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13公务员联考_行测_辽宁_海南_重庆_福建卷_答案及解析
文章目录
2009 年 913 公务员联考《行测》卷(解析)
分类:行测/联考/辽宁/海南/重庆/福建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作品,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它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都城汴京清明节时节的城市景象,展现了当时汴京日常社会生活和风俗。
故正确答案为 A。2、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产生于河北东部,由流行于滦县、迁安、玉田、三河等农村的曲艺发展而成。评剧于 1910 年左右形成于唐山,也被称为“蹦蹦戏”或“落子戏”。1935 年在上海演出时,因剧目中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特点,遂采纳名宿吕海寰的建议,改称评剧。1936 年白玉霜在上海拍摄影片《海棠红》时,《大公报》首次把评剧介绍给读者,从此评剧之名在全国传播。
故正确答案为 A。
3、中国小麦一般亩产在 800 斤左右,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只能种一季。玉米亩产可以超 1000 斤,水稻平均亩产1200 斤,袁隆平培育的杂交稻 2004 年最高纪录达 1600 斤,所以小麦亩产量低于水稻、玉米。故正确答案为 C。
4、A 项错误,中国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一般年份分为 12 个月,354 或 355 天,闰年则为 13个月,383 或者 384 天;
C 项错误,黑洞巨大的引力,光线也无法逃脱;
D 项错误,北斗星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周期性变动,黄昏时的春季,北斗星的斗柄指东,夏季指南,秋季指西,冬季指北。
故正确答案为 B。
5、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这三大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
故正确答案为 D。6、自来水是经漂白粉消毒处理过的,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会有一定的残留,次氯酸化合物有一定毒性,所以不能直接养鱼,需要将自来水用日光照射或放置两三天再用来养鱼。
故正确答案为 D。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 5 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其中氧是非金属气态单质,硅非金属,所以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故正确答案为 A。
8、A 项错误,鲜卑族拓拔珪创立北魏,前秦是由氐族人苻坚建立。北魏、前秦均为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五胡是指匈奴、羯、鲜卑、羌及氐,前秦和北魏是这段时期影响力较大、存在时间较长的政权;
C 项错误,成吉思汗虽然是蒙古历史上的领袖,但元是其孙忽必烈创建的政权,并非成吉思汗;
D 项错误,后金政权虽然是由女真族创立,却不是皇太极,而是他的父亲努尔哈赤。
故正确答案为 B。9、老龄化社会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联合国标准为一个地区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7%$ ,该地区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故正确答案为 C。
10、十五届五中全会概括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1、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2、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4、全面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5、保持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6、适应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A、B、C 项正确,A、B、C 项的表述与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意义相符合;
D 项错误,其表述“提高竞争力”并不在内。
故正确答案为 D。
11、A 项错误,GDP 即英文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通常它的定义为:一定时间内(一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所以GDP 不包括生态和环境因素;
B 项错误,20 国集团由八国集团、欧盟及一些亚洲、非洲、拉美和大洋洲国家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参加,它属于非正式论坛,旨在促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的重要问题展开对话,为实质问题的协商奠定基础,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
D 项错误,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 1961 年 7 月 31 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而不是东亚国家联盟。
故正确答案为 C。
12、A 项错误,出自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蓝田位于今天陕西蓝田,是玉石产地。
但该诗中并没有体现与西域物质文明交流;B、C、D 项正确,B、C、D 项中的玉碗、琥珀、葡萄和苜蓿都是西域地区的指代。
故正确答案为 A。13、A 项错误,因为输血中器械不洁也可能会造成感染;
B 项错误,据我国《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紧急状况下也要检测献血者的血常规,避免感染风险;
C 项错误,输血一般在患者缺血时进行,补充营养和增加抵抗力无需输血;D 项正确,输血(transfusion of blood components)是根据血液比重不同,将血液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依据病情需要输入有关的成分。成分输血可以一血多用,节约血源,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减少疾病风险,便于保存,使用方便,制剂容量小、纯度高,效果好。
故正确答案为 D。
14、在我国地方通行的计划生育条例普遍规定,男子年满 25 周岁、女年满 23 周岁后结婚为晚婚,女年满 24 岁周岁后初育为晚育。
故正确答案为 D。
15、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以下情况免征个税:
1、省级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级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产生的利息。
3、按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转业费、复员费。
7、按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按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征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A 项错误,勤工俭学属于正常劳动报酬,不在免征范围内;
C 项错误,C 项属于正常转让获利,该情况也并不在免税范围内;
D 项错误,获当地政府奖金,不符合省级以上要求,也不在免税范围内。
故正确答案为 B。
16、国务院《全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19 条规定: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继续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工作,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推进综合执法试点。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市、县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要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故正确答案为 D。
17、《刑事诉讼法》第 16 条第 2 款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触犯我国刑法的行为,并非不构成犯罪,而是犯了罪不交付我国法院审判,他们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一般有下列几种方式:(1)要求派遣国召回;(2)建议派遣国依法处理;(3)对罪行严重的,由我国政府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限期出境。
故正确答案为 A。
1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会行使监督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的职权。题目中说的是听取国务院的工作报告,属于监督其工作,而对于国务院的具体事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并不直接决定。
故正确答案为 B。
19、A 项错误,本案不属于正当防卫,不具备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李刚的死并非意外;
B 项错误,我国刑法实行罪责自负原则;
C 项错误,本案为刑事案件,和民事行为能力没有必然关系;
D 项正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毒、防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题目中上高二的小明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应负刑事责任。
故正确答案为 D。
20、题目中制币厂采用隐瞒事实和欺骗的手段销售不符合合同约定的产品,属于明显欺诈行为。我国《民法》对此规定,受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因意思表示不真实,当事人享有撤销权。
故正确答案为 B。
21、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语境搭配和不同侧重点。
第一个空,“烘托”是通过写别的事情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题干说诗人创作诗歌借描写景物来传达感情,从对景物的描写来传达出此时的心境。“烘托”符合此意,所以当选。“折射”是一种光学名词,不能形容心境;“衬托”- 2 -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 “衬托”和“烘托”的不同在于“衬托”会把做陪衬的事物和主要描写的事物都做描绘。而“烘托”侧重写一种事物,从而把想要突出的事物“托”出来。所以“衬托”在这里不合适;“暗示”是指不明说,而用含蓄的话或动作使人领会,不符合语境。所以排除 A、C、D,B 正确。第二个空,“手法”指写作文学作品的技巧,即说明诗人采用“烘托”的手法对诗歌进行创作,符合语境,经验证,B确实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B。
22、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
通过关键字“挤”可以看出题干想要表现的是菜芽的稠密,A 项“密密匝匝”形容很稠密的样子,形容发芽的菜籽很多,符合语境,是正确的。
B 项“热热闹闹”形容景象纷繁盛大,用来形容发芽的菜籽也不合适;C 项“林林总总”形容品种繁多,不符语境;D项“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而这里菜籽才刚发芽,显然不合适。
故正确答案为 A。
23、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
第一个空,文段讲述的是要有选择地放弃。“退却”是指畏难后退,最符合此语境下对“放弃”的理解,所以第一个空应为“退却”。“淡漠”冷淡没有热情或者印象淡薄;“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无奈”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都不符合此语境。A、B、D 错误,C 正确。
第二个空,懂得“正确有选择的放弃”,开拓进取,成就事业,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所以第二个空格填智慧是正确的,印证了 C 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 C。
24、此题是近义实词的语境搭配。
第一个空,首先通读全段,了解到第一个空后说情感有时亲密,有时陌生,“复杂”是指实物的种类、情绪等多而杂,因此用“复杂”可以概括。“深厚”是指感情浓深,基础坚实;“细腻”是细致都不能体现多而杂之感。“多样”是指多种样式,不能用来形容情感。故排除 A、C、D,B 项正确。
第二个空,“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不能用来形容“友谊”;“保持”是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不能体现向前发展的意思,所以不选;“延续”指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不是正面意义的表达。“进展”指向前发展,可以用来修饰友谊。可以验证 B 为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B。
25、此题是混搭填空题。
突破口在第一个空。通过关键词“只限于”、“没有”可知,第一个空格处填入的词表述出来的意思,应是与“只限于同一个时期”相反的。
D 项“经久不衰”是指历经很久也不会衰退,符合语境,当选。
A 项“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C 项“一唱百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都不能形容好书的吸引力,所以不选;B 项“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侧重点在于“新”而不在“久”,不符语境。所以排除 A、B、C;D 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D。
26、此题是近义实词的语境搭配。需要考生联系段意选择正确选项。
第一个空,根据题干中关联词“不是……而是……”可知,第一个空应填与“审美”是相对的词。“实用”是指实际使用价值,是与“审美的”相对的,根据正常的逻辑可以判断,第一个空应填“实用”。所以应选 A。
第二个空,可以得到进一步确认,“审美”从本质上来说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即满足了人们除了物质外的次要的欲望。
故正确答案为 A。
27、此题是实词语境搭配。需要考生联系段意选择正确的词语进行搭配。
第一个空,题干中阅读兴趣能促使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故第一空应选择“动力”,“目标”“核心”“源泉”都不能体现出推动的意思,所以都不选,故 A、B、D 排除;答案为 C。
第二个空,良好的阅读习惯带领、激发阅读兴趣的强化,“引导”符合语境,所以可以验证 C 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C。
28、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
突破口在第二三个空。材料讲述的是正常的社会必须要做到什么,第二三个空的主语应为“社会”。
“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主语应是人。“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主语也应为人,故排除 A、C,在 B、D 中寻找答案。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主语也应为人,故排除 B。
“聚精会神”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锲而不舍”指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符合语境,所以 D 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D。
29、此题为实词填空题。
第二个空,题干中的“但”字表示对前面意思的转折和否定,说明“有力量是件好事”不是绝对的。“多半”“也许”“通常”都可以表示此意;“自然”意为当然,语义绝对。据此可排除 B 项,在 A、C、D 中寻找答案。
- 3 -
第三个空,需要的是能与“议题”相搭配的词语。“严峻”一般与“形势”搭配,与“议题”搭配不当,排除 D 项。“棘手”比喻事情难办,侧重于“难”,“迫切”是指急切、急迫,侧重于“急”。
根据后文句意可以推断,后文提到的问题并非难以处理,而是需要有好的应对政策,故用“迫切”更符合句意,正确答案为 A。
第一个空格各词语含义如下:既定:已经确定;现在:这个时候,指说话的时候,有时包括说话前后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区别与“过去”、“将来”;当前:目前,现阶段;固有:本来有的,不是外来的。崛起是对于已经确定下来体系而言的,“既定”最符合题意,验证 A 选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A。
30、此题是实词和成语的混搭填空题。
第二个空,材料说纪实作品像齿轮一样,要齐全,要全面的反映整个时代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所以需要保证连贯不间断的记录才能好好的进行总结。“连续”可以表达此意,符合语境,所以 A 当选。
“完整”侧重于整体性而非连贯性;“分别”记录下来没法保证连续性;“真实”侧重点在“真”而不在“完整连贯”,所以 B、C、D 都不选。材料前面说拍纪实作品就像熬中药,因此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A 项“滴水穿石”能够反映此变化。所以可以验证 A 确实正确。
第一个空,各选项的含义如下:变迁是指情况或阶段变化转移,例如时代变迁等;面貌用来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联系是指接上彼此关系;轨迹用来比喻人生经历的或事物发展的道路。第一个空格需要表达的是反映整个时代变迁的词语,可以验证 A 选项中的“变迁”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A。
31、据提问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C 项正确,文段先提到娃娃鱼的的追捕习惯、牙齿特点,讲的是娃娃鱼是如何捕食的。之后说“耐饥”、“暴食”、“食卵”以及“爱吃鱼虾等”等内容,讲的是娃娃鱼饮食习性。所有材料都是围绕着“捕食习性”来进行描述的。
A 项“性情特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 项“生活特性”表述太过宽泛,没有针对性;D 项表述明显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C。
32、通过“意在”可知此题属于中心理解题。
B 正确,文段主要描述的是留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符合“构图规则”的留白,“忌形状相同”“忌散”“忌似圆似方”等都是在说构图技巧。
所以 A、D 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笔法和如何用墨;C 错误,材料并不是教大家如何鉴赏中国画。
故正确答案为 B。
33、据提问“主要叙述”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A 项正确,文段主要说明了职业和事业的区别,同时指出两者最理想的结合情形,经概括可得出文段的主体词是“职业”和“事业”,谈及二者关系的是 A 项。
B 项错误,“理想”材料并没有提到;C、D 项表述的并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 A。
34、据提问知此题是标题选择题,难度很高。
材料前部分讲的是根据表面现象得出的结论,后部分讲的是真相是什么。通过转折词“然而”连接两部分,表明表现所见和事实真相形成鲜明对比。
C 项最准确全面地概括了材料,所以 C 正确。
A 项“讹传”是指与事实、事件等不相符的传闻,材料前面提到的情况都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传闻,故不能用“讹传”;材料只是客观的叙述了表象和真相,并没有在他们之间做出对比,所以 B 项错误;材料主体词为“真相”“表象”,作为标题应突出主体词,所以 D 选项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 C。
35、据提问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C 项正确,文段首句作为背景引出论题,然后解释食物链的累积和放大效应,并举美国白头鹰面临灭绝的例子进一步解释累积和放大效应,因此这段文字的中心是食物链的累积和放大效应,C 项完整地表述了这个意思。
A 项错误,文段仅在开头提到了“食物链”一词的提出者,并未提及“食物链”的含义,排除;B 项错误,仅仅概括了文段中的事例,不足以概括全文段,排除;D 项错误,文段并未提及环境与食物链的关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
36、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B 选项正确,从文段中“他的作品只零零星星地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出现过”可知克莱齐奥的作品在国内不畅销。
A 选项错误,“获诺贝尔的作品”范围太广,不能得出大多曲高和寡的结论;C 选项错误,文段中指出“这既不说明读者无知,也不说明诺贝尔奖所谓的‘独特品味’”,明确提到这不能说明读者无知;D 选项错误,国内读者对诺贝尔获奖作品了解较少无法从文段中找到论据,同时也与现实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 B。
37、据提问“主要说的是”可知此题属于中心理解题。
A 项正确,材料先用一段童谣表明了北京老字号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很重要,又用“耳熟能详”、“珍贵记忆”等印证了此观点,所以材料主要内容就是老字号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和意义。
B、D 两项错误,分别提到老字号诚信的作用以及老字号的独特传统技艺,但是相对与整个文段而言,比较片面,- 4 -
属于概括不全;C 项错误,“商业文化”文段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故正确答案为 A。
38、据提问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A 选项正确,文段提到“散步不要刻意求快,也不要刻意求远,而应该是不徐不疾,不紧不慢,要漫不经心,洒脱冲淡。”可见这里讲的散步侧重的是散心,让心情在散步的过程中得到放松。
B、C 选项错误,文段并没有提及健身方式以及陶冶情趣的重要途径;D 选项错误,比较片面,没有完整地总结文段关于散步的大意。
故正确答案为 A。39、据提问“意在强调”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A 项正确,本文段先提到实现民主的过程很重要,又说民主决策的过程对人们的信心凝聚影响更大,更加印证了民主决策过程的重要性。
B 项错误,“只有……才能”和 D 项中的“……便是”,说法过于绝对,不符文意;C 项错误,文段中未提到“决策过程中的民主,是广泛的社会参与”,C 项是无中生有。
故正确答案为 A。
40、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B 项正确,材料中先用“真正美的东西都是充满感情的”引出“感情”这个词,然后用“一方面……另一方面”分别叙述了“感情”的特点,即“感情的个人性”和“感情的社会性”,B 项完整表达了文意。
A 项错误,人们容易对美的东西产生感情,A 选项偷换概念,将”感情“换为”真情”;C 项错误,整个文段要表达的是感情既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同时又具有社会性,C 项以偏概全;D 项错误,文中提到“感情这个东西却又最具有社会性,最需要普遍的传达,”而选项中确实“不易传达”这是错的,D 选项混淆是非。
故正确答案为 B。
41、据提问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D 项正确,安德烈·马尔罗说孩子是艺术家,是因为他们具有天赋;而说他们不是艺术家,是因为他们还不会支配自己的天赋。因此,要成为艺术家,仅仅拥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要学会支配天赋。
A 项不符文意,材料重点在于会不会“支配”天赋,而不是“有没有”天赋,排除;B 项不是马尔罗的观点,排除;C项明显表述错误,“无法意识到”在材料中并未提到,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D。
42、此题考查记叙型标题选择的能力。
材料讲述的是个小故事,选择道理。
B 项正确,根据病人的话可知材料强调生命不能缺少疼痛,B 项中的庆幸体现出了这一点,是启发性的道理。A 项错误,谈的是拒绝麻木,但是没谈疼痛,主体缺乏针对性;C、D 项没有点出疼痛的作用,过于直白、空泛,所以 C、D 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 B。
43、据提问“主要讲述”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A 选项正确,题干首先提出生命可能是一群偶然聚在一起的有机物,之后分析这群有机物的具体分工,最后用总结性的话点明细胞诞生了。是分-总结构,强调的重点是结语,即最后一句话。寻找文中的关键词“可能”,证明这只是个假说,还没有被科学所证实。
B 选项错误,B 选项只是概括了”细胞初始的变化过程“,属于偷换概念中的缩小话题。文段不仅仅是细胞初始的变化过程,而是细胞的诞生过程;C 选项错误,文段并没有提到”生命单元的形成条件“C 选项属于无中生有;D选项错误,D 选项是”生命演化的合理猜想“,扩大本段文字讨论的话题,文段主要是讲细胞的诞生而非生命演化。故正确答案为 A。
44、据提问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文段首先批判了“不讲提高自身价值”的观点,然后指出如何提高自身价值,即需要做到“克己修身”,最后用一个反问句再次强调了克己修身对提高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D 项正确,通过文段中的条件词“必须”和“只有”可以知道提高质量和克己修身的对人的重要意义,因此 D 选项符合文意。
A、C 两个选项概括不全,都只是对文段内容部分概括,所以不选;B 项是无中生有,文段没有强调德才兼备是人才质量的核心。
故正确答案为 D。
45、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B 项正确,文段详细描述了“匠人规则”,意在说明人们做事要遵循最基本的标准和尺度,不能违背起码的准则。A 项错误,描述的是匠人规则是什么,不是“启示”,所以不选;C 项错误,是匠人规则的作用,在材料表面就可以看出来,也不属于“启示”;D 项错误,D 项只是原文的一个同义转换,而题目问的是“启示我们”什么,所以要更深一层。
故正确答案为 B。
46、根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词句理解题。
联系上下文,所谓特许经商的费用就是指商人从事食盐专卖所要付出的金钱的代价,并且“特许”带有垄断性质。- 5 -
B 项提到了对食盐进行的“专卖”,能完整表达此意。
A 项不能表达出“特许”之意;C 项表述空泛,盐商为获得利润所要付出的必要成本很多,不仅仅只是此项;D 项“赋税”表述错误,“承担的损失”并不是赋税。
故正确答案为 B。
47、根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此题以标点符号感叹号的分析作为切入,材料先说画者通过画眼把大千世界的景色汇聚于心,然后积存沉淀在心中形成一幅不同于眼见过的画面的“真正的画”,所以可以引申得出材料想要说明的是艺术品是内心世界的形象化,是外化的思维。
D 选项完整表述了文意。
A 项仅仅是简单陈述这一事实,并不是引申意;B 项错误,材料讲的是虚拟的、内心的艺术创作,创作中的“快乐”只是创作感受的一部分,并不是材料主要想表达的;C 项错误,材料中说“并没有形之于纸”。
故正确答案为 D。
48、据提问知此题为中心理解题。
从行文脉络的角度来分析,文段结构为分分式。前后两句话为并列关系,一是从心理层面讲中国人因为其生命观难以接受克隆,二是从技术层面上讲克隆人进化上的不确定能否适应自然和生存。是讲一个问题的两个原因。概括两方面可知,文段主要说明的是中国人难以接受“克隆人”技术的原因。因此,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A 项只提到“技术”方面的难题;B 项只提到“心理层面”的难题;C 项是在阐述技术层面的难题时的具体说明,亦不能概括整个文段。均不够全面。
故正确答案为 D。
49、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C 项正确,本题要从整体上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从关联词着手,题干强调的重点是在转折关联词“然而”之后,后面说明只有在远离饥饿的时候,才有心思利用认知能力等迸发出创造力,创造出新的生产形式。举例说明制陶技术的产生,意在说明生产方式的改进源于生活方式的需求。
A 项错误,材料重点讲的是人类生产形式的改进而非“艺术创造”;B 项错误,B 项是材料意思的直面表达,不是引申意义;D 项错误,“标志”与文意不符,制陶技术只是人类利用自然满足所需能力的其中一种技术。故正确答案为 C。
50、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D 项表述正确,文段首先介绍了哲学领域被科学挤占的现状以及许多哲学家对哲学命运的悲观认识,这样看来似乎哲学便要败下阵来了,紧接着用“然而”进行转折,指出“哲学仍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人喜爱”,最后说明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而今哲学已从专业束缚中解脱出来,具有了独立性。由此可知,材料想要表达的是哲学现今所获得的独立性,并且此独立性赋予了其新的魅力与动力。
A 选项错误,是强干扰项,哲学所面临的危机并不是其发展的原因;B、C 项错误,表述片面,都不是材料主要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 D。
51、元素组成相同,考察位置规律。白色图形面积不变,黑色图形面积逐渐增大,首先排除 B、D 两项。第一组第一个图形中白色部分沿着竖轴旋转得到第二个图形中白色部分,第二个图形中白色部分沿着横轴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中白色部分。由此可见 A 项中的五角星是对右边第二幅子图的翻转。
故正确答案为 A。
52、元素组成相同,考察位置规律。三角形每次顺时针移动 3 格子,2 格,1 格,C 项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 C。
53、元素组成凌乱,考查数数。数部分(连接在一起的黑色线条为一个部分),每幅子图都由三部分构成,选项的组成部分依次为 2、3、2、2 。
故正确答案为 B。
54、本题考查直线数,九宫格中第一行各个图形直线数分别为 8、3、2;第二行各个图形直线数分别为 7、4、1,第三行各个图形直线数分别为 6、5、(?)。发现九宫格“米”字位置叠加直线数之和均等于 12。即
, 。故第三行第三个图形应不包含直线,本题选 B。
故正确答案为 B。
55、每个图中均有 3 个封闭空间,选项中的封闭区间分别是 3、2、5、4 。
故正确答案为 A。
56、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的关键是“长时间致力于解决某一个问题”、“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过了两个小时他发现了那份文件”没有体现“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
B 项“晓峰写毕业论文遇到困难”体现了“长时间致力于解决某一个问题”,“参加学术会议时得到很多相关信息”体现了“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理清了思路”说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
C 项“查阅了大量线路图,终于修好了电视”没有体现“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D 项不是主体想出来的办法,不符合题干“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
故正确答案为 B。
57、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关键为“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多种答案”、“问题获得圆满解决”。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当‘救人离水’行不通时,果断地砸破水缸”体现出“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让水离人”救了小朋友也说明了“问题获得圆满解决”,属于发散性思维;
B 项“医生根据经验考虑”,不能体现“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
C 项和 D 项也不符合定义,其中 C 项是对同类问题的类比推论以及 D 项“事先要在脑海中进行安排”,没有体现“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更没有说明“多种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 A。58、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的关键词有“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某些方面的属性相似或相同的关系”、“其他方面的属性也可能相似或相同”。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在木桶和胸腔之间类比、B 项在小白鼠和幼儿之间类比、D 项在蘑菇和蛇之间类比,以上均属于不同种类之间,符合“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
只有 C 项“痰中发现了癌细胞”,“癌细胞”和“肺癌”是同一对象,是因果关系的推断,没有运用类比推理。
故正确答案为 C。
59、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定义强调“以社会保障金为依托”、“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申请了优惠贷款”、B 项市领导的行为以及 D 项“希望工程图书室”项目均没有体现“以社会保障金为依托”。
而 C 项退休职工大部分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机构报销,医疗保险机构符合“以社会保障金为依托”,且该项体现出“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
故正确答案为 C。
60、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定义中强调“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由健康过渡到疾病”、“质变发生之前”。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连续多次在医院体检发现血压很高”,说明老王的血压很高,已经处于疾病状态了,不符合“质变发生之前”;
B 项“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医院进行最后的康复调理”强调由疾病过渡到健康,与题干“由健康过渡到疾病”不符;
C 项用专家不太肯定的推论说明小兵正处于“有健康过渡到疾病”的阶段,符合题干定义;
D 项“腹内有肿囊包块”,说明已经处于疾病状态,不符合题干“质变发生之前”。
故正确答案为 C。
61、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定义的关键词有“与事实不符”、“患者深信不疑”、“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的利害有关”、“具有个人独特性”、“浓厚的时代色彩”。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B 两项不符合“坚信不疑”,并且没有现实根据,也不符合“均涉及患者本人”,显然不符合题干定义;
C 项“老张最近总是在家中听到有人在门口骂他”没有体现“总是与个人的利害有关”、“具有个人独特性”;
D 项符合定义的所有要素。
故正确答案为 D。
62、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定义中强调“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中甲明知投毒会对他人也造成危害,仍然放任自己的行为是犯罪的间接故意;
B 项只是针对被害人的行为,属于直接故意;
C 项中伺机认为自己不会对他人造成危害以及 D 项中护士的行为,都属于过失而非间接故意。
故正确答案为 A。
63、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定义的关键是“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并未体现出“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B 项中并未体现“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
C 项水管漏水时报告没人来修,属于消极体验,再次面临相类似的情境时,就索性不报告了,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行为表现,符合定义;
D 项中小张面临的情形已经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干中“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
- 7 -
故正确答案为 C。
64、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定义强调“合同当事人”、“合同订立时,或订立后、履行前”、“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其他代替物”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符合定义;
B 项没有涉及合同订立,显然不符合定义;
C 项中的丙并非“合同当事人”,而是第三人的担保,不符合定义;
D 项属于交付中的首付款而非定金。
故正确答案为 A。65、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定义中强调“故意捏造并散布”、“损坏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 项并未体现“情节严重”;
B 项并未“损害他人人格”;
C 项符合定义所有要素,特别是“情节严重”使人因压力过大而自杀;
D 项中是否“故意捏造”并无定论。
故正确答案为 C。66、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为包容关系,且是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一种,股票是一种证券。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 项电脑病毒是一种程序,和题干逻辑一致;
B 项正好前后相反,谷物应是一种粮食;
C 项中操作系统和电脑、D 项中军人和警察都不是种属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 A。67、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为对应关系,且为一一对应。两者紧密相连,骨骼和肌肉都是有机体中紧密相连的组成部分。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 项中齿轮和发条都是传动器紧密相连的组成部分,符合题干逻辑;
而 B 项中表针和表盘以及 C 项中果核与果皮并非紧密相连,排除 B、C;
D 项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不符合题干逻辑,排除 D。
故正确答案为 A。68、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为对应关系。眼镜可以帮助近视患者,但不能治疗近视。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 项中手语可以帮助聋哑人交流,但不能治疗聋哑,符合题干逻辑;
B 项针灸是中风的一种治疗手段,C 项化疗是癌症的一种治疗手段,均不符合题干逻辑;
D 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属于无关项。
故正确答案为 A。69、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为对应关系,钢笔装墨水才能书写,墨水是消耗品,并且完全嵌在钢笔之中。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 项不是消耗品,排除 A;
B 项枪支装入子弹才能发射,子弹是消耗品,并且嵌在枪支中;
C 项没有明显逻辑关系;
D 项钻头不是嵌在电钻内。
故正确答案为 B。70、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为对应关系,红绿灯控制交通,且红绿是两种不同状态。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B 项明显逻辑关系和题干不一致;
C 项中控制通话的应是按键而不是手机本身;
D 项开关控制电流,开关是两种不同的状态,符合题干逻辑。
故正确答案为 D。
71、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题干词语间为对应关系,第一个通过第三个达到第二个目的,且后两者是一一对应关系。“学生”凭“录取通知书”“报到”,报到和录取通知书是一一对应。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 项中积分和优惠卡、B 项中报销和火车票、D 项中考勤和工作中均不是一一对应;
C 项“考生”凭“准考证”参加“考试”,且准考证和考试是一一对应,和题干逻辑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 C。
72、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题干词语之间为对应关系,电脑是电子邮件的硬件载体,电子邮件是照片的软件载体。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 项中毛笔不是国画的硬件载体;
B 项货物不是冰箱的软件载体;
C 项温度也不是冷气的软件载体;
D 项手机是信息硬件载体,信息是彩信的软件载体,各项均符合题干对应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 D。
73、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题干词语间为对应关系,是一一对应,是人员与其对应工作会议或场所的对应,政协委员在政协会议上发表提案,政协委员和政协会议一一对应。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 项厨师准备宴会菜肴,厨师的工作场所应为厨房;
B 项演员用道具进行文艺演出,演员和文艺演出不是一一对应;
C 项饲养员训练动物进行动物演出,饲养员和动物演出也不是一一对应,应是驯兽师。
三项均不符合这种一一对应关系,且前后对应顺序不一致。
D 项运动员在运动会上创造纪录,运动员和运动会一一对应,符合题干逻辑。
故正确答案为 D。
74、第一步:由题干和选项判断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由题干与选项可推断出题目考查对应关系,发消费券的目的是刺激消费,而鼓励进食的目的是增加体重。显然第一空内应为刺激消费的目的,而第二空内应为鼓励进食的措施或手段,发消费券是政府让利行为,第二空内也应是政府让利行为。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C 项不符合题干这种对应关系;
B 项通过发消费券方式来刺激消费,与金融安全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
D 项通过发消费券方式来刺激消费,从而实现扩大内需的目的;通过用餐免费的方式来鼓励进食,从而达到增加体重的目的。其中用餐免费和发消费券都是政府让利,消费者收益。
故正确答案为 D。75、第一步:将选项逐一代入判断题干逻辑关系。
题干词语间为对应关系,是事物分类对应。网球运动中有男女之分,交通标志信号灯应的标志应是红绿。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网球运动中有男女教练员,交通标志中有红绿三色信号灯符合题干逻交通标志的信号灯不应是明暗、黑白或左右而是红绿,排除 B、C、D。故正确答案为 A。
76、第一步:找到论据和论点。
论点为 $60%$ 的参与调查的运动员回答说他们的成绩位居此次比赛的前 $20%$ 。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 项说没有回答的人群中也有成绩位居前 $20%$ ,属于样本之外的情况,与样本本身的调查结果无关;
B 项是对论据的重复, $60%$ 的被调查者成绩在前 $20%$ ,那么 $40%$ 的回答者必然在前 $20%$ 之外,并不能解释调查结果似乎存在着矛盾;
C 项说参加百米决赛的运动员有 $80%$ 的人成绩不理想与题干 $60%$ 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居此次比赛的前 $20%$ 矛盾;
D 项说明成绩较差的运动员没有参加调查,则大多数被调查者的问答都有较好的成绩,说明调查数据不可靠,有力的支持了论点。
故正确答案为 D。
77、第一步:翻译题干。
捕杀野生动物 $\Rightarrow$ 老虎数量急剧下降;动物皮毛交易 $\Rightarrow$ 老虎数量急剧下降;亚洲新的人口增长趋势和经济变化 $\Rightarrow$ 老虎数量急剧下降;亚洲富有的中产阶级需求 $\Rightarrow$ 野生老虎的非法贸易 $\Rightarrow$ 老虎数量急剧下降。
第二步:根据逆否规则逐一判断选项。
A 项,减少对老虎的捕杀 $\Rightarrow$ 老虎数量就不会下降,否前推不出否后,排除 A;
B 项,制止动物毛皮交易 $\Rightarrow$ 老虎数量就不会下降,否前推不出否后,排除 B;
C 项,由题干“亚洲的经济变化趋势对老虎的生存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可知 C 项满足题干推断;
D 项,中产阶级改变不健康的消费观 $\Rightarrow$ 老虎数量就不会下降,否前推不出否后,排除 D。
故正确答案为 C。
78、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肠道能尝出糖果的味道。论据是存在于舌头上的能检测甜味的蛋白质,也存在于肠道。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点的味道和论据的蛋白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需要加强论证。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 项说有了这种检测甜味蛋白质的物质,就能尝到甜味,论证了题干结论;
B 项肠道还能尝到酸味、C 项还有其他器官能够尝到甜味与论点没有明显逻辑关系,属于无关项;
D 项说味觉可以通过其他感觉表达出来,没有涉及到肠道和甜味蛋白质的物质。
故正确答案为 A。
79、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是如果你是一个孤独者,你最好结交一些朋友,否则就会丧失你宝贵的脑细胞,导致记忆力底下。论据是生活在大的群体之中的鸟类,比生活在孤独之中的鸟类大脑中有着更多的新的神经元,也有着更强的记忆力。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 项,A 说人类的大脑和鸟类不同,因此不能拿鸟的记忆力和人的记忆力作对比,所以孤独者不一定会记忆力低下,A 削弱论证。
B 项,B 说人脑比鸟类大脑发达得多,因此不能拿鸟的记忆力和人的记忆力作对比,所以孤独者不一定会记忆力低下,B 削弱论证。
C 项,题干说孤独者不结交朋友的话会导致记忆力低下,而 C 说孤独者本身记忆力低下,C 与题干无关。
D 项,题干的论点是孤独者将导致记忆力低下,而 D 项说孤独者的记忆力非常好,D 是论点推导关系的矛盾命题,D 削弱了论点。
D 直接削弱论点,D 的削弱程度比 A、B 强。
故正确答案为 D。80、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考古学家推测元明时期该地附近曾有寺院存在。
论据:考古人员在泉州古城门遗址发现了一些古代寺院建筑构件。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考古人员没有发现寺院遗址,并不能说明此前没有寺院,属不明确选项;
B 项:民居也常使用同样的建筑构件,那说明考古人员在泉州古城门遗址发现的建筑构件可能就是民居使用的,与寺庙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削弱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拆桥;
C 项:建筑构件的多少与是否存在寺庙没有明显联系,无关选项;
D 项:典籍中是否提及到周围存在寺庙与存在寺庙没有明显联系,典籍记载的准确性也有待考证,属不明确选项;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81、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据是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由于生物学上的差异导致亚裔人体内肿瘤较不具有侵害性。论点是研究人员发现亚洲人的存活率远高于其他种族患者。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题干是削弱质疑型的另一种考察方式,要找一个不构成质疑的选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B、C 三项都能说明亚裔人体患肿瘤是另有其因,并不一定是种族的原因,构成对题干观点的质疑;D 项中的发病率与结论中的存活率无关,可能存在发病率低、存活率也低的现象,可见 D 项不构成质疑。故正确答案为 D。
82、第一步:抓住题干的对象及关键。
第一句说明了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域占总脑量的比例是物种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二句说明在同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脑容量可能有明显差别,但脑部结构特征基本一致;而在不同物种之间,结构特征就有较大差异。
第三、四句话说明研究人员推测脑部结构特征将有助于分辨不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第二步:根据题干判断正确选项。
根据“在同物种中,不同个体之间的脑容量可能有明显差别,但脑部结构特征基本一致;在不同物种之间,结构特征就有较大差异”,可知同物种的脑部结构特征相似度大于不同物种的脑部特征相似度,所以同物种的“黑猩猩”和“大猩猩”脑结构的相似度大于不同物种的“黑猩猩”和“猴子”的脑结构相似度。
A 项强调人脑之间差异、B 项强调人脑和猴脑之间差异均不符合题干,而 C 项强调人脑与猿脑的结构相似度大于猴脑和狐猴脑也不符合“同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脑容量可能有明显差别,但脑部结构特征基本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 D。
83、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据是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皮肤细胞每周两次,每次一小时暴露在 41 摄氏度的空气里,不但没有受到损害,反而生命力更加旺盛。论点是研究人员推测,适度的高温可以起到延长寿命、抗衰老、美容的效果。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 项常患感冒的人并不一定体温升高,与论点适度高温可以延长寿命和抗衰老没有关系,因此 A 项属于无关项;
B 项说皮肤细胞影响衰老过程的主要不是皮肤细胞,削弱了论证关系;
C 项皮肤细胞不能代替所有的人体细胞也削弱了论证,说明即使高温也不一定能延长寿命、抗衰老;
D 项说体温暂时升高会对人体中有些细胞造成伤害,直接否定了适度高温的种种好处,削弱了论点。
B、C、D 三项都能对上述观点构成质疑。
故正确答案为 A。
84、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是甲公司的数码产品一定比乙公司的复杂又难用。论据是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比乙公司多 5 倍。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点和论据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需要加强论证,使得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关系。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 项说明甲公司的消费者比乙公司少,但热线电话数多,加强了论证,说明甲公司的数码产品比乙公司的复杂又难用;
B 项甲公司数码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比乙公司的多5 倍,而同时题干说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比乙公司多5 倍,同比例的增加并不能说明甲公司的产品不比乙公司差;
C、D 项说甲公司和乙公司的投诉数量比较,与题干中热线电话数量无法构成比例关系。由产品质量问题投诉并不能证明甲公司数码产品复杂又难用,C、D 是无关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 A。85、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是服药时不喝水或仅喝一口水的服药方式不可取。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 项说服药时增加饮水量会降低药物的浓度,但是我们并不明确浓度的降低对人体到底好还是不好,属于不明确的选项;
B 项说服药时大量饮水可加快药物通过咽、食管进入胃的速度,这与题干的论点是无关的,属于无关选项;C 项指服药期间而不是服药时,无题干论点无关,属于无关项;
D 项说饮水过少会使药片滞留在食管中时间较长,甚至产生副作用,支持了论点,与 B 项相比,D 项加强力度更强。
故正确答案为 D。
86、该数列为分数数列。
先进行通分,数列变成如下数列: 、 、 $\frac{10}{9}$ 、 、 、分子 2、6、10、14、18、22 为公差是 4 的等差数列;
分母为平方数列,各项依次为 、 、 、 、 、 。
故分数为 ${\frac{\mathrm{22}}{\mathrm{36}}}={\frac{11}{18}}$ 。
故正确答案为 B。
87、原数列为做和递推数列。
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和减去一个修正项,得到下一项,修正项呈等差数列,具体如下: $\mathbf{2}+4-\mathbf{0}=\mathbf{6}$ 、 、$6{+}9{-}2{=}13$ 、 $9+13{-}3{=}19$ ,则未知项为 $13+19-4=28$ 。
故正确答案为 A。88、次数列为递推数列,递推公式为 $\boldsymbol{A}{n+2}=\boldsymbol{A}{n+1}\boldsymbol{A}\boldsymbol{\pi}$ 。即 $4=({\frac{1}{2}})^{-}2,2=4^{\frac{1}{2}},1\bar{6}=\bar{2}^{4}$ 。因此答案为 $\bar{\mathbf{L}}\bar{\mathbf{f}}^{2}=\bar{\mathbf{2}}\bar{\mathbf{5}}\bar{\mathbf{6}}$ 。
故正确答案为 D。
89、
故正确答案为 A。
90、原数列为加和数列。相邻三项的和为平方数列: 、 、 、${\bar{6}}+10+9=5^{2}$ ,所以 $\begin{array}{r l}{{1}\bar{0}+\bar{9}+({\it\Delta\phi})=\bar{6}^{2}}&{{}}\end{array}$ , $()=17$ 。
故正确答案为 D。
91、该算式可以换成:
$({\sqrt{2}}-1)+({\sqrt{3}}-{\sqrt{2}})+(2-{\sqrt{3}})+\cdots\cdots+({\sqrt{9}}-{\sqrt{8}})={\sqrt{9}}-1=2$ 故正确答案为 B。
92、该数列是一个周期数列,发现数字 1、-1、2、-2、-1、1、-2、2 重复出现,循环周期为 8。而 $2009\div8$ 余数是 1,则第 2009 项为 1。
故正确答案为 C。93、该问题为计数模型中的植树问题。车站间的平均距离为 。
故正确答案为 D。
94、根据题意列算式: 。
故正确答案为 C。
95、根据题意得:甲完成需要 $480/x$ 天,乙完成需要 $480/(x-4)$ 天,则完成时间的等量关系为$480/x+10{=}480/(x{-}4)$ 。
故正确答案为 C。96、11w 的普通节能灯泡的使用成本为 $20\times{\frac{10000}{5000}}{+}110\times0.5{=}95$
5w 的 LED 灯泡的使用成本为 $110\times\frac{10000}{5000}+50\times0.5=245$ ,每万小时 LED 灯泡的总使用成本是普通节能灯泡使用成本的 $\frac{245}{95}$ 倍, $\mathfrak{L}<\frac{245}{95}<3$
故正确答案为 D。97、如果打折,则买 360 元的产品只需 $360\times0.55>360-180=180$ ,所以采用满 300 返 180 元更好;
打折买 220 元的产品只需 $220\times0.55{=}121{>}220{-}100{=}120$ ,采用满 200 返 100 元更好;
买 150 元的产品,打折只需 $150\times0.55=82.5$ 元,采用打折更好。
所以最少需要 $180+120+82.5=382.5$ 元。
故正确答案为 D。98、解析 1:本题属于钟表问题。把钟面看做圆形,12 点为原点。4 点 13 分时针在 4 和 5 之间,则
$=360\times{\frac{13}{60}}=78$ 。可知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 满足 。,在这个范围内的只有 B 项 45 度。
解析 2:把钟面看做圆形,12 点为原点。看成追击问题。时针每分钟转的度数为 $360\times{\frac{1}{12}}\times{\frac{1}{60}}=0.5$ 。分针每分钟转的度数为 $360\times{\frac{1}{60}}{=}6$ 。 $4$ 点 13 分两针的夹角为 $120+0.5\times13-6\times13=48.5{\approx}45$ 。
故正确答案为 B。
99、解析 1:没有重复的数字有 6 个:123、132 、213 、231、321、312,和为
$123+132+213+231+312+321=1332$ 。
故正确答案为 D。
解析 2:没有重复的数字有 6 个,在每一个数位,1 、2 、 3 分别出现 2 次,所以数字之和为
$(1+2+3)\times2\times100+(1+2+3)\times2\times10+(1+2+3)\times2\times1=1332$ 。
故正确答案为 D 。
100、由于水速为 2 米/秒,所以顺行时候甲船速度是 8 米/秒,乙船速度是 6 米/秒。逆行时候甲船速度是 4 米/秒,乙船速度是 2 米/秒。甲乙的两次相遇分别在甲船第一次返回和甲船第二次顺行途中,甲第一次返回原地花费时间为 $120\div8+120\div4{=}45$ 秒,此时乙到达对岸,逆水往回走,两船距离 $120-(4-2)\times(45-120\div6){=}70.$ 米,再次相遇需要的时间为 $70\div(5+2)=7$ 。所以总时间为 $45+7=52$ 秒。
故正确答案为 C。
101、查找得 2005 年中国、巴西、法国、澳大利亚这四个国家的国外游客人数高于出国旅游人数。
故正确答案为 C。
102、2000-2005 年出国旅游人数增幅分别如下:
韩国: ; ${\frac{1008-551}{551}}={\frac{457}{551}}$
巴西: ${\frac{470-323}{323}}={\frac{147}{323}}$ ;俄罗斯: ${\frac{2842-1837}{1837}}={\frac{1005}{1837}}$ ;
澳大利亚: ${\frac{475-350}{359}}={\frac{125}{359}}$ 。
明显韩国增幅最大。
故正确答案为 A。
103、2000-2005 年,出国旅游人数和国外游客到达人数增幅分别如下:
英国: ${\frac{6649-5684}{5684}}={\frac{965}{5684}}$ , $\frac{2997-2521}{2521}=\frac{476}{2521}$ ,前者低于后者,排除 A;
德国: ${\frac{7740-7440}{7440}}={\frac{300}{7440}}$ , $\mathrm{\frac{2150-1898}{1898}=\frac{252}{1898}}$ ,前者明显低于后者,排除 B;
日本:出国旅游人数下降了,国外游客到达人数增加了,排除 C;
中国: $\frac{3103-1047}{1047}>1$ , $\frac{4681-3123}{3123}<1$ ,前者高于后者,符合条件。
故正确答案为 D。
104、单看 04 年出国旅游人数这一列,先按地区分类,
亚洲国家出国人数均值: $(2885+1683+883)\div3\approx(2900+1700+900)\div3=5500\div3\approx1850}.$ ;
美洲国家出国人数均值: $(1955+6181+374)\div3\approx(2000+6200+400)=8600\div3\approx2900}.$ 欧洲国家出国人数均值: $\left(2113+7230+2415+6419\right)\div4\approx\left(2100+7200+2400+6400\right)\div4=18300\div4\approx83000$ 大洋洲国家出国人数均值:437。
故正确答案为 C。
105、A 项法国是表中所列国家中国外游客到达人数最多的国家,正确;
4921536 4921 5460
B 项美国和巴西两国增长率只需比较 和 即可,显然 $\overline{{4608}}=\overline{{4790}}$ ,正确;
C 项读表查找知韩国 2000 年国外游客到达人数和出国旅游人数相差为 21 人,少于加拿大的国外游客到达人数和出国旅游人数之差,C 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C。
106、2000 年到 2006 年黄金储备量下降的国家有韩国、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分别计算下降幅度。韩国: $(43.9-41.8)\div43.9=2.1\div43.9=10%$ ;
美国: $(26161.1-26149.9)\div26161.1\leqslant10%$ ;
法国: $(9724.5-8744.3)\div9724.5\approx500\div9700\approx10%$ ;
德国: $(11151.9-11003.7)\div11151.9\approx150\div11200\approx10%$ ;
故黄金储备量下降超过 $11%$ 的国家有 1 个。
故正确答案为 B。107、2000 年储备量为 A,2006 年储备量为 B,则年均增长率为;故只需比较 A、B 的大小即可,具体如下
印度: $\frac{1707.4}{379.0}\approx\frac{1710}{380}=4.5$ ; ;
发达国家: ${\frac{24313}{8969}}\approx{\frac{24300}{9000}}=2.7,$ ,
世界总体: ${\frac{33844}{15522}}\approx{\frac{33000}{15000}}=2.2,$ ;
发展中国家: $\frac{9532}{6553}\approx\frac{9600}{6600}\approx1.45$ ;
中国: $\frac{10684.9}{1682.8}\approx\frac{10000}{1600}=6.25$
只有中国超过了印度。
故正确答案为 D。108、美国各年的黄金储备量约为 $2.6\times500=1300$ 亿美元,法国各年的黄金储备量约为 $0.87\times500{=}435$ 亿美元,均大于两国各自的国际储备量;德国 2000 年的黄金储量为 $1.11519\times500=1.12\times500=560$ 亿美元,小于其当年国际储备,则符合条件的国家只有美国和法国。
故正确答案为 C。109、2005 年到 2006 年世界总体黄金储备量下降,而中国和美国的黄金储备量基本不变,所以美国和中国的黄金储备量占世界总体的比重均略有上升,A 说法正确,B 说法错误;
直接观察表中数据,C、D 说法均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B。110、西方国家的国际储备量小于黄金储备量,可以得出西方国家更倾向于进行黄金储备,A 说法正确;
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 00 年到 06 年国际储备量增幅比较大,而黄金储备量各国都比较平稳,B 说法正确;
查表得出发达国家的国际储备量都差不多等同于黄金储备量,C 说法错误;
印度 6 年的增长率约为 $\bar{3}\bar{5}\bar{0}\bar{\bar{2}}$ ,韩国约为 $\mathbb{L}5\mathbb{I}^{(\mathbb{V}{0}^{\mathrm{m}})}$ ,前者高于后者,D 说法正确;故正确答案为 C。
111、根据题意可得,2006 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比 2005 年增长了 ${\frac{61}{1331-61}}={\frac{61}{1270}}\approx{\frac{60}{1260}}\approx4.76$ ,D 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 D。
112、根据题意,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最多的三个省份为四川、山西、黑龙江,三个省份的中心数量占全国总数的比重为 ${\frac{136+99+96}{1331}}={\frac{100\times3+36-1-4}{1331}}={\frac{331}{1331}}\approx{\frac{330}{1320}}\approx25%$ 。 $\mathsf{D}$ 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 D。
113、直接读取资料数据可知,陕西省有 $11\div23.4%=47$ 家,辽宁、山东、江苏各有 $\mathbb{J}\div25\mathbb{J}{0}=35$ 家、 $9\div12.6%=66$ 家、 $9\div17%=53$ 家,广西有 94 家。
故正确答案为 C。
114、材料只有对 1237 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关比例的调查数据,而没有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 50 岁以下在岗职工总人数的比例,所以无法计算。
故正确答案为 D。
115、根据“ 在 16927 名在岗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 $55.6%$ 。”和“2006 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 1331 家”可知,平均每个中心的中级以上职称在岗职人数: 。
故正确答案为 C。
116、由表中所给的数据得知,各地区零售额之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时各行业零售额之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查表得只有 1—3 月累计的 。
故正确答案为 B。
117、2007 年 3 月,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为:
,又 07 年零售额小于 08 年零售额。
故正确答案为 B。
118、由于 2008 年 1-3 月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mathbb{L}\bar{\mathbf{S}}{=+}\bar{\mathbf{J}}\bar{\mathbf{\Omega}}{i}^{r}$ ,3 月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 $\mathbb{L}\bar{\Psi}{*}\4\bar{\Psi}{}^{}$ ,故 1-2月低于 $\mathbb{L}\bar{\mathbf{S}}{=\bar{\mathbf{4}}}\bar{\mathbf{7}}\bar{\mathbf{7}}$ ,排除 A、B;设 1-2 月增长率为 $^{n}$
$(\frac{5338.8}{1+18.3%}-\frac{1692.4}{1+18.3%})\times(1+n)$ 可得, $1+n$ 略小于 $1+18.3%$ , $^n$ 略小于 $\mathbb{L}\bar{\aleph}{}\bar{\mathbf{\Omega}}{:\bar{\mathbf{U}}{}}^{\bar{\mathbf{U}}\bar{\mathbf{U}}_{}^{}}$ ,C 符合条件。
故正确答案为 C。
119、由题意可得,2009 年第一季度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为
$2839\times(1+10%)^{4}=2839\times1.21\times1.21\approx3000\times1.4=4200$ ,C 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 C。
120、表格数据中没涉及到 2 月单独的数据,无法比较,A 说法错误;
三类社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基本相等,但县级零售总额远小于其他地区,则同比增长量最小,B 说法正确;
住宿和餐饮零售额没有按地区划分,无法计算所占份额,C 说法错误;
2007 年 3 月社会零售总额为 $8123.2\div(1+21.5%)\approx8100\div1.2=6750$ ,故 2009 年 3 月高于 $6750\times2=135001$ ,即 1.35 万亿即可,D 说法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B。
文章作者 考公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