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浙江公务员考试_行测_真题答案及解析
文章目录
2007 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卷(解析)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 A 【解析】 解法 1:表面上是一个分数数列,其实是一个简单的二级等差数列,连续两次做差,最后差值数为 1,即 $2-0.5{=}1.5$ , $2/9-2{=}2.5$ , $8-9/2=3.5$ , $2,5\substack{-1,5=1}$ , $3,5\substack{-2,5=1}$ ,因此答案为 $8\substack{+3,5+1=12,5}$ 。
解法 2:原数列可化为 $1/2$ , $4/2$ , 9/2 , 16/2 ,即 12/2 , 22/2 ,32/ , $42/2$ ,故第五项为 $52/2=12.5$ 。选 A 项。
- A 【解析】 $100{=}102$ , $8{=}81$ , $1{=}60$ , $1/4{=}4-1$ 。这是一个幂次数列,因此答案为 2$-2=1/4$ 。
【华图名题点评】这个题目的突破点在于 100 以及 1/4,100 是特征数,是 10 的平方,让我们想到平方关系; $1/4$ 是分数,联系上面,我们就猜测这个数列含有幂次关系。
- B 【解析】 我们将 33 代入,发现:
$85{=}52+$ (33);
$52=$ (33) $+19$ ;(33) $=19+14$ 。
说明这个数列是一个移动差数列,因此 33 就是答案。
【华图名题点评】这个数列的变化较小,而且是递减数列,于是我们就猜测这个数列可能含有等差关系或者移动差关系。
-
C 【解析】 这个数列变化很大,因此我们猜测这个数列含有比例关系。将 120 代入,发现:后项除以前项,商依次 6,5,4,3,做商后构成等差数列,故答案为 C。
-
C 【解析】 $0{=}13{-}1$ ; $9{=}23+1$ ; $26{=}33{-}1$ ; $65{=}43+1$ ; $217{=}63{+}1$ 。因此答案为 $53-1{=}125$ $-1{=}124$ 。
-
A 【解析】 我们发现做差之后的数列似乎是一个循环数列,于是我们将 $171+111=160$ 代入,计算。证明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因此答案为 160。
-
D 【解析】 因为每个数字都含有 2,3 因子,因此我们将每个数字化为 2,3 的组合。$36{=}22\times32$ 。
$24{=}23\times31$
$32/3{=}25\times3{-}1$
$64/9{=}26\times3{-}2$ 。
这个数列是关于 2 的升幂,关于 3 的降幂。因此答案为 $24\times30{=}16$ 。 -
C 【解析】 首先我们做差,然后我们又发现 4,9,25 是特征数字,正好是 2,-3,5的平方,因此这个数列的规律是相邻两项差的平方等于邻接第三项,因此答案为(25-9) $2=$ $162{=}256$ 。
-
B 【解析】 $35{=}62{-}1$ ; $63{=}82{-}1$ ; $80{=}92{-}1$ ; $99{=}102{-}1$ ; $143{=}122{-}1$ 。
6,8,9,10,12 正好是一个合数列,因此空格处应为 $42-1=15$ 。
- A 【解析】 $3{=}1\times3$ ; $18{=}3\times6$ ; $60{=}5\times12$ ; $147{=}7\times21$ 。
1,3,5,7 是一个等差数列,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接下来的数字是 $21+9+3=33$ ,因此答案为 $9\times33{=}297$ 。
- A 【解析】 (1)1 的任何次幂都是 1;(2) $30{=}1$ , $31{=}3$ , $32{=}9$ , $33{=}27$ , $34{=}81$ ,即 34k 的个位数字为 1, $34\mathrm{k}{+}1$ 的个位数字为 3, $34\mathrm{k}{+}2$ 的个位数字为 9, $34\mathrm{k}{+}3$ 的个位数字为 7;(3) $50{=}1$ ,5 的其他正整数幂次个位数字都是 5;(4) $70{=}1$ , $71{=}7$ , $72{=}49$ , $73{=}343$ , $74{=}2401$ ,即 74k 的个位数字为 1, $74\mathrm{k}^{+}1$ 的个位数字为7, $74\mathrm{k}{+}2$ 的个位数字为 9, $74\mathrm{k}{+}3$ 的个位数字为 3;
(5) $90{=}1$ , $91{=}9$ , $92{=}81$ ,即 $92\mathrm{k\Omega}$ 的个位数字为 1, $92\mathrm{k}+1$ 的个位数字为 9。
$12007+32007+52007+72007+92007=1+32004+3+52007+72004+3+92006+1$ ,它的个位数字$=1+7+5+3+9$ 的个位数字 ${\it\Delta\phi}=5{\it\Delta\Psi}$ 。
-
B 【解析】 设圆的半径为 1,则圆的面积为,把圆的直径缩短 $20%$ ,则半径变为 0.8,圆的面积变为 $\pi\times0.82\mathrm{{=}}0.64\pi$ ,则面积将缩小 $36%$ 。
-
D 【解析】 除数 54,结果得到的商是 3,余数是 7,则被除数是 $3\times54{+}7{=}169$ 。
169 除以 45 得到的商是 3,余数是 34。正确的商和余数之和是 $3+34{=}37$ 。 -
D 【解析】 自然数 1,2,3,4,5…,98,99 分成三组,如果每组数的平均数恰好相等,那么这个平均数就是这 99 个自然数的平均数。( $1+2+3+4+5+\cdots+98+99$ ) $‘99=50$ 。
-
C 【解析】 我们看到他们报数的方阵其实就是 8 个小方阵。
每个小方阵里,两次报数中,所报数字不同的战士有 4 个,因此 6 行、8 列的长方阵中两次报数中,所报数字不同的战士有 $4\times8{=}32$ 个。
-
A 【解析】 两个数字积为偶数,需要两个数字同为偶数或有一个数字为偶数,一个数字为奇数。因此:A 数字为偶数,B 数字为奇数,有 $3\times3{=}9$ 种;A 数字为奇数,B 数字为偶数,有 $3\times3{=}9$ 种;A 数字为偶数,B 数字为偶数,有 $3\times3{=}9$ 种;故有 $9\substack{+9+9=27}$ 种。
-
B 【解析】 6 小时后。甲行驶了 60 千米,离 B 地还有 40 千米,他还需要 $40/10{=}4$ 小时到达 B 地;为了使乙不比甲晚到 B 地,则乙需要在 4 小时之内行驶 100 公里,因此他的速度至少为 $100/4{=}25$ 千米/小时。
-
B 【解析】 梯形 ABCD 的面积 $\mathrm{\ddot{\rho}}=$ ( $\mathrm{AD+BC}$ ) $\times\mathrm{{DE}/2}$ ;AD、BC 的长度都减少 $10%$ ,DE 的长度增加 $10%$ ,则梯形 ABCD 的面积 $\it\Pi_{\cdot}=\it\Pi_{\cdot}$ ( $1-10%$ )
$\times$ ( $\mathrm{AD+BC}$ ) $\times$ ( $1+10%$ ) $\times\mathrm{DE}/2\mathrm{=}=99%\times$ ( $\mathrm{AD+BC}$ ) $\times\mathrm{{DE}/2}$ 。新梯形的面积与原梯形的面积相比,减少 $1%$ 。 -
A 【解析】 $31=28+3=4\times7+3$ ,因此必定有 4 个周末,即 8 个休息日。小王在该月休息了 9 天,说明剩下这 3 天里面还有 1 个休息日。而且这个休息日必须在这个月的前几天,又因为只能再有一个休息日,所以 1 号必为休息日,且之后不可能再有休息日,所以 1 号只能是星期天。故 6 号为星期五。
-
D 【解析】 AH 为 $6\mathrm{cm}$ ,GF 为 $3\mathrm{cm}$ ,DE 为 $10\mathrm{cm}$ ,BC 为 7cm,则$\mathrm{BI}=\mathrm{AH}=6\mathrm{cm}$
$\mathrm{{\it{I}}}=\mathrm{{\ttA}}\mathrm{{B}}{=}\mathrm{{G}}\mathrm{{F}}{=}3$ , $\mathrm{HG=DE=10cm}$ $\Delta G=\Delta H+H G=A H+D E=6+10=16\mathrm{cm}$
$A C=A B+B C=G F+B C=3+7=10c m$ 三角形 ICG 的面积
$\equiv{}_{\cdot}$ 三角形 ACG 的面积一长方形 ABIH 的面积一三角形 HIG 的面积一三角形 BCI 的面积$=\mathrm{AG}\times\mathrm{AC}/2\longrightarrow\mathrm{AB}\times\mathrm{AH}-\mathrm{HG}\times\mathrm{HI}/2\longrightarrow\mathrm{BI}\times\mathrm{BC}/2$ $=16\times10/2-3\times6-10\times3/2-6\times7/2$ $=80\longrightarrow18\longrightarrow15\longrightarrow21$ $\mathrm{=26cm2}$
-
A 【解析】 赞成 B 议案的有 294 人,那么反对 B 的人有 $756-294=462$ 人。又因为对 A、B 两议案都反对的有 169 人,那么赞成 A 而反对 B 的人有 $462-169=293$ 人。
-
B 【解析】 这个题目需要做辅助线,连接 FG、EH。因为 E、F、G、H 分别为四条边的中点,则平行四边形 EFGH 的面积是矩形 ABCD 面积的 1/2,而三角形 IGH 的面积是平行四边 EFGH 面积的 1/2,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4。
-
C 【解析】 不妨设线段 AB 长度为 x,且从左端开始计算距离。
先将线段 AB 分成 20 等分,线段上的等分点用“△”标注,则每个“△”的位置为 $\mathrm{nx/20}$ ,且 $1{\leqslant}\mathrm{n}{\leqslant}19$ ;再将该线段分成 21 等分,等分点用 $^{66}0^{,9}$ 标注,则每个 $^{66}0^{,}$ 的位置为 $\mathrm{kx}/21$ ,且 $1{\leqslant}\mathrm{k}{\leqslant}20$ ;$\mathrm{nx}/20\mathrm{-kx}/21\mathrm{=x}$ ( $21\mathrm{n}{-}20\mathrm{k}$ )/420,则显然当 $\mathrm{n{=}k{=}1}$ 时候,此式值最小。因为“△”和 $^{\acute{\iota}\acute{\iota}}0’$ 之间的最短处为 2 厘米,即 $_\mathrm{X}/420{=}2$ ,解得 $\mathrm{x=840}$ 厘米。
- C 【解析】 设原有野果为 $\mathrm{X}$ ,林子每周生长的野果量为 $\mathrm{y}$ ,猴子每周吃的野果量为 $\mathrm{{Z}}$ ,
23 只猴子可以在 9 周内吃光,即 $\scriptstyle\mathrm{x}+9\mathrm{y}=23\times9\mathrm{z}$ 21 只猴子可以在 12 周内吃光,即 $\mathrm{x}{+}12\mathrm{y}{=}21\times12\mathrm{z}$ 解得 $\mathrm{x}{=}72\mathrm{z}$ , $\mathrm{y}{=}15\mathrm{z}$ 。设 33 只猴子一起吃,w 周吃光,即 $\mathrm{x+wy=33wz}$ 解得 $\mathtt{w}{=}4$ ,即 4 周吃完。
【华图名题点评】这个题目其实就是“牛吃草问题”的变形。
- A 【解析】 设小张、小王两人工作效率分别为 x、y,规定的完成时间为 t。某工程由小张、小王两人合作刚好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即 $\mathrm{x+y=1/t}$ ;如果小张的工作效率提高 $20%$ ,那么两人只需要规定时间的 9/10 就可完成工程,即 $1.2\mathrm{x}+\mathrm{y}=10/9\mathrm{t}$ ;如果小王的工作效率降低 $25%$ ,那么两人就需延迟 2.5 时完成工程,即 $\mathrm{x}+0.75\mathrm{y}=1/$ ( $\mathrm{t}+2.5,$ ),解得 $\mathrm{t}{=}20$ (小时)。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 C 【解析】 本段介绍英国哲学家边沁的观点。从整体结构而言,文段是不典型的总分关系结构,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解释和补充。第一句表述较为抽象,不易理解,考生可转而看第二句。第二句是典型的转折关系复句,重点在转折词“但”之后。“但”引导的分句内部又包含着由“不……而是“…”51 导的并列关系,重点在“而是”之后。综上,文段的重点即为“动机和意图的好坏”看它们带来的行为结果”,C 选项是对它的同义替换。
【华图名题点评】解题过程中,考生需要对具有引导作用的关联词保持敏感。炙联词“不(是)……而(是)……,把两个意义上相对或相关的句子连接起来,构成并列复句,整个结构把事物的两个方面一个否定,一个肯定,从而强调肯定的方面。
【常见解题误区】A 项中“人的道德品质”是对文中所说“道德价值”的概念偷换;B项“动机和意图具。有独立的道德价值”文中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D 项说“动机和意图的依据存在于主观领域”属于混淆是非,与文中所说“动机和意图的好坏不取决于主观的道德动机”意思正相反。
- B 【解析】 题目设问“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可知这是一道典型的提中心思想的题,要求考生洞悉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整个文段围绕“城乡二元结构”展开,第一句进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生活难易程度不同。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解释。第三句农村生产劳动力的成本较城市低,故农民工愿意接受很低的工作报酬。第四句讲农村生产劳动力的成本低,使中国从全球化中获益。从作者的逐层表述可知,作者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具有一定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使得低收入也能在农村过得舒适,二是使中国从全球化中获益。
【常见解题误区】ACD 项均错在无中生有,选项中的表述在文段中找不到依据。
- A 【解析】 文段的主要观点是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行政调节方法运用得是否合理和科学,主要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人是有限理性的,以客观事物的认识、对客观规律和复杂的经济活动的了解和掌握具有局限性。因此 A 正确。
【常见解题误区】B 项中的“制定过程”属于无中生有;C 项“用经济和法律等其他调节方法取代行政调节方法”也属于无中生有;D 项中说“政策和制度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制定者的主观因素”是对文段中“主要取决于”的概念偷换。
- D 【解析】 文中说“如果上市是为企业筹备资金,借壳也无可指责”可知通过借壳上市可以为企业筹集资金,因此 A 项可推出;根据“然而”转折后的内容,可推出 B 项;通过“而在中国,借壳上市却成了许多人股市淘金的捷径”这句话可知这种现象在中国常有发
生,所以 C 项也可以推出。D 项错在过于绝对,文中说“如果上市是为企业筹集资金,借壳也无可指责”所以在“为企业筹集资金”的合法前提下,作者并不排斥借壳上市。
【华图名题点评】“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根据《上海证券易股票上市规则》(2001 年修订本)和《深圳证券易股票上市规则》(2001 年修订本)规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相对而言的。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概念股则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支撑价格。“主要取决于”的概念偷换。
- D 【解析】 文中说“如果上市是为企业筹集资金,借壳也无可指责”可知通过借壳上市可以为企业筹集资金,因此 A 项可推出;根据“然而’’转折后的内容,可推出 B 项;通过“而在中国,借壳上市却成了许多人股市淘金的捷径”这句话可知这种现象在中国常有发生,所以 C 项也可以推出。D 项错在过于绝对,文中说“如果上市是为企业筹集资金,借壳也无可指责”所以在“为企业筹集资金”的合法前提下,作者并不排斥借壳上市。
【华图名题点评】“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1 年修订本)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1年修订本)规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与关联人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概念股”是与业绩股相对而言的。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概念股则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支撑价格。中国概念股就是外资因为看好中国经济成长而对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称呼。也有称中国概念股是“就是为了使人相信其谎言而编造的一切谎言”。在股市上,概念的内在含义却不仅仅是对某一股票类别的概括,其引申含义是一个市场共识。股市概念具有非常强大的广告效应。一支股票自身或许没多大吸引力,可一旦它被纳入某个概念中,就会受到全体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 D 【解析】 这是一道细节推断题,考生需要回到原文段找到各选项对应的依据。文中说“每年至少有 800 头河马的牙齿和肉在非洲被交易”,可知这是河马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交易显然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表现。
【常见解题误区】A、C 项错在无中生有,文段中并没有提到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主要职能和厚皮动物的消亡速度大大快于其他种类的动物;B 项错在偷换概念,将原文段中“非洲河马的数量下降了 $95%$ ”,偷换为“全世界”。
- B 【解析】 文段的主旨句由一个关键词“有趣的是”引导,即“老鼠具有‘计划生育的功能”,说明老鼠的生育数量可以自我调节,B 项正确。
【常见解题误区】A、C 项错在无中生有,文中既没有提到“老鼠的寿命短”也没有提到“老鼠的危害性”;D 项属于偷换概念,将原文中老鼠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繁殖频率”偷换为“繁殖能力”。
- B 【解析】 此题是一道细节题。B 项“现代作曲家”是对原文中“20 世纪的一些作曲家”的同义替换,根据“将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和 20 世纪的一些作曲家相比,古典作曲家和浪漫作曲家都使自己的旋律更容易上口”可知 B 项正确。
【常见解题误区】A、C 项属于混淆是非,根据原文中说的“创作一首成功的(甚至伟大的)作品不必采用很强的旋律,但是动听的、容易哼唱的旋律,总会给予普通的外行听众更多的欢乐”可知,一首成功的(甚至伟大的)作品不一定有很强的旋律,因此对普通的外行听众来说,不一定容易被吸引,但这并不妨碍该音乐作品成为优秀的作品,不妨碍作曲家成为优秀作曲家;根据原文“古典作曲家和浪漫作曲家都使自己的旋律更容易上口,长旋律比短促的旋律更容易掌握”可知,浪漫作曲家擅长对长旋律的运用。D 项属于无中生有。
- A 【解析】 此题是一道细节题。A 项是对文段中“现代文学理论与传统文学理论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对文学欣赏的重视程度”的同义替换。
【常见解题误区】B 项错在无中生有;C、D 项错在偷换概念,原文段中说“欣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选项中被偷换为“最主要的部分”;同理,原文中的“现代文学理论就建立在文学欣赏理论的基础上”在选项中被偷换为“文学理论”。
- D 【解析】 此题是一道细节题。文段介绍了圣婴现象,并举了 1998 年美国的圣婴现象说明不仅给美国造成了洪水、农作物欠收等灾害,也带来了如冬天暖气燃油的使用量减少等积极效应。D 项的表述是对美国例子的准确概括。
【常见解题误区】A 项错在混淆是非,根据原文表述将美国 1998 年因圣婴现象造成的净收益减去损失,结果为正值;B 项错在以偏概全,圣婴现象是一种具有持续性的气候型态,文中只是举了上世纪的统计数据说明其发生次数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但这并不是说圣婴现象仅发生于上世纪;C 项认为“美国公民主动减少暖气燃油的使用”,但根据文义可知,减少暖气燃油的使用并不是美国公民应对灾害的措施,而是气候型态改变造成的必然结果——如果冬季自然温度升高,暖气燃油当然使用减少,这是常识。
- C 【解析】 文段主要谈的是现阶段发展老龄产业在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包括满足老年人群的特殊需要、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岗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代际反馈。C 项中“目前”是对原文中“现阶段”的同义替换,“时机已经成熟”是对各种积极作用的概括。
【常见解题误区】A 项错在无中生有;B 项、D 项均错在以偏概全,文中对现阶段发展老龄产业的积极作用包含多个层次,而不仅仅局限于老年人群的消费市场潜力;老龄产业的发展,其影响也不仅仅表现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其社会效应同样不容忽视。
- A 【解析】 文段共五句话,第一句讲二恶英的概念和目前治理存在难题;第二、三句是对治理难题的解释;第四句讲美、日、德有较先进的技术来处理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但我国目前很少采用;为什么不采用呢?第五句做了解释,主要制约因素是技术和成本。
【常见解题误区】BCD 项均错在无中生有。
- C 【解析】 此题较为容易,根据文段中“假如孕妇长期并过量食用,也会使水银经胎盘传给胎儿。由于胎儿的排泄能力较差,这样水银便很容易在其体内积聚下来,这会影响婴儿脑部的发育,造成智力发展迟缓”可知 C 正确。
【常见解题误区】ABD 项均错在无中生有。
- D 【解析】 文段的主旨是说明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甚至坐姿与对方相称会使人们谈话时心旦上更具有相容感,这能使他人相信彼此是“自己人”。D 项是对其进行同义替换得来。
【常见解题误区】AB 项错在无中生有;最容易错选的是 C 项,但是考生需要明确的是,谈话过程中的坐姿与声调、音量、节奏都是手段,它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服务于创造相容感的目的。
- A 【解析】 文中主要阐述了“龙的形象的负面性,如会一些外国人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容易招致误读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因此,这段文字最有可能是在阐述反对“龙”作中国形象标志的理由。
【华图名题点评】这道题的设问是“这段文字最有可能是在表述”,这是主旨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考生应该熟练地识别出来。
- D 【解析】 整个文段围绕“历史文化遗产”展开,文段共两句话,第一句是由“不是……而是……”引导的并列关系,重点在“而是”之后,说明历只文化遗产是城市精神理念瓣载体,容易凝聚成为现代化建设最大的财富。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解释,说明了历史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D 项是对原文历史遗产对于城市的现代价值的同义替换。
【常见解题误区】AB 项错在无中生有,C 项中的“文化建设”显然偷换了原文中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
- A 【解析】 文段共三句话,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证系统思维对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第一句采用“……才……”引导的条件复句,从正面论述;第二、三句则从反面说明仅从概念出发进行定性和判断与和谐社会格格不入。
【华图名题点评】B、C 项是典型的否定句式,通常情况下,对文段主旨、中心的把握不应从否定角度进行。因为作为议论文,立论的结论是肯定性的自不必说;即使是驳论文,反驳也不是最终目的,所谓“先破后立”,最终对主旨、中心的概括应该落实在作者树立起来的肯定性观点上。
【常见解题误区】B、C 项属于文段的论据,而非文段结论;D 项错在无中生有。
- A 【解析】 此题较为容易,只须回到原文找答案。文段强调的是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的联系。由“不能排斥技术引进,但技术创新能力无法通过引进直接获得,关键技术更是买不来,日本和韩国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费用的比例分别为 1:5 和 1:8,而我国的比例为 1:0.15”可知,自主创新不排斥引进先进技术,但我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
【常见解题误区】BCD 项均错在无中生有,“过分依赖技术引进”、“引进先进技术的力度”、“最先进、最关键的技术”文中均未提到。
-
C 【解析】 A 项可以理解为他俩共看一本书,也可以理解为每人看一本。B 项可以理解为居民很少发现别人赌博,也可以理解为居民很少被人发现赌博。D 项可以理解为小李埋怨自己不应该做了某事,也可以理解为小李不应该埋怨自己。
-
C 【解析】 A 项可以理解为需要相信“自己人”,即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自己方面的人、彼此有认同感的人,也可以理解为需要一个相信“我”的人。B 项可以理解为我的权利没有被他们干涉,还可以理解为他们没有权利干涉我。D 项可以理解为他知道小张有困难,也可以理解为他不能理解小张。
-
B 【解析】 将 A 项缩句,句子主干为“有极少数党组织至今不敢发展党员”,存在逻辑错误,因为如果经是党员就不需要再发展了。C 项“将……列入……之一”搭配不当。D项“进一步和扩大利用外资”意重复。
-
C 【解析】 A 项改为“都希望自己将来”。B 项应在“既无法演奏”前加上“现在”,因为这类音乐作品古代显然是可以演奏的,否则就不成其为音乐作品。D 项应删除“拿不出新软件”,因为“否则”这个连表示“如果不这样”的意思。
-
B 【解析】 A 项中“嬉皮笑脸”“随随便便”“一切放任”“得过且过”“唯唯诺诺”之间是并列关系的语,应将逗号改为顿号。C 项中的冒号应该去掉,两个“加油”间改为顿号。D 项中的问号运用错误,应将“不知道明天走到哪里?做什么?就连今天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因为作者是对客观情况的一种陈述,没有疑问语气。
-
B 【解析】 “安土重迁”指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与原文中的“封闭”、“不大愿意搬家”呼应。
【常见解题误区】“瓜田李下”比喻容易招致嫌疑的地方。“坐地分赃”原指盗贼固定在某处瓜分赃物,后多指匪首不亲自偷盗抢夺,而等在家里分取同伙盗窃的赃物。“不可理喻”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讲道理。
- D 【解析】 “今非昔比”形容今天不是过去能够比得上的。与原文中的“当代诗坛不景气”不符合。
【常见解题误区】“蔚为大观”指荟萃众美,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观感。“畏葸不前”指心里有畏惧而不敢前进。“莫衷一是”指意见分歧,难有一致的定论。
- B 【解析】 括号中填入的词语应与前文所说的“说话严谨”意思相对或相同,注意到括号前有“找不到”这个否定词,因此填入的词语应与“严谨”相对。“破绽”原指衣被靴帽等的裂缝,比喻事情或说话的漏洞。
【常见解题误区】“南北”原指南方和北方,引申为方向。“头绪”指端绪线索,纷乱复杂的事情中的条理。“弊端”指弊害的所在,由于制度上或工作上的漏洞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
- A 【解析】 空格中填入的词语用来形容的中心词是“顾客”,且需要同前文所说的“商场越办越差”具有因果关系。“寥寥无几”形容数量极少,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数量。
【常见解题误区】“人迹罕至”指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只能形容地方不能形容人。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与原文所说“商场越办越差”逻辑不符。“门可罗雀”指大门前可张网捕雀,形容门前冷落,宾客往来稀少,只能形容地方不形容人。
- A 【解析】 第一空的解题思路需要从第二句中寻找,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补充说明,从“惠想史上,艺术史上”看,这属于高品位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与其对应的唯有“哲理”。第二空前有一个关键词“而且”,说明文义应该比“蜜蜂能够酿蜜”有所递进。
【常见解题误区】B、C 项“实惠的馈赠”、“滋味的享受”仍停留在酿蜜的物质层面,不要。D 项“创造的幸福”也不合适,因为人们在蜜蜂酿蜜的过程中并未进行创造,要说“创造的幸福”过于牵强。
- C 【解析】 从原文给出的材料看,对于“纯粹功利的职业取向”、“狭隘的专业意识”的态度应是学生经由蠢人文教育后的自觉,而不应有强迫强制的意味。“抵制”指阻止、抗拒、排斥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有主动的意味。“克服”指用意志和力量去战胜(敌对势力、缺点、错误、坏现象、不利条件等)。
【常见解题误区】“扭转”指纠正或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不与“意识”搭配。“制止”指强迫使停止。
- C 【解析】 “检查”指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化。
【常见解题误区】“检察”指检举核查,多指检察机关为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而审查一定法律事实的活动。“流传”指(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
- D 【解析】 首先从第二空的 ABCD 选项可确定,第二空填入的必定是一个表示“避而不谈”的词语,转折词“然而”后引导“没有避而不谈缺陷”,可知转折词前应是表示对优点积极方面的态度,此外“慷慨激昂”与“激情满怀”均可。“慷慨激昂”形容语调高亢有力,情绪奋昂扬而充满正气。“激情满怀”指心中充满激动的感情。第二空应该选用“避讳”,“避讳”原指封建君王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访美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现指不愿意说出或听到某些会上起不愉快的字眼儿。
【常见解题误区】“直言不讳”指无保留地、坦率地谈出事实、意见或感情,说的内容往往是听者不爱听的。“毫无陷瞒”指一点都没有把真相配掩盖起来,陷瞒的往往是不好的东西。“回避”指让开,躲开。“忌讳”指力求避免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避嫌”指避开嫌疑。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 A 【解析】 前面图形中的点数依次是 6、5;1;1、2;2、6。由此可知,前一个图形右边的点数正好是后一个图形左边的点数,因此,选项中图形的左边的点数应该为 6,A 正确。
【华图名题点评】此题的解题点是元素的个数。
- D 【解析】 看图可知,题干图形中符合的种类依次为 1、2、3、4,且每个图形中至少有一种符号数量为人偶数,符合该规律的只有 D 项。
【常见解题误区】容易错选为 C 项,注意另一个特点就是每个图形中至少有一种符号数量为偶数。
-
D 【解析】 观察题干图形可知,第一行数字是第二行数字之和减一而来,第二数字分别是第三行数字两两这和,因此选 D。
-
A 【解析】 题干中后一个图形都是通过移动前一个图形中的一根火柴得到的,且移动的火柴均是旋转 $90^{\circ}$ ,符合该规律的只有 A 项。
【华图名题点评】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的旋转。
【常见解题误区】容易错选为 D 项。注意火柴的方向。
- B 【解析】 每一行把前两个图形中相同的元素去掉,就得到第三个图形。
【华图名题点评】此题的解题点是去同存异。
-
D 【解析】 图中每一行的后一个图形都是癣前一个图形最右边的符合去掉,另添一个符号放在最左边得来的,且第三个图形添加的符号是第一个图形去掉的符号。符号该规律的只有 D 项。
-
A 【解析】 第一二个图形叠加去异存同得到第三个图形。
【常见解题误区】容易错选为 C 项。两个不同位置的圆形叠加得到相交的两个圆形,如图 C 项,再去掉不同的部分,剩下的相同的部分就是两个交点。
- C 【解析】 第一纵行的图形可关于 x 轴对称,第二纵行可关于 y 轴对称,第三纵行既可关于 x 轴对称,也可关于 y 轴对称。
【华图名题点评】此题的解题是图形的形状。
- C 【解析】 只有 C 项中的方框内没有平行线。
【华图名题点评】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的形状。
- B 【解析】 只有 B 项方框中线条的盘旋方向是逆时针的。
【华图名题点评】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的形状。
-
C 【解析】 不可逾越的鸿沟,难以敷平的伤口。
-
B 【解析】 鼠标和键盘是电脑的组成部分,门和窗户是房屋的组成部分。
-
B 【解析】 事物及其作用。制度是用来管理的,法律是用来审判的。
-
A 【解析】 并列关系。客车和货车是汽车的分类,同样,居民楼和商务楼是楼房的分类。
【华图名题点评】这是按照作用的不同对同一种事物进行的分类。
-
A 【解析】 事物及其作用。警察负责安全工作,太阳给人温暖。
-
D 【解析】 糖应该是甜的,苦是甜的反义词;美国是强大的,弱小是强大的反义词。
【华图名题点评】找事物的反面。
-
B 【解析】 事物及其象征意义。绿色代表健康,尖叫代表恐惧。
-
D 【解析】 到银行交罚单,到律所签合同。
-
D 【解析】 李白是创作古诗的代表,加沙地带是民族冲突的缩影。
-
A 【解析】 弗洛伊德是心理学的术语,厄尔尼诺是气象的术语。
-
C 【解析】 关键注意两点:政府的身份是债务人或债权人,原则是“有借有还”
【常见解题误区】易错选成 A 项。“一部分用于公共设施建设”不是遵循“有借有还”的商业信用原则。
-
A 【解析】 由定义,风险投资是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A 项是将资本投入到新型电池制造公司,并取得股份,因此符合定义。
-
D 【解析】 定义中的关键词是“十足的内在价值”,只有贵金属货币有其内在价值,而其他三项都是价值符号。
-
C 【解析】 由定义,监护权行使的对象是“无民事行为能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知排除 A、D,B 项只介捐助,不是监督和保护。
-
A 【解析】 由定义,单位犯罪的行为是“以单位名义实施”,并且“为本单位谋取利益”。
【常见解题误区】易错选为 C 项。C 项不是为本单位谋取利益
- D 【解析】 考查复合命题的推理。题干的推理是:不能何证四小时睡眠大脑将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大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第二天大部分人都会感觉到精神疲劳。由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可以得到 D 项。
【华图名题点评】在充份条件假言命题推理中,否定前件不能肯定或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也不能肯定或否定前件。
- A 【解析】 直接推理题。由“四号议案必须放在第二天”和“四号议案在三号议案之前讨论”,可以知道三号议案不能在第一天讨论。再由“三号议案在一号议案之前”可知,一号议案也不能在第一天讨论。再由“一号议案和五号议案在同一天讨论”,可知,五号议案也不能在第一天讨论。综上,一号、三号、五号议案都不在第一天讨论。因此可以排除BCD 三项。
【华图名题点评】此题用排除法解比较简便。
- D 【解析】 直接推理题。由条件“一号议案在第三天讨论”和“一号议案和五号议案在同一天讨论”,可得,五号议案在第三天讨论。已知“四号议案必须放在第二天”,再由“四号议案在三号议案之前讨论”和“三号议案在一号议案之前”可得,三号议案在第二天或第三天讨论。由“四号议案在二号议案之后”可得,二号议案在第一天或第二天。由“三号议案在六号议案这后讨论”,这样只剩下七号议案了。因此第四天讨论七号方案。
【华图名题点评】其实不必准确的知道各个方案在哪一天讨论,根据条件可以很快的知道,一号、五号、四号、三号、二号、六号堵孙在第四天讨论,就可以迅速的选出答案了。
-
D 【解析】 直接推理题。由“无线上网的计算机也会有天线辐射”中的“也”,可知A 正确。由“将电磁波封堵在机箱内”可知 B 正确。文章并没有提到任何电磁波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内容,因此选 D。
-
A 【解析】 加强题型。题干说,由于没有经过登记,会在发生财产等民事纠纷时,不能得到法律上的承认和保护。A 项说明现代婚姻很不稳定,两人感情关系破裂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以有必要进行结婚登记。
【华图名题点评】对于加强题,需要找出这样的选项,它可以作为论据,补充说明题干,使得论据更加充分,推理更可靠。感觉 A 项也不好,但其他三项更不行。
-
C 【解析】 直接推理题。“每一个严肃的音乐家都不能不注意倾听音乐欣赏者的信息反馈,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艺术创造”说明 C 项正确。
-
B 【解析】 削弱题型。题干由问卷调查表的“ $83%$ 的老年人说自己非常喜欢乍超级女生这个节目”而得出结论“有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超级女生这个娱乐节目不感兴趣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如果 B 项为真,填写并寄回调划问卷的老年人很可能是对超级女生感兴趣的老年人,则说明这 $83%$ 的比例并没有普遍性。因此,严重削弱了题干推论。
【华图名题点评】对于削弱题,首先是要弄清楚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分别是什么,然后找出一个选项,放入题干的推理后如果不成立或者使结论的可靠性降低,那么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
A 【解析】 考查复合命题的推理。由“所有的生物体都有生命”和“乳酸菌是一种生物”可得,乳酸菌是有生命的,再由“如果生物体有生命活动,那么生物体必然有呼吸运动”可知,乳酸菌有呼吸运动。又因为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下能够生存,说明呼吸也可以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所以 A 正确。
-
B 【解析】 这道题目很简单,明确论点“厂家做广告的目的不仅没达到,甚至会产生负作用,最终影响产品的销售”,而 B 项的意思是厂家的目的是让观众记住广告推销的产品,如果观众记住了产品,那么广告的目的也就达到了。B 是对题干的直接反驳。
-
B 【解析】 根据题意,二三四五号运动员名次已定,六号运动员只能是第二名或第三名或第四名。因此 B 正确。
第四部分 常识判断
- C 【解析】 《民法通则》以及其他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是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渊源,其中主要是《民法通则》。
【华图名题点评】法律渊源指法律的表现形式,民法的渊源就是民法的表现形式。
- B 【解析】 自愿原则是中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指公民、法人等任何民事主体在市场交易和民事活动中都必须遵守自愿协商的原则;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独立自主地选择、决定交易对象和交易条件,建立和变更民事法律关系,并同时尊重对方的意愿和社会公共利益,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或任何第三方。
【华图名题点评】自愿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下:(1)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有一定的意志自由;(2)民事主体依法设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 B 【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 37 条规定,法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1)依法成立。即法人必须是经国家认可的社会组织。(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法人必须拥有独立的财产,作为其独立参加民事活动的物质基础。(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华图名题点评】法人是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
D 【解析】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以后,怎样适用发生在刑法生效以前的行为。目前刑罚的溯及力就是遵循“从旧兼从轻原则”。【华图名题点评】刑法的溯及力有四种:从旧原则,从新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从新兼从轻原则。
-
B 【解析】 刑法分则将犯罪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这是根据犯罪客体的不同进行的分类。
-
B 【解析】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是我国对犯罪予以关押、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三种自由刑中国最轻的一种。拘役适用于罪行较轻但需要短期关押改造的罪犯。
【华图名题点评】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公安机关管束人和人民群众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
B 【解析】 《宪法》第 64 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
D 【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论发表的观点如何,都不受法律追究。言论表决豁免权的重点在于:一是不受追究的内容是发言和表决,发言可以是书面也可以是口头,可以是褒扬性也可以是贬损性,表决可以是赞成、反对或弃权;二是不受法律追究的场合,即对人大代表言论、表决不追究法律责任的只限于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三是免责、豁免的行为是代表履行代表职务的言论和表决;四是不受追究的不仅包括刑事责任,还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
D 【解析】 《行政复议法》第 23 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 7 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 10 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
-
B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 14 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一)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
B 【解析】 排他性许可又称独占许可,是指某个人或组织获得该项许可后,其他任何人或组织均不能再,获得该项许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专利许可、商标许可。
【华图名题点评】独立的许可,是指许可证已规定了所有许可内容,不需其他文件补充说明的许可。权利性许可又称无条件放弃的许可,指申请人取得行政许可后,并不承担作为义务,可自由放弃被许可的权利,并且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长期性许可,指被许可人取得许可证后,只要不放弃,或者不因法定事由被主管机关吊销,该许可将长期持续有效,如生产某种产品的许可。
-
B 【解析】 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成分相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只是它们的化学结构不同。
-
A 【解析】 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阳并以 $200^{\sim}800\mathrm{km/s}$ 的速度运动的等离子体流。太阳风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日冕,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物质粒子流。这种粒子流是从冕洞中喷射出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氢粒子和氦粒子。太阳风有两种:一种持续不断地辐射出来,速度较小,粒子含量也较少,被称为“持续太阳风”;另一种是在太阳活动时辐射出来,速度较大,粒子含量也较多,这种太阳风被称为“扰动太阳风”。扰动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它抵达地球时,往往引起很大的磁暴与强烈的极光,同时也产生电离层骚扰。太阳风的存在,给我们研究太阳以及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提供了方便。
-
B 【解析】 当连续的图像变化超过每秒 24 帧画面的时候,人即无法分辨每幅单独的静态画面,因而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
105.C 【解析】 OICQ 是应用软件,其他都是系统软件。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
C 【解析】 进出口顺差即进口额小于出口额;进出口逆差即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即美国、法国、意大利、英国 2004 年进出口为逆差,共有 4 个国家。 -
D 【解析】 我们只需要观察选项中的四个国家。中国、日本、美国、德国各自出口额增加值分别为 1551 亿美元、937 亿美元、942 亿美元、1632 亿美元,因此 2004 年出口额比 2003 年增加最多的国家是德国。
-
C 【解析】 2003 年巴西的进出口总额为 $507+731=1238$ 亿美元,2004 年巴西的进出口总额为 $659\substack{+965=1624}$ 亿美元,增长率为(1624—1238) $/1238\approx31%$ 。
-
A 【解析】 根据常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进出口总额肯定是世界第一位的,因此 2003 年进出口总额最大的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 $13031+7248{=}20279$ 亿美元。
我们观察到巴西的进口额,出口额都是三位数,因此它是 2003 年进出口总额最小的国家,其进出口总额为 $507+731=1238$ 亿美元。
$20279/1238\approx16.4\mathrm{{c}}$ 。
-
B 【解析】2003 年俄罗斯联邦出口额为 1359 亿美元,中国出口额为 4382 亿美元,$1359/4382{\approx}30%$ ,故应选 B。
-
D 【解析】 图中“X”表示 2003 年的固定投资增长率。
2003 年固定投资增长率 $=$ (55567-43500) $/43500{\approx}27.7%$ 。
- A 【解析】 “2005 年……城镇投资 75096 亿元,……第一产业投资 823 亿元,……第二产业投资 31598 亿元”。
那么 2005 年在城镇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 $=75096-823-31598{=}42675$ 亿元
-
B 【解析】 2005 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为 88604 亿元,2001 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为 37214 亿元,2005 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 2001 年增长了(88604-37214)$/37214\approx138.1%$ 。
-
C 【解析】 由图可知,2001 年,我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37214 亿元,增长率为 $13,0%$ ,所以 2000 年,我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37214/( $1+13,0%$ ) ${\approx}32933$ 亿元。
-
D 【解析】 A.“2005 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8604 亿元……“农村投资 13508亿元”,2005 年农村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13508/88604\approx15%$ ,低于 $20%$ 。B.“十五”期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和为 $37214+43500+55567+70477+88604=$ 295362 元低于 300000 亿元。C.“十五”期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13.0%+16.9%+27.7%$ $+26,6%+25.7$ ) $-5{=}21.98%$ ,低于 $25%$ 。
D.“2005 年……城镇投资 75096 亿元……第一产业投资 823 亿元……第二产业投资31598 亿元”,那么 2005 年在城镇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 $=75096-823-31598{=}42675$ 亿元。$42675>32421=823+31598$ ,2005 年的城镇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比第一产业投资和第二产业投资的总和还要多,所以 D 正确。
116.B 【解析】 2005 年“劳动力需求”的景气指数为 $120,8\mathrm{-}5,1\mathrm{=}115,7.$ 。
- A 【解析】 “本表基于对 1400 家企业的调查统计”。
2006 年“资金紧张”指数增加企业为 $17.4%$ ,则未增加企业为( $(1-17.4%$ ) $=82.6%$ 。
2006 年“资金紧张”指数未增加的企业约为 $1400\times82.6\approx1156$ 家。
-
C 【解析】 2006 年“生产总值”指数持平企业占 $50.8%$ ,“产品订货形势”指数增加企业占 $10.8%$ , $50.8%/10.8%\approx4.7$ 。
-
D 【解析】 没法计算去年“产品订货形势”指数持平的企业数量,所以无法比较。
-
B 【解析】 A.“本表基于对 1400 家企业的调查统计”,所以“企业盈利”指数持平
企业有 $1400\times42.4%{\approx}594$ 家;B.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融资”景气指数的增长率为 $10/\left(117.5-10\right)\approx9%$ ,“资金
紧张”景气指数的增长率为 $8.3/:\left(121.2-8.3\right)\approx7%$ ,所以 B 正确;C.“生产总值”指数持平企业数约占企业总数的二分之一;D.“产品订货形势”指数减少企业有 $1400\times47.5%{=}665$ 家。 -
B 【解析】 “2005 年某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 2144.6 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达 302.4亿元”,2004 年该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约为 $2144.6-302.4{=}1842.2$ 亿元。
-
D 【解析】 “海洋三大产业结构由 2000 年的 31.0:16.7:52.3 调整为 2005 年的21.0:13.2:65.8”,
2000 年海洋第三产业比重为 $52,3%$ ,2005 年海洋第三产业比重为 $65.8%$ ,所以提高了$65,8-52,3\mathrm{=}13,5$ 个百分点。
- B 【解析】 “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2005 年中总产值分别为 334.0亿元、747.3 亿元”,2005 年某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 2144.6 亿元”
2005 年海洋渔业总产值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334.0/2144.6\approx15.6%$ 。
- C 【解析】 “滨海旅游、海水产品加工业、船舶修造等产业日益壮,2005 年总产值分别达 470.3 亿元、180.0 亿元、40.9 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 $14,9%$ 、 $9,0%$ 、 $13,2%$ 。”
A.“十五”期间滨海旅游产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14.9%$ ;
B.“十五”期间船舶修造产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13,2%$ ;
C.2005 年海洋渔业总产值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334.0/2144.6\approx15.6%$ ;
D.“2005 年的 21.0:13.2:65.8”2005 年海洋第二产业所占比率为 $13,2%$ 。
因此 C 项 2005 年海洋渔业总产值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最大。
- A 【解析】 $\textcircled{1}$ “2005 年海洋产业中‘五大产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水产品加工、船舶修造)的总产值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 $82.6%$ ”,“2005 年某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 2144.6 亿元”,所以 2005 年该省海洋产业中“五大产业”的总产值为$2144.6\times82.6%\approx1771$ 亿元,所以错误;
$\textcircled{2}$ “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2005 年中总产值分别为 334.0 亿元、747.3亿元”,2005 年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为 $334.0\substack{+747.3=1081.3>1072.3=2144.6/2}$ 亿元,因此正确;
$\textcircled{3}$ “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2005 年中总产值分别为 334.0 亿元、747.3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 $7.1%$ 、 $24,7%$ ”,这个 $24.7%$ 只是一个年均增速,而非 2005年的增速,因此错误。
文章作者 考公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