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历史进程中的遵义

这是《闲话九州》的第七篇文章。

今天,我们继续跳出贵州看贵州,荡开一笔,看看全国各地的类似情况。

过去两篇文章,我们聊了贵州林同志的高铁再造贵州的大计,一出当代官场的博 弈好戏。

首先,林同志一到贵州,就力排众议地推翻了多年来贵州走广西出海口的战略方 向,选择了广州做出海口。

其次,贵广线插队而来,铁道部支援有限,西南各省更是妒火中烧,虎视眈眈, 导致贵广线标准一降再降,林同志这回没有选择硬钢,而是用来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故意以低标准获得通过,后不断跑部申请上调标准,最终瞒天过 海,保住了贵广线高标准建设指标。

林同志既原则坚定,又手段灵活,这点令人印象深刻。

然后,贵广线耗资甚多,广西又不肯出钱,没钱汉子难的林同志,一方面合纵连 横,抱住住广东大腿抵消广西缺口,另一方面以极大的魄力集全省之力攻坚,举 债用杠杆修高铁,还不惜为此砍掉遵义两大建设项目。

随后,林同志以高标准能直达广东出海口的贵广线为资本,并牺牲贵州水城利益,说动云南修建贵昆线,贵广、贵昆在手的贵州,已牢牢占据西南交通枢纽的 地位。

当然,就像上文中暗示的那样,即使林同志对贵州做出了突出贡献,即使林同志 有朱首长的特别青睐,但林同志最终还是不得不黯然离场,不到退休年纪即退居 二线。

功绩彪炳却如此下场,很多瓜友都想问为什么?

很多人将林的结局,大部分归于与搭班子的石书记,就是那个主政宁夏多年,让 宁夏外号**“沙特飞地”**的石,就那个笔杆子出身主搞意识形态的石,就是那个只会 写“醉美多彩贵州”不懂搞经济的石。

是的,一二把手不和,的确是最直接的导火索,这一点在贵州也是人尽皆知。 对于这种人尽皆知的事,岱岱就不费笔墨了,岱岱想说说主因下的次因。

首先,文章介绍了,作为外来户的林同志,一来贵州就推翻贵州多年的原定战略,抛弃广西选择广东,鲁迅说过:“在中国,搬动一张桌子都是要流血的”,林 同志有损前任和现任威望的战略大转弯,虽然不至于“流血”那么夸张,但终究埋下了贵州高层不和的第一颗种子。

然后,林同志牺牲水城利益,成全贵州云南的贵昆线,牺牲铜仁利益,拉直贵阳 长沙高铁的,也让这两个地方的班子对林同志的态度,很是微妙。

更让岱岱为林同志感到抹一把汗的,就是林同志为了集中资金修高铁,不惜砍掉 遵义市两大建设项目,并在他当政的那几年,持续压制遵义发展,让遵义班子对

外来户的林十分不满。

要知道,贵州林同志带队在北京向国家要贵广线,各种跑步前进,人脉应酬,而 遵义市给予了莫大的支持。

茅台酒地处遵义,据说那时遵义运往北京的茅台酒,不是以箱数,也不是以车 数,而是以火车皮数……

贵州能拿下贵广线,遵义付出很多,劳苦功高。

然而,拿下贵广线后,林同志非但没有给遵义论功行赏,反而“翻脸不认人”,以 贵广线为由大砍遵义建设项目,这样巨大的反差,你觉得遵义接受的了?

“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遵义扎心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你是遵义市委班子,你也很难接受这样的不公平待遇,很 难不对林同志有怨言。

当然,贵州没钱,修高铁要集中力量,要咬紧牙关,因此也要遵义做出牺牲,理 由还是很正大光明的,遵义班子虽然愤懑,但也无可指摘。

然而遵义的“命运”并未就此结束。

首先,林同志在遵义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时,一字一句地说过:

“有一位同志告诉我,当初把遵义医学院搬到珠海是如何成功。说实话,我本人并不希望把 遵义的东西搬出去,难道把大学搬出去办就成功了?

哪有这样的道理,说到底还是一种传统思维。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维,从区域协调的角度出 发,把遵义建设得更有特色,让人家进来,而不是把什么东西都搬出去。”

嗯,林同志说的很好,说要把遵义建设好,不要把遵义的东西都搬出去,然后, 林同志一转头,就拍板遵义061基地工厂,从遵义搬迁到贵阳。

遵义的061系统,是什么呢?

三线建设时,贵州地处大西南,是三线重点省份,承接了很多国防建设和工厂转 移,而贵州省会贵阳,地小粮食少,黔北的遵义是贵州的主要粮食区,又是红色 革命老区,遵义远比比贵阳更有优势。

最让老一辈遵义人自豪的是,三线建设时期,有3个国家大项目,都争着落户遵义,分别是航空工业部的011基地,电子工业部的083基地,国防部五院(航天部 前身)的061基地。最终,时任国防办副主任的赵尔陆上将拍板,把遵义这个香饽饽分给了061基地。

三线建设给遵义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集中在遵义境内的061基地等其他三线厂家,早早为遵义建设了上百公里的公路,新增了多座电厂,拉动了厂区周边农 村经济文化的发展,061基地给遵义一年营收几十个亿,再加上在遵义的红色旅游资源,国酒茅台以及一系列茅台生产链,遵义经济还颇拿得出手。

“茅台国酒+红色旅游+三线工厂”,我们因此看到,在贵州省内经济格局里,遵义 仅以微弱差距,位于省会贵阳之后。

当然,遵义的061基地已成往事,06年,初来咋到的林同志一锤定音,061基地和 人员从遵义搬到省会贵阳。

061基地新地址,新地址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贵阳园区 。

这一搬迁, 遵义一年几十个亿就没了,几万人拉动经济的效应也没了,贵阳倒是赚了一笔,而当时新闻这样报导遵义园区的冷寂:

搬迁后,当地菜市场一天一头猪都卖不完,搬迁前,一天能卖掉十五六头。

嗯,06年,是林决定遵义输血贵阳,然后在09年,林到遵义开会,还对遵义班子 这样“信誓旦旦”地说道:

“说实话,我本人并不希望把遵义的东西搬出去。”

“把遵义建设得更有特色,让人家进来,而不是把什么东西都搬出去。”

想到被搬出去的061,想到被大砍的两大项目,再看下台上林同志信誓旦旦的发 言,台下坐着的遵义干部,估计一巴掌拍死他的心都有了……

然而,我们都知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何况林同 志久处广东,贵州初来乍到,遵义不可能得罪林同志什么,那么,为什么林同志 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对遵义“使绊子”呢?

答案,实际很简单。因为遵义是——

强藩的三种成因

关于“藩镇”这一时政概念,岱岱在16年广东系列文章里,就浓墨重彩的刻画过。

当时写这个的概念角度,是从中央视角看地方,也即中央角度下,岭南,黄浦, 泰岳,大草原等各省与中央的微妙态度,他们,都属于**“地方强”**。

当然, 太祖有言,“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一国之内有, 一省之内也有,即一省之内也有某市某地区,在该省中地位微妙。

如今天介绍的遵义,就是贵州不折不扣的“强藩”。

“强藩”地位的成因,大致有三种:

1、经济高地 2、政治优势 3、特殊情况。

1、经济高地

经济高地很好理解,我国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这一不平衡,既有地区发展的不 平衡,也有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更有一省内发展的不平衡。

地区发展不平衡,如沿海地区像欧洲,西部地区像非洲。 城乡发展不平衡,如城市发展像欧洲,农村发展像非洲。

一省内发展不平衡,如粤南发展像欧洲,粤西发展像非洲,鲁东发展像欧洲,鲁 西发展像非洲。

GDP是官员考核的核心指标,也是官员做事说话的最大底气,更何况省内财政统 筹管理,有的市经济发达,有的市经济落后,穷市要靠富市的财政转移,“吃人嘴 短,拿人手短”,省内经济发展越不平衡,就越可能催生“省内强藩”。

对此,山东济南的瓜友,肯定很有感触。

因为在省会城市普遍GDP领跑全省的大环境下,山东省会济南却长期不是第一, 青岛毕竟是计划单列市,济南比不过还情有可原,像广州就不如计划单列市的深 圳,可是济南比不过青岛也就罢了,还不如烟台,长期稳坐省内第三的位置。

如此尴尬的经济地位,作为省会的济南怎么能有“定于一尊”的地位?省内其他市 县怎么可能去维护济南的“领导核心”?

济南的经济实力和省会地位,有多么的不匹配?王文涛说的就很直接:

扎心啊,济南老铁……

2、政治优势

强藩形成的政治优势,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给的政策优势,一种是频出 高官成pai系的官员优势。

如众所周知的计划单列市,就是国家政策的产物,五大计划单列市,广东的深 圳,山东的青岛,浙江的宁波,福建的厦门,辽宁的大连。

这些计划单列市,不仅中央给予了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而且其地方财 政都是对接中央财政的,也就是省内是收不了计划单列市的钱的,当然也有时候“单列不脱钩”,对省内缴纳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

计划单列市的领导班子,在各省内部都享有很高的地位,如中央每次发给省委文

件时,都同样发给这些城市的市委,国务院、发改委、各小组讨论央地政策时, 单列市领导一样受邀参加。

因此,计划单列市被誉为**“半个直辖市”。**

受国家政策的倾斜照顾,计划单列市的名分,几乎等同于“省内强藩”的地位。

(除了浙江宁波,下面会谈)

这是是国家给的政策优势,还有一种是频出高官成派系的官员优势。

GDP是官员升职的核心指标,经济高地也往往成为政治高地,高官频出,再加上 一些历史原因和干部的拉帮结派,一个因地域划分的派系往往就诞生了,也更加 维护该地区“省内强fan”的地位。

举几个例子。

岱岱曾用8篇文章写山东,专门讲过山东胶东,因为山东大业从胶东起步,三野解 放济南市之后,山东的广大中层干部主要就来自胶东,从此,只有山东20%左右的人口的胶东人,在山东政坛占了半壁江山,胶东各市的发展,也因此大为受

益。

胶东籍官员在济南省市两级政府乃至山东各地市的占比,有点过大,以至于莱 西jiang春云之后,上面对山东有了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青岛su记不能升任省长,青岛人不能任职su记省长! ”

反观在山东一直不受待见的菏泽,因为在解放时期属于晋冀鲁豫野战军,和胶东 所属的胶东野战军不搭嘎,所以建国后菏泽受到人事排挤,加上地处鲁西南地理

太差,经济在山东中发展最差,因此,在古代有“牡丹之乡”美誉的菏泽,在当代 被称为“山东西藏”。

当然,自从18th后,山东西藏的菏泽,一口气出了6个中yang委员,据瓜友反 映,现在菏泽的领导在省里开会都是昂首挺胸的,神气十足。

菏泽逆袭,有点励志:“昨天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我要你高攀不起” 类似山东情况的,还有陕西。

陕西给很多人的地理印象,一直是“关中地区”,实际上,陕西分为三大块地缘单位,即陕北、关中、陕南,陕西古称“三秦”,不是没有道理的,“城阙辅三秦,风 烟望五津”。

从要帮时代开始,陕西就开始了**“陕人治陕”**,(要帮被陕人赶跑的),上面长期 没有对陕西空降和输入过干部,陕西几乎是直出不进,几十年的繁衍生息后,三 大区域起家的官员完全分割了陕西官场。

这点上,“只出不进”的陕西,和几乎“只进不出”的广东,是截然相反的一对。

(然而新时代沧海桑田,秦岭别墅后,陕西几十年的政治格局将被外力打破,而 广东也将改变“政治围城”的尴尬地位)

三大地缘单位里,最强的是陕北。陕北有革命圣地延安,能上达天听,受中央直 接关怀,革命关系多多,而且陕北有煤矿等资源,像央企神华就在神木县,神木 富得流油。

最弱的是陕南,陕南在古代属于汉中,三国演义中黄忠斩夏侯渊的定军山,就在 汉中市,属于陕南。陕南背靠秦岭,还有一条大巴山,经济难搞啊,在陕南人啃 着安康蒸面等着国家扶贫时,陕北的神木已经在搞全民免费医疗了, 陕西省内差距就是这么大,堪比山东。

能稍微力压陕北的是关中,关中平原一向是陕西的文明代言人,当下省府内也多 是关中人,关中的省会西安,更有政策制高点虹吸周边全省资源,搞了西安咸阳 的“西咸一体化”,甚至,为了更加平衡陕西力量,陕西省府还将关中平原的韩

城,设置成省直属县级市,更加充实关中地区的政策红利。

为什么陕北神木的老县长张郭宝成,搞的全民医疗被省内紧急叫停,他本人也被 赋闲冷落,一方面是社会舆论对全民医疗聚焦,另一方面,就是陕西复杂的派系 斗争。

(从浙江到陕西地界上的王永康同志,对此肯定感同身受)

山东的胶东,陕西的陕北,这些都是因政治优势而崛起的省内强藩,山东和陕西 省府在处理这一关系时,都十分小心翼翼。

3、特殊情况

除了经济和政治上的因素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成就了省内强fan。 这一类地方,多是革命老区发展而来的红色强市。

如一开头提到的贵州遵义,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大家肯定都知道,国酒茅台的 政治地位,大家更是心知肚明,因为这两点,中央往往越过贵州一级,对遵义表 示特殊关怀。

第二代领导和第三代领导,都来过遵义,而且是来了三次,曾在贵州战斗过的四 代,卸任后回到贵州,遵义更是必去的一站。

(贵州老书记必然会去遵义,遵义班子也必然准备好“喊冤”)

而我们的新时代,领导去贵州的首站,不是省府贵阳,而是遵义,某人说道:“中 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当然,令岱岱办哭笑不得的是,某人飞遵义的那个机场,正是林同志大砍的那个 机场:

从北京乘专机一到遵义新舟机场,就驱车来到这里,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 篮,肃立鞠躬,缓步绕行瞻仰,表达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

上文写到:

当年的新舟机场,历史上属于军用机场,很少客用,所以贵州人都嘲笑**“ 遵义新舟机场比客运站还小”**,遵义打算扩建,然而林同志主政时,给遵义机场定的规划

是2020年才到30万人,远低于遵义预期。

当年遵义要修到新舟机场的高速公路,规划送上去,林不批,说:

“坐飞机的人不会多,有路走就行。”

厉害了,当年林说**“坐飞机的人不会多,有路走就行了”**,于是砍死新舟机场的建 设规划,结果9年后,某人就“御驾亲临”了这个有故事的机场……

遵义班子在那特殊的时刻,是否向上面提及过林同志的往事,我们不得而知。 但我们肯定知道的是,遵义借此机会,向上面要了政策。

15年,某人到访遵义新舟机场。

16年,遵义建设遵义第二处机场,茅台机场,17年建设成功。

嗯,为贵州发展贡献甚大的遵义,想扩大下自家的新舟机场,省府的林同志还死 活不肯。如今,林同志早已下去,遵义不仅扩建了遵义机场,还直接大气建了第 二个机场,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为数不多的拥有两个4C等级运输机场的地级市。

不得不说,革命老区就是好,省府有人想压制的话,直接“上达天听”就行了。

和遵义有类似的,还有陕西的延安,以及当年毛时代江西的九江,邓时代的上 海,当下河北的秦皇岛。

延安的情况和遵义大致类似,都是革命圣地,九江上海秦皇岛就不一样了,这3个 地方红色革命的烙印不重,他们能“上达天听”,得到中央瞩目的原因,是因为会议和休养。

毛时代,因毛个人喜好,庐山会议十分郑重,九江班子一力承办,奉侍左右,身 价水涨船高,八一建军的南昌都十分眼热。

邓时代的上海,中央老首长们都喜欢冬天来上海过冬过年(现在是喜欢来海

南),上海当时号称“冬都”,在那时“保守和改开”反复纠结的时代,上海干部能直 接在旁受耳提面命,大为受益,全国都十分眼热。

当下河北的秦皇岛,大家都知道的,“北戴河”,因此秦皇岛在河北也是地位尊崇。就如北戴河那个嚣张的供水公司总经理,当地比他级别高多的人都不敢碰 他,无非是他办公室上挂着多幅他和来北戴河疗养中央首长的合影。

这些地区,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而在省内乃至全国有着独特的地位。

4、为什么是遵义

遵义因特殊历史原因和一定的经济优势,成为贵州省内的强藩,也成为了贵州集

中发展贵阳大战略下的牺牲。

中西部省份要发展经济,几乎无一例外的需要有龙头城市的带头作用,这个城市 也无一例外的是省会城市。

然而,让贵州很难为的是,贵阳作为一省省会,实力十分不够。

林同志一来贵州,就发现了贵阳的短板,这是他在贵阳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想推荐大家看一下《贵州建省六百年研究丛书》已经出版了的几本书,其中有 一本专门讲贵州区域地位的博弈,其中有一个观点就是,**在清末以前贵阳还不具 备全省经济中心的实力。**具体来讲,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经济发展是有梯度的,贵阳作为贵州的省会,一般来说应该是全省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大体来说贵阳多发达,就反映了贵州有多发达,但贵阳在清末 以前一直不具备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实力。

二是区域市场分散。

直到现在我省仍没有形成以贵阳为中心的区域市场格局。比如,遵义认为他属于 重庆经济体六盘水的有钱人都跑到昆明去发展,铜仁也天天讲他们的经济中心 在湖南,那么黔南、黔东南是不是应该认为他们的经济中心就在广西,照此发展 下去,贵阳还有什么希望?

当然,也怪不得人家,因为贵阳的物流条件和经济实力还不具备带动全省发展的 实力,全省的整个市场仍然分散,没有形成发展梯度。

三是贵阳发展的起步比较低。

元代在湖广、贵州、四川、云南共设立了400多个驿站,后来贵州建省是为了在驿站之间找一个中心地方,当时将贵阳作为省会,**并不是贵阳有多大的基础可以 作为经济中心或者其他中心,而是在几何位置上是中心,**清末以前贵阳一直都是 这个状态。

(民间有言,“贵州文化在遵义,遵义文化在沙滩”,历史上代表贵州文化的,一 直是遵义而不是贵阳)

直到抗战,贵阳作为陪都重庆的一个屏障,日本军队到独山就打不进来了,当时 贵州作为后方省之一,一些工厂和银行搬了进来,战时经济撑住了贵阳的发展。 贵阳之所以现在还有点名气,首先是抗战,许多人都是因为抗战来到贵州的。

后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对推动贵阳发展作用也很大,都是好人 好马上“三线”,但当时主要还是出于战备考虑,并不是系统地考虑搞好区域经济。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长期贵阳的物流条件和人居环境差,不仅留不住人,而且生 产的产品也没有更多的竞争能力,整个经济实力始终没有大的提升。

现在道理很明白,作为一个省,如果省会城市都搞不好、实力不行,怎么去实现 全省的跨越式发展?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省委、省政府都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地支持贵阳把城 市规划建设抓好。

对于贵阳发展的短板,从交通到市场再到历史文化,林同志说的都差不多了,岱 岱这里再补充一下,就是贵阳的市区面积。

西南各省省会的面积是:

成都:1万4千平方公里南宁:2万2千平方公里昆明:2万一千平方公里

而贵阳是8千平方公里,1万都不到。

贵阳不仅地小,市区还多山,只能集约利用搞神盘模式,可供开放的面积还要少 于8千平方公里。

贵阳和兄弟省会的差距有多大,不言而喻。

也因此,贵阳有几所高校都想离开贵阳了,如林同志说的:

有几所高校找到一位省领导,说准备离开贵阳到其他地方去发展,这位领导问我 有什么意见,我说我定不了这件事,请他们首先找贵阳市,看看贵阳市什么态度。

高校占地大,而贵阳土地紧缺,最终,还是贵阳金阳区划出了一块地给这几所高 校。

所以,从省会的首位度来看,贵阳的省会首位度是西南各省最低的,省委急需提 振贵阳发展。

再加上成都在四川一家独大,南宁在广西笑傲江湖,昆明在云南更无敌手,这三 个省会在本省内都少有能撼动其地位的对手城市,而偏偏,贵州有一个红色资源

加茅台护持的遵义。

按理说,遵义“省内强藩”的地位,还是远低于青岛、深圳、厦门的,但没办法, 贵阳太弱了,反衬着遵义的强势。

(“贵州文化在遵义”,遵义还有贵阳没有的红色文化,连文化贵阳都比不过遵 义。

当年“铁路拉来的城市”郑州,传递奥运圣火的主题有“千年”字眼,被古都洛阳、开 封开喷嘲讽,遵义之于贵阳,也有洛阳之于郑州的意味了……)

还是那句话:“不是遵义太强,是贵阳太弱”

再加上上面提到的,林同志一来贵州,就做出了贵州南下倒向广东的发展战略, 而贵州省内,却是“各怀鬼胎”,对广东战略不太感冒:

遵义认为他属于重庆经济体,六盘水的有钱人都跑到昆明去发展,铜仁也天天讲 他们的经济中心在湖南,那么黔南、黔东南是不是应该认为他们的经济中心就在 广西呢?

于是,遵义在林同志的心里,和这两句话挂上了钩:

1、贵阳太弱,要帮一帮,遵义太强,要压一压

2、贵州要南下,遵义要北上

这两项,可不是什么经费不够的问题了,而是贵州发展上的原则问题,方向问

题。

遵义很不幸的,逆反了贵州发展的历史进程。

所以,林同志对劳苦功高的遵义,没有论功行赏,而是自然不自然,有意不有意 地说出了那些话:

“遵义坐飞机的人不会多,有路走就行,不用搞机场!” “马遵高速的终点不能到遵义!”

很多人以为,包括遵义班子也在一开始以为,和遵义不可能有一丝过节的林,怎 么可能故意对遵义“使绊子”呢?肯定还是因为修高铁要省钱,所以省府才砍遵义项目的。

随着后续贵州大搞特高贵阳发展,大搞特高南下广州,并放任贵阳对遵义虹吸 后,迷失在贵州历史进程中的遵义,才渐渐醒悟过来:

“省内强藩”的故事,未完待续,其复杂性和深刻性,不是一篇文章能介绍完的,

更不是一种处理方式能解决的。

放眼九州,山东青岛,广东深圳,福建厦门,辽宁大连,这些省份这些城市的发 展,在背后都有深刻的政治博弈和利益纵横,甚至引来中央的侧目介入,而这些 背后的风云,更对数以前万计市民的生活利益,有着潜移默化十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九州各省大力削fan的历史进程下,有一个城市,却成为暴风中的宁静的 暴风眼,乱世中安静的美男子。

是的,看着九州削fan的风云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