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答案解析

1.B温家宝在报告 2009 年工作总体部署时说,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8%$ 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新增就业 900 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 $6%$ 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 4%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

2.C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3 月 6 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妇女招待会,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
节 99 周年。3.D200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9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4.B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如何解决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一直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5.D自远古时期,我国素有神仙信仰,这种独有的神仙信仰沿袭而下,到东汉中、晚期为道教所继承,成为
道教信仰的核心内容。6.A制度的简单扼要的定义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人们的行动存在着利益的“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种
成分”。而交易是同时包含这三种成分的“最小的单位”。经济制度中集体对个体行动所进行的“抑制、解放和扩
张”是通过对交易的规范而进行的。所以“交易”是分析经济制度的基本范畴,买卖交易、管理交易和限额交易的
规范共同构成经济制度。7.C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2758 号决议,而题目要求的是“二
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期间,故 $\textcircled{2}$ 不选。8.C《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
篇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故排除A、B选项。而《金瓶梅》的现实主义对《红楼梦》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可以排除D。9.B正是由于《茶馆》和《等待戈多》的社会批判精神,才使得它们的上演与观众产生了共鸣,引起了轰动。10.B很多人在冬天容易流鼻血,尤其是儿童,一到冬天就经常鼻子出血。这是由于冬季气候干燥寒冷,鼻腔
黏膜随即变得干燥脆弱,很容易受伤而导致小血管破裂。此外,在寒冷干燥的冬季,为了提高鼻腔内部的温度和湿
度,鼻腔内流经的血液比较多,鼻腔黏膜的小血管因而容易充血,导致破裂出血。11.D千岛之国是印度尼西亚,芬兰是千湖之国,因此答案是D。12.A休渔是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
内捕鱼,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各海区、水域,每年都不是固定的。休渔期就是禁渔期,它根据水
生资源的生长、繁殖季节习性等,避开其繁殖、幼苗生长时间,以保护资源。13.C80 年代初,美国最早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研究。首例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
ied Organism,GMO)于 1983 年问世,转基因作物(1986)批准进行田间试验,延熟保鲜番茄(1993)
(Calgene公司生产)在美国批准上市,开创了转基因植物商业应用的先例。14.C贝加尔湖的最大深度为 1640 米,是世界上第七大湖泊和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它容纳了地球全部淡水的
五分之一。马里亚纳海沟全长 2550 千米,平均宽 70 千米,大部分水深在 8000 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兹海渊,
为 11034 米,是地球的最深点。黑海是海,不符合题目要求。15.D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 $150{\sim}154$ 年),死于建安末年
(约公元 $215{\sim}219$ 年)活了七十岁左右。华佗(约 $145{\sim}208$ ) 东汉末医学家,汉族。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
145 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本题答案为D。16.B均田制从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开始推行,后来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在唐朝中期被破坏。因此 $\textcircled{2}\textcircled{3}$ 为正确
答案。17.C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 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1986 年我国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等说法显然是错误的。18.C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 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57 条第 2 款规定,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的判决:……(三)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
不成立或者无效的。药品监管局未听取被处罚人的陈述申辩即作出处罚决定,属违反法定程序,应判决无效,所以
C正确,ABD错误。19.D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害的事实。不当得利在性质上看来是事实- 1 -

而不是行为。题中李某在张某门口捡到钱包,可推断出钱包为张某所有而不是无主物,李某经张某请求后仍拒绝归还,其行为侵害了张某的财产所有权,是李某以自己的行为对张某的财产的非法占有,故排除A项。李某的行为也不属于为他人利益而进行管理的无因管理行为,因其主观上没有为他人利益的目的,排除B项。自助行为是在自身受到不法侵害后向国家请求援助的行为,明显不符合题意。《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 96 条规定:“拾得物灭失、毁损,拾得人没有故意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拾得人将拾得物据为己有的,拒不返还而引起诉讼的,按侵权之诉处理。”

20.A具体的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相同的法益,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仍属同一犯罪构成的情况。例如,行为人本欲杀甲,黑夜里误将乙当作甲进行杀害。根据法定符合说,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而不只是保护特定的甲或者特定乙的生命,因此,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想杀人,而客观上又杀了人,那么就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这样C选项就被排除了。本题考察的另外一个知识点是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即“乙的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这一事实是否可以评价为甲的开枪射击行为的结果。对因果相当性的判断,要具体分析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概率的大小;二是介入情况的异常性的大小;三是介入情况对结果的作用大小。开枪射击是一种高度危险的行为,心脏病作为一种介入因素并非异常,因此本题中的甲应当对结果负责。这样B选项就被排除了。既然对象错误不影响甲符合故意杀人罪,因果关系也具有相当性,甲就应当对父亲的死亡结果负责,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选项A正确。很多考生会认为D项为正确选项。根据具体符合说,由于行为人本欲杀甲,而客观上却杀害了乙,二者没有具体地相符合,行为人对甲应成立故意杀人未遂,对乙应成立过失致人死亡。但现在的具体符合说论者也都认为,这种对象错误并不重要,因而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所以,就这种对象错误而言,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的结论完全相同。选D的考生没有认真领会法定符合说的内涵。

21.C《行政处罚法》第 10 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由此可知A的说法是错误的。《行政许可法》第 16 条,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由此B项是错误的。《立法法》第 60 条,行政法规的决定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由此C是正确的。《立法法》第 85 条: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由此,D的说法是错误的。本题正确答案是C。

22.C 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因此言论自由的地位要高于其他权利。

23.BA项否定了法的阶级性。法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意志。C 项否定了法的物质制约性。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指法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这里所说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条件相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的增长及其密度等诸多方面,其中主要是统治阶级建立政治统治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法的物质制约性同法的阶级性相比较,则是更深层次的本质属性。它是法产生与存在的客观基础。D 项明显错误。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所作的科学揭示,表明了法与客观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表明了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B 项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正确理解。

24.D根据《公证法》第6条,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A项说法正确。第 37 条,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B项说法正确。第 40 条,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C项说法正确。第 26 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公证,但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应当由本人办理公证的除外。所以D项说法错误。

25.C 本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确定答案。第一,张某对李某及其父亲的人身侵害不是同一个诉讼标的,虽然侵权主体都是一样的,但是被害人是不同的,实际上客体是两个行为,因此诉讼标的属于同一种类,只能是普通的共同诉讼;第二,题干中已经明确“法院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的情况下决定将上述两案合并审理”,因此一定是普通共同诉讼,因为必要的共同诉讼不需要经过当事人同意合并审理,法院就可以自行合并审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26.D 文中提到“隐忧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可见表示内外皆有忧的“内忧外患”和“内外交困”均不合题2 -

意。尺布斗粟:形容数量很少,也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尺布斗粟”用在此处有些牵强,故排除。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符合题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27.C 貌合神离:表面上关系很融洽,实际上是各怀心思。也指表面相似而实质不一样。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明争暗斗: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各用心思,互相排挤。本句讲商业银行须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与开发商同流合污。故选“沆瀣一气”最合句意,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28.D 用音乐来促进酱油发酵,这本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因此第一空用“奇效”更贴合文意。对应后文的“品质提高,成品色泽红润,口感甘甜”,可知前面“发酵周期”应是“缩短”。因此本题答案为 D。

29.D 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由文中“‘券风袭来”可知第一空为消费者的反应是由劵风来袭而引起的,故排除 B。A 项“头昏眼花”明显不合题意,故排除。当机立断: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举棋不定: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由文中“不用呢”、“用了呢”可知消费者是“举棋不定”。故 D 为正确答案。

30.D 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很主观不虚心。刚愎自用: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显然“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不合适,排除 B、C。颠倒黑白: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文中讲“文化”,显然与黑白是非没有关系,因此可排除 A 项。适得其反: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符合题意。D 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31.D“胆战心惊”、“不寒而栗”都含有害怕的意思,与文中“政治斗争”的语意不符,故首先排除 A、B 两项。C 项“气势汹汹”形容气势凶猛,修饰“政治斗争”过于牵强,故排除 C 项。尔虞我诈:表示彼此互相欺骗,符合文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32.C焦灼:非常着急,焦躁忧虑;焦急:非常着急;焦躁:着急,烦躁,坐立不安的样子;焦虑:焦愁、着急、忧虑。选项A、B、D词语都有着急、为某事担忧的意思,但题干并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焦躁”含有让人烦躁的意思,符合句意,故 C 为正确答案。

33.A题干中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解释,强调科学理论是人类的创造物,因此第一空填“发现”、“改造”不合适,由此排除C、D选项。对应后文的“没有隐藏着‘真理’等待我们‘发现’”,可知第二空填“发现”比“改造”合适,因此本题答案为 A。

34.B首先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法,上文是“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而下句是与这一句呈并列关系,因此所填的词应该与“席位”并列,“席位”含有处所、位置之意,据此判断应该选择B。“处所”虽然也有此意,但显然放在这里搭配不当。

35.C结合上下文语境,本题需要我们填入表达吉祥物与奥运会之间关系的词汇,“合作”、“互助”搭配的对象一般是人,用在此处不恰当。“连接”放入句中不通顺,而“结缘” 意为结下缘分,这里指吉祥物与奥运会在20多年前就结下缘分。

36.A“刻划”专指用雕刻手段进行的行为,其他情况都用“刻画”。“面市”指一般商品上市;“面世”多用于指精神产品、科技产品。文中的国画属于精神产品,应用“面世”。

37.C先看第二空,金字塔的建筑价值是“古人对后人”遗留下来的一种财富,“金字塔所包含的各种建造数据与天体运行规则的对应性、预见性”对后人有着启示作用。显然这里用“遗愿”、“嘱托”不合适,排除A、D两项。宣告:宣布,告知。断言:十分肯定地说。本题学者经过考察而得出的定论,选“断言”较合适。“宣告”一般用于正式场合,与题意不合。故C为本题的正确答案。

38.A分号前后两个分句是假设关系,由此排除C、D两项。第二个分句的前后也为假设关系,不能用“因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39.A逃避: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逃逸:逃跑;回避:设法躲避,常指狡猾地、不采用正面拒绝的办法逃避;远离:远远离开。与“困难”搭配最恰当的是“逃避”。

40.D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运筹帷幄,出自《汉书·高帝纪》上(刘邦)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后因此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顾全大局,照顾到整体,不单独行动。“发源地”和“发祥地”都指事物发生起源的地方,但前者多指事物开始发生,所指事物多为具体的,而后者多用于抽象事物起源、兴起之地。

41.B“开蒙”指旧时私塾教儿童开始识字或学习;转移,指改换方向或地方;迁移,离开原址搬到别的地方去。迁移一般用在居住地的变化;抽象,指撇开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把本质属性抽取出来的过程和方法;概括,是指把对一类事物中的某些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认识,推广到对整个这一类事物的认识,从而形成关于这一类事物的普遍概念的过程和方法。

42.D 灾害性空间天气可以避免但无法消除,故排除 A、B 选项;“浮出水面”比喻事物显露出来,“应运而生”主要指适应时机而产生。题干讲的是“新学科”应时代的要求而产生,所以第二空选“应运而生”,答案为 D。

43.B 作客:指寄居在别处,如:~他乡;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如:到亲戚家~。“做客”无论是应邀光临还是主动拜访,一般都会受到款待和礼遇,宾主在良好的氛围中相处。排除AC;仍然: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这里指施加过影响而未改变;始终:指从开始到最后,这里指未施加过影响,所以排除D,选择B。

44.D“必须”是应当的意思。“必需”是需要的意思。和平:友好,没有战争的。和谐:融洽,调和。根据句意,答案为D。45.A度过:过(指时间)。渡过:通过。46.A 游侠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说明游侠的出现在当时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而广大民众之所以崇尚游侠,是因为当时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的时代背景,是因为在这种背景下游侠能够站出来维护社会正义。因此,题中提到的“游侠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很好地反映了当时“上下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社会背景,A项符合。而BCD三项无法从文中推出,也与历史常识不符。47.A 作者先解释了“道”的意思,然后又解释了“德”的意思,最后将两者合二为一进行解释,可见文段的主旨在于阐述“道德的内涵”,即答案A。48.C最后两个句子为因果关系的设问句,一问一答揭示了文段的主旨:“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土豆”由此可知答案为C。49.A文段主要介绍了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岩石是怎样形成的,因此答案为A。50.A文段主要比较了人脑和电脑的区别,从而得出“电脑的本领仅到信息为止,人脑的本领却是要让信息导致思想”的结论。因此,要概括文段的观点,必然要同时涉及“人脑”、“电脑”这两个主体。四个选项中只有AB两项满足这个要求。而B项显然与文意不相符合。所以本题答案为A。51.C 本段第一句讲任何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存在问题。第二句讲不能因为问题小就不去解决,否则问题会越积越多造成灾难性后果。意思是应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止问题的爆发。52.A 文段重在指出电脑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对书法的冲击,文段最后一句“保护传统文化、保护书法艺术刻不容缓”,指出了文段的重点,故本题答案为 A。53.D 甲方提到以前的履行合同情况是为了在这次谈判中找更多的借口和筹码。54.D 这段文字采用总分总的方法对一些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如何导致一些商场网站有名无实进行了说明。A、B两项为无关项。文中虽提到商家“不会轻易地涉足网络购物这个领域”,但文段整体是阐述原因,故排除 C。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55.A 这段文字主要就政府财力是否可以承担“全民免费医疗”展开了论述。首句就提出这一问题基本是伪问题,并通过介绍神木的财政情况对论点进行了反驳。由此可见作者是支持“全民免费医疗”的。故 A 为正确答案。D 项偷换了概念,文中是说的是“政府财力是否可以承担‘全民免费医疗’是伪问题”,而不是“‘全民免费医疗’问题是伪问题。”56.B 这段文字首先运用比喻的手法介绍了弹性工时所基于的逻辑,再通过进一步的说明得出结论:弹性工时愿望是美好的,可效果恐怕很难如愿。A 项只是原文的一部分内容。C、D 两项都属无关选项,排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57.DB 选项较片面,从“旧事能给回忆的人以沉思的素材,使人们于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某种或剧烈或断裂的变动过程中,触发生活的感悟,或是从中汲取生活的动力”可知,怀旧的原因在于旧事对人具有特定的积极作用。C 明显错误。A 中的“心理功效”范围太大。所以选 D。58.A 本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其中原因之一是森林可以涵养水源。D 是干扰项,“水与森林的依存关系”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水对森林的依存关系;二是森林对水的依存关系。而本段文字只讲了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所以 D 项不是本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故正确答案是 A。59.C 本段主要意思在后面部分,“我希望每一项新的惊人的技术突破都会遇到……其他各种专业人士的怀疑主义的质难”。总结这句话的意思即:“我”希望新的技术突破都伴随被广泛地质疑。D 提到必然受到质疑,与原文不符。A、B 并非文段要表达的主要意思。60.C 既然实际的统计数据对两种观点都不支持,那么只能说明两者同时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故 C 正确。A 显然不对,既然两种观点都不支持,那说明两种极端观点都是错误的;B 属主观判断,无法确定两者中哪个- 4 -

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更重要的作用;D 也是主观判断,不能说双胞胎的研究不能令人满意,它本身得到的结论并无自相矛盾。

61.B 本题属于文意理解型,可以采用态度判断法快速选出答案。从题干的“很可能……”,“如果他们……,肯定会……”,“它们若……,足以……”等词语可以判断太空对人类的危害还处于研究阶段,原文并未给出确切的结论。选项 A、C、D 表述都过于绝对,只有选项 B 与原文意思一致。

62.D 材料提到“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这里的“其实”承上启下,说明“一时一事的得失”不是真正值得烦恼的,真正值得烦恼的应该是“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选项 D 准确地表达了这个意思。A 项没有切中要害。BC 项是对“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的片面转述,而这句话的真正涵义是“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也就是说人们应该自己去思考。

63.C本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监管屡屡迟到的原因和思想根源。A、B、D三项都能从原文中直接得出,C项的说法将原文的意思夸大了,是不正确的。

64.B文段第一句话的重点在转折词“但是”之后,主要是说反对或批评的声音并不会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意思的加强,即伴随公众的批评声,民主法制健全的社会反而能够一直进步。A项属于对原文的曲解,“不排除可能存在反对的声音”并不意味着“都不能令人满意”;C项属于无中生有;D项表述正确,但不是文段论述重点;B项为正确答案。

65.C原文说的是“某些大型商场”,而非所有的大商场,C 项偷换了概念。A、B、D三项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66.D 考虑内部图形与外部图形的接触点的个数。第一组图依次是 2,3,5;第二组依次是 1,4,(5)。其中$2+3{=}5$ , $1+4=$ (5)。

67.D 所给图形的内部均由 3 部分组成,所以选择 D。

68.C 看每组图形中圆形所在位置的变化,第一个图形中圆形在上部,第二个图形圆形在中间,第三个图形圆形在外部。且每组的 3 个图形的元素是一样的。所以选 C 项。

69.A每行第一个图形的竖直线条变成内凹的曲线得到第二个图形,变成外凸的曲线得到第三个图形。

70B 将图中的四棱台展开后,可得 B 项。

71.D 定义的关键点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福利,没有很大的强制性,“非法定福利”。A 项属于法定福利,B项不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的,C 项具有强制性,因此都不符合定义。D 项职业生涯咨询是一种服务,属于没有强制性的“非法定福利”,符合定义。故答案为 D。

72.D 题干的定义要点是:为获取垄断高额利润和加强自己在竞争斗争中的地位,彼此间签订关于销售市场、商品产量和商品价格的协议。A、B、C 三项都有签订关于销售市场、商品产量或商品价格的协议,属于卡特尔;只有 D 项没有签订协议,且也不是为获取垄断高额利润和加强自己在竞争斗争中的地位,而是迫于成本核算,不属于卡特尔。

73.AA 项符合定义;当 $\mathrm{Ep}{=}1$ 时,说明价格变动多少,需求也变动多少,因此不可以尽可能提价销售,B 项错误;C 项说的是“成本变动”而题干定义是“价格变动”,因此 C 项错误;当需求对价格变动极度不敏感时 $\mathrm{Ep}{<}1$ ,可能存在 $\mathrm{Ep}{<}1$ 的商品,D 项错误。

74.B 根据定义,A、C、D 三项分别在生产、采购、研发方面考虑了环保,属于绿色管理。B 项与企业经营管理无关,属于对工作环境的美化。故答案为 B。

75.C 金融监管的主体为一国的金融管理部门,对象为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A 项的电视台记者不属于金融管理部门,B 项和 D 项的对象都不是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只有 C 项符合金融监管的定义。

76.CA 项的裁员、B 项的更名、D 项的扩张连锁店都不是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再设计,因此不符合定义。C 项国务院实行大部制改革,是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再设计。故答案为 C。

77.DA、B 两项不是在团体决策过程中发生的,C 项无法确定是否“忽略了团体的真实决策目的”、“无法进行准确判断”,D 项因为对总裁的个人崇拜形成了团体和谐与共识,排斥正确意见,符合定义。故答案为 D。

78.DA 项连动摄影机拍摄到的应该是一幅幅散乱的画面,是靠人的想象加工成马奔跑时的完整影像;B 项“勺星”是人们对北斗七星的加工联想;C 项画面会动是由于人们把原本的静止画面想象成动态画面;D 项只是由于凝视香头时间长而产生的错觉,而不是由于“把本无联系的散乱事物加工成有机的整体后进行感知”而产生的,因此不属于人的视觉完形功能。

79.D 定义的关键点是:利用利益激励职工。A、B 两项属于物质利益,C 项属于精神奖励,因此都属于企业动力机制。D 项淘汰机制是一种惩罚措施,因此不符合定义。故答案为 D。

80.C 三角形只包括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C 项是完全归纳推理,没有犯以偏概全的错误。A、B、D 三项都是根据对少数对象的考察推出一般性结论,均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81.A 机动与固定是反义词,浑浊与清澈是反义词。清澈的近义词是透明,不是明亮,故 D 项不符。

82.C 眉笔用于化妆,货轮用于运输。

83.C 月圆象征团聚,朝露象征短暂。

84.A 因重病而住院,因年老而眼花。

85.A 上校是军官,教授也是教师,上校和教授都是一种职业级别称谓,所以选 A。前项包含后项,首先排除 C、D。狱警是某一类工作性质的警察,故 B 不符合。

86.B 本题中后面的词是前面的词的象征含义。明镜象征公正,麒麟象征祥瑞;木马是一种病毒,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比喻骁勇的部队。蚍蜉撼大树比喻自不量力,但讲蚍蜉则无此意。

87.D 马和猩猩都属于哺乳动物,香菇和金针菇都属于真菌。A 项的蝙蝠和 B 项的鲸都是哺乳动物,C 项顺序错误。

88.D 游子思念家乡,老人回忆往事。且思念和回忆都带有人的情感。

89.D 氟利昂会与臭氧发生反应,从而导致臭氧层空洞的产生。酸性气体会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反应,进而形成酸雨。

90.B 哲学家思考问题,小说家创作小说。

91.D 题干的前两句是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由“化学药剂 VIANZONE 被添加到一种透明溶液中,溶液仍然保持透明”可知,该溶液没有变浑浊,即否定了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因此,可推出否定的前件,透明溶液不含氯化钠和透明溶液不含硝酸钾。A、B 两项错误而 D 项正确。而由于化学药剂 VIANZONE 不会改变含有苯的溶液,所以我们无法知道该溶液中是否含有苯,C 项不一定为真。正确答案选 D。

92.C 题干认为撒谎的心理压力会导致某些生理变化是使测谎仪的测谎结果具有可靠性的原因。如果 C 项为真,则其他心理压力也会导致类似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类似的生理变化,则测谎仪的结果不具有可靠性,削弱了题干论证;A 项是无关项;B 项较小的心理压力也会导致生理压力,没有削弱论证;D 项也没有对测谎仪的测谎结果提出质疑,因此没有削弱论证。

93.C 假如 C 项不是题干所假设的,即如果迫使官员贪污不是皇帝控制官员的唯一方法,则即使官员不贪污,皇帝仍有其他办法可以控制官员,与题干矛盾。而如果 C 项是题干所假设的,则显然可推出结论。所以 C 项是题干必须假设的。

94.B 题干中博物学家认为,鸟的年龄越大,等级就越高,因此鸟在群体中的地位是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逐渐确立起来的。如果 B 项为真,即年轻的鸟仅仅因为颜色和条纹与高等鸟相同,就能在新的群体中受到高等待遇,则鸟在群体中的地位就不是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逐渐确立起来的,削弱了题干论证。A 项利用特例削弱了论据,其削弱效果不及 B 项削弱论点;C、D 两项也都是无关项。正确答案是 B。

95.A 题干认为“记者们即使不具备良好的汉语基础也不妨碍撰稿”,如果 A 项为真,则不具备良好的汉语基础会影响撰稿,削弱了题干的论据。B 项支持了题干论证,C、D 两项都是无关项。

96.B 题干的矛盾在于,虽然使用艾叶驱蚊的人家显著减少,但家庭火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并没有呈现减少的趋势。A、C、D 三项都说明有其他原因会引起家庭火灾,且造成的损害不比点燃艾叶引起的火灾小,从而解释了题干的矛盾。只有 B 项说明点燃艾叶引发的火灾有很大的危害,无助于解释题干中的矛盾。

97.C 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将血管中的血脂运到肝脏中处理掉”一句可推出 C 项正确。记忆力有缺陷还可能是别的原因,因此 D 项错误;题干提到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对健康有益,A 项无法推出;B 项超出了题干信息的范围,由题干无法推出。

98.C 题干的结论是,具有暴力倾向的人容易喝醉酒。C 项说明是由于喝醉酒才会采用暴力行为。如果 C 项为真,则医生的断定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因此 C 项严重削弱了医生的断定。A 项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断定,但程度显然不如 C;B 项“喝上瘾”与喝醉是不同的,所以无法削弱断定;D 项暴力行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也与医生的断定无关。所以,正确答案是 C。

99.C 张教授的观点是斑纹猫头鹰数量的下降是由于木材的采伐;李研究员的观点是使斑纹猫头鹰数量下降的原因是条纹猫头鹰进入陈年林区而不是木材的采伐。两人给出了斑纹猫头鹰数量下降的不同原因,即李研究员对张教授的反驳是通过给出不同的解释,C 项正确。李研究员并没有就采伐提出意见,因此 A、D 两项错误。李研究员的解释也依赖于猫头鹰只能在陈年林区生存这一假设,两人所依赖的假设是一样的,B 项错误。

100.D 题干中国有资产流失和经济领域的大面积损失都是公共风险产生的两个方面的原因,D 项即使政府决策正确,重要经济领域发生大面积损失也可能产生公共风险是正确的。而 A 项国有资产不流失,还可能是经济领域的大面积损失引起公共风险,因此 A 项错误;同理,也可能因国有资产流失导致公共风险的产生,因此 B 项错误;防范公共风险的产生是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 C 项错误。

101.C 相邻两项之比依次为 $\frac{1}{2},\frac{2}{3},\frac{3}{4},\frac{4}{5},\frac{5}{(6)},30\times\frac{5}{6}=25_{\circ}$

102.A 间隔组合数列。奇数项 1,0, $-1$ ,(-2)是公差为-1 的等差数列,偶数列 2,3,4 是连续自然数。

103.C 将 3 写成 ${2^{+}}\sqrt{1}$ ,将 9 写成 ${7+}\sqrt{4}$ ,那么这个数列可看成分别为质数列 3,5,7,(11),13 和根号数列 $\sqrt{1}$ 、 $\sqrt{2}$ 、 3 、 $\sqrt{4}$ 、( 5 )、 $\sqrt{6}$ 的和。所以选择 C。

104.B 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105.B 各项分别为 $2/1$ , $4/4$ , $6/7$ , $8/10$ , $10/13$ , $12/16=:(3/4)$ )。

106.D 原式 $:=8\times3\times11\times5\times5\times25\times3\div$ ( $9\times25$ ) $-2008=8\times11\times5\times5-2008=2200-2008=192。$ 。

107.B 每小时增加 $10{-}8{=}2$ 辆车,所以, $(50-30)\div2{=}10$ 小时后车站容量饱和。

108.C2008 年是闰年,过一年,星期数变化 2,所以 2009 年元旦是星期四。

109.B 鸡兔同笼问题。假设都是 1 千克的瓶子,将装水 52 千克,现在多装了 $100{-}52{=}48$ 千克,大瓶每个比小瓶多装 4 千克,所以大瓶共有 $48\div4=12$ 个,小瓶有 $52-12{=}40$ 个,相差 28 个。

110.A2003 年卫生技术人员为 $468,0{-}37,4{=}430,6$ 万人,则 2003 年到 2007 年卫生技术人员的年平均增长率为$\sqrt[4]{468.0\div436.0}-1\approx2.1%{}$

111.A 甲效率 $\frac{1}{20}$ 乙效率 $\frac{1}{10}$ 甲乙每人工作一天(即一个循环)效率 $\frac{1}{20}+\frac{1}{10}=\frac{3}{20}$ ,那么需要 6 个这样的循环,还剩 $\frac{2}{20}$ 的工作量,那么还需甲工作一天,乙工作半天可完成,故共需 14 天。

112.B 设未加水稀释前农药量为 $\mathrm{X}$ ,每次所加水量为 a,所求浓度为 $\mathrm{y%}$ ,则 $(\mathrm{x+a)15%=(\mathrm{x+2a)12%=(\mathrm{x+3a)~y%}}}$ ,解得 $\mathrm{y%=10%}$ 。

113.A 设飞机最多飞出 $\mathrm{X}$ 小时就需往回飞。 $1500\mathrm{x}{=}1200\times~\left(6{-}\mathrm{x}\right)$ ,解得 $\mathrm{x}{=}\frac{8}{3}$ 。所以选 $\mathrm{A}$ 项。

114.C 最差的情况就是四种花色的牌各抽出四张,大、小王均抽出,后随便抽一张都能保证至少有 5 张牌花色相同,一共抽出 $4\times4{+}2{+}1{=}19$ 张牌。

115.D 设一张电影票原价为 $\mathrm{X}$ 元,观众为“1”,由题意得, $(\mathrm{x-3)}\times\frac{3}{2}=(1+\frac{1}{5})\mathrm{x}$ ,解得, $\mathrm{{x}=15}$ 元。

116.C 把四个数加起来,正好相当于把每个人算了 3 次,因此四个人的岁数和为( $‘55+58+62+65$ )÷ $3{=}80$ ,那么年龄最小的为 $80{-}65{=}15$ 岁。

117.D 第一次抽白球的概率为 $\frac{4}{10}$ ,然后第二次抽中白球的概率为 $\frac{3}{9}$ ; 第一次抽红球的概率为 $\frac{6}{10}$ 然后第二次抽中白球的概率为 $\frac{4}{9}$ 所以第二次取到白球的概率 $=\frac{4}{10}\times\frac{3}{9}+\frac{6}{10}\times\frac{4}{9}=\frac{2}{5}$ 所以选 $\mathrm{D}$ 。

118.C 方法一:排除法。大长方形的面积应是 5 的倍数,选项中只有 C 符合。方法二:设小长方形的宽为 $\mathrm{X}$ ,那么小长方形的长为 $\frac{3}{2}\operatorname{x}$ ,大长方形的周长为 $2\times$

$3\mathrm{x}+(\mathrm{x}+\frac{3}{2}\mathrm{x})\times2{=}88$ ,解得 $_\mathrm{x=8}$ ,所以面积为 $3x\times(x+\frac{3}{2}x)=480$ (平方厘米)。

  1. D3a 除以 5 应该余 $1\times3{=}3$ ,又知 $\mathrm{b}$ 除以 5 余 4,则 $3\mathrm{a-b}$ 除以 5 余 $3{-}4{+}5{=}4$ 。

120.D 根据题目可得,1 斤苹果的价钱可以买 $1/3$ 斤榴莲,1 斤橙子的价钱可以买 $1/2$ 斤榴莲,则 1 斤菠萝的价钱能买 $(1{-}1/3{-}1/2{=}1/6)$ 斤榴莲,即 1 斤榴莲的价钱能买 6 斤菠萝。

121.B2006 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农用薄膜的价格都是 14.00 元/公斤,哪么 2007 年相同季度的农用薄膜价格分别是: $14\times105.26\div100=14.74$ 、 $14\times105.75\div100=14.81$ 。所以选 B。

122.A 由表格第 5 列中的三季度购买价格总指数可知:第三季度全国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价格指数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 $118.57%-100%=18.57%$ 。

123.A 农业用电总体上涨了 $100.13%{-}100%{=}0.13%$ ,不是和去年价格相等。

124.B 由“2007 年我国农资市场购销两旺”可知 B 项错。

125.B 稻谷种子价格与去年相比上涨了 $104.02\substack{-100=4.02}$ 个百分点。所以 B 项错误。

126.B1-8 月空气合格天数超过的月份为 1、2、6、7、8 月,即 5 个月。

127.A1-8 月空气合格天数共有( $15+7$ ) $^+$ ( $23\substack{+3}$ ) $^+$ ( $17+2$ )+( $16\substack{+3}$ ) $^{+13+24+}$ ( $23+3)+(16+14)=179$ 天,月平均 $179\div8\approx22$ 天。

128.C 由 122 题计算知,1-8 月空气合格天数共有 179 天,按全年达标计划 1-8 月应该有 $256\div12\times8\approx171$ 天,则计划完成进度提前。

129.D 第一季度空气达标天数为 $(15{+}7)+(23{+}3)+(17{+}2){=}67$ 天,第二季度空气达标天数为( $(16+3)+13+24=56$ 天,两个季度天数都是 91 天,则第二季度的空气达标天数与第一季度相比下降了,下降幅度为 $(67-56)\div91\approx12.1%$

130.BA,3-5 月空气达标天数不到 20 天,正确。C,8 月份只有一天不达标,正确。D,只有 5 月的空气达标天数是 13 天小于 15 天,正确。B,8 月与 5 月空气质量相差比较大,所以错误。

131.D 由“2007 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 19 270 万元,同比增长 $47,9%^{\ ,\pm}$ 可计算出 2006 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为 $19270\div~(1+47.9%)\approx13029$ 万元 $\approx1,3$ 亿元。所以选 $\mathrm{D}$ 。

132.A 根据 126 题的计算,可知 2006 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为 13 029 万元,由资料“2007年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22 177 万元,同比增长 $26,2%$ ”可知 2006 年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为 22177÷( $1+26.2%$ )$\approx17573$ 万元,所以由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的比例为 $13029\div17573\approx74.1%$ 。

133.C 由“有 10 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18 852.7 万元,同比增长 $88.1%^{9}$ 可算出较去年同期增长$18852.7\substack{-18852.7\div}\left(1+88.1%\right)\approx8830$ 万元 ${\approx}0,88$ 亿元。

134.C 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 56 869 万元,占全年工业总产值计划的 $45,3%^{\star}$ ”可计算出 2007 年全年的工业总产值为: $56869\div45,3%$ ,所以 2007 年上半年,该镇完成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年工业总产值计划的 66625$\div(56869\div45.3%)\approx53.1%$ ,所以选 C。

135.D 材料中并没有提及 2007 年上半年该镇 10 个行业大类对全镇工业产值增加的贡献率,所以 A 项错误;由材料最后一段可知 2007 年上半年,该镇 10 个行业大类中只有 5 个行业产值的同比增长率超过 $20%$ ,该镇 10 个中有9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所以B、C项错误;由材料第一段第一句可算出 2005年上半年,该镇完成工业总产值为66625$\div$ ( $1+32,7%$ )÷( $1+32.7%-12.7%$ ) ${\approx}41839$ 万元 ${\approx}4,18$ 亿元,所以 D 项正确。

136.C由表格可知: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对美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ensuremath{\mathrm{2523~}}\div\ensuremath{\mathrm{~(1+8}}$ . $4%)+8$ $14\div{\left(\begin{array}{l}{1+1}\end{array}\right)}$ . $4%)=3%21$ 亿美元。

137.D由表格可看出我国大陆地区对欧盟、美国都是贸易顺差,因此我们只需比较对韩国和中国台湾的贸易逆差额的大小,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为: $1122-740=382$ 亿美元,对中国台湾为: $1033-259=77$ 4亿美元,所以选D。

138.B2008 年我国大陆地区对东盟的进口额为 1 170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 $20,7%$ ,2007 年我国大陆地区进口总额为 9 560 亿美元,所以 2007 年对东盟的进口额所占比重为 $1170\div$ ( $1+7,9%$ ) $\div9560=11.3%$ 。

139.A2008 年我国大陆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14285\substack{+11331}$ ,2004 年为 $5933\substack{+5612}$ ,所求增长幅度为:$(14285+11331-5933-5612)\div(5933+5612)=121.9%$ 。

140.B由条形图可以估算出,2007 年我国大陆地区对外进出口总额的增加额达到最大,A正确;由表格数据估算得出,与上年相比,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对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率没有超过1$0%$ ,故B错误;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出口额总共为 $2929+2523+1907$ +1161+1141+7 $40+330+315+259=11305$ 亿美元,C正确;由条形图可看出:20$\mathbf{0}\mathbf{4}-\mathbf{2}\mathbf{0}\mathbf{0}\mathbf{8}$ 年,我国大陆地区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呈现出上升趋势,D正确。所以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