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309江苏公务员考试_行测_真题_B卷
文章目录
2008 年 0309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 卷)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1956 年,印度西南三个地区合并成为喀拉拉邦,全邦说同一语言——马拉亚拉姆语,是“山地语”的意思。喀邦人口 3 千 3 百万,农村人口占 $80%$ ,有 990 个乡,人口密度在全国排第二,每平方公里有 750 人。但有一个惊人的数字:全邦有 9 千多间图书馆,1 万 2 千多间阅览室。其中,隶属于“喀拉拉图书馆议会”的图书馆有5 千多间,分为三类:甲类有图书 2 万 5 千册以上,乙类有 1 万 5 千册以上,丙类有 5 千册以上。三类图书馆的比例是 2:3:5。这就是说,每个乡大约有人口 2 万 5 千人,图书馆 8 间,阅览室 10 间。
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是:
A、印度喀拉拉邦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数量惊人 B、印度喀拉拉邦人口众多C、印度喀拉拉邦的城市化程度很低 D、印度喀拉拉邦的图书馆分为甲乙丙三类
2、我国在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历史性过渡中,“生存性”压力明显减弱,“发展性”压力全面凸显。主要表现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经济快速增长的巨大潜力同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存在缺陷的矛盾;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全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公共治理滞后的矛盾。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正在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
B、我国存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
C、我国存在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
D、我国社会“生存性”压力已不复存在
3、当初苏美两国军事实力不相上下,军备竞赛斗得你死我活。前苏联末代领导一味相信“全人类共同价值”,销毁核武器,缩减军备,“自废武功”。叶利钦上台后一头倒向西方,到后期,俄罗斯军费仅为美国的 $1/40$ ,营房停水停电,战机缺油,升不了空,舰艇生锈,军港里挤满废铜烂铁。唯一正常运作的军事活动是销毁战略核导弹——给俄罗斯熊满口拔“核牙”,美国人慷慨解囊。
文中美国人是针对什么慷慨解囊?
A、为俄罗斯提供军费开支 B、为俄罗斯航艇除锈C、销毁俄罗斯战略核导弹 D、为俄罗斯战机加油
4、原子—分子论的建立,使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但它仍保留了“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这一错误观念。这种观念历史久远、根深蒂固,直到 19 世纪末期,很多有学问的科学家还坚信不移。所以原子的大门一直在禁锢着,谁也不知道,甚至谁也不想知道,原子的内部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导致 19 世纪末期谁也不知道,甚至不想知道原子内部世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B、原子—分子论的建立C、人们不求甚解 D、“原子不可再分”观念的根深蒂固
5、在我国夏商周时期,海贝作为一种产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外来交换品发展成为最早的货币。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出土夏代的天然贝、骨贝和石贝。商周时期出土的贝更多,在山西保德和安阳殷墓中还发现了铜贝。春秋战国时期更有银贝、包金贝。甲骨文、金文中有大量君王赏赐臣下若干朋贝的记述。
下面哪一项最好地概括了这段文字的大意?
A、海贝是最早的货币 B、商周时期出土的贝更多C、甲骨文、金文中有大量君王赏赐臣下若干朋贝的记述 D、贝是货币的早期形态
6、倡导短信文明,用先进思想占领短信宣传阵地,仅靠政府的有效监管和运营商的努力协作还远远不够。专家指出,通过创新形式引导社会大众的主动参与,创作和传播优秀的、健康的内容才是根本。上述文字强调的是:
A、短信的形式和内容对实现短信文明同等重要 B、倡导短信文明仅靠政府的监管效果不佳C、倡导短信文明仅靠运营商的协作远远不够 D、多元主体的参与与合作,对实现短信文明起着
7、中华民族的强国梦一直是百年来国人的追求,实力之强与道德之强是通往强国之路的必经之途。道德是软实力,失去道德之强,绝无实力之强。
本段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A、道德是软实力 B、实力之强与道德之强同样重要C、实力之强比道德之强重要 D、道德之强是实力之强的必要保障
8、幽默是人类面对共同的生活困境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明。它以愉悦的方式表达人的真诚、大方和心灵的善良。它像一座桥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弥补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幽默是奋发向上者和希望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者不可缺少的东西,也是每一个希望减轻自己人生重担的人所必须依靠的支柱。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幽默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B、幽默是希望减轻人生重担者的支柱C、幽默创造了人类文明 D、幽默表达人的真诚、大方和心灵的善良
9、据统计,自 1978 年以来的 20 多年中,中国制定了包括宪法在内的 400 多部法律、800 多部行政法规,有力地规范和指引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作为从书本上的法律走向行动中的司法,也是努力按照依法审判的要求,高度重视制定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落实。然而,现实的司法实践告诉我们,在有些情况下,依法审判的结果往往并没有得到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案结事不了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能忽视的是,社会生活中调整人们行为、形成社会秩序的不仅仅是法律,还有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民俗习惯。它们坚韧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当中,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在一定意义上,民俗习惯更为人们所依归。
最能表达这段文字主题的一项是:
A、制定法在规范社会生活中的突出地位B、与民俗习惯相比,制定法在规范社会生活中具有更加突出的作用C、民俗习惯在规范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D、在一定意义上,民俗习惯更为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10、马克思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C、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D、在任何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
人类掌握了冶炼技术,便出现了冷兵器战争。冷兵器是人的胳膊的延伸,杀伤敌人的能量是人的体能的直接转化,因而军队战斗力是比较低下的。人类发明了火药,战争进入到火器时代,杀伤敌人的主要能量形式是化学能,即火药产生的动能和炸药产生的爆炸能,这种能量是武器自身拥有的能量,其效能远大于人的体能,因而,构成的战斗力跃升到一个新的级次。工业革命,将战争带入了机械化战争时代,杀伤敌人的主要能量形式是机械能加化学能,它们使军队的机动力空前提高,冲击力和杀伤效能空前增大,出现了高速度、大范围、立体化的作战样式。因而,在这个时代,发生了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在对原子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发明了核武器,核武器以其巨大的核爆炸能杀伤敌人,由于其威力无比,敌对双方都使用核武器的真正意义上的核战争没有来临,因为那将是敌对双方乃至整个人类的共同毁灭,自有核武器以来,人类一直笼罩在核威胁的阴影之中。
当前,由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众多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新的军事技术革命,进而正在引发一场新的军事革命。许多高新技术被运用到武器系统中,武器杀伤敌人的能量形式变得复杂多样,包括动能、物质流能、信息能和化学能等,其中,信息能处于核心地位。对部队战斗力的评估,不能简单地以军队规模、武器的类型、数量、性能指标来描述,必须充分考虑信息能这一动态的因素。
11、从低到高排列武器的杀伤力,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冷兵器、火器、核武器、机械化武器 B、核武器、机械化武器、火器、冷兵器C、冷兵器、火器、机械化武器、核武器 D、冷兵器、机械化武器、火器、核武器
12、下面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冷兵器时代军队战斗力比火器时代军队战斗力高 B、火器时代杀伤敌人的能量是人的体能的直接转化C、核武器战争没有胜利者 D、机械化战争时代杀伤敌人主要靠机械能
13、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当前战争中信息能处于核心地位 B、自有核武器以来,人类笼罩在核威胁的阴影之中C、工业革命,将战争带入了机械化战争时代 D、人类发明了火药,战争进入到冷兵器时代
14、出现高速度、大范围、立体化的作战样式的时代是:
A、冷兵器时代 B、机械化时代C、信息时代 D、核武器时代
15、在信息时代,武器杀伤敌人的能量是:
A、动能、物质流能、信息能和化学能等 B、由冷兵器直接转化的人的体能C、机械能加化学能 D、火药产生的动能和炸药产生的爆炸能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16、6,8,11,16,( ),34
A、19 B、21 C、23 D、27
17、1414,1326,1545,1352, ( ),1696
A、1775 B、1785 C、1795 D、1805
18、1,3,2,5,9, ),395
A、11 B、22 C、33 D、44
19、119,327,545,783,
A、7161 B、8353 C、9161 D、9355
1 5 5 17
20、 ,1, , , ,
25 13 13 11
A、 B、 120 C、 240 D、
21、339,516,236,729,428,
A、305 B、311 C、336 D、339
22、
A、2 B、4 C、6 D、8
23、2,12,45,112, ( ),468
A、135 B、155 C、185 D、275
24、1,3,11,15,20,28,7,23,( ),55
A、23 B、25 C、27 D、29
25、0,7,22,45,76, ),162
A、115 B、113 C、97 D、93
$$ {\frac{1}{3}}+{\frac{1}{9}}+{\frac{1}{27}}+…+({\frac{1}{3}})^{n}…= $$
A、1 B、0.5 C、2 D、1.5
27、已知 $(x+{\sqrt{x^{2}+1}})(y+{\sqrt{y^{2}+1}})=1$ ,则 $\scriptstyle\mathrm{x+y=\zeta(\zeta)}$
A、1 B、2 C、0 D、不能确定
28、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12 平方米,则该三角形内接长方形的最大面积为:
A、6 平方米 B、4 平方米 C、3 平方米 D、不能确定
29、一个球内接立方体的表面积增加 $21%$ 后,则该球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A、10 B、21 C、33.1 D、33.3
30、将 0、2、4、6、8、1、3、5、7、9 十个数字按顺时针方向排成环形,从其中的任一数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连续取三个数形成的所有三位数的和为:
A、4983 B、4971 C、4995 D、无法确定
31、甲、乙、丙三个蔬菜基地共存放了 5200 吨蔬菜,如果从甲基地运出 544 吨放到乙基地后,乙基地的蔬菜比丙基地多 800 吨,且此时甲、乙基地的蔬菜重量比为 $7:4$ ,则甲基地原有蔬菜的吨数为:
A、2256 B、2800 C、3059 D、3344
32、某宾馆一栋九层楼客房部,每层都有 10 套客房,每个房间号均编成三位数,百位数代表楼层、十位及个位表示第几号房间,每层的前 9 个房间号十位数用零表示,现知王先生和李先生住在该楼内,王先生住的楼层刚好等于李先生的房间号的个位数,而王先生的房号与李先生房号的个位数和为 210,则王先生的房号为:
A、206 B、208 C、207 D、307
33、某商品价格近三年出现了波动,第一年在原价的基础上提价 $8%$ ,第二年在第一年的基础上下降 $12%$ ,第三年又在第二年的基础上提价 $6%$ ,则第三年在原价的基础上:
A、上涨 $0.74%$ B、下降 $0.74%$ C、上涨 0.74 D、下降 0.74
34、现由甲、乙、丙三人完成一项工程,如果由甲、乙两人合作,需要 12 小时完成;如果由乙、丙两人合作,需要 10 小时完成;如果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 6 小时才能完成,则这项工程如果全部由甲单独完成,所需小时数为:
A、15 B、18 C、20 D、25
35、某服装厂生产一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 150 元,售价为 206 元,在市场实际销售时发现,服装销售获得的利润 y(元)与市场临时降价 x(元)的关系为 $y=-x^{3}+12x^{2}+2240$ ,则服装厂获得利润最大时,服装销售价为:
A、8 元 B、168 元 C、198 元 D、206 元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36、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37、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38、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39、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40、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41、左边给定的是正方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42、左边给定的是正方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43、左边给定的是六面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44、左边给定的是正方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45、左边给定的是六面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46、左边给定的是八面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47、左边给定的是八面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48、左边给定的是六面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49、左边给定的是六面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50、左边给定的是六面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51、凡是春天小区的保安都来自郊区农村,而春风理发店的员工中没有一人来自郊区农村。所有春季装修公司的工人都拥有大专文凭,有些春天小区的保安拥有大专文凭。
据此,以下各项中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A、春风理发店的员工中有人拥有大专文凭 B、春风理发店的员工中没有人拥有大专文凭C、春季装修公司的工人没有一人来自郊区农村 D、有些拥有大专文凭的人是春天小区的保安
52、如果小刘是学生会成员,他一定是三年级学生。上述断定是基于以下哪项判断作为前提的?
A、只有小刘才能被选入学生会 B、只有三年级学生才有资格被选入学生会C、入选学生会成员中必须有三年级学生 D、三年级学生也可能不被选入学生会
53、所有公共政策的后续效应可能是难以预料的。下列哪项判断的涵义与上述判断最为相近?
A、所有公共政策的后续效应必然是难以预料的 B、有的公共政策的后续效应不必然不是难以预料的C、有的公共政策的后续效应必然不是难以预料的 D、有的公共政策的后续效应可能不是难以预料的
54、去冬今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天降大雪。如果高速公路管理者不及时采取扫雪等项措施,则积雪会在严寒中结冰。如果高速公路结冰,则会存在重大行车安全隐患。如果存在重大行车安全隐患,则高速公路就要关闭。如果高速公路关闭,则会给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事实上,我国南方有多条高速公路一度被迫关闭。据此,下列哪项判断是上述最可能的推断?
A、高速公路结冰是普遍现象
B、只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高速公路才要关闭
C、如果不想给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高速公路管理者就需要及时采取扫雪等措施
D、普通公路更具有抗灾害能力,因为在高速公路关闭时,普通公路的通车量剧增
55、某公司要提拔部门经理。总经理说:“在小王和小孙中至少提拔一人。”董事长说:“我不同意。”据此,下列哪项判断最为准确地表达了董事长实际意思?
A、小王、小孙都提拔 B、小王、小孙都不提拔C、不提拔小王,就提拔小孙 D、要么提拔小王,要么提拔小孙
56、“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并非都是不好的现象,在落实上级政策的时候,下级制定有关“对策”其实是很正常的。
下列哪项判断能对上述推断构成最有力的支持?
A、一般来说,下级的对策总是对上级政策的篡改或曲解
B、一般来说,下级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上级政策进行细化,以方便政策执行
C、上下级所面临的情况和问题是不一样的,下级也应拥有一定的政策权限
D、下级只能开展政策执行,不能进行政策制定
57、张、王、李三人是某小学英语教师,他们对甲、乙两个班学生的学习英语状况作出如下判断:
张:如果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那么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
王: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而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李:或者甲班所有学生爱学英语,或者乙班所有学生爱学英语。
如果上述三人的判断只有一假时,则以下各项中除了哪项其余判断均不能必然推出?
A、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B、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C、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D、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
58、为了实施最佳配合,在确定某排球赛上场队员的组成时,甲、乙、丙三位教练对小王和小李是否上场表态如
下:
甲:“只有小王上场,小李才上场。”
乙:“如果小王上场,则小李上场。”
丙:“或者小王上场,或者小李上场。”
据此,下列哪项判断为不可能推出的结论?
A、三人的话都是真的 B、三人的话都是假的C、三人的话两假一真 D、三人的话两真一假
59、甲、乙、丙三人对某公司所有人员是否会开车做出如下推测:
甲说:“该公司有人会开车。”
乙说:“该公司的李经理和王会计都不会开车。”
丙说:“该公司有人不会开车。”
如果三人的推测只有一个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A、该公司所有人都会开车 B、该公司所有人都不会开车C、该公司的李经理可能不会开车 D、该公司的王会计可能不会开车
60、甲、乙、丙三人在一起推测小张、小王和小李是做什么的:甲:“如果小王是水工,则小李是木工。
乙:“只有小张是电工,小王才是水工。”
丙:“小张是电工但小李不是木工。”
如果三人推测中只有一句是真话,那么下列各项判断中除了哪项其余均为真?
A、小张不是电工 B、小王不是水工C、小李是木工 D、小王是水工
61、结构化决策:对某一决策过程的环节及规则,能用确定的模型或语言描述,以适当的算法产生决策方案,并能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解的决策。非结构化决策是指决策过程复杂,不可能用确定的模型和语言来描述其决策过程,更无所谓最优解的决策。
下列属于非结构化决策的是:
A、跨国公司财务部门每月核算和发放职工工资 B、制定城市未来五年发展战略C、某高校要建造一幢学生宿舍大楼 D、企业仓库库存量管理
62、劳务输出:生产力水平较低,生活条件较差的国家和地区,为了积累资金、开拓视野、吸收先进技术、增长见识和培养自己建设队伍的素质,把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转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生活条件较富裕,劳动报酬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从事合同制的工作和劳动服务的一种形式。
下列属于劳务输出的是:
A、某大学教授到边远地区大学兼职 B、甲县向乙县借调技术干部C、四川某县政府组织大批民工到广东找工作 D、甲厂倒闭,其工人大部分经培训后安置到邻近的工厂工作
63、个人合伙: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下列不属于个人合伙的一项是:
A、小黄提供场地,小李提供资金,小王提供技术,三人开办了一家饲料加工厂B、陈家三兄弟共同出资,买了一辆大货车做长途货运生意C、大学毕业后,小瑛在家人的资助下,开办了一家美容院D、李强提供劳务,刘海提供技术,二人共同从事软件制作
64、气候: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下列不属于气候的一项是:
A、在 2006 年圣诞节前后,南京出现了 50 年一遇的罕见大雾
B、昨天南京下暴雨了
C、今年冬天的雪很大
D、南京在 6 月中旬到 7 月上旬,经常会出现阴雨连绵、闷热的梅雨天气
65、承揽合同: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下列不属于承揽合同的一项是:
A、甲把数码相机送到厂家维修处进行修理,并支付 200 元的维修费B、甲以 3 万元的价格将自己开了两年的捷达车卖给乙C、甲花 2000 元请某装饰公司设计了一套装修方案D、甲提供木材,请一木工为自己打造一张雕花大床
66、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下列情形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A、小李、小王商量晚上去某仓库行窃,当晚小王因肚子痛而没有去,小李独自实施了盗窃行为B、小刘正在撬保险柜,保安突然出现,小刘当场被抓C、张三趁李四不备,将李四家的古董花瓶偷走,几天后担心被抓,又偷偷地将花瓶放回原处D、王某欲杀死赵某,见赵某流血不止,王某非常害怕,遂将赵某送到医院,由于抢救及时,赵某脱离危险
67、社会测量:运用一定测量工具、按照一定测量规则对社会现象的特征进行预测或量度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根据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测量的结果必须用数值表示 B、社会测量的对象既可以是社会现象,也可以是自然现象
C、社会测量不一定需要测量规则 D、测量人的智商不属于社会测量
68、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下列一定属于锐角三角形的一项是:
A、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 B、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C、没有一个角是大于或等于 90 度的三角形 D、有一个角是大于 90 度的三角形
69、需求收入弹性:需求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其大小以系数 $\operatorname{Ei}=$ 需求变动 $(%)\div$ 收入变动 $(%$ )的绝对值来表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operatorname{Ei}>1$ 时,表示收入水平的变化会引起需求较大的变化
B、当 Ei 越小,表明收入变动对需求变动的影响越小
C、Ei 的大小实际上反应了收入水平变动对需求的敏感程度
D、根据定义,不可能存在 $\mathrm{Ei}<0$ 的商品
70、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下列属于行政许可的一项是:
A、学校为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毕业证 B、警察对打架斗殴的小张实施了治安行政拘留C、法院对小李诉小王的名誉侵权案作了一审判决 D、小赵通过考试获得了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师
71、定义: $\textcircled{1}$ 旷达:心胸开阔乐观。 $\textcircled{2}$ 寂寞:冷清孤单。 $\textcircled{3}$ 郁愤:忧郁愤恨。典型例证:(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72、定义: $\textcircled{1}$ 双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会出现双趋冲突。 $\textcircled{2}$ 双避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就会产生双避冲突。 $\textcircled{3}$ 趋避冲突:在同一事物对个体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冲突。典型例证:(1)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2)一般来说,小孩子生病以后想尽快好起来,但又非常怕打针吃药。(3)一个贪官被盗,但又不敢报案,因为这可能使他的罪行大白于天下。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73、定义: $\textcircled{1}$ 知觉的选择性:人们在知觉对象时,总是在许多对象中有选择地突出反映某些对象,或者在一个对象的许多特性中突出地反映某些特性。 $\textcircled{2}$ 知觉的理解性:人们在知觉事物时,总是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领会的。词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的任务以及人们对知觉对象的态度等,对理解和领会知觉对象都有很大影响。$\textcircled{3}$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典型例证:(1)张老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就注意到靠近窗口的那个男孩。(2)王先生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主任问好。
(3)老孙家昨夜电视突然闪出火花,老孙迅速拔掉电源。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74、定义: $\textcircled{1}$ 群体互补效应:由不同年龄、专业、智能水平、气质类型的人才有机地组成一个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达到知识互用、能力互补,使只有专才的个体,变成多能的人才群。 $\textcircled{2}$ 群体协调效应:在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中,逐步形成了群体每个成员共同遵守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传统作风,以此调节和协调群体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众与社会的关系,并影响和控制整个群体,使群体的力量和功能得到维护和加强。 $\textcircled{3}$ 群体感应效应:在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中,人才之间在目标上志同道合,在学风上互相感染,在学术上互相影响,同心同德,紧密团结,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不断激化和强化,形成对人才创造特别有利的“微型气候”。典型例证:(1)某大学有效整合资源,在校内外组织多方面人才,团结协作,集体攻关。(2)正因为好大学有优良的校风和传统,所以人人才都想上好大学。(3)小李做事低调,从不张扬。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75、定义: $\textcircled{1}$ 独白:在画面上看不见人物嘴动,画外却传来他自己表白心境的说话声的画外音。 $\textcircled{2}$ 对白:剧中角色相互间的对话,是剧本台词的主要部分。 $\textcircled{3}$ 旁白:台词画外运用的一种形式,是叙事、抒情的重要表现手法。
典型例证:(1)“看到眼前这一切,老张的心在流血。”一个深沉的男中音在画面外响起。(2)“我为什么就没有想这层关系呢?”老李痛苦地自责,但画面上的他却一言不发,满脸刚毅。(3)两个小儿辩日,辩来辩去,都不科学。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近日发布的《2006 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06 年江苏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为 $52.56%$ ,比 2005 年提高 2.37 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5.45 个百分点,继续在全国各省市中保持第 5 的位次。排名第 1 至第 4 位的分别是上海( $74.64%$ )、北京( $72.77%$ )、天津( $65.06%$ )和广东( $55.74%$ )。浙江( $47.14%$ )居第 7 位,山东( $44.29%$ )居第 9 位。
从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的五项构成要素来看,江苏有四项在全国的排位与上年相同,有一项下降了 1 位。在科技进步环境指数的排序中,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江苏、广东、浙江、山东排在前 8 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1.06%$ 的地位。江苏省为 $53.53%$ ,比上年提高 2.24 个百分点;在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的排序中,上海、北京、天津、陕西、广东、浙江、辽宁、江苏排在前 8 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7.74%$ 的地区。江苏省为 $54,43%$ ,比上年下降 3.12 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由上年第 7 位下降到第 8 位;在科技活动产出指数的排序中,上海、北京、天津、海南、辽宁排在前 5 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2.26%$ 的地区。该项指标江苏省为 $35.59%$ ,虽比上年提高 1.22 个百分点,但仅排名第 12 位;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的排序中,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排在前 5 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3,88%$ 的地区。江苏省为 $55,54%$ ,比上年提高 4.46 个百分点;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的排序中,上海、天津、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排在前 12 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9,94%$ 的地区。江苏省为 $62,0%$ ,比上年提高 1.45 个百分点。
76、2006 年度江苏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在全国位居第 5,比位居第 1 位的城市的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低:
A、34.12 个百分点 B、22.08 个百分点 C、19.19 个百分点 D、23.18 个百分点
77、在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的五项构成要素中,江苏省排名最差的指数是:
A、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 B、科技活动投入指数 C、科技进步环境指数 D、科技活动产出指数
7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2006 年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的全国平均水平为 $47.74%$ B、2006 年江苏省科技进步环境指数比上年提高了 2.24 个百分点C、2006 年江苏省科技活动投入指数比上年提高了 3.12 个百分点D、2006 年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的全国平均水平是 $43,88%$
79、2006 年度,在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的五项构成要素中,江苏省比上年提高比率最多的是:
A、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 B、科技活动投入指数 C、科技进步环境指数 D、科技促进经济社
80、2006 年度,在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的五项构成要素中,江苏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最多的是:
A、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 B、科技活动投入指数 C、科技进步环境指数 D、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职业初中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和年龄结构统计
单位:人
职称 | 合计 | 其中女 | 26岁及 以下 | 26-30 | 31-35 | 3640 | 41—45 | 4650 | 51-55 | 5660 | 61岁及 以上 |
总计 | 11546 | 4844 | 1574 | 2835 | 2647 | 1870 | 1236 | 697 | 448 | 238 | 1 |
中学高级 | 440 | 133 | 1 | 12 | 66 | 134 | 111 | 82 | tE | ||
中学一级 | 3866 | 1350 | 16 | 187 | 830 | 1092 | 813 | 462 | 176 | 1 | |
中学二级 | 4954 | 2249 | 326 | 1827 | 1657 | 674 | 263 | 108 | 74 | 25 | |
中学三级 | 1267 | 607 | 558 | 559 | 66 | 25 | 14 | 7 | 2 | 3 | |
未评职称 | 1091 | 505 | 674 | 261 | 49 | 13 | 12 | 9 | 1 | ||
总计中 | |||||||||||
女 | 4844 | 822 | 1378 | 1242 | 789 | 381 | 154 | 76 | 2 | ||
少数民族 | 1663 | 665 | 300 | 432 | 401 | 265 | 138 | 81 | 28 | 18 |
81、职称为中学二级的男教师占职业初中全体教师总数的比例约为:
A、 $38.7%$ B、 $42,3%$ C、 $22.9%$ D、 $23.4%$
82、36 岁以下(不含 36 岁)取得中学一级及其以上职称的男女教师比例约为:
A、 $125.12%$ B、 $123.56%$ C、117. $45%$ D、无法计算
83、未评职称者中男女教师比例约为:
$$
\begin{array}{r l r l r l r l r}{{101.78%}}&{{}}&{\mathrm{B.}112.34%}&{{}}&{\mathrm{C.}115.67%}&{{}}&{\mathrm{D.~}108.24%}\end{array}
$$
84、中学三级职称中各年龄段工数占该级职称总人数的最高比例和最低比例相差约:
A、 $29,88%$ B、 $43.96%$ C、33.49% D、 $22.57%$
85、由表中可能得出的判断是:
A、获得中学高级职称者主要集中在 50 岁以上的年龄段B、职业初中教育中中学一级和二级教师是最主要的教学力量C、职业初中教育中女教师虽然数量少,但重要性超过男教师D、少数民族教师只承担与少数民族事务相关的教育
2007 年 11 月公路旅客运输量
客运量(万人) | 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 | |||||
自年初累计 | 当月完成 | 累计为去 年同期( % ) | 自年初累计 | 当月完成 | 累计为去年 同期(%) | |
全国统 计 | 1,863,15 3 | 167,561 | 111.2 | 104,877,91 3 | 9,452,360 | 113.0 |
北京 | 8,551 | 749 | 371.5 | 1,373,889 | 111,974 | 188.3 |
天津 | 4,784 | 450 | 136.9 | 412,812 | 29,725 | 124.8 |
河北 | 75,572 | 6,852 | 106.0 | 5,223,673 | 481,549 | 110.5 |
山西 | 36,683 | 3,168 | 105.1 | 1,937,398 | 153,311 | 111.4 |
内蒙古 | 32,490 | 2,531 | 110.4 | 2,028,945 | 161,123 | 110.6 |
辽宁 | 54,666 | 5,174 | 113.5 | 2,427,855 | 230,751 | 110.5 |
吉林 | 24,067 | 2,457 | 109.6 | 1,022,027 | 105.741 | 112.5 |
黑龙江 | 50,014 | 4,530 | 107.0 | 2,878,412 | 259,877 | 111.6 |
上海 | 2,680 | 221 | 102.9 | 871,364 | 67,811 | 107.1 |
江苏 | 155,959 | 13,670 | 112.0 | 10,838,985 | 939,116 | 113.1 |
浙江 | 160,782 | 14,915 | 107.1 | 6,806,481 | 616,460 | 110.5 |
安徽 | 75,026 | 6,729 | 110.8 | 5,555,870 | 489,665 | 113.3 |
福建 | 68,618 | 4,948 | 135.0 | 3,535,840 | 304,215 | 115.7 |
江西 | 35,521 | 3,066 | 101.3 | 2,025,057 | 170,792 | 103.1 |
山东 | 106,350 | 10,614 | 114.4 | 6,498,703 | 645,296 | 119.6 |
河南 | 104,840 | 9,529 | 113.7 | 5,416,750 | 472,605 | 120.5 |
湖北 | 70,041 | 6,457 | 110.6 | 3,839,659 | 346,192 | 112.1 |
湖南 | 107,012 | 9,430 | 103.2 | 5,019,472 | 442,771 | 105.9 |
广东 | 169,865 | 15,928 | 113.0 | 12,616,641 | 1,192,191 | 114.3 |
广西 | 52,408 | 4,283 | 109.5 | 4,948,471 | 432,726 | 109.9 |
海南 | 34,662 | 3,010 | 109.8 | 1,166,283 | 109,333 | 118,3 |
重庆 | 67,082 | 6,235 | 129.0 | 2,407,048 | 223,664 | 125.8 |
四川 | 180,443 | 16,180 | 114.7 | 5,328,618 | 458,600 | 110.8 |
贵州 | 55,735 | 5,171 | 92.2 | 1,765,653 | 195,682 | 103.8 |
云南 | 40,820 | 3,048 | 108.3 | 2,469,966 | 183,246 | 109.9 |
86、当月客运量超过当月全国总客运量 $8%$ 的省(区、市)有:
A、4 个 B、5 个 C、3 个 D、6 个
87、华东地区自年初累计旅客周转量最大的省份的当月旅客周转量比东北地区自年初累计旅客周转量最大的省份的当月旅客周转量多:
A、 $95,32%$ B、261. $37%$ C、121. $58%$ D、 $48.52%$
88、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A、当月客运量最大的省(区、市)其当月旅客周转量相应也最大
B、沿海各省份比内陆各省份自年初的累计客运量要高
C、客运量越大则说明该地经济越发达
D、以上答案都不对
89、北京市和上海市 2006 年 1 月至 11 月的累计客运量之比为:
A、 $53,6%$ B、 $361.1%$ C、 $88,4%$ D、113.2%
90、下列省、市中,2007 年 11 月客运量占当月旅客周转量比例最小的是:
A、天津 B、江苏 C、湖北 D、黑龙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2006 年全国各省(区、市)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
91、由上图可看出,2006 年水质没有变化的省(区、市)有:
A、2 个 B、5 个 C、4 个 D、6 个
92、上图中,2006 年水质恶化的监测点多于水质好转的监测点的省(区、市)有:
A、18 个 B、19 个 C、12 个 D、15 个
93、下列省(区、市)中水质恶化率与好转率之比约为 $30%$ 的是:
A、山西 B、广东 C、云南 D、重庆
9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6 年各直辖市的水质均保持良好
B、2006 年水质恶化率最高的省(区、市),其水质好转率相应最低
C、总体上 2006 年全国水质全面好转趋势明显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5、2006 年水质好转率高于 $30%$ 的省(区、市)份数与水质恶化率低于 $30%$ 的省(区、市)份数之比为:
A、4∶11 B、2∶13 C、4∶9 D、2∶5
文章作者 考公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