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 产品案例分析:Hopper的“人工智能”

传统旅行机票产品的交互方式一般会要求用户指定往返的时间或地点,在大量的航班信息中做筛选,从而获得有效的信息。

Hopper 的交互方式则截然不同,它不要求用户指定具体时间,甚至连往返地点也无需具体指定;而是希望可以通过自身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和数据带来的决策引擎,为用户提供合适的旅行计划,同时帮助用户去监控和预测机票价格的变化。

Hopper 的设计非常的场景化,它所有的设计几乎都是顺着场景长出来的。

打开这款应用之后。你会看见两个卡片,上面的卡片有出发和到达地的选择,下面的卡片有个兔子,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选择机票和旅行计划的方式,针对的也是两种不同的场景。

** 首先,我们先来试用上面的模式。** 我们选择出发地是北京,到达地选择旧金山。选了出发到达之后,场景直接给出一张日历,这个日历的颜色越浅越便宜,颜色越深就会越贵,这样的设计也是方便用户查看机票价格。

当我们选择 11 月 12 日到 18 日的区间后,跳转画面出现了一只兔子,界面上显示出当前的最低价格是 3860 元人民币,并且,这只兔子在提示:你现在应该预定。底下还有一句话:这不是最好的价格,但如果你继续等,你有可能会要付更多钱。它告诉用户,机票的低谷价格已经过去了,如果有出行的需求,最好尽快预定。

这就是 Hopper 很重要的提示功能。这样的提示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把信息描述给用户听。整个过程像一个人在跟用户做沟通,而不是一个很生硬的机器去提示用户,并让用户从复杂的信息表格或者图表里去获取到信息。

它用人的口吻去告诉用户注意事项,再配上画面中温暖的大兔子,这样的提示方式会让用户感觉非常温暖。这是这款应用的一个很好的特点,它场景化的设计非常有人情味。

我们选一个其他时间段的机票再看一下,选择 2 月 11 日到 17 日后,当前的最低价格是 5486 元,下面有一句提示:你可以等一等,会有更便宜的价格,但一定要在 2 月 10 号之前买好票。这是 Hopper 监控这段时间,通过分析历史机票价格的变化,给出的一个建议。

这个建议依然是用人类语言自然语言描述的,不是一个非常生硬和冰冷的图表,你会感觉好像真的是一只兔子在跟你交流一样。

在提示的下面出现了三条建议。第一条建议:你可以选择更便宜的旅行时间。如果你在 12 日出发就可以省 525 元,如果你在 11 日之后的一周之内出发,最多可以省 1200 元,跟刚才的逻辑是一样的,反正你没定,我就告诉你,你改一改日期,有可能会便宜。

第二条建议:你可以选择更便宜的出发机场。从北京走,不妨从天津走,如果你从北京走改到从天津走,你就可以省 559 元。

最后一条建议:你可以选择更便宜的到达机场。也就是现在的到达机场是旧金山的机场,如果你改到另一个城市机场,可以便宜 229 元。

在用户恰好想做决定,甚至是心里刚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Hopper 都合适地出现提醒,并利用数据分析帮助用户做这样的决策,这是这个产品非常场景化的一种表现。

** 再来看第二种场景。** 这个场景中,用户可以作出不定项的选择。出发的日期可以不定,假期的长度也可以不定。从北京出发,去到哪里也是不定的,用户可以多选,可以随意添加很多想去玩儿的地方。比如,日本、欧洲、法国。添加之后,Hopper 会生成很多卡片,根据数据的计算,制定好出游的方案。

这种卡片设计很有意思,就好像做探索旅行的攻略一样。用户可以什么都不用拟定,甚至只有一个出行的打算,那么 Hopper 会来帮你,给出你旅行的建议。

当选定一个城市之后,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机票列表,这跟传统的机票预定 App 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需要注意的是,在机票预定的下方,Hopper 依然在给出你提示,只不过换了一种样式,这一次,提示在列表中出现。

Hopper 永远在场景里面去理解你当前的位置,理解你当前的关注点,然后适时地去把它的一些功能嵌入在你实际的使用中,让用户觉得非常不突兀,也很吻合。

在用户选择机票的过程中,Hopper 依然持续地去推荐其他可能的选项,就算是在用户已经决定的情况下,它还是会把一些可能对用户更有利的,可能之前没有关注到的机票推荐给用户。

在选定出发和回程的机票后,在机票的确定界面上,会弹出一个熊的画面去提示:小心。下面有小字:这个航班有可能会有一些比较低的限制。

国内的一些机票预定应用在这个界面会铆足了劲,加一些搭售的选项,比如买保险,买个酒店的抵用券等等;而当 Hopper 出现一些具体限制的时候,它会很温馨地用一句话来提示。并且,这个提示非常的不突兀,它不是弹出一个框,也不是一个巨大的标红,而是用一种很卡通的,很温和的方式来给你这样的提醒。

在 Hopper 中,可以具体化看出产品经理常说的:场景是需求的灵魂,我们需要让产品和功能贴着需求与场景长出来。Hopper 所有的交互过程正是这样,每一处都是与场景相吻合,在用户想做决定的时候,恰好的出现。

谈及人工智能,我们会做很多的交互,试图让机器用人的方式去跟用户交流,去跟用户说人话。但是,事实上很多这样的产品,反倒给人一种冰冷而生硬的感觉。

反观 Hopper 这个产品,它似乎也看不到什么人工智能,但是通过处理文案,处理产品的细节,反倒把这个应用做得非常有人情味,特别温和。当你在使用 Hopper 的时候,你的感觉是在跟一个了解你“正在想什么”的人在做沟通。

在这个人工智能时代,在我们向技术去索要人情味之前,我们可能更多地需要向产品、向用户的场景去要一些人情味,这就是 Hopper 带给产品人最大的启发。

!

戳此获取你的专属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