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实战二(下):如何实现一个支持各种统计规则的性能计数器?
文章目录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对计数器框架做了需求分析和粗略的模块划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利用面向对象设计、实现方法,并结合之前学过的设计思想、设计原则来看一下,如何编写灵活、可扩展的、高质量的代码实现。
话不多说,现在就让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小步快跑、逐步迭代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将整个框架分为数据采集、存储、聚合统计、显示这四个模块。除此之外,关于统计触发方式(主动推送、被动触发统计)、统计时间区间(统计哪一个时间段内的数据)、统计时间间隔(对于主动推送方法,多久统计推送一次)我们也做了简单的设计。这里我就不重新描述了,你可以打开上一节课回顾一下。
虽然上一节课的最小原型为我们奠定了迭代开发的基础,但离我们最终期望的框架的样子还有很大的距离。我自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试图去实现上面罗列的所有功能需求,希望写出一个完美的框架,发现这是件挺烧脑的事情,在写代码的过程中,一直有种“脑子不够使”的感觉。我这个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尚且如此,对于没有太多经验的开发者来说,想一下子把所有需求都实现出来,更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一旦无法顺利完成,你可能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就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中。
不过,即便你有能力将所有需求都实现,可能也要花费很大的设计精力和开发时间,迟迟没有产出,你的 leader 会因此产生很强的不可控感。对于现在的互联网项目来说,小步快跑、逐步迭代是一种更好的开发模式。所以,我们应该分多个版本逐步完善这个框架。第一个版本可以先实现一些基本功能,对于更高级、更复杂的功能,以及非功能性需求不做过高的要求,在后续的 v2.0、v3.0……版本中继续迭代优化。
针对这个框架的开发,我们在 v1.0 版本中,暂时只实现下面这些功能。剩下的功能留在 v2.0、v3.0 版本,也就是我们后面的第 39 节和第 40 节课中再来讲解。
- 数据采集:负责打点采集原始数据,包括记录每次接口请求的响应时间和请求时间。
- 存储:负责将采集的原始数据保存下来,以便之后做聚合统计。数据的存储方式有很多种,我们暂时只支持 Redis 这一种存储方式,并且,采集与存储两个过程同步执行。
- 聚合统计:负责将原始数据聚合为统计数据,包括响应时间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99.9 百分位值、99 百分位值,以及接口请求的次数和 tps。
- 显示:负责将统计数据以某种格式显示到终端,暂时只支持主动推送给命令行和邮件。命令行间隔 n 秒统计显示上 m 秒的数据(比如,间隔 60s 统计上 60s 的数据)。邮件每日统计上日的数据。
现在这个版本的需求比之前的要更加具体、简单了,实现起来也更加容易一些。实际上,学会结合具体的需求,做合理的预判、假设、取舍,规划版本的迭代设计开发,也是一个资深工程师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面向对象设计与实现
在第 13 节和第 14 节课中,我们把面向对象设计与实现分开来讲解,界限划分比较明显。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这两个过程往往是交叉进行的。一般是先有一个粗糙的设计,然后着手实现,实现的过程发现问题,再回过头来补充修改设计。所以,对于这个框架的开发来说,我们把设计和实现放到一块来讲解。
回顾上一节课中的最小原型的实现,所有的代码都耦合在一个类中,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接下来,我们就按照之前讲的面向对象设计的几个步骤,来重新划分、设计类。
1. 划分职责进而识别出有哪些类
根据需求描述,我们先大致识别出下面几个接口或类。这一步不难,完全就是翻译需求。
- MetricsCollector 类负责提供 API,来采集接口请求的原始数据。我们可以为 MetricsCollector 抽象出一个接口,但这并不是必须的,因为暂时我们只能想到一个 MetricsCollector 的实现方式。
- MetricsStorage 接口负责原始数据存储,RedisMetricsStorage 类实现 MetricsStorage 接口。这样做是为了今后灵活地扩展新的存储方法,比如用 HBase 来存储。
- Aggregator 类负责根据原始数据计算统计数据。
- ConsoleReporter 类、EmailReporter 类分别负责以一定频率统计并发送统计数据到命令行和邮件。至于 ConsoleReporter 和 EmailReporter 是否可以抽象出可复用的抽象类,或者抽象出一个公共的接口,我们暂时还不能确定。
2. 定义类及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就是定义类及属性和方法,定义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这两步没法分得很开,所以,我们今天将它们合在一起来讲解。
大致地识别出几个核心的类之后,我的习惯性做法是,先在 IDE 中创建好这几个类,然后开始试着定义它们的属性和方法。在设计类、类与类之间交互的时候,我会不断地用之前学过的设计原则和思想来审视设计是否合理,比如,是否满足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依赖注入、KISS 原则、DRY 原则、迪米特法则,是否符合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思想,代码是否高内聚、低耦合,是否可以抽象出可复用代码等等。
MetricsCollector 类的定义非常简单,具体代码如下所示。对比上一节课中最小原型的代码,MetricsCollector 通过引入 RequestInfo 类来封装原始数据信息,用一个采集函数代替了之前的两个函数。
public class MetricsCollector {
private MetricsStorage metricsStorage;// 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
// 依赖注入
public MetricsCollector(MetricsStorage metricsStorage) {
this.metricsStorage = metricsStorage;
}
// 用一个函数代替了最小原型中的两个函数
public void recordRequest(RequestInfo requestInfo) {
if (requestInfo == null || StringUtils.isBlank(requestInfo.getApiName())) {
return;
}
metricsStorage.saveRequestInfo(requestInfo);
}
}
public class RequestInfo {
private String apiName;
private double responseTime;
private long timestamp;
//… 省略 constructor/getter/setter 方法…
}
MetricsStorage 类和 RedisMetricsStorage 类的属性和方法也比较明确。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注意,一次性取太长时间区间的数据,可能会导致拉取太多的数据到内存中,有可能会撑爆内存。对于 Java 来说,就有可能会触发 OOM(Out Of Memory)。而且,即便不出现 OOM,内存还够用,但也会因为内存吃紧,导致频繁的 Full GC,进而导致系统接口请求处理变慢,甚至超时。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难,先留给你自己思考一下。我会在第 40 节课中解答。
public interface MetricsStorage {
void saveRequestInfo(RequestInfo requestInfo);
List
Map<String, List
}
public class RedisMetricsStorage implements MetricsStorage {
//… 省略属性和构造函数等…
@Override
public void saveRequestInfo(RequestInfo requestInfo) {
//…
}
@Override
public List
//…
}
@Override
public Map<String, List
//…
}
}
MetricsCollector 类和 MetricsStorage 类的设计思路比较简单,不同的人给出的设计结果应该大差不差。但是,统计和显示这两个功能就不一样了,可以有多种设计思路。实际上,如果我们把统计显示所要完成的功能逻辑细分一下的话,主要包含下面 4 点:
- 根据给定的时间区间,从数据库中拉取数据;
- 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得到统计数据;
- 将统计数据显示到终端(命令行或邮件);
- 定时触发以上 3 个过程的执行。
实际上,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一下的话,面向对象设计和实现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合适的代码放到合适的类中。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把以上的 4 个功能逻辑划分到几个类中。划分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我们可以把前两个逻辑放到一个类中,第 3 个逻辑放到另外一个类中,第 4 个逻辑作为上帝类(God Class)组合前面两个类来触发前 3 个逻辑的执行。当然,我们也可以把第 2 个逻辑单独放到一个类中,第 1、3、4 都放到另外一个类中。
至于到底选择哪种排列组合方式,判定的标准是,让代码尽量地满足低耦合、高内聚、单一职责、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等之前讲到的各种设计原则和思想,尽量地让设计满足代码易复用、易读、易扩展、易维护。
我们暂时选择把第 1、3、4 逻辑放到 ConsoleReporter 或 EmailReporter 类中,把第 2 个逻辑放到 Aggregator 类中。其中,Aggregator 类负责的逻辑比较简单,我们把它设计成只包含静态方法的工具类。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Aggregator {
public static RequestStat aggregate(List
double maxRespTime = Double.MIN_VALUE;
double minRespTime = Double.MAX_VALUE;
double avgRespTime = -1;
double p999RespTime = -1;
double p99RespTime = -1;
double sumRespTime = 0;
long count = 0;
for (RequestInfo requestInfo : requestInfos) {
++count;
double respTime = requestInfo.getResponseTime();
if (maxRespTime < respTime) {
maxRespTime = respTime;
}
if (minRespTime > respTime) {
minRespTime = respTime;
}
sumRespTime += respTime;
}
if (count != 0) {
avgRespTime = sumRespTime / count;
}
long tps = (long)(count / durationInMillis * 1000);
Collections.sort(requestInfos, new Comparator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RequestInfo o1, RequestInfo o2) {
double diff = o1.getResponseTime() - o2.getResponseTime();
if (diff < 0.0) {
return -1;
} else if (diff > 0.0)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
int idx999 = (int)(count * 0.999);
int idx99 = (int)(count * 0.99);
if (count != 0) {
p999RespTime = requestInfos.get(idx999).getResponseTime();
p99RespTime = requestInfos.get(idx99).getResponseTime();
}
RequestStat requestStat = new RequestStat();
requestStat.setMaxResponseTime(maxRespTime);
requestStat.setMinResponseTime(minRespTime);
requestStat.setAvgResponseTime(avgRespTime);
requestStat.setP999ResponseTime(p999RespTime);
requestStat.setP99ResponseTime(p99RespTime);
requestStat.setCount(count);
requestStat.setTps(tps);
return requestStat;
}
}
public class RequestStat {
private double maxResponseTime;
private double minResponseTime;
private double avgResponseTime;
private double p999ResponseTime;
private double p99ResponseTime;
private long count;
private long tps;
//… 省略 getter/setter 方法…
}
ConsoleReporter 类相当于一个上帝类,定时根据给定的时间区间,从数据库中取出数据,借助 Aggregator 类完成统计工作,并将统计结果输出到命令行。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ConsoleReporter {
private MetricsStorage metricsStorage;
private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public ConsoleReporter(MetricsStorage metricsStorage) {
this.metricsStorage = metricsStorage;
this.executor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ScheduledExecutor();
}
// 第 4 个代码逻辑:定时触发第 1、2、3 代码逻辑的执行;
public void startRepeatedReport(long periodInSeconds, long durationInSeconds) {
executor.scheduleAtFixedRate(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第 1 个代码逻辑:根据给定的时间区间,从数据库中拉取数据;
long durationInMillis = durationInSeconds * 1000;
long endTimeInMillis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startTimeInMillis = endTimeInMillis - durationInMillis;
Map<String, List
metricsStorage.getRequestInfos(startTimeInMillis, endTimeInMillis);
Map<String, RequestStat> stats = new HashMap<>();
for (Map.Entry<String, List
String apiName = entry.getKey();
List
// 第 2 个代码逻辑: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得到统计数据;
RequestStat requestStat = Aggregator.aggregate(requestInfosPerApi, durationInMillis);
stats.put(apiName, requestStat);
}
// 第 3 个代码逻辑:将统计数据显示到终端(命令行或邮件);
System.out.println(“Time Span: [” + startTimeInMillis + “, " + endTimeInMillis + “]”);
Gson gson = new Gson();
System.out.println(gson.toJson(stats));
}
}, 0, periodInSeconds, TimeUnit.SECONDS);
}
}
public class EmailReport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DAY_HOURS_IN_SECONDS = 86400L;
private MetricsStorage metricsStorage;
private EmailSender emailSender;
private List
public EmailReporter(MetricsStorage metricsStorage) {
this(metricsStorage, new EmailSender(/* 省略参数 */));
}
public EmailReporter(MetricsStorage metricsStorage, EmailSender emailSender) {
this.metricsStorage = metricsStorage;
this.emailSender = emailSender;
}
public void addToAddress(String address) {
toAddresses.add(address);
}
public void startDailyReport() {
Calendar calendar = Calendar.getInstance();
calendar.add(Calendar.DATE, 1);
calendar.set(Calendar.HOUR_OF_DAY, 0);
calendar.set(Calendar.MINUTE, 0);
calendar.set(Calendar.SECOND, 0);
calendar.set(Calendar.MILLISECOND, 0);
Date firstTime = calendar.getTime();
Timer timer = new Timer();
timer.schedule(new TimerTas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long durationInMillis = DAY_HOURS_IN_SECONDS * 1000;
long endTimeInMillis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startTimeInMillis = endTimeInMillis - durationInMillis;
Map<String, List
metricsStorage.getRequestInfos(startTimeInMillis, endTimeInMillis);
Map<String, RequestStat> stats = new HashMap<>();
for (Map.Entry<String, List
String apiName = entry.getKey();
List
RequestStat requestStat = Aggregator.aggregate(requestInfosPerApi, durationInMillis);
stats.put(apiName, requestStat);
}
// TODO: 格式化为 html 格式,并且发送邮件
}
}, firstTime, DAY_HOURS_IN_SECONDS * 1000);
}
}
3. 将类组装起来并提供执行入口
因为这个框架稍微有些特殊,有两个执行入口:一个是 MetricsCollector 类,提供了一组 API 来采集原始数据;另一个是 ConsoleReporter 类和 EmailReporter 类,用来触发统计显示。框架具体的使用方式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tricsStorage storage = new RedisMetricsStorage();
ConsoleReporter consoleReporter = new ConsoleReporter(storage);
consoleReporter.startRepeatedReport(60, 60);
EmailReporter emailReporter = new EmailReporter(storage);
emailReporter.addToAddress("wangzheng@xzg.com");
emailReporter.startDailyReport();
MetricsCollector collector = new MetricsCollector(storage);
collector.recordRequest(new RequestInfo("register", 123, 10234));
collector.recordRequest(new RequestInfo("register", 223, 11234));
collector.recordRequest(new RequestInfo("register", 323, 12334));
collector.recordRequest(new RequestInfo("login", 23, 12434));
collector.recordRequest(new RequestInfo("login", 1223, 14234));
try {
Thread.sleep(100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Review 设计与实现
我们前面讲到了 SOLID、KISS、DRY、YAGNI、LOD 等设计原则,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多用组合少用继承、高内聚低耦合等设计思想。我们现在就来看下,上面的代码实现是否符合这些设计原则和思想。
- MetricsCollector
MetricsCollector 负责采集和存储数据,职责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单一。它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通过依赖注入的方式来传递 MetricsStorage 对象,可以在不需要修改代码的情况下,灵活地替换不同的存储方式,满足开闭原则。
- MetricsStorage、RedisMetricsStorage
MetricsStorage 和 RedisMetricsStorage 的设计比较简单。当我们需要实现新的存储方式的时候,只需要实现 MetricsStorage 接口即可。因为所有用到 MetricsStorage 和 RedisMetricsStorage 的地方,都是基于相同的接口函数来编程的,所以,除了在组装类的地方有所改动(从 RedisMetricsStorage 改为新的存储实现类),其他接口函数调用的地方都不需要改动,满足开闭原则。
- Aggregator
Aggregator 类是一个工具类,里面只有一个静态函数,有 50 行左右的代码量,负责各种统计数据的计算。当需要扩展新的统计功能的时候,需要修改 aggregate() 函数代码,并且一旦越来越多的统计功能添加进来之后,这个函数的代码量会持续增加,可读性、可维护性就变差了。所以,从刚刚的分析来看,这个类的设计可能存在职责不够单一、不易扩展等问题,需要在之后的版本中,对其结构做优化。
- ConsoleReporter、EmailReporter
ConsoleReporter 和 EmailReporter 中存在代码重复问题。在这两个类中,从数据库中取数据、做统计的逻辑都是相同的,可以抽取出来复用,否则就违反了 DRY 原则。而且整个类负责的事情比较多,职责不是太单一。特别是显示部分的代码,可能会比较复杂(比如 Email 的展示方式),最好是将显示部分的代码逻辑拆分成独立的类。除此之外,因为代码中涉及线程操作,并且调用了 Aggregator 的静态函数,所以代码的可测试性不好。
今天我们给出的代码实现还是有诸多问题的,在后面的章节(第 39、40 讲)中,我们会慢慢优化,给你展示整个设计演进的过程,这比直接给你最终的最优方案要有意义得多!实际上,优秀的代码都是重构出来的,复杂的代码都是慢慢堆砌出来的。所以,当你看到那些优秀而复杂的开源代码或者项目代码的时候,也不必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写不出来。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些优秀的代码也是靠几年的时间慢慢迭代优化出来的。
重点回顾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此就讲完了。我们一块总结回顾一下,你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写代码的过程本就是一个修修改改、不停调整的过程,肯定不是一气呵成的。你看到的那些大牛开源项目的设计和实现,也都是在不停优化、修改过程中产生的。比如,我们熟悉的 Unix 系统,第一版很简单、粗糙,代码不到 1 万行。所以,迭代思维很重要,不要刚开始就追求完美。
面向对象设计和实现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合适的代码放到合适的类中。至于到底选择哪种划分方法,判定的标准是让代码尽量地满足低耦合、高内聚、单一职责、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等之前讲的各种设计原则和思想,尽量地做到代码可复用、易读、易扩展、易维护。
课堂讨论
今天课堂讨论题有下面两道。
- 对于今天的设计与代码实现,你有没有发现哪些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可以继续优化的地方呢?或者留言说说你的设计方案。
- 说一个你觉得不错的开源框架或者项目,聊聊你为什么觉得它不错?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答案,和同学一起交流和分享。如果有收获,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
文章作者 anonymous
上次更新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