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一种最简单的分工模式——Thread-Per-Message 模式,对应到现实世界,其实就是委托代办。这种分工模式如果用 Java Thread 实现,频繁地创建、销毁线程非常影响性能,同时无限制地创建线程还可能导致 OOM,所以在 Java 领域使用场景就受限了。

要想有效避免线程的频繁创建、销毁以及 OOM 问题,就不得不提今天我们要细聊的,也是 Java 领域使用最多的 Worker Thread 模式。

Worker Thread 模式及其实现

Worker Thread 模式可以类比现实世界里车间的工作模式:车间里的工人,有活儿了,大家一起干,没活儿了就聊聊天等着。你可以参考下面的示意图来理解,Worker Thread 模式中Worker Thread 对应到现实世界里,其实指的就是车间里的工人。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车间里的工人数量往往是确定的。

车间工作示意图

那在编程领域该如何模拟车间的这种工作模式呢?或者说如何去实现 Worker Thread 模式呢?通过上面的图,你很容易就能想到用阻塞队列做任务池,然后创建固定数量的线程消费阻塞队列中的任务。其实你仔细想会发现,这个方案就是 Java 语言提供的线程池。

线程池有很多优点,例如能够避免重复创建、销毁线程,同时能够限制创建线程的上限等等。学习完上一篇文章后你已经知道,用 Java 的 Thread 实现 Thread-Per-Message 模式难以应对高并发场景,原因就在于频繁创建、销毁 Java 线程的成本有点高,而且无限制地创建线程还可能导致应用 OOM。线程池,则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

那我们还是以 echo 程序为例,看看如何用线程池来实现。

下面的示例代码是用线程池实现的 echo 服务端,相比于 Thread-Per-Message 模式的实现,改动非常少,仅仅是创建了一个最多线程数为 500 的线程池 es,然后通过 es.execute() 方法将请求处理的任务提交给线程池处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ExecutorService es = Executors

  .newFixedThreadPool(500);

final ServerSocketChannel ssc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bind(

    new InetSocketAddress(8080));

// 处理请求    

try {

  while (true) {

    // 接收请求

    SocketChannel sc = ssc.accept();

    // 将请求处理任务提交给线程池

    es.execute(()->{

      try {

        // 读 Socket

        ByteBuffer rb = ByteBuffer

          .allocateDirect(1024);

        sc.read(rb);

        // 模拟处理请求

        Thread.sleep(2000);

        // 写 Socket

        ByteBuffer wb = 

          (ByteBuffer)rb.flip();

        sc.write(wb);

        // 关闭 Socket

        sc.close();

      }catch(Exception e){

        throw new UncheckedIOException(e);

      }

    });

  }

} finally {

  ssc.close();

  es.shutdown();

}   

正确地创建线程池

Java 的线程池既能够避免无限制地创建线程导致 OOM,也能避免无限制地接收任务导致 OOM。只不过后者经常容易被我们忽略,例如在上面的实现中,就被我们忽略了。所以强烈建议你用创建有界的队列来接收任务

当请求量大于有界队列的容量时,就需要合理地拒绝请求。如何合理地拒绝呢?这需要你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来制定,即便线程池默认的拒绝策略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也同样建议你在创建线程池时,清晰地指明拒绝策略

同时,为了便于调试和诊断问题,我也强烈建议你在实际工作中给线程赋予一个业务相关的名字

综合以上这三点建议,echo 程序中创建线程可以使用下面的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ExecutorService es = new ThreadPoolExecutor(

  50, 500,

  60L, TimeUnit.SECONDS,

  // 注意要创建有界队列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2000),

  // 建议根据业务需求实现 ThreadFactory

  r->{

    return new Thread(r, "echo-"+ r.hashCode());

  },

  // 建议根据业务需求实现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new 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

避免线程死锁

使用线程池过程中,还要注意一种线程死锁的场景。如果提交到相同线程池的任务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依赖关系的,那么就有可能导致线程死锁。实际工作中,我就亲历过这种线程死锁的场景。具体现象是应用每运行一段时间偶尔就会处于无响应的状态,监控数据看上去一切都正常,但是实际上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了

这个出问题的应用,相关的逻辑精简之后,如下图所示,该应用将一个大型的计算任务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任务会等待第二阶段的子任务完成。在这个应用里,每一个阶段都使用了线程池,而且两个阶段使用的还是同一个线程池。

应用业务逻辑示意图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示例代码来模拟该应用,如果你执行下面的这段代码,会发现它永远执行不到最后一行。执行过程中没有任何异常,但是应用已经停止响应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L1、L2 阶段共用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es = Executors.

  newFixedThreadPool(2);

//L1 阶段的闭锁    

CountDownLatch l1=new CountDownLatch(2);

for (int i=0; i<2; i++){

  System.out.println("L1");

  // 执行 L1 阶段任务

  es.execute(()->{

    //L2 阶段的闭锁 

    CountDownLatch l2=new CountDownLatch(2);

    // 执行 L2 阶段子任务

    for (int j=0; j<2; j++){

      es.execute(()->{

        System.out.println("L2");

        l2.countDown();

      });

    }

    // 等待 L2 阶段任务执行完

    l2.await();

    l1.countDown();

  });

}

// 等着 L1 阶段任务执行完

l1.await();

System.out.println("end");

当应用出现类似问题时,首选的诊断方法是查看线程栈。下图是上面示例代码停止响应后的线程栈,你会发现线程池中的两个线程全部都阻塞在 l2.await(); 这行代码上了,也就是说,线程池里所有的线程都在等待 L2 阶段的任务执行完,那 L2 阶段的子任务什么时候能够执行完呢?永远都没那一天了,为什么呢?因为线程池里的线程都阻塞了,没有空闲的线程执行 L2 阶段的任务了。

原因找到了,那如何解决就简单了,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将线程池的最大线程数调大,如果能够确定任务的数量不是非常多的话,这个办法也是可行的,否则这个办法就行不通了。其实这种问题通用的解决方案是为不同的任务创建不同的线程池。对于上面的这个应用,L1 阶段的任务和 L2 阶段的任务如果各自都有自己的线程池,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

最后再次强调一下:提交到相同线程池中的任务一定是相互独立的,否则就一定要慎重

总结

我们曾经说过,解决并发编程里的分工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和现实世界做对比。对比现实世界构建编程领域的模型,能够让模型更容易理解。上一篇我们介绍的 Thread-Per-Message 模式,类似于现实世界里的委托他人办理,而今天介绍的 Worker Thread 模式则类似于车间里工人的工作模式。如果你在设计阶段,发现对业务模型建模之后,模型非常类似于车间的工作模式,那基本上就能确定可以在实现阶段采用 Worker Thread 模式来实现。

Worker Thread 模式和 Thread-Per-Message 模式的区别有哪些呢?从现实世界的角度看,你委托代办人做事,往往是和代办人直接沟通的;对应到编程领域,其实现也是主线程直接创建了一个子线程,主子线程之间是可以直接通信的。而车间工人的工作方式则是完全围绕任务展开的,一个具体的任务被哪个工人执行,预先是无法知道的;对应到编程领域,则是主线程提交任务到线程池,但主线程并不关心任务被哪个线程执行。

Worker Thread 模式能避免线程频繁创建、销毁的问题,而且能够限制线程的最大数量。Java 语言里可以直接使用线程池来实现 Worker Thread 模式,线程池是一个非常基础和优秀的工具类,甚至有些大厂的编码规范都不允许用 new Thread() 来创建线程的,必须使用线程池。

不过使用线程池还是需要格外谨慎的,除了今天重点讲到的如何正确创建线程池、如何避免线程死锁问题,还需要注意前面我们曾经提到的 ThreadLocal 内存泄露问题。同时对于提交到线程池的任务,还要做好异常处理,避免异常的任务从眼前溜走,从业务的角度看,有时没有发现异常的任务后果往往都很严重。

课后思考

小灰同学写了如下的代码,本义是异步地打印字符串“QQ”,请问他的实现是否有问题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ExecutorService pool = Executors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pool.submit(() -> {

  try {

    String qq=pool.submit(()->"QQ").get();

    System.out.println(qq);

  } catch (Exception e) {

  }

});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分享你的想法,也欢迎你在留言区记录你的思考过程。感谢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