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0322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 卷)

1、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2%$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先提到中国法律制度变革更多的满足了现代城市和都市经济社会生活的需要,然后通过转折词“但”指出中国的法律制度与农村生活现实相差甚远。文段话题落在尾句,接下来应围绕“中国的法律制度与农村生活之间的关系”这一话题进行论述。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和 C 项:出现在转折之前,不是文段话题的最终落脚点,与后文联系不紧密。D 项:“法治实践”与文中的“法律制度”是并列关系,并非尾句的话题落脚点。

2、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6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生物钟”出现在尾句。“生物钟”与前文的“大脑内的‘时钟’”意思一致,根据“这个时钟’能够追踪记录地球的昼夜更替,以及季节性节律,而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物,从细菌和植物,到鱼类,昆虫和哺乳动物,都具有这样的能力”可知,“生物钟”应涵盖“生物”和“更替”。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不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属于季节性节律,和“生物钟”有关。B 项:是动物具备的能力,和“生物钟”有关。C 项:“倒时差” 同样和“生物钟”有关。

3、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2%$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了在全球化的时代,存在人多地少、国际粮价波动的问题,然后举出日本、韩国通过海外开发、购买和租赁的方式应对问题,最后指出日韩农业“走出去”对其保证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段结构为“分—总”,重点在最后的总述,主要讲的是日韩“走出去”战略的积极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日本、韩国为举例论证部分内容,非重点。C 项和 D 项:对现存问题的论述,非重点。

4、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9%$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古代的中国人真可谓是活在了舌尖上”出现在第二句开头。由于出现转折关联词“然而”,所以分析“古代的中国人真可谓是活在了舌尖上”的下文语境。根据“生产力的低下加上赋税、徭役的频繁,让中国的老百姓不得不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和“中国的老百姓是吃不上肉的”可知,古代的老百姓食不果腹,生活水平低。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和 D 项:“味蕾已经相当灵敏”“重视烹饪艺术”文中未提及。B 项:“享受美食生活”与文意相悖。

5、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1%$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新型城镇化最大的障碍……,就需要政府淡化经济运营角色,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符合文意。B 项对应“诚然,在重视市场机制的同时,对于城镇化的规模、城市人口、城市布局、城市规划等方面政府要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说明实行宏观调控的是“政府”并非“市场”,属于偷换概念。C 项对应“但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由行政手段为主管理城镇发展,改变为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管理城镇发展”,符合文意。D 项对应“诚然,在重视市场机制的同时,对于城镇化的规模、城市人口、城市布局、城市规划等方面政府要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B 选项。

6、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4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第六段尾句“不过,这还是没有揭开这种病毒神秘的面纱”表明,接下来要介绍病毒神秘的原因。根据第七段的内容“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埃博拉病毒给了人类 15 年的‘休战期’”可知,人们还不知道埃博拉病毒暴发的规律。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符合上述信息。B 项对应第二段,介绍埃博拉病毒的长相令人生畏,与典型的病毒不同,但这是已知的,不能体现神秘。C 项和 D 项均为科学家已掌握的内容,与“神秘”不相符。

7、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52%$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人类发现埃博拉病毒”的相关信息出现在第三段。根据“埃博拉病毒首次暴发是在 1976年的非洲”可知,人类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距今大约 40 年。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符合原文。
因此,选择 C 选项。

8、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埃博拉病毒命名”的相关信息出现在第四段。根据“研究者们用当地一条小河的名字将这种病毒命名为埃博拉”可知,埃博拉病毒命名源自当地一条河流的名字。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符合上述信息。A 项、B 项和 C 项均属于无中生有,并非埃博拉病毒命名的来源。因此,选择 D 选项。

9、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53%$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埃博拉屡次在非洲暴发”的相关信息出现在最后两段。根据“非洲居民有捕猎黑猩猩、猴子和蝙蝠等野生动物当食物的习俗”和“但非洲当地的殡葬习俗,无意中成了埃博拉的帮凶”可知,埃博拉屡次在非洲暴发的主要原因是非洲居民的饮食和生活习俗。

第三步,对比选项。B 项符合上述信息。A 项和 C 项对应文段第四段,不是埃博拉屡次在非洲暴发的主要原因。D项文段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 B 选项。

10、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1%$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章前七段介绍了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形态、发病症状、命名由来、病原体、传播途径和其屡次在非洲暴发的主要原因,最后讲该病毒可以通过一定的防护装备被阻断。文章结构为“分—总”,重点是总段,主要讲埃博拉病毒虽然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但通过一定的手段可以被阻隔。

第三步,对比选项。D 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A 项、B 项和 C 项均对应七段中部分内容,非重点。
因此,选择 D 选项。

1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8%$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_ 程序,明确 _”可知,文段中逗号表并列,第一空应与“明确”词性一致,为动词。A 项“简略”指(言语、文章的内容)简单、不详细;D 项“简便”指简单方便,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词性不符,排除 A 项和 D 项。B 项“简缩”和 C 项“简化”均为动词,有使程序更加简单的意思,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用政府权力的‘减法’”可知,该空应体现让“行政审批”所需的时间减少这一含义。B 项“明确时间”不能体现减少“行政审批”所需的时间,排除 B 项。D 项“时限”指完成某项工作的期限,“明确时限”能够体现精简、限定时间,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简缩:缩减。简化:把繁杂的变成简单的。

12、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93%$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需要其他领域密切配合,各领域改革不配套……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可知,第一空是对前文的假设,“很难推进下去”是结果,该空应该体现假设关系。A 项和 D 项“即使”表让步,C 项“虽然”表转折,皆不符合语境,排除 A 项、C 项和 D 项。B 项“如果……就”表假设,符合语境。答案锁定 B 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即使”表承认某种事实,暂让一步,填入该空表示就算是勉强推进,效果也不好,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13、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6%$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该空搭配“生态文化元素”,A 项“吸取”、B 项“提取”和 C 项“汲取”均可以搭配。D 项“记取”指记住,多搭配教训、嘱咐等,不搭配“生态文化元素”,排除 D 项。

第二步,再看第三空。该空搭配“许多”。A 项“启蒙”指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B 项“启动”指开始工作、开始实施或进行,皆不能搭配“许多”,排除 A 项和 B 项。C 项“启迪”指开导、启发,置于此处搭配“许多”表示带给我们许多启发,符合语境。锁定答案 C 项。

第三步,验证第一空。“俯拾皆是”指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填入该空表示我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元素很多,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不胜枚举: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多如牛毛:像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14、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57%$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横线处词语搭配“意志”。A 项“锤炼”、C 项“锻炼”和 D 项“磨练”均可以搭配,而B 项“历练”侧重经历世事,和“意志”搭配不当,排除 B 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A 项“锈蚀”的“锈”指金属生锈;D 项“销蚀”的“销”侧重去掉、消损,两个词均不能形容“安逸的生活”使人“颓废”,排除 A 项和 D 项。C 项“腐蚀”指使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符合文意。锁定答案 C 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沉溺”指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不能自拔,填入该空可以和后面“走向颓废乃至于最后的灭亡”照应,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历练: $\textcircled{1}$ 经历世事、锻炼; $\textcircled{2}$ 阅历多而有经验。锈蚀:(金属)因生锈而腐蚀。销蚀:消损腐蚀。沉潜: $\textcircled{1}$ 在水里潜伏、沉没; $\textcircled{2}$ 思想感情深沉,不外露; $\textcircled{3}$ 集中精神、潜心。

沉滞:迟钝、不灵活。

15、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4%$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必须……,常抓不懈”可知,该空应与“常抓不懈”并列,语义相近,体现长期坚持这一含义。A 项“不离不弃”指永远在身边,永不分离,永不抛弃;C 项“夜以继日”指日夜不停,多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两个词皆不符合语境,排除 A 项和 C 项。B 项“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D 项“持之以恒”指长久地坚持下去,两个词均有长期坚持之意,符合语境。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根据“系统性”可知,文段强调对整体的把控。B 项“全程性”侧重政府参与整个过程。
D 项“全局性”侧重政府掌握整个局面。对比而言,“全局性”更加贴合文意,排除 B 项。

16、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9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降低书价或改善服务”“而不是……指责消费者”可知,该空应体现书店要让读者自己愿意掏钱这一含义。A 项“真心诚意”指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C 项“心甘情愿”指形容完全出于自愿,不是别人强求的,一点也不勉强,两词置于此处有“愿意掏钱”意思,符合语境。B 项“心悦诚服”指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文段并无佩服、服从之意;D 项“慷慨解囊”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两词皆不符合语境,排除 B 项和 D 项。

第二步,再看第二空。根据“指责消费者”可知,该空应体现指责、埋怨别人这一含义。A 项“悲天悯人”指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不符合语境,排除 A 项。C 项“怨天尤人”指埋怨上天,怪罪别人,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怨天尤人:埋怨上天,怪罪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自怨自艾: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说自话:独自决定,不顾他人意见;自己说了算;自言自语。

17、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0%$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横线处要搭配“体系”。A 项“准入”指准许进入,常搭配“制度”“机制”等;C 项“导入”指把一些其它的资源引用到现在所制作的东西中来,常和“课堂”搭配,这两个词均不与“体系”搭配,排除 A 项和 C 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D 项“导致”指引起,常接不好的结果,与后面的“新机遇”相矛盾,排除 D 项。B 项“倒逼”是一种被动行为,比“迫使”“反推”等词更进一步,体现反常规、逆向促动之义,填入该空表示逆向推动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B 选项。

18、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94%$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根据“有的……有的……有的……”可知,第一空应体现树的种类或形态多样这一含义。A 项“千变万化”形容事物变化极多,不符合语境,排除 A 项。B 项“千差万别”、C 项“千奇百怪”和 D 项“千姿百态”均可以形容种类、形态多样,符合文意。

第二步,再看第二空。该空形容白杨,B 项“挺括”指(衣服、布料、纸张等)较硬而平整,C 项“挺进”指(军队)直向前进,这两个词形容白杨均不合适,排除 B 项、C 项。D 项“挺拔”指直立而高耸,形容白杨合适。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千差万别:形容各类多,差别大。千奇百怪:形容事物奇异而多样。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19、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4%$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根据“切忌……、揠苗助长,以行政力量……甚至强推农业规模化”可知,文段中第一空应与“揠苗助长”语义相近,共同表示“行政力量对于农业转型不应过分的干预之意”。A 项“李代桃僵”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B 项“大包大揽”指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D 项“鞭打快牛”指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让它走得更快,比喻赏罚不明,奖懒罚勤,均不符合语境,排除 A 项、B 项和 D 项。C 项“越俎代庖”指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置于此处强调“行政力量对于农业转型管理的过渡干预”,符合语境。锁定答案 C 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文段前面提到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分析语境可知,前后语义相反。说明后文是说不能让行政力量去决定,空格处所填词语应有“决定”的意思,对应 C 项“主导”。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指导:指示教导;指点引导。引导: $\textcircled{1}$ 带领、使跟随; $\textcircled{2}$ 启发,领导。主导:统领全局;推动全局发展。倡导:率先提议、首倡。

20、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8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它会随着……变化而改变”可知,文风并不是不变的,该空应体现“文风不变”这一含义。A 项“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永不改变,符合语境。B 项“一以贯之”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一般形容“道理”,不能用于形容文风,排除 B 项。C 项“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D 项“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二者均不能体现“不变”,不符合语境,排除 C 项和D 项。答案锁定 A 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三空。第一空“情感的宣泄”搭配得当,且与后文“将你内心的感受直接表现出来”相呼应。第三空“阅历”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与前文“年龄、心态、思想内涵”呼应,符合语境。因此,选择 A 选项。

2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6%$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做一次差

猜测差数列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下两项分别为 $8+2{=}10$ , $10+2=12$ ,则所求项为 $13+10{=}23$ ,验证 $23+$ $12=35$ ,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 C 选项。

22、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0%$ ,易错项:C。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皆在幂次数附近波动,考虑幂次修正数列。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99143195255323(399)
幂次数102122142162182(202)
修正项-1-1-1-1-1(-1)

底数数列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底数为 $18+2=20$ ,指数数列和修正数列分别为 2 和-1 的常数数列,则所求项为 $20^{2}-1{=}399$ 。

因此,选择 D 选项。

解法二:考虑做差,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公差为 8 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 $68+8=76$ ,则所求项为 $323+76=399$ 。
因此,选择 D 选项。

2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46%$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第二步,做差再做商如图所示:

商数列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 $5+2=7$ ,差数列下一项为 $15\times7=105$ ,则所求项为 $21+105=126$ 。

因此,选择 A 选项。

24、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6%$ ,易错项: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分数数列。

第二步,数列分子及分母部分均呈现递增趋势,考虑反约分,原数列转化为 , , , , ,分子分母分别成规律。
分子数列:1,3,5,7,9,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所求项分子为 $9+2{=}11$ ;
分母数列:4,6,8,10,12,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所求项分母为 $12+2=14$ 。
11
则所求项为 。
因此,选择 B 选项。

25、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根式数列。

第二步,原数列转化为 $\sqrt{2}$ , $\sqrt{4}$ , $\sqrt{7}$ , $\sqrt{12}$ , $\sqrt{21}$ ,根式下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做两次差如图所示:

二次差数列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 $4\times2{=}8$ ,一次差数列下一项为 $9+8=17$ ,所求项根式下数字为21+17=38,则所求项为
因此,选择 A 选项。

26、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8%$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甲、乙、丙三村派出的实际总人数为 $84+52+24=160$ (人)。根据原计划三村派出的劳动力之比为 8∶

$5:7$ ,可得甲原计划派出人数为 $160\times{\frac{8}{8+5+7}}=64$ (人),同理,乙、丙原计划派出人数分别为$160\times{\frac{5}{8+5+7}}=40$ (人)、 $160\times{\frac{7}{8+5+7}}=56$ (人)。
第三步,甲、乙实际比计划多派出的人数之比为(84-64)∶ $\left(52-40\right)=20:12{=}5:3$ ,从而丙村付给甲、乙两村的工钱之比也为 $5:3$ ,故丙村给甲村的工钱为 $5.6\times{\frac{5}{5+3}}=3.5$ (万元)。
因此,选择 C 选项。

27、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第二步,设原来长方形草坪的长和宽分别为 a 和 $\mathrm{b}$ ,扩建后的草坪如图所示,虚线部分为增加的部分,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2( $\mathrm{a+b}$ ) ${=}44$ 、 $3a+5b+15=95$ ,解得 $\mathrm{a}{=}15$ 、 $\mathrm{b}=7$ 。故扩建前面积为 $15\times7=105$ (平方米)。

因此,选择 B 选项。

28、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48%$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方阵问题。
第二步,设最初的正方形每行每列均有 $\mathrm{X}$ 人,由题意可列方程: $2x+2\times(x-2)=64$ ,解得 $\mathrm{x}{=}17$ ,所以参加该运动会的运动员总人数为 $17\times17{=}289$ (人)。
因此,选择 C 选项。

29、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6%$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方法技巧类。

第二步,由于甲、乙两人被分在同一岗位,则将甲乙捆绑在一起,相当于三个元素分配到 3 个岗位,有 (种)分配方法。
因此,选择 A 选项。

30、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4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效率类。
第二步,设 A、B、C 三种挖掘机的效率分别为 a、b、c。由题意可得 $(5\mathrm{a}+4\mathrm{b})\times2=(10\mathrm{a}+12\mathrm{c})\times1=(2\mathrm{b}+$ $\mathrm{3c)}\times4$ ,解得 $\mathrm{a🅱️c=12:15:10}$ 。
第三步,赋值 A、B、C 三种挖掘机的效率分别为 12、15、10,则工程总量为( $\phantom{-}5\times12+4\times15$ ) $\times2{=}240$ 。现用 1台 A 工作 5 天,再用 2 台 B 工作 2 天后,还剩余的工作量为 $240-12\times5-2\times15\times2=120$ ,则需要 3 台 C 再工作${\frac{120}{3\times10}}=4$ (天)完成。故完成该项工程共需的天数为 $5+2+4=11$ (天)。

因此,选择 D 选项。

31、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2%$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最值优化类。

第二步,列表分析,可得 $\mathrm{A\toF}$ 比 $\mathrm{A\toE}$ 每台费用高 200 元,而 $\mathrm{B\toF}$ 比 $\mathrm{B\toE}$ 每台费用高 300 元,所以要让 B 地的机器尽量配送到 E 地,6 台机器的物流费用为 $600\times6=3600$ (元),然后 A 地的 10 台机器配送给 E 地 5 台,给F 地 5 台,物流费用为 $5\times350+5\times550{=}4500$ (元)。故配送这 16 台机器的总物流费用最少为 $3600+4500=8100$ (元)

E地(需11台)F地(需5台)
A地(有10台)350元550元
B地(有6台)600元900元

因此,选择 B 选项。

32、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41%$ ,易错项: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

第二步,设该列车的车长为 L 米,原来速度为 $\mathrm{v}$ 米/秒。根据题意可得 $1200+\mathrm{L}=33\mathrm{v}$ 、 $150\mathrm{+}\mathrm{L}=\left(50\mathrm{+}\mathrm{v}\right)\times3$ ,解得$\mathrm{L}{=}120$ 、 $\mathrm{v}{=}40$ 。

第三步,现该列车速度减少一半,变为 $40\div2=20$ (米/秒),故通过桥梁所需的时间为 $\frac{600+120}{20}=36$ (秒)。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火车过桥问题公式:(车长 $+$ 桥长) $=$ 速度 $\times$ 时间。

33、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4%$ ,易错项:D。

解析

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将选项中 a 的值代入等式 $11\mathrm{a}+7\mathrm{b}=84$ 验证,解出 b 应为正整数。四个选项中只有当 $\mathrm{a}=7$ 时,b 的值为整数 1,满足条件。
因此,选择 C 选项。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
第二步,84 为 7 的倍数,7b 也为 7 的倍数,故 11a 也应为 7 的倍数,则 a 为 7 的倍数。观察选项,只有 C 满足。因此,选择 C 选项。

34、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4%$ ,易错项: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分类分步型。

1 $1-\frac{1}{2}=\frac{1}{2}$ 第二步,已知甲、乙、丙三人面试合格的概率都是 ,则甲不签约的概率为 。由于乙、丙只有两人面试都合格才一同签约,否则都不签约,则乙、丙同时签约的概率为 ${\frac{1}{2}}\times{\frac{1}{2}}={\frac{1}{4}}$ ,故乙、丙同时不签约的概率为 $1-\frac{1}{4}=\frac{3}{4}$

第三步,甲、乙、丙三人都没有签约的概率为 ${\frac{1}{2}}\times{\frac{3}{4}}={\frac{3}{8}}$ 因此,选择 B 选项。

35、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24%$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第二步,如图,连接 CF。已知 $\mathrm{BD=2DC}$ ,设 $S_{\Delta C D F}=a$ ,则 $S_{\Delta B F D}=2a$ ;又因为 $\mathrm{EC=2AE}$ ,设 $S_{\Delta A E F}=b$ ,。 结 合 图 形 可 知 $S_{\Delta B C E}=\frac{2}{3}S_{\Delta A B C}=2a+a+2b=3a+2b$ $S_{\Delta A D C}=\frac{1}{3}S_{\Delta A B C}=b+2b+a=3b+a$ ,所以 $\mathrm{3a+2b=2}$ ( $3\mathrm{b}+\mathrm{a}$ ),解得 $\mathrm{a}{=}4\mathrm{b}$ 。
第三步, 。

因此,选择 C 选项。

36、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94%$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亚洲”和“非洲”都是大洲,二者属于并列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金星”和“火星”都是行星,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 项:“街市”是“城市”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
C 项:“紫色”是“色彩”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D 项:与“南极”并列的应是北极,而非“北方”,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37、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91%$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鱼子”是雌鱼未受精的卵子,与“海鱼”属于包容关系中的或然组成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羊角”是“山羊”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必然组成关系,排除;
B 项:“马蹄”是“骏马”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必然组成关系,排除;
C 项:“蟹黄”是母蟹体内的卵巢和消化腺,与“河蟹”属于包容关系中的或然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 项:“兔毛”是“野兔”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必然组成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38、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1%$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竹”象征“高洁”,二者属于象征关系,“高洁”是“品质”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灯”可以表示“信号”,但不能象征“信号”,排除;
B 项:“火”象征“激情”,二者属于象征关系,“激情”是“态度”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 项:“鸽”象征“和平”,二者属于象征关系,但“和平”与“神州”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 项:月饼象征“团圆”,而非“饼”,排除。
因此,选择 B 选项。

39、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49%$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激光”是“光”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光柱”是“激光”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流水”是“水”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河流”是“流水”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 项:“红枣”是“枣”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红枣”长在“枣树”上,而非表现形式,排除;
C 项:“好人”是“人”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人心”不是“好人”的表现形式,排除;D 项:“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40、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5%$ ,易错项:A。

解析

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 项:“海盐”是“咸味”的,二者属于属性关系,“供暖器”需通电、水或导热油才能“供暖”,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 项:“盐场”可制作“海盐”,二者属于产品和生产场所的对应关系,人可以用“供暖器”“取暖”,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前后对应方式不一致,排除;
C 项:“海盐”的咸味通过“味觉”品尝,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供暖器”与“电流”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 项:“海盐”是“调味剂”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供暖器”是“电器”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41、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B。

解析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 项:“扎小羊灯”即制作“灯笼”,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剪福字窗花”与“桃花”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 项:“扎小羊灯”表示“喜乐”,二者属于对应关系,“过年”时“剪福字窗花”,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前后对应方式不一致,排除;
C 项:“扎小羊灯”的外形与“小羊”相似,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剪福字窗花”贴在“窗户”上,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前后对应方式不一致,排除;
D 项:“扎小羊灯”需要用“细绳”,“剪福字窗花”需要用“剪刀”,前后二者均属于工具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羊灯是用竹丝扎成后外糊以纸的羊形灯。

42、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96%$ ,易错项:D。

解析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 项:“财政局”的职能之一是“拨款”,“税务局”的职能之一是“收税”,均属于职能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 项:“财政局”是“机关”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税务局”是“政府”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 项:“财政局”有“职员”,“税务局”有“局长”,但“局长”是领导者,而“职员”不是领导者,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 项:制定“预算”是“财政局”的具体职能之一,但“服务”并非“税务局”的具体职能,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43、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0%$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
从左往右数,部分位置存在字符相同的特点,其中 1 号和 3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且都是英文小写,2 号和 4 号、6 号和 7 号、8 号和 9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5 号和 10 号位置上的字符和任意位置上的都不同。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1 号和 3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是英文小写,排除;
B 项:2 号和 4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C 项:1 号和 3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且都是英文小写,2 号和 4 号、6 号和 7 号、8 号和 9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5 号和 10 号位置上的字符和任意位置上的都不同,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 项:1 号和 3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是英文,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44、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6%$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
从左往右数,部分位置存在字符相同的特点,其中 1 号和 4 号、2 号和 5 号、3 号和 7 号、6 号和 8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1 号和 4 号、2 号和 5 号、3 号和 7 号、6 号和 8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 项:1 号与 4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C 项:2 号与 5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D 项:2 号与 5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45、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D。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
从左往右数,部分位置存在字符相同的特点,其中 1 号和 7 号、2 号和 3 号、4 号和 5 号、6 号和 8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1 号和 7 号、2 号和 3 号、4 号和 5 号、6 号和 8 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 项:1 号和 7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C 项:1 号和 7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D 项:6 号和 8 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46、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52%$ ,易错项:A。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图形出现“十”字交点,考虑数点。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交点个数依次为 4、5、6、7、8,呈等差规律,下一个图形应有 9 个交点,只有 D 项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交点的考查方式多样,除考查总交点数外,还可考查 X 型交点、T 型交点、切点、顶点、拐点、直线与曲线交点等。
47、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C。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图形出现“十”字交点,考虑数点。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交点个数依次为 1、2、3、4、5,呈等差规律,下个图形应有 6 个交点,只有 B 项符合。
因此,选择 B 选项。
48、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1%$ ,易错项:D。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此题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观察规律。
五个图形均是轴对称图形,下一个图也应是轴对称图形,只有 C 项符合。
因此,选择 C 选项。
49、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61%$ ,易错项:C。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题干图 2 是常考的一笔画图形,考虑一笔画。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观察规律。图形均可一笔画成,下个图形也应一笔画成,只有 D 项符合。
因此,选择 D 选项。

50、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6%$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题目要求将各图进行拼合。
第二步,寻找等长且平行的线,经过平移后进行拼合,如下图所示:因此,选择 B 选项。
51、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1%$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题目要求将各图进行拼合。
第二步,寻找等长且平行的线,经过平移后进行拼合,如下图所示

A34

234

因此,选择 D 选项。

52、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题目要求将各图进行拼合。
第二步,寻找等长且平行的线,经过平移后进行拼合,如下图所示:

14

因此,选择 D 选项。

5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1%$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为六面体折纸盒题型。
第二步,分析选项。
A 项:与题干相对位置关系一致,正确;
B 项:三个黑色三角形面必然有两个为相对面,立体图形中不能同时出现,B 项三面同时出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三个黑白格三角形面必然有两个为相对面,立体图形中不能同时出现,C 项三面同时出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三个黑白格面的公共边如下图所示,题干图形公共边均与黑白格三角形的某一直角边重合,D 项不重合,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54、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为六面体折纸盒题型。
如下图所示,原图经过移面可得右图,可知三条灰线交于点 A,三条黑线交于点 B。

第二步,分析选项。

A 项:相对位置关系与题干一致,正确。
B 项:B 项只有 2 条黑线交于一点,原图中 3 条黑线交于一点,右侧应为带有黑线的面,排除;
C 项:C 项 2 条灰线不相交,原图中 3 条灰线交于一点,排除;
D 项:D 项 2 条黑线不相交,原图中 3 条黑线交于一点,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55、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为六面体折纸盒题型。
第二步,分析选项。
A 项:如下图所示,A 项两个标点面为相邻面,在题干中为相对面,排除;

B 项:如下图所示,B 项两个标点面为相邻面,在题干中为相对面,排除;

C 项:如下图所示,C 项两个标点面为相邻面,在题干中为相对面,排除;

D 项:相对位置关系与题干一致,正确;
因此,选择 D 选项。
56、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只有……才……”等,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textcircled{1}$ ①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卖行侬法治国 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twoheadrightarrow$ 实行依法治国
$\textcircled{2}$ ﹁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twoheadrightarrow$ 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textcircled{3}$ 我们的事业拥有牢固的政治基础 $\twoheadrightarrow$ 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第三步,进行推理。
$\textcircled{2}$ 的逆否命题是: $\textcircled{4}$ 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twoheadrightarrow$ 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结合 $\textcircled{1}\textcircled{3}\textcircled{4}$ 递推可得: $\textcircled{5}$ 我们的事业拥有牢固的政治基础 $\twoheadrightarrow$ 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twoheadrightarrow$ 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twoheadrightarrow$ 实行依法治国;
A 项:实行依法治国 $\twoheadrightarrow$ 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实行依法治国”是对 $\textcircled{5}$ “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B 项: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twoheadrightarrow$ 我们的事业拥有牢固的政治基础,“从根本上杜绝腐败”是对 $\textcircled{5}$ “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C 项:不实行依法治国 $\twoheadrightarrow$ 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不实行依法治国”是对 $\textcircled{5}$ “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可以推出;
D 项:﹁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twoheadrightarrow$ -实行依法治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是对 $\textcircled{1}$ “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57、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9%$ ,易错项:B。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题干未提及“美食家身材肥胖与否”,排除;
B 项:由“贪食与肥胖虽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却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可知肥胖与贪食之间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排除;
C 项:根据“懂吃又善吃的瘦子比比皆是”可知该项表述无由猜测,排除;
D 项:结合“懂吃又善吃的瘦子比比皆是”,该项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 D 选项。
58、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1%$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虽无明显集合关键词,但根据语句间的逻辑关系以及选项特征,确定为集合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甲:所有为富都不仁;所有为官都不义。
而乙说甲说的都不对,根据“‘所有 S 都不是 P’的矛盾命题为‘有的 S 是 P’”,可得甲的矛盾命题为:有的为富仁,有的为官义。
因此,选择 B 选项。
59、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31%$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信息真假不定,选项信息充分(选项包含了题干中的所有信息),因而优先选择代入选项法。
$\textcircled{1}$ ﹁甲或﹁乙
$\textcircled{2}$ 甲或丁
$\textcircled{3}$ 丙或丁 $\twoheadrightarrow$ ﹁乙(利用鲁滨逊等价于“(﹁丙且﹁丁)或﹁乙”)
由题干可知“只采纳了其中一种意见”,则可以采用代入法进行验证。
A 项:代入后,选择丁,根据或关系“一真则真”,则 $\textcircled{2}$ 满足;同理,该项说明不选择甲,满足 $\textcircled{1}$ ,与条件不符,排除。
B 项:代入后,不选择丙和丁,根据或关系“一真则真”,则 $\textcircled{3}$ 满足;同理,该项说明不选择甲,满足 $\textcircled{1}$ ,与条件不符,排除。
C 项:代入后,选择甲丁,根据或关系“一真则真”,则满足 $\textcircled{2}$ ;选择甲和乙,根据或关系“全假则假”,与 $\textcircled{1}$ 矛盾,即不满足 $\textcircled{1}$ ;同理,选择乙丁,则不满足 $\textcircled{3}$ ,符合题意。
D 项:代入后,不选择乙,根据或关系“一真则真”,则 $\textcircled{1}$ 满足;同理,也满足 $\textcircled{3}$ ,与条件不符,排除。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鲁滨逊定律: $\mathrm{A}{\rightarrow}\mathrm{B}$ 等价于 $\mathrm{-}\mathrm{A}$ 或 B

60、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87%$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解释”,确定为原因解释。
第二步,分析题干。
题干中的现象为:新嫁娘因事先不知道婆婆(“姑”)的饮食喜好,就先请小姑尝一尝自己亲手做的羹汤第三步,辨析选项。
新嫁娘让小姑尝自己亲手做的羹汤,是想了解婆婆的饮食喜好,要想解释这一行为,则小姑和婆婆饮食喜好需相似,只有相似了,才能了解婆婆的饮食喜好。
因此,选择 D 选项。

61、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66%$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由题干“从一而终的就是好婚姻的看法并不正确”,而不是“从一而终的并不就是好婚姻”,无法推出,排除;
B 项:由题干“不能说只要没有第三者,婚姻就没有问题”,即“没有第三者的婚姻也会有问题”,可以推出;C 项:只有出现了第三者,婚姻才会有问题,表述不符合题干“不能说只要没有第三者,婚姻就没有问题”的逻辑,表述过于绝对,无法推出,排除;
D 项:由题干“当下中国有许多婚姻是这样一种模式:夫妻并没有出轨,但双方都无法从婚姻中获得抚慰、滋养和治愈”,只是说明具有这样一种模式,但无法推出是否出了问题,过度推断,排除。
因此,选择 B 选项。62、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9%$ ,易错项:C。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由(1)可知,田忌的马叫骕骦或松风;
又由(2)田婴的马叫松风,则田忌的马叫骕骦。
因此,选择 B 选项。
6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50%$ ,易错项:C。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第二行第二列的空格处,横行不能填入菊和竹,纵列不能填入兰和梅,则只能填入松;
由 $\textcircled{2}\textcircled{3}$ 和竹、第二行第二列空格都位于一个凹槽内,则 $\textcircled{2}\textcircled{3}$ 不能是松和竹,排除 B、D 项;
分析 A、C 选项,只有 $\textcircled{3}$ 和 $\textcircled{5}$ 不一样,则可知, $\textcircled{1}$ 为松, $\textcircled{2}$ 为兰, $\textcircled{4}$ 为竹,则第二行空格中的字分别为:菊、松、竹、兰、梅,则第三行第二列空格处,不能填入松、竹、兰、梅,只能填入菊,则 $\textcircled{3}$ 就不能填菊,只能填梅。
因此,选择 A 选项。
64、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54%$ ,易错项:A。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每天都安排 1-3 个会议,说明最多只有 1 天安排 3 个,如果两天安排 3 个会议,剩余 2 天一定有一天没有会议,不符合“每天安排 1—3 个专题会议”;
由“‘文化’和‘教育’专题会议安排在第四天”,结合 $\textcircled{3}$ 可得,第四天有“文化、教育、环境”;
由 $\textcircled{2}$ 可得,第二天有“社会”;
由 $\textcircled{4}$ 可得,“经济”在第一天或第二天,排除 C 项;
又若“交通、经济”也在第二天,则第二天也有三个会议了,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
剩余“政法、交通”至少有一个在第三天,否则第三天就没会可开,排除 A 项。
因此,选择 D 选项。
65、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38%$ ,易错项:B。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由“‘环境’专题会议安排在第三天”,结合 $\textcircled{3}$ 可知“环境、教育”都在第三天;
由 $\textcircled{5}$ 可得,“文化”在第一天、第二天或第三天,政法在第一天或第二天;由 $\textcircled{2}$ 可得,第二天有“社会”;
由 $\textcircled{4}$ 可得,“经济”在第一天或第二天;
第四天未出现过,“交通”也还没有出现过,而每天都要开会,则说明交通肯定在第四天

因此,选择 D 选项。

66、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91%$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textcircled{1}$ 建在水边平台之上供人游玩和休息的园林建筑;
$\textcircled{2}$ 水榭的平台一部分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
$\textcircled{3}$ 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在水面之上。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观察图形可以看出,建筑建在水边,从岸上伸入水中,且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符合定义;
B 项:图形未体现出“建在水边平台之上”,不符合定义;
C 项:图形中亭子建在水上,但未体现有“梁、柱凌空架设在水面”,不符合定义;
D 项:观察图片可知图形为船,并非“园林建筑”,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A 选项。

67、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次探索之后,头脑中包含各种相关信息,按其采取行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是指经过反复实践后掌握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体现了“多次探索之后,头脑中包含各种相关信息”,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定义;
B 项:是指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比喻熟练有把握,体现了“头脑中包含各种相关信息”,且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定义;
C 项:是指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体现了“头脑中包含各种相关信息”,按照“地图”采取行动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定义;
D 项:是指从小孔里看豹,比喻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并非对事物“多次探索”后的全面认识,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 D 选项。

68、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86%,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被银行卡、手机、登录网站、进入小区等密码包围、困扰;
$\textcircled{2}$ 引起的心理焦虑症状。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张先生没有感到特别的不方便,并未体现出“引起的心理焦虑症状”,不符合定义;
B 项:只涉及到厂门密码一种密码,未体现“被银行卡、手机、登录网站、进入小区等密码包围、困扰”,不符合定义;
C 项:从来不用网银,未体现“被银行卡、手机、登录网站、进入小区等密码包围、困扰”,不符合定义;D 项:李大爷“因为小区大门、所住的大楼单元门及自家大门都有不同的密码”,出现被密码包围,“生怕自己记不清,一出门就回不了家”,引起了心理焦虑症状,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D 选项。69、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1%$ ,易错项:D。
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消费者亲身参与产品试用、感受产品质量;
$\textcircled{2}$ 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信任产品的广告方式。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消费者拿到的印有楼盘信息的纸巾,并非对楼盘“亲身参与试用、感受产品质量”,不符合定义;B 项:将果汁分给顾客品尝,是“让消费者亲身参与产品试用、感受产品质量”,符合定义;
C 项:消费者获得新款面膜试用装,是“让消费者亲身参与产品试用、感受产品质量”,符合定义;
D 项:家具体验馆,是“让消费者亲身参与产品试用、感受产品质量”,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A 选项。
70、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6%$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在教学或者项目进行过程中;
$\textcircled{2}$ 由教师或主管部门对学生或项目实施方;
$\textcircled{3}$ 达到预定目标形成的程度所进行的评价。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鉴定,说明项目已结束,并非“项目进行过程中”,不符合定义;
B 项:评审项目申请书,并非“达到预定目标形成的程度进行的评价”,不符合定义;
C 项:课堂答问属于“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问情况给成绩,属于“对学生达到预定目标形成的程度进行评价”,符合定义;
D 项:参加招聘考试,未体现“在教学或者项目进行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C 选项。
7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6%$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在家庭生活中;
$\textcircled{2}$ 子女理解、尊重、关心、体贴父母,尽力满足其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为让父母观看喜爱的节目而购买液晶电视和光盘,是“关心、体贴父母”,丰富父母的业余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符合定义;
B 项:每天看望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其生活,是“尊重、关心、体贴父母”,用陪伴满足其精神需要,符合定义;
C 项:小学生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带来快乐,并非“在家庭生活中”,不符合定义;
D 项:老姜为避免母亲生气并确保安全,悄悄护送母亲去舞蹈班,是“理解、尊重、关心、体贴父母”,满足其精神生活的需要,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C 选项。
72、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68%$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由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
$\textcircled{2}$ 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一句气象谚语,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和依据,但并未体现是“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不符合定义;
B 项:散落的碎片和车祸是可以存在联系的,但散落的碎片并非一定发生车祸,未体现二者是“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不符合定义;
C 项:红色和绿色是颜色的两种,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股票中代表股指上涨和下跌,是“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符合定义;
D 项:脸色蜡黄和身体患病是可以存在联系的,但脸色蜡黄并非一定身体患病,未体现二者是“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C 选项。
73、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7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不同生物物种;

$\textcircled{2}$ 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呈现出外型上的相似性。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海豚和鲨鱼属于“不同生物物种”,都在海洋中生存是“相似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相似属于“外型上的相似性”,符合定义;
B 项:夫妻二人并非“不同生物物种”,主体不一致,不符合定义;
C 项:珊瑚、藤壶、海百合躯体构型相似,但未体现其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而产生的,不符合定义;
D 项:蚂蚁进攻其他食草动物,未体现“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呈现出外型上的相似性”,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A 选项。74、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7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政府部门为了达成公共利益的目标;
$\textcircled{2}$ 与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开展社会管理活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成立提供公益服务的绿色通道,未体现是街道办“与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开展”,不符合定义;
B 项:只有高校学生会一个主体,不存在“政府部门”,不符合定义;
C 项:卫生局、环保局、城管局通力合作,不满足“与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开展”,不符合定义;
D 项:职能部门人员属于“政府部门”,志愿者协会成员以及退休者,属于“与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开展社会管理活动”,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大学是教育类社会服务组织。
75、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3%$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消费者对某种品牌认知度较高,导致其价格比同一区域其他商品高出一大截;
$\textcircled{2}$ 影响到整个区域同类商品的价格走势。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大企业品牌搞促销,未体现“其价格比同一区域其他商品高出一大截”,不符合定义;
B 项:知名智能手表价格偏高却一再脱销,体现了“消费者对某种品牌认知度较高,导致其价格比同一区域其他商品高一大截”,其他品牌手表只能调低价格,属于“影响到整个区域同类商品的价格走势”,符合定义;C 项:房价一路飙升,未体现“消费者对某种品牌认知度较高”,不符合定义;
D 项:朋友向老徐取经,未体现“品牌认知度及商品价格”,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B 选项。
76、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90%$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和差类简单计算。
第二步,定位材料第二段前半部分,2014 年,金融业增加值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 8.1%快 2.1 个百分点

第三步,金融业增加值增速为 $8.1%+2.1%=10.2%$ 。

因此,选择 B 选项。

77、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51%$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间隔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二段,快递业务量较上年增长 $61,6%$ 之后再创 $51,9%$ 的高增速。
第三步,根据间隔增长率计算公式 $\mathrm{R}{=}^{r_{1}}{+}^{r_{2}}{+}^{r_{1}}\times{}^{r_{2}}$ ,可得 2014 年我国的快递业务量约比 2012 年增长 $61,6%$ $+51.9%+61.6%\times\overline{{2}}\approx113.5%+30%=143.5%,$ ,则 2014 年约是 2012 年的 $143.5%+1\approx2.44$ (倍)。
因此,选择 C 选项。

78、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和差类简单计算。
第二步,定位材料第二段,2014 年我国核电增长 $36.1%$ ,并网风电增长 $25,6%$ ,增速分别提升 19.9 个和 1.1个百分点。
第三步,2013 年核电增速 $=36.1%-19.9%=16.2%$ ;2013 年并网风电增速 $=25.6%-1.1%=24.5%$ 。核电增速低于风电增速,排除 A、C 选项,二者之差绝对值小于 10 个百分点,排除 B 选项。
因此,选择 D 选项。

79、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8%$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求比重的问题。
第二步,定位最后一段,2014 年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15,3%$ ,金融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跃升至 $7,37%$ 。
第三步,根据比重 $=$ 部分量/整体量,又因金融业/第三产业 $=15.3%$ ,金融业/ $\mathrm{GDP{=}7.37%}$ ,可得第三产业/ $\mathrm{\DeltaGDP=}$ (金$7.37%$
融业/GDP)÷(金融业/第三产业) $=\overline{{15.3%}}$ ,直除首两位商 48。
因此,选择 A 选项。

80、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4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错误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和差类简单计算,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前半部分,2014 年电子商务全国网上零售增长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12,0%$ 快 37.7 个百分点,即 $12%+37.7%{=}49.7%$ ,正确。
B 选项,和差类简单计算,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中间部分,2014 年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3%$ ,较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 4.0 个百分点,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2.3%-4.0%{=}8.3%$ ,正确。
C 选项,现期倍数计算,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最后一句,并网太阳能发电在上年增长 3.4 倍的基础上,继续保持$67,0%$ 的高增长,即 2013 年的并网太阳能发电是 2012 年的 $3.4+1{=}4.4$ 倍,则 2013 年我国的并网太阳能发电比上年翻了两番还多,正确。
D 选项,和差类简单计算,定位文字材料第二、三段,2014 年江苏快递业务收入增长 $40,6%$ ,全国快递业务量再创 $51,9%$ 的高增速,故江苏快递业务收入增速比全国低 $51.9%-40.6%=11.3$ 个百分点,错误。
因此,选择 D 选项。81、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4 年 $1^{\sim}9$ 月我国入境外国人共有 1922 万人,其中欧洲 408 万人”。
第三步,根据比重 $=$ 部分量÷整体量,选项中出现首位相同但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可408
得欧洲外国人占外国人总数的比重为 ,直除商首两位 21。
因此,选择 B 选项。

82、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90%$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和差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第三步,观察表格材料数据,2014 年 $1^{\sim}9$ 月,来自亚洲的观光休闲(388 万)略小于其他的(389 万),但是来自欧洲的观光休闲(147 万)比其他的(99 万)多了近 50 多万,其他州整体都小于观光休闲,所以不同目的入境外国人中人数最多的是观光休闲。
因此,选择 A 选项。
83、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9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中和差类。
第二步,定位表格“会议(商务)”所在列。
第三步,2014 年 $1^{\sim}9$ 月以会议(商务)为目的的入境外国人数为 $219+41+109+10+15$ ,选项精确度与材料一致,且尾数各不相同,可以选择尾数法求解尾数为 4。
因此,选择 C 选项。
84、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89%$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比重比较。
第二步,定位文段和表格“大洋洲”所在行。
第三步,解法一:大洋洲总人数的 $15%$ 有 $58\times15%{=}8.7$ (万人),故超过总人数 $15%$ 的入境目的有:会议(10 万人)、观光休闲(20 万人)、其他(19 万人)。
因此,选择 C 选项。
解法二:根据比重 $=$ 部分量÷整体量,整体量不变,而且选项均为三个项目,则人数排名前三项目的占比必然超过 $15%$ ,故会议(10 万人)、观光休闲(20 万人)、其他(19 万人)为人数最多的三项,满足题意。
因此,选择 C 选项。
85、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61%$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和差比较问题,定位表格前两列,来自亚洲以会议(商务)为目的入境人数为 219,大于其他各洲以会议(商务)为目的入境总人数( $41+109+10+15=175)$ ),即来自亚洲以会议(商务)为目的入境人数大于总数的一半,错误;
B 选项,比重比较,整体量一致,人数少即占比小,来自表中各洲探亲访友的人数并非所有行都最小,美洲和大洋洲不符合,错误;
C 选项,现期比值计算,定位表格数据,来自美洲服务员工的人数(14 万人)与会议(商务)人数(41 万人)之比为 ,错误; ${\frac{14}{41}}>{\frac{1}{3}}$
D 选项,比重比较问题,定位表格数据,根据比重 $=$ 部分量÷整体量,2014 年 $1$ —9 月非洲会议(商务)人数占其入境总人数的比重为 ,其他州会议(商务)人数占入境总人数的比重明显低 ${\frac{15}{15+12+0+4+12}}={\frac{15}{43}}>{\frac{1}{3}}$ 于 ,所以来自非洲以会议(商务)为目的的比重最大,正确。
正确。
因此,选择 D 选项。
86、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78%$ ,易错项: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计算中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第二步,定位柱形图“粗钢产量”。
第三步,根据增长量 $=$ 现期量-基期量,选项精确度与材料一致,且尾数各不相同,可以选择尾数法求解,2014年 9 月粗钢生产量为比上月增加了(7160-6348)-(6348-5584),尾数为 8。
因此,选择 B 选项。

87、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68%$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和差比较。
第二步,定位柱形图“生铁产量”。第三步,4 月江苏生铁产量分别为 $2314-1744<600$ (万吨);5 月江苏生铁产量分别为 $2905-2314<600$ (万吨);6 月江苏生铁产量分别为 $3526-2905>600$ (万吨);7 月江苏生铁产量分别为 $4111-3526<600$ (万吨);8 月江苏生铁产量分别为 $4672-4111<600$ (万吨);9 月江苏生铁产量分别为 $5263-4672<600$ (万吨)。则第二、三季度生铁月产量超过 600 万吨的月份只有 1 个(6 月)。
因此,选择 A 选项。

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66%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倍数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后半部分
第三步,2014 年 9 月份钢材产量为 1149(万吨),生铁产量为 $5263-4672=591$ (万吨),2014 年 9 月江苏钢1149
材产量是生铁产量的 倍,略小于 2。
因此,选择 B 选项。

89、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42%$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混合增长率比较。
第二步,定位折线图。
第三步,混合增长率口诀“整体增速介于各部分增速之间”,观察数据可得,1—5 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率为 $8,2%$ ,1—6 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率为 $9,3%$ ,可知 6 月份的粗钢同比增长率 $>9,3%$ 。同理可知,1-7 月份的粗钢同比增长率 $9,5%$ ,则 7 月份粗钢同比增长率 $>9,5%$ ; $1-8$ 月份的粗钢同比增长率 $9,3%$ ,则 8 月份的粗钢同比增长率$<9.3%$ ;1-9 月份的粗钢同比增长率 $9,3%$ ,则 9 月份的粗钢同比增长率 $=9,3%$ ,故 8 月江苏粗钢产量同比增长率最低。
因此,选择 C 选项。

90、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3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和差类简单计算,定位柱状图“粗钢产量”,2014 年第三季度的江苏的生铁产量为 5263-3526$=1737$ (万吨),正确。
B 选项,混合增长率比较,定位文字材料,由上一道题目混合增长率理论可知,除了 1-6 月增速( $6.3%$ )比 1$-5$ 月增速( $(6.1%)$ )略高,其他月份的累计增速是下降的,故 2014 年 1-9 月江苏钢材产量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正确。
C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文字材料和折线图可得,粗钢产量的年内累计同比增速一直高于钢材和生铁,正确。D 选项,现期平均数计算,定位文字材料可得,“1—2 月产量为 1932 万吨”,可知 1 月与 2 月的月产量不可能都高于 1000 万吨,错误。
因此,选择 D 选项。

91、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和差类简单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受访者对社区广场舞活动噪音反感的占 $8,6%$ ,比选择居民社区宠物狗叫声的低 2.9个百分点”。
第三步,对宠物叫声反感的市民占比为 $8.6%+2.9%=11.5%$ 。
因此,选择 B 选项。

92、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8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求部分量。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某市统计局在针对噪音扰民的一次调查中,当问及是否支持广场舞活动时, $12,8%$ 的

市民表示无所谓或者不知道, $12,0%$ 的受访者回答表示反对”。
第三步,根据部分量 $=$ 整体量 $\times$ 比重,当问及是否支持广场舞活动时, $12,8%$ 的受访市民表示无所谓或者不知道,$12,0%$ 的受访者回答表示反对,其他为支持者,所求为 $1000\times$ (1- $\cdot12,8%$ -12.0%) $\approx1000\times75%{=}750$ (人)。因此,选择 B 选项。

93、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 $44%$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老年人的正常锻炼娱乐活动”和“有利于中老年人扩大社交、排解孤独”所在行。
第三步,问的是“至少”的情况,即最不利局面,即二者尽可能不重合,则同时选择“中老年人的正常锻炼娱乐活动”和“有利于中老年人扩大社交、排解孤独”的至少有 $66%+64.7%-100%=30.7%$ 。
因此,选择 C 选项。

94、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 $9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
第三步,不同城区的受访市民,因“噪音影响周围市民的生活和休息”而反对广场舞等活动的比例均在 $80%$ 以上,远大于其它类型原因的比例。
因此,选择 A 选项。

95、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 $54%$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直接读数,定位表格,在支持的市民中有 $16,3%$ 的中年受访者认为广场舞等活动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克服,而不是此次调查中有 $16,3%$ 的中年受访者,错误。
B 选项,未给出青年、中年、老年的具体人数或比例,无法判断,错误。
C 选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心城区、非中心城区的居民对广场舞的着迷程度,无法判断,错误。
D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柱状图,选择“音乐没有愉悦感,难以忍受”的非中心城区受访者比例( $21.7%$ )高于中心城区( $20,8%$ )和新区( $11.1%$ ),正确。
因此,选择 D 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