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卷(解析)

来源:F 整理:杨柳(微信:gwy288)

1、6 月 20 日上午 10 时许,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王亚平担任主讲,成为中国首位“太空讲师”。

故正确答案为 C。

2、A、B、C 项均正确,“一线两带”就是以西安为中心,以陇海铁路陕西段和宝潼高速公路为轴线,以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级关中星火产业带为依托,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的以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为特点的产业经济体系;

D 项不正确,“一线两带”大体由三个层次构成:创新层、核心层、辐射层。
故正确答案为 D。
3、蒲剧,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亦称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晋南地区的主要剧种;而老腔、眉户戏、碗碗腔均为陕西地方戏曲剧种。
故正确答案为 D。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早是由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
故正确答案为 C。
5、1885 年,台湾正式建立行省,第一任巡抚是刘铭传。
故正确答案为 D。
6、A 项长篇小说《丰乳肥臀》、C 项短篇小说《断手》、D 项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均为莫言的作品;B项长篇小说《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
故正确答案为 B。
7、2013 年 6 月 18 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故正确答案为 C。
8、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本题中,小张二选一,读本科而未挣得的 16 万元显然是价值最高的,符合机会成本的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 B。
相关知识点: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固定成本(Fixed Cost) ,(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s),又称变动成本,是指在总成本中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动的成本项目,主要是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值,当一定期间的产量增大时,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消耗会按比例相应增多,所发生的成本也会按比例增大,故称为可变成本。可变成本等于总成本减固定成本。
9、A 项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对应,二者均为唯心主义范畴;
B 项是唯物主义发展观和形而上学静止观的对应,二者均为辩证法范畴;
C 项是朴素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对应,前者主张物质第一性,后者支持意识第一性,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D 项二者均涉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同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故正确答案为 C。
10、加尔文是瑞典宗教改革的领袖,和马丁路德一样主张信仰得救;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等。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信仰得救的主张。
故正确答案为 D。
11、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光电利用、光化学利用以及光生物利用,而风热属于风能的范畴。故正确答案为 C。
12、登科又称登第,指科举考中进士。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只有通过殿试阶段,才能得到进士的功名,唐朝的首都是长安,更加确定是殿试。
故正确答案为 D。
13、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 3 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故正确答案为 B。
14、《民法通则》第十二条第 2 款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C 选项中行为显然违反了这一条款,无效。
A、B、D 选项中情形应默认有法定代理人的参与,否则均无法进行。
故正确答案为 C。
15、司法,又称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A、B 项均不涉及处理案件;
C 项中交警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司法人员,且涉及行为只是单纯的行政处罚行为;
D 项符合司法所涉及的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 D。

16、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本案例中双方并未就版权归属作出约定,所以著作权应属于受托人张某。而著作权包含复制权和发行权等多项权利,李某未经张某的同意,擅自复制出售,显然侵犯了张某的复制权和发行权,即侵犯了张某的著作权。
故正确答案为 A。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C 项中各自和共同劳动收入所得符合这一条款规定,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其他三项均可认定为夫妻一方的财产。故正确答案为 C。
18、中共中央党委序列包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政协)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工商联和妇联均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政协)组成界别;作协是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社会团体,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组成界别。
A、B、C 三项均为法律承认的人民团体;
D 项中学生会是学生自发性成立的群众性组织,服从学校日常管理的需要,不属于法律上的人民团体范畴。故正确答案为 D。
19、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5)保险赔款;(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所得;(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故正确答案为 B。
20、1963 年 3 月 5 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于是每年的 3 月 5 日也便成了雷锋纪念日。
故正确答案为 C。
21、B 项说法不正确,《黄帝内经》为古代医者托黄帝之名所作,其具体作者已不可考,它既非一时之作,亦非自一人之手,而是战国以前的许许多多的医学著作的总结。
本题为选非题。
故正确答案为 B。
22、A 项错误,五行相生相克,具体顺序:木克土 $\twoheadrightarrow$ 土克水 $\twoheadrightarrow$ 水克火 $\twoheadrightarrow$ 火克金 $\twoheadrightarrow$ 金克木;
B 项错误,佛家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C 项错误,“贞观之治”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并非唐玄宗时期;
D 项正确,其关于八卦组成的表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D。
23、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可控性等特点,因此,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必须迅速、及时,最大程度上控制局面,挽回损失。所以,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首要原则应为迅速性原则。
故正确答案为 A。
24、“樯橹灰飞烟灭”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的是赤壁之战的情形,并非官渡之战。
故正确答案为 B。
25、三希堂原名“温室”,因乾隆皇帝收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洵的《伯远帖》这三件稀世珍宝而更名。
故正确答案为 C。
26、B 项不正确,冬季施工,与其他季节相比,需要用到额外的建筑材料,例如冷冻剂,会释放出大量氨气,室内污染更为严重。同时,由于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室内活动时间增多,户外活动大量减少,导致室内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比其他季节更大,皮肤病、呼吸道系统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
故正确答案为 B。
27、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故正确答案为 D。
28、A 项正确,华山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 120 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
B 项正确,贾平凹是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
C 项错误,杨虎城为西北军领袖,而张学良是东北军领袖;D 项正确,泾河渭河交汇处在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陈家滩附近。
故正确答案为 C。29、“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故正确答案为 C。30、A 项错误,政府加大采购力度是增加财政支出的表现,增加财政支出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而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用来治理通货紧缩,有助于提振经济,扩大社会需求。
本题为选非题。
故正确答案为 A。

31、本题考查成语的应用。

第一空,文段意在说明驾驶者对无家可归者和失业者流落街头经常看见并不奇怪。A 项“习以为常”应表述为“驾驶者对无家可归者和失业者流落街头习以为常”,故排除;B 项“蔚然成风”是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好的风气,显然流落街头的现象并不是好风气,故排除。

第二空,D 项“一笑而过”形容一种洒脱的心态,文中说的是对流落街头者施舍得少,且并无潇洒的态度,与语境表述不符,故排除。C 项“呼啸而过”符合驾驶者并不重视、飞奔而过的特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 C。

32、本题考查成语应用能力。

分析第一空,变老是一种放弃,是不断放弃自尊的过程。“一无是处”形容没有一点对的或者好的地方,过于绝对,不能说人变老了就没有一点好的地方了;面目全非: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也形容事物变化很大。多为贬义。因此用“面目全非”来形容人变老了之后改变得不成样子,更加适合。排除掉 A、C。

第二空, “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文中只提到了变老的人“毫无愧色”,并没有提到是否对变老这件事感到高兴或者满足。因此用“自圆其说”更适合。排除 D。

第三空,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生不如死:就是生活在这个世界,还不如死了,比喻心里极度难过,伤心,绝望,活着比死更难过。作者认为,变老“直至失去了人应当有的轮廓”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填入“生不如死”搭配得当。

故正确答案为 B。

【出处】张悦然:《鲤·变老》。

33、先看第三空,考察成语的应用,由文段表述可知,新加坡在吸引人才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但美国相对更好,在程度上相差不会很大,“望尘莫及”和“相去甚远”均不符合语境,排除 B、D。
再看第二空,考察实词的应用,“触发”显然不能够与“才能”搭配使用,“激发”最为恰当,排除 C。故正确答案为 A。

34、先看第二空,考察成语的应用,显然不能说“毕业即失业”是一种“潮流”,“毕业即失业”这种现象是可以改变的,而“潮流”是不可逆转的,代表一种大方向,所以排除 C。

再看第四空,考察实词的应用,“困惑”不能与表被动的“所……”结构搭配,排除 A;比较“纠缠”和“困扰”,“纠缠”是指遭人烦扰不休,而“焦虑和失败”是指人表现出来的心态,显然“困扰”更为合适,排除 B。故正确答案为 D。

35、先看第一空,考察成语的应用,尚未开发的新区体现出一种安静的氛围,所以第一空处应与之正反呼应,且能够正确描述“市中心”:“纷繁复杂”是指头绪、表象多而杂;“纷纷扰扰”是指思绪凌乱,多指人;“繁荣昌盛”指国家或其他事物兴旺发达,欣欣向荣,多用于国家;三者均不能与“市中心”正确搭配,排除 A、B、D。验证 C 项,“热闹喧嚣”与后面“安静的氛围”呼应,且与“市中心”搭配恰当,确定选项。故正确答案为 C。

36、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

先看第三空,此处的“身影”代指“老农”,显然“健硕”和“矫健”都不恰当,排除 C、D。

再看第一空,“广袤”多用于形容土地和天空,也可以形容深沉的父爱,与“泥土”搭配不够恰当,排除 B。验证 A,“黝黑”与后文的“金黄”构成了颜色上的对应,“葱郁”和“镶嵌”与其他选项相比,也更富于画面感。

故正确答案为 A。

37、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填空。

第一空,“柔情蜜意”是指温柔甜蜜的情意,多用于修饰人,不能修饰城市,排除 A、C。“诗情画意”是指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趣。也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与原文意相符。

第二空,罗马是“用艺术品装饰的最多的地方”是“露天开放博物馆”,此部分重点在“最多”上,那么下文只能选择与“多”能够相互呼应的选项。“美轮美奂”形容建筑或装饰之美,不能用来形容城市,也不能体现出“博物馆”文化内涵,更不能体现“多”这一内涵,所以不恰当。而“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呼应显然更为恰当,排除 B。

第三空,文段前半句在形容罗马的独特和诱人,且强调艺术品的多,“但”表示转折,此处若填入“徒有虚名”,则认为罗马的历史性和艺术性是名不副实的,显然与文意相悖。“破烂肮脏”更为合适。故正确答案为 D。

38、本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应用。

先看第三空,后面的“也”表并列,故第三空处词语与“最受感动”并列,且表义不重复,“感人至深”和“感人肺腑”均表义重复,排除 A、C;D 项中“精彩绝伦”的“绝伦”已经包含了“最”的意思,因此不能再与“最搭配”,排除此项。
故正确答案为 B。

39、先看第三空,考察实词的应用,“渗透”比喻一种思想或势力逐渐向其它方面扩展,与前面的“它每浸入一种传统的观念后便会留下一种革命观”相互呼应,“影响”表义更单一,不够恰当,排除 B、C。
再看第二空,考察成语的应用,“不可逆转”较之“难以控制”程度更深,与“根本性”搭配,更为恰当,排除D。
故正确答案为 A。40、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
先看第一空,此处用“不可预知”修饰,显然“必然性”不恰当,排除 B。
再看第三空,“违背”明显不符合句意,排除 D。
再看第二空,根据待选选项 A、C 的第三词可知,越有价值的创新活动,越是超过了人们的理解范围,不被人理解的活动,应该是“脆弱”的,而并非“坚强”,排除 A。
故正确答案为 C。
41、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应用。
由第一空可直接得到答案,根据后文的“欲隐不隐、欲显不显”可知,此处应填“若隐若现”,观察其他三项首词,均不能修饰“痕迹”,据此确定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 D。
42、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
先看第三空,“导致”多接不好的结果,“迫使”强调“强迫”,与后面的“良性循环”表述不一致,排除 C、D;“非汽车城市环境”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而并非“可能”,排除 A。
故正确答案为 B。
43、本题考查虚词的应用。
先看第一空,“见解多有抵牾”和“视对方为畏友”构成转折关系,排除 A、D。
再看第二空,“胡兰成偶有激烈之语”和“唐君毅也不以为意”之间应为假设关系,所以此处应为“即使”,排除 B。
故正确答案为 C。
44、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
先看第二空,“民主”显然不会是遭遇“痛苦”,排除 B、D。
再看第三空,“懦弱”是指逃避现实,多形容人,因此“脆弱”更为恰当,排除 A。
故正确答案为 C。
45、本题考查成语的应用。第一空,横线处词语用来形容“美食”,显然以“令人垂涎”形容人们对美食的喜爱更为合适,基本锁定 A 项为正确答案。C 项中的“千奇百怪”侧重奇怪,D 项中的“花样繁多”侧重种类多,“花样”与文段中的“各式”语义重复,排除 C、D 两项;B 项中的“垂涎三尺”不能作定语,前应加上“令人”,且“刻骨铭心”与“焦虑”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从文段中“焦虑和不安”和“多年来”可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心一直存在,与“根深蒂固”相对应,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 A。
46、本题考查成语的应用。
“惹人耳目”比喻用假象欺骗人,显然不符合语境,首先排除 B;分析待选选项,此处应与前面的“乏味”正反对应,“引人入胜”最为恰当,从缺少趣味到特别吸引人,构成了对比。
故正确答案为 C。
47、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
根据最后一空直接得到答案。由“不如说是资本转化的需要”可知,最后一空只能是“转化”。
故正确答案为 D。
48、本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应用。
先看第一空,“安静”是一种状态,而文段中讲的是事态的发展,显然“平复”更为合适,排除 C、D。再看第二空,由“发现孔子书里塞不进什么意识形态”可知,此处只能是“挑剔”,而并非“适应”,排除 B。故正确答案为 A。
49、先看第一空,考察实词的应用,“惊异”强调“奇异”,“惊叹”强调“赞叹”,显然,中国的高速发展令世界都“赞叹”,排除 A、C。
再看第三空,考察成语的应用,“热情奔放”指充满热情活力的样子,只用来形容人的状态,而此处主语为“建设岁月”,因此“激情燃烧”最为合适,排除 D。
故正确答案为 B。
50、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
先看第一空,“机遇”显然是无法“控制”的,排除 A、C。

再看第二空,“构建”是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与“体制机制”搭配,显然比“建设”更为恰当,排除 B。

故正确答案为 D。

51、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首句介绍了要讨论的现象,对比好作品与大奖的反响落差,第二、三句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过程进行了分析:大奖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来干扰对语言艺术的评判,于是奖项为大众关注而获奖的作品“没有这种实力”,文段的核心议题就是:大奖比获奖的作品和作家更受关注,影响更大, A 项表述与之一致。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 A。

B 项只概括了文段中关于“大奖”影响大的原因,没有全面涵盖文段的主要意思,故排除;C 项偷换概念,“获奖的作品”与“大奖”不是一个概念,排除;D 项与 B 项一样,只概括了文段中关于“大奖”影响大的原因,比较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52、由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

由文段首句“其人格特征的改变是很难的”可知,A 项表述错误,排除;由“即使他偶尔接受威权政治”可知,B 项表述错误,排除;由“基本上属于权威主义人格的人,则会有两种情景”可知,D 项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

53、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主要介绍了基尼系数的两种计算指标:收入分布和消费支出分布,采用不同的计算指标,得出的基尼系数是不一样的。只有 B 项体现了“计算指标的差异性”。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 B。

文段只是客观描述了两种计算指标,没有说明孰优孰劣,A、C 均表述不当;同时,也没有涉及基尼系数是否合理的问题,D 为无中生有。

故正确答案为 B。

54、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主要说明了完善市场机制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方法,四个选项中只有 A、C 涉及到了“完善市场机制”,相比之下,A 显然比 C 更具体、更全面。

故正确答案为 A。

55、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首句引出论题,二三两句具体说明了应该如何进行生命道德建设,由“对青少年”、“促使青少年”等词可知青少年是开展生命道德建设的重要对象。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 C。

A 项“刻不容缓”有误,文段中没有表达出急切的意思,排除;B 项主体为青少年,而文段中并没有要求青少年要怎么做,“促使青少年”等等可以看出青少年是被动的,是被引导者,排除 B 项;比较 C、D 两项,C 项为对策类表述,D 项为道理类表述,作为意图选项 C 更恰当,而且 D 项并不全面,没有突出“青少年”这一对象,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56、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由最后一句可知,“不差钱”使幸福增长点消失,但原有基础上的幸福感并没有因为“有钱”而降低,只是不会增加,由此可知 A、B、D 均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C。

57、由提问可知为态度理解题。

由最后一句可知,这种投资项目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实际对其还是持否定态度,转折词“但是”表明了立场。
故正确答案为 D。

58、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观察首句, $\textcircled{3}$ 句引出“意义”这一话题,而 $\textcircled{1}$ 句在具体阐述“无意义”的具体情况,故 $\textcircled{3}$ 句应在 $\textcircled{1}$ 句前面,且只有这两句围绕“意义”这一共同信息展开,故 $\textcircled{3}\textcircled{1}$ 捆绑,排除 C、D 两项。再看 $\textcircled{4}$ 句提到了“权利”这一概 念, $\textcircled{2}$ 句是对“权利”这一概念的具体解释说明,故 $\textcircled{4}$ 连在一起,排除 A 项。故正确答案为 B。

59、 $\textcircled{5}$ 提到“变了规矩”,显然 $\textcircled{4}$ 是对 $\textcircled{5}$ 的具体说明,因此二者应紧密相连,且顺序为 $\textcircled{5}\textcircled{4}$ ,只有 C 符合该顺序。
故正确答案为 C。

60、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首先指出“中国企业仍然处于价值增值的低端”,由此排除 D;接着通过“苹果手机组件”加工增值的数据,说明了上面的观点,A 是对这些数据的文字表述,不能概括全文的主旨,排除;C 项“苹果手机组件主要在中国加工”是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体现中国加工所占的比例,由此排除;最后一句指出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再次说明科技含量低、利润率低,与首句呼应;结合首尾两句可得出“中国仍没有改变世界代工厂的低端地位”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 B。

61、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首句引出论题,对“一味用钱购买”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这种行为进行了否定,然后又指出“文物保护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在于利用它宣扬我们的文化”,综合可知,作者意在说明文物归还需要采取合理方式,不能盲目购买。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 C,因为 C 项表述与之一致。

A 项、D 项均为对文段引出论题部分语句的同义转述,排除;干扰选项 B 讨论的主体是“文物保护”,而文段讨论的主体是“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收回来搁在库房里”等句可以看出讨论的主题是流失在外的文物是否需要归还以及如何归还,B 项偷换概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62、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B、D 是对文段中句子的同义转换,属于以偏概全,排除;由文段最后一句可知,作者对这种垄断性的利息制度持批判的态度,C 表述欠妥,排除;
A 项表述方式符合作者批判的态度,很好的概括了文段。
故正确答案为 A。

63、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主要论述了“事功”,通过刘邦、康德、希特勒的例子可知,事功多与他人有关,人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受当时的对手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与个人努力关系不大。而自己主观以外的,可归纳为靠命运的成分大一些。故正确答案为 B。

64、由文段可知,消费者杂志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钻石的投资价值,而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从 1970 年的 400英镑降到 1978 年的 167 英镑,可知钻石并不保值。
故正确答案为 C。

65、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首先指出分享需要平等,只有平等,才能形成互相关怀的社区关系,最后一句提到,价值意义上的社区是通过分享体系实现的。而分享体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可知文段主旨落脚点在“平等”上。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 A,因为只有 A、B 提到了平等,且 A 比 B 表义更准确。

D 项为干扰项,表述正确,但最后没有落在“平等”一词,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66、由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

由第一句可知,A 表述正确;由最后一句可知,B、C 表述均正确;由“外需将成为日本经济下半年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可知,D 项表述不准确。
故正确答案为 D。

67、由提问可知为标题选择类题目。

文章的主题是“航母舰”,主要描述了着装颜色代表的不同职责,而通过“五颜六色”和“彩虹”等词,可知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性文章。
故正确答案为 B。68、A 项句子结构混乱,“对”和“被”应删除其中之一;B 项宾语残缺,句尾应补充“的重要基础”;C 项成分赘余,“原因之一”和“因为”表义重复,应删除“因为”;D 项无语病。
故正确答案为 D。

69、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由文段最后可知,电子书满足不了人对“有形的物质实体”的需求,而纸质书可以满足,意味着纸质书并不会完全被电子书替代。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 A,因为 A 表述与之相符。

B 是强干扰项,它提到了二者的根本区别,但没有指出这种区别中,各自的优势劣势,表意片面,排除;由最后一句可知,纸质书和电子书各有优势劣势,C、D 表意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70、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主要分析了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罗马人抛弃了传统社会美德,道德的解体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亡,最后一句点明文段主旨。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 C,因为 C 项为该句同义表述。A、D 均叙述文段中的一个事实,过于片面;B 项偷换了概念,文段只提到罗马帝国,而不是一个民族。
故正确答案为 C。

71、原数列为幂次修正数列。

原数列 ;
幂次项 $\underline{{\vec{\mathbf{\Pi}}}}^{3}$ $6^{2}$ 底数成等差数列;
修正项 $\begin{array}{r l}{-1}&{{}+1\quad-1\quad+1\quad-1\quad+1}\end{array}$ 常数项正负交替出现。
则未知项为 。
故正确答案为 A。

72、原数列为三级等比数列。

后项减去前项得到新数列:12、14、18、26、( );后项再次减去前项得到新数列:2、4、8、(16),构成等比数列;因此未知项为 $16+26+87=129$ 。
故正确答案为 D。

73、后项减去前项得到新数列:3、4、14、58、( ),相邻两项之积加上 2 等于下一项;具体为 $3\times4+2=14$ ,$4\times14+2=58$ ;所以新数列的最后一项因为 $14\times58+2=514$ ,因此未知项为 $814+92=905$ 。故正确答案为 B。

74、原数列为交叉数列。
奇数项:2、3、5、7、(11)为质数数列;
偶数项:2、4、6、8 为等差数列。
故正确答案为 C。

75、原数列为立方修正数列。

原数列263060130210();
立方项 ${\underline{{\cdot}}}{\bar{\cdot}}^{\bar{3}}$ $3^{3}$ $4^{3}$ $6^{3}$ $7^{3}$ 底数为等差数列;
修正项 $\begin{array}{r l r l r l}{+1}&{{}-2}&{+3}&{{}-4}&{+5}&{{}-6}&{{}+7}\end{array}$ 自然数列正负交替出现;
则未知项为 。
故正确答案为 B。76、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乙从 B 到 A 需要 $15\times4=60$ ,即 1 小时,设两地路程为 1,则甲速度为 4,乙速度为1,从开始到第二次相遇可以看做一个运动追及问题。该过程中,甲比乙多走了 1,二者相对速度为 $4-1=3$ ,则2 $60\times\frac{2}{3}{=}40$
乙走了 ,距离 A 地还有 $\overline{{\mathfrak{F}}}$ ,而乙走完全程要 60 分钟,则还需要 分钟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A}$ 。
77、设原价为 $^{n}$ ,商品总数为 1,则有 $n\times{\frac{2}{5}}+n\times{\frac{3}{5}}\times{\frac{3}{4}}=20000-2000,n={\frac{18000}{0.85}}$ ,则利润率为
$n\div20000-1=\frac{1}{17}\approx6750$
故正确答案为 A。
78、设只参加两种培训班的人数为 x 人,根据三集合容斥原理非标准公式: $\mathrm{A+B+C-}$ 只满足两个条件的个数 $-2\times$ 满足三个条件的个数 $\fallingdotseq$ 总数-三个条件都不满足的个数,可得方程 $35{+}28{+}31{-}\mathrm{x}{-}2\times6{=}55$ ,解得 $\mathrm{x}{=}27$ ,因此只参加一种特长培训班的人数 $=55-27-6=22$ .
故正确答案为 D。
79、假设分得最多的小朋友至少分到 $n$ 块,要保证 100 块分完,则有 $(n+n-9)\times10\div2\geq100$ ,解得 $n\geq14.5$ ,$^{n}$ 应为整数,则最小为 15 块。
故正确答案为 C。
80、每个下属先分两项任务,剩下 $20-2\times3=147$ ,利用插空法,即可保证三个下属各自至少再被分到一个任务,14 个任务有 13 个空, 。
故正确答案为 D。
81、 $=(\pm+\mp\sqrt{\Im})\times0.4$ , $\xi_{\cdot}=1.2$ , $=$ $+300$ ,解得 $\mathbb{P}=\mathbb{Z}{\mathrm{00}}$ 元, $z=3000$ 元, $=2500$ 元,因此一共捐款为 $2200+2500+3000=7700$ 元。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D}$ 。
82、有 4 艘轮船,最多有 4 个码头同时进行货物调配,即要保证 6 个码头的货物调配任务只考虑需要人数最多的4 个码头同时进行货物调配所需的人数即可。所以至少需要 $12+10+9+8=39$ 装卸工人。
故正确答案为 B。
$700\times14.3%+900\times11.1%+200$
83、由题意可得,最后该盐水浓度为 $\frac{\sim300000000000000000000}{7000+9000+200-300}=400\div1500\approx26.7%{\circ}$
故正确答案为 C。
84、每个部门至少派出一人的方法数为 $C
{6}^{2}\times C_{9}^{1}+\bar{C}{6}^{1}\times\bar{C}{9}^{2}=351#$ ;三人全是男性的方法数为
。因此至少有一名女性出差的概率为 $1-{\frac{30}{351}}={\frac{321}{351}}={\frac{107}{117}}$ 。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A}$ 。
85、正方体体积为 $\mathbb{L}^{3}=1$ ,圆球直径最大为 1,此时半径为 ,体积 ,因此削去部分的体积。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B}$ 。

86、元素组成凌乱,数线–曲线和直线之和。

题干图形中包含的线条数依次为 3、4、5、6,依次等量递增,因此问号处图形应包含 7 个线条,只有 B 符合条件。

故正确答案为 B。

87、元素组成相同,考位置。

本题需要总体观察,第一个图形经过移动后与第四个图形相同,图形周期出现,且周期为 3,故问号处图形应与第二个图形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 C。

88、第一行三个图形的封闭区域依次为 2、3、4,等差递增;
第二行三个图形的封闭区域依次为 1、2、3,等差递增;
第三行三个图形的封闭区域也应符合等差递增的规律,前两个图形的封闭区域分别为 3、5,因此第三个图形应为 7 个封闭区域,选项中的封闭区域依次为 1 ,3 ,7 ,6 。只有 C 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 C。
89、元素组成凌乱,考察对称轴的方向,图形 $\textcircled{1}\textcircled{2}\textcircled{6}$ 只有水平对称轴, $\textcircled{3}\textcircled{4}\textcircled{5}$ 既有水平对称轴,也有竖直对称轴。
故正确答案为 D。
注:图形 $\textcircled{1}\textcircled{3}\textcircled{5}$ 只包含直线,图形 $\textcircled{2}\textcircled{4}\textcircled{6}$ 既有直线,又有曲线。此时选 B。综合考虑,对称轴的特性更具有代表性,因此解析以 D 为准。
90、图形 $\textcircled{1}\textcircled{4}\textcircled{5}$ 都只含有一个封闭区域,图形 $\textcircled{2}\textcircled{3}\textcircled{6}$ 都含有多个封闭区域。
故正确答案为 A。
91、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中卖手机和 B 中列车时刻表均不需要订立合同,不符合定义,排除;
C 项,该征稿启事列举了征用条件,可就该意思表示订立合同,说明报纸希望通过征稿启事找到符合条件的人与之订立合同,符合定义,是答案;
D 项打出的广告没有关于辅导班的具体内容,无法就该意思表示来订立合同,而是希望通过该广告让他人发出要约与自己订立合同,不符合定义的前后逻辑。
故正确答案为 C。
92、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包含两种情况:自动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犯罪结果是乙死亡,最后乙经过抢救脱险,说明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符合定义要件之一,是答案;
B 项,甲误以为被发现,而不是自动放弃,不符合定义要件;
C 项,乙不在家,行贿行为被推迟,而不是中止,不符合定义要件;
D 项,甲的抢劫行为被群众制止,而不是自动放弃,不符合定义要件。
故正确答案为 A。
93、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时间为种植之前、生长期,通过机械操作,达到耕作三个目的之一,同时符合三个定义要件的行为即为耕作。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是在种植之前,通过机械操作破碎表土,达到了改良土壤的目的,符合定义要件,是答案;
B 项没有达到任何目的,不属于耕作;
C 项属于种植过程,不是在种植前或生长期,不符合时间要件,不属于耕作;
D 项不是机械操作,所以不是耕作。
故正确答案为 A。
94、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适用主体为“国家司法机关”,“应用法律处理案件”。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中“海关工作人员”不是“国家司法机关”,不符合定义要点;
B 项中主体是“检察机关”,属于“国家司法机关”,侦查“受贿行为”属于“处理案件”,符合两个定义要点,是答案;
C 项中签订合同不属于“应用法律处理案件”,不符合定义要点;
D 项“工作会议”两个定义要点均不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 B。
95、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艺术等领域,智力劳动创造的财富。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商标权是商业领域的,属于智力劳动创造的财富,是知识产权;B 项属于科学领域的,属于智力劳动创造的财富,是知识产权;
C 项,肖像权不属于智力劳动创造的财富,不符合定义要件,因此不是知识产权;
D 项版权是教育文化领域的,属于智力劳动创造的财富,是知识产权。
故正确答案为 C。

96、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两种感觉“同时作用”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C 项,恐惧是一种感觉,没有引起其他感觉,不属于联觉,是答案;
A 项看到“红色”引起“兴奋”,B 项“炙热”的阳光下“戴上墨镜”感到“舒服”,D 项“深色衣服”有“收敛”的效果,三者为两种感觉“同时作用”,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 C。
97、第一步:寻找定义关键词。
微弱平静、持续时间较长、弥散性,全部符合即为心境。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B 项“情急之下破口大骂”显然没有“持续时间较长”,不符合定义要件,是答案;
A 项因为“热恋”而“积极性明显高涨”,C 项“出国学习”导致“闷闷不乐,变得少言寡语”,D 项“由于不愿意去幼儿园”而“不好好吃饭”,均持续时间较长,且都引起附加的行为,具有弥散性。都符合定义要件。
故正确答案为 B。
98、第一步:寻找定义关键词。
“污染源”、“人为原因”导致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造成的“社会性危害”。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废水”是“污染源”,“农田污染”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符合定义;
B 项,“小狗晚上狂吠”属于“声音污染”,“导致邻居无法休息”是对“生活环境”的破坏;
C 项“偷猎”是“人为原因”,“山林内的动物减少”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符合定义;
D 项,“妻子受伤住院”是对个人的伤害,而不是“社会性伤害”,不属于公害。是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 D。
99、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持续发展且不可逆转。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老人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符合定义要件,是答案;
B 项情绪烦躁,C 项郁郁寡欢,D 项听觉能力下降,都是由生活学习或工作环境造成的,是可以改变的,不符合定义要件。
故正确答案为 A。
100、第一步:寻找定义关键词。
无需政府变动经济政策。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税收是随着经济状况自动变化的,政府没有变动经济政策,符合定义要件,是答案;
B、C、D 项均由政府进行干预,不符合定义要件。
故正确答案为 A。
101、本题为真假破案题型。
第一步:找到突破口。
由 D 的话可知,说实话的人的衣服是绿色的,只有 B 的话提到了绿色,可以以此为突破口。
第二步:根据突破口结合其他题干信息判断真假。
如果 B 为真,那么 B、C 的衣服都是绿色,矛盾;所以 B 的话为假,C 的衣服不是绿色的,因此 C 说的也是假话,故 D 的衣服是蓝色的;穿绿色衣服的只能是 A,A 说的是真话,B 的衣服不是黄色的,而是红色的;C 的衣服是黄色。
综上,只有 C 符合条件。
故正确答案为 C。
102、本题属于真假破案题型,且为一真题型(即只有一人的断定为真)。
第一步:找突破口。
四句话中,陈华和王明的话矛盾,必有一真。
第二步:看其余的话。
刘刚的话为假,故刘刚在家做作业。
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
因为只有一个人在家作业,所以陈华和王明都没在家做作业,可确定王明的话为真,陈华的话为假。
故正确答案为 B。
103、本题为关联词推导题型。

第一步:翻译题干。

(1)部分物理老师 $\Rightarrow$ 硕士学位,(2)硕士学位 $\Rightarrow$ 三年以上教学经历,(3)部分女教师 $\Rightarrow$ 三年以上教学经历,(4)所有女老师已结婚(此为事实信息)

第二步:从事实信息开始推导,得出结论。

部分已婚的女教师 $\Rightarrow$ 三年以上教学经历,结合(1)和(2)可知,部分物理老师 $\Rightarrow$ 三年以上教学经历。而部分已婚的女教师和部分物理老师可能是全同关系、交叉关系或全异关系,D 项说的是可能,所以正确,是答案。

已知,部分物理老师 $\Rightarrow$ 三年以上教学经历,部分不能推出全部,A 错误;

B 项也含有可能,但题干信息中没有涉及到男教师,故排除;
由于部分已婚的女教师和部分物理老师包含多种关系,并不能得出 C。
故正确答案为 D。104、本题为关联词推导题型。
第一步:翻译题干。
(1)小明 $\Rightarrow$ 小强∧小林(2)小强 $\Rightarrow$ 小燕 $\bigvee$ 小芬;(3)小燕 $\Rightarrow$ -下雨;(4)小芬 $\Rightarrow-30$ 摄氏度以上;(5)下雨且 30 摄氏度以上(事实信息)第二步:从事实信息开始推导并得出结论。
根据逆否原则,可得(1)﹣小强∨﹣小林 $\Rightarrow$ ﹣小明,(2)-小燕∧-小芬 $\Rightarrow$ -小强,(3)下雨 $\Rightarrow$ -小燕,(4)30 摄氏度以上 $\Rightarrow$ ﹣小芬。
根据事实信息“下雨且 30 摄氏度以上”,由(3)、(4)可知,小燕和小芬都不去旅游;如果小燕和小芬都不去旅游,由(2)可知,小强也不去旅游;如果小强不去旅游,由(1)可知,小强没去,说明小明肯定没去。因此所有人都没去旅游。
故正确答案为 A。
105、第一步:分析论证过程。
张教授由“创新绩效高的企业是创新成功的企业”推出“创新绩效低的企业是创新失败的企业”, 这一论据得到论点:企业创新成功与否是以创新绩效来衡量的。其论据存在一定的漏洞,因为这个推倒关系不成立,要想使其成立,在其间搭设桥梁。
第二步:选项逐项分析。
A 项是对衡量标准的削弱,对加强论证无关,无关选项;
B 项意思与张教授不符;
C 项是对论据的重复,不是必要的;
D 项如果为真,则该论证具有客观评价标准,那么企业的绩效高低才能确认。
故正确答案为 D。
106、本题属加强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城市需要若干年才能成熟,人气不是一天聚起来的。没有明显论据。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本题没有论据,所以只需要加强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经济发展与论点无关,是无关项;
B、D 项涉及到城市的大小,而论点强调发展时间的长短,范围不同,且与题干中“不是大小的区别”矛盾,不能增强论点;
C 项直接支持了论点,是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 C。
107、本题属加强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民调表达的是政治意志,而无需经过问题的慎思明辨。
论据:大多数美国人对政治的无知是令人吃惊的。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需要加强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和 D 项均直接削弱论点;
B 项混淆概念,“有效得多”不等同于“最有效”,且选项没有体现非理性这一点,不能加强论点;
C 项是对论点的同义表述,直接支持了论点,是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 C。
108、本题是削弱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新旧两种政法话语与体制,两者相互寄生、斗争又合作。没有明显论据。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没有论据,需要削弱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A 项直接支持论点;
B 项直接反驳了论点,最能削弱,是答案;
C、D 项均涉及到新旧两种政法话语与体制的关系,但没提到具体的关系,无法削弱,属于无关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 B。
109、本题属于真假破案题型,且为一假题型(即只有一句是假)。
第一步:找到突破口。
B 和 C 的话矛盾,二者必有一假(A、B 也矛盾,解题思路一样)。
第二步:看其余的话。
A 和 D 的话为真,因此男孩是四川人。
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
C 的话为真,B 的话为假,即男孩为四川人。
故正确答案为 A。
110、本题是削弱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认为艺术家只能在自己从事的领域成功,而不能在别的领域成功,内心不自由。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没有论据,需要削弱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B 项直接反驳了论点,最能削弱,是答案;
A、C、D 项均就论点本身进行了评述,但没有推翻论点本身,不能削弱论点。
故正确答案为 B。
111、第一步 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三词为全同关系,钡餐由硫酸钡构成,分子式为 $\mathrm{BaS04}$ 。
第二步 判断各个选项的关系,找出与题干一致的,即为答案。
A 项,干冰由二氧化碳构成,并非二氧化硫;
B 项,碳酸钠分子式为 $\mathrm{Na^{2}C O^{3}}$ ,并非 $\mathrm{NaC0^{1}\Omega}$ ;
C 项,石膏由硫酸钙构成,并非碳酸钙;
D 项,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小苏打由碳酸氢钠构成,分子式为 NaHCO ,是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 D。
112、第一步 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三词为并列关系,三者均为神舟十号飞船航天员,且含有女飞行员。
第二步 判断各个选项的关系,找出与题干一致的,即为答案。
只有 C 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三者均为神舟九号飞船航天员,且含有女飞行员。是答案。
其他三项均不包含女飞行员,由此条件即可排除这三项。
故正确答案为 C。
113、第一步 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为包容关系,上海位于中国,且并非首都。
第二步 判断各个选项的关系,找出与题干一致的,即为答案。
只有 D 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悉尼位于澳大利亚,且并非首都,是答案。
A、B、C 三项均为国家与首都的对应,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 D。
114、第一步 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三词,前两词为并列关系,与第三词构成对应关系,范睢是秦国的宰相,白起是秦国的将军。
第二步 判断各个选项的关系,找出与题干一致的,即为答案。
只有 C 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蔺相如是赵国的宰相,廉颇是赵国的将军。是答案。
A 项,商鞅是秦国人;
B 项,田忌和孙膑均为武将;
D 项,屈原和项燕均为楚国人。
三项均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 C。
115、第一步 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前两词为包容关系,牛仔夹克是上衣的一种。
第二步 判断各个选项的关系,找出与题干一致的,即为答案。
只有 B 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建安诗人是诗人的一个流派。是答案。
A 项,鞋套和鞋子是对应关系;C 项,植物和动物是并列关系;
D 项,陶瓷是餐具的制作原料,二者为对应关系。
三项均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 B。

116、第一步 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找出前后逻辑关系相同的一组。

代入 A,兵马俑在陕西,布达拉宫不在河南,逻辑关系不一致;
代入 B,渭河流经陕西,但不在陕西,布达拉宫在西藏,二者逻辑关系不完全一致;
代入 C,大雁塔在陕西,布达拉宫在西藏,前后均为省份和景点的对应,逻辑关系一致;
代入 D,华山在陕西,布达拉宫不在北京,二者逻辑关系不一致。
第二步 根据代入得到的关系,得出正确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 C。117、第一步 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三词为对应关系,博弈论是纳什创立的一种经济学理论。
第二步 判断各个选项的关系,找出与题干一致的,即为答案。
A 项,历史学和新儒学的前后对应关系颠倒;
B 项,小说并非梁启超创立的文学体裁;
C 项,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日心说是哥白尼创立的一个天文学理论;
D 项,薛定谔创立的物理学理论是概率波动力学,并非量子物理。
故正确答案为 C。
118、第一步 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为对应关系,试卷是考试的载体。
第二步 判断各个选项的关系,找出与题干一致的,即为答案。
只有 B 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考评表是考评的载体。是答案。
A、C、D 均为指标和测量工具的对应关系,与题干对应关系不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 B。
119、第一步 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三词为对应关系,企业中,经理是员工的上级。
第二步 判断各个选项的关系,找出与题干一致的,即为答案。
A 项,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军队中,首长是士兵的上级;
B 项,领导也是公务员,不能判断处上下级的关系;
C 项,教授和学生是教学关系,并非上下级关系;
D 项,护士和大夫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工作范围不一样,并非上下级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 A。
120、第一步 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为对应关系,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且《西游记》为四大名著之一。
第二步 判断各个选项的关系,找出与题干一致的,即为答案。
只有 B 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且《三国演义》为四大名著之一;
其他三项均为作者与作品的对应,但不是四大名著系列,均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 B。
121、2011 年末,我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 76420 万人,比 2002 年增加 3140 万人;城镇就业人数从 25159 万人增加到 35914 万人,则可得 $\frac{35914}{76420}-\frac{25159}{76420-3140}{\approx}\frac{35}{75}-\frac{26}{75}\approx12%$ ,显然 D 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 D。
122、2011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810 元,比 2002 年增长 1.8 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977 元,比 2002年增长 1.8 倍。则可得 $\frac{(21810-6977)\times1.8}{1+1.8}{=}14833\times\frac{9}{14}{=}9000+833\times\frac{9}{14}{_\mathrm{\infty}}$ 。
显然高于 9000 且小于 10000。
故正确答案为 A。
123、2011 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36.37575940.456$ ,分别比 2002 年降低了 1.4 和 5.8 个百分点。则${\frac{40.4+5.8}{36.3+1.4}}={\frac{46.2}{37.7}}{=}1+{\frac{8.5}{37.7}}>1.2$ ,且很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 B。
124、2011 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庭汽车 18.6 辆,比 2002 年度增长 20.1 倍。则可得18.6÷(1+20.1)÷100×18000 ≈18.6×180÷21=186×6÷7≈160万辆,A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A}$ 。
125、A 选项正确,2011 年城乡就业人数为 76420 万人,农民工数量 25278 万人, $\frac{25278}{76420}>\frac{25}{80}=325%$ 12

B 选项正确,2002 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 $32.7-8.2=24.5$ 平方米,农村为 $36.2-9.7=26.5$ 平方米,高于城镇;

C 选项错误,2002 年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居民数为 $2277-212=2065$ 万人,农村为 $\mathrm{5306-4898=408}$ 万人,$\frac{408}{2065}\textcircled{<}\frac{408}{2040}=205%$ ,显然低于四分之一;

D 选项正确,有文字最后一段可知,2002 年到 2011 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 $8645-2588<6000$ 万人,且很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 C。126、A、D 选项错误,观察表 1 可知,利润增长最快的是必和必拓,增长率为 $85.9%$ ;
比较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前者增长额为 ${\frac{44459.6}{1+39.4%}}\times39.4%\approx{\frac{44400\times0.4}{1.4}}{=}{\frac{88800}{7}}\approx12700$ ,后者增长额为 ${\frac{41060.0}{1+43.8%}}\times43.8%\approx{\frac{41000\times0.44}{1.43}}={\frac{164000}{13}}\approx12610$ ,小于前者。
故正确答案为 B。
127、观察表 2,苹果收入为 108249.0 百万美元,增幅为 $\bar{6}\bar{6}{,}^{\bar{1}\bar{6}{,}^{\bar{1}}}$ ,2010 年应为最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利润最低,
为 23355.7 百万美元,增幅为 $\mathbb{I}\tilde{\underline{{\Omega}}}\mathbb{E},\tilde{\underline{{\Omega}}}\mathbb{I}^{s}\mathbb{E}$ ,2010 年应为最低。则可得
${\frac{108249}{1+6696}}\div{\frac{23355.7}{1+125.996}}\approx{\frac{65000}{23400\div2.25}}={\frac{65000}{10400}}>6$

故正确答案为 D。

128、观察表 3,默沙东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利润明显高于其他公司,比较二者。默沙东利润增加了$\frac{6272\times528.5%}{1+528.5%}\approx6300\times\frac{5}{6}=5250$ 百万美元,即 52 亿美元;葛兰素史克为 $\frac{8434.5\times234.250}{1+234.250}>8400\times\frac{2}{3}=5600\div$ 万美元,即 56 亿美元。显然后者更大,且只有 A 符合条件。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A}$ 。129、观察表 1 和表 2,苹果公司是盈利能力最强和收入增长最快的公司,利润增长率为 $85%$ ,高于收入增长率 $66%$ ,说明 2011 年利润占收入的比重高于 2010 年。
故正确答案为 C。

130、A 选项错误,表 1 和表 3 中,两者没有相同的公司;

B 选项错误,表 1 中,前 10 名公司在 500 强排名大都在 100 名以内,而表 2 和 3 中的企业 500 强排名基本在 200名开外,所以排名并不持平;
C 选项错误,表 2 中,10 个公司的收入与 2010 年相比,增长率较高,变化较大;
D 选项正确,表 1 中,中国金融企业有 2 个,在表 2 和 3 中则没有。
故正确答案为 D。131、2010 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 $19.8%$ ,故可得 $\mathrm{\frac{135000}{19.8%}=\frac{75000}{0.11}\approx680000}$ 亿元,即 68 万亿元。
故正确答案为 B。132、2011 年,外需贡献率则由 2002 年 $7.6%$ 转化为负 $4.1%$ ,则下降了 $7.6%-(-4.1%)=11.7%$ 。
故正确答案为 D。

133、根据“2011 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比 2002 年提高了 1.3 和 2.0 个百分点”可知,其他地区 2011 年比 2002 年降低了 $1.3+2=3.3$ 个百分点,即降低了 $3.3%$ 。故正确答案为 A。

134、根据饼状图可知,2002 年第三产业比重为 $41.5%$ ,2011 年第三产业比重为 $43.1%$ ,则可得$470000\times43.1%$ 470000
$\mathrm{115000\times41.5%}\approx\frac{\sim}{115000}$ ,直除首位为 。
故正确答案为 C。

135、A、B 选项正确,由图 1 可知;

C 选项正确,2011 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分别为 $\Finv:2=2:15$ 、 和 ,分别比 2002 年提高 5.5、3.2 和 2.4 个百分点,对比前后数据简单估算,显然中部地区最高;
D 选项错误,观察图 2,相对于 2002 年,2011 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进一步加大,第一产业进一步被压缩,相对差距越发悬殊。
故正确答案为 D。
612.93 26.288
136、根据文字资料可得,2011 年 GDP 为 $\overline{{1.9%^{\prime}}}$ 亿元,就业人员为 $[],72,15$ 万人,故人均创造 GDP 为
$\frac{612.93}{1.9%}\div\frac{26.288}{0.72%}\approx\frac{608}{1.9}\div\frac{27}{0.75}=\frac{240}{37}$ 万元,直除首位为 。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D}$ 。

137、由表 1 可知,工业企业经费支出为 539.41 亿元,由表 2 可知,工业企业研发人员为 21.711 万人,故可得

故正确答案为 B。

138、2011 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为 68.2968 亿元,观察表 3,增长率最高的显然是 2008 年,故可得亿元,一定超过 80 亿元。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D}$ 。

612.93139、2011 年每万元 GDP 耗能 0.59 吨标准煤,由上面题目可知 GDP 为 $\overline{{1.9%^{\prime}}}$ 亿元,故可得$\frac{612.93}{1.99}\times10000\times0.59\approx\frac{60800}{1.9}\times10000\times0.6=32000\times10000\times0.6\approx1.9247\approx6.161396$ 故正确答案为 C。

140、A 选项错误,根据 “2011 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同比增长 $\exists5%\P11.7%>$ 可知,2011 年申请量的增幅高于授权量,故 2011 年的授权率低于 2010 年;
B、C、D 选项正确,观察表 1、2、4,可知其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A。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务员考试挺简单”微信公众号,可获取更多公考经验。分享公考经验,还可获得现金奖励哈手淘扫描淘宝店铺,可以购买省考、国考历年真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