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身临其境:如何把故事写得精彩?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涵柏。
今天继续我们的故事旅程。上节课,我从意义价值方面和你分享了怎么让故事有“人味”,在这节课里,我将从技巧方面去和你分享如何把故事写得精彩。
在这节课的一开始我得先给你做一个区分,那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不是那种写出来给别人看的故事,而是写出来读给别人听的故事。你可能会问,这两者之间有区别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往小了说二者之间是口语化写作和书面写作的区别,往大了说是两种不同的写作模式。
打一个比较形象的比方,写给别人看的故事,更喜欢追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妙处,而给人看的故事,更适合“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的直白。简单来说,读给别人听的故事,不能有大量的留白,不需要花精力去营造意境。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听爸爸妈妈讲童话故事,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就是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小时候觉得皇帝和那些大臣、百姓真傻,长大了才发现,有一天我也可能成为这样的人。当然这是小小的题外话,我们继续来说这个故事。
《皇帝的新装》的开头是这么写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位皇帝非常虚荣,他对国家大事一点儿都不关心,满脑子想的都是衣服。他所有的衣橱都塞满了衣服,甚至连他的龙床上,还有王宫的走廊上都堆满了衣服。每天早晨,皇帝都要花很长时间在更衣室里面。他必须要选择适合的衣服,还要给衣服配上合适的鞋子。当然啦,假发也是不可缺少的,而且颜色还要和衣服相配。
你可以留意一下安徒生的写法和语言,它们是非常直白和清晰的,就好像是一个人当面给你说话一样,开头就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位皇帝非常虚荣”。假如我们要去写一个让别人能沉下心来看的故事,人们就会觉得这样的开头没有味道,这就是区别。
当然,我不是说这两者是完全割裂的,他们的一些写作技巧是共通的,在下面的讲述中,我会特意说明。我们现在正式开始学习怎么写一个给别人听的故事。
学会“口语化”的语言
通过《皇帝的新装》这个例子,想必你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写作风格是极具特色的,我们把它称之为“口语化写作”。
要想把故事写得精彩,第一招就是学会口语化写作。
所谓口语化写作,简单来说,就是要求一个故事同时具备“表达”和“交流”两种属性。
我举个例子,每年“两会”结束那天,国务院总理都会开新闻发布会,接受记者的提问。表面上来看,这是交流,但实际上还是典型的书面表达。
比如 2021 年全国两会上,有记者问总理,中国把 2021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在 6% 以上,是不是太低了。
李克强总理回答说:“我注意到,我们提出 6% 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实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有不少分析。有的认为是积极的,也有认为低于预期。我们当然乐见经济向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今年是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依然很大。我们说 6% 以上,6% 不低了,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 100 万亿元,增长 6% 就是 6 万亿元,这要放在‘十三五’之初,需要 8% 以上增速才能达到。而且我们说 6% 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
我们具体来看这段话中的用词,它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第一,自上而下的权威姿态感,比如这句“我们当然乐见经济向好”;第二,大量专业名词、概念,比如恢复性增长、“十三五”,这些名词都默认听众都懂,不用解释;第三,信息量极大,比如这句“我们说 6% 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
综合上面三个特点来说,这段话表面上是口语,甚至脱胎于讲话稿,但本质的表达还是书面化的。当然在记者会上这样回答非常合适,但我们的生活不是记者会,所以我们在写故事时,要尽量避免以上三个特点的表述。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是已故的单田芳老人有关《三国演义》评书里的一小段内容。
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建基立业,一统了天下,传位到了东汉后期,桓帝刘志即位。刘志很年轻,当时啊,是外戚专权。外戚都是干什么的?就是皇上的亲戚啊。皇亲国戚嘛,也就是皇后、皇太后那些娘家人儿。这些人相当厉害,谁也惹不起。
分析这段内容表述,我们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写这段话的和讲这段话的人,姿态都很平和,对象感很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讲述的节奏上会跳进跳出的,比如这句:“当时啊,是外戚专权。外戚都是干什么的?就是皇上的亲戚啊。”
但是就故事写作而言,如果你不喜欢这样的节奏方式,就很难接受这种内容设计,不够连续。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篇好的口语化写作的故事,具有这样的特点:它非常强调对象感和姿势的恰当感,尽量避免学术语言,没有太大的信息量,故事比较连续不像口语那样随意。
如果你还是似懂非懂,那么就再感受一下接下来的这个例子。比如我们现在要形容黑夜里天气很冷。如果是写一个给别人看的故事,我会这么去描述:冷风刺骨,像寒针一样穿透心灵。天色晦暗,路边的行人似乎绝迹了,飞鸟、走兽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如果我是口语化的写作去表达这个天气,就不需要如此多的细节描述,我会直接写:这一天,天冷极了,吹着寒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比较之下,前者对“冷”做了全方位描述,先说风刺骨,然后再侧面描写,看不到行人。这还不够,还要再包装下,连飞鸟走兽也看不到。
而后者的交流感更强,从语言层面上来看,比较干净清晰,没有长难句、文言词,描述性语言少;从逻辑层面上来看,扁平化的线性推进,避免多层结构、没有大圈套小圈,不用多层包装。
需要提醒下,我这里说的,不是不包装,而是少包装。比如,在一个故事里,你要说海很清,形容一句就可以了,我们可以说“它清得像最明亮的玻璃”。对口语化写作来说,这就够了。除非这个事物很重要,否则不用再去做侧面描写、动静结合描写。
学会搭建结构
接着,我们说第二点,学写故事,我们还得学会搭建结构。
上世纪 60 年代,在浪漫的法国诞生了一种文学理论,名为“叙事学”。由于它是受到结构主义影响而产生,所以又被叫做“结构主义叙事学”。
在结构主义眼中,符号“说”什么可以不必在意,关键在于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才具有意义。把这个学术语言翻译过来就是说,比如我们人是一个符号,那么在故事当中,我说了什么内容、做了什么事不必过分在意,只有当我和另一个人发生相互关系的时候,这个内容才会有意义。
我举个例子,张三和父亲吵架后离家出走,结果掉进了深坑。张三大喊救命,心想这下完了,这个深坑在一个几乎不会有人来往的地方。没办法,他只好等着,几天之后,他饥渴难耐,死在了深坑中。
在这一段情节中,从头到尾,只有张三一个人物出现,没有任何互动,所以很难称它为一个故事。但我们如果像这样稍微改动下:张三和父亲吵架后离家出走,结果掉进了深坑。他大喊救命,心想这下完了,这个深坑是在一个几乎不会有人来往的地方。就在张三绝望之时,寻他而来的父亲也来到坑边,却由于黑暗看不见儿子。就在此时,正巧云朵散去,悬在头顶的月亮漏了出来,父亲借助月光救出了儿子,两人高兴和解。
这当然也是难言精彩的情节,但它至少可以被视作一个故事了。从结构主义的眼光来看,儿子与父亲吵架,是低对高的反叛。儿子穿行树林是水平轴上的运动,落入坑中,再次从水平降到了低谷。父亲来到坑前,是高占据了主导,父亲救了儿子,是高对低的屈尊。父子和解,低和高恢复平衡。
这下你应该比较清楚了,**正是有了互动关系,故事的结构意义才得以凸显。**知道了这个理论,我们在编写精彩故事时,是可以运用这种技巧的。接下来我就给你介绍两种我屡试不爽的结构。
格雷马斯的符号矩形结构
看到这个“符号矩形结构”这几个字,你会不会觉得我们要开始学术探讨了?别担心,我们这节课直接拿结论来运用,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自己去进一步学习原理。
在格雷马斯的矩形结构中,对立矛盾是基本的故事元素。
比如对“白”来说,对立有“黑”,但颜色肯定不只是黑白两色,还有非白和非黑。所以就会形成了四组对立关系,白对黑,白对非白,黑对非黑,非白对非黑。要说明的是非白和非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立关系,至于是否要它们对立,这就取决于编排故事的你了。根据这个对应关系,刚好构成了一个“矩形”。
当然,如果设计的故事足够复杂,x 和非反 x,反 x 和非 x 也可以发生关系。你可能会问了,这个对编排故事有什么作用呢?别急,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先来分析一篇鲁迅的小说《祝福》里的祥林嫂这个角色。
我们把反抗者祥林嫂当作 x,那么和祥林嫂对应的是地主鲁四老爷,他是一个压迫者。也就是反 x。非 x 是柳妈,她和祥林嫂一样属于弱者,但并不反抗。而小说中的“我”,是“非反 x”,虽然也是地主之子,但并不压迫别人。
从小说中,我们看到祥林嫂为了过上人过的生活,她甘愿受累,甘当寡妇,抗婚又屈服,遇到压迫者鲁四老爷,她只能妥协。和她同属一个阶层的柳妈却嘲弄祥林嫂的再婚。而小说中“我”对鲁四老爷坚决反对,对祥林嫂、柳妈怒其不争,充满同情,却又缺乏拯救的力量,通过这些互动的人事关系,反映了那个年代中国人的现状。
理解了这个矩形结构,我们就可以编写故事了。我以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来作为例子。先说下这个故事的背景,2008 年汶川爆发了 8.0 级大地震,许多人因此丧失了性命。十年之后,我要去采访一对震后结婚的夫妇。这对夫妇有点特别,丈夫现在的老婆是他原来的大嫂。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在地震中,男方的亲哥哥和亲弟弟、自己的老婆和自己的弟媳都去世了。在这个大家族中,唯一活下来的就是他俩,后来他俩结成了夫妻。
在我们看来这多少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于是我们决定写写他们的震后生活。然而,采访并不顺利,因为记者的这个身份,他们对我们很热情,但也有些抵触。通过一些技巧,最终我们还是说服了夫妇俩。我常把这个采访经历讲给我的实习生,是希望他们明白,有时要达到一个目标,我们只需换个方式。
这个采访经历涉及的人物很多,但我在编排故事时,按照格雷马斯的符号矩形结构,用四步确定了四个主要角色:
第一步,确定 x,当然是想要采访这对夫妇的我;
第二步,确定反 x,根据我遇到的情况,这对夫妇中以丈夫抵触最大;
第三步,确定非 x,另一位在场的记者,他的采访方式和我不同;
第四步,确定非反 x,你肯定猜到了,那就是这对夫妇中的妻子。因为在涉外问题上,这对夫妻是男方作主,所以如果丈夫愿意谈,她是可以接受的。
至于在这次采访中遇到的其他人物(比如他们的邻居),对此次故事编写来说并不重要,我就排除了。
好了,知道了这四个角色分别是什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把其中的对立矛盾给写出来。
2018 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我被报社派往四川,去的媒体很多,大家都在积极地寻找灾后重生的故事,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嘛?那就意味着,为了找到一个好的故事,我们必须跋山涉水,四处打听,因为很多案例其他媒体都写过了。
我觉得自己真倒霉,已经找了几个家庭,都不符合要求。但我还是坚持继续找,没办法这是我的工作。到了下午 3 点多,我终于走出了霉运。当时,我在巷子里瞎逛,听到一位女性扯着嗓门吼,地震后就不该嫁给你。
我一听这句话,挺有趣的。这女性(非反 x 登场)看起来已经 50 岁上下,为什么地震后才嫁呢?我心想,这事有门。于是,我跑去问她:“大姐,你和大哥是地震后才结婚的,为什么呀?”
大姐有点懵,用浓重的四川口音问:“你哪个哦?”
我说:“我是记者,今年是震后十年,我们来报道下,看看你们的生活怎样?”
大姐说:“哦,记者呀,你去问他。”她指了指屋子里的丈夫:“看他愿不愿意给你说。”
我沿着她手指的方向进了门,一位大哥(反 x 登场)在里面抽烟。他很热情地招呼我坐下。这个时候,另一个记者(非 x 到场)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他们故事,也找到了他们家,一起坐了下来。
听另外一个记者的介绍,我才知道他们两口子的关系这么复杂。更了解情况的那个记者先开口说:“大哥,能不能给我们说下你和大姐的故事嘛。”大哥笑着挥了挥手:“都过去了,不提也罢。”
这位记者继续恳求:“你们当初在一起,压力肯定很大吧。”大哥还是笑着说:“那当然,但也能理解。”记者问:“那有什么压力啊?”大哥说:“都过去好久了,不记得了。”
大姐这时走了进来,坐在了大哥旁边。记者再次恳求大姐,语气很真诚,大姐也是笑了笑说:“我听他的。”
“大哥你聊聊往事嘛,也是纪念下你们的生活。”这位记者哀求道。大哥还是不说话,只是笑。
采访一下陷入了僵局。我在旁边没说话,一直观察着。我发现,这位大姐虽然说是听大哥的,但她性格更为外向,喜欢表达。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就说起了自己,我说我从北京来,那边已经很热了。大姐去过吗?大姐来了兴趣,说自己三四年前去过。
“和大哥去的啊?”觉得这是机会,我赶紧问。她说:“对啊,去年我俩还去了三亚。”我问:“大哥这么浪漫啊,谁掏的钱?”大姐笑了笑说:“他叫我去的,他掏的。”我转头问大哥:“大哥不错啊,还有私房钱。”大哥这时也笑了:“小伙子,这可不是私房钱。”
就这样,采访打开了局面,大哥和大姐聊起了他们到三亚旅游的事情。
这就是整个故事的经过。它来源于真实生活的故事,但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我在安排情节的时候,始终保持两两对立的关系推进情节,这样才能保持故事冲突的张力。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的七个角色模式
现在我们把故事结构进一步放大,拿到高倍显微镜下去看,你会发现,故事结构常常有不同的角色。俄罗斯民俗学家弗拉基米尔·普罗普的观点认为,民间故事有许多共性,可以把这些共性加以归纳得出一些角色,这些角色都有相应的功能。
通过他的观察,他把角色分成了 7 类,分别是国王 / 公主、派遣者、英雄、恶棍、帮手、假英雄以及捐赠者。他们的职责我列了一个表格,你一看就明白了。
你可能会疑惑,我为什么要这样来解构一个故事呢?因为解构故事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建构故事。怎么建构呢?跟上面的方法一样,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角色来填空。
比如,你是一个公司负责宣传的人,建党节来了,你的领导让你根据真实事件编写一个革命故事。我们在构思故事的时候,就可以把相应的材料填进表格中去。
那么,恶棍是谁?侵华日军。国王 / 公主是谁?手无寸铁的百姓,他们此刻遭遇磨难,希望得到解救。具体怎么一一对应呢?我们还是看下面这张表格,这样会更清楚一些。
现在,是不是就明白多了?但也许你会质疑,这些真的有用吗?
当然有用,有了这些素材,我们就可以组合出许多故事了。比如我们熟悉的王二小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都是这些不同角色的不同组合。所以,你完全可以根据你手中的素材来编排故事。
这里我要重点提醒你的是,我上面列的 7 类角色是一个完整故事的标配,并不是说所有的故事都要把这 7 类角色凑满。而且即便你想把这 7 类角色都写出来,也还是要有详略的。详略的基本原则有两点:
- **服务主题。**在这七类角色当中,哪一类对你的故事主题最为重要,多给这类角色一些舞台;
- **找最有意义的情节。**比如你写的故事最有趣的地方不在于英雄和恶棍的战斗,而是英雄和假英雄的冲突,那显然你就要略写前者、详写后者了。
听到这里,你可能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我们在写故事的时候,什么时候用矩形结构,什么时候用角色模式呢?这个没有定论,一般来说,涉及角色众多、更为复杂的故事的时候更适合角色模式。因为在这个模式下,你编排故事的时候故事不容易乱掉。而如果你想更多地去体现故事里的对立关系,可以多尝试一下矩形结构。
总结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这节课我们从口语化写作和结构写作两个点展开,给你分享了如何写一个好的故事。
首先,这节课我们框定了一个前提,这节课要讲的,不是那种写出来给别人看的故事,而是写出来,读给别人听的故事。这种故事更为直白,不需要花精力去营造太多的意境。
要学会编写这种故事,我提供了两种方式。
第一,我们要学会口语化写作。简单来说,口语化写作就是要求一个故事同时具备“表达”和“交流”两种属性。一篇好的口语化写作的故事具有这样的特点:非常强调对象感和姿势的恰当感,尽量避免学术语言,没有太大的信息量,故事比较连续不像口语那样随意。
第二,我们要学会搭建故事结构。我为你提供了常用的两种故事结构:
- 格雷马斯的符号矩形结构。一般来说,这种结构中有 4 种对立元素,x 和反 x、非 x 和非反 x,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素材,分别找到这 4 种元素的对应内容,并让这些内容以两两对立的方式出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的七个角色模式。我们把故事结构放到显微镜下观看,会发现 7 类常见的人物角色,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相应的材料对应到这 7 类角色当中去,也就是俗话说的填空。再次提醒你,填空的时候要学会详略得当。
到底应该使用哪个结构?你需要根据故事中涉及的角色、情节的复杂程度来决定。
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请你以《天下无贼》这部电影为例,先用符号矩形结构剖析出四种元素对应哪些人物,然后把电影主要内容用口语化传播的方式概写出来,讲给那些没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听一听。
文章作者 anonymous
上次更新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