 C 选项。

9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和差类简单计算,定位文字材料前半部分,根据总人数 $\cdot=$ 男性人数 $+$ 女性人数,可得 2014 年 1-9 月来自美国的入境游人数为 $98,3\substack{+55,7=154}$ (万人),错误。
B 选项,现期比重计算求比重,定位文字材料最后一句,根据比重 $=$ 部分量÷整体量,2014 年 $1^{\sim}9$ 月澳大利亚的

入境游人数占大洋洲的比重为 ${\frac{29.5+18.8}{58.3}}={\frac{48.3}{58.3}}\approx82.8%$ ,正确。

C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表格“俄罗斯”所在行,2014 年 $1^{\sim}9$ 月, $45^{\sim}65$ 岁游客人数(6.9 万人)小于 $25^{\sim}45$ 岁游客人数(8.8 万人),错误。

D 选项,定位文字材料,“2014 年 1-9 月日本、韩国男性分别为 160.5 万人,191.3 万人,女性分别为 38.7 万人,116.4 万人”。2014 年 $1^{\sim}9$ 月日本入境男性与女性人数均低于韩国,故日本入境游人数小于韩国,错误。因此,选择 B 选项。

91、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8%$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计算中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第二步,定位柱形图“粗钢产量”。
第三步,根据增长量 $=$ 现期量-基期量,选项精确度与材料一致,且尾数各不相同,可以选择尾数法求解,2014年 9 月粗钢生产量为比上月增加了(7160-6348)-(6348-5584),尾数为 8。
因此,选择 B 选项。

92、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和差比较。
第二步,定位柱形图“生铁产量”。
第三步,4 月江苏生铁产量分别为 $2314-1744<600$ (万吨);5 月江苏生铁产量分别为 $2905-2314<600$ (万吨);6 月江苏生铁产量分别为 $3526-2905>600$ (万吨);7 月江苏生铁产量分别为 $4111-3526<600$ (万吨);8 月江苏生铁产量分别为 $4672-4111<600$ (万吨);9 月江苏生铁产量分别为 $5263-4672<600$ (万吨)。则第二、三季度生铁月产量超过 600 万吨的月份只有 1 个(6 月)。
因此,选择 A 选项。93、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5%$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倍数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后半部分
第三步,2014 年 9 月份钢材产量为 1149(万吨),生铁产量为 $5263-4672=591$ (万吨),2014 年 9 月江苏钢1149
材产量是生铁产量的 倍,略小于 2。
因此,选择 B 选项。

94、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41%$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混合增长率比较。
第二步,定位折线图。
第三步,混合增长率口诀“整体增速介于各部分增速之间”,观察数据可得,1—5 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率为 $8,2%$ ,1—6 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率为 $9,3%$ ,可知 6 月份的粗钢同比增长率 $>9,3%$ 。同理可知,1-7 月份的粗钢同比增长率 $9,5%$ ,则 7 月份粗钢同比增长率 $>9,5%$ ;1-8 月份的粗钢同比增长率 $9,3%$ ,则 8 月份的粗钢同比增长率$<9.3%$ ;1-9 月份的粗钢同比增长率 $9,3%$ ,则 9 月份的粗钢同比增长率 $=9,3%$ ,故 8 月江苏粗钢产量同比增长率最低。
因此,选择 C 选项。

95、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36%$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和差类简单计算,定位柱状图“粗钢产量”,2014 年第三季度的江苏的生铁产量为 5263-3526$=1737$ (万吨),正确。
B 选项,混合增长率比较,定位文字材料,由上一道题目混合增长率理论可知,除了 1-6 月增速( $6,3%$ )比 1$-5$ 月增速( $(6.1%)$ )略高,其他月份的累计增速是下降的,故 2014 年 1-9 月江苏钢材产量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正确。
C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文字材料和折线图可得,粗钢产量的年内累计同比增速一直高于钢材和生铁,正确。D 选项,现期平均数计算,定位文字材料可得,“1—2 月产量为 1932 万吨”,可知 1 月与 2 月的月产量不可能都高于 1000 万吨,错误。
因此,选择 D 选项。

96、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和差类简单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受访者对社区广场舞活动噪音反感的占 $8,6%$ ,比选择居民社区宠物狗叫声的低 2.9个百分点”。
第三步,对宠物叫声反感的市民占比为 $8.6%+2.9%=11.5%$ 。
因此,选择 B 选项。

97、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求部分量。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某市统计局在针对噪音扰民的一次调查中,当问及是否支持广场舞活动时, $12,8%$ 的市民表示无所谓或者不知道, $12,0%$ 的受访者回答表示反对”。

第三步,根据部分量 $=$ 整体量 $\times$ 比重,当问及是否支持广场舞活动时, $12,8%$ 的受访市民表示无所谓或者不知道,$12,0%$ 的受访者回答表示反对,其他为支持者,所求为 $1000\times$ (1-12.8%-12.0%) $\approx1000\times75%{=}750$ (人)。因此,选择 B 选项。

98、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41%$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老年人的正常锻炼娱乐活动”和“有利于中老年人扩大社交、排解孤独”所在行。第三步,问的是“至少”的情况,即最不利局面,即二者尽可能不重合,则同时选择“中老年人的正常锻炼娱乐活动”和“有利于中老年人扩大社交、排解孤独”的至少有 $66%+64.7%-100%=30.7%$ 。因此,选择 C 选项。

99、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9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
第三步,不同城区的受访市民,因“噪音影响周围市民的生活和休息”而反对广场舞等活动的比例均在 $80%$ 以上,远大于其它类型原因的比例。
因此,选择 A 选项。

100、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52%$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直接读数,定位表格,在支持的市民中有 $16,3%$ 的中年受访者认为广场舞等活动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克服,而不是此次调查中有 $16,3%$ 的中年受访者,错误。
B 选项,未给出青年、中年、老年的具体人数或比例,无法判断,错误。
C 选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心城区、非中心城区的居民对广场舞的着迷程度,无法判断,错误。
D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柱状图,选择“音乐没有愉悦感,难以忍受”的非中心城区受访者比例( $21.7%$ )高于中心城区( $20,8%$ )和新区( $11.1%$ ),正确。
因此,选择 D 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