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文章目录
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功经验,形成有利于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体制机制,不断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抓住工作重点,加快完善制度环境,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提升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一、深刻理解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大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党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推动我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党中央科学判断形势,快速作出决策,坚持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从国情出发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统筹两个大局和妥善处理重大国际事务,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了大的起落。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经济和政治环境正在出现明显变化。一是发达国家居民储蓄率上升和调整透支消费模式所导致的国际市场收缩,将对我国高度外向的经济增长格局造成较大压力。二是以绿色复苏和发展低碳经济为特点的国际产业发展方向变化,将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三是以主要发达国家为代表,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经济再平衡要求,将使我们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关系。四是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也将更加明显。五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宏观经济充满曲折,也使我国外部发展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抓住机遇,化解各类风险,积极应对各类挑战,努力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些新要求是在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实现这些目标,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历史阶段性要求。我们只有扎扎实实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同时也要看到,从现在起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只剩下11年的时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我们目前正处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关键阶段,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非常繁重,宏观经济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由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转向内需外需协调拉动型经济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稳步提高城市人口比重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面临很多体制机制性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有很大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我们党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同时,党的自身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同时也要看到,党的建设领域还存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适应的地方,不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信仰不坚定。有些党员甚至领导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缺乏信仰,对科学发展的理念和道路不够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挂在口头,不脚踏实地工作。二是对形势变化不适应。有些党员和领导干部对快速变化的国内和国际环境缺乏清醒的认识,用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思路对待新的问题。三是作风不扎实。有些党员和领导干部作风浮夸,思路陈旧,工作不实,追求短期不切实际且给长期发展带来危害的政绩,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四是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有些党员和领导干部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困难麻木不仁,少数人甚至走上了腐败的歧途。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行动中去。
二、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科学理念指导下推进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当前,实现科学发展要着力抓好几个关键环节:
保持宏观经济大局稳定,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央果断决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内需,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受到国际和国内各界好评。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企稳向好的总体趋势,回升态势好于预期,投资需求稳步扩大,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社会心理预期发生明显向好变化。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巩固,经济发展的前景依然存在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一是外部经济虽然出现企稳迹象,但主要国家的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国际市场存在种种不确定性;二是国内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政府投资,民间投资总体犹豫;三是产能过剩的压力有所加大,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四是在实体经济尚未根本好转的同时,虚拟经济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再泡沫化迹象。经济复苏虽然已经开始,但使复苏具有可持续性的政策难度也在增加,宏观经济面临诸多两难选择。我们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一要调整总需求结构,在努力保持外需的同时,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使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向国内需求。二要调整总供给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调整和提升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水平,推进节能减排,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生产效率。三要调整和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科技特别是自主创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资本产出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要稳步推进城镇化,努力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完善市场环境,通过转变和调整总需求结构,拉动总供给结构的变化,进而激活要素结构的调整进程。与此同时,努力使三类调整相互作用、良性循环。
筑牢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为科学发展提供长期保障。从长期要素供给条件来看,我国劳动、资本和初级产品的供求关系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在长期要素供给可能发生一些重大变化之前,必须进一步加强各类基础性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长期保障。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努力发展资本市场,确保社会安全底线。要加强各类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质。要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程度,在社会成本相对较低的时期完成工业化的基础建设;做好国土开发和利用规划,引导城市群合理布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完成相应的基础性工作,更好应对未来的变化。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科学发展获得根本动力支撑。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重点正在发生变化,就业、住房、看病、上学、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成为基本问题。同时,对精神文化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坚持改善民生的总方针,注意满足多层次的需求,更好地激发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努力解决好就业和创业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可持续和不断提高的收入来源。要大力调整住房建设结构,增加中低收入群体可支付的住房供给,满足多元化的住房需求。要把基本医疗服务作为公共产品,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切实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要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全面提高我国人力资本水平。要加强对食品药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加大环境整治的力度。与此同时,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三、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完善制度环境
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对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制定的政策必须符合时代潮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愿,具有预见性和现实可操作性。要坚持依法行政,注意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法律程序。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提高政策制定者的政治素质和各方面业务素质。注重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注意各项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逐步完善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程序,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囊作用,真正使政策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对实现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使社会舆论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把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长期发展趋势,使舆论导向真正体现规律性;占据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使舆论导向更有主动性;及时抓住和分析影响社会心态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舆论导向更具积极性;鲜明支持符合科学发展的行为,勇于反对阻碍科学发展的错误观念,使舆论导向更富针对性;提高技巧,丰富形式,使舆论导向更加深入人心。当前特别要注重引导各方面把保增长和调结构上水平有机结合起来,把短期重点和长远发展要求结合起来,统一认识,顾全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培养,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水平,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注重干部综合素质,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投机钻营者得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有体制机制做保障。要针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的地方,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意统筹协调和兼顾利益,使改革稳步推进,使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更加有力有效。
文章作者 anonymous
上次更新 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