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苏杰。

今天是第三轮 MVP——Product 的第二讲,在聊了对产品的理解,也就是产品服务系统过之后,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到底什么是“好产品”。先说一下今天探讨内容的限制条件,这一讲里说的是单一产品而不是产品矩阵,且不考虑产品对开发难度、运营难度这些周边因素的影响。

产品的“好坏”关系着整个公司的生死,所以我们经常会评价一个产品好不好,一方面是自省、另一方面是研究对手,但它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我觉得首先得分两个视角,一个是用户视角,一个是产品经理视角。

用户评价产品的好坏,关注的是“自我”。就是最直接的——我是不是喜欢,用起来爽不爽,说你好你就好,不好也好,说不好就不好,好也不好。

我们在做产品创新的时候,更重要的另一个视角——产品经理视角,它是从产品生产者而不是使用者的视角来评判的。这就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了,而是要去思考,这个产品的目标用户到底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产品是否满足,更多的,还要考虑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好产品”要同时满足用户目标和公司目标。做产品的人,你得清楚这两边缺一不可。可我们要如何评判产品是否满足了用户目标和公司目标呢?接下来,我就把答案分为一静一动两个维度,展开来说。

静态维度

静态维度,说的是单一产品在某个时间节点的好坏,一句话:好产品要依次让用户觉得有用、好用、爱用。

首先是有用,这是功能层面上的。

产品做得是不是“有用”,取决于产品人的 IQ(智商),存在于理性层面。这个层面的重点是要解决问题,我把软件工程里提的很多“非功能需求”也放在这个层面,比如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等等。

其次是好用,这是体验层面上的。

产品是不是“好用”是感性的问题,它取决于产品人的 AQ(艺术商)。狭义的“用户体验”设计和这一层比较匹配,主要目的是让交互顺畅、视觉舒服。

最后是爱用,这是情感层面上的。

产品能否让用户“爱用”,取决于产品人的 EQ(情商),这是人性层面的问题。在人性层面,你可以提炼出自己的“产品哲学”,微信张小龙的发言稿里提到过很多产品哲学,推荐你去仔细看看。

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也是按照这三个层次,依次满足的。注意一下,这个“依次”很重要,你不可能造出空中楼阁。所以,对任何一个市场,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局面依次出现。

先行者做出了新的功能,更好地满足了某些用户需求,甚至满足了原来难以满足的需求。这叫产生了新的“有用”的产品,被用户认可了,这差不多是 2000 年出头时的互联网。

接下来,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进入这个市场。很快,很多产品都“有用”了。于是,产品间的竞争升级到“好用”的层面,比拼的是谁的体验更好,这是 2010 年前后的互联网,各家公司都在大谈用户体验。

再后来,市场越来越成熟,所有产品都很“好用”,于是“爱用”显得更加重要,用户的选择是因为“情感共鸣、价值观的认可”,产品开始人格化,品牌产生了忠诚度,产品和用户必须有情感链接才能生存。

讲了这么多,归纳起来就三个词:有用、好用、爱用,是不是很简单?不过你可能感觉还是比较抽象,接下来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再来分析下静态维度的产品评价。

其实,静态维度的产品评价也体现在近十几年间电商行业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用淘宝的例子来说明。

2003 年的时候,淘宝这个产品刚上线,满足了很多原来很难满足的需求,比如可以买到一些很小众的商品,让小镇青年也能买到品牌商品等等,这时候淘宝是一种新的“有用”。

到了 2010 年前后,各种电商产品都上线了,大家在网上买东西也开始有了更多的选择。

比如当时我负责过淘宝的鞋类垂直频道,就是想把网上买鞋这件事从“有用”变成“好用”,从而增加淘宝的竞争力。我们推出了很多针对鞋类商品在产品和定制方面的服务,比如商品大图的拍摄标准,一双鞋需要前后左右、斜 45 度等 N 个特定角度的拍摄图,让用户更清楚地看到一双鞋的细节。再比如收到货以后的退换货流程优化,让用户免去后顾之忧,等等。

再往后几年,好用似乎也变成了“标配”,那么这时用户网购到底会选择什么产品呢?你会发现越来越多和情感有关的因素夹杂了进去。

比如有用户喜欢逛“什么值得买”,在逛的过程中会经常与网友互动,从而对这个社区产生了信赖,然后买东西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从这里购买,诸如小红书一类的产品也有类似的现象。

这种产品,和用户产生情感链接通常会有一个标志,就是出现“亚文化现象”,比如“什么值得买”里的黑话。

举几个例子,像“看评论解毒”“别人家老公”“不买不是人”“为信仰充值”等等,相信你也可以一下子想到更多产品有类似的黑话,知乎的“谢邀”,淘宝的“亲、包邮、好评”,B 站弹幕里的“前方高能”,这些都意味着产品有了“爱用”它的用户。

静态维度的最后,我需要提一个特殊情况,就是作为广义产品的艺术品,它是可以超脱有用、好用层面,直接让用户爱用的。当然,你也可以把这种情感层面的“爱用”理解为另一种维度的“有用”,例子很多,不再多言。

动态维度

以上,我们说完了静态维度,再说说动态维度,也就是在产品随时间演变的过程中,如何评判好坏。

我认为,一款“好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演变,要依次呈现出个体价值、个体粘性、群体粘性和生态系统的特质。

个体价值

个体价值,说的是提供功能、提供价值的产品内核,外加优雅的体验、包装等,这对应着上面说的产品对用户要有用、好用,这两点是产品生来就要具备的。

但如果你的产品一直只有个体价值,而不能很快发展出个体粘性的话,那就会成为行业活靶子,很容易被抄袭,你的行为就变成了做公益,就是在给整个市场探路、做用户测试。

个体粘性

所以,在实现个体价值之后,你需要快速发展第二个特质——个体粘性,它是指用户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选你的产品,对你的产品有价值或情感的依赖,这就会成为你产品的护城河,可以阻挡一部分的竞争对手,对应着前面静态维度中的“爱用”层面。

比如积分系统,可以让用户患得患失。我自己在出差的时候,如果有多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可选,我通常会优选国航,就是因为我在国航里已经积累的里程。

除了积分系统,你还可以通过个性化让用户越用越爽。比如搜狗输入法,你用久了,就会记住很多你经常输入的词,让你的使用效率越来越高。再比如,形成品牌让用户产生情感链接,就像喝咖啡,有的人就会偏好星巴克。

所以,我们在做出有个体价值的产品之后,必须尽快开始思考产品的个体粘性模块,这能够增加用户的迁移成本,助力公司目标的达成。当然,补充一句,这并不是绑架用户,粘性也是要提供价值的。

不过,个体的粘性还不够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还要尽快发展出群体粘性。

群体粘性

第三个特质,群体粘性,顾名思义,做出多用户之间的价值网络,让用户彼此互相吸引,产生价值或情感的依赖。

这样的产品,就会有网络效应,用户的迁移成本也就越来越高了。我把这个叫作产品的增压器

比如各种社区,用户之所以留恋,不是因为产品本身功能有多丰富,体验有多顺畅,而是因为这里有他的朋友、有他感兴趣的内容。

再如公司的财务系统,你报销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流程很繁琐,但也不得不用,因为你的老板、公司财务都在用这个系统,这就形成了一种锁定关系。

群体粘性是通过其他用户,让用户对产品的依赖增强。但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第四种特性,叫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最高级的状态,我给的隐喻是培养皿,产品可以培养用户。

而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用户因为产品而成长。

比如一个淘宝的卖家,本来只是兼职做做,但越做越好,发现淘宝上的收入已经超过了本职工作,于是辞职,专心做卖家,渐渐地从夫妻店做成了一个正规的电商公司,这就是产品帮助用户成长。

第二种情况就更厉害了,产品可以催生出新的“物种”,或者说价值网络里的新玩家。比如微信公众号,催生出了新媒体小编这样的岗位。比如得到,催生出了一批专门把一本书转换成二十几分钟音频的人。

可以想象,培养皿状态下,用户对产品的粘性一定非常强,产生的是共生关系,这样,产品所在的领域就成了一个活的生态系统,而你的产品也占据了极具优势的生态位。

以上说完了四种依次产生的特质,便于记忆,我提出了四个隐喻,依次是活靶子、护城河、增压器、培养皿。我还是要强调一下“依次”这个词,我们做产品,很难一开始就规划一个平台、规划一个生态系统,通常是从一个切入点开始,一步步走到终局,这也是产品依次提供用户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的过程。

还是说回淘宝的例子,作为消费者,你买到了原来买不到的商品,这是淘宝给你的个体价值

你在淘宝上积累了淘金币、加入了 88VIP、淘宝根据你的消费习惯,经常推荐一些合你胃口的商品,这是个体粘性

你和一些好朋友经常通过淘宝分享一些看到的好商品,经常一起组队参加一些促销游戏,这是群体粘性

一个漂亮的小姐姐,通过淘宝直播,变成了带货达人,这是生态系统

小结

在生活中,我一直觉得和别人建立关系的过程,很像好产品依次呈现出的特性,这是给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你可以对应思考,我们顺便复习一下。

某个时间点上,你要依次让对方觉得你有用(帮他解决问题)、好用(服务心态,为对方着想)、爱用(带上一些温暖的关怀)。

随着时间推移,你要依次呈现出个体价值(就是有用、好用)、个体粘性(你是个靠谱的人,合作愉快)、群体粘性(互相融入对方的朋友圈)、生态系统(建立更深的长期合作,彼此成就)的特性。

思考题

最后,建议你对照一下自己的产品,有哪些特性,缺哪些特性,并且想一些优化的办法分享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扩展阅读

书名:《设计心理学 3 : 情感化设计(修订版)》

作者:[美]Donald A.Norman

你可以参考《情感化设计》里面提到的: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三个设计层次。对比思考静态维度中的有用、好用、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