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涵柏。

今天继续我们的故事旅程。在02讲里我们提到过,受众喜欢的故事往往包含场景、情节冲突和价值三个元素。今天我们这节课继续展开来聊聊“价值”。

一个有影响力的故事,就是要把你的目标与他人想要获取价值的动力联系起来。想想看,假如把受众比作汪洋里各种各样的鱼,你的目标就是要把这些鱼钓上来。你要怎么去钓呢?99% 的人都不是姜子牙,不要寄希望于愿者上钩。所以我们要放鱼饵,才能把鱼钓上来。

鱼饵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精心设计的故事。鱼饵多种多样,从情感价值上来说,能满足鱼儿需求的就是好鱼饵。抽象点说,如果你的故事能接近我们共同的人性,那恭喜你,已经拿到了好的鱼饵。

让你的故事有“人味”

人性是什么呢?有人说人性是理性的,也有人说是感性的,有人说是善良的,也有人说是恶毒的。无论你支持哪一种,我都不能说对或者错,因为人性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过度依赖逻辑去发表理性的言论,去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可能就会错过了受众最为看重的一部分——人性。如果我们完全按照理性人的假设来行事,我们往往看起来不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就像在生活中,太理性就会被评价“这个人真无趣”。你可以试着回想下,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和你说他天天雷打不动地 7 点起床 11 点睡觉,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往往会有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可能来自两方面。第一,他的人生听起来没有变化,平淡无味;第二,他的人生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否定了人的复杂性,所以不大可信。

但如果一个人告诉你,我尽量每天规律作息,但有时候也管不住自己,看到一部好的电影,也会熬夜。这个时候你会会心一笑,因为你发现,这个人更符合人性,从而产生了一种亲近感,我跟他是同类人。

从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里其实你就能够看出,**故事能触动人的核心(也就是标题中所说的故事之饵),是能真实地表达人类的普遍情感和复杂人性的部分。**一旦这个核心找到了,就能刺穿我们身上披着的铠甲,直抵我们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在我们公司内部,我们把这个故事之饵叫做“人味”。

这个时候,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怎么让故事拥有“人味”呢?我接下来给你分享一下对我受益匪浅的三个原则。

活用人性的“四端”

“四端”这个词来自孟子的思想。有一次,孟子的弟子询问孟子,告子说,人的本性无善无恶,周文王、周武王的时候推崇仁义,所以老百姓就很善良;周幽王周厉王残暴无道,所以老百姓也跟着残暴。老师,您是怎么看待这个说法的呢?

孟子说,这是不对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比如看到有孩子掉井里了,会想着去救,看到可恶的事情,会反对批评。这四种情感也就是四端,是仁义礼智的萌芽,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

不论你是否赞同孟子的人性本善说,但他提出的“四端”的确是对人性的洞见。我们在编排故事中,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洞见为我们的故事加分。

我曾经听一个官员讲过一个故事,他是想告诉下属们,法律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他到下面去调研,了解到了一个情况,有一位老人因为接连四五次到超市去偷东西,被警察抓了。根据我们国家法律,无论你盗窃的金额是多少,只要三次及以上,就要被起诉,追究刑事责任。然后这位老人就被依法起诉了。但很快,办案的人发现,每次这位老人偷的数额都很小,一看案卷才知道,他偷的都是果腹的食物和治病的药品,加起来的金额不到 1000 元。

办案人员觉得不对,便到老人家里去看,才发现老人的家里家徒四壁,孩子有智力残疾。办案人员说,他一看到这情景,眼泪不自觉地就流下来了。按照法律规定,这位老人犯了法,当然应该被起诉。但是他为什么这样呢,还不是因为穷。这个官员给下属们讲,被起诉的不应该是这位老人,而是我们政府。如此穷困的一家,就在我们眼皮底下,我们怎么没注意到呢?最后,这位老人没有被起诉。

在我听完这个故事后,我陷入了良久的沉思。法律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我想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在官方宣传中我们经常看到一句话,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们口头上老在说这句话,但给我们触动最大的其实还是这些真实的故事。仔细想想,这个故事中不正是包含了人性中最基本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吗?

关于其他两端的好故事同样很多。还记得泰坦尼克号陷入绝境就要沉没时,船上的 8 人乐队在指挥的带领下,为即将死去的乘客们演奏音乐,平复他们的心情,直到最后一刻。有些人放弃了求生的机会,把位置让给了老人和妇孺,像绅士一样死去。这个故事之所以到今天还能打动人,不正是因为故事里所包含的辞让之心吗?

你会不会有时候觉得很难去给别人讲道理,觉得很难去影响别人。或者即使想到用故事的方式去影响别人,也似乎找不到一个影响力的故事?那就翻开你的故事库吧,找出那些影响了你的故事,再用它去影响别人。

故事影响的是具体的人

长久以来,我们写故事、讲故事都有一种观念,认为我们的故事是写给或者讲给一个集体的。其实,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一篇故事的受众可能是很多人,但很多的受众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他们看成是一个集体,相反,故事的受众应该是一个个带有感情的人。所以,我认为故事的目标永远不要设定在去打动一个集体,而是要打动个人。

为什么这点很重要呢?因为我们如果总是把看故事或听故事的受众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可能就习惯性地觉得故事里不能犯错,总是要把自己装扮得很合理很专业,但这样其实会妨碍你展示自己人性的一面,很难感动别人。

如果我们能够把我们的受众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人,那写故事或者讲故事的我们在设计内容时,往往就会放下包袱,允许故事里有情绪、有不完美的地方,这时你会发现,我们更容易和受众形成共情。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在于**故事是影响一个个具体的人,不是控制别人。**我见过一些人讲故事,他的故事内容总是带有很强的压迫感,似乎在强调我要用这个故事来控制你的思想,所以常常会让人觉得他的故事冷冰冰的,没有人味。

和你分享一件我用故事去影响我 5 岁多的妹妹的事。有一次我和妹妹去爬山,走着走着,妹妹累了要我抱她走。爬山本就是体力活,我还背着包,实在抱不动她,可她还是不依不饶。我就对妹妹说,我们休息下,哥哥给你讲个故事。

妹妹听说有故事,立马安静了下来。我就对她说,哥哥上次和几位朋友去爬山,见到了一个和你一样漂亮,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她跟她爸爸一起,爬着爬着,她也很累了,跟你一样,就想让爸爸抱着走。而她爸爸呢,背着一个登山包,看起来也很累了。女儿淘气,蹲下来抱着爸爸的腿就不走了。接着,她爸爸做了一件事,这个小女孩就不让爸爸抱了。你知道是什么事吗?

妹妹想了想说,答应给她买玩具。我说,你猜错了。她接着说,买雪糕。我摇了摇头。这下,她来了兴趣,那为什么啊?

我给她说,她爸爸手指着前方不远处,对女儿说,这样,你能拿着爸爸的书包走到那里去,爸爸就来抱你,而且一路都抱着你。这个小女孩想了想,点了点头,手上拿着书包就往前走,没走到一半就觉得累了,就变成了拖着书包走,结果最后还是没走到目的地就停了下来,站在了原地。

爸爸笑了笑,慢慢走了过去,对女儿说,很重吧,爸爸很辛苦的。小女孩还是有点委屈,还是拉着想让爸爸抱。爸爸说,你没完成目标呢。小女孩嘟着嘴点了点头,没再让爸爸抱了。

我妹妹不相信地说,怎么可能,她怎么这么听话?我说,你这个问题我也好奇,我还特意跑上去了问了下小女孩,你猜她说什么?

妹妹瞪大了眼睛,什么呀?我故作神秘地等了一下再揭晓,这个小女孩说,这个包挺重的,我拖不动。爸爸背着包还要抱着我,一定更重。妹妹若有所思,到后面真没再想让我抱了。后来下山后,我还特意给她买了一个雪糕。

这个故事还有后半段,我没告诉我的妹妹。当时,我对小女孩爸爸的教育方式充满了兴趣,我就上去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自己是一个小团队的负责人。我继续问,你经常这样教育孩子吗?他说对啊。我说那你对待下面的员工呢,他说也是。他看我问得真诚,就给我说,人有情绪是很正常的,我们都有会觉得特别累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你想要去控制这种情绪,其实是很难的。所以这种时候,影响或者引导别人总是比命令控制要好的

在构思这一讲的内容时,我再次想起了这件往事,我想故事也是一样的,你的目标是影响而非控制别人。

情感是故事核心要素之一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场景:你需要综合各方意见,组织下面的人一起做事。但一块开始做事时,你才发现这些人中有着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着不同的意见分歧。

在这个时候,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够通过逻辑思维和理性的力量来做出决策,那么这件事情能否办成,就得完全靠运气了。因为即便下面的人当场同意了这个决策,但如果他们内心不喜欢,这个决策大概率不会实现,或者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容易实现。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采用这种理性决策的方式,是因为我们总相信逻辑、道理的力量能够最终说服别人,而且还觉得这是提高决策效率最好的方式。而事实上呢,情感才是最重要的一环。

情感不是用来分析的,很多人似乎都懂这个道理,但做起来时,却又很容易忘记。我记得陈铭在《奇葩说》中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妻子回家后发现门口的鞋放得乱七八糟,马上就责备他没把鞋子放整齐。在平日里,他妻子从来没有为此发过脾气。

这个时候,或许很多人就马上开始问,你因为什么事生气啊,然后开始分析这件事里面谁对谁错。而陈铭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方法,他一路小跑过去,跑到门口放好鞋子,问今天谁又惹你生气了?太过分了,我明天就去找他,我让他给你道歉。

你看,同样是询问,但问题切入的角度完全不同。前者是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妻子情感波动背后的原因,而后者是和妻子感同身受,是把情感给释放出来。

编排故事同样要遵循这个原则,不要把感情因素放在一边,而是要把情感嵌套进来,这才是有血有肉的故事。

你可能会问了,怎么才能把故事嵌套进去呢?如果是你亲身经历的故事,那么在你事后回想过程中,那些打动你的瞬间一定要描写出来;如果是别人给你讲的经历,那还是回到我们第三课所讲的,学会倾听,让别人告诉你这个故事之所以会打动他的原因。

我举个例子,我们在电视上常常能看到一些难民营的画面,画面里我们能看到死去的妇孺,能看到周边的衰败。但如果你身处其中,又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一位名叫雅基·巴纳金斯基的普利策奖获得者曾经亲身去探访过一个难民营,他把自己的观察写了下来。

你在难民区的边界上游荡,来到那个巨大的“排放区”。那些还足够健康、足够有力气走到这里的人,会在这里解决他们的自然需求。在这些需求面前,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人类尊严,变得如此容易被遗忘。女人们只用自己裙子做一点遮挡就这么蹲下来,她们的脸蒙着头巾。用这种方法,她们努力营造出某种意义上的隐蔽所。

你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石头多过土的山脚,在那里,男人们一群一群地刨着坚硬的地面,挖出深度合适的坑,轻柔地安放着那些被寿布包裹着的身体。这些坑确实不用很深,因为被埋葬的人都非常瘦。他们每天都要埋葬 75 个人,有时候更多。多数是婴儿。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文字时,我是深深地被感动和震撼了。究其原因,他把自己的情感嵌套进了这个故事中,这些情节正是最好的安排。毫无疑问,他在探访中看到的这些情景在当时同样震撼到了他。

总结

好了,我们来总结下本节课的内容。这节课,我们聚焦于故事中的情感价值,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述怎么让故事拥有“人味”。

为了让故事有“人味”,我给你介绍了三个原则。

**第一,活用人性的“四端”。**四端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那些能触动人心的故事,往往都是和这四端有关,它能激发我们心中的善性。总有人为自己缺乏影响力的故事而犯愁,在这个时候,不妨想想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影响了你四端的故事,鼓起勇气把这些故事讲出来。

**第二,故事是影响一个个具体的人。**无论我们写故事还是讲故事,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我们会认为讲故事是讲给一个集体听的。这个误区也就导致了在编排故事时,我们要表现出自己的理性、专业性,但这会妨碍我们展示人性的一面。所以,我们得记住故事是去影响一个个人的,鲜活的人性才是最主要的。同时还得注意,我们讲故事或者写故事目的是用来影响而不是控制别人,不要在故事中保留那没必要的压迫感。

**第三,情感是故事的核心要素之一。**情感不是用来分析的,不要把感情因素放在一边,而是要把情感给嵌套进故事中去,这样故事才会有血有肉。

在我看来,人味是故事的重中之重。因为我们讲故事的对象是人,面对的是人性。人性是矛盾的综合体,充满了情感,绝不是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就可以完全把握的。试想,如果我们要去讲一个通篇都是条理清楚的条款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应该没有人会听、会看吧。正是因为故事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所以我们得保证这个交流是有情感的,如果你连自己的感情都说服不了,又怎么去影响别人呢?希望你灵活运用今天讲的这三个原则,让你的故事更快触达人心。

作业

最后我给你留了一个小作业,请你分享一个有关“四端”的故事,并讲述一下这个故事触动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