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深圳公务员考试_行测_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文章目录
2009 年深圳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来源:H 整理:杨柳(微信:gwy288)
1、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 $34%$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
第二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由恩格斯在 1886 年发表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提出的。之所以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特征。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2)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3)它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派别的基本标准;(4)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正确认识,是人类实践取得成功的思想保证。
2、答案:B,全站正确率: $29%$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
第二步,吸收原则是刑法学术语,量刑时数罪并罚的原则之一,是指在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中,选择其中最重的一种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其中较轻的刑罚被最重的刑罚所吸收,不予执行。这种原则对死刑、无期徒刑比较适宜,死刑、无期徒刑吸收比它更轻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它只能独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适用。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又可以独立适用。在附加适用时,可以同时适用两个以上附加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
3、答案:D,全站正确率: $36%$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征收与征用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无偿征收一定数额的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强制性使用相对人的财产或劳务的行政行为。二者的区别在于:(1)法律后果不同。前者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人转归国家,后者是行政主体暂时取得了被征用方财产的使用权,不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2)行为标的不同。前者一般仅限于财产,后者除了财产还可能包括劳务;(3)能否取得补偿不同。前者是无偿的,后者一般应该是有偿的,行政相对人的财产和劳务被用于公共利益,相对人因此而蒙受的损失,行政主体应当予以相应的补偿。D 项说法错误,行政征收是无偿的,行政征用是有偿的。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1)针对的对象不同。行政处分针对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行政处罚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2)作出决定的机关不同。行政处分一般由与被处分人有从属关系的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由特定的和法定组织作出;(3)针对的违法行为不同。行政处分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及失职行为;行政处罚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4)制裁的种类不同。行政处分的种类主要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的主要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行政拘留等;(5)执行的程序不同。行政处分由作出处分的行政机关执行,处分决定归入被处分人的人事档案,被处分人对行政处分不服,不能向法院起诉,只能依法定程序申诉;行政处罚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自己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被处罚人对行政处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
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4、答案:C,全站正确率: $49%$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法。
第二步,行为罚亦称能力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相对方所采取的限制或剥夺其特定行为能力或资格的一种处罚措施。行为罚包括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等形式,故 C 项正确。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行政处罚的种类:人身罚(包括行政拘留);行为罚(包括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财产罚(包括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财产);声誉罚(警告)。
A 项属于附加刑;B 项如果是没收违法所得,属于财产罚;D 项警告属于声誉罚。
5、答案:D,全站正确率: $74%$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
第二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选择。通过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摆脱对政府机构的依附地位,使国有企业能够以独立的法人身份进入市场竞争中,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法人财产权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条件,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6、答案:D,全站正确率: $7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体系。
第二步,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商品市场处于基础地位;资本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在现代经济中,货币是所有资源的一般代表形式,资源的分配,首先表现为资金的分配;劳动力市场则是最能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场所。因此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D 项不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市场体系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由各类市场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它包括生活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房地产市场等。
7、答案:C,全站正确率: $57%$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步,党的十五大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企分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所以,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政企分开。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其主要内容如下:(1)职能重心的转变:由注重政治统治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由注重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变;由“管制”向“服务”转变;(2)职能方式的转变: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间接管理;由注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变为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3)职能关系的转变:职能关系问题是指不同的管理职能由谁来行使以及管理主体之间职责权限划分。政府职能关系的调整要求理顺内/外关系。政企分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textcircled{1}$ 政府与企业的社会职责的分开; $\textcircled{2}$ 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 $\textcircled{3}$ 政府内部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的分开。
8、答案:D,全站正确率: $68%$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第二步,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构为了公共的利益和目的,以公共权力和法律为基础,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物进行的管理和服务活动。在我国,行政管理主体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共行政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行政管理的五大要素:(1)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公共行政权力。公共权力是国家权力,它是以政治合法性为基础的,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公共行政管理就是凭借国家权力进行管理,公共行政管理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2)所谓行政管理主体,是指实施公共行政管理行为的当事人,即享有行政管理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有关管理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类组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以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其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公共性;(3)行政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公共事务是指社会成员为保证社会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共同要求处理和实现的事务;(4)行政管理的方式是依法行政。是按照“无法律无行政”的原则,使自己的行政行为符合法律规范,为社会个体设定义务,或者限制社会个体的自由,不能任由自己的意志,而是必须法律规范的规定;(5)行政管理的实质是行政管理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9、答案:B,全站正确率: $44%$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2008 年 10 月 12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因此,选择 B 选项。
10、答案:C,全站正确率: $50%$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中国代表团在 2008 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上取得了 51 枚金牌、21 枚银牌、28 枚铜牌的好成绩,排在各代表团金牌榜的首位,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最多的一届。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一届,会期不超过 16 日,是目前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之一。首届夏季奥运会于 1896 年于希腊雅典举行,首届冬奥会于 1924 年在法国霞慕尼举行。2017 年 7 月,国际奥委会决定由法国巴黎承办 2024 年奥运会,由美国洛杉矶承办 2028 年奥运会。世界三大体育赛事:奥运会与足球世界杯、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11、答案:A,全站正确率: $4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
第二步,通告一般由标题、正文、发文机关名称和成文日期组成,无主送机关;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日期组成,知照性通知可以不写主送机关。批复和请示都有主送机关这一部分。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要素组成。在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个要素中“文种”不可省略,在特殊情况下“发文机关”和“事由”可以省略。一是省略“发文机关”,多见于上行文,其他因版头印有发文机关而省略此项的情况也很常见。二是省略“事由”,在命令、公告、通告等文种中较为常见。三是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在公告、通告等公布性文件以及内容单一的知照性通知经常这样处理。15 种行政机关公文中大多数标题可以省略其中的一项或两项,但议案、决定两个文种的标题不能省略。
12、答案:A,全站正确率: $1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第二步,皇岗口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与香港新界落马洲口岸相对,是深圳与香港之间的 5 个一线口岸
之一。皇岗口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客货综合性公路口岸,也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之一,是继珠海拱北口岸之后的全中国第三大客运口岸。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沙头角口岸是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出入境管制站之一,沙头角出入境口岸适合前往大、小梅沙、盐田、沙头角、南澳等地旅客使用。
C 项:罗湖口岸,位于广东深圳,我国目前客流量第二大的旅客入出境陆路口岸,是联结香港和内地的“第一口岸”,也是对外交往的窗口–改革开放前外国人多也由此入境。
D 项:文锦渡口岸,位于中国深圳和香港之间,是以供港鲜活产品过境为特点的公路客、货运综合性公路口岸,内地的供港鲜活商品经该口岸出境。
13、答案:C,全站正确率: $84%$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2007 年 10 月 15 日北京召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在总纲第十自然段,将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修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2017 年 10 月 2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修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虽然只增加了两个字“美丽”,只修改了两个字“强国”,但是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4、答案:D,全站正确率: $53%$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第二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十三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十六大提出的。十七大《党章》指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进程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 项: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指出,到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C 项: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主要依据包括理论、历史、现实等多方面,其中历史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答案:D,全站正确率: $63%$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它是体力和智力、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辩证唯物主义的特征是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主要标志。只有立足实践的观点,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A 项: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思想体系。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认为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B 项:旧唯物主义同“新唯物主义”相对。泛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它既包括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也包括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的唯物主义等(注:庸俗唯物主义不是旧唯物主义)。在通常情况下,主要是指 16—18 世纪英法等国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机械的唯物主义以及 19 世纪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 项: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是对存在的研究,主要问题包括:超自然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它是脱离实践的,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势必导致唯心主义,原因是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并进而夸大主观的作用。
16、答案:C,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将致力于”可知,“实现全市经济社会 式发展”是全市工作的目标,“从单一农业经济转变为农商共进经济”是全市工作目标的具体内容。所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当搭配“发展”且能对应工作具体内容“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飞跃”指 $\textcircled{1}$ 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转化; $\textcircled{2}$ 比喻突飞猛进; $\textcircled{3}$ 飞腾跳跃,题中并没有从“旧”到“新”的转变也没有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快,不符合语境,排除 A 项。B 项“飞速”指特别迅速或飞快的速度,强调速度快,不符合语境,排除 B 项。C 项“跨越”意为跨过一定数量、时间、地区等的界限,能用来表示从“农业经济”发展到“农商共进经济”阶段的改变,符合语境。D 项“跳跃”意为跳动,不符合语境,排除 D 项。
因此,选择 C 选项。
17、答案:C,全站正确率: $54%$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文段可知,横线处要表达的意思是他深知这个选举结果对他的重要性,所以“非常感谢市民对他的信任”。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重量”是物体受重力的大小的度量,是一种物体的基本属性,不符合语境,排除 A项。B 项“重要”是形容词,意思是 $\textcircled{1}$ 具有重大影响或后果的; $\textcircled{2}$ 有很大意义的,形容词不能做宾语,排除 B项。C 项“分量”比喻价值、作用、对判断有影响的力量,填入此处与“选举结果”搭配恰当,符合语境。D 项“意义”指价值、作用,用在此处既不符合讲话的口吻和语境,也不能合理照应后文“市民的信任”,排除 D项。
因此,选择 C 选项。
18、答案:A,全站正确率: $50%$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横线处所填词语与“隆隆声”搭配,根据横线后“四周一片寂静”可知,横线处要表达的意思是火车的隆隆声慢慢的没有了。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消逝”泛指消失,逝去,侧重于表现逐渐减少乃至没有的过程,符合语境。B 项“消释”多指情绪的消除、解除,且偏向疑虑、嫌怨、痛苦等负面情绪,不符合语境,排除 B 项。C 项“消失”指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或由近及远逐渐到看不见,侧重于说明结果,而原文“越来越远”“慢慢”,强调的是过程,不符合语境,排除 C 项。D 项“销蚀”指物品的磨蚀损耗,不符合语境,排除 D 项。
19、答案:A,全站正确率: $65%$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品德高尚,乐于助人”横线处所填词语应表示她具有中国传统女人“品德”美的一面。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贤德”指贤惠,有美德,符合语境。B 项“贤能”指贤良有才能,题中并没有提到“才能”,不符合语境,排除 B 项。C 项“贤明”指有才能,有见识,不符合语境,排除 C 项。D 项“贤良”指有德行的人或才德兼备的人,常用于形容忠诚、聪慧的大臣,不符合语境,排除 D 项。
20、答案:B,全站正确率: $34%$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结合题干和选项可知,横线处要填入的词语的要表达汽车沿着公路稳稳而上的状态。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盘旋”指沿着螺旋轨道旋绕飞行,用于形容飞行物的运动,此处形容汽车不符合语境,排除 A 项。B 项“盘绕”指螺旋状地或圈状地缠绕在某物上,能形象地形容出汽车呈螺旋状向上的状态,符合语境。C 项“环绕”指沿着某个圆圈运动,在空间上具有平面性,原文中汽车是向上走,在空间上具有上升性,不符合语境,排除 C 项。D 项“蜿蜒”一般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不能用于形容汽车,不符合语境,排除 D 项。
因此,选择 B 选项。
21、答案:C,全站正确率: $46%$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A 项“……的目的”与“为了……”语义重复。
第二步,B 项语序不当,正确的应是“如果世界各国不及时采取措施”。
第三步,C 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
第四步,D 项谓语“实现”不能与宾语“实力”搭配。
因此,选择 C 选项。
22、答案:D,全站正确率: $31%$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A 项主语前后不一致。前面的主语是《申办公告》,后面的主语又变成“国际奥委会”,应将“国际奥委会已经收藏”改为“已经被国际奥委会收藏”。
第二步,B 项主谓搭配不当,应将“产生”修改为“成为”。
第三步,C 项语序不当,应将人民群众前的“对于”放到整个句子的最前面。
第四步,D 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
因此,选择 D 选项。
23、答案:D,全站正确率: $45%$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有病句的一项。
第二步,D 项句子中,“安排……问题”搭配不当,应改为“提出”或“强调”了“问题”。A 项、B 项和 C 项均表述明确,没有语病。
因此,选择 D 选项。
24、答案:D,全站正确率: $48%$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A 项语序不当,应修改为“他成为默默育种的英雄”。
第二步,B 项用词不当,应将“特点”改为“缺点”,因为“不好控制、成本高”是不好的,是缺点。
第三步,C 项用词不当,与“太阳”、“星星”相对应的应是“月亮”,将“月球”修改为“月亮”。
第四步,D 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
因此,选择 D 选项。
25、答案:D,全站正确率: $4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有病句的一项。
第二步,辨析选项。D 项“将近”与“四百多人”前后矛盾。A 项、B 项和 C 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因此,选择 D 选项。
26、答案:C,全站正确率: $47%$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A 项,语序不当,正确的应是“没有道理地人为地……”
第二步,B 项,不合逻辑,“公共场所”包括“公园、广场、街道”,这几项不能并列。第三步,C 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第四步,D 项句式杂糅,“关键的问题是……”与“……在起决定性作用”语义重复。因此,选择 C 选项。
27、答案:B,全站正确率: $40%$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A 项成分冗余,“大约”和“左右”语义重复,需要去掉其中之一。
第二步,B 项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第三步,C 项动宾搭配不当,“优美”不能修饰“表达技巧”。
第四步,D 项属于两面对一面,应将“是否收门票”修改为“收门票”或者“不收门票”。
因此,选择 B 选项。
28、答案:D,全站正确率: $28%$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有病句的一项。
第二步,D 项语义重复,“堪忧”是“值得忧虑”或“令人忧虑”的意思,应删去“令人”或修改为“令人忧虑”。A 项、B 项和 C 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
因此,选择 D 选项。
29、答案:D,全站正确率: $22%$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A 项动宾搭配不当,“打着”与“名义”搭配不当,应将“打着……的名义”修改为“打着……的幌子”或“以……的名义”。
第二步,B 项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主语为“我们”,宾语为“民族”,句子主干为“我们是民族“。
第三步,C 项句意表达错误,应把“是”修改为“不是”。
第四步,D 项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因此,选择 D 选项。
30、答案:B,全站正确率: $5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A 项不合逻辑,月明则星稀,“繁星满天”与“一轮明月”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第二步,B 项表意明确,没有语病。
第三步,C 项动宾搭配不当,“刻画”应该与“形象”搭配,不能搭配“音容笑貌”。
第四步,D 项前后矛盾,句子前面强调“教训太沉痛了”,那以后就不要再发生这种严重事故。“防止”和“不再”均为否定词,同时使用表示肯定,就变成了“以后再发生这种严重事故”,与前文内容矛盾。
因此,选择 B 选项。
31、答案:A,全站正确率: $6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社会主义应该有“高度的民主、完备的法制和安定的社会环境”,接着强调建设民主政治要尤为注意维护安定团结并说明具体做法,最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只能有秩序、有步骤的进行”,也就是强调要不可冒进,维护安定。可见文段主要说明建设民主政治要注意安定团结。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最能准确概括文段。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没有提到“社会民主政治建设”,表述不完整。C 项:偷换逻辑关系,“安定团结”是前提,“努力建设民主政治”是结果。D 项:只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没有提到关键词“安定团结”。
32、答案:C,全站正确率: $8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对“公民社会”的定义做了解释说明,随后通过表结论的关联词“因此”引出文段核心观点,即“公民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广阔的空间,这与社会主义发展本身的价值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致的”。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是重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B 项和 D 项:均为“因此”前面的内容,属于文段解释说明的部分,不是重点。
33、答案:C,全站正确率: $57%$ ,易错项:B。
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磁分离技术”出现在文段的倒数第二句“磁分离技术在此又可派上用场……”。根据“可
派上用场”可知,冒号后面是强调磁分离技术的作用,即“利用酶和污泥的磁化率的差异,用高梯度磁分离器可将之分离”。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是对磁分离技术起的作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强调的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B 项:强调的是“一定强度磁场”的作用,而非磁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D 项:对应文段第二句,是提高污水处理速度的的一种方法。
34、答案:C,全站正确率: $94%$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观点“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经济,对于加强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然后分别从四个方面对“重大意义”进行解释说明。文段结构为“总—分”结构,主要强调了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为重点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B 项和 D 项:均为解释说明部分的内容。
35、答案:A,全站正确率: $3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过程前面都是定语成分,来修饰“过程”的,句子主干为“技术商品化是过程”。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文段没有提到技术商品化具体有哪些步骤,只是强调技术商品化“是”过程。C 项和 D 项:“实质”“复杂”没有提到。
36、答案:D,全站正确率: $4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 CTP 结合蛋白(通称 C 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符合文意。B 项对应“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符合文意。C 项是对文段的全面概括,表述正确。D 项对应“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转变为电信号……这些信号……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可知,气味分子必须被转变为电信号,才能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D 项将“电信号”换成了“化学信号”,属于偷换概念。
37、答案:A,全站正确率: $80%$ ,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中国艺术共同精神”出现在原文的最后一句。分析“中国艺术共同精神”的上文语境,可知“这一点”指的是“中国艺术共同精神”的具体所指。“这一点”指的是京剧像作画一样看重的是“神韵”“意境”“要抽离不逼真”。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现实保持距离,重要在神韵,在意境”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教人轻松,教人解脱”在原文中没有相关体现。C 项:表述与原文观点相反。D 项:“把人生事象来绘画化、舞蹈化和音乐化”是原文中对中国戏剧特点的论述,不是对“中国艺术共同精神”的论述。
38、答案:D,全站正确率: $5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人类多样性”出现在原文的最后一句。分析“人类多样性”的上文语境,文段主要介绍欧洲人对人类多样性的认识及接受过程。文中提到“直到 18 世纪中叶,相当多的欧洲人才开始认为这类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是完全相关的”,其中“这类人”指的是“不与欧洲人共享基本文化价值”的人。可见,原文中提到的“人类多样性”与“文化价值”方面的观念相关。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及其独特的行为方式”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B 项和 C 项:“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人类的不同起源”和“民风习俗的差异”,在原文中均无体现。
39、答案:C,全站正确率: $5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表述正确。B 项对应“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表述正确。C 项对应“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是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的地位而不是影响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位,C 项曲解文意。D项对应“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表述正确。
因此,选择 C 选项。
40、答案:D,全站正确率: $45%$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分析了早餐吃冷饮对身体的害处,接着分析这一害处产生的原因,最后用“所以”得出结论,即早饭时应先吃热食,再吃凉的食物。文段为“分—总”结构,主旨句是尾句,主要讲述吃不同类型食物的顺序。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无中生有。B 项:非重点,属于结论前“分”的内容。C 项:干扰性强,但偏离文段重点,主旨句是“首先食用……,然后再吃……”的表述结构,强调的是“吃的顺序”,而不是“吃是什么”。
41、答案:B,全站正确率: $7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幂次数列,底数是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指数为 2 的常数数列,则下一项为 $5^{2}=25$ ,所求项为 $30+25$ $=55$ 。
因此,选择 B 选项。
42、答案:B,全站正确率: $7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小数数列。
第二步,将整数和小数分组看,无明显规律,考虑做差如图所示:
猜测差数列是公差为-0.1 的等差数列,下两项分别为 2.2,2.1。所求项为 $8,2-2,2{=}6$ ,验证 $6-2.1{=}3.9$ ,
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 B 选项。
43、答案:D,全站正确率: $2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第二步,做两次差如图所示:二次差数列是公差为 12 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 $12+12=24$ ,一次差数列下一项为 $14+24=38$ ,所求项为 18$+38=56$ 。
因此,选择 D 选项。
44、答案:A,全站正确率: $55%$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皆在幂次数附近波动,考虑幂次修正数列。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82 63 50 (35) 幂次数 92 82 72 (62) 修正项 $+1$ $+1$
底数数列是公差为-1 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底数为 $7-1=6$ ,指数数列是 2 的常数数列;修正数列是以 1,-1 为周期的周期数列,则所求项的修正项为-1,所求项为 $6^{2}-1=35$ 。
因此,选择 A 选项。
45、答案:D,全站正确率: $65%$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不大,考虑递推和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 $7{=}2+5$ ,猜测规律为第三项 $=$ 第一项 $+$ 第二项,所求项为 $5+7=12$ ,验证选项,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 D 选项。
46、答案:B,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C。
解析
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题意,设最初弟弟准备挑 $\mathrm{X}$ 块砖,因为哥哥比弟弟多挑 2 块,所以哥哥挑 14 块,弟弟挑 12 块可列得 $[0.5\mathrm{x}+0.5\times$ ( $26-\mathrm{x}+0.5\mathrm{x}$ ) $]-5{=}12$ ,解得 $\mathrm{\Deltax=16}$ 。
因此,选择 B 选项。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倒推法解题。
第二步,最后哥哥挑 14 块砖,弟弟挑 12 块砖,倒推,哥哥还给弟弟 5 块,此时弟弟有 17 块,哥哥有 9 块,弟弟再还给哥哥 9 块,此时,弟弟有 8 块,哥哥再还给弟弟 8 块则最初弟弟有 $8+8{=}16$ (块)。
因此,选择 B 选项。解法三: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A 选项,弟弟 18 块,哥哥 8 块;哥哥抢走一半后,弟弟 $18-9=9$ (块),哥哥 $8+9{=}17$ (块);弟
弟再抢走一半,此时哥哥有奇数块,排除。
B 选项,弟弟 16 块,哥哥 10 块;哥哥抢走一半后,弟弟 $16-8=8$ (块),哥哥 $10+8=18$ (块);弟弟再抢走一半,弟弟 $8+9=17$ (块),哥哥 $18-9=9$ (块);弟弟给哥哥 5 块,弟弟 $17-5=12$ (块),哥哥 $9+5$ $=14$ (块),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 B 选项。
47、答案:D,全站正确率: $61%$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
第二步,根据题意可知,由于均为顺流,速度差即为小船的速度 4 千米/小时,又根据追及问题公式:追及时间$=$ 追及距离÷速度差 $=2\div4{=}0.5$ (小时)。
因此,选择 D 选项。
48、答案:B,全站正确率: $69%$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根据题意可知,实际耗油量是 $70\times~(1-60%)~=28$ (千克)。因此,选择 B 选项。
49、答案:C,全站正确率: $78%$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
第二步,2006 年人均收入 $=\mathrm{a}\times$ ( $\mathrm{1+14.2%)=1.142a}$ (元)。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现期量 $=$ 基期量 $\times$ ( $1+$ 增长率)
50、答案:A,全站正确率: $22%$ ,易错项:C。
解析
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杂题。
第二步,设答对 $\mathrm{X}$ 道,答错 y 道,则得分为 $\mathrm{4x-y}$ ,且 $0{\leqslant}\mathrm{x}+\mathrm{y}{\leqslant}10$ 。考虑最大值和最小值。答对十道题得分是40 分,最高分是 40 分,答错十道题扣十分,则最低分是-10 分。考虑 $\mathrm{x}{=}7$ 时, $\mathrm{y}$ 可取 0、1、2、3,4x-y 可得 28、27、26、25,同理 $\mathrm{\Deltax=6}$ 时, $\mathrm{y}$ 可取 0、1、2、3、4,4x-y 可得 24、23、22、21、20,……可看出 $4\mathrm{x}$ -y 一定可以在[-10,28]上连续取值,共有 39 个,另当 $\mathrm{\Deltax=8}$ 、9、10 时, $\mathrm{4x-y}$ 可得 32、31、30、36、35、40,所以 N 应当等于 $39+6=45$ 。
因此,选择 $\mathrm{A}$ 选项。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杂题。
第二步,答对 10 题最高为 40 分,答错 10 题最低为-10 分,从 $-10$ 到 40 共 51 个分值,其中,39、38、37、34、33、29 共 6 个分值无法取得,N 应等于 $51-6=45$ 。
因此,选择 $\mathrm{A}$ 选项。
51、答案:C,全站正确率: $79%$ ,易错项: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
1 2 ${\frac{2}{5}}-{\frac{1}{3}}$ 第二步,根据题意可得,苹果的进价为 $\bar{3}$ 元,售价为 $\overline{{5}}$ 元,则一个苹果的利润为( )元,要赚得 10 元,则需要卖出苹果的数量为 $\frac{10}{{\frac{2}{5}}-{\frac{1}{3}}}=150$ (个)。
因此,选择 C 选项。
52、答案:B,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
第二步,根据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可知: ${\overline{{v}}}={\frac{2\times5\times10}{5+10}}={\frac{20}{3}}$ (千米/小时),距离为 ${\frac{{\frac{20}{3}}\times6}{2}}=20$ (千米)。
因此,选择 B 选项。
53、答案:D,全站正确率: $72%$ ,易错项:C。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未修为 $\mathrm{X}$ ,则已修为 ${\frac{2}{5}}x$ ,全长为 $\left(x+{\frac{2}{5}}x\right)$ ,未修与全长的比为 $x\colon\left(x+{\frac{2}{5}}x\right)=5:7$ 因此,选择 D 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赋值法解题。2 2
第二步,已修是未修的 ,已修 $={\overline{{5}}}$ 未修,赋值:已修 $=2$ ,则未修 $=5$ ,全长 $=2+5=7$ ,未修︰全长 $=5:7$ 。
因此,选择 D 选项。
54、答案:A,全站正确率: $61%$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第二步,路灯的光照半径为 10 米,其直径为 20 米。要求装灯尽量少,即每盏灯照亮的区域应尽量大,当相邻路灯光照形成的圆相切时,每盏灯照亮的最大长度为 20 米,至少要安装 ${\frac{100}{20}}=5$ (盏)。
因此,选择 A 选项。55、答案:A,全站正确率: $49%$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基础溶液问题。
浓度-溶质 $=\frac{160\times15%+15}{1\times15%}=\frac{200\times15%+1}{200+x}=20%$
第二步,设应加盐 $\mathrm{X}$ 克, ,解得 $\mathrm{{x}=12,5}$ 克。因此,选择 A 选项。
56、答案:A,全站正确率: $8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 $\textcircled{1}\textcircled{2}$ 中选择。
结合现实可知,应该是“单位内人员长期缺少动力”之后,再发生“引进外部竞争型人才”,即首句应为 $\textcircled{1}$ ,排除 B、D 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第三句应从 $\textcircled{2}\textcircled{4}$ 中选择。
因为“员工工作效率低”,所以需要“引进外部竞争型人才”,即 $\textcircled{4}$ 发生在 $\textcircled{2}$ 之前,即第三句应为 $\textcircled{4}$ ,排除 C项。
因此,选择 A 选项。
57、答案:C,全站正确率: $88%$ ,易错项:B。
解析
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 $\textcircled{3}$ 中选择。
根据题干可知,“母亲因伤心过度而发病”的直接原因是“弟弟夭折”,故 $\textcircled{3}$ 发生在 $\textcircled{1}$ 之前,排除 D 项。“母亲因伤心过度而发病”使得“母亲走失”,故 $\textcircled{1}$ 发生在 $\textcircled{5}$ 之前,即首句为 $\textcircled{3}$ ,排除 A、B 项。
因此,选择 C 选项。
58、答案:B,全站正确率: $86%$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尾句应从 $\textcircled{2}\textcircled{4}\textcircled{5}$ 中选择。
结合题干可知,应该是先“回家开门”,再“有客人来家里拜访”,之后发生“用新的茶具招待客人”,即尾句应为 $\textcircled{4}$ ,排除 A、D 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第一句应从 $\textcircled{2}\textcircled{5}$ 中选择。
“回家开门”发生在“有客人来家里拜访”之前,即第一句为 $\textcircled{2}$ ,排除 C 项。
因此,选择 B 选项。
59、答案:C,全站正确率: $9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 $\textcircled{2}\textcircled{3}\textcircled{5}$ 中选择。
根据题干可知,应该是先“想打网球”,再发生“打得很尽兴”,最后“打完网球和朋友一起吃晚饭”,即首句应为 $\textcircled{3}$ ,排除 A、B 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尾句应从 $\textcircled{2}\textcircled{5}$ 中选择。
由于 $\textcircled{2}$ 发生在 $\textcircled{5}$ 之前,即尾句为 $\textcircled{5}$ ,排除 D 项。
因此,选择 C 选项。
60、答案:D,全站正确率: $81%$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尾句应从 $\textcircled{2}\textcircled{3}\textcircled{5}$ 中选择。
根据题干可知,如果“一家时尚杂志社录用了甲”先发生,则必定不会出现“甲到处投简历”和“甲灰心丧气”的情况,故 $\textcircled{3}$ 应为尾句,排除 A、C 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第三句应从 $\textcircled{1}\textcircled{5}$ 中选择。
因为“没有单位愿意录用甲”,导致“甲灰心丧气”,即 $\textcircled{1}$ 发生在 $\textcircled{5}$ 之前,即第三句为 $\textcircled{1}$ ,排除 B 项。因此,选择 D 选项。
61、答案:C,全站正确率: $69%$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曲直特征明显,优先考虑曲直性。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 1 由直线组成,图 2 由直线 $^+$ 曲线组成,图 3 由曲线组成;第二段应用规律:图 3 应由曲线组成,只有 C 项符合。
因此,选择 C 选项。
62、答案:C,全站正确率: $32%$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此题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三个图形都关于竖轴对称且由两个相同字母组成,分别为两个 J、两个 K、两个 L。第二段应用规律:前两个图形关于竖轴对称,且分别有两个 A、两个 F 组成,观察选项,C 项关于竖轴对称且由两个字母 E 组成,只有 C 项符合。
因此,选择 C 选项。
63、答案:B,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并且所有图形外部轮廓相同,内部填充不同,优先考虑定义叠加。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阴影 $+$ 阴影 $=$ 空白,空白 $+$ 空白 $=$ 空白,阴影 $^{+}$ 空白 $=$ 阴影,空白 $^+$ 阴影 $\mathrel{\mathop:}=$ 阴影。第二段应用规律:定义叠加后,只有 B 项符合。
因此,选择 B 选项。
64、答案:C,全站正确率: $65%$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此题每个图形均有两个阴影部分,考虑阴影部分的面积。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每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第二段应用规律,只有 C 项符合。
因此,选择 C 选项。
65、答案:B,全站正确率: $95%$ ,易错项:C。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同,元素发生明显位置变化,考虑平移。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 1 中黑点两边的菱形分别向中心移动一个单位得到图 2,图 2 两边的图形向中间的黑点共同移动一个单位得到图 3;第二段应用规律,只有 B 项符合。
因此,选择 B 选项。
66、答案:B,全站正确率: $63%$ ,易错项:A。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相同部分,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 1 与图 2 内部去异求同,保留“十”字,“十”字与外框交点变成黑色小块,得到图 3;第二段应用规律:图 1 与图 2 去异求同保留圆点,对角线与方框的交点变成小黑块,只有 B 项符合。
因此,选择 B 选项。
67、答案:B,全站正确率: $82%$ ,易错项:C。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并且所有图形外部轮廓相同,内部填充不同,优先考虑定义叠加。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黑 $^+$ 白 $=$ 黑,白 $+$ 白 $=$ 白,黑 $+$ 黑 $=$ 白;第二段应用规律:定义叠加后,只有 B 项符合。
因此,选择 B 选项。
68、答案:C,全站正确率: $77%$ ,易错项:B。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元素排列组合次序不同,优先考虑样式类遍历。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整体来看,圆形、正方形、空白这三种元素均在扇面 1、扇面 2、扇面 3 位置出现过。
第二段应用规律: $^{66}\times^{,9}$ 、小圆圈、空白也应均在第 1 层、第 2 层、第 3 层中出现过,只有 C 项符合。因此,选择 C 选项。
69、答案:B,全站正确率: $89%$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前两幅图与第三幅图均有相同部分,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 1 在上,图 2 在下,横线重合后,相加可得图 3,第二段应用规律,图 1 在上,图 2 在下,横线重合相加,只有 B 项符合。
因此,选择 B 选项。
70、答案:B,全站正确率: $48%$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的特征比较明显,考虑数线。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 1 减去两条线为图 2,图 2 减去四条线为图 3;第二段应用规律:图 1 减去一条线得图 2,图 2 应减去两条线得图 3,只有 B 项符合。
因此,选择 B 选项。
71、答案:D,全站正确率: $44%$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蛋白质遇热会发生变质,因为刺激键受到破坏,所以使蛋白质活性丧失,形成沉淀。血液中含有蛋白质,所以要想将血液洗净,应该使用冷水进行冲洗。
因此,选择 D 选项。
72、答案:D,全站正确率:82%,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只有……才……”,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textcircled{1}$ 世界真正的和平 $\twoheadrightarrow$ 尊重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权且真正执行这一条约
$\textcircled{2}$ 一些国家没有尊重某些国家的主权
第三步,进行推理。
$\textcircled{2}$ 是对 $\textcircled{1}$ 的后件“尊重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权且真正执行这一条约”一支的否定,根据“一假则假”,“且关系”不成立,即是对 $\textcircled{1}$ 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没有实现真正的和平”,即 D 选项正确。因此,选择 D 选项。
73、答案:C,全站正确率: $82%$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只有……才……”,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textcircled{1}$ 这种植物能生存 $\gamma0\mathrm{{^\circC}}$ 以下第三步,进行推理。
A 项:题干只提及了极地的岩石给这种植物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并未表明这种植物只能在极地的岩石上生长,排除;
B 项:题干未提及一般植物生长的环境,排除;
C 项:“ $0^{\circ}\mathrm{C}$ 以上”是对 $\textcircled{1}$ 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植物不能生存”,可以推出;
D 项:题干只提及了只有在 $0^{\circ}\mathrm{C}$ 以下才能生存,并未表明 $0\mathrm{{^\circC}}$ 以下只有这种植物可以生存,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74、答案:B,全站正确率: $75%$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textcircled{1}$ 非共同犯罪人;
$\textcircled{2}$ 明知他人犯罪,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A 项:王某儿子欺负同学不构成犯罪,王某让他去姥姥家,也不属于“非共同犯罪人帮助其逃匿”,不符合定义;
B 项:给他人饮用水加入有毒金属可以致人死亡,是谋杀,属于犯罪,其母属于“非共同犯罪人”,取出家中存折让其离家,属于“明知他人犯罪,而为其提供财物,帮助其逃匿”,符合定义;
C 项:李和赵是共同犯罪人,不涉及“非共同犯罪人”,不符合定义;
D 项:虽然女朋友满足“非共同犯罪人”,但她及其家属不知道小强的犯罪行为,不属于“明知他人犯罪”,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B 选项。
75、答案:D,全站正确率: $62%$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textcircled{1}$ 违反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textcircled{2}$ 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驾驶火车将孩子撞死,属于违反铁路运输条例,不属于“违反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不符合定义;
B 项:王某酒后驾车以及被交警拦截后超速通过的行为,属于“违反公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是并未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不符合定义;
C 项:因刹车失灵,为躲避行人而冲下山崖,属于意外事故,不属于“违反公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也未体现“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不符合定义;
D 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76 条第 2 款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并且摩托车驾驶员在事故发生之后还逃离现场,属于“违反公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中年妇女被撞倒在地,头部大出血,属于“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符合定义。因此,选择 D 选项。
76、答案:D,全站正确率: $45%$ ,易错项:C。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中的关联词“只有……才……”,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分析题干。
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考查“知名度高低”与“美誉度高低”的关系性质。
结合题干“只有不断提高知名度,才能不断提高组织的美誉度”可知,知名度高是美誉度高的必要条件。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根据关联词“必然”的性质,知名度低为充分条件,排除;
B 项:根据关联词“必然”的性质,知名度高为充分条件,排除;
C 项:根据关联词“只有……才……”的性质,美誉度高为必要条件,而非“提高知名度”,排除;
D 项:根据关联词“只有……才……”的性质,知名度高是美誉度的必要条件,符合题干。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必要条件的识别方式:
(1)只有 A 才 B,其中“A”为必要条件;
(2)不 A 不 B,其中“A”为必要条件;
(3)除非 A,否则不 B,其中“A”为必要条件;
(4)B 必须 A,其中“A”为必要条件。
77、答案:B,全站正确率: $42%$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textcircled{1}$ 具有自身单独的特征;
$\textcircled{2}$ 不能为其他物所代替的物。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外婆传给妈妈的手镯,属于首饰,可以被替代,不符合定义;
B 项:文物是特定物,在现代没有别的可以替代的物品,满足“具有自身单独的特征,不能为其他物所代替”,符合定义;
C 项:小张的结婚钻戒,可以有其他相似款式的钻戒,可以被替代,不符合定义;
D 项:宠物商店里待售的狗粮有很多种,可以被替代,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B 选项。
78、答案:D,全站正确率: $78%$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适感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
$\textcircled{2}$ 不能明确指出具体不适的部位。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患者把塑料管看成一条蛇,这是一种幻觉,不属于“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适感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不符合定义;
B 项:患者感觉到自己的胃先是被大火灼伤,又被很多针穿了孔,说明对自己不适的部位很明确,不属于“不能明确指出具体不适的部位”,不符合定义;
C 项:觉得眼睛不适,能够明确指出不适的部位,不属于“不能明确指出具体不适的部位”,不符合定义;D 项:精神症患者感觉到身体内部仿佛有气在四处游窜,属于“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适感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不能指出具体是哪里感觉不舒服,属于“不能明确指出具体不适的部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 D 选项。
79、答案:D,全站正确率: $65%$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textcircled{1}$ 患者体验到自己的意志、思想、语言、情感和行为被某种外力所控制;
$\textcircled{2}$ 丧失了自主支配的能力。
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听见空中有个声音对他进行控制,不服从就威胁恐吓,属于“体验到自己的意志、思想、和行为被某种外力所控制”,符合定义;
B 项:总是认为有人给他下毒,说明“丧失了自主支配的能力”,属于“体验到自己的思想被某种外力所控制”,符合定义;C 项:认为国家安全局远程对其进行控制,必须按照指令去说话和做事情,属于“患者体验到自己的意志和行为被某种外力所控制”,符合定义;
D 项:患者妄想去控制别人的行为,不属于“患者体验到自己的意志、思想、语言、情感和行为被某种外力所控制”,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D 选项。
80、答案:B,全站正确率: $87%$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中的关联词“只有……才……”,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textcircled{1}$ 农民可能脱去沉重的生活负担 $\twoheadrightarrow$ 政府停止向农民征税且保障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第三步,进行推理。
题干中的结论说明“政府没有负担如此大的人口的经济财力”,即很难保证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是对 $\textcircled{1}$ 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农民的生活负担依然很重。
因此,选择 B 选项。81、答案:D,全站正确率: $8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饼图,小学 145 人、初中 253 人、高中 164 人、大专 50 人、大学 20 人。
第三步,根据比重 $\underline{{\underline{{\mathbf{\Pi}}}}}$ 部分量/整体量,整体量一定,部分量越大所占比重越大,初中文化程度员工人数最多是 253人,所占比例最大。
因此,选择 D 选项。
82、答案:B,全站正确率: $84%$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和差比较。
第二步,定位饼图,小学 145 人、初中 253 人、高中 164 人、大专 50 人、大学 20 人。
第三步,大学、大专、高中学历员工总数 $:=20+50+164=234$ 人,初中学历员工人数为 253 人。
因此,选择 B 选项。
83、答案:B,全站正确率: $83%$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饼图,小学 145 人、初中 253 人、高中 164 人、大专 50 人、大学 20 人。
第三步,大专和大学学历人数为 $50+20=70$ (人),该企业的员工总数为 $50+20+164+253+145=632$ (人),根据比重 $\overline{{\overline{{\mathbf{\alpha}}}}}$ 部分量/整体量,代入数据得,大专和大学学历人数占总数的比重为 $\frac{70}{632}\approx\frac{1}{9}\approx11.1%$
因此,选择 B 选项。
84、答案:C,全站正确率: $74%$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计算。
第二步,定位饼图,小学 145 人、初中 253 人、高中 164 人、大专 50 人、大学 20 人。
第三步,在该企业中,初中学历人数比高中学历人数多 $253-164=89$ (人),排除 A、B 选项;根据增长率 $\underline{{\underline{{\mathbf{\Pi}}}}}$ 增89
长量/基期量,代入数据得,初中人数比高中人数多 ,直除首位商 5。
因此,选择 C 选项。
85、答案:D,全站正确率: $68%$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求比重。定位饼图,小学学历人数为 145 人,根据 83 题知,该企业员工总人数为 632 人,根据比重 $\overline{{\overline{{\mathbf{\alpha}}}}}$ 部分量/整体量,代入数据得,员工中小学学历人数占总数的比重为 $\frac{145}{632}<\frac{1}{4}$ 4,错误。 ,错误。
B 选项,求比重。定位饼图,高中学历人数为 164 人,根据比重 $\varepsilon$ 部分量/整体量,代入数据得,员工中高中学历人数占总数的比重为 $\frac{164}{632}\approx26%$ ,错误。
C 选项,求比重。定位饼图,大专学历人数为 50 人,根据比重 $\varepsilon\cdot$ 部分量/整体量,代入数据得,员工中大专学历人数占总数的比重为 ,错误。
D 选项,求比重。定位饼图,小学学历 145 人、初中学历 253 人,初中和小学学历人数为 $145+253=398$ 人,根据比重 $\overline{{\overline{{\mathbf{\alpha}}}}}$ 部分量/整体量,代入数据得,员工中初中和小学学历人数占总数的比重为 $\frac{398}{632}\approx63%$ ,正确。因此,选择 D 选项。
86、答案:B,全站正确率: $59%$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计算中的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2007 年一季度,全国共办理出口退税 117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7.1%^{\prime}$ ”。
1第三步,解法一:因为 $17.1%$ 略大于 ,根据增长量计算 $\mathrm{n+1}$ 原则可得,2007 年一季度全国出口退税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长量应略大于 ${\frac{1175}{1+6}}={\frac{1175}{7}}\approx168$ (亿元),只能选择 B 选项。因此,选择 B 选项。
解法二:根据增长量 $\because$ 现期量 $\times$ 增长率/( $1+$ 增长率),代入数据可得,2007 年一季度全国出口退税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长量为 ${\frac{1175\times17.1%}{1+17.1%}}={\frac{1175\times17.1%}{1.171}}\approx1000\times17.1%=171$ (亿元)。因此,选择 B 选项。
87、答案:D,全站正确率: $6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排序比较。
第二步,定位第三段,“2007 年一季度工业增值税完成 3102 亿元,同比增长 $19,7%$ ;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1419 亿元,同比增长 $27%$ ;一季度车辆购置税完成 204 亿元,同比增长 $28%$ ”,由大到小排序为 $28%{>}27%{>}19.7%$ ,故 2007 年一季度增长幅度由大到小排序是:车辆购置税 $>$ 海关代征进口税 $>$ 工业增值税。
因此,选择 D 选项。
88、答案:A,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三段,“2007 年一季度车辆购置税完成 204 亿元,同比增长 $28%$ ”。第三步,根据基期量 $\asymp.$ 现期量/( $1+$ 增长率),代入数据得,2006 年一季度共完成车辆购置税约为 $\frac{204}{1.28}<160$ (亿元)。
因此,选择 A 选项。
89、答案:D,全站正确率: $68%$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四段,“2007 年一季度,地方各税共完成 677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 145 亿元”。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 $=$ 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代入数据得,与上年同期相比,地方税收增长了约$\frac{145}{677-145}=\frac{145}{532}>\frac{1}{4}$ 。
因此,选择 D 选项。
90、答案:C,全站正确率: $59%$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错误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直接读数。定位第二段,一季度,各月份收入规模均在 3000 亿元以上,分别完成 4843 亿元、3156 亿元和 3285 亿元。收入增幅均在 $20%$ 以上,正确。
B 选项,直接读数。定位第二段,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 $19,7%$ ;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 $24,3%$ ,建筑安装业和房地产业营业税增长 $35,3%$ ;一般贸易进口增幅同比增长 $24%$ ,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同比增长 $27%$ ;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5%$ ,车辆购置税完成 204 亿元,同比增长 $28%$ 。主体税种增长均较快,正确。
C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第四段,资源税同比增长 $33%$ ;土地增值税同比增长 $85,2%$ ;城镇土地使用税同比增长$37,3%$ ;增速由大到小为: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错误。
D 选项,直接读数。定位最后一段,“东部地区税收收入完成 7921 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 $70,2%^{\ ,\pm}$ ,所以东部地区税收约占全国税收的七成,正确。
因此,选择 C 选项。
91、答案:C,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2002 年底,全国在运管部门登记注册的公路运输汽车达 826.3 万辆,比上年增加 61.9万辆”。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 $\underline{{\underline{{\mathbf{\Pi}}}}}$ 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选项出现首位相同的情况,分子取整,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计算,代入数据得,与上年相比,2002 年登记注册的公路运输汽车增长了 $\frac{62}{826-62}=\frac{62}{764}$ ,直除首位商8。
因此,选择 C 选项。
92、答案:A,全站正确率: $4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材料的第一段,“2002 年底,专用载货汽车 16.5 万辆,增长 $30,8%$ 。其中集装箱货车增加了 0.7万辆”。
第三步,根据比重 $\l=$ 部分量/整体量,选项较接近,不再对数据进行截位处理,代入数据可得,集装箱货车增加量占专用货车增加量的比重为 $\frac{0.7}{\frac{16.5\times30.8%}{1+30.8%}}\approx\frac{0.7\times1.31}{16.5\times0.31}\approx17.9%$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本题的实质是求解增长贡献率
93、答案:C,全站正确率: $62%$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整体量。
第二步,定位材料的第二段,“2002 年全社会完成旅客周转量 7805.8 亿人公里;旅客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为 $55,3%$ ”。
第三步,根据整体量 $=$ 部分量/比重,选项出现了首两位相同的情况,应精确计算,代入数据得,2002 年综合运7805.8
输体系共完成旅客周转量为 $\overline{{55.3%}}$ 亿人公里,直除首三位商 141。
因此,选择 C 选项。
94、答案:B,全站正确率: $80%$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材料的第二段,“2002 年全社会完成公路客运量 147.5 亿人,旅客周转量 7805.8 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 $5.1%$ 和 $8,3%$ ;全社会完成公路货运量 111.6 亿吨,货物周转量 6782.5 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
长 $5,7%$ 和 $7.1%$ ”。
第三步,公路客运量、公路旅客周转量、公路货运量、公路货物周转量的增长幅度分别为: $5,1%$ 、 $8,3%$ 、 $5,7%$ 、$7.1%$ ,所以增幅最大的是公路旅客周转量( $8.3%$ )。
因此,选择 B 选项。
95、答案:D,全站正确率: $50%$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直接读数。定位材料的第二段,2002 年公路客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为 $91.8%{>}90%$ ,所以是九成多,正确。
B 选项,现期倍数计算。定位材料的第二、三段,公路运输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为 $75,3%$ ,水路货运量综合运输中所占比重为 $9,6%$ ,大约是 8 倍的关系,正确。
1C 选项,直接读数。定位材料的第二段,公路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为 $13,4%$ ,不到 ,正确。D 选项,直接读数。定位材料的第四段,沿海运输完成货运量 3.6 亿吨,占水路货运量的 $25,6%$ ,不到一半,错误。因此,选择 D 选项。
96、答案:A,全站正确率: $83%$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数据。
第三步,国有单位就业人口在每年中都最多,所以总和也是最多。
因此,选择 A 选项。
97、答案:A,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数据。
第三步,观察数据发现,就业人口一直呈上升状态的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 4 类单位。
因此,选择 A 选项。
98、答案:D,全站正确率: $45%$ ,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年均增长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集体单位”所在列,2000 年、2004 年集体单位的就业人口分别为 1499 万人、897 万人。第三步,年均减少量 $=$ (初期量-末期量)/相差年份,代入数据得,2000—2004 年集体单位平均每年减少量为$\frac{1499-897}{4}=\frac{602}{4}=150.5$ (万人)。
因此,选择 D 选项。
99、答案:D,全站正确率: $55%$ ,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中的和差类。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 $^{\bullet\bullet}2004$ 年”所在行,2004 年各单位的就业人员分别为:6710 万人、897 万人、192 万人、44 万人、1436 万人、625 万人、2994 万人、470 万人、563 万人、2521 万人。
第三步,2004 年所有单位的就业人口相加,又因为选项末位有效数字不同,可以用尾数法,所有末位数相加为2,且单位为万人。
因此,选择 D 选项。
100、答案:C,全站正确率: $67%$ ,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错误的一项。
第二步,A 选项,和差比较。定位表格中“2003 年”“2004 年”所在行,2004 年只有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就业
人口分别减少 166 万人( $(6710-6876{=}-166)$ )、103 万人( $897-1000{=}-103)$ ),其他单位 2004 年比 2003 年都多,而且至少多 449 万人(私营企业: $2994-2545{=}449,$ ), $449>166+103$ ,所以就业人口还是有所增加,正确。B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表格,观察数据知,就业人口一直在减少的只有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正确。
C 选项,增长率计算。定位表格中“有限责任公司”所在列,2000 年、2004 年就业人口分别为 687 万人、1436万人,根据增长率 $=$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代入数据得,与 2000 年相比,2004 年的增长率为${\frac{1436-687}{687}}={\frac{749}{687}}>100%$ ,错误。
D 选项,读数比较。定位表格,观察数据,2000—2004 年联营单位人口是 42、45、45、44、44 万人,可以看出联营单位的就业人口变化较小,正确。
因此,选择 C 选项。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务员考试挺简单”微信公众号,可获取更多公考经验。分享公考经验,还可获得现金奖励哈手淘扫描淘宝店铺,可以购买省考、国考历年真题哦
文章作者 考公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