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讲:如何将用户故事转化为测试用例?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敏捷测试专栏讲师朱少民,欢迎进入第 36 讲“如何将用户故事转化为测试用例?”
背景
单纯的用户故事是不具有可测试性的,如果让用户故事具有可测试性,这就需要增加验收标准。例如在第 20 讲,我们就举了一个例子说明:
用户故事:作为这家购物网站的买家,我要通过商品名称查询历史订单,这样我就能查看某个订单的详细信息。
如果不加验收标准,就会有很多疑问,此时这个用户故事是不可验证的,因此需要为用户故事增加相关的验收标准(Acceptance Criteria,AC):
缺省是查询过去一年的历史订单;
如果没查到,问用户是否选择一个查询的时段,不选择就退出;
用户可以选择任意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但起始时间最早不早于 10 年前,跨度不超过 3 年;
支持模糊查询;
按匹配度来排序,而不是按时间排序;
每页最多显示十个记录;
查到后只显示订单号、商品名称、价格和日期;
如果想继续看,再点击订单查看详情。
之后,我们又讨论了 BDD,进一步将用户故事的验收标准转换为场景,那上面这个用户故事如何转变为场景呢?
转换为场景
用户故事是描述特定用户的行为,而行为是不会发生在真空中的,一定是发生在特定的场景中,而且不同的场景其行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这里,用户角色是“买家”,其行为是:输入某个关键字进行查询。对于这个行为,会有哪些使用场景呢?
在上面验收标准中,第4~8条看起来不像应用场景,而是对输出提出的要求,即有助于我们建立测试用例的期望结果。但仔细研究后,既然是验证标准,就一定是测试的验证点,其中也是可以转化为应用场景。这就像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方法,不仅适合系统输入的应用,而且也适合系统输出的应用。更准确地说,从测试充分性看,不仅要覆盖系统输入数据的等价类和边界值,而且要覆盖系统输出结果的等价类和边界值。所以上面的验证标准,可以转换成下列的应用场景:
只输入关键字,没选择时间段,且查到几项结果;
只输入关键字,没选择时间段,且查到几项结果,然后点击其中一项,仔细查看内容,最后退出;
只输入关键字,没选择时间段,且查到几项结果,然后点击其中一项,仔细查看内容,感觉还不是自己所需的结果,返回来,点击结果中的另一项,再仔细查看内容;
只输入关键字,没选择时间段,且查到很多项的结果;
只输入关键字,没选择时间段,且没有查询结果;
输入关键字,并且选择了一个有效的时间段;
输入关键字,但选择了一个无效的时间段;
什么都没输,直接点查询。
这就是“查询”这个动作的应用场景。如果只是进行手工的探索式测试,到这一步就可以了。在执行过程中,测试人员会一边执行一边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实际上所执行的测试会超过上面 8 种场景。但如果进行自动化测试,工具还无法按照上面的描述执行测试,或者说,在这样的描述下还无法完成自动化测试脚本的开发。
场景离测试用例还差一步
那缺少什么呢?
例如,第一个场景,输入关键字,一定要明确具体的字符串,比如输入“敏捷测试”,查询买“敏捷测试“这一类书的订单。其中还谈到:查到几项结果、查到很多项结果,究竟是多少项内容,还是不清楚,就无法构造已有的订单数据为这项测试服务。上面还谈到选择了一个有效的时间段,究竟是哪一天到哪一天?
所以,基于“查询”行为而列出场景的话,还不够,需要加上测试数据,才真正生成我们所需的测试用例,开发相应的自动化脚本、实现自动化测试。上面的“敏捷测试”是测试数据,为了测试的充分性,则需要引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等方法,确定所需的测试数据集。例如:
关键字数据,包括“敏捷测试”、“敏捷 测试”、“/敏捷测试”、“\敏捷测试”、 “|敏捷测试”、“<敏捷测试>”、“”、“ ”等;
构造测试数据,使查询的结果正好只有 1 条、10 条、11 条等(主要是验证分页对不对);
有效的时间段,包括只有一天、起始时间正好十年、时段正好 3 年等,假定今天是 2020 年 5 月 4 日,那么需要构造这些测试数据,如“2020 年 5 月 1 日~2020 年 5 月 1 日”、 “2010 年 5 月 5 日~2011 年 5 月 1 日”、 “2017 年 5 月 1 日~2020 年 4 月 30 日”等;
无效的时间段,还是假定今天是 2020 年 5 月 4 日,就需要构造测试数据,如“2020 年 5 月 3 日~2020 年 5 月 1 日”、 “2010 年 5 月 3 日~2011 年 5 月 2 日”、 “2017 年 5 月 1 日~2020 年 5 月 2 日”等。
这样,之前的场景加上这些测试数据,这个用户故事的测试用例就算真正完成了。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为了告诉你,其实在敏捷开发中,如果实施良好的 ATDD(验收测试驱动开发),测试用例生成是一件容易的事,测试不应该成为敏捷开发中的瓶颈。虽然之前的调查显示:测试是敏捷开发持续交付的最大瓶颈,那是因为没有推行 ATDD 或 BDD。
用户故事转化为测试用例的模型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创建了“用户故事转化为测试用例的模型”,如图 1 所示,最顶层是业务需求,可以理解为一个产品的业务需求。一个产品的业务需求可以被分解成业务特性,特性比 Epic 还大(根据第 22 讲中图 2 所表述的,但又有人认为 Epic 是产品的完整故事或完整的业务故事)。但是,如果系统规模不太大、不太复杂,也没有必要分那么多层,例如之前所介绍的在线教育 App 就没有这么多层,这时可以把 Epic 那一层看作和“特性”是同一层。这样:
在线教育 App 的需求分解为“课程发现、账户管理、课程购买、课程学习和课程分享”等特性,这个层次可以对应特性团队,即跨职能或称为全功能的团队;
以“课程学习”特性为例,它可分解为“已购课程管理、课程留言、课程评分、学习笔记、收藏”等用户故事(参考第 34 讲图 1),用户故事就是敏捷开发中需求描述的最基本形式,但仅仅只有用户故事,那是不可测的;
这里以“已购课程管理”用户故事为例,它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从未购买课程、只购买了专栏课程、只购买了视频课程、购买了专栏课程和视频课程……”等一系列场景;只有分别确定了在这些场景下,用户点了“已够”按钮,会呈现什么样的结果,用户故事才具有可测试性;也就是在设计、编程前为每个用户故事加上验收标准,即做到了 ATDD;当以场景作为验收标准时,ATDD 即是行为驱动开发 BDD,虽然到了这个层次,用户故事具有可测试性,但离测试用例还有一步之遥;
针对每个场景加上测试数据,如只购买了 1、2 门专栏课程。这样,我们就得到所需的测试用例,可以开发相应的自动化测试脚本。
从图 1,你也可以感受到,如果功能特性做到 100% 覆盖是根本没有意义的。例如,在线教育 App,我们只要设计 5 个测试用例,为“课程发现、账户管理、课程购买、课程学习和课程分享”中每个特性分配一个测试用例,就做到了功能特性 100% 覆盖,但没有丝毫意义。
所以,我们必须将功能特性进行分解,且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我们再设计测试用例覆盖最后一层的测试点,这样的覆盖率数据就有意义了。从特性、用户故事到场景、测试数据的分解过程,在敏捷开发中就很自然、一气呵成,容易高效地完成测试设计。如果做到了 ATDD/BDD,即当我们做好了敏捷的需求工作——在需求上达成共识且具有可测试性,这时只离测试用例只差一步了,而在此基础上,加上测试数据又相对简单,也就是让敏捷测试变成了一项简单的工作,所以在敏捷开发中,我们应尽力去推动 ATDD 或 BDD 的实施。
这一讲就学到这里,你也可以针对在线教育 App 的另一个特性,比如“账户管理”,完成这样测试设计的过程,以巩固本讲所学的内容。
-– ### 精选评论
文章作者 anonymous
上次更新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