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和爻是什么关系
文章目录
卦和爻是什么关系?
更多资源请访问:https://tuostudy.upnb.top/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周易·系辞下传》
卦就像波动图像,是某一时刻介质中所有质点的位移,是整体的群像图,是静止的,定格在这一瞬间;
爻就像振动图像,是不同时刻某一质点的位移,是局部的,代表着不同层面阶段性的变化,是运动着的。
卦和爻体现整体与局部的有机联系
比如同人卦,彖辞曰: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这是说六二中正与九五相应,志同道合。但爻辞却说六二,同人于宗,吝。意思是只与亲近者和同,未免偏狭,有所憾惜。这似乎矛盾。黄寿祺先生解释:彖辞从卦象整体取义,爻辞就爻象一端抒旨。《周易会通》引冯当可曰:以卦体言之,则有大同之义;以爻义言之,则示阿党之戒。
就像下围棋,不在于一子的得失,而在于整体布局的较量。眼前的得未必有利于全局的形势,眼前的舍弃则为了对局势更有力的控制。
同人
同人:同人于野,亨。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九五,同人先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九四,乘其塘,弗克攻,吉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六二,同人于宗,吝。
初九,同人于门,无。
比如遁卦,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但爻辞都是从君子的角度设诫。《周易折中》引杨启新曰:卦中以二阴为小人,至爻中则均退避之君子。盖皆遁爻,则发遁义。这说明卦和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发旨意。
这好比我们单看螳螂捕蝉这一件事看到的是捕食关系,弱肉强食,但看整个生态系统,则是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往复,生机的传递,不再有强和弱的对立。
卦和爻也蕴含着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试举一例,履卦乾上兑下,彖辞曰: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来知德《周易集注》解释:帝指五,九五刚健中正,德与位称,故不疚。不疚则功业显于四方,巍然焕然,故光明。但爻辞却说,九五:夬履,贞厉。(刚断果决行走,要守持正固以防凶险)。为什么彖辞吉爻辞凶?来知德解释道:盖彖辞以履之成卦而言, 六爻 皆未动也,见其刚中正,故善之。而爻辞则专主九五一爻而言,以变爻而言也。变离则又明燥而愈夬矣,故不同。(这是针对九五自身变化而言)。在下位者,不患其不忧,患其不能乐,故喜其履坦;在上位者,不患其不乐,患其不能忧,故戒其夬履。(这是点明从九二到九五形势的变化)。
这说明了从静止和运动两个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认识。事物的发展整体上是曲折前进,螺旋上升的,但一定时期会有起伏波动,看起来像是原地转圈甚至倒退。这都是暂时的,因为变化是恒久的,“退后原来是向前”。
文案|鹤仙排版|鹤仙
诗意的科普,错乱的浪漫。
文章作者 风水玄学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