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浙江公务员考试_行测_真题答案及解析
文章目录
2006 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试题答案参考答案详解
1.B 【解析】文段通过网络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条款进行调查,网民认为此条款不合理多,但是作者并不认同,因为这些网民可能是有车开或者有车坐人占绝大数比例,所以A、C、D项都是可以从文意中得到的,只有B是不能得到的,因为在文段中作者并没有明确表示此条款是不合理的。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2.A 【解析】根据下文“已无可为”表示的较强的肯定意味,可以知道第一空应该填比较肯定的词语,并非怀疑,所以排除CD;根据“靠小说笔触来说故事……纠缠形式”,这都是小说家做的种种努力,第二空填“其实都难以挽回小说的颓局”比较合适,至于“都将直接加速小说的全面溃败”这在逻辑上说不过去。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3.D 【解析】从段落的意思可以知道政府虽然已经加大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但是某些领域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监督管理手段才能解决,所以D是正确答案。A、B、C项的对策均是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文段所讲的内容。
- C 【解析】本题用排除法即可快速作答。通过文意和选项可知,AB说的并非题干直接所指,而是主观的认为,所以排除掉 ;D项把国民发病率等直接与该国社会经济是否平等相联系,说得比较绝对,属以偏概全,所以排除掉。只有C是最可能得出的结论,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5.B 【解析】本文反映出科学理论产生的逻辑顺序,即首先抽象出一模型框架,进行探索后推导出新理论这样的一个逻辑顺序,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6.B 【解析】文段第五句以“可惜”作为弱转折引导词,描述了公益性的营养改善计划无人知晓,未能让大众接受的窘境。根据重点在转折之后这一常识,可以知道铁强化酱油销路不大,不能为大众接受主要是因为此项目无人知晓,缺乏宣传并有效传递给大众,所以本段文字的主旨就是B项所说的,故正确答案为B项。
7.C 【解析】本段文字无论江泽民强调的还是引用孟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在识人用人上要注重依靠群众,从群众的意见来考察了解人,C项是对这一中心的同义替换;ABD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是泛泛之谈,不是本段文字所着重强调的。
8.C 【解析】从文段可知黄土高原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所以不少农民仍未摆脱贫困,所以文段主要是为了说明C项的内容。A、B、D项均为无中生有,文中未提及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也未提及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经济,更未提到解决温饱问题。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9.D 【解析】A项:属于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到“优先发展”;B项:从题干可以知道并非是要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来带动周边服务业发展;C项也不是题干内容所反映的主要内涵;本文段主要谈的是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只有D项可以反映这段文字的主旨,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10.C 【解析】文中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二者的定义摆出,目的在于说明二者的区别。A是首重说推理的特征,所以这是片面的;B说的只是一种推理方式,也是片面的;D说的比较主观,并非本段话所反映的本意,只有C是这段文字所真正要说的本意。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11.D 【解析】A项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涉及“著作权受到法律保护的根本原因”,应排除;B项属于混淆是非,根据“更好的作品存在于作者的思想之中,也是没有办法让第三人知晓利用的”,可知“作者的构思”因无法让他人传播利用而不能受到法律保护,应排除;C项是经过推论后得出的答案,而题目要求的是“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属于文不对题的答案,应排除。文段直接支持了D项的论述,故正确答案为D项。
12.D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A项:文中说“阳光在切割过的根茬上烁烁闪亮”,可知景色并不是苍凉雄浑,裸露着贫瘠的,应排除;B项:车是开在路上,卷起黄土与细流在盘踞的石缝间流动的景致完全不相融,应排除;C项:文中提到山野入秋,庄稼割过,而此季节无论南北都应该秋收完毕,何来绿色的南方,应排除。文段主要描述的是一种寂静凄清的场景,后面应该说人的情况更贴切,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13.B 【解析】从文段可知销售锐和美国政府累进税的计算方式不同,违背了这种累进制的原则,而政府是通过调整纳税率来调节收入差距的,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14.B 【解析】A项混淆是非,根据文段可知,从距离的角度而言,飞机更安全;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汽车更安全;C项说“媒体不尊重事实”属于无中生有,因为公布的都是不全面的事实,但不能说不是事实;D项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明确涉及“矛盾冲突”;根据文段,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晚报还是电视等媒体的宣传都是为了透露某一方面的信息,维护的是出资一方的利益,究竟事实是什么需要全面分析和认识,所以B项是正确答案。
15.C 【解析】文中主要谈的是公共部门私有化使政府规模和活动范围大大减少,改变了政府在国家经济活动中的形象。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16.D 【解析】本段文字主要说明有信誉的中介机构不能成为政府的附属,不能成为垄断组织,这样披露的信息才真实有效。第一句是为了引出为什么中介机构需要讲信誉,第三句具体举例说明为什么中介不应该是政府的附属。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17.D 【解析】本段文字是主观型题目。文段共两句话,第一句是说经济制度转型影响方方面面,第二句是说这已成为学界主题。结合一、二句,可知市场经济对我国的公共政策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思考。A项只概括了文段第一句,以偏概全,比较片面;B项只是说了后一层意思,也比较片面;C项说得不全面准确;只有D项是比较全面准确的,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18.C 【解析】文段讲述了利马窦等人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来宣传基督教,也受到了中学成分的影响,这两种影响互相交织,并行不悖。A项、B项都只概括了其中一个方面。D项偷换概念,原文中说的是“折服”,而不是“被汉化”,两者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19.C 【解析】文段中比较的是王维的诗和山庙的对联,并未比较诗人和对联作者,故排除A项。文中并未提到对联的创作时代和背景,同时也未介绍对联作者的相关信息,所以排除B、D项。文段通过对比对联和王维的诗句,主要还是为了说明这副对联的禅意,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20.D 【解析】本题是主观型试题。文段是转折关系,后面的为主要内容,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减少流通环节和杜绝暗箱操作才是促使药品降价的关键,也是应该当前下力气解决的主要问题,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21.A 【解析】本题也是主观型题目,需要准确全面描述文字的内容。B项偷换概念,原文的“到夏、商、周三代后”被偷换为“在夏商周三代”;C项表述过于含糊,没有体现文中所要表现的时代特点(中国古代);D项无中生有;通过比较四个选项,可知A项是最准确、最全面的概括了文字主要内容,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22.A 【解析】本段文字比较长,但是主旨在前面两句话,后面是解释说明,所以要摆脱文字的干扰,抓住关键语句。文段第一句说我们在生活中受惠于时尚。第二句是“但”引导的转折关系,揭示“文学不能脱离时代与不能脱离时尚”具有本质区别。第三句说明产生这种本质区别的原因是作家可以追随时代但不能追随时尚。第四句解释为何作家不能追随时尚,原因在于这样会导致作家成为受塑者而非创造者。第五句进一步说明追随时尚给作家和文学带来的毁灭性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真正的文学与时尚是无关的,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23.B 【解析】通过文字结合选项可以知道,ACD说的都是比较绝对和片面的,均是文段分述部分,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技同幸福感没有必然联系,属于论据,只有B是最符合这段文字的意思的,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24.C 【解析】本题为送分题。根据文字可知作者主要是论述造园艺术体现文人隐逸思想和文人画意,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25.C 【解析】通过上下文可以知道文中“这”主要是说前面的改变农业生产模式需要生产力的提高,不可一蹴即就,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26.D 【解析】本题规律是9的-1次方,8的0次,7的1次,6的2次,下面就是5的3次方,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27.B 【解析】本题规律为三级等差数列,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了一个数列,再差就得到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28.A 【解析】本题可以看成间隔组合数列的变式和两两组合数列的变式,两两做差,所得差再两两作比,商均为 ${=}2$ 。因此答案为 $127+128=155$ 。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29.A 【解析】讲将题干中的数字都除以8,得1,6,15,28,45,连续两次做差,得到同一差值
4,因此答案为( $45{+}17{+}4.$ ) $\times8{=}528$ 。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30.C【解析】这是典型的和数列,前后两项相加得到第三项,即 $6+10{=}16$ 。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31.A 【解析】本题考查9的次幂变化周期规律;9的奇数次方尾数9,偶数次方尾数为1。$9^{0}{=}1$ , $9^{1}{=}9$ , $9^{2}{=}81$
即 $\mathrm{\Delta}9^{\mathrm{2K}}$ 的个位数字为1, $9^{2k-1}$ 的个位数字为9,所以 $\boldsymbol{\cdot9}^{2008}$ 的个位数是1。
32.C 【解析】本题可以拆项化减, $1/3+1/2(1/3-1/5-1/7+1/7-1/9+\cdots\cdots1/15-1/17)=24/51=8/17,$ ,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33.B 【解析】本题假设原价为a,提价后为1.2a,那么促销期间花400元可以买到价值600元的商品,那么实际价格为b,则 $400/\mathrm{b}{=}600/1.2\mathrm{a}$ ,所以 $\mathrm{b}{=}0.8\mathrm{a}$ ,所以实际价格为提价前的价格的0.8倍,就是8折。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34.D 【解析】从四种不同的纸币中任意抽取至少一张,那么可以抽取1、2、3、4种情况,那么应用组合公式,则可以组成15种币值。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35.D【解析】设收银台开始付款时有 $\mathrm{\Delta_{X}}$ 名顾客,超市如果只开设一个收银台,付款开始4小时就没有顾客排队。
说明: $\scriptstyle{\mathrm{x}}+60\times4=80\times4$ ,解得 $\mathrm{\cdot}\mathrm{x}{=}80$ 。
即收银台开始收款时已有80名顾客等候了。
设开设两个收银台时,付款Y小时就没有顾客排队了。
$\scriptstyle\mathrm{y}\times60+80=80\mathrm{y}\times2$ ,求得 $\mathrm{y}{=}0.8$ 。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36.C 【解析】本题需要代入法,假设是13日,那么7天的日期就是12,11,10,9,8,7,6,尾数是5不对,应排除A项;同理可以排除B项;只有C项符合,故选择C,今天应该是15日。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37.C 【解析】设甲、乙两种消毒溶液的浓度分别为x,y从甲中取2100克、乙中取700克混合而成的消毒溶液的浓度为 $3%$ ,即 $2100\mathrm{x}+700\mathrm{y}=(2100+700)$ )
$\times3%$ 若从甲中取900克、乙中取2700克,则混合而成的消毒溶液的浓度为 $5%$ ,即 $900\mathrm{x+2700\mathrm{y=}}$
$(900+2700)\times5%$ 解得 $\scriptstyle\mathbf{X}{=}2%$ , $y=6%$
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38.B 【解析】对折三次以后,剪6刀,第一刀和最后一刀包含对折部分,形成一个4段和一个5段,中间剪4刀形成5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8段,故本题答案应为 $5\times8+4+5=49$ (段)。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39.C 【解析】一乘客坐甲站开出的第一辆车去乙站,同时从乙站开出第一辆车去甲站。然后乘客看到第一辆车是在22.5分钟,因为同一车站两辆车之间相隔8分钟,即乘客从见到一辆车到见到下一辆车的路程为8分钟车程。但因为是相向而行,所以只需要每过4分钟就会遇到一辆由乙站开出的车,分别是在26.5分钟、30.5分钟、34.5分钟、38.5分钟、42.5分钟。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40.D【解析】乙最后获胜则应连胜三场,则概率为 $40%\times40%\times40%{=}6.4%$ ,则甲最后获胜的概率为$1{-}6,4%{=}93,6%$ ,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41.B 【解析】设先坐车的人到途中下车处距离甲地s。那么先坐车的人达到乙地需要s/ $40+$ ( $100\mathrm{-}\mathrm{s},$ )/8小时当先坐车的人下车时,后坐车的人走了8s/ $40{=}{\mathrm{S}}\mathrm{/}5$ 千米,他们和汽车之间的距离为s-s/
$5{=}4\mathrm{s}/5$ 他们遇到汽车,还需要时间(4s/5)/( $(8{+}40)~{=}{\mathrm{S}}/60$ 小时,他们和汽车相遇的地点距离甲
地s/ $75{+}8{\mathrm{s}}/60{=}{\mathrm{s}}/3$ ,即他们还距离乙地 $100\mathrm{-s}/3$ 千米
则他们到达乙地还需要( $\mathrm{100-s/3},$ )/40小时
团体全部成员同时到达乙地,所以s/ $40+$ ( $100\mathrm{-}\mathrm{s},$ )/ $8{=}_{\mathrm{S}}$ / $40\mathrm{+s}$ / $60+$ (100-s/3)/40,解得 $\mathrm{s}{=}75$ 千米,因此团体全部成员同时到达乙地需要75/ $40+$ (100-75)/ $8{=}5$ 小时。42.A 【解析】1分钟后,上等马跑了4圈,中等马跑了3圈,下等马跑了2圈,它们又都在起跑线上了,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43.C 【解析】由于这个长方形长宽各不相等,排斥关系,因此,拼成正方形必须是长和宽的公倍数,19与11的最小公倍数为 $19\times11$ ,即209,即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09,则正方形小纸板组成的块数为( $209\times209$ )/( $19\times11$ ) $=209$ (块)。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44.C【解析】这样的直线可能是1条和无数条,也可以是没有,但是一定不可能为2条,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45.B 【解析】本题需要做辅助线,连接AD′, $\mathrm{CD^{\prime}}$ ′,则直线AC与BC′成的角即可转化为AC和AD成的角′,由于为正方体,所以三角形三边相等为正三角形,所以角度为60度。
46.A 【解析】本题的一个对角斜线是按照顺时针旋转90度,排除BC,而阴影部分的位置是左上角和右下角对应该为左上角,所以接下来应该为左上角,所以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A项。
47.B 【解析】本题第一个图形的最左边的长方形向右平行推移一次得到第二个图形,再推移一次得到第三个图,再推移一次得到第四个图形,到第五个图时,最短的那个长方形开始向右平移,隐在了另一个长方形后,故正确答案为B项。
48.C 【解析】小黑点按顺时针旋转 $90^{\circ}$ ,直径按顺时针旋转45°,半径按顺时针旋转 $180^{\circ}$ ,故第五个图形应为C。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49.D 【解析】本题图形种类个数是分别递增的,第一个图只有横线,第二个图由横线、圆圈构成,第三个图由三个形状各异的小图构成,第四个图由四个形状各异的小图构成,所以第五个图应该是五种图形构成,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50.A 【解析】本题为综合规律,主要看二三行的图形完全相反,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51.B 【解析】本题为综合规律,分别看小兔的耳朵、眼睛和嘴巴。耳朵分别是右长左短、左短右长,一样长;眼眼分别是在白、右白、两白;嘴巴分别是上弯、下弯、水平。每一横行分别是这三种图形的不同组合,因此,第三行的第三个小兔应是左眼黑、右耳长,且嘴是一条线,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52.D 【解析】第三个小图由第二个图形去掉第一个图形即可得到,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53.C 【解析】本题为综合规律,看黑点和白球的个数变化。第一个小图和第二个小图重叠后,未重合的黑、白圆点保留原色,重叠的白点变成黑色,重叠的黑点变为白色,即构成第三个小图。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54.B 【解析】根据定义,工业产权是在“生产和流通中”“创造发明和显著标记”等的“智力成果”。该电器生产企业的品牌属于显著标记,是工业产权,而A、C、D项中的固定资产不符合,应予排除,只有B是符合的,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55.B 【解析】A、D两项均没有产生法律后果,所以不符合,应排除;C项中消协不能作为行政行为的主体,不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的,应排除;只有B项符合定义,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56.C【解析】A、B、D三项均属于模仿行为,应排除;C项说“很多专家不约而同地预测到同一个彩票号码,,于是小刘立刻去买了五十注该号码”而不是很多专家同时购买同一个彩票号码,小刘也跟着买,所以说C项不是模仿行为。故正确答案为C项。
57.A 【解析】根据定义,B、C、D都不存在故意挑逗他人攻击自己的行为,应予排除。只有A是符合定义的,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58.D 【解析】A项不符合保证定义要件,而是合同行为;B项属于抵押不属于保证;C项也不符合保证定义要件,应予排除;只有D项符合保证定义,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三、类比推理
59.D 【解析】事物及其作用的对象。钟表是用于度量时间的,而天平是用于称量物品质量的,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60.C 【解析】事物及其象征意义。玫瑰象征爱情,金子象征财富,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61.D 【解析】因果关系。受到灾难而产生恐慌,而犯了错误产生内疚,故最相似的是D项。
62.D 【解析】 对立关系。火能抵御寒冷,湖泊能解决干渴,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63.A 【解析】词语的含义。罗曼蒂克是浪漫的音译,博客是网络日志的音译,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四、演绎推理
64.D 【解析】通过题干和选项可以知道ABC说得比较绝对,不能必然从题干推出,只有D是可能的情况,是可以从题干直接推理出来的。
65.C 【解析】本题属于加强型题目,题干的论述为充分条件的命题。A、B、D不能直接支持这个论断的;C项说“自然界中没有任何物质能支撑3.2倍以上太阳质量的物质引起的引力”,所以,这种塌陷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因此,C项是最能支持这个条件命题的论断。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66.D 【解析】本题属于假设前提型题目,题干的结论是政府雇佣的科学家如果没有公众责任感并受个人利益驱使,那么这些科学家可能流失到私营部门,原因是大多数私营部门科学家赚的钱比政府部门多,而需要假设的是政府不给雇佣科学家提供非常好的工作条件或额外补偿福利,否则,这些科学家就不会流失到私营部门,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67.C 【解析】本题要采取代入判断排除的方法,发现只有C是正确的,实际结论是:1是亚洲,
2是大洋洲,3是欧洲,4是非洲,5是美洲。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68.A 【解析】假设题型。每6700个氢原子中就有一个氘原子,那么只有大量的氢原子存在,并且氢原子和氘原子能够成功分离才能说明核聚变的能源取之不尽,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69.D 【解析】本题题干是一个必要条件的有效推理方式,肯定后件得到肯定的前件,而前件是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所以最类似的就是D。故正确答案为D项。
70.B 【解析】本题属于加强型题目,题干的结论虽然成人患乙肝病例逐年增多,但还不能得乙肝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的结论,要加强 该论断,就是要说未成年人中的乙肝病例如果大幅下降的话,那么这个结论就不能成立,B项正好起到这个效果,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71.B 【解析】本题属于削弱型题目。题干的观点是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不可能存在与地球上一样的生命,原因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是同时具备了两个条件,而在宇宙其他地方这两个条件同时出现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削弱这个观点就要指出,地球之外其他星球有可能同时存在这两个条件,只是人们还不能完全了解,而B就是这样的效果。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72.C 【解析】本题应用列表法,从题干可以知道蔡老师不教生物、英语和数学,那么他应该教历史,另一门一定是物理及政治的一种,孙老师不教生物和政治,所以朱老师一定不教历史、物理和政治的一科,可以排除ABD。也可以直接判断推理出来蔡老师一定是教历史和政治;孙老师就是教物理和数学,那么朱老师一定是教英语和生物,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73.C 【解析】本题属于加强型题目。文段主要讨论的是信息流的真实性问题,A项中信息流的优点文中未提,D项说的是网络可能带来的两种后果,B项说的是信息的制造者的社会责任感,均不正确,C项说的是信息流的随机性和偶然性,A、B、D都不正确。 只有C项能直接支持文段的观点,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74.C 【解析】本题属于假设前提型题目,题干结论是把课余时间花费在玩计算机游戏上的青少年比其他孩子沟通能力主,原因是计算机游戏妨碍了青少年沟通能力的发展,他们把课余时间都花费在球计算机游戏上,需要假设的是在课余时间不玩计算机游戏的孩子至少有一些时候是在与人交流,则就不能得到题干的结论,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75.A 【解析】本题属于削弱型题目,题干指出大城市的人均寿命比农村高了12年,贫困地区儿童死亡率为大城市的9倍,理由是由于医疗服务保障的城乡差异。要削弱这个论述,指出城乡差距日益缩小,农村的医疗水平显著提高,或者指出这个调查是以前一些贫困地区的数据,不能代表全部,或者指出人口流动性比以往大大提高,大城市中会有很多农村人口,或者农村中也可能会有很多城市人口,所以能够削弱题干论述的观点是(1)(3)和 (5),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76.B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归结于个人的主观感觉或意识,可见王守仁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77.A 【解析】属于哲学知识,矛盾即对立关系,矛盾对立双方存在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基本关系就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就是同一性和斗争性。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78.B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是以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为客体的。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79.C 【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80.B 【解析】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81.B 【解析】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82.C 【解析】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系统地阐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问题,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83.C 【解析】在党的十二大上,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党的十五大正式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84.A 【解析】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报告的灵魂,也是贯穿报告全篇的一条主线。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85.A【解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86.C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一直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87.B【解析】十六大报告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今后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88.A 【解析】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和消费者数量等。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是商品的自身价格。
89.B 【解析】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地域分工说,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 90.C 【解析】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对象的宏观核算。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91.A 【解析】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
所以A项说“其主导力量是技术进步”不正确。
92.D 【解析】行政执行,是指行政管理机构在其权力和职责的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决策方案,以实现行政决策的目标的过程。D项“行政执行活动本质上是对未来行政管理活动作出的一种反应”不正确。
93.C 【解析】行政决策由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订方案、评估优选、实施完善等一系列彼此衔接的环节构成。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是评估优选、确定方案。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94.D 【解析】所谓调整对象就是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95.C 【解析】立法法第八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 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96.C 【解析】略
97.C 【解析】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98.D 【解析】略
99.D 【解析】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二)显失公平的。另外我国《合同法》规定了一方以胁迫、欺诈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之下订立的合同,受害方也可以撤销。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100.A 【解析】公文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正文的结构一般分为导语、正文主体与结语,在主送机关下一行书写,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101.C 【解析】附注是指需要附加说明的事项。如需解释的名词术语,或者是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传达对象等。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
102.B 【解析】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的封建社会中的基本政治制度。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104.B 【解析】火炬计划是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于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科技部组织实施。火炬计划的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105.A 【解析】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 D 【解析】由图,1997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合同外资额为510.0亿美元;1996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合同外资额为732.8亿美元,增长率为(510.0-732.8)÷732.8,约等于 $-30%$ ,即减少了 $30%$ 。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107.B 【解析】可以从图表中直接看出这期间的实际利用外资的增加值最大的是2001年。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108.C 【解析】可以从合同外资同比增长幅度曲线图看出最高点为2000年。所以幅度最大的就是
2000年。故正确答案为C项。
109.A 【解析】可以直接计算( $ \cdot1150.7\substack{-535.1)}\div(623.8\substack{-407.2})=284%$ ,增加了 $184%$ 。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110.D 【解析】本题用排除法。A项:用 $1150.7\div827.7=139%$ 。那么增长了 $39%$ ,是正确的,排除掉;B项:用 $827.7\substack{-692.0=135.7}$ ,正确的排除掉;C项:从表可以看出也是正确的,排除掉;D项:由图表可知数据不是连续递增的,是有增有减的,故不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111.B 【解析】从文字资料可知道2002年比重最大的是1500—4000元的,占了 $38,3%$ 。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112.C 【解析】用(3654-3463) $/3463{=}5,5%$ ;与C最接近,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113.C 【解析】根据资料中“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2613元,比上年增加176元,增长 $7.2%$ ;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人均1307元,增加224元,增长 $20.7%^{\prime}$ ”,可以计算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为 $2613-176=2437$ 元,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为 $1307-224{=}1083$ 元, $2437+1083{=}3520$ 元。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114.A 【解析】从资料可以知道第一产业收入增长幅度最小,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115.B 【解析】通过计算,发现A项是错误的,应排除;B项是正确的;C项是错误的,应排除;D项是说收入最高的 $20%$ 家庭不是前20位的,故也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116.A 【解析】把2003年的进出口相加即可得出总数为614.23,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117.A 【解析】由表知,机电产品的进口额占当年进口总额比重最小的是2000年。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118.B 【解析】由表知,国有企 $\scriptstyle{\underline{{\underline{{V}}}}}=229.77-71-39.25=15.5-0.43\approx103.6$ 亿美元。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119.D 【解析】2000年至2003年,集体企业的进口总额约为 $6.91\substack{+12.04\substack{+16.43+25.31=60.69}}$ 亿美元,2000 年至2003 年,私营企业的进口总额约为 $1.05\substack{+92.25\substack{+9.07+21.08=33.45}}$ 亿美元,$60.69/33.45{\approx}1.8$ 。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120.B 【解析】 I.2001年进口总值同比增长(98.2-83.90) $/83.90{\approx}17%$ ,2002年进口总值同比增长(125.45-98.2) $/98.2{\approx}27%$ ,2003年进口总值同比增长(198.20-125.45)/125.45${\approx}57%$ ,所以I是正确的;
Ⅱ.由表看到2001年初级产品进口额为18.25,而出口额为19.32,所以Ⅱ错误;
Ⅲ.2000—2003年的出口总额 $\bar{\jmath}{=}194.43\substack{+}229.77\substack{+}294.18\substack{+}416.03\substack{=}1134.41$
2000—2003年的进口总额 $\left[=83.9+98.2+125.45+198.20=505.75\right.$
$1134.41\div505.75\approx2.24$ ,所以我省四年(2000年 $\widetilde{\mathbf{\Gamma}}2003$ 年)的出口总额比进口总额的两倍还要多,故Ⅲ正确;
Ⅳ.2003年,私营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9.36+21.08)÷(416.03+198.20)$=100.44/614.23\approx16%$ ,所以Ⅳ错误。
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文章作者 考公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