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王沛。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在 React Hooks 中处理 Rest API 请求。

我遇到很多 React 的初学者,刚把 Hello World 跑起来,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该怎么发请求拿数据呢?

可见,这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需求。毕竟 90% 以上的前端 App 都是和服务器端打交道,然后通过各种 API 完成各种功能。

虽然发请求拿数据有很多 做法,但基本上都会遵循一定的规律,而这正是咱们这节课要介绍的内容。

其实在第一讲,我们就已经看到了异步请求的一个实例,当时我们在一个组件内直接发起了一个请求,并处理了返回结果。但这个简单的例子只是演示了组件中发请求的基本流程,在实际的项目中我们很少会直接这么写,因为还需要考虑更多的逻辑

比如说,如何给所有请求都带上一个 Token 供服务器端验证?如何发起并发请求?等等。此外,咱们整个课程都是从 Hooks 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 Hooks 又能给异步逻辑处理带来怎样的优化?这些都是接下来要具体介绍的内容。

实现自己的 API Client

无论大小项目,在开始实现第一个请求的时候,通常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都是创建一个自己的 API Client,之后所有的请求都 通过这个 Client 发出去。而不是上来就用 fetch 或者是 axios 去直接发起请求,因为那会造成大量的重复代码。

实现这样一个 Client 之后,你就有了一个统一的地方,去对你需要连接的服务端做一些通用的配置和处理,比如 Token、URL、错误处理等等。

这个步骤呢,虽然跟 React 和 Hooks 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经常看到很多同学是在多个组件内分别实现了异步请求处理,写了很多重复代码之后,才开始考虑把这个功能提取出来,增加了额外工作量。所以这里我就先简单介绍下,实现这样一个 API Client 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通常来说,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一些通用的 Header。比如 Authorization Token。
  2. 服务器地址的配置。前端在开发和运行时可能会连接不同的服务器,比如本地服务器或者测试服务器,此时这个 API Client 内部可以根据当前环境判断该连接哪个 URL。
  3. 请求未认证的处理。比如如果 Token 过期了,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地方进行处理,这时就会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重新登录。

从我的经验来看,我更推荐把 axios 作为基础来实现这个功能。原因就在于,axios 比起 fetch,提供了更为方便,也更加语义化的 API,比如请求拦截。此外,还很容易创建多个实例,让代码逻辑更简洁。所以我就以 axios 为例,提供一个示例实现: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 定义相关的 endpoint
const endPoints = {
test: “https://60b2643d62ab150017ae21de.mockapi.io/",
prod: “https://prod.myapi.io/",
staging: “https://staging.myapi.io/"
};

// 创建 axios 的实例
const instance = axios.create({
// 实际项目中根据当前环境设置 baseURL
baseURL: endPoints.test,
timeout: 30000,
// 为所有请求设置通用的 header
headers: { Authorization: “Bear mytoken” }
});

// 听过 axios 定义拦截器预处理所有请求
instance.interceptors.response.use(
(res) => {
// 可以假如请求成功的逻辑,比如 log
return res;
},
(err) => {
if (err.response.status === 403) {
// 统一处理未授权请求,跳转到登录界面
document.location = ‘/login’;
}
return Promise.reject(err);
}
);

export default instance;

这样我们就定义了一个简单的 API Client,之后所有的请求都可以通过 Client 连接到指定的服务器,从而不再需要单独设置 Header,或者处理未授权的请求了。当然,虽然例子中用的是 axios,但如果你更倾向于原生的 fetch API,那么使用 fetch 也是完全可以的。这两种方式没有绝对的优劣,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有了这个 Client,那接下来的例子中,我们都会使用这个 Client,来连接指定的 server。

使用 Hooks 思考异步请求:封装远程资源

在第 2 讲我曾经介绍过 Hooks 的一个本质特性,那就是万物皆可钩,意思是说我们可以把任何一个数据源变成 React 组件中可以绑定的一个数据源。

这个特性对于远程的 Get 类型的请求非常有用。因为 Get 请求,通常就是用来获取数据的。所以从 Hooks 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认为一个 Get 请求就是一个远程数据源。那么把这个数据源封装成 Hooks 后,使用远程 API 将会非常方便。

下面这张图可以比较直观地描述这种模式。对于一个 Get 类型的 API,我们完全可以将它看成一个远程的资源。只是和本地数据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有三个状态,分别是:

  1. Data: 指的是请求成功后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2. Error: 请求失败的话,错误信息将放到 Error 状态里;
  3. Pending: 请求发出去,在返回之前会处于 Pending 状态。

有了这三个状态,我们就能够在 UI 上去显示 loading,error 或者获取成功的数据了。使用起来会非常方便。

要实现这样一个 Hook 其实也并不难,比起在组件内部直接发请求,我们只是把代码换了个地方,也就是写到了 Hook 里面。下面是代码的实现:

import { useState, useEffect } from “react”;
import apiClient from “./apiClient”;

// 将获取文章的 API 封装成一个远程资源 Hook
const useArticle = (id) => {
// 设置三个状态分别存储 data, error, loading
const [data, setData] = useState(null);
const [loading, setLoading] = useState(false);
const [error, setError] = useState(null);
useEffect(() => {
// 重新获取数据时重置三个状态
setLoading(true);
setData(null);
setError(null);
apiClient
.get(/posts/${id})
.then((res) => {
// 请求成功时设置返回数据到状态
setLoading(false);
setData(res.data);
})
.catch((err) => {
// 请求失败时设置错误状态
setLoading(false);
setError(err);
});
}, [id]); // 当 id 变化时重新获取数据

// 将三个状态作为 Hook 的返回值
return {
loading,
error,
data
};
};

那么要显示一篇文章的时候,你的脑子里就不再是一个具体的 API 调用,而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数据,只不过是个远程数据,于是很自然就有加载状态或者错误状态这些数据了。使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组件的表现层逻辑写得非常简洁:

import useArticle from “./useArticle”;

const ArticleView = ({ id }) => {
// 将 article 看成一个远程资源,有 data, loading, error 三个状态
const { data, loading, error } = useArticle(id);
if (error) return “Failed.”;
if (!data || loading) return “Loading…”;
return (



{id}. {data.title}


{data.content}



);
};

可以看到,有了这样一个 Hook,React 的函数组件几乎不需要有任何业务的逻辑,而只是把数据映射到 JSX 并显示出来就可以了,在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

事实上,在我们的项目中,可以把每一个 Get 请求都做成这样一个 Hook。数据请求和处理逻辑都放到 Hooks 中,从而实现 Model 和 View 的隔离,不仅代码更加模块化,而且更易于测试和维护。

这里有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给每个请求都定义一个 Hook 呢?我们直接提供一个通用的 Hook,比如 useRemoteData,然后把 API 地址传进去,难道不可以吗?

不是完全不可以,但这其实是为了保证每个 Hook 自身足够简单。一般来说,为了让服务器的返回数据满足 UI 上的展现要求,通常需要进一步处理。而这个对于每个请求的处理逻辑可能都不一样,通过一定的代码重复,能够避免产生太复杂的逻辑。

同时呢,某个远程资源有可能是由多个请求组成的,那么 Hooks 中的逻辑就会不一样,因为要同时发出去多个请求,组成 UI 展现所需要的数据。所以,将每个 Get 请求都封装成一个 Hook,也是为了让逻辑更清楚。

当然,这个模式仅适用于 Get 请求的逻辑,对于其它类型,我在第 6 讲中有提到过。当时举的例子是 useAsync 这样一个自定义的 Hook,同样也是用 Hook 的思想,把请求的不同状态封装成了一个数据源供组件使用。

多个 API 调用:如何处理并发或串行请求?

在刚才讲的文章显示的例子中,我们只是简单显示了文章的内容,要知道,实际场景肯定比这个更复杂。比如,还需要显示作者、作者头像,以及文章的评论列表。那么,作为一个完整的页面,就需要发送三个请求

  1. 获取文章内容;
  2. 获取作者信息,包括名字和头像的地址;
  3. 获取文章的评论列表;

这三个请求同时包含了并发和串行的场景:文章内容和评论列表是两个可以并发的请求,它们都通过 Article ID 来获取;用户的信息需要等文章内容返回,这样才能知道作者的 ID,从而根据用户的 ID 获取用户信息,这是一个串行的场景。

如果用传统的思路去实现,可能会写下这样一段代码,或者类似的代码:

// 并发获取文章和评论列表
const [article, comments] = await Promise.all([
fetchArticle(articleId),
fetchComments(articleId)
]);
// 得到文章信息后,通过 userId 获取用户信息
const user = await fetchUser(article.userId);

但是我们知道,React 函数组件是一个同步的函数,没有办法直接使用 await 这样的同步方法,而是要把请求通过副作用去触发。因此如果按照上面这种传统的思维,是很难把逻辑理顺的。

这时候我们就要回到 React 的本质,那就是状态驱动 UI。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从状态变化的角度去组织异步调用

函数组件的每一次 render,其实都提供了我们根据状态变化执行不同操作的机会,我们思考的路径,就是利用这个机制,通过不同的状态组合,来实现异步请求的逻辑

那么刚才这个显示作者和评论列表的业务需求,主要的实现思路就包括下面这么四点:

  1. 组件首次渲染,只有文章 ID 这个信息,产生两个副作用去获取文章内容和评论列表;
  2. 组件首次渲染,作者 ID 还不存在,因此不发送任何请求;
  3. 文章内容请求返回后,获得了作者 ID,然后发送请求获取用户信息;
  4. 展示用户信息。

可以看到,这里的任何一个副作用,也就是异步请求,都是基于数据的状态去进行的。只有当文章的数据返回之后,我们才能得到作者 ID,从而再发送另外一个请求来获取作者信息。这样基于一个数据状态的变化,我们就实现了串行发送请求这个功能。

所以,在代码层面,我们首先需要对 useUser 这个 Hook 做一个改造,使得它在没有传入 ID 的情况下,就不发送请求。对比上面的 useArticle 这个 Hook,唯一的变化就是在 useEffect 里加入了 ID 是 否存在的判断

import { useState, useEffect } from “react”;
import apiClient from “./apiClient”;

export default (id) => {
const [data, setData] = useState(null);
const [loading, setLoading] = useState(false);
const [error, setError] = useState(null);
useEffect(() => {
// 当 id 不存在,直接返回,不发送请求
if (!id) return;
setLoading(true);
setData(null);
setError(null);
apiClient
.get(/users/${id})
.then((res) => {
setLoading(false);
setData(res.data);
})
.catch((err) => {
setLoading(false);
setError(err);
});
}, [id]);
return {
loading,
error,
data
};
};

那么,在文章的展示页面,我们就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来实现:

import { useState } from “react”;
import CommentList from “./CommentList”;
import useArticle from “./useArticle”;
import useUser from “./useUser”;
import useComments from “./useComments”;

const ArticleView = ({ id }) => {
const { data: article, loading, error } = useArticle(id);
const { data: comments } = useComments(id);
const { data: user } = useUser(article?.userId);
if (error) return “Failed.”;
if (!article || loading) return “Loading…”;
return (



{id}. {article.title}


{user && (

user
{user.name}

{article.createdAt}


)}

{article.content}


<CommentList data={comments || []} />

);
};

这里,结合代码我们再理一下其中并发和串行请求的思路。

因为文章的 ID 已经传进来了,因此 useArticle 和 useComments 这两个 Hooks 会发出两个并发的请求,来分别获取信息。而 userUser 这个 Hook 则需要等 article 内容返回后,才能获得 userId 信息,所以这是一个串行的请求:需要等文章内容的请求完成之后才能发起。

那么,最终完整的页面显示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实际的运行效果你也可以通过文末的代码链接来查看。

小结

在这一讲,我们看到了怎么从 Hooks 的角度去组织异步请求。

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个自己的 API Client,封装整个应用中异步请求的一些通过设置,以及统一处理,方便在 Hooks 中使用。

然后,我们需要充分利用 Hooks 能让数据源变得可绑定的能力,让一个远程 API 对应的数据成为一个语义化的数据源,既可以把业务逻辑和 UI 展现很好地分开,也有利于测试和维护。

最后呢,我们学习了针对多请求的处理,怎么利用状态的组合变化来实现并发和串行请求

学到这里,你会发现,这节课的内容可能和传统的思考方式有较大区别,所以你一定要结合课程代码,仔细思考和体会,才能将这种思考方式熟记于心,并熟练运用到实际的开发当中。

课程中的例子地址是:https://codesandbox.io/s/react-hooks-course-20vzg。你可以在线查看代码和运行效果。

思考题

  1. 在课程的例子中,每次调用 useArticle 这个 Hook 的时候都会触发副作用去获取数据。但是有时候,我们希望在有些组件自动获取,但有的组件中需要点击某个按钮才去获取数据,那么你会如何设计这个 Hook?(可能这道题有一点难度。)
  2. 课程中的 Hook 都是使用的 useState 保存了状态数据,也就意味着状态的范围限定在组件内部,组件销毁后,数据就没了。那么如果希望数据直接缓存到全局状态,应该如何做呢?

欢迎把你的思考和想法分享在留言区,我会把其中不错的回答进行置顶,供同学们交流讨论。期待你的分享!